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区联校2017-2018学年七上期中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387772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7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区联校2017-2018学年七上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徐州市区联校2017-2018学年七上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区联校2017-2018学年七上期中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区联校2017-2018学年七上期中生物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区联校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 1. 下列物体不属于生物的是()A. 珊瑚虫 B. 竹笋 C. 雪莲 D. 机器人【答案】D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2.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A. 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B.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 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生物能够繁殖后代。考点: 生物的特征

2、。3. 下列哪项能说明人类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物学()A. 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B. 现在利用的煤、石油也来源于远古的生物C. 征服疾病,治理环境污染需要生物学D. A、B、C、都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生物与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物学对于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帮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都非常重要;现在利用的煤、石油也来源于远古的生物;征服疾病,治理环境污染需要生物学都说明人类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物学。考点:人类与动物的关系。4. 神农架生长着一种小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

3、芳香,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而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说明了()A.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环境能影响生物C. 生物能适应环境 D. 环境能适应生物【答案】B【解析】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而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是因为其它地方与神农架的水分、土壤、光照、温度不同造成的,体现了环境能够影响生物。5. 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 干燥的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B. 绿色草丛中的蝗虫体色多为绿色C. 生活在极地的企鹅有厚厚的脂肪层D. 夏天的树林里空气凉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干燥的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可以降低蒸腾作

4、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故不符合题意;B、绿色草丛中的蝗虫体色多为绿色,与环境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才能适应环境,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故不符合题意;C、生活在极地的企鹅有厚厚的脂肪层,脂肪保暖有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胸部皮下的脂肪厚可以保护胸内的器官心脏避免冻伤,因此,体现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故不符合题意;D、夏天的树林里空气凉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水蒸气蒸发到大气中,还能增加大气的湿度,说明了生物影响环境,故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6.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句诗中体现的生物关系是()A. 竞争关系 B. 合

5、作关系 C. 共生关系 D. 捕食关系【答案】A【解析】草和豆苗相互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因此属于竞争关系,所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句中体现出豆苗与杂草间的生物关系是竞争关系。故选:A。7. 下列成语中,说明了属于生物之间捕食关系的是()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答案】A【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属于捕食关系,是生物对生物的影响,A正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白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错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子代和亲代具有相同的性状,属于遗传现象,C错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听

6、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属于复杂反射,D错误。8. 在大自然,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 森林可保持水土 B. 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蚯蚓疏松土壤【答案】B【解析】森林可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错误;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便于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B正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的是生物带给环境得改变,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错误;蚯蚓能疏松土壤,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错误。点睛: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

7、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9. 苹果树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橘树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起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 阳光 B. 温度 C. 水 D. 空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主要是南方、北方温度不同造成的,苹果是温带水果,适宜生长在 温暖的北方,南方温度高不适宜苹果的生长,故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而柑橘是热带水果,适宜生长在高温的热带,北方温度低不适宜柑橘生长,因此柑橘不 宜在北方栽种。考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0. 用显微镜

8、观察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A. 形态规则的 B. 薄而透明的 C. 干净的 D. 经过染色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光线才能透过,在视野中才能观察到生物体的结构,选B。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11. 若在装片上写有字母“b”,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是()A. b B. p C. d D. q【答案】D【解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b”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q”。点睛:显微镜下所呈的像是倒像。12.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叶的

9、横切面装片时,实验室光线较暗,调试操作时应选用()A. 大光圈、平面镜 B. 小光圈、平面镜C. 大光圈、凹面镜 D. 小光圈、凹面镜【答案】C【解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要想使视野变强,要用大光圈,便于更多的光线进入;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13. 将10的物镜转换成40的物镜后,下列哪项与观察到的实际现象不相符合()A. 视野变暗 B. 物像扩大C. 视野扩大 D. 观察到的细胞数变少【答案】C【解析】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的倍数为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的积,即物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

10、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视野变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视野变亮。故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小变暗,物像变大。14. 李聪发现,阳台上的花,朝向阳光的一侧生长速度快,他想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他第一步要做的是()A. 做出假设 B. 制定计划 C. 提出问题 D. 动手进行探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所以此题答案为C。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较易,熟练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即可解题。15.

