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古诗鉴赏(上)(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古诗鉴赏(上)(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06 古诗鉴赏1【2023新疆中考】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A本词的小序介绍了作词的背景。该词作于丙辰年,当时作者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怀念手足兄弟写下了这首词。B上片由对明月的发问,写到对仙境的向往,又归回对人间的留恋。下片从写月光的流转到写月下不眠之人用形象化的语言表
2、达出普遍而深刻的道理。C这首词的情感复杂,有问月的低回婉转,有“天上”“人间”的徘徊与矛盾,有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有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有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等。D本词富有浪漫主义气息,表现了佳节思亲的传统主题,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是一篇吟咏中秋的佳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参考答案】C【点津】该题考查诗词赏析。C.“有问月的低回婉转”理解不恰当。低回婉转,形容声音回旋起伏,抑扬动听。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疑问。这问月问年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
3、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故选C。2【2023天津中考】下面对次北固山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A首联点题,“客路”与“行舟”暗含旅途奔波之意,流露出诗人羁旅漂泊之情。B颔联中“平”“阔”“正”“悬”四个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C颈联用“生”“入”三字将“日”与“春”拟人化,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自然的理趣。
4、D尾联呼应首联,写诗人希望从大雁那里得到友人的消息,悲伤之情溢于言表。【参考答案】D【点津】考查诗歌赏析。D尾联句意: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此句情景交融,风格壮美,诗人用“雁足传书”的典故,传达出淡淡的乡思愁绪。故选D。3【2023湖北武汉中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送友人归闽王穀东南归思切,把酒且留连。再会知何处,相看共黯然。猿啼梨岭路,月白建溪船。莫恋家乡住,酬身在少年。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思想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归思切”“且留连”写出友人的归乡情切和朋友间的依依不舍。B颔联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他日在异乡重逢的画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
5、。C颈联展开想象,以“猿啼”“月白”来描绘归途情境,流露出诗人的关切之情。D尾联中诗人在离别之际劝勉友人不要依恋故土,要趁着青春年少实现人生价值。【参考答案】B【点津】该题考查内容理解。B.颔联“再会知何处,相看共黯然”意思是:再次相见不知道会在哪里,相对无言,黯然神伤。本句为虚写,设想未来相见之时;“颔联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他日在异乡重逢的画面”表述有误;故选B。4【2023河北中考】某公园内池塘周围遍植垂柳,树干上悬挂着写有咏柳诗句的标牌。阅读下面标牌上的诗句,回答后面的问题。杨柳青青著地垂渡头杨柳青青一树春风千万枝日借嫩黄初著柳杨花漫漫搅天飞枝枝叶叶离情嫩于金色软于丝雨催新绿稍归田甲乙丙丁(
6、1)解释甲标牌上的诗句中“杨花”一词的意思。(2)一切景语皆情语。乙标牌上的“渡头杨柳青青”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3)丙和丁两个标牌上的“嫩”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共同特点?【参考答案】(1)柳絮(2)表现了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3)柳树富有生机与活力。【点津】(1)该题考查词语解释。甲“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意思是:杨柳枝青青的垂到地面,柳絮漫天飞舞。杨花:柳絮。(2)该题考查诗句理解、作者情感。乙中“渡头杨柳青青”意思是:渡口杨柳郁郁青青。联系“枝枝叶叶离情(枝枝叶叶都满含着别意离情)”可知,“渡口”点明离别的地点,古代有折柳寄情的习俗,“柳”是“留”的谐音,分别时,离情愁绪涌上心
7、头,表现了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3)该题考查内容理解。丙“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意思是:春风吹拂柳枝随风起舞,绽出嫩芽一片嫩黄比丝柔软。丁“日借嫩黄初著柳,雨催新绿稍归田”意思是:日色带来嫩黄刚刚附着在柳梢上,雨水催着新绿渐渐回归田野。“嫩”指的是柳枝刚刚长出嫩芽,展现的是春日之景,表现了柳的生机与活力。【2023陕西中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5有同学一直将“洪波涌起”错误地背诵为“波浪涌起”。请你给这位同学简单讲解原句描绘的景象
