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3-2024学年度阶段性检测高三 物理本试题分为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生务必填写清楚班级、姓名、学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上交。第卷(共48分)一、单项选择(每题4分,共 32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写到答题卡上)1. 通过对下列哪个实验现象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A. 光电效应现象B. 粒子散射实验C. 黑体辐射实验D. 天然放射现象2. 如图所示,物体m静止于一斜面上,斜面固定,若将斜面的倾角稍微增加一些,物体m仍然静止在斜面上,则() A.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变小B.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变小C. 物体所
2、受的合外力变小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变大3. 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分别在、温度下发生等温变化,相应的两条等温线如图所示,对应的图线上有A、B两点,表示气体的两个状态。则()A. 温度为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比时大B. 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C. 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D. 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压强减小4. 日本东电正式提交核污水排海申请,预计2023年春开始排入福岛核电站1公里处的近海,此决定引发国内外强烈质疑。核泄漏对环境会造成污染,影响人类的安全、生活,其中核反应之一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核反应为衰变B. 环境温度升高,则的半衰期增大C.
3、 的比结合能比的比结合能大D. 的质量等于和X的总质量5. 如图所示,一位同学手持乒乓球拍托球沿水平直线跑动,球拍与球相对静止且均相对该同学身体静止,球拍平面和水平面之间夹角为。设球拍和球质量分别为M、m,不计球拍和球之间摩擦,不计空气阻力,则( )A. 该同学做匀速直线跑动B. 乒乓球处于平衡状态C. 球拍受到的合力大小为D. 球拍受到乒乓球的压力大小为6. 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A. 第1s末与第5s末的速度方向相反B. 第1s末与第5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C. 第3s内物体的位移为6mD. 1.5s末物体加速度为1.57.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
4、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已知力F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物体的质量为m,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及动摩擦因数分别为()A. ,B. ,C. ,D. ,8. 如图所示,一个重为10N的小球O被夹在两光滑斜面间,斜面AB和AC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60和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AB对小球的弹力是由小球的形变产生的B. 斜面AB对小球的弹力为5NC. 斜面AC对小球的弹力为10ND. 保持斜面AB倾角不变,缓慢增大斜面AC倾角,斜面AB对小球的弹力不变二、多项选择(每题 4分,共 16分。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写到答题卡上)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电
5、效应现象表明光具有粒子性B. 只要光强足够大,就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C. 衰变现象说明原子核内存在电子D. 核电站利用核燃料发生核裂变释放核能发电10. 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扩散现象与温度无关,不属于分子热运动B. 水仙花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D. 固体很难被压扁是因为其内部的分子间没有空隙11. 如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图象,则由图象可知() A. 它们速度方向相同B. 它们加速度方向相反C. 在时刻它们相遇D. 在时间内它们的位移相同12. 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经3s落地,则下
6、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第2s末速度为B. 物体在第3s初的速度为C. 物体在第1s内下落的高度为5mD. 物体在第2s内下落的高度为20m第卷(共52分)三、填空题(每空3分,共21分)13.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 (a)所示,其中 A 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两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b)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B、测量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C、同一次实验中,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和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
7、,结点O的位置可以不同D、在已记录结点位置的情况下,确定一个拉力的方向需要再选择两个相距较远的点(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填号)。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3)图(b)的F与F两力中,_是F1、F2合力的实际值。14.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研究小车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接的电源应为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_A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B释放小车前,应让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C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D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两点间距离时,应移动刻度尺分别测量每段长度(3)实验打出的纸带如
8、图2所示,图上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标出,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在B点时的速度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四、解答题(共31分)15. 图为“歼15”舰载机从该航空母舰甲板上起飞的情景,航空母舰静止在海面上,“歼15”舰载机在航空母舰跑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需要达到60m/s的速度才可安全起飞,求:(1)“歼15”舰载机由静止开始加速,滑行5s后,舰载机的速度大小;(2)从静止启动到安全起飞,“歼15”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滑行的距离;(3)若“歼15”舰载机能够借助弹射器获得初速度,只需滑行150m便可安全起飞,则“
9、歼15”舰载机至少需要获得多大的初速度。 16. 如图所示,一小球从平台上水平抛出,恰好落在邻近平台一倾角为=53的光滑斜面顶端,并刚好沿光滑斜面下滑,已知斜面顶端与平台的高度差h=0.8m,重力加速度取g=10m/s2,sin 53=0.8,cos 53=0.6,不计空气阻力,求:(1)小球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2)斜面顶端与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3)若斜面顶端高,则小球离开平台后经多长时间到达斜面底端? 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3-2024学年度阶段性检测高三 物理本试题分为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生务必填写清楚班级、姓名、学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
