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一次调研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一次调研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一次调研生物试卷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1.癌症患者腹部积水后,为了利尿排水应静脉输送的主要成分是()A.复合氨基酸 B.葡萄糖和维生素C.无机盐 D.血浆蛋白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发生在内环境中B.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肾上腺、胰岛、卵巢和唾液腺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D.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等来源于体液,但不属于内环境3.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浆pH通常为7.357.45,血浆pH变化不大的原因是()HCOy、H2cCh等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2、通过呼吸系统不断排出CO2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浆pHA.B.C.D.4.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小腿抽搐镰状细胞贫血低血糖组织水肿A.B.C.D.5.人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心跳加速、汗液分泌增加,是 由 于()A.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B.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7.8.C.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D.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
3、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完成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B.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完整不一定能形成反射C.感受器由感觉神经末梢组成,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组成D.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研究人员用狗做了三个实验,实 验I:狗吃食物能自然的分泌唾液;实验口:在发出一些铃声的同时给狗提供食物,狗也能分泌唾液;实验m:在发出一些铃声的同时给狗提供食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即使在只有上述铃声的情况下狗也能分泌唾液。下列分析错误的的是()A.唾液分泌过程中,突触前膜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B.实 验I、n和in中,刺激引起狗分泌唾液的反射弧是相同的C.传出
4、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唾液腺是上述反射弧的效应器D.大脑内神经递质参与了实验n 条件下狗分泌唾液的过程研究人员对突触a、b的突触前神经元给予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两个突触的突触前神经元、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6O-7Ol-s-言o-7O突依前神经元突触后神经元;十,,o-70A.静息状态下膜两侧70mV的电位差是Na+内流所致B.电刺激后,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一个小的动作电位,但该动作电位不能传导C.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可产生动作电位却抑制突触后神经元兴奋D.突触a、b的传递过程出现一定的延迟,与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转运出突触前膜、扩散到后膜有关某研究
5、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第 2 页,共 26页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10.某学生参加冬季体检,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在等待体检的过程中,该学生体内发生的变化是()A.神经调控皮肤血管收缩,体温迅速上升B.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强C.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减少,细胞代谢减弱D.胰 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血糖浓度下降11.物缺乏某激素时,可
6、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A.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12.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 激素含量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条件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 是()A.食物缺碘-生长激素B.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 0|时间C.过度饥饿-胰岛素 环境变化D.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13.如图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淋巴细胞细胞毒性T 细胞 新的细胞 谕 赢毒性T 细胞A.抗原刺激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和B淋巴细胞会发生分化,但不会增殖B.浆细胞与细胞毒性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
7、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一抗体复合物D.细胞毒性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14.下列关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三道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15.A.皮肤、胃黏膜对病原体的阻挡属于第一道防线B.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增多,其吞噬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C.有免疫活性物质如淋巴因子、抗体参与的免疫反应属于第三道防线D.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起作用多 选 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如图所示为针刺引起的缩手反射活动中神经纤维上某一位点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可-3(蓝16.A.在反射活动的反射弧上兴奋进行双向传导、单向传递B.