8、与“波浪涌起”的不同。6经典咏流传准备为本诗配乐。请你推荐下面的一种乐器给栏目组,并说说理由。笛子古筝唢呐编钟二胡【参考答案】5 原句比“波浪涌起”更能突出大海的波澜壮阔。或;原句描绘的是大海波澜壮阔的录象,而“波浪涌起”指绘的是海水起伏涌动的景象。 6示例一我推荐古筝。古筝之声古朴、刚劲、悠扬,与本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相符,有助于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情壮志。示例二我推荐编钟。编钟之声庄重、洪亮、悠远,符合本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有助于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情壮志。【点津】5该题考查诗句赏析。“波浪”指江河湖海上起伏不平的水面。“洪波”指江河湖海水由高到低剧烈流动扬起的滚滚波涛。
9、“波浪涌起”展现的是大海波涛汹涌、澎湃的景象,更能够展现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洪波涌起”比“波浪涌起”更具气势。6该题考查诗歌的主旨。根据乐器的特点与诗文展现的情感主旨来选择即可,如选择编钟,编钟的声音浑厚、庄重;“水何澹澹洪波涌起”实景描写,写观沧海所见;描写先总后分,由近及远,一静一动,描写茫茫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以及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日月之行歌以咏志”是虚写,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进行虚写,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编钟的声音与诗文质
10、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有助于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情壮志。【2023江西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过彭泽解缙青山围一县,隐隐见人家。乱石江边出,孤帆带日斜。翠添官舍柳,香泛驿楼花。不见陶彭泽,湓城起暮鸦。【注】陶彭泽:晋陶渊明曾官彭泽令,故称。湓城:指九江城。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三联写诗人乘船看见的彭泽县城清晨之景,天然清丽。B诗中先写县城环境,次写城边水涯景色,再写官舍驿楼之景,层次分明。C本诗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景物,由大景渐写小景。D尾联流露了诗人追慕陶渊明恨不能一见之情。8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颈联中“添”“泛”二字富有表现力,一个“
11、添”字写出官舍之柳绿意更浓,一个“泛”字写出_。【参考答案】7A 8示例:驿楼之花香气四溢【点津】7该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赏析。A.结合“孤帆带日斜”可知,“日斜”点明时间是傍晚,不是清晨,故A错误;选A。8该题考查诗句赏析。翠添官舍柳,香泛驿楼花:官舍的柳树更添了几分翠色,驿楼处花朵香气四溢。“泛”指漫出,指花朵的香气如同水一般溢出驿楼,故“泛”字写出了驿楼花朵的香气蔓延而出、香气动人。【2023云南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9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次”有“依次”“
12、停留”“接连”等意思,标题中的“次”指停留、停宿。B首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劳。C颔联描写了船行江上、一帆风顺、平野开阔、春潮渐退的壮观景象。D颈联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理趣,以及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10杜甫的春望和本诗都提到了“书”的意象,请分析其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参考答案】9 B 10春望表达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情感;次北固山下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点津】9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诗句赏析。B.有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意思是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绿水之间。本句运用对偶,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
13、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交代前行之路,起笔清新,寓情于景,暗含旅途奔波之意;故选B。10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主旨。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战火持续了好几个月仍不停息,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儿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书该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
14、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书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乐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表达了诗人因战事使消息隔断,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意思是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此诗以准确精
