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三化学期中测试题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卷(选择题,共10小题,共10分)一、我来选择(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1. 化学是关于物质的一门科学。有人给物质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物质是具有质量和体积的一类东西”。据此判断下列不属于物质的是A. 空气B. 分子C. 阳光D. 水【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物质是具有质量和体积的一类东西”,空气、分子、水均具有质量和体积,属于物质,阳光无质量和体积,不属于物质。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C。中国*教育%出&版网#2. 在自然科学领域,对于“物质”概念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 物质“不灭”理
2、论说明物质不会转化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B. 物质用肉眼都能看见C. 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按一定规律构成的D. 物质在静止状态下,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来源#:*zzste&【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物质“不灭”理论说明物质之间能相互转化,不符合题意;B.不是所有物质用肉眼都能看见,如空气肉眼看不见,不符合题意;C.物质都是由离子、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按一定规律构成,它们极其微小,肉眼看不见,符合题意;D.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断运动,物质在静止状态下,构成物质的微粒也是会发生变化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3. 下图描述的是某物质发生某种变化的微观过程。所描述的变
3、化是A. 水的分解B. 冰的融化C. 液态水结冰D. 水的蒸发【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在固态的水中,水分子排列有序,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在液态的水中,水分子排列无序,水分子在一定空间内较自由运动,故所描述的变化是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是冰的融化。故选B。4. 为鉴别硬水与软水,应控制的实验条件有来源&:#中%教网*加入的肥皂水浓度 加入的肥皂水的滴数 实验时的温度水样中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含量 水样的体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为了鉴别硬水和软水,除了水样不同,其它因素均应相同,故应控制的实验条件有:加入的肥皂水浓度 加入的肥皂水的滴
4、数 实验时的温度 水样的体积。故选C。5. 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和补充。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如图3所示,关于实验有以下说法: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www.z#zste&*p%.com图3的实验中,B比C先变红 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来源&:中教*#网其中说法中错误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
5、详解】图2实验是在密封的小容器内进行的,与图1比较更环保、更节约,故正确;图1中,酚酞试液变红色,是因为甲中的氨气分子运动到乙中,和水结合成氨水,从而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进一步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图2中,丁中的滤纸条不变红色,说明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戊中的滤纸条变成红色,是由于氨水中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因此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正确;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故图3的实验中,C比B先变红,错误;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也会变红,只不过需要的时间长一些,错误;来源:中&*%教网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仍可形成对比实验,说明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正确
6、。故错误的是。故选B。6. 下列方法能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是A. 将注射器活塞固定,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蒸馏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如果分液漏斗颈部能形成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B.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加热锥形瓶,如果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加热后,注射器活塞不移动,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C.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力将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用力后,注射器活塞不移动,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D.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用力将注射器活塞里移(左移),松手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来位置,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答案】A【解析】【分析】来源:zzstep.co#m%&【详解】A.
7、将注射器活塞固定,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蒸馏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如果分液漏斗颈部能形成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加热锥形瓶,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加热后,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压强减小,注射器活塞向左移,最后停在原位置,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不符合题意;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力将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用力后,注射器活塞恢复原状,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不符合题意;D.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该装置通过分液漏斗和外界气体相通,无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不符合题意。故选A.7. 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
8、错误的是()A. 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B. 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C. 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D. 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D【解析】【详解】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使滤纸一边一层一边三层,玻璃棒的下端紧靠三层滤纸的一侧,防止弄破滤纸,故A选项正确;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防止液体流出漏斗,故B选项正确;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使
9、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故C选项正确;D.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容易把滤纸弄破,起不到过滤的作用,故D选项错误。故选D。8.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B. 加热时,将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1/3处C. 洗涤干净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D. 被加热的液体体积应超过试管容积1/3【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应垫上石棉网加热,不符合题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B.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应夹持在距管口约1/3处,不符合题意;C.洗涤干净的试管应倒放在试管架上,符合题意;中国教育&出*版网%D.被加热的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不符合
