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南平市多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福建省南平市多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南平市2023年初中毕业班综合练习语文(二)(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考试形式:闭卷)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5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班级开展“探寻中华文化 坚守民族之魂”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活动一】壮美山川 巍巍中华1. 下面是主持人为活动拟写的开场白,请你补写其中的空缺部分。我们游历祖国山河,寻获中华民族的生命密码。祖国壮美的河山,不仅给人带来视觉的享受,更洗涤了人之心灵,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用“_,_”表达了自己的济世情怀;欧阳修被贬滁州,却纵情
2、山水,留下了“_,在乎山水之间也”的佳篇。祖国的壮美河山,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文明的底蕴,引得众多古圣先贤文人墨客发出了由衷的赞美!杜甫登顶泰山,发出“_,一览众山小”的感叹;白居易邂逅了早春,抒发了对“_,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喜爱;曹操登临碣石山歌咏“水何澹澹,_”的山河壮阔;崔颢登楼远眺,描绘了“_,_”美景;岑参以奇特的想象,描绘了边塞“_,_”的奇异壮丽。【答案】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 会当凌绝顶 乱花渐欲迷人眼 山岛竦峙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
3、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凌、绝、竦、峙、鹦鹉、洲。【活动二】文脉绵长 赓续根魂2. 下面是李灿向同学推荐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一书的推荐语,请帮助他解决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告诉我们:守住民族文化的“根”,就是要守住中华文化的文脉。中华文脉是文化历久弥新的符号,是文化传统的“根”,是承zi ()民族发展的血脉。一个拥有历史文脉的国家,一个牢牢把文化的“根”扎在传统文化底yn ()上的民族,才有资格谈文化自信。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还告诉我们:守住民族文化的“魂”,就要传承煊赫一时的民族先贤的精神血脉。
4、他们的精神血脉,就是我们一代一代不可mn ()灭的“魂”。这些“魂”,是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是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是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沿着习近平同志踏过的闽山闽水的足迹,我们因为探寻到福建历史文化的“根”,所以感受到福建历史文化赓续不断的“民族魂”。(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承zi ( )底yn ( ) mn ( )灭(2)推荐语中,划横线的成语有一个运用错误,请找出来( )A. 历久弥新B. 煊赫一时C. 匹夫有责D. 崇德向善(3)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帮他修正,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答案】(1) 载 蕴 泯(2)B(3)我们不仅探寻到福建历史文化的“
5、根”,而且感受到福建历史文化赓续不断的“民族魂”。【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书写。承载:chng zi,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底蕴:d yn,意思是内心蕴藏;事情的内涵,文化的涵养。泯灭:mn mi,形迹、印象等消灭。【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理解应用。历久弥新:经过长久的时间,不但没有衰败、陈旧,反而更新、更好。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句中用来评价中华文脉的作用,恰当;煊赫一时:在一段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含贬意。句中形容“民族先贤的精神血脉”,不恰当;匹夫有责: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句中形容担当意识对每个人的责任,恰当;
6、崇德向善:崇尚高尚品德,向往友善和谐。句中表现良好的社会风气,恰当;故选B。【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探寻到福建历史文化的根”与“感受到福建历史文化赓续不断的民族魂”构成递进关系,故将“因为所以”改为“不仅而且”。【活动三】经典引路 汲取力量 3. 在名著阅读活动中,请你结合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从下面的名著中选择一部,向同学们介绍你从中汲取到的优秀传统文化,参与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习近平红星照耀中国 西游记 朝花夕拾要求:(1)要
7、有对整本书或部分情节的概述,并点明其中包含的精神力量;(2)可从精神力量、价值观念、人文情怀等角度介绍。(3)要体现传统文化对你成长的积极影响。【答案】示例一:西游记中师徒四一路历尽艰辛,齐心协力,除妖降魔,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它寄寓中华民族广大人民反抗恶势力,要求战胜自然、困难的乐观精神。读了西游记,人生道路也会像西游记中的情节那样,会有困难与挫折,但只要我们有一颗执着的心,就有面对的勇气,就能击退困难,取得成功。示例二: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揭示了中国红军的真正形象及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的坚定斗争。中国红军用火一般的热情与
