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模拟预测卷01 (新课标Ⅰ卷)(试卷+答案与评分标准).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6313973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90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模拟预测卷01 (新课标Ⅰ卷)(试卷+答案与评分标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模拟预测卷01 (新课标Ⅰ卷)(试卷+答案与评分标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模拟预测卷01 (新课标Ⅰ卷)(试卷+答案与评分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模拟预测卷01 (新课标Ⅰ卷)(试卷+答案与评分标准).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202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模拟预测卷011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物理第I卷(选择题,共4 8分)二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 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 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天文学家一直在寻找系外“宜居”行星,盼望有一日,人类能够移居另一颗行星.若发现某颗行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8 倍,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2 倍.那么,一个在地球表面能举起60 kg物体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能举起物体的质量约为()A.15 kg B.30kg C.60 kg D.75 kg15.人们

2、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些人喜欢躺着玩手机,经常出现手机砸伤人脸的情况.若手机的质量为 150 g,从离人脸约20 cm 的高度无初速度掉落,砸到人脸后手机未反弹,人脸受到手机的冲击时间约为 0.1 s,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手机与人脸作用过程中,手机的动量变化量大小约为0.5kg m/sB.人脸对手机的冲量大小约为0.3 NsC.人脸对手机的冲量大小约为1.0 N-sD.手机对人脸的平均冲力大小约为4.5 N16.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由一个半径为R 的;圆弧AB和另一个/圆弧8 c 组成,两者在最低点 B 平滑连接.一小球(可视为质点)从 A 点

3、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恰好能通过C 点,则 8 c 弧的半径为()17.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利用传感器研究电容器放电过程的实验电路,实验时先使开关S 与 1 端相连,电源对电容器充电,待电路稳定后把开关S 掷向2 端,电容器通过电阻放电,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这个曲线的横坐标是放电时间,纵坐标是放电电流.若其他条件不变,只将电阻R 换为阻值更大的定值电阻,现用虚线表示电阻值变大后的if 曲线,则在下列四个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18.一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8,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其边界如图中虚线所示,ah=he=2bc=2de=L,儿d e 为矩形

4、.一束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在纸面内从“点垂直于而射入磁场,这些粒子具有各种速率.不计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其运动速率为(),4mn 小 qBLD.c2mD小 如,J.o3m2J19.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针对核反应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 3$2U-2%Th+X知e+Y汨 e+jH-V B +K 2U+3 一卷 Sr+1%Xe+10MA.核反应方程是重核裂变,X 是 a 粒子B.核反应方程是轻核聚变,Y 是中子C.核反应方程是太阳内部发生的核聚变的一种,K 是中子D.核反应方程是衰变方程,M 是中子2 0.如图中所示,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倾角a

5、=37。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上滑的最大高度为3.0m.选择地面为参考平面,上滑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 随物体离地面的高度力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取g=10m/s2,sin 37=0.60,cos 37=0.80.贝 ij()A.物体的质量 i=0.67 kg B.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0C.物体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l m/s2D.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瓦=10 J21.如图所示,CD E和 MNP为两根足够长且弯折的平行金属导轨,C D、例N 部分与水平面平行,D E和NP与水平面成30。角,间距=1 m,面上有垂直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1 T,OE

6、PN面上有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2 T.两根完全相同的导体棒a、b,质量均为?=0.1 k g,导体棒与导轨C。、M N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导体棒。与导轨。E、NP之间无摩擦.导体棒a、b 的电阻均为R=1 Q.开始时,6 棒静止在导轨上,现在由静止释放棒,运动过程中a、b 棒始终不脱离导轨,除导体棒外其余电阻不计,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g 取 10m/s2,贝 i ()B.若经过1s,6 棒开始滑动,则此过程中,a 棒发生的位移大小为0.24 mC.若 将 面 上 的 磁 场 方 向 变 为 竖 直 向 上,大小不变,匕棒始终在水平导轨上,经过

7、足够长的时间,a棒做匀速运动D.若 将CQNM面上的磁场方向变为竖直向上,大小不变,人棒始终在水平导轨上,经过足够长的时间,b棒做匀加速运动第n卷二 非选择题:共6 2分,第22 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 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 7分。22.(6 分)为测定待测电阻段的阻值(约为9 000 Q),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电池组E:电动势3 V,内阻不计;电压表V:量程6.0 V,内阻很大;电流表A i:量程01 5 m A,内阻约为100C;电流表A2:量程0300 p A,内阻为1000。;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20。,额定电流2 A;定 值