10、题意。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C。9. 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状态。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中国教育出版*网&A. 水分子的间隔:www.zzste%#B. 水分子的体积:=C.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D. 水分子的能量:【答案】C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分析】【详解】A. 根据图像可知,处对应的温度大于100,此时水为气态,所对应的温度介于0到100之间,此时水的状态为液态,气态分子的之间的间隔大于液态分子的间隔,故水分子的间隔:,不符合题意;B.在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的体积不变,故水分
11、子的体积:=,不符合题意;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温度:,故水分子的运动速率:,符合题意;D.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能量越大,故水分子的能量:,不符合题意。故选C。10. 若用“”和“”表示两种不同原子,下列能表示纯净物的图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可知,该物质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B.由图可知,该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C.由图可知,该物质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D.由图可知,该物质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混合物。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B。第卷(非选择题,共7个题,共60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二、我来填空11. 从下图中选择相关仪
12、器,将其编号和名称填写在相应空格处。www.*zz#st来源#:zzst*ep%.com(1)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用_(2)配制溶液的容器_;(3)量取8mL液体用_(4)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_;(5)若利用上述仪器进加热少量的液体需要添加的仪器是(填名称)_。(6)若某同学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其它操作无误),则所量水的体积比读数_ (填“偏大”、“偏小”下同)。若开始仰视读数为30mL,倒出一部分液体之后,俯视读数为12mL,则倒出的液体比18mL_。上图中的液体体积为_mL。【答案】(1)g药匙 (2)c烧杯 (3)a胶头滴管i 10mL量筒 w#w*w.zzst&(4)e广口瓶 (5)试管夹
13、来源:z#zstep%.&com(6) . 偏小 . 偏大 . 32【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故填:g药匙;【小问2详解】通常用烧杯配制溶液,故填:c烧杯;【小问3详解】量筒量程的选择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故量取8mL液体用10mL量筒和胶头滴管,故填:i10mL量筒、a胶头滴管;【小问4详解】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广口瓶中,故填:e广口瓶;【小问5详解】来源&:z*zstep.%com加热少量的液体需要酒精灯、试管、试管夹,故需要添加的仪器是试管夹;【小问6详解】俯视读数,读取数值大于实际数值,故所量水的体积比读数偏小;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若开始仰视读
14、数为30mL,故液体的实际体积大于30mL,倒出一部分液体之后,俯视读数为12mL,俯视读数,读取数值大于实际数值,故剩余液体的体积小于12mL,故倒出液体的体积比18mL偏大;由图可知,上图中的液体体积为32mL。中国教育出*&%版网12. 托盘天平的使用:来源&:中教网#(1)实验室需要一定量食盐,称量前,首先将_移到_的_处,然后检查_,如果指针向左偏转,应_使天平平衡;称量时,应先_(填“加砝码”、“加食盐”、“移游码” 下同)再_,最后_,直到天平再次平衡。如果在称量的过程中,指针向右偏转,应_ ,直到天平再次平衡。如果操作时如上图所示,则称得食盐的质量为_。(2)称量一未知质量的烧
15、杯,现用“”表示向托盘增加砝码,用“”表示从托盘上减少砝码,请用“”和“”在下表中表示你的称量过程,并在下图中用“ ”表示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称量结果:烧杯的质量为62.7g)。砝码(g)5020105取用情况来源*:中教%网#【答案】(1) . 游码 . 标尺 . 零刻度 . 天平是否平衡 . 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 加砝码 . 移游码 . 加食盐 . 向左盘加食盐 . 12.4g (2)砝码(g)5020105取用情况中国教#育出&版网%来*#&源:中教网【解析】【分析】来&源:z*%【小问1详解】通常用托盘天平来称量一定质量的物体,称量前,首先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然后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16、;如果指针向左偏转,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天平平衡;称量时,应先加砝码再移游码,最后加食盐,直到天平再次平衡;如果在称量的过程中,指针向右偏转,说明食盐的量偏少,应继续向左盘加食盐,直到天平再次平衡;由图可知,称得食盐的质量10g+2.4g=12.4g;【小问2详解】来源%#:中教网&用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时,要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如果质量大的砝码不符合要求,才能换质量较小的砝码,最后用游码,被称量物的质量为62.7g,根据所给砝码;5克以下用游码,选砝码时先试50克的,合适,无需取下,再试20克的砝码,超过烧杯质量,取下,再试10g的砝码,合适,再试5g的砝码,质量超过烧杯的质量
17、,取下,再拨动游码,故称量过程为:砝码(g)5020105取用情况烧杯的质量为62.7g,砝码选用50g+10g,游码选择2.7g,故表示为: 。中国#&教育*出版网13.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小明自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水通电进行实验探究。来源:中教网%与A量筒中的电极相连接的是电池的_极,A量筒中产生的气体是_,检验此气体的方法是_。说明此气体的化学性质是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反应类型是_。该检验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_。若在正极上产生了20mL的气体,则在负极上约产生_mL气体。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写出水电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来源:中
18、&国教育出版网#(2)水的微观结构:构成水的粒子可表示为_(填字母代号,下同),该变化中,最小的微粒符号为_ ,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可表示为_。上述实验证明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3)水的性质:人体发热时,常用冰块来降温,这是利用了水的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常温下,水能与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请写出其文字表达式及反应类型是_,_。(4)水的净化。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学校附近河水样品,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对该水样进行了净化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加入的物质A是_,其作用是_,为除去水样2中的一些异味和色素,加入的物质B是_,其作用是_。取少量水样3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并振荡,发
19、现_,说明水样3是硬水,其中含较多的_。生活中,可通过_的方法,将其转化为软水。操作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发生_变化。水样4因为含有_,所以不是纯水,但可通过_的方法获得纯水。【答案】(1) . 负 . 氢气#H2 . 用燃着的木条接触该气体,气体被点燃,且产生淡蓝色的火焰,证明是氢气 . 可燃性 . 氢气+氧气水 . 化合反应 . 化学能 光能和热能 . 40mL . 水氢气+氧气 . 分解反应 www.zz%step#.com(2) . C . EF . B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 (3) . 物理 . 水+氧化钠 氢氧化钠 . 化合反应 (4) . 明矾 .
