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北冥(mng) 鲲鹏(kn) 迁徙(x) 鲦鱼(tio) B. 嘉肴(ji) 弗食(f) 兑命(yu) 学学半(xio) C. 槽枥(l) 骈死(pin) 执策(c) 挂罥(jun) D. 布衾(qn) 邺都(y) 两鬓(bn) 叱牛(zh) 2.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 大道之行也(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B.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所以)
2、讲信修睦(培养和睦气氛) C. 教然后知困(困惑) 使老有所终(终老的保障) D. 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强盛) 货恶其弃于地也(厌恶)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弗学,不知其善也 B.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C. 安求其能千里也/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D.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4. 下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B.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D. 两鬓苍苍/十指黑 5.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3、(3分) A. 请循其本 B. 故人不独亲其亲 C. 是故谋闭而不兴 D.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都选自本书。 B. 马说的作者是韩愈,他与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C.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诗中的茅屋即指成都近郊的草堂。 7. 填空。(10分) (1)石壕吏中,“ _, _”两句既表现了儿媳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抓而泣不成声,又显示出诗人倾
4、耳细听,彻夜未眠的关切。 (2)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名句是:“ _, _。 (3)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希望贫寒的士人都能得到庇护,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 _, _的呼喊。 (4)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 _, _。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破山寺后禅院环境幽静深远的句子是: _, _。 8. 2022济南期末阅读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按要求回答(1)、(2)题。 (6分) (1)下面的表格概括了保尔的成长历程,请你根据小说内容将其填写完整。 (3分) 成长历程 退学 _ 筑路 著书 故事情节 勇敢反抗:与神父作对 战
5、斗受伤:大腿中弹,头部重伤 死里逃生: 焕发新生:写成 _ (2)保尔是在不断“祛除杂质”中“淬炼成钢的。请你结合小说内容,举出一例加以分析。(3分) 9. 2022汉中期末综合性学习。(6分)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班级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讨论“和】为了充分呈现“和”的内涵,班级开展了讨论交流,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2分) 老师:同学们!一个“和字,内涵丰富,请大家谈谈对它的理解。 何萍:_(众人笑) 老师:谢谢!何萍同学不仅巧借自己的姓名表达了观点,还表达了美好祝愿!同学们还有其他认识吗? 小玄:我觉
6、得探求内涵,还可以到成语中去挖宝啊,比如自然界有“风和日丽”,社会生活中有“和颜悦色,都给人以美好愉悦之感。 运用“即席讲话”的相关知识,结合语境,在横线上写出何萍同学的发言内容。 (2)【演讲“和】有位同学准备撰写以“和谐最美的名片”为主题的演讲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要做到“心中有听众,以此来确定演讲的语言风格。 B. 演讲稿开头不能以问题的形式呈现,会偏离演讲的主题,增加听众的心理负担。 C. 要精心设计结束语,来提升演讲的效果。 D. 演讲稿的语言应尽量口语化、大众化,尽量避免使用方言、生僻词语等。 (3)【宣传“和”】请你针对目前的国际形势,呼吁世界和平,拟写
