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自考08816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押题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10月自考08816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押题及答案解析.doc(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单选:题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最早出现于()A、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50年代答案: B解析: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它结合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系统学、运筹学、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学、政策科学、通信技术等学科知识而形成。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不是随着计算机的问世而出现的,它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伯德在描述决策和管理的关系时就提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P6-7题目: 工具软件又称为()A、服务性程序B、编辑程序C、链接程序D、计算机测试和诊断程序答案: A解析: 工具软件又称为服务性程序,是在系统开发和系统维护时使用的工具,包括编辑程
2、序、链接程序、计算机测试和诊断程序等,用来完成一些与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及文件有关的任务。P30题目: 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机诞生于()A、1946年B、1952年C、1959年D、1962年答案: A解析: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它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数万个真空管建造起来的,从此开启了计算机发展的历史。P20题目:系统的构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两个以上的组成成分,两个以上的组成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A、系统构成需要更多技术B、整体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C、系统不具有整体特定功能D、系统构成需要更多时间答案: B
3、解析: 题目: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五大部分,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五大部分的是()A、运算器B、软件C、输入输出设备D、控制器答案: B解析: 题目: 断电后,会使存储的数据丢失的存储器是()A、RAMB、硬件C、ROMD、软盘答案: A解析: 题目: 信息系统发展成为管理信息系统,是因为信息系统的功能集中于()A、对管理信息进行处理B、对生产管理进行控制C、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传输D、提供信息和支持决策答案: D解析: 题目: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解决()A、结构化问题B、非结构化问题C、半结构化问题D、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答案: A解析: 题目:通常将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合称为A、主机B
4、、内部存储C、外部存储D、网络答案: A解析: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中央处理器(CPU),CPU和内存储器则合称计算机的主机,在微型机中主机安装在一块主机版上。题目: 计算机系统中,最贴近硬件的系统软件是A、语言处理程序B、数据库管理系统C、服务性程序D、操作系统答案: D解析: 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重要组成和核心,它主要作用是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调度用户作业程序和处理各种中断,从而保证计算机各部分协调有效工作。操作系统是用户同计算机的接口,用户通过操作系统来操作计算机,它也是最贴近硬件的系统软件。题目: 用于支持管理人员的各个层次,帮助管理人员更好
5、的制定战略决策的信息系统是A、OASB、经理信息系统C、事物处理系统D、决策支持系统答案: D解析: 决策支持系统可用于支持管理人员的各个层次,帮助管理人员更好的制定战略决策。题目: 某些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可以参考利用,但又不能完全依赖这些固有的决策规则和决策模型的决策问题是A、非结构化决策问题B、半结构化决策问题C、结构化决策问题D、任何决策问题答案: B解析: 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不同可将决策划分为三种类型:(1)结构化决策。结构化决策问题相对比较简单、直接,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能用明确的语言和模型加以描述,并可依据一定的通用模型和决策规则实现其决策过程的基本自动化。例