8、铁一般的意志,百折不挠,自信乐观地坚持着自己心中那最崇高的革命理想。感谢这本名著,它教会了我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乐观主义,赐予了我勇于求实、独立自主的胆识与谋略!示例三:朝花夕拾描述的是鲁迅从童年到青年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家乡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亲朋师友的怀念,批判了当时黑暗迂腐的社会环境,给予了对现实的深切思考。作品体现了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的奉献精神。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我们要铭记历史好好学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长大后报效祖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为建设祖国付出自己的一份力。【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纪实性很
9、强的报道性作品。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
10、终五圣成真的故事。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示例: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求取真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
11、如来佛祖取得真经。小说表达了这样的主题:要实现一个美好的理想,要完成一种伟大的事业,定会遭遇到许许多多的闲难,而且必须战胜这些困难。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或者挫折,这些困难就如同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碰到的妖魔鬼怪,我们只管坚守初心,一路“降妖除魔”,勇敢前进,就能取得成功。二、阅读(65分)(一) (7分)阅读下面诗作,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自己被贬多年的遭遇,字里行间,表达了诗
12、人无限的心酸与悲凉。B. 颔联用“闻笛赋”“烂柯人”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与岁月流逝的怅惘。C. 颈联格调伤感,以“沉舟”“病树”比喻诗人,抒写诗人的身世和人生。D. 全诗层层深入,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沉郁中见豪放。5.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4. C5. 对友人关怀的感谢;表达了和友人共勉之意;表现出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C.“颈联格调伤感”错误,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
13、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思想情感。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今日听君歌一曲”照应题目“酬乐天”,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诗人也没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了,劝慰白居易“暂凭杯酒长精神”,长长精神;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诗中虽然感慨很深,但读来给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却是振奋,表现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二)(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
14、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注】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膝下:这里指父母。汩:搅乱,扰乱。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乡党:家乡的人。无忝:不要辱没。忝,辱。6. 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加点词语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盖汝好
15、学关联教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好:_力改故习使用词典选择义项:故意;缘故;原来的。(2)故:_夙兴夜寐参考成语:梦寐以求(3)寐:_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B. 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C. 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D. 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2)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9. 选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答案】6. 喜欢; 原来的; 睡觉。7. B8. (1)(你)
16、不用(不必)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2)如果不是这样,就白白地劳苦费力,和在家里一样(没有两样)。9. 担心儿子在家被俗务耽误,不能专心学习;父子之间,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在家里没有朋友一起探讨增长见识。【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如果你喜欢学习。好,根据“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好”是喜欢的意思推断,这里也是“喜欢”的意思。(2)句意为:用心改去原来的不好的习惯。故,根据“使用词典选择义项:故意;缘故;原来的”,适合本句语意,可知,选“原来的”。(3)句意
