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代诗歌阅读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致酒行李贺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注】主父:汉书载:“主父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省。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请恩泽:马周因替常何代写政治利弊得失条目而为太宗赏识,因此得到官职。拏云:犹凌云,指志向高远。呜呃:悲叹。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3分)A首句分写自己客中饮酒和主人奉觞祝酒,呼应题目,同时“零落栖迟”写出了自己飘零流落、滞留异乡的境遇。B诗人以主父偃自比,“困不归”中含辛酸之情;“家人折柳”,想象家人望眼欲穿,突出久羁异乡之苦。C“空将”两句中的“空”,可解释为“白白的、徒劳的”,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马周的遭际感到叹惋无奈。D本诗运用了主客对话方式:“吾闻”的“吾”指劝酒的主人,“我有”的“我”指诗人。15此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均为劝酒之作,它们的情感有何相同点?致酒行结尾划线句与将进酒结尾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暑期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
3、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过故斛斯校书庄(其二)杜甫燕入非傍舍,鸥归只故池。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注】斛斯校书:指作者居于草堂时的邻居斛斯融,其人死后方授一官。斛斯,复姓。校书,职官名,古代掌理校勘典籍的官吏。山阳作:晋书载,向秀经嵇康山阳旧居,作思旧赋。鲍叔知:史记载,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燕入旧居、鸥归故池,好友斛斯融却已离开人间,颇有物是人非之感。B颔联写断桥不修,卧柳生枝,暗指故庄人迹罕至,呈现出一片破败荒凉景象。C颈联化用典故,表明心迹,“
4、多惭”二字点明二人相知之深令管鲍自叹不如。D全诗写景寓情,借古叙事,步步咨嗟,字字入情,景、事、人、情浑然一体。16有人评此诗“哀人亦复自哀矣”,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920题。读李白集齐已竭云涛,刳巨鳌,搜括造化空牢牢。冥心入海海神怖,骊龙不敢为珠主。人间物象不供取,饱饮游神向悬圃【注】。锵金铿玉千馀篇,脍吞炙嚼人口传。须知一一丈夫气,不是绮罗儿女言。注悬圃:传说在昆仑山顶,有金台、玉楼,为神仙所居,后泛指仙境。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 )(3分)A前三句用“云涛”“巨鳌”等意象表现李白创作时上天入海,在辽阔深远的自然界搜寻素材。B四、五两句中以“怖”“不敢”写海神、骊龙的心理活动,侧面表现李白作品气象神奇脱俗。C六、七两句诗人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表现李白想象力丰富惊人,仿佛从昆仑仙境寻来灵感。D八、九两句写到李白作品数量众多,如金玉般弥足珍贵,这些作品读来朗朗上口,广为传诵。20结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你对作品最后两句中“丈夫气”的理解。(6分)福建省宁德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二) 古诗阅读(6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9-20小题。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
6、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注】渭桥:位于唐代长安西北渭水上。辞汉月:指离开京城。天骄:指匈奴,这里指敌人。星芒:指旌头星的光芒。星芒尽:指战争结束。海雾:沙漠上的雾气,指战争的气氛。霍嫖姚:指霍去病,汉武帝时名将,曾做过嫖姚校尉。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紧张的气氛。B.颔联从“弯弓”到“插羽”,瞬间完成了一个大转折,省掉了许多鏖战和厮杀的场面描写,足见布局简洁,笔法洗练。C.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
7、战争的气氛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D.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这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2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写奔驰的骏马、催马前进的鞭声,表现将士们斗志昂扬、杀敌心切的形象特点,这是侧面衬托的手法。B.“出渭桥”和“辞汉月”,是指出军队的出发点和行军出边塞。“出渭桥”而“鸣鞭”,正所谓快马加鞭,渲染了军事任务的紧迫和唐军士气的旺盛。C.通过“鸣鞭”“弯弓”“插羽”等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表现将士们的斗志昂扬、神勇无比的英雄形象。D.在前六句中,前三句描绘出师时的雄壮,后三句写破敌时的艰难。全诗笔力雄健,
8、结构新颖。2023-2024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华侨中学高二(上)开学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筹笔驿李商隐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注】筹笔驿:因诸葛亮曾在此筹划伐魏之事,故名。诗人罢梓州幕还京,途经此地有感而作。降王:指刘禅。忝:谦词,表示辱没他人而惭愧。(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眼前之景,猿鸟敬畏当年的军令,风云守护曾经的篱栅,衬托诸葛军威。B颔联写历史之事,诸葛亮徒然挥笔运筹,而刘禅终乘驿车投降,实在令人扼腕。C尾联“恨有余”是诗眼,诗人进
9、谒武侯祠,吟哦梁父吟,怨恨之情油然而生。D本诗咏怀古迹,写人烘云托月,写史虚实结合,议论抑扬交替,可谓别具一格。(2)清代王文濡评价本诗:“通用故事,操纵自如,而意亦曲折尽达。”请结合颈联简要分析。古代诗歌阅读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致酒行李贺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注】主父:汉书载:“主父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