8、图中ac段动作电位的形成由膜外大量Na+内流所致C.图中ae段Na+和K+进行跨膜运输均不消耗能量D.从针刺手指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可视为另一个反射活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7.A.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的细胞膜上或细胞内有受体蛋白B.正常人饭后,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胰岛素,该激素是由B细胞分泌的C.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激素调节是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D.甲状腺细胞分泌的激素作用于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以增加机体的产热量日前,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陈剑峰研究组最新研究成果对发烧在机体清除病原体感染中的主要作用及其机制做出了全新陈述。该发现让人们对
9、发热的作用和退热药的使用有了全新的认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人生病持续高热发烧属于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B.退热药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挥作用第 4 页,共 26页C.若持续高烧在39,则此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D.机体清除外来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的功能18.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以下关于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别是B 细胞、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 细胞B.图中细胞都具有识别作用C.只依靠该过程,人体就可以消灭结核分枝杆菌、流感病毒等抗原D.图中物质1为细胞因子,物质2 为抗体19.下列有关人体的调节,错误的是()A.激素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
10、到达靶细胞,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B.针刺手指皮肤后,兴奋到达脊髓,经过分析综合产生痛觉C.冬季当人出现寒颤时,内环境稳态已失调D.同种感冒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消除病毒三、探 究 题(本大题共5 小题,共 57.0分)20.人体血液中的0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CO2在血浆中以HCO3-的方式运输,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血浆中CO2主要来自 (填生理过程)。(2)CO2进入红细胞后,HCCh-数量 (填“增 力 口”或“减少”)。血浆的pH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与它含有 等物质有关。(3)生成的H+与氧合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
11、蛋白的 发生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扩散到 中,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4)由于红细胞内 被消耗和 的进入,使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细胞。(5)当血液流经肝脏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会,葡萄糖含量会。E细血管壁红细胞2 1 .如图表示兴奋通过神经一骨骼肌接头引起骨骼肌收缩的部分过程。突触小泡释放乙酰 胆 碱(A C h)作用于A (受体兼N a+通道),通道打开,N 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兴奋传导到B (另一受体)时,C (C a 2+通道)打开,肌质网中C a 2+释放,引起肌肉收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一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 (结构)组成部分。(2)轴突末端释放A
12、C h方式是,N a+由通道进入细胞内,其运输方式是(3)当A C h作用于A时,在骨骼肌细胞内 (填“能”或“不能”)检测到A C h,骨 骼 肌 膜 外 的 电 位 变 化 是。(4)神经一骨骼肌接头上存在分解A C h的胆碱酯酶,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可推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会出现_ _ _ _ _ _ 症状。(5)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 症状。I肌肉收缩2 2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神经元,能够分泌抑制性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内流、K+外流,从而造成突触后膜膜电位的改变,使突触
13、后神经元受到抑制。如 图1是与膝跳反射有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表示细胞或结构)。发生膝跳反射时,伸肌收缩,屈肌舒张。回答下列问题:第 6 页,共 26页A/,3酊一丙-一一-.一:OI-)归哥建U)坦在舞ws包毁时间(ms)时间(ms)时间(ms)图2(1)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填图1中序号)是传出神经。在膝跳反射过程中,兴 奋 在 该 反 射 弧 中 (填“单向”或“双向”)传递。(2)图 2 表示膜电位变化曲线。在膝跳反射过程中,A 点的膜电位变化曲线为甲曲线,其中EF段形成的原因是 ,F 点时膜电位表现为 o(3)图 1中(填图中序号)是抑制性神经元。在膝跳反射过程中,位置的膜电位变
14、化曲线是图2 中的 (填“甲”“乙”或“丙”),位置的膜电位变化曲线是图2 中的 (填“甲”“乙”或“丙”)。(4)若要检测图1中 M 点在膝跳反射过程中的膜电位变化,理论上正确的操作是(单 选)。A.将电表的两极连接于膜外M 点两侧,刺激N 点B.将电表的两极连接于膜外M 点两侧,刺激感受器C.将电表的两极分别连接于M 点膜内和膜外,刺激N 点D.将电表的两极分别连接于M 点膜内和膜外,刺激感受器2 3.人乳头瘤病毒(HPV)为 DNA病毒,已知的亚型有100多种,分低危型和高危型。子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病毒持续感染所致,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图 1是 HPV入侵机体后,机体做出的免疫应答示
15、意图,据图回答:(l)H P V 在免疫学上被称作。图 1中甲是 细胞,其功能是.(2)图 1示过程称为 免疫,不能清除HPV病毒。(3)若要完全清除HPV病毒,还需要体液免疫参与,过程如图2。即:大多数病原体经过 A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可将其内部隐蔽的抗原暴露出来,然后传递给出细胞,一些病原体可以直接和 C细胞接触。C 受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 D细胞和 E细胞,前者能产生物质 F,物质 F 的化学本质是。(4)目前,针对HPV已经研制出预防效果较好的四价疫苗和九价疫苗,HPV疫苗价数越多,可以预防的HPV类型越多。我国普遍使用四价疫苗,为得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医生建议半年内三次注射疫苗,原因是:。
