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古诗鉴赏(下)(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古诗鉴赏(下)(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06古诗鉴赏1【2023辽宁沈阳中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社日王驾鹅潮山下稻柔肥,豚栅鸦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注释】柘(zh);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游山西村的首联以劝说别人不要嫌弃农家腊酒浑的口吻,写出了农家殷勤待客的情谊。B社日前两句并没有写社日,而是从村居风光写起,描绘了苍凉萧索的南方农村的景象。C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表现地形复杂,社日中“醉人”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参加春社的喜悦。
2、D两首诗都提到“春社”,游山西村颈联写了春社将近时的情景,社日后两句写春社散后的情景。【参考答案】B【点津】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辨析。B.“描绘了苍凉萧索的南方农村的景象”有误,描绘了山明水秀的南方农村的景象。“鹅潮山下稻柔肥,豚栅鸦栖半掩扉”,意思是鹅湖山下,庄稼长势喜人,家家户户猪满圈,鸡成群。起笔两句,从村居风光着墨,“稻粱肥”叙写的是庄稼的长势,一个“肥”字,跃然纸上的是丰收的景象,而孕育其中的则是农人的喜悦;故选B。【2023北京中考】阅读使至塞上,完成下面小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2根据你的理解,
3、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本诗的开头叙述诗人,接着记录沿途的自然风光,结尾用人物问答的方式叙写了。3列出第二联构成对偶的词语,简要分析这一联运用对偶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2 出使塞上时轻车从简、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3“征蓬”对“归燕”,“出”对“入”,“汉塞”对“胡天”。诗人选择“征蓬”“归雁”的意象,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句式工整,音韵和谐,营造出孤独飘零的意境,暗示诗人因为被排挤出朝廷而产生的激愤和抑郁之情。【点津】2该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意思是:轻车简从将要去
4、慰问边关,我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这一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从简、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暗示战争已经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3该题赏析考查诗句。第二联对仗,构成对偶的词语分别为“征蓬”对“归燕”、“出”对“入”、“汉塞”对“胡天”。“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意思是: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诗人选择“征蓬”“归雁”的意象,并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
5、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征蓬”“归雁”这两个意象营造出孤独飘零的意境,暗示诗人因为被排挤出朝廷而产生的激愤和抑郁之情。【2023福建中考】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遥碧亭杨杰幽鸟无心去又还,迢迢湖水出东关。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注幽鸟:鸣声幽雅的鸟。迢迢:水流绵长的样子。东关:关隘名。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日暮云还,恋山不动,远望如山外又添一山。4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什么情感?5请发挥联想与想象,描绘你从三、四两句中体会到的情境。【参考答案】4第一问:幽鸟、湖水、暮云、重山
6、等。第二问:表达了沉醉山水的愉悦和闲适自得之情。 5示例:比我更喜欢这湖光山色的,是暮云,它悠游、低回、停驻,在山的后面呆呆地依偎成了一重温柔的新山。【点津】4该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分析。第一问:结合“幽鸟无心去又还,迢迢湖水出东关。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句可知,写了幽鸟、湖水、暮云、重山等。第二问。这首诗的大意是:从幽深林中无心飞去的鸟儿,不知为什么又飞了回来。但见茫茫碧绿湖水,远远地流出东关之外。也许是暮云留恋这秀丽的青山,在山边不再飞动,远远望去,好像是山外又添青山一重。暮云本无情,诗人却想象其有情,不然为何不飞动呢?把轻浮流动的云写得如此深沉凝重,别有一种韵味。幽鸟去又还,
7、暮云飞不动,这些景物都富有人情,从侧面烘托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闲适自得之情。5该题考查诗句的赏析。“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句的意思是:也许是暮云留恋这秀丽的青山,在山边不再飞动,远远望去,好像是山外又添青山一重。夕阳落山,暮色渐重。天边的云彩好象留恋这美丽的晚景似的纹丝不动,在那远山之外似乎又增加了一层山峦一般。诗句描状暮色中的白云。暮云本无情,诗人却想象其有情,不然为何不飞动呢?正因其不动,才会有后句,使人错认是一层远山。把轻浮流动的云写得如此深沉凝重,别有一种韵味。从后句又可看出云在天边地平线上不高之处悠游、徘徊,其形状起伏不平,仪态万千,像一重新的山一样。6【2023浙江宁波
