《河南省许昌市长葛一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许昌市长葛一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河南省许昌市长葛一中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 用显微镜观察池塘里采集的水样,发现其中有一些绿色颗粒,能作为判断这些颗粒是生物的依据是()A. 呈绿色 B. 有细胞结构C. 能游动 D. 不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答案】B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2. 生物圈中的生物能够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是()A. 生物的个体寿命很长B. 生物都具有繁殖的现象C. 生物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D. 生物个体可以连续不断【答案】B【解析】生物具有能够生长和繁殖的特征,因此不会由于个体的消亡而导致物种的灭绝,
2、使生物物种能保持不断的延续,B正确。3. 今年5月西瓜“爆炸,事件发生后,西瓜膨大剂进入民众视野有人将健康良好的小白鼠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喂食膨大剂以探索其对动物有无影响这种方法属于()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测量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生物不施加任何影响,在自然状态下真实观察并记录,A错误;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B错误;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生物的生活条
3、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生物的行为反应,据此可知,题中叙述的:将健康良好的小白鼠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喂食膨大剂以探索其对动物有无影响,这种方法属于实验法,C正确;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D错误。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4. 同一品种的圆球甘蓝种子,在北京种植长成的叶球中13千克,在西藏种植可达到6千克左右,这主要是由于()A. 基因发生变化 B. 遗传物质不同C. 管理技术不同 D. 外界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
4、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甘蓝引种到西藏后,甘蓝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6千克左右,但再引种到北方种植长成后叶球重13千克,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D正确。5. 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A. 大树底下好乘凉 B. 莲藕的茎和叶柄是中空的C.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D.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
5、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错误;莲的地下茎(莲藕)和荷叶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以满足呼吸的需要,适于在有水的地方生存,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正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也是生物带给环境得改变,C错误;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是生物蚯蚓对环境的影响,D错误。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6. 各种动物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适应环境,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 蚯蚓细长柔软,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 蝗虫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C. 鲫鱼用鳃呼吸,鳍游泳D. 家鸽前肢特化成翼,骨中空,身体内有气囊【答案】A【解析】蚯蚓的身体
6、细长柔软,用湿润的体壁呼吸,符合题意;蝗虫有外骨骼,能防止水分的蒸发,适于干旱的陆地生活,不符合题意;鲫鱼属于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不符合题意;家鸽营飞行生活,前肢特化成翼,骨中空,身体内有气囊,这都是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不符合题意。7.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同时环境又能影响生物的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B. 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C. 我市通川区莲花湖及湖内的所有生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D. 生态系统中越高级的消费者所获得的物质和能量越多【答案
7、】D【解析】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A正确;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B正确;我市通川区莲花湖及湖内的所有生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C正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生物的营养级越高,生物获得的能量就越少,D错误。8.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 海洋生态系统 B. 湿地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 D. 生物圈【答案】D【解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8、,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D正确。9. 要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B. 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C. 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右上方移动装片D. 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答案】B【解析】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上下左右颠倒的倒像,所以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左下方,为了使物像能出现在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就越暗,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反之,显微
9、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大,进入的光线越多,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因此,上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很明显的是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B正确。10. 小华习惯用右手写字,下图能表示她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正确方法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使用显微镜时,两眼都要睁开小华是习惯用右手写字,所以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睁开看着画图。可见B正确。考点:显微镜的使用。11. 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他判断为植物细胞,这是因为他看到了()A. 细胞膜、细胞核 B. 细胞核、芽孢C. 细胞质、细胞核 D. 细胞壁、叶绿体【答案】D【解
10、析】A、细胞膜、细胞核,都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B、细胞核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芽孢是细菌渡过不良环境时的休眠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没有;C、细胞质、细胞核,都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D、细胞壁、叶绿体,都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动物细胞都没有所以,“小苇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他判断为植物细胞这是因为他看到了“细胞壁 叶绿体”故选:B12. 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B. 组织细胞器官系统C. 器官组织系统细胞 D. 细胞器官组织系统【答案】A【解析】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再由这几种不同