16、2 4.图为抗利尿激素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水通透性变化示意图,图中A、B、C 代表不同的结构或物质。a、b代表含水通道蛋白囊泡的不同转运过程。请据图回答:H.Ot 小 上 皮 知 胞肾小上 皮 加 包H,O令水通道蛋,白 的 H 泡水闻激素,一 月 一液h.(1)肾小管上皮细胞之间通过结构A 紧密连接而封闭了细胞间隙,能防止B(填名称)和原尿混合,维持二者的渗透压梯度。(2)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水通道蛋白在_ 中合成,最终经过 加工、包装并转移至囊泡膜上。(3)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C(名称)结合后,启动a过程,使囊泡膜与管腔侧细胞膜融合,增加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从 而 使 细 胞 膜。
17、(4)当正常人一次饮用100mL清水,约过半小时后,尿量就开始增加。其调节过程是一一.请完善:第8页,共26页,管腔侧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在细胞膜的凹陷处集中,然后形成内陷囊泡,b过程增强,。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复合氨基酸、B葡萄糖和维生素、C无机盐都为小分子,它们可以在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相互渗透,对腹部积水没有作用;D血浆蛋白,为腹部积水患者注射血浆蛋白。可以提升血浆胶体渗透压,从而促进水分由组织液回渗入血浆,使其及时随尿排出。以缓解病情。故选: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癌症患者腹部积水是由于血浆渗透压低,导致组织液增多造成的.组织水肿是由于组
18、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本题考查内环境理化特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
19、的能力.2.【答案】D【解析】解:A、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发生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并不是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比如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B错误;C、肾上腺、胰岛、卵巢属于内分泌腺,分泌物直接进入细胞外液;唾液腺是外分泌腺,第 10页,共 26页其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流入口腔,口腔与外界相通,不是内环境,C错误;D、泪液、汗液通过导管排到体表,消化道、呼吸道、尿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故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等来源于体液,但不属于内环境,D正确。故选:D。1、体液的概念和组成:在生物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0、,称为体液;体液中除含有大量的水以外,还含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它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体液的一部分。2、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的关系,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3.【答案】C【解析】解:H2cO3/NaHCO3、NaH2PO,Na2HP()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正确;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通过呼吸系统不断排出,正确;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正确;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
21、定,正确;缓冲对存在于血浆中,不是由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构成的,错误。故选:Co内环境中pH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
22、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其他理化性质,如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等,也都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理化特性,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答案】B【解析】解:、小腿抽筋是由于内环境中钙离子浓度低造成的,符合题意;、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细胞形态的变化,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变化引起的疾病,不符合题意;、低血糖是血浆中糖(主要是葡萄糖)的含量低于正常水平,符合题意;、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的大量增加导致的,符合题意。故选:B,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分 析“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
23、明显变化”,必须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内环境的概念以及内环境的稳态,解题的关键是对内环境的引起的疾病会用内环境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平时要多注意积累。5.【答案】A【解析】解:人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心跳加速、汗液分泌增加,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故选:Ao(1)交感神经系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当机体处于
24、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2)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它虽不如交感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但也有相当关系.它的纤维不分布于四肢,而汗腺竖直肌、肾上腺、甲状腺、子宫等具有副交感神经分布处.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个方面: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泌液增加.第12页,共26页本题主要考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和区别,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25、,本题就是一个理解这个知识点的很好的例子,学习的过程就需要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式的学习.6.【答案】C【解析】解: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所以必须要有中枢神经系统(脑或脊髓)的参与,A 正确;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完整如果刺激达不到一定的强度,不一定能形成反射,B 正确;C、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末梢的树突组成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的,C 错误;D、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的,D 正确。故选:Co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反射必须依
