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研九 年 级 化 学www.%z&zste#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氨气C. 澄清石灰水D. 生铁【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B.氨气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选项符合题意;C.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溶液属于混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D.生铁是含碳量达到2%4.3%的铁合金,同时含有少量硅、锰等元素,属于混合物,选项不符合题
2、意。故选B。2.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太阳能发电B. 氢气球爆炸C. 剪碎布条D. 酒精燃烧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太阳能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来&源:zzst#e*B.氢气球爆炸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剪碎布条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是化学变化。故选D。3.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铜1.0mg/L,铁0.3mg/L”,其中的铜、铁是指 A. 原子B. 元素C. 离子D. 单质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Bwww.%zzstep*.com【解析】【分析】【详解】物质由元素组成,物质
3、中含有元素,该题中的的铜、铁是指元素,故选B。4.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 铜B. 二氧化碳C. 硫酸铜D. 金刚石【答案】C【解析】【详解】A.铜由铜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符合题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D.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C。5.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A 检查气密性B. 读液体体积C. 过滤悬浊液D. 熄灭酒精灯来源:zzstep.c&%o#m【答案】D【解析】【详解】A.该装置通过长颈漏斗与外界相通,无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不符合题意;来源%:中#&教*网B.用量筒量取一定体
4、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C.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不符合题意;D.应用灯帽熄灭酒精灯,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中国*教育#&出版网6. 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 教室内可闻到桂花的香味,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B. 空气中的氧气和用氧化汞制得的氧气都能供给呼吸,因为同种分子性质相同来源:zz&s*%C. 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因为分子数目减少D.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因为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C【解析】【详解】
5、A.在教室内就可以闻到桂花的香味,是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桂花的香味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在校园内远远就能闻到桂花的香味,故选项解释正确;B.空气中的氧气和用氧化汞制得的氧气都能供给呼吸,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7.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
6、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w#ww.zzs%t*A. 铷的元素符号为RbB. 铷原子中中子数为37C. 铷属于非金属元素D.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由周期表中信息可知,铷的元素符号为R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来源#:%中教&网B.仅由图中信息无法得知铷原子中中子数的个数,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元素中文名称汉字造字有规律,金字旁的为金属,所以铷属于金属元素,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www%.zzstep&.#comD.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所以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8.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
7、示阴离子的是中&国教育出版网*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质子数(9)电子数(2+8=10),是阳离子。D.质子数(13)电子数(2+8=10),是阳离子。故选A。9. 下列有关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发热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C.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 电解水时负极端产生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答案】A【解析】【分析】来%源:zzst&【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发热,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
8、射,生成黑色固体,在空气中不燃烧,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中国%教育&出版网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所以正极端产生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10. 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在建造时需要大量的金属钛,工业上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为原料生产钛,钛酸亚铁FeTiO3中Ti的化合价为A. +1价B. +2价C. +3价D. +4价【答案】D【解析】来源:zzst#*【分析】【详解】钛酸亚铁 FeTi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氧的化合价为-2,设 Ti 的化合价为 x,则(+2)+x+(-2)3=0,解之得 x=+4价,故 D 正确
9、。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1. 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是单质B.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www.*zz%step.#comD.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A.反应物中两种物质都是由相同的原子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属于单质,而生成物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分子再构成物质,属于化合物。选项A错误;中国教#育出版*网&B.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变化,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选项B错误;C.该反应是两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选项C正确;
10、中国教&育出%版*网D.反应前后分子发生变化,但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元素也没有发生变化。选项D错误。故选:C。12. 某同学归纳了以下知识,其中正确的说法有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制定了元素周期表;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生活中常采取加热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它是由分子构成。A. 1条B. 2条C. 3条D. 4条【答案】B【解析】【详解】氦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故错误;化合物是由多种元
11、素组成的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可能是单质,故正确;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故错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错误;煮沸的方法可以消毒杀菌,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正确;在氢氧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故错误;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它是由离子构成,故错误。故选B。13.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某中药的有效成分是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下列对异绿原酸(化学式为C25H24O12)描述中错误的是A. 异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