17、为:早起晚睡。寐,根据成语“梦寐以求”中的“寐”是睡觉的意思推断,这里也是“睡觉”的意思。【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意思是: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汝既不能如此”主谓结构,应在“此”后停顿;“即是自不好学”动宾结构,应在“学”后停顿;因此断句为: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18、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词语:不待:不用。膝下:借代父母。从:跟从。(2)重点词语:然:这样。则:那么。徒:白白地。一般:一样。【9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恐汝在家汩俗务,不得专意”(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可知,担心儿子在家被俗务耽误,不能专心学习;根据“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可知,父子之间,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根据“及无朋友闻见”(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可知,在家里没有朋友一起探讨增长见识。【点睛】参考译文如果你喜欢学习,在家里也可以读书写文章
19、,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不用(不必)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但是现在让你出外从师,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所以要让你出去走一走。如果你到了老师那里,能奋发努力有所作为,用心改去原来的不好的习惯,一心勤奋谨慎,那么我对你还有希望。如果不是这样,就白白地劳苦费力,和在家里一样(没有两样)。以后回来,又仅仅是以前那样的小人物,不知道你准备用什么样的面目来见你的父母亲戚同乡和老朋友呢?记住!记住!“早起晚睡,勤奋学习,不要
20、愧对了父母!”这一次行程,要千万努力呀!(三)(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陪读之旅魏芳今天是潇碧报到的日子,更准确地说是军训的日子。虽然几天前娘儿俩就开始准备,临阵了还是免不了忙活,今早五点潇碧又爬起来鼓捣,妈妈也躺不住了,披上睡衣站在她房间门口:“哎,哎,旅行箱已经装满了,还在那儿摁。”潇碧说:“这箱子的拉杆有点松。不用担心,您赶快煮饭就行了!”说着就搓了个小纸绺子塞进拉杆里,看她那神态,像极了困笼中的小鸟马上飞上天空一样。本以为来得挺早,没想到教学楼前挤满了人,她俩又兴奋又有点紧张地往里赶,好不容易在宣传栏上找到了潇碧的名字,仔细一看:教室在四楼,宿舍在六楼。潇碧不禁“哎”了一
21、声,拎着一个书包跑在前面,妈妈拼尽全力,把行李搬到宿舍。潇碧床位分在上铺,妈妈铺好了床笨手笨脚地从上铺爬下来,全身的衣服都湿透了,抬眼看屋里屋外全是人,地板上全是行李,进进出出的父母们把小小的房间挤得水泄不通,天花板上那个有气无力的吊扇,让人感觉不到一丝凉风,转头看看潇碧,见潇碧正站在楼梯口和同学手舞足蹈地聊得不亦乐乎。集合的通知一遍遍在大喇叭里播放,妈妈也该走了,本想嘱咐几句,潇碧却说:“放心吧,我会照顾自己,这几天您也不用来。”话音未落,人已跑得没影了。看着她渐远的背影,妈妈自己都没想到眼泪会不听指挥哗哗地滚落下来。她感觉自己被掏空了,过了好大一会,安慰自己,十天很快就会过去的!收拾好心情
22、,把学校刚发的一中西校学生常规要求放在潇碧的枕头上,就低着头匆匆离开直奔公交站。军训的第三天中午,妈妈去超市回来的路上,发现沥青铺的公路都变软了,没想到这几天温度这么高,走在路上有点要被烤煳的感觉,心想,军训的同学该多受罪啊。下午两点多钟,办公室突然暗下来。往窗外一看,天阴了,大片的乌云正向楼顶压下来,转瞬间狂风夹着大雨点子斜打在玻璃上,同事们忙不迭地关上窗户,趴在窗户上往外看着,妈妈好像看到潇碧和她的同学们在雨中奔跑的样子。两天不见,不知潇碧怎么样了。不一会儿雨停了,妈妈决定下班后去看潇碧。在一楼楼梯口,妈妈远远地看到了潇碧正和同学说话呢,她的脸黑了,也瘦了。看着第一次离家独立生活的潇碧,顿
23、时一股酸酸的东西直往鼻子钻,眼睛也湿润了。妈妈喊了潇碧一声,只见潇碧懵懂地转过头来,一下扑到了妈妈怀里,哭了,哭得那么伤心,还嚷着“妈妈,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妈妈有点不知所措,没想到两天的军训,潇碧反应这么强烈,但不能顺着她,只好用商量加试探的口气说:“想家了?今天已经凉快了。”潇碧立即辩解道:“我就想我那张床。”妈妈差点笑喷:“今天回去住,等开课了咱们再搬回来。”潇碧马上破涕为笑并高声道:“去了就不回来了。”妈妈说:“你可是运动会上的冠军,坚持就是胜利,咱可不能当逃兵。”潇碧微笑着点点头。晚上下课后,一碗稀饭还没喝完,潇碧的眼睛就睁不开了,说军训的第一个晚上睡了一个小时,第二个晚上一点也没
24、睡,妈妈心疼地看了潇碧一眼说:“今晚就放心睡个好觉吧。”潇碧挨床闭眼就睡了,睡得特快,特香,特熟。妈妈给她扇着蒲扇,看着她熟睡的样子不禁感慨:成长就是要从付出开始!(摘自中学时代2022年第8期,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用细腻的笔触讲述潇碧军训前后的心路历程。B. 第段描写妈妈的“苦”、女儿“乐”,在对比中突出潇碧的不孝。C. “成长就是要从付出开始”既是“妈妈”的感慨,也是文章的主旨。D. 小说以时间为顺序,主要以对话形式展开故事情节,行文波澜起伏。11. 通读全文,完成以下框架图,梳理情节和潇碧的心理变化过程。娘俩为军训做准备,
25、潇碧_,潇碧兴奋、又有点紧张_,潇碧觉得自由了,很开心妈妈到学校看潇碧,潇碧 _妈妈劝潇碧不可当逃兵,潇碧领悟到了妈妈的意思,安然入睡12. 结合文本,请分析妈妈两流泪的原因。(1)看着她渐远的背影,妈妈自己都没想到眼泪会不听指挥哗哗地滚落下来。(2)顿时一股酸酸的东西直往妈妈鼻子钻,眼睛湿润了。13. 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天阴了,大片的乌云正向楼顶压下来,转瞬间狂风夹着大雨点子斜打在玻璃上,同事们忙不迭地关上窗户,趴在窗户上往外看着,妈妈好像看到潇碧和她的同学们在雨中奔跑的样子。 (1)赏析画线句子:_(2)赏析加点词语:_14. 通读全文,简要分析潇碧“妈妈”教育的得与失。【答案】10.