15、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2023四川成都中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鹭鸶杜牧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选自樊川诗集注)11除了外形,诗人还写到了有关“鹭鸶”的哪些内容?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12下面是一位同学对“诗歌末句描写飘落的梨花有何妙处”这一问题的回答,有不当和不完整之处,请结合诗意进行修改和补充。飘落的“梨花”既暗示了春季,又表达了作者的伤春之情。修改:_补充:_【参考答案】11 捕鱼之状,惊飞之态。 12.修改:又委婉表达了作者对鹭鸶的喜爱之情。 补充:将
16、飞翔的鹭鸶比作飘落的梨花,与“碧山”形成色彩上的对比,共同构成清新唯美的画面。【点津】11该题考查理解概括诗歌内容。结合“群捕鱼儿溪影中”分析,这句写鹭鸶成群地在溪中捕鱼,美丽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这一句写了鹭鸶捕鱼时的情态;结合“惊飞远映碧山去”分析,这一句意思是:突然,他们因为受惊而飞起,背衬着碧绿的山色,向远方飞去。写了鹭鸶被惊吓而飞走的情态。12该题考查理解赏析诗句内容与情感主旨。结合“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分析,诗句的意思是突然,它们因为受惊而飞起,背衬着碧绿的山色,向远方飞去,那洁白的身影,宛如朵朵梨花飘舞在晚风之中。据此可知,飘落的“梨花”是诗人的想象,诗人把飞翔的
17、雪白鹭鸶比作飘落的梨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白鹭那洁白的羽毛很美,飞翔的姿态很飘逸,同时用“碧山”映衬出飘然远去的白鹭,而这群飘飞的白鹭又装点了青绿色的远山,山青鹭白,晚霞渐逝,这是一幅多么优美的图画,真是情景交融、自然浑成,既暗示了季节是春季,又委婉表达了作者对鹭鸶的喜爱之情。【2023山东烟台中考】岳州晚景【唐】张籍晚景寒鸦集,秋声旅雁归。水光浮日去,霞彩映江飞。洲白芦花吐,园红柿叶稀。长沙卑湿地,九月未成衣。【注】九月未成衣:反用诗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之意,意思是天冷却没有加衣服。13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中对“晚景”“秋声”的描写,体现了诗人的心境,为全诗抒情奠定基调。
18、B颔联写景,动中有静,虚实结合,由太阳浮在水面联想到天空彩霞飞舞,江面也如同天空一样。C颈联中“洲白芦花吐”写芦花开放,使小洲看上去是白的。这种倒着写的手法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例如“沾衣欲湿杏花而,吹面不寒杨柳风”。D尾联写天冷未加衣,而古时裁衣、授衣多是家妇所为,由此可知,此句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14请根据下列诗句,探究“鸦”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寄托的情感。晚景寒鸦集,秋声旅雁归。张籍岳州晚景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参考答案】13B 14渲染环境的氛围,寄托人物的愁绪。【点津】13该题考查诗歌赏析。B.赏析有误。颔联
19、“水光浮日出,霞彩映江飞”写岳阳之景,当然离不开水,于是作者的视线从空中向下移动,承第 一句“晚”字写湖中和江面之景。“水光”和“霞彩”都是静态的,“出”字描绘出洞庭湖波光晃荡,日将落而未落时浮在水面上的情景;“飞” 字一方面见出晚霞疾逝,一方面见出江水的流动。这两个字给画面注入了一种动态的美,突出了晚景的特色。可见,运用了静中有动的手法,而非“动中有静”。故选B。14该题考查意象探究。“晚景寒鸦集,秋声旅雁归”意思是:岳州晚景是乌鸦聚集在树上,秋季的天空中传来归雁的鸣叫声。渲染了悲凉的氛围,为尾联抒发对家人的思念奠定了感情基调。“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思是: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
20、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树栖鸦”这三个字,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意思是: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根据上述分析,结合“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可知,“鸦”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渲染环境的凄凉氛围,寄托人物的愁绪。【2023江苏苏州中考】阅
21、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九月二十八日五鼓起坐,抽架上书,得九域志,泫然有感陆游一事无成老已成,不堪岁月又峥嵘。愁生新雁寒初下,睡起残灯晓尚明。天地何由容丑虏,功名正恐属书生。行年七十初心在,偶展舆图泪自倾。注九域志:北宋历史地理名著,记载了当时的疆域政区等信息。舆图:地图。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事无成老已成”中“一事无成”与“老已成”有着强烈的对比,暗含了诗人因年事已高而功业无成的失望与遗憾。B“不堪岁月又峥嵘”的“不堪”指不能承受,“岁月又峥嵘”指年华不断流逝,这是诗人因年复一年的蹉跎而发出的感慨。C“愁生新雁寒初下”是说秋天一到大雁从北地飞来,诗人触景生
22、愁,这个愁与范仲淹见到“衡阳雁去”所生之愁是一样的。D颈联意思是说要完成收复失地的大业,恐怕还是需要志在报国的书生的,这是年纪老大而壮心不已的诗人真诚的期盼。16仔细阅读尾联,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诗人说自己“行年七十初心在”,这可从他示儿中的哪两句诗得到有力印证?(2)“偶展舆图泪自倾”一句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用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两句诗或自己的话回答。【参考答案】15 C 16(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或: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或:面对地图上朝廷未能收复的失地而流泪,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祖国)的热爱之情。【点