26、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及反射弧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反射及反射弧的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难度不大。7.【答案】B【解析】解:A、唾液分泌过程中,突触前膜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突触后膜有“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A 正确;B、实验I 和 n 中,刺激引起狗分泌唾液的反射弧是相同的,两者都是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但实验in的反射弧与前两者不同,这是一个条件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B 错误;C、根据题意,狗吃食物能自然的分泌唾液,是一种非条件反射;后来在只有铃声的情况下狗也能分泌唾液,这是条件反射;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在上述反射弧中,传出神经
27、末梢及支配的唾液腺是上述反射弧的效应器,c 正确;D、实验m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脑内神经递质参与了实验in条件下狗分泌唾液的过程,D 正确。故选:B。解题方法指导-“三看法”判断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1形成广遗传获得.先天性=非条件反射L后天生活中训练形成一 条件反射否七史 驾 A 大脑皮层不参与A 非条件反射L大脑皮层参与n 条件反射片、在为f终生存在不消退=非条件反射1-可消退、可建立=条件反射本题考查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要求考生理解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推理并做出正确的判断。8.【答案】C【解析】解:A、神经纤维静息状态下膜两侧70mV的电位差,
28、主要是膜两侧钠、钾离子分布不平衡以及静息状态下K+通道开放,K+离子外流所致,A错误;B、由图可以看出,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一个局部电位,而非动作电位,且不能传播,B错误;C、由图分析可以得出,突触b为抑制性突触,即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可产生动作电位,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后,使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受到抑制,C正确;D、突触传递兴奋时有延搁现象,但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而不是通过主动运输转运出突触前膜,D错误。故选:C。1、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
29、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但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传递存在延搁现象。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过程,能正确分析曲线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9.【答案】D第14页,共26页【解析】解:A、切除小鼠垂体,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进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导致细胞代谢强度降低,产热减少,A正确;B、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
30、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注射垂体提取液,由于垂体提取液中含有促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其耗氧量增加,B正确;C、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C正确;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无法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故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不能恢复正常,D错误。故选:D。垂体和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和作用:垂体生长激素蛋白质全身 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控制甲状腺的活动促性腺激素性腺 控制性腺的活动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含I)氨基酸衍生物全身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31、过多:患甲亢。患者血压升高、心搏加快、多汗、情绪激动、眼球突出等。不足:神经系统、生殖器官发育受影响(婴儿时缺乏会患呆小症)缺碘:患甲状腺肿,俗 称“大脖子病”本题主要考查动物激素的调节,要求考生识记垂体和甲状腺的功能,识记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条件的过程,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0.【答案】B【解析】解:A、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通过神经调节,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A错误;B、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B 正确;C、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肾上腺释放的肾上腺素升高,与胰高血糖素协同维持血糖平衡,C
32、 错误;D、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血糖降低,胰岛A 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增加,最终使血糖浓度维持相对稳定,D 错误。故选:B,1、寒冷环境T皮肤冷觉感受器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一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T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血糖平衡的调节。本题以高考体检,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在等待体检的过程中的体温、血糖调节为命题切入点,综合考查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以及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11.【答案】D【解析】解:A、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类的激素如果被饲喂会经过消化道分解为氨基酸被吸收,这样就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因此生长激素
33、不能通过“饲喂法”补充,A 错误;B、胰高血糖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类的激素如果被饲喂会经过消化道分解为氨基酸被吸收,这样就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因此不能通过“饲喂法”补充,B 错误;C、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类的激素如果被饲喂会经过消化道分解为氨基酸被吸收,这样就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因此胰岛素不能通过“饲喂法”补充,C 错误;D、性激素属于脂质,可 用“饲喂法”补充,D 正确。故选:D。高等动物激素的成分第 16页,共 26页成分类别举例能否口服氨基酸衍生物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可以肾上腺素:不可以多肽及蛋白质抗利尿激素、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胰岛素、