11、 某小组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活动中,实验结果与作出的假设相反时,对此该小组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A. 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重新进行实验B. 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C. 如实填写记录实验报告D. 修改实验结果与原有的假设一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其它量皆相同,并且是适宜的,实验应有对照组和实验组,并且重复实验几次,实验的问题、假设、结论最好一致,尤其在做假设时最好是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或生活经验做正面的假设,这样才能和实验的结果保持一致,如果做反面假设,如本题的假设,就会与实验的结果相反,这时我们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正面的假设。

12、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过程。点评:此题较新颖,科学探究过程中,如果实验结果和假设不一致时,不可修改实验结果,要尊重事实,这时应该重新作出假设,进行实验。16. 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结构简单,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生态系统是()A. 森林生态系统 B. 草原生态 C. 农田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与人的作用不大,B.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比较干旱的地方,在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人的关系不大,D.海

13、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海洋生态系统不太受人工控制,故ABD都不符合题意;C.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病虫害的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在此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代替,故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类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17. 河流生态系统如果遭到破坏,将会()A. 影响其他的生态系统B. 不会

14、对其他生态系统产生任何影响C. 人类可以轻易地恢复它D. 其他生物可以迁到别处,不受影响【答案】A【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如果河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会影响其他的生态系统。18. 下列各项中,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的是()A. 鲢鱼以浮游藻类为食 B. 山羊喝水C. 蛇捕食青蛙 D. 老鹰抓兔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而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就表示食物链,题干中藻类属于植物,是生产者,而鱼、青蛙、蛇、羊、兔、鹰等为动物属于消费者,选项C、D是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选项A符合题意,故

15、选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19. 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女孩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而不幸牺牲其中有一句歌词是“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请根据歌词,判断丹顶鹤的生活环境属于()A. 湿地生态系统 B. 农田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答案】A【解析】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的栖息地主要是沼泽和沼泽化的草甸,食物主要是浅水的鱼虾、软体动物和某些植物根茎,歌词中说的芦苇坡属于湿地,因此丹顶鹤所在的生态系统应为湿地生态系统。20. 在“探究水分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实验中,设计的对照组应该()A.

16、 所有变量都相同B. 只存在水分这一变量的差异C. 除水分外,其他变量都不同D. 光照、温度、水分等变量都不同【答案】B【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由于“探究水分对水稻生存的影响”,所以,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水分,除“水分”不同外其他变量都相同。因此,“探究水分对水稻生存的影响实验”,设计对照组应该是“只存在水分这一变量的差异”。故选:A。21. 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是()A. 水分 B. 光 C. 无机盐 D. 空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同一块

17、地里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有光的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条件是光。不是水分,A错误;不是空气,B错误;不是无机盐,C错误;是光,D正确。考点: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22. 生态系统有多种类型,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 陆地生态系统 B. 海洋生态系统 C. 城市生态系统 D. 生物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

18、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考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3. 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 潘安湖湿地 B. 一个池塘C. 云龙湖水族馆里的所有生物 D. 泉山森林公园【答案】C【解析】ABD、“潘安湖湿地”“一个池塘”“泉山森林公园”都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C、“云龙湖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没有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故选:C。24. 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A.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 缺少生产者C. 没有消费

19、者 D. 分解者很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南极的温度很低,而且南极的有机物较少,因此不适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若把粪便等生活垃放在南极,由于细菌真菌较少,分解缓慢,会造成环境污染,故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缺少分解者。考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25. 英国科学家海尔蒙特实验证明柳树生长需要()A. 土壤 B. 水分 C. 氧气 D. 无机盐【答案】B【解析】在海尔蒙

20、特的柳树实验中,5年来只浇水,土壤的质量减少了60克,说明绿色植物生长需要水,还有少量的无机盐。故选:B。26. 用实验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应选用的材料是()A. 全绿色的叶B. 胡萝卜的根C. 不含叶绿素的叶D. 有白斑或白条纹的叶(如银边天竺葵)【答案】D【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若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叶绿素,所以应选用的恰当的实验材料是边缘不含叶绿素的绿叶,以便不含叶绿素边缘部分与绿色部分形成对照实验,因此应选用的材料是有白斑或有白条纹的叶子,D正确。27. 光合作用包含两个方面的转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二氧化碳转变成

21、氧气,水变成了淀粉水变成了氧气和淀粉无机物变成有机物并释放氧 光能转变成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 光能被氧气带走 光能变成热能散发A. B. C. D. 【答案】C【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完成了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物质转变。它把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合成的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同时释放氧气,为生物呼吸利用。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故选:C。28. 不足1克的樟树种子在几年后长成重达200千克的大树,问樟树增加的重量主要来自()A. 土壤中的无机盐B. 土壤

22、中吸收的有机物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D. 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答案】C【解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土的重量只减少了0.057千克,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可见C符合

23、题意。故选:C。29. 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是()A. 延长光照时间 B. 合理密度C. 增加大棚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D. 给大棚植物增施氧气【答案】D【解析】A、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光合作用进行的时间,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B、合理密植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是提高单位面积内农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措施;C、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给大棚作物增施二氧化碳能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D、给大棚作物增施氧气,作物的呼吸作用增强,消耗的有机物增多,导致作物的产量下降。不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故选:D。30. 下