20、 加速悬浮杂质的沉降 . 活性炭 .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 浮渣多、泡沫少 .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 加热煮沸 . 化学 . 可溶性杂质 . 蒸馏【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体积比约为2:1,A量筒中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与电池的负极相连;来源:zz#s&氢气具有可燃性,检验氢气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接触该气体,气体被点燃,且产生淡蓝色的火焰,证明是氢气;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来源:zzst%ep#*.com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该检验过程中,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21、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若在正极上产生了20mL的气体,则在负极上约产生40mL气体;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小问2详解】水由水分子构成,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表示为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该变化中,最小的微粒符号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故填:EF;氢气由氢分子构成,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氢分子,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表示为:B;该实验证明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小问3
22、详解】人体发热时,常用冰块来降温,是因为冰融化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这是利用了水的物理性质;常温下,水能与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小问4详解】加入的物质A是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为除去水样2中的一些异味和色素,加入的物质B是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取少量水样3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并振荡,发现浮渣多、泡沫少,说明水样3是硬水,其中含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23、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可通过煮沸的方法将其转化为软水;操作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发生了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样4中因为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水,属于混合物,可通过蒸馏的方法获得纯水,蒸馏可除去所有杂质。来源:中#&教网*14. 碳中和,中国在行动。由于人类过度开采使用地下碳(主要是化石燃料),导致碳排放量急剧增加,打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为缓解温室效应,中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图所示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来*源:中教网(1)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来&源:*%(2)上述变化1,2和3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
24、请写出其文字表达式:_,该变化前后不变的粒子是_(填粒子名称)。变化3中,微粒(填吸收或释放)_能量。(3)(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无毒,密度比空气大;熔点-78.45,沸点-56.55,二氧化碳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碳酸,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写序号,下同)。二氧化碳的化学变化有_;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下图为金星大气中某物质的分子结构示意图。它与二氧化碳的性质不同是因为_。(4)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
25、 该反应前后的分子有4种B. 乙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C.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D. 每个乙烯分子含2个碳原子和2个氢分子【答案】(1)A (2) . 1 . 一氧化碳+氧气 二氧化碳 . 碳原子和氧原子 . 吸收 (3) . . . . 分子构成不同 (4)BD【解析】分析】中&国教育出%版网【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A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B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C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小问2详解】中国教#育出&版%网由图可知,变化1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变化2.变化3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由图可知,该
26、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来%源&:中*教网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该变化前后不变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变化3中微粒之间的间隔变大,故微粒吸收能量,温度升高;【小问3详解】来源:zz&%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熔沸点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碳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毒性、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均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填:;由图可知,该物质的每个分子由2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化学式为:C2O3,它与二氧化碳的分
27、子构成不同,故性质不同;【小问4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应前后的分子有二氧化碳分子、氢气分子,乙烯分子、水分子四种,不符合题意;B.乙烯由乙烯分子构成,乙烯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符合题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故每个乙烯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符合题意。故选BD。15. 学好化学,科学防疫。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75%的酒精溶液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1)下列有关酒精的事例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粮食酿酒B. 酒精挥发C. 酒精蒸馏D. 酒精消毒(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酒
