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来源%:*中教网九年级化学试题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成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来源:zzstep.%&c#om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
2、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S-32一、选择题(共15小题,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2021年3月29日是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下列标识与安全无关的是中国教&*育%出版网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A为腐蚀品标志,标识与安全有关;B.B为禁止烟火标志,标识与安全有关;C.C为爆炸品标志,标识与安全有关;D.D为国家节水标志,标识与安全无关。故选D。2. 孔明灯(如图)的灯芯燃烧时,火焰温度可达3
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A. 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 灯芯燃烧时纸质灯罩不接触空气C. 风吹灯罩使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D. 热量散失较快使灯罩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答案】D来源:zzs&*%【解析】【分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纸张是可燃物,可以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B.灯罩能与氧气充分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C.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D.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是因为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3. 2021年3月20日,
4、三星堆出土的半张“黄金面具”被刷屏,同时出土的文物还有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古人制作这些物品的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 捶打黄金B. 打磨象牙C. 雕刻玉石D. 湿法炼铜【答案】D【解析】【详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的生成。捶打黄金、打磨象牙、雕刻玉石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湿法炼铜,铜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4. 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A. 花香四溢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中*国教&%#育出版网B. 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C. 食品变质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D. 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
5、小,停止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A. 具有香味的分子由于不停地运动,运动到空气中,接触到了人的嗅觉细胞而闻到香味,此选项错误;B. 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导致分子或原子的间隔增大或缩小,分子或原子大小不变,此选项错误;C. 食品变质是化学变化,是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此选项正确;D. 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运动速率减小,此选项错误。故选C。来源:中&教#*网【点睛】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 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和仔细分析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
6、白烟来&*源:中教网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来%源#:zzstep.*com&【答案】D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分析】【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来源:中教&网%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
7、睛】6. 如图是几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来源:&z%zstep#.comA. B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来&源:中*教#网B. A与C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D. B.C.D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答案】B【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B质子数为11,属于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B.A为稀有气体氦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性质稳定,C最外层2个电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A与C元素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错误。C.C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C正确。D.B.C.D元素原子都是核外三个电子层
8、,位于同一周期,D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B。中&国教育#*出%版网7. 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常用的固体火箭推进剂为高氯酸钾和铝。如图是铝元素和氯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铝原子核内有13个中子B. 图1所示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x等于8C. 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D. 图2所示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阳离子【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中铝元素一格可知:铝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数,选项A错误;B.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根据图1所示的
9、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13=2+x+3,x=8,选项B正确;C.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不是“g”,选项C错误;来源%:中*教网D.根据图2所示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等于17,电子数等于18,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表示的是阴离子,选项D错误。故选:B。8. 柠檬酸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对促进肌肤的新陈代谢、延缓衰老等十分有效,其化学式是,下列有关柠檬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柠檬酸属于氧化物B. 柠橡酸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1个原子核C. 柠檬酸分子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 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个数比为6:8:7【答案】B【解析】【详解】A.氧化物是含有两
10、种元素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柠檬酸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错误;B.柠橡酸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8+7=21个原子,则有21个原子核,正确;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柠檬酸分子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原子,错误;来源:zzstep.&com*D.元素论种不论个,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6:8:7,错误。故选B。9. 地质人员考察时发现一种螺纹的矿石。研究发现该矿石能在氧气中燃烧,主要反应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ww.zzstep*.comA. 该物质的化学式是FeS2中#国教育出&%版网B 该物质由铁、硫、氧三种元素组成C.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81
11、1D. SO2中硫、氧元素质量比为12【答案】A【解析】【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4X分子中含有4个铁原子和8个硫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铁原子和2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FeS2,故选项说法正确;B.该物质由铁、硫两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8,故选项说法错误;D.SO2中硫、氧元素质量比为32:(162)=1:1,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0. 下列涉及化学基本观念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微粒观:氮气由氮原子构成的B. 转化观: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