7、一条宣传标语。(2分)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2023苏州改编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小题。(4分) 九月二十八日五鼓起坐抽架上书得九域志泣然 陆 游 一事无成老已成,不堪岁月又峥嵘。 愁生新雁寒初下,睡起残灯晓尚明。 天地何由容丑虏,功名正恐属书生。 行年七十初心在,偶展舆图泪自倾。 【注】九域志:北宋历史地理名著,记载了当时的疆域政区等信息。舆图:地图。 10.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一事无成老已成中的“一事无成”与“老已成有着强烈的对比,暗含了诗人因年事已高而功业无成感到失望与遗憾。 B. “不堪岁月又峥嵘”中的“不堪指不能承受,“岁月
8、又峥嵘”指年华不断流逝,这是诗人因年复一年的蹉跎而发出的感慨。 C. “愁生新雁寒初下是说秋天一到,大雁从北地飞来,诗人触景生愁,这个“愁”与范仲淹见到“衡阳雁去所生之愁是一样的。 D. 颈联的意思是说要想完成收复失地的大业,恐怕还是需要志在报国的书生,这是年事已高而壮心不已的诗人的心声。 11. “偶展舆图泪自倾”一句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9、【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释】孤陋:片面、浅陋。资:盘缠。审:详细。稽:相合,一致。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邑:地方。丘:孔子。勉:勤勉,努力。 12.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则是面墙之士 B. 然后能
10、自反也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 若既不出户 木兰当户织 D. 学学半 犹须好学 13.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2分) 十 室 之 邑 必 有 忠 信 如 丘 者 焉 不 如 丘 之 好 学 也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故曰:教学相长也。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15. 【甲】【乙】两文所讲的道理都和什么有关?又有什么不同?(3分) (三)2024原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 我最初的人生思索(节选) 冯骥才 大概是我九岁那年的晚秋,因为穿着很薄的衣服在院子里跑着玩,跑出一身汗,又受了风,我病倒了妈妈就在外屋给我架了一张床,床前
11、的茶几上摆着几瓶味苦难吃的药,还有与其恰恰相反,挺好吃的甜点和一些很大的梨。妈妈将手绢遮在灯罩上,真好! 该入睡时,妈妈披着一条薄毯,用她很凉的前额抵一抵我的头,那垂下来的毯边的丝穗弄得我肩膀痒痒的。“还有点儿烧,但好多了她说。在半明半暗的灯光里,妈妈朦胧而温柔的脸上现出让人舒心的微笑。 最后,妈妈扶我吃了药,给我盖了被子,就回屋去睡了。只剩下我自己。 我一时睡不着,脑子里乱得很,好像一团乱线,抽不出一个可以清晰思索下去的线头。白天留下的印象搅成一团:追猫呀,大笑呀,蜻蜓呀;鸡蛋汤冒着热气儿渐渐地我感到眼皮很重,昏昏沉沉中,我觉得茶几上那几个黄色的梨特别刺眼,灯光也讨厌得很。睡觉吧,我伸手把灯
12、关了。 黑了!霎时间好像一切都看不见了。怎么这么安静、这么舒服呀好像刚才月光一直在窗外窥探,此刻从没拉严的窗帘的缝隙里钻了进来灯光怎么使生活显得这么狭小?它只照亮身边。而夜,黑黑的,却顿时把天地变得如此广阔、无限深长。 我在那个年龄并不懂得这些。我只觉得这黑夜中的天地神秘极了,浑然一体,深不可测,浩无际涯;而我呢,这么小,无依无靠,孤孤单单。这黑洞洞的世界仿佛要吞掉我似的周围那样旷阔,一片无穷无尽的透明的乌蓝色,云也是乌蓝乌蓝的这天究竟有多大?它总得有个尽头呀!难道它竟无边无际吗?相比之下,我们多么渺小。我们又是谁?我到底是谁? 我是从哪儿来的?从前我在哪里?是什么样子?我怎么成为现在这个我的
13、?将来又会怎么样?长大,像爸爸那么高,做事再大,最后呢?老了,老了以后呢?这时我想起妈妈说过的一句话:“谁都得老,都得死的。” 死?怎么以前我就从来没想过它意味着什么呢?死究竟意味着什么?忽然,我觉得周身仿佛散出凉气来。 于是,哥哥那本没皮儿的画报里脸上长毛的那个怪物出现了,接着是白天那只蜻蜓,还有随时想起来都吓人的鬼故事我害怕了,从将要入睡的迷蒙中完全清醒过来了。我想,将来,我也是要死的,也会被人埋在地下,这世界就不再有我了。我也就再不能像现在这样踢球呀,做游戏呀,捉蟋蟀呀,在看马戏时吃那种特别酸的红果片呀活着有好多快活的事,死了就完了。那时,表哥呢?妹妹呢?爸爸妈妈呢?他们都会死吗?他们知