6、如,应用解析方法,运筹学方法等求解资源优化问题。(2)非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问题是指那些决策过程复杂,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没有固定的决策规则和通用模型可依,决策者的主观行为(学识、经验、直觉、判断力、洞察力、个人偏好和决策风格等)对各阶段的决策效果有相当影响,往往是决策者根据掌握的情况和数据临时作出决定。例如一个组织管理体制的制定问题等。(3)半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问题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一定规律可以遵循,但又不能完全确定,即有所了解但又不全面,有所分析但又不确切,有所估计但又不确定。这样的决策问题一般可适当建立模型,但无法确定最优方案。例如
7、资金分配计划等。题目: 企业系统规划法的优点在于能保证A、管理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的组织结构B、数据类独立于企业的组织结构C、管理功能独立于企业的组织结构D、系统规划独立于企业的组织结构答案: A解析: 企业系统规划法的主要优点是:把企业目标转为管理信息系统战略的全过程,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该方法所支持的目标是企业的各层次目标,表达所有管理层次的要求;向企业提供一致性信息,保证管理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对组织机构的变动具有适应性。题目: 企业管理中必要的、逻辑上相关的、为了完成某种管理功能的一组决策活动的集合是指A、管理流程B、业务过程C、系统规划D、开发方法答案: B解析:
8、 企业管理活动是由许多业务过程组成的,定义业务过程是指识别企业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的集合。企业业务过程一般可以归纳为计划控制、产品服务、支持资源三方面。识别业务过程实际上就是识别这三方面业务过程,只有对业务过程有透彻的了解,企业系统规划法才能成功。题目: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组织活动除了包括成立一个领导小组,进行人员培训外,还包括A、实际实施B、制定进度C、总结成果D、系统设计答案: B解析: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组织: (1)成立战略规划领导小组;(2)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3)安排战略规划的进度 。题目: U/C矩阵的求解过程是通过A、综合法来完成的B、关键成功因素法来完成的C
9、、因果图来完成的D、表上作业来完成的答案: D解析: UC矩阵求解的过程是通过表上作业来完成的。题目: 检验输入月份最大不能超过12是属于A、视觉校验B、数据类型校验C、逻辑校验D、记录计数校验答案: C解析: 逻辑校验:根据业务上各种数据的逻辑性,检查有无矛盾。例如,月份最大不会超过12,否则出错。p188题目: 数据库的实施应在A、系统分析阶段进行B、系统设计阶段进行C、系统实施阶段进行D、系统评价阶段进行答案: C解析: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对应信息系统开发步骤:(1)需求分析系统分析。(2)概念结构设计系统分析。(3)逻辑结构设计系统设计。(4)物理结构设计系统设计。(5)数据库实现系统实
10、施。(6)数据库运行维护运行与维护。题目: 校验位不可能发现的错误是A、抄写错B、易位错C、双易位错误D、原数据错答案: D解析: 校验位可以检测出的错误类型:(1)抄写错误(2)易位错误(3)双易位错误(4)随机错误,由以上两种或三种错误综合形成的错误题目: 概念模型描述的是A、与数据库物理实现有直接关系的数据库B、已确定了采用何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库C、数据库的逻辑结构D、从用户角度看到的数据库答案: D解析: 概念模型独立于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描述的是从用户角度看到的数据库,反映了用户的现实环境,而与数据库将来怎样实现无关。题目: 代表客观实体、属性和状态等的符号是A、系统B、数据
11、C、代码D、文字答案: C解析: 代码是指代表客观实体、属性和状态等的符号。题目: 系统设计报告是A、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依据B、系统规划阶段的工作依据C、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依据D、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依据答案: C解析: 系统设计报告是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依据。题目: 输出设计是A、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B、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C、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D、系统规划阶段的工作答案: C解析: 输出设计是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在输出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和满足用户的需求,要以“用户第一”的态度完成输出设计工作。题目: 白盒测试属于A、总调B、联调C、机器测试D、人工测式答案: C解析: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是