24、列哪一项不是光合作用的意义()A. 为生物提供氧气B. 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有机物C. 是其他生物生活中的能量来源D. 吸收生物圈中的水【答案】D【解析】A、光合作用消化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保证了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故正确;B、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有机物,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的来源,故正确;C、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有机物,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的来源,故正确。D、吸收生物圈中的水与光合作用无关,故错误。故选:D。二、判断题: 31. 显微镜是生物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根据所学对(1)(5)小题做出判断(1)对光时,需转动转换器,选用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_(2)开

25、始观察时应先从正面注视【】,双手缓慢转动【】使镜筒下降,直到镜头【】的前端接近装片为止然后双手转动【】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_(3)若图象不够清晰,可以略微调节【】,直到物像清晰为止_(4)若此时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为了使得物像能回到视野中央,则应将装片往右下方移动;_(5)现欲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甲和丙_【答案】 (1). (1)正确; (2). (2)错误; (3). (3)正确; (4). (4)错误; (5). (5)错误【解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6、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4)整理实验台收镜。31. 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故错误。3

27、2. 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故正确。33. 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是升降镜筒,调节物体与物镜的距离,以便观察清楚物像。故错误。34. 若此时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为了使得物像能回到视野中央,则应将装片往左上方方向移动。故错误。35.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短目镜乙和长物镜丙。故错误。32. 根据生物与

28、环境之间的关系及生态系统的知识对(1)(5)小题做出判断:(1)“大树底下好乘凉”“朵朵葵花向太阳”这两句话都能体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_(2)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生物在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环境的适应_(3)生物圈号实验失败说明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_(4)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样,各生态系统的特点不同,所以它们相对孤立,互不联系_(5)寒冷的冬天,法国梧桐纷纷落叶,松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了法国梧桐不适应寒冷的环境,松树能适应寒冷的冬天_【答案】 (1). 错 (2). 对 (3). 对 (4). 错 (5). 错【解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各个生态系统

29、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生物都生活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时刻受到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繁衍,也就是说,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否则早就被淘汰了,这就是适应的普遍性。但是,每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都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对生物的适应性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这就是适应的相对性。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32. 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错误。33. 生物的适应性

30、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适应性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需要很长时间形成的。比如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可见它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环境的适应。故正确。34. 生物圈号是科学家模拟生物圈号建造的一个实验基地,虽然科学家利用先进的技术想办法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生存空间等条件,但最后仍然以失败告终,它用事实告诉我们,迄今为止,生物圈仍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园。故正确。35.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态系统。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关联,如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

31、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大气不停地有规律的环流,水和水蒸气也在全球各个生态系统内运动。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故正确。36.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寒冷的冬天,法国梧桐树纷纷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还能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法国梧桐树冬天落叶,也是植物对冬季干燥、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故错误。三、分析填空题33.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组成上看,生态系统包括_部分和_部分(2)图中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制造_,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虫和鸟,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_(3)图中的虫和鸟是生态系统中的

32、_,它们不仅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而且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4)图中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_,通过、可以看出,它们的生活依赖于动植物遗体;通过可以看出,动植物遗体被分解后产生的_又能够被植物重新利用【答案】 (1). (1)生物; (2). 非生物 (3). (2)有机物; (4). 生产者 (5). (3)消费者 (6). (4)分解者; (7). 无机物【解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有两部分组成: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即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

33、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因此图中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虫和鸟,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3)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不包括腐生动物;还包括寄生的植物如菟丝子。因此图中的虫和鸟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4)分解者包括细菌和真菌。通过、可以看出,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依赖于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活;通过可以看出,动植物遗体被分解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无机物又能够被植物重新利用。34. 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各步骤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用图中编号及箭头表示实验步骤的正确

34、顺序:_(2)图表示把盆栽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_(3)图表示酒精脱色,能使叶片中的_溶解到酒精中(4)最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当滴加碘液后,叶片未遮光的部分和叶片遮光的部分颜色变化情况:遮光部分_,未遮光部分_(5)这个实验说明,绿叶只有在_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6)下列关于实验中对照组的说法正确的是_A没有对照组B叶片未遮光的部分是对照组C不需要对照组 D叶片遮光的部分是对照组【答案】 (1). (1) (2). (2)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3). (3)叶绿素 (4). (4)不变蓝 (5). 变蓝 (6). (5)光; (7). 淀粉 (8). (6)B35

35、.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如图,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1)提出问题:_?(2)作出假设: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或光影响鼠妇的分布)(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这样做的目的是进行_,该实验的变量是_)(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

36、5次,结果如表:环境第一次第 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_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答案】 (1). (1)光对鼠妇的生活(或分布)有影响吗 (2). (3)对照; (3). 光照 (4). (4)对明亮和阴暗环境中5次的数据取平均值; (5).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存(意思对即可)【解析】(1)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所以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吗?(3)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目的是设置以光照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这样在铁盒内就形成了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其变量就是有无光照。(4)因为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要计算不同环境下5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多次实验的结果,可以减少误差。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