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五四制)2018届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五四制)2018届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五四制)2018届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可能需要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l:27 N:14 Na:23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 B.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 矿石粉碎 D. 燃放烟花【答案】D【解析】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水由固体变成液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时,只是活性炭把色素、异味吸附在其表面,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矿石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燃放烟花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等物
2、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2.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A、过滤液体时,没有有玻璃棒引流,错误;B、熄灭酒精灯,不可用嘴吹来,应用灯帽盖灭,错误;C、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正确;D、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瓶塞倒放、标签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错误。故选C。3. 有一次上课时,小丽觉得很闷,呼吸不畅。是不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呢?小丽分别收集了250mL教室
3、内、外的气体样本,向其中分别加入10mL澄清石灰水,充分振荡后观察现象。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 猜想 B. 实验 C. 控制变量 D. 归纳【答案】D【解析】 “是不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呢?” 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猜想;“小丽分别收集了250mL教室内、外的气体样本,向其中分别加入10mL澄清石灰水,充分振荡后观察现象” 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实验和控制变量,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归纳。故选D。4. 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 塑料老化 B.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 金属的锈蚀 D. 动植物体的腐烂【答案】B【解析】A、塑料老化是塑料与空气中的氧气
4、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属于缓慢氧化,符合题意;C、金属器皿的锈蚀是金属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D、动植物体的腐烂是动植物体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反应过程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5. 今冬,不少同学染上流感,出现发热症状,对乙酰氨基酚(C8H9NO2)具有退热、解除头痛的作用,常被医生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 该物质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小C. 该物质由四种元素组成 D. 该物质中含有20个原子【答案】C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
5、网.学%科%网.学%科%网.点睛:理解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6. 如下图为小明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小球为电子,内圈为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模型表示一种碳原子 B. 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C. 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2个电子上 D. 该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该模型表示一种碳原子是错误的叙述,应为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2;B选项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是错误的叙述,因为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C选项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2个电子上是错误的叙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选项该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
6、选择D考点: 原子的构成7. 下列关于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B. 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仍是混合物C. 煮沸和蒸馏都可以使硬水软化 D. 明矾可加速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答案】A【解析】A、过滤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分离,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错误;B、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只是除去了水不溶性杂质和微生物,可溶性的杂质没有除去仍是混合物,正确;C、煮沸和蒸馏都可以使硬水软化,正确;D、明矾在水形成胶状物,可加速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正确。故选A。8. 关于原子及原子结构发现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汤姆森、卢瑟福两位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
7、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B. 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发生变化时,元素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D.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答案】C【解析】A、 汤姆森、卢瑟福两位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正确;B. 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正确;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发生变化时,核内质子数没有改变,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错误;D.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正确。故选C。9.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氮气等,是利用了各成分的沸点不同
8、B. 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CO2、SO2、NO2等C. 用适量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反应完成后要立即读数D. 氮气可被填充在灯管中,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答案】A10. 近日,雾霾天气一度笼罩我市,空气中PM2.5指数直线上升,下列行为不利于雾霾天气治理的是A. 发展风力发电 B. 就地焚烧秸秆 C. 发展共享单车 D. 减少燃煤使用【答案】B【解析】A、发展风力发电,可以减少PM2.5的排放,有利于雾霾天气治理,不符合题意;B、就地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增加了空气中PM2.5的含量,不利于雾霾天气治理,符合题意; C、发展共享单车,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P