12、一种机器测试,即将软件看作透明的自盒从程序的逻辑结构入手,按照一定的原则来设计测试用例,设定测试数据对软件的逻辑过程进行测试,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题目: 系统切换不仅是机器和程序的转换,也是A、经济的转换B、心情的转换C、文件总结D、人工的转换答案: D解析: 人员的培训工作系统切换不仅是机器的转换、程序的转换,更难的是人工的转换,应提前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题目: 系统的安全性是指A、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B、系统有一定的安全性能,保证软硬件等不轻易受到损害C、系统功能完全满足用户要求D、软件利用率答案: B解析: 系统的安全性是指系统有一定的安全性能,保证软硬件等不轻易受到损害。信息系统的
13、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保密性、可控制性、可审查性和抗攻击性。题目: 个人复查属于A、总调B、联调C、机器测试D、人工测式答案: D解析: 人工测试又称代码复审,主要有3种方法:个人复查、抽查和会审。题目: 详细调查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计算去B、问卷法C、引申法D、冥想法答案: B解析: 系统详细调查的方法:调查座谈会、重点询问方式、问卷调查方式、查阅与待开发系统有关的资料、跟踪现场业务流程、向用户领域的专家个别咨询、实地考察、使用各种调查工具等。其中座谈法、问卷法是最为普遍采用的方法。题目: 从整体上协调规划,强调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的设计开发策略是()A、“自上而下”策略B、“自下而上”策略
14、C、“自左而右”策略D、“自右而左”策略答案: A解析: 题目: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在分析与设计上强调()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系统调查D、系统设计答案: A解析: 题目: 系统规划的特点是()A、结构化程度高B、面向最终用户C、主要是技术问题D、面向全局的关键问题答案: D解析: 题目: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集不包括()A、系统目标B、系统约束C、系统开发组织D、系统开发战略答案: C解析: 题目: 表格分配图是()A、数据流程调查使用的工具B、编程工具C、系统设计工具D、描述系统中的报告、单据与哪些部门发生业务联系的工具答案: D解析: 题目: 在数据字典中我们把数据结构在系统内传输的路
15、径称为()A、数据设计B、数据存储C、处理过程D、数据流答案: D解析: 题目: 数据库设计是()A、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B、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C、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D、系统规划阶段的工作答案: C解析: 题目: 物理模型设计是系统开发中哪个阶段的任务?()A、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B、系统设计C、系统分析D、系统规划答案: B解析: 题目:信息系统的技术可以作为自由替代资本和劳动力的生产要素,这个理论是A、微观经济理论B、交易成本理论C、转换成本理论D、决策控制理论答案: A解析: .微观经济理论认为,信息技术是一个生产要素,它可以替代资本和劳动力。题目: 信息系统通常按管理的等级层次分为三个层次
16、,它们分别是A、计划级、控制级、操作级B、高层决策级、中层决策级、基层作业级C、战略级、战术级、策略级D、战略信息管理子系统、管理控制子系统、操作层子系统答案: D解析: 按企业所处的层次,对应管理信息的分类特点,可将管理信息系统分成操作层子系统(底层)、管理控制子系统(中层,承上启下)、战略信息管理子系统(高层)。题目: 最基本最核心的系统软件是A、操作系统B、数据库管理系统C、程序设计语言D、计算机网络答案: A解析: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软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软件。题目: 下列不属于数据的物理结构的是A、顺序存储B、链接存储C、索引存储D、倒排存储答案: D解析: 物理结构又称存储结构
17、,指数据元素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存储方式,存储方式一 般有四种:顺序存储、链接存储、索引存储及散列存储。题目: 决策支持系统的核心内容是A、数据库系统B、人机交互系统C、方法库系统D、模型库系统答案: B解析: 决策支持系统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它的核心内容是人机交互系统。题目: 数据字典的内容不包括A、数据流B、数据处理C、数据管理机构D、数据存储答案: C解析: 数据字典是数据库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成果。数据字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题目: 数据
