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核心素养】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再塑生命的人是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 10 课,作者是海伦凯勒。本文讲述了作者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走出黑暗、寂寞的世界,学会阅读、写作,进入大学学习,最终成为杰出的残疾人教育家、作家、演说家的故事。文章语言简洁,情感真挚,表现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2.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儿童期向青少年期过渡的阶段,思维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基本内容。然而,在语言的建
2、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语文核心素养 1.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本文,理解并运用一些关键词语,如“再塑生命、“黑暗”、“寂寞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理解海伦凯勒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的精神,启发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让学生学会欣赏文章中的美好情感和语言表达,并通过学习,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4.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的事迹,理解她身残志坚
3、、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发学生对优秀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 (2)学习作者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真挚情感的方法。 2.教学难点: (1)理解海伦凯勒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的精神。 (2)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真挚情感。 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基本内容。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站在海伦凯勒的角度,体验她的生活,理解她的情感。 4.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来体会文章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4、. 激发学生兴趣:讲述海伦凯勒的简介及其事迹,引导学生产生对这位杰出女性的好奇心和敬意。 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她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19 个月大时因患猩红热导致失明和失聪。 尽管身处极度艰难的环境,海伦凯勒并没有因为自己身体的缺陷而绝望。在 7 岁时,她的家人请来了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Anne Sullivan),她成为了海伦一生的导师。在安妮的辛苦指导下,海伦学会了使用手语和读点字卡,后来甚至学会了说话。 1898 年,海伦凯勒考入了哈佛大学附属的剑桥女子学校。1900 年秋季,她又考入了哈佛大学的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1904 年,她以优异的成
5、绩毕业,成为首位毕业于高等院校的聋盲人。 海伦凯勒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还致力于为残疾人争取权益。她曾加入美国盲人协会,为提高盲人福利贡献力量。她的一生中,撰写了许多关于她的经历和人生感悟的作品,如我的一生(又译作我生活的故事)、我的天地(又译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墙之歌和冲出黑暗等。 2.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海伦凯勒是谁吗?她为什么被称为“再塑生命的人”呢? (二)学习课文 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解决生字词。 2. 教师范读课文,强调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三)深入分析 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讨论以下问题:
6、(1)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哪些事情? 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凯勒学会了使用手语和读点字卡进行沟通,后来甚至学会了说话。同时,她还学会了用水银笔写字,并掌握了五种语言,包括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和希腊语。 (2)海伦凯勒是如何形容她在莎莉文老师帮助下的新生活的? 海伦凯勒形容她在莎莉文老师帮助下的新生活是“一个充满光明、希望和欢乐的新世界。她在老师安妮莎莉文的引导下,逐渐走出了黑暗与寂静,开始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生活的乐趣,以及知识的力量。 为什么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是因为安妮莎莉文不仅教会了她许多生活技能,还让
7、她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重新塑造了她的生命。在莎莉文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关爱下,海伦凯勒克服了身体的缺陷,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女性,为残疾人争取权益、传播光明与希望。 2.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情感体验 1. 教师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海伦凯勒,身患重病,失去视力和听力,然后引导学生体验莎莉文老师的到来给自己带来的变化。 2. 学生进行情境体验,用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感受。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讲述,并引导学生理解海伦凯勒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的精神。 再塑生命的人一文的主题思想是展示人类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关爱和耐心对于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影响。通过讲述海伦
8、凯勒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从一个失明失聪的孩子成长为一位杰出的女性,该文传递了以下信息: - 残疾人具有同样的潜能和价值。海伦凯勒的成功故事表明,只要给予适当的关爱和教育,残疾人就能克服身体上的障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教育改变命运。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学会了与世界沟通的方法,为她打开了知识的大门,从而改变了她的命运。 - 耐心和关爱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莎莉文老师对海伦凯勒的耐心指导和无私关爱,使她能够在黑暗中找到光明,重塑生命。 通过讲述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强调了人类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教育的重要性和关爱对于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影响。 (五)学习写作方法 1. 教
9、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如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真挚情感等。 2. 学生总结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总结课堂 1. 学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总结本课的学习要点。 3. 布置课后作业:熟读课文,体会海伦凯勒与莎莉文老师之间的深厚感情,并进行课下背诵。 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走进海伦凯勒的世界,感受她与莎莉文老师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她在老师帮助下所取得的成就。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加投入到文本的学习中。在讲授本文时,我指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理解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帮助下的成长过程,并思考她如何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同时,我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面对挑战和困境。本节课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学习再塑生命的人这篇文章,我引导学生认识到残疾人的潜能和价值,培养他们关爱和尊重残疾人的情感。同时,让学生了解到教育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己。 总结来说,教授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既掌握语文知识,又感受到海伦凯勒坚强、勇敢的精神,从而激发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培养,引导他们关爱和尊重残疾人,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成为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