11、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大到小依次是:系统器官组织细胞,A正确。13. 若用如图表示植物细胞的两项生理活动,则图中分别表示的是()A. 细胞生长,细胞分裂 B.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C. 细胞生长,细胞分化 D. 细胞分化,细胞分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图中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表示细胞分裂过程;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表示细胞分化过程。考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细胞分裂的基本过
12、程。14. 下列各项中,除哪一结构外,其余均在同一结构层次上()A. 心脏 B. 血液 C. 肺 D. 肾脏【答案】B15. 从微观到宏观表示植物体的不同结构层次的正确顺序是()植物体 组织 细胞 器官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 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 植物体。植物体无系统。可见A符合题意。考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3、。16. 下列各植物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表示植物体,A不符合题意;表示组织,B不符合题意;叶属于器官,C符合题意;表示细胞,D不符合题意。17. 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A. 寄生 B. 自养 C. 腐生 D. 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酵母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大液泡,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考点: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单位是细胞,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是生物体B. 凡是看不见的
14、生物体都是单细胞生物C. 单细胞生物和病毒都是对人类有害的D. 单细胞能独立生活,病毒营寄生生活【答案】D【解析】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虽然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具有一些生物的基本特征,A错误;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是单细胞生物,病毒比细菌还小的多,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但病毒不是单细胞生物,B错误;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可以分为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有利:鱼类饵料、净化污水等,有害:危害健康,造成赤潮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也是如此,既有有害的一面,如使人患病,也有有利的一面,如进行生物防治,C错误;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独立完成
15、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病毒虽然不具有细胞结构,但能在寄主细胞内进行一系列生命活动,营寄生生活,D正确。19. 如果将细胞比做汽车的话,发动机靠燃料燃烧给汽车提供动力,动植物中称为能量转换器的是()A. 细胞壁、细胞膜 B. 线粒体、叶绿体C. 细胞核、细胞质 D. 细胞质、液泡【答案】B【解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动物是异养的,其细胞内不含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只有线粒体,绿色植
16、物的细胞内含有两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可见B正确。20. 藕断丝连的丝属于()A. 营养组织 B. 机械组织 C. 保护组织 D. 输导组织【答案】D【解析】植物体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等,藕丝是藕的导管壁增厚部连续成螺旋形的导管,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因此属于输导组织,D正确。二、解答题21. 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_【答案】错【解析】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
17、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因此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的说法错误。22.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所有提出的问题都能通过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_【答案】错【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
18、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因此,并不是探究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正确的结论,说法错误。2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而不是个别现象_【答案】对【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4. 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_【答案】错【解析】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和水、空气、土壤等等,所以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的说法是错误的。25. 草履虫有净化污水的作用_【答案】对【解析】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
19、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所以,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2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说法正确。三、填空题26. 在沙漠里限制生物生长的因素主要是_【答案】水【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沙漠的环境特点方面来切入解:在沙漠里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缺水,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长期高温,降水少而且降水时间分布极其不均匀,蒸发量非常大因此在沙漠里限制生物生长的因素主要是水故
20、答案为:水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7. 植物由一株小苗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是细胞的_和分化的结果【答案】分裂【解析】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其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的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进而再组成各种器官,细胞的生长是细胞由小变大,因此细胞生长的结果是细胞的体积增大,植物由一株小苗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是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28. _是由多个器官有次序地连接在一起,共同完成一项或几项生理功能的结构【答案】系统【解析】试题分析: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人体和动物体有八大系统:运动系
21、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形态、生殖系统,这八大系统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它们协调配合,使人体和动物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如: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肚)、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考点: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29. 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此外植物细胞还具有位于细胞最外层的细胞壁,以及存在于细胞质中的_动、植物的组织,是在细胞分裂的基础上,经过细胞_形成的【答案】 (1). 液泡 (2). 分化【解析】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