18、流图的组成符号不包括A、数据输入B、外部实体C、数据处理D、数据存储答案: A解析: 数据流图(DFD)的基本成分如下所述。1、数据流。数据流由一组固定成分的数据组成,表示数据的流向。值得注意的是DFD中描述的是数据流,而不是控制流。除了流向数据存储或从数据存储流出的数据流不必命名外,每个数据流都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名字,以反映该数据流的含义。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描述了输入数据流到输出数据流之间的变换,也就是输入数据流经过什么处理后变成了输出数据流。3、数据存储。数据存储用来表示暂时存储的数据,每个数据存储都有一个名字。4、外部实体。外部实体是指存在于软件系统之外的人员或组织。它指出系统所需数据
19、的发源地和系统所产生数据的归宿地。题目: 用TB一C一25代表25寸彩色电视机,这个代码属于A、顺序码B、混合码C、字符码D、尾数码答案: B解析: 1、混合码是由数字、字母混合组成的代码,是数字与字母混合形式编码。2、顺序码又称系列码,它是一种用连续数字代表编码对象的码。题中的就是混合代码,因此选B。题目: 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A、数据流程图B、业务流程图C、功能结构图D、组织机构图答案: A解析: 结构化分析方法中所使用的工具都是用于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建立。主要有三类:1、数据流程图,也称为DFD(Data Flow Diagram) 图,该工具用过程、数据流、数据存储、实体四
20、个基本要素描述了系统中数据的流动和数据的变化(即系统所执行的工作或处理) 。2、数据字典:是对DFD图中出现的一些主要的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和数据存储的数据逻辑结构的一种描述。3、过程说明:是对DFD图中的处理过程加以详细的说明,使用的工具包括结构化英语、判定树、判定表以及IPO图。IPO图是输入/处理/输出图的简称,是IBM公司发展完善起来的一种图形工具,能够方便地描绘输入数据、对数据的处理和输出数据之间的关系。题目: 用二维表数据来反映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及其相互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A、实体联系模型B、层次模型C、网状模型D、关系模型答案: A解析: 实体联系模型是指用二维表数据来反映现实
21、世界中的事物及其相互联系的数据模型。题目: 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出可信、新颖、有效并能被人们所理解的、潜在的模式、规律或趋势的技术称为A、数据挖掘B、专家系统C、联机分析处理D、数据仓库答案: A解析: 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出可信、新颖、有效并能被人们理解的、潜在的模式、规律或趋势的高级处理过程。题目: 那种比较简单、直接,有相对成熟的决策方法和决策过程可以利用的决策属于A、非结构化决策B、半结构化决策C、结构化决策D、战略决策答案: C解析: 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不同可将决策划分为三种类型:(1)结构化决策。结构化决策问题相对比较简单、直接,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能
22、用明确的语言和模型加以描述,并可依据一定的通用模型和决策规则实现其决策过程的基本自动化。例如,应用解析方法,运筹学方法等求解资源优化问题。(2)非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问题是指那些决策过程复杂,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没有固定的决策规则和通用模型可依,决策者的主观行为(学识、经验、直觉、判断力、洞察力、个人偏好和决策风格等)对各阶段的决策效果有相当影响,往往是决策者根据掌握的情况和数据临时作出决定。例如一个组织管理体制的制定问题等。(3)半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问题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一定规律可以遵循,但又不能完全确定,即有所了解但又不全面,有所分析
23、但又不确切,有所估计但又不确定。这样的决策问题一般可适当建立模型,但无法确定最优方案。例如资金分配计划等。题目: 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A、系统规划的依据B、系统实施的依据C、系统设计的依据D、系统评价的依据答案: C解析: 系统分析报告是系统分析阶段的产物,主要为后面的各个阶段提供依据。在系统分析之后是系统设计阶段,所以就是系统设计的依据。题目: 某企业建立了生产、销售、人事等从基层到高层的MIS,这种MIS的结构为A、概念结构B、软件结构C、职能结构D、综合结构答案: C解析: 基于职能的分解可分为销售子系统、生产子系统、财务子系统、物资子系统和员工子系统题目: 在系统设计中使用U/C矩
