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硚口12月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64一、选择题(3分*8=24分)1. 下列用途仅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 食品包装袋充氮气防腐B.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C. 滤毒罐中利用活性炭吸附毒气D. 生石灰等用于供热自热饭【答案】C【解析】【分析】化学性质是物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详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常用作保护气,所以用来制作防腐剂,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B.氧气供给呼吸,在呼吸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以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2、,是利用氧气的化学性质;C.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所以可用在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该用途是利用了活性炭的物理性质;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D.生石灰等用于供热自热饭的原题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理的热,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以该用途是利用了生石灰的化学性质;来源#:*中&教网%故选C。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 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室内起火时,立即大开门窗通风B. 炒菜时,油锅内意外着火, 立即加入青菜灭火C. 液化气、煤气泄漏起火时,首先关闭气体阀门D. 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答案】A
3、【解析】【详解】必要的安全常识对保证生命安全是必要的。室内起火时,如果立即打开门窗,会加快空气的流动,使火势更加蔓延。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3. 下列各项实验中,所用试剂和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A. 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B. 过滤泥水C. 实验室制CO2D. 探究燃烧条件来源:*zzstep.co&m【答案】B【解析】【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不会使集气瓶内气压减小,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A选项错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B.过滤时要注意: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
4、滤纸的一面、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图示中操作正确,故B选项正确;C.实验室不能用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因为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硫酸钙,附着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持续进行,故C选项错误;D.实验中用的水是冰水,白磷和红磷的温度都达不到着火点,不能完成实验探究,故D选项错误;ww&w.zz*step.co#m故选B。4. 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上物质常温下均为黑色固体B. 以上的四种碳单质的碳原子的结构不同C. 金刚石为金属,石墨与C60为非金属,碳纳米管为化合物D. 等质量的以上四种物质完全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的相同来源
5、:zzste*p.%com【答案】D【解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 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石墨是一种深灰色的固体,此选项错误;B. 由四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可知,以上的四种碳单质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但碳原子的结构相同,此选项错误;C. 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都是非金属单质,此选项错误;中%国教育*出版网#D. 因为以上四种物质都是纯净的碳单质,故等质量的以上四种物质完全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相同,此选项正确。故选D。5. 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人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也可以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
6、6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中#国教育出&版*网A. 一旦燃气泄漏可以闻到特殊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B. 乙硫醇充分燃烧会产生空气污染物C. X中硫、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www#.z%D. 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题干中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碳、氢、硫、氧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12.2.18;生成物中碳、氢、硫、氧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12.0、14,所以生成物中还缺少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故2X中应该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SO2。【详解】A.燃气泄漏闻到特殊气味是因为乙硫
7、醇分子向空气中运动,被人的嗅觉器官感觉到,故A选项正确;B.乙硫醇充分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选项正确;C.X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分子中硫、氧两种原子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故C选项正确;ww&w.zzstep*#.comD.二氧化硫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故D选项错误;故选D。6. 如图为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www.z#%z&st*A. 图示“”中应填写“锌”,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 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30,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C. m、n的值分别为30、2,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来源*:中%教#网D.
8、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与Cl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ZnCl2【答案】D【解析】【详解】A.图示中元素符号为锌元素元素符号,“”中应填写“锌”,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中国教#育出&版%网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0,表示原子序数为30;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30,而不是中子数为30;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C.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则m、n的值分别为30
9、、2;由粒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30,核外电子数2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是原子失去2个电子得到的,则其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故选项说法错误。D.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氯元素显1价,锌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ZnCl2,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7. 下列说法正确的为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为包含关系金底抽薪与开辟森林隔离带的灭火原理相同 化合物一定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中&国教育出#版网夜间发现煤气泄漏应该迅速开灯寻找泄漏源 自然