10、后上交。第卷(共48分)一、单项选择(每题4分,共 32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写到答题卡上)1. 通过对下列哪个实验现象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A. 光电效应现象B. 粒子散射实验C 黑体辐射实验D. 天然放射现象【答案】B【解析】【详解】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选B。2. 如图所示,物体m静止于一斜面上,斜面固定,若将斜面的倾角稍微增加一些,物体m仍然静止在斜面上,则() A.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变小B.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变小C.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变小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变大【答案】A【解析】【详解】AB由平衡条件可得,斜面
11、对物体的支持力为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当增大时,N变小,f变大,A正确,B错误;CD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合外力为零,CD错误。故选A。3.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在、温度下发生等温变化,相应的两条等温线如图所示,对应的图线上有A、B两点,表示气体的两个状态。则()A. 温度为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比时大B. 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C. 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D. 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压强减小【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可知,则温度为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比时小,故A错误;BA到B的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不变,气体内能不变,故B错误;CA到B的过
12、程中,气体的温度不变,气体内能不变,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即),则一定吸收热量(),故C错误; D由图像可知,A到B的过程中,压强减小,故D正确。故选D。4. 日本东电正式提交核污水排海申请,预计2023年春开始排入福岛核电站1公里处的近海,此决定引发国内外强烈质疑。核泄漏对环境会造成污染,影响人类的安全、生活,其中核反应之一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核反应为衰变B. 环境温度升高,则的半衰期增大C. 的比结合能比的比结合能大D. 的质量等于和X的总质量【答案】C【解析】【详解】A由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电荷数为、质量数为0,则X为,所以该核反应为衰变,故A错误;
13、B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的一个特征常数,它一般不随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变化,也不随元素所处状态(游离态或化合态)的不同和起始元素质量的多少而改变,即半衰期与外界环境无关,则B错误;C比结合能是某个原子核的结合能与组成该原子核的核子数的比值,比结合能越大,说明当初在孤立的核子(质子和中子),构成该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就越多,即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比结合能越小,原子更容易发生核反应,并在核反应中释放出能量,同时出现质量亏损,所以是经过核反应后,释放出能量后的转变成的更稳定的新核,比结合能比的比结合能大,故C正确;D该核反应向外释放能量,则由爱因斯坦质能方
14、程可知,该核反应存在质量亏损,则的质量大于和X的总质量,故D错误。故选C。5. 如图所示,一位同学手持乒乓球拍托球沿水平直线跑动,球拍与球相对静止且均相对该同学身体静止,球拍平面和水平面之间夹角。设球拍和球质量分别为M、m,不计球拍和球之间摩擦,不计空气阻力,则( )A. 该同学做匀速直线跑动B. 乒乓球处于平衡状态C. 球拍受到的合力大小为D. 球拍受到乒乓球的压力大小为【答案】C【解析】【详解】AB不计球拍和球之间摩擦,不计空气阻力,对小球分析如图所示一位同学手持乒乓球拍托球沿水平直线跑动,则小球所受的合力为则球在水平方向匀加速运动,由于球拍与球相对静止且均相对该同学身体静止,球、球拍和同
15、学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故AB错误;C对乒乓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球拍受到的合力大小为故C正确;D球拍对乒乓球的支持力大小为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球拍受到乒乓球的压力大小等于球拍对乒乓球的支持力大小为故D错误。故选C。6. 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A. 第1s末与第5s末的速度方向相反B. 第1s末与第5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C. 第3s内物体的位移为6mD. 1.5s末物体加速度为1.5【答案】D【解析】【详解】A图线在时间轴的上方,速度为正值,则第1s末与第5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故A错误;B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为正值,斜率负值,则第1s末与第5s末加速度方向相反,故B错误
16、;C图线与坐标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则第3s内物体的位移为故C错误;D1.5s末物体加速度和内的加速度相同,根据图像可知故D正确。故选D。7.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已知力F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物体的质量为m,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及动摩擦因数分别为()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平衡条件可得解得故选B。8. 如图所示,一个重为10N的小球O被夹在两光滑斜面间,斜面AB和AC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60和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AB对小球的弹力是由小球的形变产生的B. 斜面AB对小球的弹
17、力为5NC. 斜面AC对小球的弹力为10ND. 保持斜面AB倾角不变,缓慢增大斜面AC倾角,斜面AB对小球的弹力不变【答案】B【解析】【详解】A斜面对小球的弹力是由斜面的形变产生的,A错误;BC画出受力分析图如图 根据受力分析图可得B正确,C错误;D画出力的动态变化图,如图FC按照箭头方向变化,则FB在逐渐增大,D错误。故选B。二、多项选择(每题 4分,共 16分。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写到答题卡上)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电效应现象表明光具有粒子性B. 只要光强足够大,就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C. 衰变现象说明原子核内存在电子D. 核电站利用核燃料发生核裂变释放核能发电【
18、答案】AD【解析】【详解】A光电效应现象表明光具有粒子性,故A正确;B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光的频率是否大于照射材料的截止频率,而不是取决于光强,故B错误;C原子核内不存在电子,粒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之后发射的,故C错误;D核电站利用核燃料发生核裂变释放核能发电,故D正确。故选AD。10. 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扩散现象与温度无关,不属于分子热运动B. 水仙花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D. 固体很难被压扁是因为其内部的分子间没有空隙【答案】BC【解析】【详解】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温度越高,