9、M2.5的排放,有利于雾霾天气治理,不符合题意;D、减少燃煤使用,能减少空气中的PM2.5的含量,有利于雾霾天气治理,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与简答共3小题,42分。11. 会说“化”的符号化学符号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题中加点的部分或按题中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1)小明发现,将生锈的铁钉(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_ 和铁_)放入到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观察到稀硫酸逐渐由无色变成黄色,过了一会儿,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查阅资料知:(2)稀硫酸变黄是因为氧化铁与硫酸(H2SO4)反应生成了由铁离子_和硫酸根离子_构成的硫酸铁,另一种产物水是由n个水分子_构成的(n代表无数)
10、,一个水分子又是由两个氢原子_和一个氧原子_构成。(3)有气泡产生是因为铁与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该反应的另一种产物是硫酸亚铁,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标注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答案】 (1). Fe2O3 (2). Fe (3). Fe3+ (4). SO42 (5). nH2O (6). 2H (7). O (8). FeO4【解析】本题考查 了常用化学用语的书写,书写时注意规范。(1)氧化铁中铁元素呈+3价,氧元素呈-2价,化学式为:Fe2O3;铁是金属可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铁的化学式为:Fe;(2)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
11、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铁离子可表示为:Fe3+,硫酸根离子表示为:SO42;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n个水分子可表示为:nH2O;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就可分别表示为:2H、O;(3)设:硫酸亚铁(Fe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有(+2) 1+x+(-2)4=0,x=+6.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硫酸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FeO4
12、。点睛:+3价的铁元素称为铁。+2的铁元素称为亚铁。12. 认识酒精灯中的酒精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所用燃料为酒精,某同学通过观察、实验和查阅资料,整理了下列有关酒精的信息:酒精又名乙醇,化学式为C2H5OH;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易燃烧,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常用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点燃酒精灯,酒精在灯芯处汽化后发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以上描述酒精物理性质的是_,化学性质的是_(填序号)。(2)组成酒精的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各种“酒”中均含酒精(乙醇),假酒中因含少量甲醇(CH3O
13、H),饮用后使人中毒,轻者失明,重者死亡,乙醇和甲醇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3)酒精易挥发,因此酒精灯不用时应盖上灯帽,酒精挥发发生的是 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a.酒精分子的运动速率 b.酒精分子的构成 c.酒精分子之间的排列方式 d.酒精的化学性质 e.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隔 f.酒精分子的能量 g.酒精分子的质量(4)写出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5)某同学仅用干燥的烧杯和澄清的石灰水就证明了点燃酒精灯时,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该同学的实验方法是:_。(6)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_。A燃烧匙 B试管 C量筒 D蒸发皿(7)用分子的知识回答下
14、列问题。小组同学利用实验室中的酒精和水探究分子的性质,如下图,在小玻璃药瓶中注入约一半体积的水,再向瓶中加入滴有蓝墨水的酒精,塞上瓶塞,液体液面处于a处,用手指堵住塑料管口,上下颠倒玻璃瓶,使两种液体充分混合后,发现塑料管内液面下降至b处以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 把液面下降至b处以下的小玻璃瓶先放入盛热水的烧杯中,发现塑料管内液面上升,紧接着将小玻璃瓶放入盛冷水的烧杯中,塑料管内液面又下降,说明_。【答案】 (1). (2). (3). 12:3:8(或24:6:16) (4). 分子构成不同(或结构不同,或构成两者的分子不同,答组成和结构不同不给分) (5). 物理 (6). bdg
15、(7). 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 (8). 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烧杯,观察现象(或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9). 过一会将烧杯迅速倒过来,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或石灰水变浑浊。) (10). 【答题空10】C (11). 分子间有间隔,温度高分子间隔大,温度低分子间隔小(分子间隔大小与温度有关)【解析】本题通过酒精的变化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判定,根据化学式进行质量比的计算,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水和二氧化碳的检验,微粒的共性,综合性强,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1)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描述的是酒
16、精物理性质。易燃烧,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描述的是酒精化学性质。所以描述酒精物理性质的是,化学性质的是;(2)组成酒精的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2):(16):(161)=24:6:16=12:3:8,乙醇和甲醇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或结构不同,或构成两者的分子不同);(3)酒精挥发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酒精分子的构成、酒精的化学性质、酒精分子的质量,故答案是bdg;(4)酒精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是: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5)某同学仅用干燥的烧杯和澄清的石灰水就证明了点燃酒精灯时,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
17、化碳和水,该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烧杯,观察现象(或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过一会将烧杯迅速倒过来,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或石灰水变浑浊);(6)燃烧匙、试管、蒸发皿都能用酒精灯加热,量筒不能用酒精灯加热,故选C。(7)液面由a下降至b,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隔;把液面下降至b处以下的小玻璃瓶先放入盛热水的烧杯中,发现塑料管内液面上升,紧接着将小玻璃瓶放入盛冷水的烧杯中,塑料管内液面又下降,说明了温度高分子间隔大,温度低分子间隔小(分子间隔大小与温度有关)。点睛:性质在描述时一般有“能”“会”“可以”“易”等字眼,而变化在描述上没有上述字眼。13. 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元素之义