10、界的物质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来#源:%中教网*不加人催化剂,过氧化氢常温下也可以分解产生氧气 电解水与水蒸发的微观本质不同中&国教育出版*%网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可能是混合物,错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属于交叉关系。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发生物理变化,而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错误;金底抽薪与开辟森林隔离带的灭火原理相同,都是清除可燃物,正确;化合物一定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正确;夜间发现煤气泄漏不应该迅速开灯寻找泄漏源,这样溶容易引发爆炸危险,应先开窗通风,寻找漏气位置,错误;自然
11、界的物质大部分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铁、铝等,有的以单质形式存在,如金银;错误;不加人催化剂,过氧化氢常温下也可以分解产生氧气,正确;电解水与水蒸发的微观本质不同,电解水是化学变化,水蒸发是物理变化,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A。8. 如图所示图1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图2为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其中澄清石灰水足量图1 图2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两个实验都可以根石灰水不冒气泡的现象判断反应已经结束两个实验均应防止石灰水倒吸两个实验发生的反应中,C.CO都得到氧,发生还原反应;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C.Cu、O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改变;两个实验中固体减
12、少的质量均为产生气体的质量两个实验中铜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图1中,若取氧化铜样品质量为m,充分反应后,玻璃管内的固体质量减少了n,则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100%(杂质不参加反应),澄清石灰水增加的质量为 。A. 2个B. 3 个C. 4个D. 5个【答案】B来源#:%*中教网【解析】【分析】一氧化碳和碳还原氧化铜,均生成铜和二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来&源:zzs#t*【详解】因为两个实验反应的生成物都是铜和二氧化碳,所以都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说法正确;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反应结束后,不再产生气体,不再有气体进入试管b中,所以会观察到气泡停止逸出,所
13、以以根据石灰水不冒气泡的现象判断反应已经结束;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药品反应结束后,还要继续通入一会一氧化碳到试管冷却至室温,防止停止通入一氧化碳后,空气进入玻璃管A内,较热的铜与氧气接触,重新被氧化,在通入一氧化碳的过程中,B试管中会继续产生气泡,所以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不能根据气泡逸出情况来判断反应是否结束,该说法错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结束后,若先撤走酒精灯,试管内的温度降低,气体收缩,气压减小,引起水倒吸,所以该实验需要防止水倒吸,方法是用弹簧夹将橡胶导气管部分夹紧防止空气进入,使铜再次被氧化,随即熄灭酒精灯,并将导管从试管b中取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当反应结束后,还需要继续通入一
14、氧化碳直到试管温度冷却至室温,防止停止通入一氧化碳后,有空气进入玻璃管,使较热的铜重新被氧化,同时也可以防止澄清石灰水倒吸,该说法正确;由分析中的方程式可以看出,两个实验发生的反应中,C.CO都得到氧后转化为二氧化碳,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所以二者发生的是氧化反应,不是还原反应,该说法错误;两个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和碳都转化为二氧化碳,碳元素化合价分别由+2价和0价都变化+4价,化合价升高;氧化铜转化为铜,铜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了;但氧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该说法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碳还原氧化铜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加上氧化铜失去的氧的质
15、量,因为反应物都是固体,所以固体减少的质量为产生气体的质量;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与氧化铜失去的氧的质量,因此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要比固体减少的质量大;该说法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生成固体铜的质量等于被还原的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不变,但固体总质量都在减少,所以两个实验中铜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该说法正确;图1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氧化铜样品质量为m,充分反应后,玻璃管内的固体质量减少了n,固体减少的质量即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所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为:,则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澄清的石灰水吸收,
16、所以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即为澄清石灰水增加的质量。中&%国教育#出版网解:设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即澄清石灰水增加的质量为,题中给出的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是错误的;故正确的说法有:,故选B。二、非选择题 (5大题,共 26分)9.结合生活实际回答下列问题;9.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来源:zzst%ep#*.com(1)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在去博物馆的路上,小明将空饮料瓶投入到下列圾桶中_。A. 可回收物B. 厨余垃圾www.z%zstep.co*mC. 其它垃圾D. 有害垃圾来源#:中教&网%(2)钻木取火的化学原理是_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3)习近平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
17、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的目标。请写出你践行低碳生活的一种方式_(4)化学实验室常用来加热的仪器是酒精灯,其燃料酒精是经粮食发酵后蒸馏形成,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A (2)摩擦生热,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3)乘公交车出行,少开私有车 (4)【解析】【小问1详解】来源%:中教网&空饮料瓶的材料为塑料,可回收再利用,应投入可回收物中,故选A。【小问2详解】钻木取火的原理是:摩擦生热,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而发生燃烧。小问3详解】低碳生活,减少碳排放,如:乘公交车出行,少开私有车。【小问4详
18、解】酒精有可燃性,酒精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 将某种天然气水合物(CH4nH2O)与一定量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引燃,反应后得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前后质量如下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H4nH2OO2H2OCO2CO反应前/g37.216.0000反应后/g0043.24.4x(1)表格中x的取值为_(2)该天然气水合物气化后,点燃之前一定要(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 该天然气水合物的化学式中n=8B. 该天然气水合物为氧化物C. 该天然气水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44D. 该天然气水合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4E.