26、 B11. 很激动 妈妈陪同潇碧到学校报到 妈妈准备回家时 委屈(伤心、难过)12. (1)看到女儿没心没肺地跑开,妈妈感到的失落和难过,同时又对女儿要离开自己独立生活而担心不舍,从而流泪。(或:离开女儿的不舍和为女儿独自在学校生活的担心而流泪)(2)因为看到第一次离开家的女儿脸变黑了,人也瘦了,倍感心疼,难过得流泪。13. 这句环境描写,写出天气恶劣,烘托出妈妈焦灼的心情,同时引出下文妈妈去看潇碧的情节 “好像”是似乎之意,表明妈妈见到的潇碧在雨中奔跑不是事实而是幻觉,突出妈妈对女儿担忧与关爱。14. 得:在孩子的人生关键时刻,敢于放手让孩子接受考验。虽然不舍让孩子吃苦,但还是让孩子住校。孩
27、子遇到挫折时,能耐心引导。当孩子军训受苦想当逃兵时,用孩子的特长鼓励孩子。失:不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如帮孩子铺床时,孩子却在一边与同学说笑。过度保护疼爱孩子,连下雨天都担心孩子会淋。【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B.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根据第段“潇碧床位分在上铺,妈妈铺好了床笨手笨脚地从上铺爬下来,全身的衣服都湿透了转头看看潇碧,见潇碧正站在楼梯口和同学手舞足蹈地聊得不亦乐乎”,结合段“集合的通知一遍遍在大喇叭里播放,妈妈也该走了,本想嘱咐几句,潇碧却说:放心吧,我会照顾自己,这几天您也不用来。话音未落,人已跑得没影了。看着她渐远的背影,妈妈自己都没想到眼泪会不听指挥哗哗地滚落
28、下来”可知,描写妈妈的“苦”、女儿“乐”,在对比中突出了潇碧刚到学校的快乐和妈妈的不放心,而非“突出潇碧的不孝”。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情节梳理与概括。(1)根据题干“娘俩为军训做准备,潇碧”的提示,找到段“今早五点潇碧又爬起来鼓捣,妈妈也躺不住了”,可概括为:很激动;(2)根据题干“潇碧兴奋、又有点紧张”的提示,找到段“本以为来得挺早,没想到教学楼前挤满了人,妈妈拼尽全力,把行李搬到宿舍”,可概括为:妈妈陪同潇碧到学校报到;(3)根据题干“潇碧觉得自由了,很开心”的提示,找到段“集合的通知一遍遍在大喇叭里播放,妈妈也该走了,本想嘱咐几句,潇碧却说:放心吧,我会照顾自己,这几天您也不用
29、来。话音未落,人已跑得没影了”,可概括为:妈妈准备回家时;(4)根据题干“妈妈到学校看潇碧,潇碧”的提示,找到段“妈妈喊了潇碧一声,只见潇碧懵懂地转过头来,一下扑到了妈妈怀里,哭了,哭得那么伤心,还嚷着妈妈,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可概括为:委屈(伤心、难过)。【12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1)根据段画线句“看着她渐远的背影,妈妈自己都没想到眼泪会不听指挥哗哗地滚落下来”前文“潇碧却说:放心吧,我会照顾自己,这几天您也不用来。话音未落,人已跑得没影了”可知,流泪原因之一是看到女儿没心没肺地跑开,妈妈感到的失落和难过;结合后文“她感觉自己被掏空了,过了好大一会,安慰自己,十天很快就会过去的”和
30、“本想嘱咐几句”可知,流泪原因之二是对女儿要离开自己独立生活而担心不舍。(2)根据段画线句“顿时一股酸酸的东西直往鼻子钻,眼睛也湿润了”前文“妈妈远远地看到了潇碧正和同学说话呢,她的脸黑了,也瘦了。看着第一次离家独立生活的潇碧”可知,流泪原因是看到第一次离开家的女儿脸变黑了,人也瘦了,倍感心疼。【13题详解】本题考查此句赏析。(1)根据段画线句“天阴了,大片的乌云正向楼顶压下来,转瞬间狂风夹着大雨点子斜打在玻璃上”中的“天”“乌云”“狂风”可知,此处是环境描写,写出天气恶劣,结合下文“妈妈好像看到潇碧和她的同学们在雨中奔跑的样子”可知,烘托了出妈妈焦灼的心情;结合段“不一会儿雨停了,妈妈决定下
31、班后去看潇碧”可知,引出下文妈妈去看潇碧的情节。(2)段“妈妈好像看到潇碧和她的同学们在雨中奔跑的样子”中的加点词“好像”本意是有些像;似乎。结合上文“下午两点多钟,办公室突然暗下来”可知,这里写的是妈妈的幻觉,不是真得见到的潇碧在雨中,突出妈妈对女儿担忧与关爱。【14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得:根据段“今天是潇碧报到的日子,更准确地说是军训的日子”、段“她俩又兴奋又有点紧张地往里赶,好不容易在宣传栏上找到了潇碧的名字,仔细一看:教室在四楼,宿舍在六楼。潇碧不禁哎了一声,拎着一个书包跑在前面,妈妈拼尽全力,把行李搬到宿舍”和段“她感觉自己被掏空了,过了好大一会,安慰自己,十天很快就会过去的!
32、收拾好心情,把学校刚发的一中西校学生常规要求放在潇碧的枕头上,就低着头匆匆离开直奔公交站”可知,在孩子的人生关键时刻,敢于放手让孩子接受考验。虽然不舍让孩子吃苦,但还是让孩子住校。根据段“妈妈有点不知所措,没想到两天的军训,潇碧反应这么强烈,但不能顺着她,只好用商量加试探的口气说”可知,孩子遇到挫折时,能耐心引导。根据段“妈妈说:你可是运动会上的冠军,坚持就是胜利,咱可不能当逃兵。潇碧微笑着点点头”可知,当孩子军训受苦想当逃兵时,用孩子的特长鼓励孩子。失:根据段“潇碧床位分在上铺,妈妈铺好了床笨手笨脚地从上铺爬下来,全身的衣服都湿透了转头看看潇碧,见潇碧正站在楼梯口和同学手舞足蹈地聊得不亦乐乎