12、分数最大B. 异绿原酸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2:1C. 异绿原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D. 一个异绿原酸分子由25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12个氧原子构成【答案】C【解析】【详解】A.异绿原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25):(124):(1612)=32:3:24绿原酸中三种元素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COH,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化学式可知,异绿原酸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2:1,故选项说法正确;C.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而异绿原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来源:zzst&ep.c#om%D.异绿原酸是由异绿原酸分子构成的,1个绿原酸分子是由25个
13、碳原子、24个氢原子和1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4. 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来源:*&中教%网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621435反应后质量/g待测22213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 物质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中*国教%育出版网C. 待测数值是14D. 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47【答案】A【解析】www.zzs%tep*&.com【分析】化学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
14、丙的质量增加了22g-14g=8g,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少了35g-13g=22g,是反应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必然是生成物,且增加的质量为22g-8g=14g。【详解】A.根据分析,该反应中丁是反应物,甲和丙是生成物,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选项A正确;B.物质乙在反应过程中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其他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选项B不正确;C.根据分析,反应中甲增加了14g,因此待测数值是14g+6g=20g,选项C不正确;D.该反应中甲的质量增加了14g,丙的质量增加了8g,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为:148=7:4,选项D不正确。故选A。15. 如图1所示,将氧气、二氧化碳、湿
15、度(测水蒸气)三个传感器探头放入装有少量空气的保鲜袋中。先打开仪器开始采集数据,片刻后用嘴向保鲜袋内缓缓吹气。采集的数据如图2所示,纵坐标为某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为时间(s)。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表示氧气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Z中国教育&出*版网#B. 在实验中200s时除上述三种气体外的其余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76.86%C. Y曲线60s之后逐渐下降,可推测保鲜袋的内壁可能出现有水雾D. 200s时保鲜袋内含量最多的是氧气【答案】D【解析】【详解】A.由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要减小,所以表示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Z,此选项判断正确;B.由图表中的数据可知,200s时没有采集数
16、据的其余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1-17.17%-3.67%-2.30%=76.86%,此选项判断正确;C.由于水蒸气冷凝,所以Y曲线60s之后逐渐下降,可推测保鲜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保鲜袋内壁有水雾产生,此选项判断正确;D.人呼吸消耗氧气,氧气的体积分数要减小,故200s 时保鲜袋内含量最多的不是氧气,此选项判断错误。故选D。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16. 用化学用语填空(1)3个镁离子:_(2)氯离子的微粒结构示意图:_(3)水分子的模型图:_(4)标出硫元素的化合价:SO2_来#源%:&中教网*(5)将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送入轨道的火箭中,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 )、助燃剂是四氧化
17、二氮(N2O4),反应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其中X表示某种未和物质,则X的化学式为_ 。【答案】(1)3Mg2+ 中国#&教育出*版网(2) (3) (4)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5)CO2【解析】来%源:zzst&【分析】【小问1详解】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多个离子,3个镁离子表示3Mg2+。【小问2详解】氯原子有17个质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到1个电子变为氯离子,所以氯离子的微粒结构示意图是 。【小问3详解】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所以水分子的模型图为 。【小问4详解】w#ww&.zzste*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氧元素
18、通常为-2价,所以硫元素为+4价,表示为。来&源:zzs%t#e*【小问5详解】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C.H、N、O的数目分别为2.8.6.8,反应后除X外有C.H、N、O的数目分别为0、8.6.4,所以2X含有2C.4O,所以X是CO2。17.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中国*教%育#出版&网(1)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主要是因为_。(2)由8号元素和13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来源%:中教网*(3)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4)第35号元素是溴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19、,图中x的值为_,在元素周期表中溴元素应该排在_元素的下方。来源:zz#ste&p%.com*【答案】(1)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2)Al2O3 (3) .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 从左到右各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依次递增到8个 (4) . 7 . 氯#Cl【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元素对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小问2详解】8号元素是氧元素,13号元素是铝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化学式Al2O3。来源:z&zstep.c*#om【小问3详解】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所以在第三周期中,各
20、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同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第三周期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依次递增到8个。【小问4详解】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所以x=35-2-8-18=7。同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在元素周期表中溴元素应该排在氯元素的下方。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3分)18. 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1)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写出一种与水分子电子数相等的微粒符号_。(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_(填字母序号)。来源:*&%中教网A. 分子性质B. 分子种类C. 分子间隔D. 分子大小(3)电解水的化
21、学方程式为 _。(4)在机场、地铁等地常设有直饮水机,其中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步骤对应的作用是 _(填序号)。中%国教育出&版*网A. 吸附杂质B. 过滤C. 杀菌消毒D. 软化硬水(5)取少量直饮水于烧杯中,加入少量_并搅拌,发现_(填现象),则为软水。【答案】(1) . 1:8 . Ne(或Na+、Mg2+、Al3+、NH4+等合理即可 ) (2)ABD (3)2H2O2H2+ O2 (4)AB (5) . 肥皂水 . 泡沫较多(或浮渣较少)【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水(H2O)的化学式可知,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1:8 ;一个水分子电子数=12+8=10;
22、氖原子电子数=10,Na+电子数=11-1=10.Mg2+电子数=12-2=10.Al3+电子数=13-3=10.NH4+电子数=7+14-1=10,一种与水分子电子数相等的微粒符号可以是Ne(或Na+、Mg2+、Al3+、NH4+等合理即可 );【小问2详解】来源:中教&*网%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只是分子间隔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质量、大小不变,故填:ABD;【小问3详解】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 O2 ;【小问4详解】活性炭是一种具有吸附性的固体,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异味和不溶性物质,步骤对应的作用是吸附杂质、过滤,故选AB;【小问5详解】水样中加入肥皂