18、人们很早就意识到,所有物质都是由几种亘古不变的基本成分“元素”组成的。古希腊学者提出复杂的物质世界是由“水、木、火和空气”四种基本成分组成的。I空气是元素吗?(1)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将磷放在密闭钟罩内的水面上方燃烧(如下图所示),产生白烟(成分为五氧化二磷),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钟罩内水面大约上升_,被消耗的气体是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能否用碳代替磷进行实验,为什么?_,舍勒接着把一支燃着的蜡烛放进剩余的空气里,蜡烛立即熄灭了。舍勒把不能支持蜡烛燃烧的空气称为“无效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_,上述实验证明空气是可分的,因此,空气不是元素。II.水是元素吗?【实验探究】(2)1781年,英
19、国科学卡文迪什通过实验发现,将氢气和氧气按一定比例混合点燃后能生成水,写出该变化的文字表达式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发现,水通电时能分解。上述两个实验说明,水不是组成物质的元素。下图为电解水实验,请将下表填写完整。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_放在玻璃管a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现象。_玻璃管a上方收集的气体为_(写化学式),不是水蒸气_ 放在玻璃管b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现象。_玻璃管b上方收集的气体为_(写化学式),不是水蒸气实验表明,水通电后发生了化学变化,请从微观的角度描述该化学变化_,由此可见,化学变化中不变的微粒是_。老师指出,该微粒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小组同学
20、通过填写物质的构成及构成物质的粒子间的关系图,理解了老师的说法。请将下图填写完整。_。III.木和火是元素吗?(3)“木”(木材)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木煤气(主要成分为CO、H2、CH4)、木焦油、木炭等,这种生产方式化工生产中称为干馏,由此判断“木”_(填“是”或“不是”)元素。从物质变化的角度看,干馏与蒸馏的区别是_。“火”不属于物质,因此,“火”不是元素。IV元素的概念及其应用(4)课本上元素的概念是:“把的原子归为一类,每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其中 “一类原子”包括_。A.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的所有原子 B.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的所有原子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所有原子 (5)
21、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重水(D2O)分子中的重氢原子(符号“D”)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1,氢原子和重氢原子是否都是氢元素的原子,为什么?_。从宏观的角度看,重水是由_(填名称)组成的。(6)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下图为地壳中的元素分布,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元素密码元素周期表(7)自元素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已发现元素的排列规律,1869年,俄国化学家_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排列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成为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有力工具。下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空白部分被墨水沾黑,图2是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结合图2分析镁
22、原子不显电子的原因_。图1中空白处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相对原子质量为_,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周期,在化学反应中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若用R表示该元素,则R与氯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 【答案】 (1). 1/5 (2).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3). 不能,碳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气体 (4). 氮气(或N2) (5). 氢气+氧气 水 (6). 化合反应 (7). 将燃着的木条 (8). 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9). H2 (10). 将带火星的木条 (11).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2). O2 (13). 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氧原子重新结合成氢分子、氧分子(或水分子
23、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14). 原子 (15). 离子 (16). 原子 (17). 分子 (18). 不是 (19). 干馏过程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蒸馏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20). A、C (21). 是,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22). 氢元素、氧元素(或氢、氧元素) (23). Al2O3 (24). 门捷列夫 (25). 原子核带12个单位正电荷,核外电子带12个单位负电荷(或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总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 (26). 20 (27). 40.08 (28). 4 (29). 失去 (30). RCl2【解析】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水的电解,
24、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信息等,综合性较强。仔细阅读题文,理解题文,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分析。(1)将磷放在密闭钟罩内的水面上方燃烧,产生白烟(成分为五氧化二磷),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钟罩内水面大约上升1/5,被消耗的气体是氧气,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不能否用碳代替磷进行实验,因为碳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气体,钟罩内气压不减小,液面不上升;舍勒接着把一支燃着的蜡烛放进剩余的空气里,蜡烛立即熄灭了。舍勒把不能支持蜡烛燃烧的空气称为“无效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或N2);(2)氢气和氧气按一定比例混合点燃
25、后能生成水,变化的文字表达式是氢气+氧气 水,该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a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现象,若观察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玻璃管a上方收集的气体为H2,不是水蒸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玻璃管b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现象,若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玻璃管b上方收集的气体为O2,不是水蒸气;水通电后发生了化学变化,从微观的角度看该化学变化是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氧原子重新结合成氢分子、氧分子(或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由此可见,化学变化中不变的微粒是原子;原子能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可以构成分子,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
