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王戎不取道旁李》表格式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96369287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5《王戎不取道旁李》表格式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5《王戎不取道旁李》表格式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5《王戎不取道旁李》表格式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王戎不取道旁李》表格式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表格式一等奖创新教案课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 年级 四上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 执教者 核心素养与思政渗透 本课时在基础教学过关的前提下,既要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把语言和文化背后的“思维训练”“结构化言说”作为重点。教师课堂中要进行敏锐的观察和分析,运用课前预习单、课堂展示交流、重点圈画、小组合作讲故事等方式,将过程性评价与作业评价相结合,落实第八单元的编排意图“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更好地践行新课标精神(对中段的课程目标要求)。 课 标 分 析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

2、出来的,是文化自信与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第二学段中,要求学生能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主动记录、整理、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和思考,学习辨析、质疑、提问等方法。本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中华智慧故事,情节简单生动、易于复述,难度跳跃不大,适合文化自信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且文本有进行思辨性训练的抓手。综合考虑文本特点和难度、新课标目标要求,可安排“我和古人做朋友”设计任务群,力求能有更多的学习收获。 教 学 目 标 语言能力 1.会读本课4个生字;借助注释、联系上下等方法,能说出“尝、游、竞走、折枝、之”等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文

3、化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品质。 思维品质 1.能说出“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2.能加入想象完整讲述这个故事。 3.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学习能力 1.让学生掌握一些朗诵古文的技巧方法。 2.为今后的古文教学培养良好的语感。 教材 内容 分析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 雅量,全文49个字,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它讲述了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幼时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道边李苦”这个成语就出于此文。课文简短,但叙述生动有趣,读来令人深受启发。一个年仅7岁的孩子跟小朋友们去郊外游玩,大家发现路边长满李子争抢着去摘,而他却能够根据环

4、境来进行分析,判断路边的李子是苦的而不摘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要学习古人养成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分析的习惯。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这些问题:其一,对于文中难理解的词语不看注释也不做深入的思考,一知半解;其二,不能完整地讲述故事,漏掉某个情节;其三,朗读没有节奏,读不出古文的韵味。 根据以上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课堂中要进行敏锐的观察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其一,及时让学生看注释,解决四个难理解的词,再通过联系上下文、近义词或者同伴的帮助等方法,弄懂全部字词意思;其二,讲故事不完整、情节有遗漏,可以采取对照原文、同伴互助和老师提醒等方法弥补;其三,通过老师的引读和优秀学生的领读,读出小古文

5、的节奏、韵味。 重点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尝、诸、游、折枝、竞走”等词的意思。 难点 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根据课文内容加入想象讲故事。 学情 分析 该文所处单元,提出的单元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结合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的特殊性,因此复述课文的要求,落实到在正确读通读懂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来讲故事。 处于该学段的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学过文言文,对如何读好文言文的停顿,如何翻译文言文,积累了一定的方法。在这次教学中,加以巩固和运用。本文中,三个“之”字无注释,且指代不同,学生理解有难度,需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并由此及彼,为学生将来阅读文言外积累方法

6、。“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是王戎在文中的唯一一句语言,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读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唯戎不动”是文中描绘王戎的行为,通过对比、想象,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储备,理解此行为背后的含义。在教学中,立足文言文的特殊性,将多层次的诵读方式和理解文意、品味人物形象相结合。 教学 准备 教学PPT;学习单 教 学 过 程 (一)走进古人 1.直入课题。 (1)同学们,今天咱们要一起去认识一位古人,请大家翻开书本110页。 (2)请两位同学读课题。 2.根据预习所获,请学生用一句话来介绍王戎。 3.根据字源认识并书写“戎”。 (1)学生发现书写“戎”应注意的笔画。 (2)教师出示“戎

7、”的字源并讲解。 (3)学生口述并书空“戎”的笔画,教师在黑板上范写。 (4)学生在书上正确规范地书写“戎”,教师提示笔画撇的书写。 4.全班齐读课题。 5.教师叙述: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课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一书。 6.预习的时候咱们已经发现了,这是一篇文言文。之前咱们学过司马光和精卫填海,你还记得学习文言文有哪些好方法? 7.检查预习,读准确: (1)根据预习单记录情况,请学生认读准确个别字音。(如:竞、折) (2)全班练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 (3)抽查一个小组,考察是否读准字音,其他小组认真倾听。 (4)学生评价。 小结:能够将课文读得通顺正确,说明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真正做到

8、了多次练读,达到了文从字顺的效果。 了解古人 课件出示全文,重点标注“之”:提到文言文,我们常常通俗地用“之乎者也”来代称,由此可见这四个字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之高。本文“之”就出现了三次,意思相同吗? (1)指名答。 (2)同桌讨论第二个“之”,代指的是“王戎这个人”还是“王戎为什么不摘取道边的李子这件事”。 (3)发现翻译“之”字的方法。 (小结并板书:联系上下文) 运用根据注释翻译文言文的方法,请4人小组,每人一句,说说本文的意思。 教师随机点拨强调:尝、竞走(微课学习:古今异义) (小结并板书:根据注释) 3.教师提问学生:“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这句话课文下面没有注释,你是怎样理解的?

9、 (小结并板书:看插图) 4.教师建议:发挥想象,调动多种感官,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多子折枝”画面;如果你是诸小儿之一,见此情景,会怎么想怎么做?理解 “竞走取之”。 (小结并板书:想象) 5.学生说一说文言文诵读的方法,尝试用此法诵读“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6.学生用诵读方法自由练习全文,教师抽读并指导。 7.教师范读,精准指导“声断气连”的文言文朗读法。 8.学生诵读全文。 (1)个人反复诵读练习。 (2)根据停顿线,手势辅助诵读练习。 (3)全班起立,配乐诵读。 (三)我想对你说 1.教师叙述:朗读课文到此,已经十几遍了,主人公王戎已然成为了我们的好朋友。这位古代

10、朋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用一个词来评价。 3.教师启发:孔子曾说了解一个人,需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请同学们静下心来,细细的读,慢慢的品。 (1)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文章,勾画关于王戎言行的句子;仔细思考,批注关键词;完成作业本第4题。 (2)学生安静思考。 (3)交流学习作业本第4题。 (4)交流汇报。 4.根据对王戎的评价,用文言文的句式来表达。 赞曰:“_。” 5.思考: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出对王戎的评价语言呢? 【通过对比、想象,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储备,理解“唯戎不动”背后的含义,体会王戎的沉着聪慧。】 小结:一篇文言文,篇幅如此短小,仅有四句话,细细读来,意味深长。(小文言

11、) 一篇文言文,仅有两句话,一字一句大作用,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脑海中。(大趣味) 背诵积累: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啊,同学们,我们试着把它背下来。 (四)朋友的故事我来讲 1.教师叙述:这个熟读成诵的故事,选自世说新语,它只有49个字,历经流传,凝练为一个成语“道边李苦”。 2.师板书:道边李苦 3.根据示意图,小组合作讲故事: (1)小组练习完整地讲述故事。 (2)邀请学生上台展示。 4.推荐阅读世说新语: (1)请学生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文言文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出示世说新语中关于王戎故事的两个片段: 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 王戎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遗筒中笺布五端,戎 (五)古人朋友有很多 1.结课:教师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方法,阅读世说新语 2.了解更多关于王戎及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在阅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板书 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