28、精溶液B. 酒精C. 啤酒D. 碘酒(3)为探究酒精燃烧产物,某同学做以下实验:w#ww.zzste%(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说明酒精燃烧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请写出酒精燃烧文字表达式_。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_盖灭。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采用_将其盖灭。(4)下列同学的做法,其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来#源%:中教网&a 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b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或私自拿回家继续做实验c实验结束后,关闭水龙头,将实验台和实验仪器整理干净。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d做实验时,尽可能多地添加药品以便观察。
29、www.z&z#【答案】(1)BC (2)B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3) . 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 灯帽 . 湿抹布 (4)c【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A.粮食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酒精挥发,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酒精蒸馏,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酒精消毒,发生了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C;【小问2详解】A.酒精溶液是由酒精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B.酒精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C.啤酒是由水、酒精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
30、物;D.碘酒是由碘、酒精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来%&源:中#教网故选B;【小问3详解】来源:z%zst&结论为酒精燃烧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无水硫酸铜吸水变蓝,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现象为: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采用湿抹布将其盖灭,隔绝空气灭火;【小问4详解】A.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味飘进鼻孔中,不符合题意;来源:%*中教网#B.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或私自拿回家继续做实验,应放入指定容器内,不符
31、合题意;C.实验结束后,关闭水龙头,将实验台和实验仪器整理干净,符合题意;D.做实验时,应按要求添加药品,不能尽可能多地添加药品,防止浪费药品,甚至产生危险,不符合题意。故选c。16. 改正下图中2处明显错误:_ ,_。【答案】 . 试管应稍倾斜 . 瓶塞应倒放【解析】【分析】来源:zz*s#te%【详解】倾倒液体时,试管应稍倾斜,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故改正图中的错误是:瓶塞应倒放,试管应稍倾斜。17. 化学小组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蜡烛燃烧过程探究。(1)火焰结构特点探究:点燃蜡烛,将一张滤纸从火焰上方盖下,1-2秒后取出,观察到滤纸上碳化形成
32、黑圈(如图A),得出结论:_。(2)焰心所含物质探究:如图B,点燃蜡烛,用注射器在烛芯附近抽取气体物质。(猜想假设)同学们对该物质主要成分提出三种猜想:二氧化碳;水蒸气;石蜡蒸气,理由是液态石蜡受热会汽化。立即将注射器靠近火焰,推动活塞。观察到注射器口产生火焰,物质能燃烧。说明猜想_(填“是”或“否”)成立。(补充实验)将蜡烛熄灭,瞬间可观察到一缕“白烟”轻轻升起,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白烟”,“白烟”_(填“能”或“不能”)燃烧。(实验结论)石蜡燃烧是固态石蜡受热熔化,在烛芯处形成气态石蜡后才燃烧。来&源:中教#*网、蜡烛熄灭原因探究。来源:中%&教网#(3)同学们对图1实验中蜡烛(足量)
33、熄灭的原因展开研究。(猜想与假设)可能是二氧化碳含量大于氧气含量;可能是氧气被完全消耗。(探究与结论)甲同学收集1瓶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封,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才慢慢熄灭。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假设_(填“合理”或“不合理”)。乙同学使用氧气传感器测量密闭装置内蜡烛(足量)从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或结论正确的是_A 实验开始时,密封装置内是纯净的氧气B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瓶内氧气已经耗尽C蜡烛熄灭后瓶内气体是纯净的二氧化碳D氧气的含量小于一定值时,蜡烛熄灭。(4)在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及实验完毕洗涤试管时,不当的操作会引起
34、试管破裂,请列举两种:_、_。小刚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试举一例说明小刚的观点正确 _。【答案】(1)蜡烛的火焰外焰温度最高 (2) . 是 . 能 (3) . 不合理 . D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4) . 试管外壁有水 . 加热时试管接触灯芯等 . 灯泡通电发光放热【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点燃蜡烛,将一张滤纸从火焰上方盖下,1-2秒后取出,观察到滤纸上与外焰接触部分碳化形成黑圈,说明蜡烛的火焰外焰温度最高;【小问2详解】观察到注射器口产生火焰,物质能燃烧。说明猜想成立,因石蜡蒸气能燃烧,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燃烧,故填:是;来%源&:中教*网将蜡烛熄灭,瞬间可观察到一
35、缕“白烟”轻轻升起,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白烟”,“白烟”能燃烧,因为白烟是石蜡蒸汽凝结成的固体小颗粒;【小问3详解】收集1瓶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封,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才慢慢熄灭,该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于氧气的含量,一开始蜡烛燃烧,说明假设不合理;A.实验开始时,氧气体积分数为19.56%,说明不是纯净的氧气,不符合题意;B.蜡烛熄灭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96%,说明蜡烛熄灭的原因不是氧气耗尽,不符合题意;来源:zz&st*ep#.comC.蜡烛熄灭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96%,不是纯净的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D.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含量小于一定值时,蜡烛熄灭,符合题意。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D;【小问4详解】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未预热,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炸裂;试管外壁有水,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炸裂;加热时,试管接触灯芯,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炸裂;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时,发光放热,只是能量的转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