33、”可知,不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根据段“往窗外一看,天阴了,大片的乌云正向楼顶压下来,转瞬间狂风夹着大雨点子斜打在玻璃上,同事们忙不迭地关上窗户,趴在窗户上往外看着,妈妈好像看到潇碧和她的同学们在雨中奔跑的样子”可知,过度保护疼爱孩子,连下雨天都担心孩子会淋。(四)(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博物馆遇见未来在江苏,“博物知旅”主题活动季和“云上博物江苏省博物馆数字展览空间”同时开启,提供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在北京,“北京博物馆云”服务平台启动试运行,带来线上云游博物馆的奇妙之旅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各地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博活动,让更多人感受文化魅力、聆听历史回声。习近平总书
34、记强调:“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者和历史的记录者,是文化的“存储卡”和历史的“解码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作为与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的相遇之地,博物馆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现在,并打开心灵去接受未知的事物、全新的观念,这正是我们创造美好未来的重要力量。精美珍贵的文物、活态流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庄重严肃的革命旧址、类型多样的世界遗产地遍布祖国大地的文化遗存和山川风物为我国博物馆提供了丰富素材和来源,也让博物馆成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重要公共文化机构。在博物馆,历史文物并不只是一个静止的存在,更传承着文化血脉,与我们的生活和所处的时
35、代息息相关。置身于“活化”的历史之中,人们总能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得到“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启迪,从不忘本中获得开辟未来的力量。科技的进步,给博物馆带来了全新的机遇,让博物馆拥有了创新的力量。利用数字资源,可以展示数字化展品,丰富展陈的形式;开发APP应用,可以在展厅现场实现虚拟与现实的交互展示;通过数字化开发设计,可以设置游戏,增强体验、增加互动;运用数字技术,可以通过沉浸式展览、可穿戴设备等,带来如真似幻的效果“互联网+博物馆”突破了空间限制,博物馆的功能被极大拓展。“博物馆就好像是书中精美的书签,展页之时,神秘和奥妙由此开启。”一家博物馆的学生志愿者这样描述博物馆。近年来,博物馆教育
36、也有了更多的创新与发展,讲解、讲座、工作坊、课程博物馆教育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开,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爱上博物馆。随着展览的创新、技术的革新、教育的开展,馆内和馆外协同,线上和线下联动,博物馆将串联起时间的珍珠,为观众打开上下几千年的浩瀚世界,走向更加光彩夺目的未来。(选自人民日报2022.05.18,有删改)15.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各地举办丰富的文博活动,证明了博物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B. 学生志愿者的话语,证明了我国博物馆造型与装饰非常精美。C. “互联网+博物馆”给博物馆带来了新机遇,拓展博物馆功能。D. 文章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阐述观点,
37、增强论证的说服力。16. 文章从哪三方面论述“在博物馆遇见未来”?请简要概括。17. 2023年4月18日,九年(1)班同学参观了“南平市博物馆”,请你根据同学的一段日记,为“南平市博物馆”拟写一句宣传标语,要求不超过20个字。同学们近距离“触摸”了南平市从新石器时代、夏商时期至今的历史,被馆藏丰富的文物及展品所折服:武夷山“双世遗”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夷悬棺和汉城遗址;“黄峭公课子”展示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邵武市和平镇的历史文化;我国八大窑系之一的“建阳市水吉窑”的建盏;南宋理学家朱熹“考亭讲学”在闽北六十年潜心儒学研究、讲学的情景再现让我们在此遇见未来。【答案】15. B16. 博物馆的