14、道吗?怎么也不害怕呀!我们能够不死吗?活着有多好!大家都好好活着,谁也不死。可是,可是不行啊想到这里,尤其是想到妈妈,我的心简直冷得发抖。 妈妈将来也会死吗?她比我大,会先老、先死的。她就不能再爱我了,不能像现在这样,脸挨着脸,搂我,亲我她的笑,她的声音,她柔软而暖和的手,她整个人,在将来某一天会一下子永远消失吗?如果在那之后我有话要告诉她呢?到哪儿去找她?她也得被埋在地下吗?土地坚硬、潮湿、冷冰冰的我真怕极了。先是伤心、难过、流泪,而后愈想愈心虚害怕,急得蹬起被子来。趁妈妈活着的时光,我要赶紧爱她,听她的话,不惹她生气,只做让大家和妈妈高兴的事。哪怕她骂我,我也要爱她,快爱、多爱;我要起来跑
15、到她房间里,紧紧搂住她我要拉开灯,但抓不着灯线,慌乱的手碰倒了茶几上的药瓶。我便哭叫起来:“妈妈,妈妈 灯忽然亮了,妈妈就站在床前。“怎么,做噩梦了?别怕孩子,别怕。”她俯身又用前额抵了抵我的头。这回她的前额不凉,反而挺热的。“好了,烧退了。她宽心而温柔地笑着。 她坐在我床边,紧挨着我,安静地望着我,一直在微笑,并用她暖和的手抚弄我的脸颊和头发。我想把刚才所想的事情告诉妈妈,但不知为什么,竟然无法说出来。我担心说出来,她知道后也要害怕的。那是件多么可怕的事啊! 昏暗的灯光静静地照着床前的药瓶、甜点和黄色的梨,照着妈妈含笑的脸。她拉着我的手,我便不由得把她的手握得紧紧的渐渐地,一切都安静了,模糊
16、了,淡远了,融化了,变成一团无形的、流动的、轻柔的烟。我不知不觉便睡着了。 一个深奥而难解的谜,从那个夜晚起便悄悄留存在我的心里。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我最初的人生思索。_ (有删改) 16. 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进行了哪些“最初的人生思索”。(3分) 17. 说说你对“她拉着我的手,我便不由得把她的手握得紧紧的这句话的理解。 (4分) 18. 文章是写“最初的人生思索”的,却花了很多笔墨写了妈妈对“我的爱,为什么?(4分) 19.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人生应该怎样度过”的理解。(4分) 链接材料: 【甲】今年,天上多了颗“南仁东星,全军英模挂像里多了林俊德和张超两位同志。我
17、们要记住守岛卫国32年的王继才同志,为保护试验平台挺身而出、壮烈牺牲的黄群、宋月才、姜开斌同志,以及其他为国为民捐躯的英雄们。 _(节选自习近平2019年新年贺词) 【乙】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 (节选自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三、写作(50分) 20.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青春是宝贵的。把握自己的青春,敢做主,会做主,那么胜利的鲜花终究为你绽放。请以我的青春我做主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
18、,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 D【点拨】D项,“叱应读“ch”。 2. D【点拨】D项,“然后能自强也中的“自强”是“自我勉励的意思。 3. C【点拨】A项,表示选择/它的;B项,到/在;C项,怎么,哪里/怎么,哪里;D项,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指鱼的快乐。故选C。 4. B【点拨】B项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 A【点拨】A项,追溯,动词;B项,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C项,谋,动词用作名词,图谋之心;D项,数量词用作动
19、词,日行千里。故选A。 6. C【点拨】C项中的“东汉”说法有误,应为“西汉。 7. (1)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2)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3)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5)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8. (1)参军 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暴风雨所诞生的 (2)示例:保尔来到郊区公园的时候,他知晓自己的身体状况根本不能维持多久,于是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但是思考过后,他还是选择坚强地活下去,并向达雅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保尔在此时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但是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坚强地面对生活,表现出保尔在“祛除杂质”中“淬炼成钢的过程。 9. (