12、结构观: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D. 守恒观: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体积变为20mL【答案】B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A.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氮气分子是由氮原子构成的,错误;B.氧气与碳或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光合作用后生成有机物和氧气,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正确;C.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氦原子的最外层属于稳定结构,而镁原子属于多电子原子,最外层不属于稳定结构,所以两种微粒的化学性质不相似,错误;D.分子间具有间隔,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两种物质的分子相互穿插,总体积小于20mL,错误;故选B。11
13、. 能证明木炭、金刚石、石墨都含有碳元素的方法是( )A. 分别置于氧气中燃烧,都能得到一种产物B. 观察它们的颜色来判断C. 测定三种物质的密度来判断D. 测定它们硬度来判断来源:&中#*教网【答案】A【解析】来%源#*:中教网【详解】A.将木炭、金刚石、石墨分别置于氧气中充分燃烧,都能得到一种产物CO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氧气中不含碳元素,因此证明木炭、金刚石、石墨中都含有碳元素,选项A正确;B.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颜色不一定相同,因此不能用观察它们的颜色来判断它们是否含有碳元素,选项B不正确;C.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密度不一定相同,不能用测定三种物质的密度来判断它们是否含有
14、碳元素,选项C不正确;D.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硬度不一定相同,不能用测定它们的硬度来判断它们是否含有碳元素,选项D不正确。故选A。12.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在可见光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复合光催化剂,其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B.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D. 对缓解人类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甲烷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CH4+2O2。【详解】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故A正确;w%ww.zzste*&B.由物
15、质的变化和化合价原则可知,氧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3:3=1:1,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故C正确;D.由物质的变化、性质和应用可知,该反应能消耗二氧化碳,生成具有可燃性的甲烷,对缓解人类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故D正确。故选B。13. 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B. 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C.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来源:中
16、教网D. 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来源:zzstep&.com#%【答案】C【解析】【详解】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例如中子不带电,故A错误;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电灯发光、放热不是燃烧,故B错误;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C正确;D.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可能由原子或离子构成,故D错误。故选C。14.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进行化学探究实验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中国
17、教育*%出版网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操作。【详解】A.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用嘴吹灭,容易引燃酒精蒸汽和空气,从而发生火灾,错误,不符合题意;B.倾倒液体时,瓶口与试管口紧挨,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错误,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验满时,将燃烧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深入内部,错误,不符合题意;D.过滤操作需要漏斗下端紧靠烧杯,滤纸低于漏斗,滤液低于滤纸,玻璃棒靠在滤纸三层一测作为引流,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15. 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可用一种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在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是A. +2B. +3C.
18、 +6D. +7【答案】C【解析】【详解】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1)2+x2+(-2)7=0,解得x=+6,故选C。二、填空题(共2小题,15分)16.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体现化学学科特征的思维方法。如图是几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或元素的信息,请回答:来源:%&(1)图E为硫原子结构示意图,x=_,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2)氦-1.氦-2.氦-3,它们都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因是_。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取回土壤含有丰富的氦-3,它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中_。(选A.B.C.D中一项)(3)工业上,可以
19、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图1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中国教*&%育出版网补全图2横线处相应微粒的图示_。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 . 6 . 32.06 . 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 . A . . 【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分析】【详解】(1)图E中,为硫原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x=16-2-8=6,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2)氦-1.氦-2.氦-3,它们都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因是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取回土壤含有丰富的氦-3,它是
20、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氦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故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中A。(3)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甲烷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保持不变,反应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1.2.2,生成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1.0、2,所以图2横线处填写内容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氢分子:。17.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简图。来源%:中教网&(1)图中“矿物”主要指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_和天然气。请书写煤(主要是碳)燃烧化学方程式:_。来%源&:*(2)
21、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则需将灶具进风口_(调大调小)即可恢复正常的淡蓝色火焰。(3)过度排放二氧化碳会加剧_,结果会导致全球变暖。(4)捕集、利用和封存CO2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用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能做到的一种“低碳”行为:_。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1) . 石油 . (2)调大 (3)温室效应 (4) (5)骑自行车上学【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小问2详解】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说明氧气不充足,碳不完全燃烧,则需将灶具进风口调大;【小
22、问3详解】过度排放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结果会导致全球变暖。www.z%z#step.co&m【小问4详解】用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中*国教育&出#版网【小问5详解】“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为有:骑自行车上学等。【点睛】“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20分)18.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方程式为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
23、作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填“a”或“b”)端通入。(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填字母序号)。(5)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用_发生装置,收集氨气最好用_装置。【答案】(1) . A . . 将一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集满 (2)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3) . a . b (4)F (5) .