8、中考】下面是同学们在东钱湖研学时发现的古诗,请你赏析。初至茂屿明沈九畴清溪窈窕觅仙踪,临水看云面面重。山过雨声侵薜荔,风吹秋色满芙蓉。湖天_悬孤屿,海日东南引万峰。岂是桃源无路到,扁舟今日使人逢。【注释】茂屿:茂屿山,据旧志记载,在东钱湖西南。薜(b)荔:一种常绿灌木。(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重”有“chng”和“zhng”两种读音。本诗首联中加点的“重”字,你会选哪个读音?结合画线句和颔联加以分析。我认为填,分析:(2)你认为诗中空缺处应填“萧索”还是“浩渺”?结合相关诗句加以分析。我认为填,分析:【参考答案】(1) 【示例】我会选chng。 分析:“重”有“层”的意思。诗人用“面面重”
9、描绘云层层叠叠的情形,预示风雨将至;颔联“雨侵”“风吹”可见风雨已至,这与云“面面重”相关联。因此,加点的“重”应该读chng。(2) 我认为填“浩渺”。 分析:“浩渺”意为水面辽阔。颈联描绘了东钱湖壮阔的景象:湖天一色,岛屿好像悬在半空;水面广阔无边,万座峰林仿佛随太阳一同升起。这与“浩渺”语意一致。【点津】(1)该题考查诗句理解与赏析。“临水看云面面重”意思是面对着溪水,看眼前的云层一重一重地直压过来,因此读“chng”。再结合颔联中的“山过雨声侵薜荔”可知,厚厚的云层是下雨的前兆,因此确定读“chng”。(2)该题考查诗句理解与赏析。萧索:萧条冷落;凄凉。浩渺:广大辽阔的样子。使用对象为
10、“湖天”,用来形容眼前所见的湖光天色,烟波浩远的情状,因此适用于“浩渺”。这样,颈联的意思就是:湖天一色,岛屿好像悬在半空;水面广阔无边,万座峰林仿佛随太阳一同升起。与作者前面所提“临水看云面面重”和“山过雨声侵薜荔,风吹秋色满芙蓉”的雄浑景象一致。因此选用“浩渺”。【2023贵州中考】渔家傲宋代曹组水上落红时片片,江头雪絮飞缭乱。渺渺碧波天漾远。平沙暖,花风一阵萍香满。晚来醉著无人唤,残阳已在青山畔。睡觉只疑花改岸。抬头看,元来弱缆风吹断。渔家傲宋代净端斗转星移天渐晓,蓦然听得鹈鹕叫,山寺钟声人浩浩。木鱼噪,渡船过岸行官道。轻舟再奈长江讨,重添香饵为钩钓,钓得锦鳞船里跳。呵呵笑,思量天下渔家
11、好。【注释】两首词均选自全宋词。觉:醒。元:同“原”。奈:怎奈,无奈。7下列情境在两首词中都出现的一项是()A夕阳西下B落英缤纷C船行江上D人声鼎沸8两词都表现了人物心境的变化。请你参照第一首词的分析示例,分析第二首词中人物心境的变化。示例:第一首词中人物酒醉酣睡,是轻松;醒来之时风景改变,是疑惑;明白风吹缆断,是恍然大悟。【参考答案】7 C 8第二首词中人物钓鱼至晓,突闻声音喧扰,是烦躁;换地添饵重钓,是无奈;钓的鱼儿船里跳,是兴奋;呵呵笑,思量渔家好,是满足。【点津】7该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第一首词的意思是:水面上漂浮着不时坠落的片片红英,天空里飞扬着雪花般的散漫柳絮。启眼望去,碧波荡漾,
12、远浮天际;平地沙面也被春阳晒得暖烘烘的;江风还送来芳馥袭人的苹花香气。这位渔民大概是把鱼卖掉以后,取下几文钱买了二两烧酒慰劳自己,好一阵子才醉醺醺地准备放船回家。谁知上船倒头便睡,也没个人来唤他,直睡到天色将晚,太阳早落在半山坡了。他分明记得泊船时岸边原有开着的花,现在却不见了。抬头仔细一看,原来不是花被移走改了岸,而是自己年久失修的弱缆被风吹断,让船儿在江上自由漂荡着呢!所以第一首词出现的情景有:夕阳西下、落英缤纷、船行江上。第二首词的意思是:拂晓时分,晨曦微现,月亮星辰逐渐暗淡,忽然听见远处传来鹈鹕的鸣叫。山寺的钟声悠扬回荡,人声鼎沸。听着木鱼发出的声音,撑着船从官道渡过。乘一叶扁舟,垂钓
13、长江水面。风平浪静,波澜不惊,鱼饵清香飘散,引得鱼儿纷纷上钩。眼见收获满满,鱼虾满篓,不由高兴得哈哈大笑:还是做一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渔夫好啊!所以第二首词出现的情景有:船行江上,人声鼎沸。所以两首词中都出现的情景是:船行江上,故选C。8该题考查分析人物心情变化。这首词写的是渔人,即渔翁的生活。夜钓的生活独具魅力,天亮后人声喧动,但只要有良好的心态,钓翁很快又能获得旷达的胸怀和充分的心理满足。根据“斗转星移天渐晓”可知,渔翁夜钓到天亮,而天亮后“鹈鹕叫”“山寺钟声人浩浩”忽然听见的鹈鹕叫声和山里寺庙传来的敲钟声以及前来祭拜的人发出的嘈杂声音,让他觉得连敲木鱼的声音都是“噪声”,心情也是烦躁的
14、;从官道穿行而过,换了个地方,只能长江上乘着轻舟去垂钓,一个“奈”字,体现出渔翁的无可奈何。“重添香饵为钩钓,钓得锦鳞船里跳”,重新添了鱼饵后,引得鱼儿纷纷上钩,鱼多得都往船上跳了,所以此时渔翁的心情是高兴,愉快的。最后发出感叹“思量天下渔家好”,想来想去,还是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渔夫好啊,体现出渔翁对自己有限自由生活的满足之情。据此作答即可。【2023湖南长沙中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苏武李白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注释】苏武: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民族英雄。十年持汉节
15、:“十年”指苏武被扣押在匈奴前后共十九年,“汉节”指表示汉朝使节身份的符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上林”指上林苑,汉武帝时修建的御苑:“书札”指书信:西汉朝廷假借在上林苑收到了苏武的白雁传书,以此要求匈奴放还苏武等人。绝:毫无希望。月窟:指极寒之地。河梁:桥梁。李陵:西汉名将,出击匈奴时战败投降;曾劝苏武投降,没有成功。9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写苏武被扣押匈奴十九年,始终不辱使命。表现了苏武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民族气节。B“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写苏武找到了和家人联系的方法并经常“白雁传书”。不仅体现了苏武行事之周全,也表达出他思乡之迫切。