20、1)“和”有和平的意思。大家知道我为什么叫“何萍吗?因为我的父母希望世界和平。 【点拨】本题考查补充对话。结合前后句及语境综合分析可知,大家讨论的是关于“和”的内涵。根据“何萍同学不仅巧借自己的姓名表达了观点,还表达了美好祝愿可知,何萍同学在解释“和”字的内涵时,巧用了自己的名字。抓住“何萍谐音“和平”,去组织语言作答。言简意赅,表达清晰流畅即可。 (2)B【点拨】演讲稿开头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更能吸引听众,引起大家的注意。因此,B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 (3)示例一:同护一片蓝天,共享一份和平。 示例二:只有记住战争的痛苦,才能珍惜和平的生活。 【点拨】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围绕“和平的主题来
21、写,言简意赅,表达清晰,突出主题,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即可。 二、阅读理解 (一)10. C【点拨】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C项表述不准确,“愁生新雁寒初下”写的是诗人因祖国大好山河沦陷,自己也年事已高而感到忧愁;而范仲淹的“衡阳雁去无留意中,大雁是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大雁便飞向南方避寒。范仲淹是借雁去衡阳回雁峰的典故,来表达自己身在塞外的思归之愁,二者不同。故选C。 11. 看着地图上朝廷未能收复的失地而流泪,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渴盼之情。 【点拨】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偶展舆图泪自倾”是指诗人打开地图,想起祖国的大好山河沦陷,不禁流下热泪。表达了诗人对祖
22、国的热爱和对收复失地的渴盼之情。 (二)12. C【点拨】A. 与“故连用,译为因此,所以/判断动词,是;B. 反思/同“返”,往返;C. 门/门;D. 同“敩,教导/学习。故选C。 13.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点拨】根据句意“(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可判断句子的停顿为: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14. (1)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2)人做学问,如果不是天天进步,那就是在天天退步。 【点拨】(1)句中的重点词语:故,所以;相长,互相推动、互相促进;(2)句中的重点词语
23、:为学,做学问;日,天天;进,进步;退,退步。 15. 都和学习有关。不同之处:【甲】文,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乙】文,做学问不进步就会退步。 【乙参考译文】 人做学问,如果不是天天进步,那就是在天天退步。如果独自学习没有友人(相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就会染上某些习气而自己没有察觉。如果不幸处于穷乡僻壤,没有坐马车的盘缠,也仍要广泛地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将自己的思想)与古人的思想结合,以便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这样)差不多能掌握学问的十分之五六。如果又不出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面壁之士,即使有子羔、原宪那样的德行、才能,对国家还是没有用处。孔子说
24、:“(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仍需努力地学习,现在的人难道不该以此勉励自己吗? (三)16. 黑夜为何比灯光更能把天地变得如此广阔、无限深长;天地的巨大和个人的渺小;关于死亡的思索以及对生命的珍惜。 【点拨】根据“灯光怎么使生活显得这么狭小?它只照亮身边。而夜,黑黑的,却顿时把天地变得如此广阔、无限深长”“我只觉得这黑夜中的天地神秘极了,浑然一体难道它竟无边无际吗?相比之下,我们多么渺小“死?怎么以前我就从来没想过它意味着什么呢 死究竟意味着什么”“趁妈妈活着的时光,我要赶紧爱她,听她的话,不惹她生气,只做让大家和
25、妈妈高兴的事等相关语句可以提炼出本题的答案。注意组织答案时语言要简洁。 17. “我”对“死亡的思索让“我”感到很害怕,紧紧握住妈妈的手有安慰作用;“我不想把关于“死亡”的想法告诉妈妈,担心她知道后害怕;“我懂得了珍惜母爱,懂得了要爱妈妈,要“快爱、多爱”。 【点拨】结合上文内容可知,“我对“死亡”的思索让“我感到“怕极了”,紧紧握住妈妈的手有安慰作用;“我不想把有关“死亡”的想法告诉妈妈,担心她知道后害怕;“我也害怕妈妈离开“我”,“不由得把她的手握得紧紧的表现了“我”对母爱的珍惜,希望妈妈永远和“我在一起,“我”要抓紧一切时间去爱妈妈。 18. 文章写了很多妈妈爱“我、关心“我”的细节,刻