26、质,所以离子原子分子;(3)“木”(木材)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木煤气(主要成分为CO、H2、CH4)、木焦油、木炭等,由此判断“木”不是元素。从物质变化的角度看,木材的干馏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蒸馏是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蒸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干馏与蒸馏的区别是干馏过程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蒸馏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4)元素的是指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相同的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凡质子数相同的原子称为一类原子,无论中子数是否相同。故选AC ;(5)氢原子和重氢原子中具有相同的质子数都是1,氢原
27、子和重氢原子都是氢元素的原子所以重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或氢、氧元素)组成的;(6)根据图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l2O3;(7)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排列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镁原子不显电子的原因是原子核带12个单位正电荷,核外电子带12个单位负电荷(或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总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图1中空白处元素在钾元素的右侧,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比钾多1,所以该元素原子序数为20,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位于第3周期,图1中空白处的元素,位于镁元素的下方,所以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镁原
28、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为2,少于4个,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该元素在形成化合物呈+2价,氯元素呈-1价,若用R表示该元素,则R与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Cl2。 点睛:舍勒的实验原理是利用可燃物在钟罩内燃烧消耗氧气,使钟罩内的气压减小,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液面上升,上升的液体体积等于消耗的氧气体积。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可燃物燃烧后钟罩内气压要减小,所以可燃物燃烧时不能产生气体。三、实验与探究(共1小题,共4分)14. 象科学家那样观察观察是科学发展与发现的基础,化学中的观察指运用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和试剂获得信息的过程。观察可依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分类一:
29、直接观察:通过感官(包括视觉、味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进行的观察;间接观察: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和试剂进行的观察是间接观察。分类二:定量观察:通过具体的数据或数量来描述观察结果。如,QQ上有12位好友在线;定性观察:不用具体的数据或数量来描述观察结果。如葡萄是酸甜的。(1)以下观察中,属于定量观察的是_(填数字编号,下同),属于直接观察的是_。某学生用量筒测量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科学家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物质表面原子的排列情况老师用托盘天平称量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某学生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妈妈用嘴品尝食盐的味道(2)观察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的推理。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小华围绕催化
30、剂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究,向图1所示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到A中没有气泡产生,B、C中均有大量气泡产生,且B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比C慢。由上述观察到的现象可以推理出的结论是_。小明在实验室观察到老师采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某种气体,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写一条即可)。【答案】 (1). (2). (3). 红砖粉也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或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红砖粉好,或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等,合理即可。注:未围绕催化剂进行解答不得分) (4). 密度比空气小【解析】本题考查了观察的分类和催化剂的探究。仔细阅读题文,理解题文,认真对比得
31、出结论。(1)某学生用量筒测量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是通过具体的数据或数量来描述观察结果,属于定量观察;原子太小,科学家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物质表面原子的排列情况是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和试剂进行的观察,属于间接观察;老师用托盘天平称量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是通过具体的数据或数量来描述观察结果属于定量观察;某学生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是通过具体的数据或数量来描述观察结果,属于定量观察;妈妈用嘴品尝食盐的味道是通过味觉进行的观察,属于直接观察。所以,属于定量观察的是,属于直接观察的是。(2)观察到的现象可以推理出的结论是红砖粉也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或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
32、红砖粉好,或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等,合理即可;图2所示装置收集气体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小或该气体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四、计算(共1个小题,共4分)15. 胃酸过多的病人,需根据病情选择含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铝的药物进行疗。(1)碳酸氢钠(NaHCO3)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某复方氢氧化铝片标签如图,请据图计算:氢氧化铝化学式为Al(OH)3,其中铝、氧、氢元素的质量比。若按说明书用量服用,则每天摄入铝元素的质量。【答案】(1)27.4% ;(2) 9:16:1(或27:48:3); (2)270【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1)碳酸氢钠(NaHCO3)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27.4%;(2)氢氧化铝中铝、氧、氢元素的质量比=(271):(163):(13)=27:48:3=9:16:1。若按说明书用量服用,则每天摄入铝元素的质量=3260mg 100%=27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