16、C“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描绘了环境和天气的恶劣,写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D“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写出归途之遥远,同时也表达出苏武对生活多年的漠北产生了依依不舍的情感。10请你说出对“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中“苦”的理解。【参考答案】9A 10边地环境恶劣之苦;归乡无望之苦【点津】9该题考查理解诗意。B.“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意思是他利用白色大雁传信息,飞到了汉武帝的上林苑。再结合注释“西汉朝廷假借在上林苑收到了苏武的白雁传书,以此要求匈奴放还苏武等人”可知,“苏武找到了和家人联系的方法并经常白雁传书”错误;C.“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意思是渴了就饮用寒冷的冰窖水,饿了就
17、食用天上的飘雪。是写苏武的艰苦,“写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错误;D.“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意思是终于在汉武帝的关怀下,苏武可以从遥远的漠北回归长安了,他和李陵临河诀别,怆恻心欲绝。是写和李陵的依依不舍,“表达出苏武对生活多年的漠北产生了依依不舍的情感”错误;故选A。10该题考查理解诗意。“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意思是:他在遥远的北方牧羊,艰苦万分,回归家乡的心如同西落的太阳,几乎要绝望。“牧羊边地苦”写出边地环境恶劣之苦,“落日归心绝”写出归乡无望之苦。11【2023内蒙古赤峰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塞路初晴雍陶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
18、杨村。【注释】晚虹:傍晚雨停后出现的彩虹。昏:水汽上升面形成的略带迷蒙的景象。雨痕;雨水冲洗后留下的痕迹。新水:雨水。乱侵:到处流淌,阅读这首诗,回答问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前两句正面点题,时间地点都十分明确,重点照应了“初睛”,有统摄全诗的作用。B三四句写雨水在长满青草的路上到处流淌,附近散落着的村庄,绿杨簇拥,炊烟袅袅。C诗人用白描手法,勾勒出雨后初晴景象,全诗着笔由近及远,景物富于变化,极有层次。D诗人行走塞路,所见之景赏心悦目,充满诗情画意,与其他边塞诗相比,可谓别具一格。(2)本诗描绘景物时,使用的色彩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参考答
19、案】(1)C(2)色彩明丽,“晚虹”描绘了傍晚的绚烂彩虹,“新水”写出了雨水还在滴落,“青草路”使人感受到青草的丰茂与生机,“绿杨村”使人仿佛看到被绿色的杨树环绕包围的村庄。【点津】(1)该题考查理解赏析诗歌内容。C.“全诗着笔由近及远”理解不正确。结合诗歌内容可知,全诗着笔由远及近。故选C。(2)该题考查赏析诗句。结合“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可知,作者摄入诗中的景物,在颜色的搭配上,也很有特点。“晚虹”“斜日”“青草”“残烟”“绿杨”,组合在一起,色彩异常明丽,但艳丽中又有清新之感;风光宛如旖旎江南,但旖旎中又有北国的雄浑。颜色上的搭配,与空间位置上
20、的变化结合在一起,从而将草原风光形象准确地传大给了读者,使人如身临其境。据此作答。【2023河南中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2下面诗句与“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暗含的感慨最接近的一项是()A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1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诗人的假设,这样假设有何用意?【参考答案】12
21、C 13作者用这样的假设感慨周郎的取胜得益于机遇,曲折表达自己空有抱负而生不逢时、无从施展才华的无奈。【点津】12考查比较阅读。“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A.句意: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乡关”与“愁”直接点明了作者的思乡之愁;B.句意: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赏析:诗人通过想象,赋予明月生命,使之人格化,借明月传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C.句意:怀
22、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赏析:此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写出诗人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包含了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D.句意: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诗人在描写景物中,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雄心,含有深刻的理趣,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故选C。13考查诗句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为: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诗句提及“东风”,从反面描摹“东风”的重要的地位: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诗
23、句蕴含了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同时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2023湖北黄冈中考】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甲】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乙】望蓟门祖咏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注释】蓟门:唐朝屯兵之地。燕台一去:一到燕地。三边: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危旌:高扬的旗帜。投笔吏:指东汉人班超。他投笔从戎,后来因功封为定远侯。请长缨:缨,绳子