19、扩散得越快,故A错误;B水仙花飘香是由于花的香气在空中不断扩散,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C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液体分子对颗粒的碰撞越少,颗粒的受力越不平衡,布朗运动越明显,故C正确;D固体分子之间仍然有空隙,固体很难被压扁的原因是分子间有斥力,故D错误。故选BC11. 如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图象,则由图象可知() A 它们速度方向相同B. 它们加速度方向相反C. 在时刻它们相遇D. 在时间内它们的位移相同【答案】ABD【解析】【详解】A两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可知它们速度方向相同,选项A正确;B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它们加速度方向相反,选
20、项B正确;C在时刻它们的速度相等,但是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两物体没有相遇,选项C错误;D根据图像的面积等于位移可知,在时间内它们的位移相同,选项D正确。故选ABD。12. 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经3s落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第2s末的速度为B. 物体在第3s初的速度为C. 物体在第1s内下落的高度为5mD. 物体在第2s内下落的高度为20m【答案】AC【解析】【详解】AB第3s初即为第2s末,故物体在第2s末的速度为A正确,B错误;C物体在第1s内下落的高度为C正确;D物体在前2s内下落的高度为则物体在第2s内下落的高度为D错误。故选AC。第卷(共52分)三、填空题(每空3
21、分,共21分)13.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 (a)所示,其中 A 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两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b)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B、测量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C、同一次实验中,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和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可以不同D、在已记录结点位置的情况下,确定一个拉力的方向需要再选择两个相距较远的点(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填号)。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
22、建立物理模型法(3)图(b)的F与F两力中,_是F1、F2合力的实际值。【答案】 . AB . B . 【解析】【详解】(1)1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故A正确;B为了减小实验中摩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故B正确;C同一次实验中,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和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必须相同,不同次实验结点O的位置可以不同,故C错误;D在已记录结点位置的情况下,确定一个拉力的方向需要再选择相距较远的一个点就可以了,故D错误。故选AB。(2)2本实验采用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
23、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替代,实验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3)3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结点拉至O点时的作用力是F1、F2合力的实际值,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F是F1、F2合力的理论值。14.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研究小车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接的电源应为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_A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B释放小车前,应让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C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D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两点间距离时,应移动刻度尺分别测量每段长度(3)实验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图上各点为计
24、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标出,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在B点时的速度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 . 交流 . AB#BA . 0.810 . 1.97【解析】【详解】(1)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接的电源应为交流电源。(2)2A为减小实验误差,应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故A正确;B释放小车前,应让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故B正确;C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故C错误;D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两点间距离时,使刻度尺的零刻线对准纸带上的第一个计数点,依次记录下纸带上两点间距离,不应移动刻度尺分别测量每段长度,这样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故
25、D错误。故选AB。(3)3 4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标出,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有纸带上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是由,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B点时的速度四、解答题(共31分)15. 图为“歼15”舰载机从该航空母舰甲板上起飞的情景,航空母舰静止在海面上,“歼15”舰载机在航空母舰跑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需要达到60m/s的速度才可安全起飞,求:(1)“歼15”舰载机由静止开始加速,滑行5s后,舰载机的速度大小;(2)从静止启动到安全起飞,“歼15”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滑行的距离;(3)若“歼15”舰载机能够借助弹射器获得初速度,只需滑行150m便可安全起飞,则“歼15”
26、舰载机至少需要获得多大的初速度。 【答案】(1)40m/s;(2)225m;(3)【解析】【详解】(1)由速度公式代入数据得(2)由代入数据可得(3)由可得代入数据可得16. 如图所示,一小球从平台上水平抛出,恰好落在邻近平台的一倾角为=53的光滑斜面顶端,并刚好沿光滑斜面下滑,已知斜面顶端与平台的高度差h=0.8m,重力加速度取g=10m/s2,sin 53=0.8,cos 53=0.6,不计空气阻力,求:(1)小球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2)斜面顶端与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3)若斜面顶端高,则小球离开平台后经多长时间到达斜面底端? 【答案】(1);(2);(3)【解析】【详解】(1)小球在空中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有解得小球恰好沿斜面方向进入斜面,则有解得(2)由解得则斜面顶端与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为(3)小球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为小球在斜面上初速度为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解得或(舍去)则小球离开平台后到达斜面底端所用时间为第20页/共20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