24、阵方法的主要目的是A、确定系统边界B、确定系统内部关系C、确定系统与外部的联系D、确定系统子系统的划分答案: D解析: 在系统设计中使用UC矩阵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系统子系统的划分。题目: 规范化理论的提出人是A、P.G.W.KeenB、E.F.CoddC、S.S.MittraD、R.H.Spraque答案: B解析: 规范化规范化的理论是EFCodd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都应满足一定的规范才能构造出好的数据模式题目: 原型法贯彻的开发策略是A、自上而下B、系统调查C、自下而上D、综合法答案: C解析: (1)“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是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
25、的功能,逐步地由低级到高级建立MIS。因为任何一个MIS的基本功能是数据处理。所以此方法首先从研制各项数据处理应用开始,然后根据需要逐步增加有关管理控制方面的功能。优缺点:可以避免大规模系统可能出现运行部协调的危险,但缺点是不能像想象那样完全周密,由于缺乏从整个系统出发考虑问题,随着系统的进展,往往要作许多重大修改,甚至重新规划设计。(2)“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由于这种开发策略要求很强的逻辑性,因为难度较大。它是一种更重要的开发策略,是信息系统的发展走向成熟的台区域。所以原型法贯彻的开发策略是自下而上。题
26、目: 调查管理业务流程时,调查范围应该是系统中A、所有环节的处理业务B、关键的处理业务C、与系统外有联系的处理业务D、产生报表的处理业务答案: A解析: 业务流程调查:通过业务流程图来反映组织的业务过程。它包括各环节的处理业务、信息来源、处理方法、计算方法、信息流经去向、提供信息的时间和形态。题目: 下列工作全部属于系统实施阶段的内容是A、模块划分,程序设计,人员培训B、选择计算机设备,输出设计,程序调试C、可行性分析,系统评价,系统转换D、程序设计,设备购买,数据准备与录入答案: D解析: 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有七项: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物理系统;建立数据库系统;程序设计;系统测试;整
27、理基础数据;人员培训;系统切换。题目: 数据流程图的特性是A、直观性和抽象性B、概括性和准确性C、抽象性和概括性D、概括性和直观性答案: C解析: 数据流程图的特性是抽象性和概括性。题目: 用质数法确定代码结构中的校验位时,校验码的取值是质数法中的()A、权B、模C、除得的商D、模减去余数答案: D解析: 题目: 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有()A、文件和数据库设计B、系统运行的日常维护C、程序设计D、制定设计规范答案: C解析: 题目: 新系统投入运行后,原系统仍有一段时间与它同时运行,称为()A、直接切换B、测试C、分段切换D、平行切换答案: D解析: 题目: 系统完整性是指()A、单位时间内
28、完成的工作量B、系统有一定的安全性能,保证软硬件等不轻易受到损害C、系统功能完全满足用户要求D、软件利用率答案: C解析: 题目: 为了清除系统运行中发生的故障错误,软、硬件人员对系统进行修改完善,这是()A、系统协调工作B、系统评价工作C、信息系统维护工作D、系统分析工作答案: C解析: 题目: 在决策支持系统上集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系统是()A、智能决策支持系统B、仿真系统C、模拟系统D、三维系统答案: A解析: 题目: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简称为()A、C2CB、B2CC、G2GD、B2B答案: D解析: 题目:天气预报,一天的天气情况只有当天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作用,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
29、作用会越来越小,这体现的是信息的()A、时效性B、可传递性C、可处理性D、客观性答案: A解析: 题目: 从概念来看,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即信息源、信息使用者、信息管理者和()A、信宿B、信息处理器C、信息提供者D、信息分析答案: B解析: 题目: 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A、BB、KBC、MBD、GB答案: A解析: 题目: 操作系统通常有五大功能模块:包括处理器管理、作业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A、操作管理B、存储器管理C、系统管理D、容量管理答案: B解析: 题目: 世界上第一个以资源共享为主要目的的计算机网络是()A、ARPA网B、Internet网C、
30、Intranet网D、局域网答案: A解析: 题目: 存储程序原理的提出者是()A、CummingsB、HaagC、冯.诺依曼D、Walter T.Kennevan答案: C解析: 题目: 下列决策问题中,属于非结构化问题的是()A、新产品定价B、选择销售对象C、厂址选择D、作业计划答案: A解析: 题目: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的英文简写是()A、SDEB、CASEC、SEED、IPSE答案: B解析: 题目: 下列关于对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对象是对原客观事物的抽象B、对象包含属性,不包含方法C、对象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传递消息来实现的D、对象是一个被模块化了的实体答案: B解析: 题目