19、若将生成物恢复到常温常压下,则得到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4)若要使上述37.2g 天然气水合物充分燃烧至少需要增加_g氧气。【答案】(1)5.6 (2)检验纯度 (3)D (4)解:设若要使上述37.2g 天然气水合物充分燃烧至少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中国#教育出*版网%x=19.2g19.2g-16.0g=3.2g答:若要使上述37.2g 天然气水合物充分燃烧至少需要增加氧气的质量为3.2g。【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37.2g+16g=43.2g+4.4g+x,x=5.6g。【小问2详解】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一定检验纯度,避免不纯时点燃发生爆炸;【小问3详解】A. 根据
20、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均不变,生成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反应物天然气水合物中的氢元素的质量,则:37.2g=43.2g,n=6,此选项错误;B.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该天然气水合物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此选项错误;中*国教育&出#版网C. 该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186=124,此选项错误;D. 该天然气水合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16)=34,此选项正确;E. 4.4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与5.6g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之和为:4.4g+5.6g=6.4g,则若将生成物恢复到常温常压下,则得到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
21、此选项错误。故选D。【小问4详解】来#源:%中教网*见答案。中&国教育出版*%网11. 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均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乙的固体俗称干冰,丙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它们之间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成另一种物质)。(1)若丁为难溶性白色固体,则戊为_ 写化学式或名称均可),乙丁的化学方程式_(填序号)(2)若戊为气体,且实验室可用相同发生装置制取戊与乙。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丁的用途为_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甲转化为乙可以是化合反应,也可以是分解反应 B甲转化为丙一定有元素化合价改变C甲可能具有可燃性 D乙丁反应吸热,戊丙反
22、应放热 E甲可以为一种黑色固体【答案】(1) . 氢氧化钙 . CO2+Ca(OH)2=CaCO3+H2O (2) . 冶炼金属、作燃料 . CDE【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分析】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均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甲、乙、丙、丁、戊中都含有氧元素,乙的固体俗称干冰,乙为二氧化碳,丙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丙为水。【小问1详解】若丁为难溶性白色固体,丁为碳酸钙,则戊为氢氧化钙,乙丁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小问2详解】若戊为气体,且实验室可用相同发生装置制取戊与乙,则戊是氧气,丁是一氧化碳。丁是一氧化碳,丁具
23、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来源:中教网%&A甲可以是碳酸钙、碳酸、氧化铜、乙醇等,乙是二氧化碳,甲转化为乙的反应可以是:CaCO3+2HCl=CaCl2+H2O+CO2、H2CO3=CO2+H2O、CuO+COCu+CO2,可以是复分解反应,也可以是分解反应,不能是化合反应,此选项错误;B甲转化为丙的反应可以为:CaCO3+2HCl=CaCl2+H2O+CO2,无元素化合价改变,此选项错误;C甲可以是乙醇,甲可能具有可燃性,此选项正确;D乙丁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是吸热反应,戊丙反应是氧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水,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此选项正确;E甲可以为
24、氧化铜,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此选项正确。故选CDE。中国#教*&育出版网12.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设计了以下实验。甲乙均为软塑料瓶改装的气体发生装置,无纺布包内放有一定量的固体试剂,丙中放有左右两处大小相等、质量相等的红磷,且与热源距离相同。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甲中无纺布包内为二氧化锰,其下端溶液中溶质为_乙中制的气体不可燃,也不助燃,乙中反应方程式为_(2)通过对软塑料瓶的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_为了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请选择相应的序号进行排序_(每个序号只选一次)。来源:zz#&a捏压甲一段时间 b捏压乙一段时间c使瓶复原d加热仪器丁丙中燃烧时的现象是_
25、【答案】(1) . H2O2#过氧化氢 . (2) .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 bdca . 左端红磷燃烧,右端红磷后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解析】【分析】本题为探究燃烧的条件,两处固体均为红磷且与热源距离相等,即可燃物相同,可燃物同时达到的温度也相同,所以该题探究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燃烧需与氧气接触。实验设计的思路是先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因此甲、乙两装置中,一个装置需产生一种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二氧化碳,另一个装置内产生氧气,结合小题(1)的信息可知,甲装置内装入的药品是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产生的是氧气;乙装置内装的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产生的是二氧化碳,实验时,先捏压乙塑
26、料瓶,使液体药品向上运动与固体药品接触,反应发生,产生的二氧化碳向装置右端运动,将玻璃管内的空气排出,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发现两处红磷均不燃烧;然后松开手,使乙塑料瓶恢复原状,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脱离接触,反应停止;再捏压甲塑料瓶,使液体药品向上运动与固体药品接触,反应发生,产生的氧气向装置右端运动,与红磷接触,左端的红磷先接触氧气,先燃烧,右端的红磷后接触氧气,后燃烧,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小问1详解】来%源:中教网#*由分析可知,甲中液体为过氧化氢溶液,所以溶液中的溶质为过氧化氢;乙中的气体应为二氧化碳,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
27、2详解】通过通过对软塑料瓶的捏放瓶身,可以控制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接触或分离,从而控制了反应的发生或停止。由分析可知,实验步骤的排序为:bdca。由分析可知,丙中实验现象为:左端红磷先燃烧,右端的红磷后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13. 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铜和铜粉混合而成。他们称取了 20g 固体样品,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至反应完全测定的部分数据如下图所示。据图解决有关问题(1)图中 M点表示反应_(填进行中或结束)。(2)计算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答案】(1)结束 (2)80%解:由图像可知,固体减少的质量为20g-16.8g=3.2。设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是x。 ,x=16g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是:=80%答: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是80%。【解析】【小问1详解】氢气具有还原性,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逐渐减小,当固体质量不再减小时,反应结束,所以图中 M点表示反应结束。【小问2详解】见答案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