24、。西汉人终军曾向汉武帝主动请缨,出使南越,后常用来指请求杀敌或请求给予任务。14请赏析【甲】诗三四句中的“钟”和“割”这两个字的妙处。15两首诗都紧扣“望”字,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请结合两诗的最后两句内容,说一说两位作者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14 “钟”字使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割”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大。 15【甲】诗结尾两句既写出了作者对泰山高大雄伟的喜爱,也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乙】诗结尾两句表现了诗人投笔从戎、平定边患、为国立功的壮志【点津】14考查对诗句的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
25、晓”,意思是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界,晨昏迥然不同。“钟”有“聚集、汇集”之意,将大自然人格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割”有“割断”之意,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泰山遮天蔽日、巍峨高大的形象。15该题考查对比阅读、情感主旨。【甲】诗结尾两
26、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思是:定要登上那最高峰,俯瞰在泰山面前显得渺小的群山。本句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写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表现出诗人对泰山的喜爱;将泰山与众山进行对比,凸显出泰山巍峨高大,然而作者不惧艰险打算登上泰山之巅,表现了诗人不怕艰难险阻,敢于攀登绝顶,志向远大,具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乙】诗结尾两句“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意思是: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联系注释“投笔吏:指东汉人班超。他投笔从戎,后来因功封为定远侯”“请长缨:缨,绳子。西汉人终军曾向汉武帝主动请缨,出使南越,后常用来指请求杀敌或请求给予任务”可知,
27、末联连用了两个典故,第一个是“投笔从戎”,东汉班超原在官府抄公文,一日,感叹说,大丈夫应该“立功异域”,后来果然在处理边事上立了大功。第二个是“终军请缨”,终军向皇帝请求出使南越说服归附,为表现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他请皇帝赐给长带子,说是在捆南越王时要用它。祖咏运用典故表现了自身也能够像班超一样投笔从戎,为国效力,建功立业;也希望像终军一样平定边患,实现抱负。据此概括作答即可。16【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赏析杜甫的石壕吏,按要求回答问题。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
28、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下列对古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B“吏呼一何怒”,从“呼”“怒”中可见差役凶横残暴的形象。C诗人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不满那场平叛战争。D这首古体诗主要内容是叙事性的,但又带有比较强的抒情色彩。(2)从整首诗看,你觉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一句中的人物“泣”的原因是什么?从“如闻”二字中你感受到了杜甫怎样的形象呢?【参考答案】(1)C(2)原因是:婆婆被拉走,公公不在家,丈夫又死了,孩
29、子尚年幼,生活很贫困,苦不堪言,所以“泣”;形象是:关切人民痛苦的形象。【点津】(1)该题考查内容鉴赏。C.石壕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做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不满那场平叛战争”有误;故选C。(2)该题考查内容理解。“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意思是: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泣”的原因是多重的;联系“老翁逾墙走”可知,公公不在家;根据“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室中更无人,惟有乳
30、下孙”可知,丈夫死了,孩子尚年幼;“出入无完裙”,表现了生活的贫困;根据“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可知,婆婆被拉走,苦不堪言;据此可总结“泣”的原因。“如闻”指隐隐约约听到;诗人难以入眠听着动静,展现了诗人关切人民痛苦的形象。【2023广西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诗借景抒情,写出诗人前往楚地途中的所见所感。B首联写诗人乘舟到“荆门外”,交代了诗人的行踪。C颔联描写长江两岸特
31、有的景色,体现山水的静态美。D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这两幅美丽的画面。18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7C 18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点津】17该题考查诗歌鉴赏。C.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意思是: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此句描绘了四种景象:起伏的山岭,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荒原。每一种景象都是那样的阔大,让人穷尽目光,思接千里。“随”字写出了山逐渐消失,平野逐渐出现,展现了山到平野的转换,使景物有动态的美感。“入”展现了江水的奔腾而去画面,用流动(转换
