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学习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学习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学习设计精要提示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选取了从魏晋到明中期的六篇经典散文,体裁不一,基本呈现了我国古代散文的多样面貌,这些“至情至性”之文既充溢着古代散文的语言文字之美,也体现出不同作者的个性气质与丰富情思,同时蕴涵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设计立足于单篇教学和群文教学相融合的理念,旨在通过单篇精读、比较阅读和专题研习等方式来探讨中国古代散文如何实现“修辞立其诚,文言传其脉”。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文言、文学、文化之美中徜徉,最终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说真话,述真知,抒真情,传文脉,从而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设计依据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是一个文言单元,综合选取了从魏晋到明中期的六篇古代散文名作,体式变化多样,分属“表”“志”“序”“辞”“传”“记”六种,略有“中国古代散文史”的模样。首先,文言是古人用以写人记事、表情达意的书面语言。相较于现代汉语,文言简洁凝练,灵动含蓄,承载了文化的积淀,有其独特的魅力。另外,本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单元人文主题为“至情至性”,选取的散文或抒写性情,感人肺腑;或理趣盎然,发人深思;或深蕴文化,沁人心脾。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习任务群8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解释是:本任务群旨在引导
3、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习目标与内容中亦论及“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这要求我们从文本中去探究“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其次,单元学习任务中特别强调文言语言的涵泳和品味、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章法和细节的审美鉴赏。故而,本单元课文在文言、文学与文化之美上的教学价值丰富且意义重大,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以上的理念,本设计的学习定位分为两个大的方面。首先我们要明确学习内容的基本定位。我们认为,当下的语文
4、教学更多地侧重于或仅局限于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词类活用等基础性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对于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中的一些内容无法贯彻落实。当然,这样亦能在某种程度上落实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素养。但是如此近乎功利性的学习也仅仅是落实了“积累文言阅读经验”这一要求,对于课程标准所涉及的“民族审美趣味”“传统文化的理解”“精神内涵、审美追求与文化价值”等内容落实极不到位。学生对于文本中所涉及到的文化、审美等关键要素模糊不清,我们的教学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课本设计的初衷。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习任务”的任务明确的要求:本单元的六篇文章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从不同方面体现出中国人的传统
5、观念,有的是公认的准则,有的是共同的价值观,有的是深刻的哲思,有的是可贵的精神。小组讨论,研究这些文化观念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因此,让学生“触摸民族文化血脉”“增进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这不仅是单元的核心要求,更是落实学习任务群的核心要求。除此之外,我们不可忽视学习方法的基本定位。温儒敏教授在谈及选择性必修任务群学习时如是说:高二则集中到“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安排在先秦诸子、史传史论、古典诗词、古代散文这4个单元。高二的“专题研习”更突出探究性,“学习”与“研习”一字之差,梯度上去了,要求不同了。同时,他强调“以初步认识传统文化之根去引导研习,这种教学就比以往上了一个台阶,专题性、
6、探究性凸显出来了。”所以,我们以群文学习的方式选取了“散文中的自然与生命意识”这一话题,一是落实学习核心任务,二是符合选择性必修的“专题性研习”的基本学习要求(在此之前,我们应当是完成了单篇的教学,基本解决了学生文言阅读的障碍)。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认为可以创新教学,突破文本局限,打通必修与选择性必修教材,以“散文”这一文体为横轴,主线为本单元的六篇古代散文,辅之以古今散文的纵轴,对古今散文的文体特点、艺术手法和文化脉络做系统化、全面化、细致化的探究,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和审美能力以及文化传承意识。具体而言,在单元课文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细致赏读课文和群文对比阅读,讨论交流文章的语言和艺术风格,感
7、受古文的语言文字魅力,理解古人是怎样“修辞立诚”。通过深入研读课文,学生可探究六篇古代散文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涵养文化自信。在单元写作任务教学中,紧贴单元目标和生活实际,既有文学短评的微写作,也有书信创作,在实战演练中学会鉴赏至情之文并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学习任务1. 初步阅读课文,师生共读,涵泳诵读,掌握重点字词句式,把握文章基本内容。2. 快速浏览课文,准确把握选文的体裁和章法特点,整体了解中国古代散文范式。3. 细致赏读课文,讨论交流文章的语言和艺术风格,感受古文的语言文字魅力。4. 深入研读课文,结合相关补充资料,探究中国古代散文
8、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5. 提炼课文写法,掌握情感表达真挚的基本技法,学会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学习策略1.情境教学法:巧设情境,给学生以真实的情境体验;情境化设问,激发学生内心的真诚情感;情境化写作。2.合作探究法:以生为本,布置研习任务时,采用项目式学习方法,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课程安排围绕着“修辞立其诚,文言传其脉”的中心议题,将单篇教学和群文教学结合起来,探究中国古代散文如何做到说真话,述真知,抒真情,传文脉。单篇学习(一)用文人笔法书写家园记忆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学习任务:1、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文中的细节描写,把握归有光抒情散文的审美追求,体会带给读者的审美感受;2、文化传承与理
9、解:体会项脊轩志孝长思亲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课时安排:2课时(二)人生俯仰,笃行当下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学习任务:1、疏通文本,熟读成诵。掌握重点实词“次”“或”“趣”的意思。2、结合时代背景,领会作者由乐转痛再到悲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珍惜时光的品质。课时安排:2课时群文学习(一)散文中的自然与生命意识一种打通学习任务群的积极尝试学习任务:1.知人论世,了解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赤壁赋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我与地坛作者与基本创作背景2.梳理各篇文章中出现的重要自然之景及其特点,探寻自然与生命意识的关联;3.整合探究,体悟古今
10、散文家在自然中寄寓的生命意识的异同,进一步思考这些意识对于我们的启示意义。课时安排:2课时(二)单元整合研习任务:品味中国古代散文的文言、文学、文化之美学习任务:1.初步阅读课文,准确把握选文的体裁和章法特点,整体了解中国古代散文范式。2.细致赏读课文,讨论交流文章的语言和艺术风格,感受古文的语言文字魅力。3.深入研读课文,结合相关补充资料,探究六篇古代散文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课时安排:2课时写作学习做真情人,写真情文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学习任务:1.见贤思齐,总结本单元6篇经典文本表达情感的优秀做法。2.实战演练掌握情感表达真挚的基本技法,学会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课时安排:1课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