26、画了一个温柔、细腻、美好的妈妈形象,正是妈妈的美好,让“我懂得了要珍惜生命,更要抓紧时间去爱,去回报。同时,写妈妈对“我”的爱也为文章营造了温馨、美好的氛围,使读者感到亲切和温暖。 【点拨】“还有与其恰恰相反,挺好吃的甜点和一些很大的梨。妈妈将手绢遮在灯罩上“该入睡时,妈妈披着一条薄毯,用她很凉的前额抵一抵我的头”,这些都是关于妈妈对“我的爱的描写,属于细节描写,说明妈妈对“我”的照顾体贴又周到,刻画了一个温柔、细腻、美好的妈妈形象;这浓浓的母爱使“我感受到世界的美好,让“我”懂得了要珍惜和回报这份爱;同时,这些细节描写渲染了温馨、美好的气氛,使读者感到亲切和温暖。 19. 生命终有尽头,我们
27、要珍惜生命,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人,我们要“快爱、多爱;我们要像牺牲的英雄们一样,把自己的生命与实现“中国梦”联系在一起,为国家富强而努力;我们要有同情心,胸怀天下,关心民生疾苦,并为国家的未来而奋斗。 【点拨】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人,做好自己的事情,让生命变得更加有价值、有意义;同时要学会感恩,用行动去回报关心、帮助过我们的人。根据链接材料【甲】可知,我们要将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结合起来,为祖国的繁荣与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根据链接材料【乙】可知,我们要心忧天下,给予弱小的人同情、关心和帮助,尽自己的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据此综合作答即可。 三、写作 20. 思路点
28、拨: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立意明确,主题鲜明。关键词在于“做主。可以选择一个角度,如处理事情的方式、对于事物的独特感受、艺术作品的创意设计、从被动到主动的心路历程等。既可以选择一件小事作为生活剪辑,折射出成长的光影,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以感悟青春成长和做主带来的心智的改变,写一篇议论文。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应紧扣题目,以小见大,凸显出“做主”的感受、改变和成长印记。 例文: 我的青春我做主 “我把头发剪了。我很平静地对妈妈说。 “我说你这孩子,想一出是一出!你的头发好不容易才留长,干吗剪了”妈妈放下手中的书,一脸气愤地看着我,开始喋喋不休。 我靠着墙,一句话也没说。阳光透过窗户,照到脸上,
29、我甩了甩头发,没有重力压在脑袋上了。很好,很舒服,我就是要这样。不是说“我的青春我做主吗?何况是我的头发,所以,我更要自己做主。 剪头发时,看着剪掉的碎发从白色的围布上滑下,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 很小的时候,我就是一头短发,妈妈说这样好收拾,不用整天梳啊,洗啊的。我见过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整个儿一男孩样子,以至于弟弟看到我那时的照片时,非说照片上的人是他。 因为小时候那一头短发,加上那时的我衣着打扮酷似男孩,还闹过不少笑话。幼儿园时上厕所,女生说我是男生,不可以进去。我去报告老师,老师听了也哭笑不得,后来老师建议妈妈把我的头发留起来。直到三年级时,我的头发才能够扎个小辫子。后来妈妈干脆让我
30、留了长发,而且一留就是这么多年。 一天早晨,在阳光下,我甩了甩头,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长发的重压,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把头发剪了。在下定决心的那一刻,我迅速地跑进了理发店。是该自己做一次主了,过惯了“言听计从”的生活,也该尝试一下自己做主的新鲜感觉了。 剪完头发后,我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笑了。我有点儿不敢相信,镜子中那个干净利落的女孩就是我。很好,我就是要这个样子。我要做一个全新的我,一个干净利落的我,一个阳光爱笑的我,一个可以自由奔跑的我,一个轻松自在的我。 今天的天气很好,满世界都是灿烂的阳光,我觉得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青春我做主,这种感觉真是好极了! 总评 “生活是一本书,需要去自读,我的青春我做主,我的头发我做主。文章从自己决定将长头发剪掉这一生活琐事中,得到自己的生活需要自己去把握,自己的青春需要自己做主这一独特感悟。文章以小见大,从生活中的细小事件中体现出大的主题。在结构安排上,从母亲对“我”剪掉头发的不满,引出小时候总是被母亲剪成男孩子发型的往事,最后又回到现实中来,并总结出主题,结构完整而紧凑。语言上,生动流畅,善于运用细腻精妙的心理描写,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