34、胰高血糖素不可以固醇类醛固酮、性激素可以本题考查激素化学本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应用能力.12.【答案】B【解析】解:A、食物缺碘则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但并不影响生长激素的含量,A 错误;B、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B 正确;C、过度饥饿时,血糖浓度会降低,胰高血糖素会增多,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C 错误;D、甲状腺激素会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在温度过低时分泌量才增多,D错误。故选:B1、据图分析,环
35、境变化时,相关激素量增加。2、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含I 的氨基酸衍生物,能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胰岛素降低血糖。本题以曲线图为素材,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和功能、水盐平衡调节、血糖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曲线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3.【答案】A【解析】解:A、抗原刺激机体后,T 细胞和B 细胞会增殖、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A 错误;B、浆细胞能合成与分泌大量的抗体,所以与效应T 细胞相比,其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含量较多,B 正确;C、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消化,C 正确;D、细胞
36、毒性T 细胞使得靶细胞的死亡,对机体具有积极意义,属于细胞凋亡,D 正确。故选:Ao1、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一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T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2、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具体过程如下:体液免疫L 记忆细胞J .次I免或 浆册的一抗休:。抗原结合发挥免疫效应抗 吞 啤原 细 疱*淋巴因声加强各种关细胞的分泌分泌作川未发挥免疫效应)T广效应T细胞一与死细胞怅切接触,细:次 免疫 使陀细胞裂解Mid忆佃胞相闿共发见效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细胞器的协调合作,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
37、系统的组成,掌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4.【答案】D【解析】解:A、皮肤、胃粘膜对病原体的阻挡,属于第一道防线,A 正确;B、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增多,其吞噬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B 正确;C、人体第三道免疫防线主要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C正确;D、吞噬细胞在二、三道防线中都起作用,D 错误。故选:D。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和粘膜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
38、;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针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形成的,针对一种病原体起作用,是特异性免疫。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种免疫细胞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第18页,共26页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15.【答案】ACD【解析】解:A、在反射活动的反射弧上由于有突触结构的存在,所以兴奋进行单向传递,A 错误;B、图中ac段是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由膜外大量钠离子内流所致,B 正确;C、图中de段钠离子和钾离子进行跨膜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 错误;D、反射依赖于完整的反射弧,从针刺手指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不属于反射活动,D错误。故选:ACD。分析
39、图解:图示曲线表示兴奋产生和传导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图中a点表示静息电位,主要是钾离子外流;ac段表示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钠离子内流;cd段表示静息电位的恢复,此时钠离子通道关闭,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大量外流;de段表示一次兴奋完成后,钠钾泵将钠离子泵出,钾离子泵入,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本题主要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过程,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16.【答案】ACD【解析】解:A、据图分析,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的细胞膜上或细胞内有受体蛋白,A 正确;B、
40、正常人饭后,血糖升高,此时胰岛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含量增多,以降低血糖,B错误;C、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激素调节的特点是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C 正确;D、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作用于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可以增加机体的产热量,D 正确。故选:ACD1、据图分析,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一激素进入体液一体液运输一靶细胞受体信息一靶细胞。2、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
41、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本题考查了激素调节的特点以及血糖平衡调节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根据图示信息总结激素调节的特点,识记相关激素的生理作用,掌握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等。1 7.【答案】C D【解析】解:A、温度可影响细胞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人生病持续高热发烧可导致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A正确;B、退热药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挥调节体温作用,B正确;C、若持续高烧在3 9,则此时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若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升高,C错误;D、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主要针对体内的抗原,机体