38、历史、文化、艺术、自然是创造美好未来的重要力量;博物馆的历史文物,让人们从不忘本中获得开辟未来的力量;博物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为观众打开上下几千年的浩瀚世界,走向更加光彩夺目的未来。17. 示例1:人文南平,博古藏今;走进南平博物馆,让你触摸南平历史;示例2:弘扬传统文化,共建幸福南平。(意对即可)【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辨识。B.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根据段“博物馆就好像是书中精美的书签,展页之时,神秘和奥妙由此开启。一家博物馆的学生志愿者这样描述博物馆。近年来,博物馆教育也有了更多的创新与发展,讲解、讲座、工作坊、课程博物馆教育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开,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博
39、物馆、爱上博物馆”可知,学生志愿者的话语,证明了“博物馆教育也有了更多的创新与发展,讲解、讲座、工作坊、课程博物馆教育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开,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爱上博物馆”,而非“证明了我国博物馆造型与装饰非常精美”。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概括。根据段“作为与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的相遇之地,博物馆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现在,并打开心灵去接受未知的事物、全新的观念,这正是我们创造美好未来的重要力量”,可概括为:博物馆的历史、文化、艺术、自然是创造美好未来的重要力量;根据段“在博物馆,历史文物并不只是一个静止的存在,更传承着文化血脉,与我们的生活和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置身
40、于活化的历史之中,人们总能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得到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启迪,从不忘本中获得开辟未来的力量”,可概括为:博物馆的历史文物,让人们从不忘本中获得开辟未来的力量;根据段“随着展览的创新、技术的革新、教育的开展,馆内和馆外协同,线上和线下联动,博物馆将串联起时间的珍珠,为观众打开上下几千年的浩瀚世界,走向更加光彩夺目的未来”,可概括为:博物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为观众打开上下几千年的浩瀚世界,走向更加光彩夺目的未来。【17题详解】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根据日记内容,扣住“南平市博物馆”,拟写一句宣传标语即可。不超过20个字。示例:南平博物馆,让你了解家乡的历史,遇见未来。(五)(3分)阅
41、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于2月20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从2008年百年奥运梦圆,到2022年与奥林匹克运动再度携手,北京成为历史上首座“双奥之城”。过去16天,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运动员奋力拼搏、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刷新了2项世界纪录和17项冬奥会纪录。中国克服疫情影响,为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付出巨大努力,一流的比赛场馆设施,出色的组织服务工作,赢得了奥林匹克大家庭和国家社会的广泛好评。中国代表团以9金4银2铜刷新了单届冬奥会获金牌数和奖牌数两项纪录,名列金牌榜第3位,创造了自1980年参加冬奥会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材料二
42、】【材料三】记者:你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让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市民李娟:此次冬奥会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徐梦桃夺冠时,外国选手给她的一个温暖拥抱;谷爱凌跪地安慰因痛失金牌而痛哭的对手;闭幕式上的运动员们手拉手一起欢呼。这些温情的瞬间,让我们看到在全球疫情还未消散的当下,北京冬奥会为世界注入了更团结的力量。市民李健:北京冬奥会上,不仅有齐广璞、武大靖这些老将奋斗不止,还有像谷爱凌、苏翊鸣这些新崛起的“00后”新生代运动员。这些“00后”小将们涌动着澎湃的青春力量,也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大气从容、自信活力。市民尹菁:这次在我们家门口举办的冬奥会,无论是有“冰丝带”美誉的国家速滑馆还是仿佛“玉如意”造型