23、津】15该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C.表述不准确,“愁生新雁寒初下”中写的是作者因祖国大好山河沦陷,自己年事已高感到忧愁;而范仲淹所写的“衡阳雁去无留意”,雁是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飞向南方避寒。作者是借雁去衡阳回雁峰的典故,来反映自己在塞外的思归之愁,二者不同;故选C。16该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行年七十初心在”意思是经历过七十年,当初的豪情壮志还存在。指作者想要为国效力,收复失地的壮志依然没有消散;示儿中“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
24、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并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因此这两句都能体现出陆游的爱国之志,报国之情选择其一即可。“偶展舆图泪自倾”是指诗人打开地图,看到祖国大好山河沦陷在异族统治之下,不禁热泪倾流。表达了陆游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收复失地的渴盼;我爱这土地,诗人在写作这首诗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的初期,祖国的半壁河山沦陷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山河破
25、碎,沦陷区的人民被迫流亡他乡,啼饥号寒,挣扎在死亡线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艾青写出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深切热爱。结合上述内容回答即可。17【2023浙江绍兴中考】阅读“宋韵在古诗”分类梳理活动中收集到的春早得雨,完成探究。春早得雨【宋】陆游稻陂方渴雨,蚕箔却忧寒。更有难知处,朱门惜牡丹。【注释】蚕箔:养蚕的器具,俗称蚕帘。这里指代蚕。:“朱门”指代_,杜甫有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因为“_”,他们似乎不喜欢下雨。:从“稻陂”“蚕箔”可见,诗歌还描写了另一个群体;_。“稻陂方渴雨,蚕箔却忧寒”一句,可借鉴白居易卖炭翁中写卖炭翁矛盾心理的
26、“_,_”句解读。:春早得雨应该归到情趣、情怀、哲理哪一类呢?结合词句简要阐述一下吧。:_【参考答案】 豪门贵族(富人、权贵等) (惜)牡丹 劳动人民(农民、百姓、穷人等)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示例1:陆游写了穷人和富人对雨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表现了他的“悯农”情怀,暗含对豪门贵族的批评。所以应归入“情怀”类。示例2:陆游写了穷人和富人对雨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揭示出一种哲理: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因不同原因会有不同的立场(态度)。所以应归入“哲理”类。示例3:陆游写了穷人和富人对雨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暗含对豪门贵族的批评,也揭示出一种哲理:对于同一事(物
27、),不同的人因不同原因会有不同的立场(态度)。所以既可归入“情怀”类,也可归入“哲理”类。【点津】该题考查诗歌内容内容理解和分析。第问:本问考查词句的理解。结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知,意思是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了变质发臭,路上却有被冻死的穷人尸骨。朱门:红漆大门,借指豪富人家。据此第空可概括为:豪门贵族(富人、权贵等);第问:本问考查诗句的理解。结合诗歌后两句“更有难知处,朱门惜牡丹”可知意思是更加作难的地方是富贵人家,他们害怕下雨,天气寒冷,爱惜牡丹,害怕会因此遭到低温天气的损害。据此可知第二空:(惜)牡丹;第问:本问考查词句的理解。结合“稻陂方渴雨,蚕箔却忧寒”可知意思是稻田里庄稼
28、干旱,正渴望着下一场雨,可是家里养的蚕却担心下雨后天气寒冷而冻死蚕,据此可知种庄稼、养蚕的应该是普通的老百姓。据此第三空可概括为:劳动人民(农民、百姓、穷人等);第问和第问:该题考查名句默写。“稻陂方渴雨,蚕箔却忧寒”是矛盾的心理,即希望天下雨,好缓解地里的干旱,让稻田长得好一些,却又害怕下雨后天气寒冷,会冻死蚕,这矛盾的心理,侧面反映出劳动人民生活的劳累和艰辛;卖炭翁中写卖炭翁矛盾心理的句子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两句将“衣正单”和“愿天寒”形成对比,表现卖炭翁矛盾的心理,明明身上衣服单薄,却还希望天气寒冷更冷一些,以求炭能卖个好价钱,侧面表现卖炭翁生活的艰辛。据此可回答出:可
29、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第问:该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注意要结合诗歌主旨进行分析,要贴合诗意,具有说服力。这首诗从题材上来看,既属于情怀类,也属于哲理类。或者综合起来分析也可以。若归到情怀类,诗人创作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蚕箔却忧寒”和“朱门惜牡丹”进行对比,穷人、老百姓是在担忧生计问题,而富人则是在可怜花朵,强烈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老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那些贪图享乐的统治者的无情讽刺。若归到哲理类,本文通过一场雨,揭示出一种道理,处在不同的地位对待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立场,穷人对于雨看到的是生计,而富人则是将雨当作是一种自然美景,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的关注。据此理解概括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