31、: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在开发策略上强调()A、自上而下法B、自下而上法C、系统调查D、系统设计答案: A解析: 题目: 校验位不能发现的错误是()A、抄写错误B、易位错误C、传输错误D、原数据错误答案: D解析: 题目: 系统设计阶段解决了()A、“做什么”的问题B、“怎么做”的问题C、“什么时候做”的问题D、“为什么做”的问题答案: B解析: 题目: 同一软件系统在不同的使用单位都可以运用,这反映了()A、系统的可靠性、B、系统的通用性C、系统的经济性D、系统的灵活性答案: B解析: 题目: 在模块结构图中,方块表示()A、模块B、数据C、功能D、信息答案: A解析: 题目: 为今后的发展预
32、留一定的余地,为新项目留有相应的位置,是输出设计原则的()A、可读性B、适应性C、扩展性D、兼容性答案: C解析: 题目: 程序应变能力强,便于修改、调整,这体现了程序设计的()A、可靠性B、可读性C、可维护性D、可重用性答案: C解析: 题目: 程序的质量最终取决于()A、书面的规范化B、注释的格式C、设计质量D、程序的书写答案: C解析: 题目: 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流传一句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说明了()A、必须要加强人员的培训工作B、系统的维护工作很重要C、必须要建立信息系统运行管理规章制度D、要对信息系统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答案: C解析: 题目: 系统吞吐量是指()A、单位时间
33、内完成的工作量B、系统在工作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C、系统可以完成的工作量D、系统的工作完成效率答案: A解析: 题目: 网上银行电子商务模式是()A、B2BB、B2CC、C2CD、G2G答案: B解析: 题目: 计算机当前已应用于各种行业、各种领域,而计算机最早的设计是针对()A、数据处理B、科学计算C、辅助设计D、过程控制答案: B解析: 计算机最早的设计是针对于科学计算。题目: 会计事务所属于()A、创业型结构B、机械官僚结构C、部门官僚结构D、专门型官僚机构答案: D解析: 专门型官僚结构,依赖于知识和专门技术人员的技能,适合于环境和技能变化相对缓慢的组织,如学校、会计事务所、医院和律师事
34、务所等。P45题目: 系统开发工作的前提是()A、系统规划B、系统分析C、系统调查D、系统设计答案: A解析: 系统规划是系统开发工作的前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组织的多个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各子系统除了完成相对独立的功能外,相互之间还需协调工作,管理信息系统规划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使信息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能够相互协调。P79题目: 企业系统规划法的优点在于能保证下列哪项内容能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A、管理信息系统B、数据类C、管理功能D、系统规划答案: A解析: 企业系统规划法的主要优点是:把企业目标转为管理信息系统战略的全过程,管理信息系统
35、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该方法所支持的目标是企业的各层次目标,表达所有管理层次的要求;向企业提供一致性信息,保证管理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对组织机构的变动具有适应性。P88题目: U/C矩阵是用来解决哪一问题的方法?()A、系统开发B、系统分析C、子系统划分D、系统规划答案: C解析: 在系统设计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定义系统的总体结构及确定子系统开发优先顺序,实际上是划分子系统。其主要方法如下:功能/数据分析法,这是IBM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企业系统规划法中提出的一种系统化的基于“子系统划分应相互独立,而且内部凝聚性高”原则的一个聚类分析法,通过U/C矩阵实现。P92题目: 影响项目风险的
36、因素不包括()A、项目规模B、项目结构C、技术经验D、项目经费答案: D解析: 影响项目风险的因素主要有项目规模、项目结构和技术经验。P146题目: 描述数据流程图的基本元素包括()A、数据流、内部实体、处理功能、数据储存B、数据流、内部实体、外部实体、信息流C、数据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D、数据流、处理功能、外部实体、数据储存答案: D解析: 描述数据流程图的基本元素包括外部实体(外部项)、数据处理(数据加工)、数据存储和数据流。P126-127题目: 对系统分析人员的要求是()A、熟悉计算机硬件和软件B、精通本行业管理业务C、精通本行业管理业务,并熟悉计算机D、精通计算机,并具备本行业管
37、理业务知识答案: D解析: 对系统分析人员的要求是精通计算机,并具备本行业管理业务的知识。题目: 集中式数据处理的缺点是()A、主机处理速度较慢B、对病毒比较敏感C、网络总费用比较高D、备份数据难答案: A解析: 集中式数据处理的缺点是来自所有终端的计算都由主机完成,主机处理速度较慢。此外,如果用户有各种不同的需要,在集中式计算机网络上满足这些需要可能是十分困难的。P160题目: 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是()A、双绞线B、同轴电缆C、光纤D、微波答案: A解析: 管理信息系统常用的通信链路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微波及卫星通信。双绞线是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P205