43、的跳台滑雪场,一处处细节都在向全球观众传递着中国元素,无时无刻不在展现着一个具有文化自信、更加从容坚定的中国形象。18. 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 北京是历史上首个“双奥之城”,分别是2008年和2022年的北京奥运会。B. 2022年的北京冬季奥运会有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员运动员参与。C. 北京冬奥会的体育场馆设施、组织服务工作等得到奥林匹克大家庭等的赞扬。D. 本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金牌榜位居第三,为中国参加冬奥会来历史最好成绩。19. 根据材料二,请简要概括我国冬奥会奖牌情况和分布特点。20. 结合材料三,请简要概括北京冬奥会展现的风采。【答案】18. B1
44、9. 1992年至2022年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累计获得77块奖牌,近半奖牌来自短道速滑项目,其次为自由式滑雪、速度滑冰。(意对即可)20. 北京冬奥会为世界注入了更团结、友爱的力量;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青春力量;向全球传递中国元素,展现着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形象。【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辨识。B.表述不符合材料内容。根据【材料一】“过去16天,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运动员奋力拼搏、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刷新了2项世界纪录和17项冬奥会纪录”可知,2022年的北京冬季奥运会有“近3000名运动员”参与,而非准确的“3000名员运动员”。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45、。根据【材料二】图表右侧,“金牌22枚”“银牌32枚”“铜牌23枚”可知,1992年至2022年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累计获得77块奖牌;根据【材料二】图表左侧,“短道速滑36枚”“自由式滑雪17枚”“速度滑冰10枚”“花样滑冰9枚”,结合总数“77枚”可知,近半奖牌来自短道速滑项目,其次为自由式滑雪、速度滑冰。20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概括。根据【材料三】段“这些温情的瞬间,让我们看到在全球疫情还未消散的当下,北京冬奥会为世界注入了更团结的力量”,可概括为:北京冬奥会为世界注入了更团结、友爱的力量;根据【材料三】段“这些00后小将们涌动着澎湃的青春力量,也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大气从容、自信活力”,
46、可概括为: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青春力量;根据【材料三】段“一处处细节都在向全球观众传递着中国元素,无时无刻不在展现着一个具有文化自信、更加从容坚定中国形象”,可概括为:向全球传递中国元素,展现着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形象。三、写作(60分)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一“我一直有一个禾下乘凉梦,可这个梦实现起来不容易啊。”望着远处的稻田,袁隆平若有所思,“要让人能乘凉,稻子就必须长到比人还高。”材料二:袁隆平是一个爱做梦的人,又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他深知,做梦容易,但要把梦变成现实,则需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和投入。于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废寝忘食,攻关不止。为争取更多的研究时间,他像候鸟一样每年冬天从寒冷的长沙转移到温暖的海南岛,他一年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农田里劳作、观察和研究。从播种到收获,袁隆平每天至少下田两次,晒得又黑又瘦,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