23、水搅拌,产生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取少量直饮水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肥皂水并搅拌,发现泡沫较多(或浮渣较少),则为软水。19. “富氧空气”是指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的气体,可用于航天、医疗、炼钢等。实验一:制取氧气(1)仪器a的名称是 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若选择D装置作为此反应发生装置,还需要对装置进行的改进是 _,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 _。(3)若用一瓶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收集装置最好选择 _(填序号)。若想测量产生氧气的体积,应先将装置H中装满水,然后再将水从其_(填“b”或“c”)端排入量筒中。www#.zzstep&.co
24、m*(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制取不易溶于水的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最适合的是 _。实验二:混制“富氧空气”(5)制取一瓶氧气体积分数为40%的“富氧空气”(含氮气):先在上图的H装置中(集气瓶容积为250mL)装满水,再从导管 _(填“b”或“c”)通入氮气,排出 _mL水,再改成通入氧气继续排出80mL水。实验三: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某种“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甲所示):集气瓶中“富氧空气”体积为100mL,底部残留少量水,燃烧匙内有足量红磷。操作
25、如下:往量筒内加入适量水,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1mL;用电点火装置(略)点燃红磷,并使之充分反应;来源&:中教%网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右侧量筒内液面不再变化时,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2mL。回答问题:(6)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7)写出操作中红磷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8)该实验测得“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 _(用含V1.V2的式子表示);(9)若读取V1时正确,读取V2时仰视,则测得实验结果 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答案】(1)锥形瓶 (2) .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 在试管内的导管口
26、处放一团棉花 . 防止水冷凝后倒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3) . G . b (4)C (5) . c . 120 (6)(将实验仪器组装好后),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双手捂住集气瓶,片刻后,水中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 (7)4P + 5O2 2P2O5 (8) (9)偏大【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小问2详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为防止固体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堵塞导管,应在试管内的导管口处放一团棉花。为防止水冷凝后倒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所以管口略向下倾斜。【小问3详解】铁丝燃烧的实验需要氧气
27、浓度较高,所以要尽可能收集纯净的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为纯净,所以选择G排水法收集。氧气密度比水小,先集中在上部,所以从c通入氧气,将水从b端排入量筒中。【小问4详解】反应在常温进行,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所以使用固液不加热装置。要严格控制加水速度,所以选择C装置,可以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加水速度。【小问5详解】氮气密度比水小,先集中在上部,所以从c通入氮气。氧气体积分数为40%,则氮气体积分数为60%,通入氧气80mL占40%,所以应通入氮气的体积为120mL。【小问6详解】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实验仪器组装好后,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双手捂住集气瓶,片刻后,水中导管口有
28、连续的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中*国教&育%#出版网【小问7详解】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是。【小问8详解】集气瓶中“富氧空气”体积为100mL,氧气的体积为进入的水的体积,即V1mL-V2mL,所以该实验测得“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来源:zzst*%#【小问9详解】读取V2时仰视,读数偏小,V1-V2偏大,所以测得实验结果偏大。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20. 已知AH八种物质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H是一种黑色固体,在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试推断:(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H_。(2)若E常温下为白色固体
29、,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若E常温下为无色液体,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答案】(1) . K2MnO4 . Fe3O4 来源:zzstep*.com#(2) . 2KClO32KCl + 3O2 . 2H2O22H2O+ O2 . 分解反应【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分析】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D为氧气,A受热分解生成三种物质且生成氧气,根据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可知A为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故B二氧化锰,则C为锰酸钾;反应是E和二氧化锰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气,故E为双氧水或氯酸钾,则F
30、为水或氯化钾,H是一种黑色固体,故H为四氧化三铁,G是铁,代入验证,推断正确。【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C为锰酸钾,H为四氧化三铁,故化学式为:K2MnO4.Fe3O4;小问2详解】若E常温下为白色固体,B二氧化锰,反应是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 + 3O2 ;若E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反应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O2 ;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21. 某小组同学做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仔细观察发现生成物中有少许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以下
31、实验探究。【探究目的】探究黑色固体是什么。【实验一】镁带与氧气的反应来源:%&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生成白色固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二】镁带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装置A中放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目的是 _。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A处酒精灯,等观察到水沸腾后,再点燃B处的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是 _。(3)生成的气体通入肥皂液中,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_。现象与结论:B中玻璃管内只有白色粉末;镁粉能和水蒸气反应,但不会产生黑色固体。来%源#&:中教网【实验三
32、】镁带与氮气的反应将打磨光亮的镁带在氮气中充分燃烧,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氮化镁的化学式为 _。www.zzs&tep.*com【探究结论】根据以上探究,可以知道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该黑色固体是 _(写出化学式)。【拓展探究】把燃着的镁条插入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在白烟中夹杂着大量黑色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答案】 . . 防止水暴沸而直接进入反应容器中 . 排出反应容器中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成分与镁粉反应而影响实验 . 氢气#H2 . Mg3N2 . C . 【解析】【详解】
33、实验一:金属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二:(1)装置A中放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水暴沸而直接进入反应容器中。(2)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A处酒精灯,等观察到水沸腾后,再点燃B处的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出反应容器中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成分与镁粉反应而影响实验。中国教育出版&网*#(3)生成的气体点燃会产生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氢气(H2)。实验三:金属镁在化合物中显示+2价,氮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示-3价,所以氮化镁的化学式为:Mg3N2。探究结论:根据以上探究,可以知道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该黑色固体是碳单质,故填C。拓展探究:把燃着的镁条插入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在白烟中夹杂着大量黑色物质,白烟为氧化镁,黑色固体为碳,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