38、题目: 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是()A、建立数据库B、安装物理系统C、程序设计D、系统切换答案: C解析: 程序设计是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其任务是为新系统编写程序,就是以用户需求为岀发点,以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阶段的文档为依据,选择适当的程序设计语言,以及软件开发环境和工具,编制程序和调试程序,实现系统详细设计中的内容并使运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P206题目: 新系统投入运行后,原系统仍有一段时间与它同时运行,称为()A、跟踪检验B、测试C、校验D、平行切换答案: D解析: 平行切换就是新系统和原系统平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这段时间的试运行后,再用新系统正式替换原有系统。在平行工作期间,手工处理和计算机
39、处理系统并存,一旦新系统有问题就可以暂时停止而不会影响原有系统的正常工作。P230题目: 下列不属于系统可维护性的指标是()A、可理解性B、可读性C、可测试性D、可修改性答案: B解析: 维护人员理解、改正、改动和改进软件的程度称为系统的可维护性,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所有步骤的主要目标之一。软件可维护性是软件维护难易程度评价的标准,是软件产品的一个重要质量特性,目前衡量系统可维护性的指标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可理解性;可修改性;可测试性;软件文档;可移植性;效率;可使用性。P241-242题目: 为了满足用户的合理要求,维护部门根据实际需要修改部分源代码或进行升级,以扩充软件
40、功能、增强软件性能,这称作()A、支援性维护B、预防性维护C、改正性维护D、完善性维护答案: D解析: 完善性维护是指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往往会对软件提出新的功能与性能要求。为了满足用户的这些合理性要求,维护部门根据实际的需要修改部分源代码或进行升级、二次开发软件,以扩充软件功能、增强软件性能、改进加工效率、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P244题目: 信息系统如果只为企业某个业务部门所有,这可能会导致()A、信息共享能力差B、信息处理能力强C、信息的决策支持能力能够发挥最大效用D、便于信息的集中管理答案: A解析: 信息系统只为企业某个业务部门所有,这种运行组织方式是一种古老的组织方式,信息管理部
41、门为企业的某个业务单位所有。它使得信息不能成为全企业的资源,只能为其他单位提供计算能力,地位太低,最后结果是造成信息孤岛,信息共享能力差,没有达到信息为企业管理决策服务的目的。P236题目: 证券公司网络下单作业电子商务模式是()A、B2BB、B2CC、C2CD、G2G答案: B解析: B2C就是企业透过网络销售产品或服务给个人消费者,消费者利用Internet宜接参与经济活动的形式。企业厂商直接将产品或服务推上网络,并提供充足资讯与便利的接口吸引消费者选购,这也是目前一般最常见的作业方式,如网络购物、证券公司网络下单作业、网上银行、一般网站的资料査询作业等,都是属于企业直接接触顾客的作业方式
42、。P282题目: 系统增加了对企业生产中心、加工工时、生产能力等方面的管理,实现计算机进行生产排程的功能,同时也将财务的功能囊括进来这属于企业资源计划发展的()A、管理信息系统阶段B、制造资源计划阶段C、制造资源计划阶段D、企业资源计划阶段答案: C解析: 制造资源计划阶段在制造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系统增加了对企业生产中心、加工工时、生产能力等方面的管理,以实现计算机进行生产排程的功能,同时也将财务的功能囊括进来,在企业中形成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闭环管理系统,这种管理系统已能动态监察到产、供、销的全部生产过程。P262-263多选:题目: 根据系统组成的要素和功能,可以将系统分为()A、自然
43、系统B、封闭系统C、人工系统D、复合系统E、开放系统答案: ACD解析: 根据系统组成的要素和功能,可以将系统分为自然系统、人工系统和复合系统。本题选ACD。P5题目: 业务决策的特点包括()A、全局性B、战略性C、琐碎性D、短期性E、日常性答案: CDE解析: 业务决策是建立在一定的企业运行机制基础上,它是组织最基本的“行动”方案,是有关日常业务的决策,具有琐碎性、短期性与日常性的特点。本题选CDE。P55-56题目: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的特点包括()A、反映各类人员的要求B、由人员需求引出信息系统目标C、目标比较全面,较少疏漏D、容易忽视次要问题E、高层管理人员很熟悉答案: ABC解析: 战
44、略目标集转化法的特点是:(1)反映各类人员要求。(2)由人员需求引出信息系统目标。(3)目标全面,疏漏较少。(4)重点不突出。本题选ABC。P97题目: 企业业务过程一般可以归纳为()A、计划控制B、产品包装C、产品服务D、支持资源E、管理资源答案: ACD解析: 企业业务过程。企业管理活动是由许多业务过程组成的,定义业务过程是指识别企业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的集合。企业业务过程一般可以归纳为计划控制、产品服务、支持资源三方面。识别业务过程实际上就是识别这三方面业务过程,只有对业务过程有透彻的了解,企业系统规划法才能成功。P90题目: 系统详细调查的原则有()A、真实性B、系统性C、规范化D、全面与重点E、沟通性答案: ABCDE解析: 对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