24、 A . E【解析】【小问1详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反应为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选择A;氧气具有助燃性,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满了。www.zzs%t&ep.c#om【小问2详解】选用C的优点是可以通过注射器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小问3详解】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则气体应长进短出,从a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故气体短进长出,将气体从b端通入。【小问4详解】由于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且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25、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要用排水法收集。故选F。【小问5详解】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反应为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选择A;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使用万用瓶装置E收集。19. 实验课上,同学们做了电解水的实验。(1)电解水时,通常要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目的是_。(2)写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3)小红做电解水实验时,在水中加了氯化钠,小红发现与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上出现黄绿色气体。这激发了小红探究的欲望。请你一起参与小红的探究活动吧!【提出问题】加入氯化钠的水通电时,石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查阅资料】氯气(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
26、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氯化钠溶液就是在水中加了氯化钠。【提出假设】假设1: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氧气和氯气;假设2: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来源:zzst*%#假设3:_。【设计实验】小红用如图所示的装量来电解加了氯化钠的水。并收集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来源:*zzstep.co&m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D按照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用A.b两支试管分别收集两根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观察气体的颜色。a试管收集到黄绿色气体,b试管收集到无色气体。通过对气体颜色的分析,说明假设_肯定是错误的。用拇指堵住b试管,移近点燃的酒精灯,松开拇指。听到_。证明b试管中收集
27、的气体为氢气。【实验反思】小红发现通电除了生成两种气体外,还生成了氢氧化钠,请写出在水中加入氯化钠通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思与评价】联想电解水的实验,你认为在电解水时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溶液,原因是_。【答案】 . 增强水的导电性 . . 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氯气 . 2 . 爆鸣声 . . 不可以 . 氯化钠参与反应,影响实验【解析】【详解】(1)纯水的导电性较弱,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因此电解水时,通常要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2)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3)提出假设: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前氯化钠溶液中有氢、氧、钠、氯元素,则假设可以
28、为:假设1: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氧气和氯气;假设2: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假设3: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氯气;设计实验:已知,氯气(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观察到a试管收集到黄绿色气体,b试管收集到无色气体,而氢气和氧气均为无色气体,由此可知,假设2肯定是错误的;实验结论为b试管中收集的气体为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用拇指堵住b试管,移近点燃的酒精灯,松开拇指,会听到爆鸣声。实验反思:由题干可知,氯化钠和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反思与评价:由实验现象可知,电解水的实验中,若水中加入氯化钠,其中的氯化钠也参加反应生成氯气而影响实验,所以电解水时不可以加入
29、少量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参与反应影响实验。四、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10分)20. 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C.E之间的转化可以实现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D是最简单的有机物。(“”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1)写出A.D的化学式是_、_。(2)写出C的一种用途_;D水合物俗称为_,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3)写出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写出“CB”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5)写出“D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答案】(1) . H2O2 . CH4 ww&w.z*zstep.
30、co#m(2) . 灭火 . 可燃冰 来源:zzstep.%com&(3) (4) www.zz%s#tep.co&m(5)【解析】【分析】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A能转化为B.E,BE能相互转化,可推出A为过氧化氢,B为水,E为氧气;C.E之间的转化可以实现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可推出C为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D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可推出D为甲烷;代入验证,符合题意。【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A.D的化学式分别为:H2O2.CH4;【小问2详解】C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
31、用于灭火;来源:z#zstep%.&comD为甲烷,甲烷水合物俗称为可燃冰,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小问3详解】的反应为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小问4详解】)“CB”可以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或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5详解】“DC”的反应可以是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五、计算题(共1小题,10分)21. 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g石灰石于烧杯中并慢慢加入盐酸,测得反应过程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石灰石中所含杂质的质量是
32、_g。来%&源#:中教网(2)实验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3)当加入_g盐酸时,反应恰好停止。(4)根据以上数据画出产生的气体与加入的盐酸质量的关系图2_。【答案】(1)3 (2)解:10g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10g-3g=7g;www.#zzst&*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x=3.08g答:实验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3.08g。 (3)35g (4)来*源:中教%网#【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由图中可看出,最终剩余的固体为杂质,因此石灰石中所含杂质的质量是3g;【小问2详解】来源:中&*教网见答案。【小问3详解】通过图示可知,2g碳酸钙完全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是10g,进而求算7g碳酸钙对应的稀盐酸的质量:=35g;【小问4详解】加入稀盐酸,开始产生气体,气体的质量从“0”开始增加,直到碳酸钙反应完,根据上面的计算,加入35g稀盐酸时,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即对应35g稀盐酸时二氧化碳的质量达到3.08g,再加入稀盐酸,不会再产生气体,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所以图像为 。【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