42、清除外来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防卫功能,D错误。故选:C D。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散热;(3)寒冷环境下: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 8.【答案】B C第20页,共2
43、6页【解析】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细胞分别是B细胞、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A正确;B、图中细胞浆细胞不具有识别作用,B错误;C、结核分枝杆菌、流感病毒都寄生在细胞内,消灭它们需要依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物质1为细胞因子,物质2为抗体,D正确。故选:B C o分析题图:图示为体液免疫过程,其中为B细胞,细胞为抗原呈递细胞,细胞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为记忆细胞,细胞为浆细胞,物 质1为细胞因子,物质2为抗体。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 9.【答案】A B C D
44、【解析】解:A、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需要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体液调节是指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运输等进行的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A错误;B、针刺手指皮肤后,兴奋到大脑皮层,经过分析综合产生痛觉,B错误;C、冬季人打寒颤可增加产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而不是内环境稳态已失调,C错误;D、同种感冒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从而产生浆细胞,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以清除病毒,D错误。故选:A B C Do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2)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2、浆细胞是B细
45、胞或记忆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来的,它能够合成并分泌抗体。3、寒冷环境一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一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 减 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一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本题综合考查了神经调节、免疫调节、体液调节,需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结合各选项准确判断。2 0.【答案】细 胞 的 呼 吸 作 用 增 加 HCCh、HPO42 空 间 结 构 组 织 液(或血浆、内环境)水 分 子 c r 下降上升或下降【解析】解:(1)血浆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组织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由组织液进入血浆。(2)分析题图
46、可知,二氧化碳进入红细胞后,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电离形成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所以,COz进入红细胞后,HCO3数量增加。正常人血浆pH为 7.357.4 5,因血浆中含有HCOT、HPO42-等缓冲物质,可与进入内环境的酸或碱反应,所以其 pH能保持相对稳定。(3)分析题图可知,碳酸电离形成的氢离子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到血浆中,进而进入组织液供细胞吸收利用。(4)分析题图可知,由于红细胞内的水分子被消耗和。一 的进入,使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细胞。(5)当血液流经肝脏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会下降,葡萄糖含量会上升或下降。故答案为:(1
47、)细胞的呼吸作用(2)增 力 口 HCO,、HPO42(3)空间结构 组 织 液(血浆、内环境)(4)水 分 子 C1-(5)下降上升或下降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氧气在血浆中的运输方式和供应过程,先结合题图对相关过程进行梳理,然后根据问题涉及的具体内容分析综合进行解答.本题的知识点是血浆二氧化碳的来源,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吸水的原理,血红蛋白行使功能的过程,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利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21.【答案】突触 胞吐 协助扩散 不能 由正变为负(正一负)肌肉持续收缩 肌无力【解析】解:(1)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突触。(2)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胞吐作用,Na+由通道
48、进入细胞内不需要消耗能量,所以其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3)当 ACh作用于A 时,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所以在骨骼肌细胞内不能检测第22页,共26页到电位的变化,受到神经递质的刺激后,骨骼肌发生兴奋,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正变为负(正 一 负)。(4)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抑制A c h 分解,突触后膜持续兴奋,出现肌肉持续收缩的现象。(5)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使钠离子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会引起肌无力。故答案为:(1)突触(2)胞 吐 协 助 扩 散(3)不能 由正变为负(正一负)(4)肌肉持续收缩(5)肌无力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
49、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本题考查的是动作电位、静息电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图象,提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2.【答案】和 单 向 钠 离 子 内 流 外 负 内 正 甲 乙 D【解析】解:(1)根据A 上有神经节,确定是传入神经,同时发生膝跳反射时,伸肌收缩,屈肌舒张,由此推断和为传出神经。膝跳反射涉及两个神经细胞,兴奋在神经细胞间单向传递,所
50、以在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该反射弧中单向传递。(2)图 2 表示膜电位变化曲线。E F 段表示产生动作电位,此时钠离子内流,使膜电位发生逆转,F点时膜电位为动作电位,即外负内正。(3)发生膝跳反射时,屈肌舒张,表示未兴奋,故 图 1 中是抑制性神经元。在膝跳反射过程中,处神经兴奋,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细胞兴奋,出现屈肌舒张,故位置的膜电位变化曲线是图2中甲,接受到抑制性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发生c r 内流,不产生兴奋,故位置的膜电位变化曲线是图2中的乙。(4)完成膝跳反射,必须具备完成的反射弧,同时M 点兴奋会发生膜电位的变化,故要检测图1中 M 点在膝跳反射过程中的膜电位变化,理论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