32、)的视角画出了一副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展现的是动态美;“体现山水的静态美”有误;故选C。18该题考查作者情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意思是: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怜”的意思是怜爱,是人所有的情感,所以此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江水拟人化,“怜”和“送”赋予江水以人的浓厚感情,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19【2023山东临沂中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
33、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有人评论尾联“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句意: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文天祥被俘,途径零丁洋,元军逼迫他招降宋军,他写下这首诗,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尾联中诗人直抒胸臆,慷慨激昂,以磅礴的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犹如洪钟长鸣,振聋发聩,引人深思。【点津】该题考查诗句鉴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34、汗青”的意思是: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这首诗当作于宋祥兴二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被押解至崖山后,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出示此诗以明志。此诗前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点明诗的主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于死?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直抒胸臆,慷慨陈词,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当
35、如撞钟,清音有余”更是准确地评价了它的表达效果,突出表明了诗人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20.【2023江苏扬州中考】【甲】送苏尚书赴益州唐郑惟忠离忧将岁尽,归望逐春来。庭花如有意,留艳待人开。【乙】送别唐陈子良落叶聚还散,征禽去不归。以我穷途泣,沾君出塞衣。注:均选自全唐诗。征禽远徒的大雁。(1)【乙】诗为什么写“落叶”和“征禽”?(2)如果从这两首诗中选两句,送给即将外出上学的好友,你选哪两句?简述理由。【参考答案】(1)“落叶”“征禽”表达的是诗人漂泊、零落、孤苦的深沉情感。(2)示例:庭花如有意,留艳待人开。这两句诗蕴含着对新生与希望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
36、的期许。(言之有理即可)【点津】(1)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意象的理解。“落叶聚还散,征禽去不归”,意思是落叶聚在一起终究还会飘散,远徒的大雁一去不复返。“落叶”向我们传达着这样的暗示:枯萎,飘零,无所归依。所以,那些写落叶的诗句,常常带着游子的感伤,去国怀乡者的孤寂,或者怀才不遇者的愁闷。在诗词中,同有“雁”归而人去的离情别愁。所以,“落叶”“征禽”表达的是诗人漂泊、零落、孤苦的深沉情感。(2)考查内容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离忧将岁尽,归望逐春来。庭花如有意,留艳待人开”这首诗的含义是年岁将尽,离愁渐渐消逝,期盼着春天的到来,同时描述了庭院里的花朵似乎有意留下美丽,等待人们来欣赏。“庭花如有意,留
37、艳待人开”蕴含着对新生与希望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期许。适合送给即将外出上学的好友,有鼓励和期许之意。21【2023广东中考】默写古诗时,“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雁”常被误写成“燕”。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解释为什么要写作“雁”。知识卡片汉书苏武传记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后以“雁足”或“雁”为书信的代称。【参考答案】“归雁”,指北归的大雁。诗人见雁思亲,表达浓浓的乡思愁绪。而非“燕”。【点津】该题考查对诗歌词句的理解。根据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可知,其意思是: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洛阳。根据知识卡片“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后以雁足或雁为书信的代称。”可知,“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而“燕”指的是“燕子”,古代的诗人往往会将“燕”作为春天的使者,传达春天来到的讯息,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谁家新燕啄春泥”。所以,“归雁”,指北归的大雁。诗人见雁思亲,表达浓浓的乡思愁绪。而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