22、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人)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通过比较动物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动物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植物的组织,是在细胞分裂的基础上,经过细胞分化形成的。四、解答题30. 小明制作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情况如图,请据图回答:(1)据图可知,他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是图_【AB(2)这两种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3)临时装片的制作主要在净片、滴液、取材、展平、盖片、染色六步,A图中出现气泡,可能是哪个步骤操作不规范引起的?_(4)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第二步中往载玻
23、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5)B图中显微镜下最不易看清的是细胞的哪部分结构?_【答案】 (1). B (2). 线粒体 (3). 盖片 (4). 生理盐水 (5). 细胞膜【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临时装片的制作、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区别和细胞的能量转换器等知识分析解答。(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绿色部分含有),近似长方形,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近似圆形,据图可知,表示洋葱表皮细胞的是B图;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A图;(2)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叶绿体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
24、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3)临时装片的制作的主要步骤:净片、滴液、取材、盖片、染色,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可减少气泡产生,A图中出现气泡,可能是“盖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4)为保持细胞的形状,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第二步中往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5)B图中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楚。点睛:此题综合性较强,只有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才能避免知识的遗漏,正确解答与教材相关的各种问题。31. 如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
25、题:(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_(2)A细胞通过_形成B(3)B通过_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4)在上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_由此可以看出,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是_【答案】 (1). 受精卵 (2). 细胞分裂 (3). 细胞分化 (4). 系统 (5).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A细胞C组织D器官E系统人体。(1)如图可知,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是有一个A受精卵发育来的。(2)A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B,使细胞数目增多,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首先染色体要完成复
26、制加倍,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使新形成的细胞内的染色体和原来细胞内的染色体保持不变。C是组织,D是器官。(3)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一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C组织。(4)分析A-E表示的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可知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A细胞C组织D器官E系统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可见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E系统。点睛:组成的人体的系统共有八个: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
27、系统。由八大系统构成统一的整体。32. 如图,是显微镜的模式图请回答使用显微镜的有关问题:(1)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_,以免碰到玻片标本 (2)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要用_向目镜里注视,_睁开,以便照顾绘图(3)如果视野太暗,可以同时使用_和_(4)观察时找到相关物像后,如果需要进一步放大,操作的步骤应该是先把要观察的物像调整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_换用高倍物镜观察,不清晰时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答案】 (1). 物镜 (2). 左眼 (3). 右眼 (4). 大光圈 (5). 凹面镜 (6). 转换器【解析】试题分析:图中A是粗准焦螺旋,B是细准焦螺旋,C是镜臂,D是目镜
28、,E是镜筒,F是转换器,G是物镜,H是载物台,I是反光镜,J是镜座,据此答题。(1)用显微镜观察时,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撞坏玻片标本;然后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2)一般人习惯右手书写,所以观察时要用左眼观察,右眼便于记录绘图,(3)显微镜是用来放大的,而显微镜放大物象的部件是目镜和物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放大的倍数物镜放大的倍数;(4)低倍镜观察到物
29、像如何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呢,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因为高倍镜的视野窄,虽然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物像,如果偏离视野中央的话,换上高倍镜,物像可能就不在视野中了,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不管镜筒上升或下降,眼睛始终在往目镜中看视野和观察时右眼闭上。33. 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经过多次测量,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列表
30、格中,请回答问题:地点时间裸地草地灌丛早上平均值:44.7%平均值:64.7%平均值:78%中午平均值:16%平均值:30.3%平均值:39%晚上平均值:41.3%平均值:54.3%平均值:59.3%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_,而早、中、晚不同的时间里,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_,最小的时间是_【答案】 (1). 灌丛 (2). 早上 (3). 中午【解析】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78)的地点是灌丛,而湿度最小(36.8)的是裸地,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裸地最少、灌丛最多,植物多蒸腾作用大,空气湿度就大;而早、中、晚不同时间里,早晨温度低,夜间蒸腾作用释放的水多,空气含水量大,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早晨,中午温度高,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小,空气含水量小,最小的时间是中午,就是因为生物能影响环境。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空气的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