8、 电 阻 阻 值 为2 000 C,额定电流10 mA;定值电阻&:阻值为200 C,额定电流0.1 A;开关S、导线若干.(1)为了准确地测量尺的阻值,某同学己经设计出了大致的电路,如图甲所示,但电表和电阻代号还未填入,请你帮他将正确的电表代号填入二内,并将正确的电阻代号填在对应电阻的下方;(2)调节滑动变阻器R”两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可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是 mA,电流表A 2 的示数是 gA,则待测电阻凡的阻值是 xl O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 3.(9 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矩形线框自由下落过程中的动量定理,己知线框用直径为“(远小于线框的边长)的粗铜线做成;当地重力加

9、速度为g.某次实验中线框下边和上边先后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分别为r i 和A.用天平测线框的质量相B.用刻度尺测线框上、下边之间的距离心C.用秒表测线框上、下边通过光电门的时间间隔加(2)线 框 下 边 通 过 光 电 门 时 的 速 度 大 小 为(请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己知量来表示);(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满足关系式(请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来表示),则验证了自由下落过程中线框的动量定理.(4)请提一条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帮助的建议:.2 4.(1 2 分)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斜面,倾角。为37。,斜面5c 与水平面AB平滑连接,质量m =2 k g 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的M 点,M 点与3 点之

10、间的距离L =9m,物体与水平面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5,现物体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恒力尸=1 4 N 作用,运动至3 点时撤去该力,(s i n 37 0 =0.6,co s 37 0 =0.8,取g=l O h Y s 2)贝 I :(1)物体在恒力作用下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2)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是多大?(3)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是多少?2 5.(2 0 分)如图所示,在绝缘水平面上方,有两个边长d=0.2 m的正方形区域I、I I,其中区域I 中存在水平向右的大小为8=30 N/C 的匀强电场,区域I I 中存在竖直向上的大小为所=1 5 0 N/C 的匀强电场.现

11、有一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机=0.3 k g 的滑块,以“=1 m/s 的初速度从区域I 边界上的A点进入电场,经过一段时间后,滑块从区域H边界上的。点离开电场(。点未画出),滑块的电荷量q=+0.1 C,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7 5,重力加速度取g=1 0 m/s 2.问:(计算结果可用根式表示)(1)滑块进入区域H时的速度是多少?(2)D点与A点的水平距离、竖直距离分别为多少?(3)若仅改变区域I I 中电场强度的大小,要使滑块从区域n中的右边界离开电场,则区域n中电场强度大小 E的取值范围应为多少?(-)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

12、计分。33.【物理选修3-3】(15分)(1)(5 分)如图所示,将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处,乙分子放置于,轴上距离。点很远的,4 处,八、2、门为 轴上的三个特殊的位置,甲、乙两分子间的分子力F和分子势能与 随两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设两分子间距离很远时,与=0.现把乙分子从处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虚 线 1 为与一/图线、实线2 为 Fr 图线B.当分子间距离内七时,甲、乙两分子间只有分子斥力,且分子斥力随厂 的减小而增大C.乙分子从小到也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加速运动,从 2到 ri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D.乙分子从/4到 0 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增

13、大后减小,在 n 位置时分子势能最小E.乙分子的运动范围为/心力打(2)(1 0 分)如图所示为两个固定的导热良好的水平汽缸4、B,由水平硬杆相连的活塞面积分别为5A=100cm2,SB=20cm2.两汽缸通过一带阀门K 的细管连通,最初阀门关闭,A 内有理想气体,B 内为真空.两活塞分别与各自汽缸底相距a=b=50 c m,活塞静止.设环境温度保持不变,不计摩擦,大气压强保持po=76cm H g不变,细管体积可忽略不计,求:阀门K 关闭时,汽缸A 中气体的压强;将阀门K 打开,足够长时间后,左侧活塞停在距A 汽缸底多远处.34.【物理一一选修3-4】(15分)(1)(5 分)下 列 选 项

14、 与 多 普 勒 效 应 有 关 的 是.A.科学家用激光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B.医生利用超声波探测病人血管中血液的流速C.技术人员用超声波探测金属、陶瓷、混凝土中是否有气泡D.交通警察向车辆发射超声波并通过测量反射波的频率确定车辆行进的速度E.科学家通过比较星球与地球上同种元素发出光的频率来计算星球远离地球的速度(2)(10分)有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两个相距3 m 的声源5,和S 如图所示.一人站在声源北方的A 点,此人此时听到的声音很响,这个人向东慢慢移动,声音逐渐减弱,到B点时几乎听不到声音,测得A、B间的距离为1.5 m.则:北十*东2A B4 m5.*3 m-$、S2声波的波长丸为多少?若此人由B点再向正南方向移动,声音逐渐变响,那么,此人沿正南方向至少走多远,声音又变得很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