10、,上不省。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请恩泽:马周因替常何代写政治利弊得失条目而为太宗赏识,因此得到官职。拏云:犹凌云,指志向高远。呜呃:悲叹。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句分写自己客中饮酒和主人奉觞祝酒,呼应题目,同时“零落栖迟”写出了自己飘零流落、滞留异乡的境遇。B诗人以主父偃自比,“困不归”中含辛酸之情;“家人折柳”,想象家人望眼欲穿,突出久羁异乡之苦。C“空将”两句中的“空”,可解释为“白白的、徒劳的”,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马周的遭际感到叹惋无奈。D本诗运用了主客对话方式:“吾闻”的“吾”指劝酒的主人,“我有”的“我”指诗人。15此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均为
11、劝酒之作,它们的情感有何相同点?致酒行结尾划线句与将进酒结尾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14.C C.“最终冒犯皇帝的悲苦”错误。“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意思是“借纸上几行奏章,直接向皇帝进言,博得了皇帝垂青”,没有冒犯皇帝,更无所谓悲苦,本诗表达其虽备受挫折但凌云之志不改之意。 15(1)都含有怀才不遇之愁。(2)致酒行结尾,李贺虽然感叹自己有迷失的魂魄,无法召回,但还是相信雄鸡一声则天下大亮,年轻人应当心怀凌云壮志,不必总是唉声叹气。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要求抒展抱负的心情。将进酒结尾,李白大声呼喊,要将手中名贵宝物都换成美酒,与友人一起排遣心中之愁。表现了诗人在穷
12、愁之境中狂放不羁的心情(慷慨豪迈、纵情享乐之情亦可)。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暑期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过故斛斯校书庄(其二)杜甫燕入非傍舍,鸥归只故池。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注】斛斯校书:指作者居于草堂时的邻居斛斯融,其人死后方授一官。斛斯,复姓。校书,职官名,古代掌理校勘典籍的官吏。山阳作:晋书载,向秀经嵇康山阳旧居,作思旧赋。鲍叔知:史记载,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燕入旧居、
13、鸥归故池,好友斛斯融却已离开人间,颇有物是人非之感。B颔联写断桥不修,卧柳生枝,暗指故庄人迹罕至,呈现出一片破败荒凉景象。C颈联化用典故,表明心迹,“多惭”二字点明二人相知之深令管鲍自叹不如。D全诗写景寓情,借古叙事,步步咨嗟,字字入情,景、事、人、情浑然一体。16有人评此诗“哀人亦复自哀矣”,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15C 16写对朋友离世的哀悼,表达出对自己生命垂暮的感伤;写对知交不再的惋惜,表达出对自己孤苦伶仃的凄怜;写对朋友死后方得一官的怅惘,表达出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悲叹。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
14、面这首唐诗,完成1920题。读李白集齐已竭云涛,刳巨鳌,搜括造化空牢牢。冥心入海海神怖,骊龙不敢为珠主。人间物象不供取,饱饮游神向悬圃【注】。锵金铿玉千馀篇,脍吞炙嚼人口传。须知一一丈夫气,不是绮罗儿女言。注悬圃:传说在昆仑山顶,有金台、玉楼,为神仙所居,后泛指仙境。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前三句用“云涛”“巨鳌”等意象表现李白创作时上天入海,在辽阔深远的自然界搜寻素材。B四、五两句中以“怖”“不敢”写海神、骊龙的心理活动,侧面表现李白作品气象神奇脱俗。C六、七两句诗人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表现李白想象力丰富惊人,仿佛从昆仑仙境寻来灵感。D八、九两句写到李白作
15、品数量众多,如金玉般弥足珍贵,这些作品读来朗朗上口,广为传诵。20结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你对作品最后两句中“丈夫气”的理解。(6分)19D 20“丈夫气”是作者评价李白作品,素材丰富绚丽,意境恢弘壮阔,语言抑扬顿挫,情感自由奔放,体现出豪迈的“大丈夫”气概。梦游天姥吟留别选取了云霓、青云梯、天鸡、熊、龙、青冥、金银台、仙人等瑰丽神奇的意象,营造了雄奇壮丽的意境,语言新奇飘逸。表现对光明、自由的渴求以及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体现了“大丈夫”气概。【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如金玉般弥足珍贵”错误,“锵金铿玉”比喻音节响亮,诗句优美。故选D。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
16、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结合“须知一一丈夫气,不是绮罗儿女言”可知,“丈夫气”是充满雄健、雄强之气的阳刚博大的“大丈夫”气概,结合李白作品风格,体现在素材丰富绚丽,意境恢弘壮阔,语言抑扬顿挫,情感自由奔放。梦游天姥吟留别在构思和表现手法方面,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围绕着一场游仙的梦幻来构思的,直到最后才落到不事权贵的主旨上。这样的构思,给诗人幻想的驰骋开拓了广阔的领域。跟这样的构思相适应的是,大胆运用夸张的手法来描述幻想中的世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在这方面,诗人显示了非凡的才能,他写熊咆龙吟,写雷电霹雳,写空中楼阁,写霓衣风马把幻想的场面写得活灵活现,真是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营造了雄奇壮丽的意境,
17、语言新奇飘逸。作者写神仙世界的美丽,正是反衬现实世界的丑恶;写自己一心想遨游仙境,正是表现对现实世界的憎恶,不愿跟权臣贵戚同流合污。这种叛逆的精神,体现了“大丈夫”气概。福建省宁德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三) 古诗阅读(6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9-20小题。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注】渭桥:位于唐代长安西北渭水上。辞汉月:指离开京城。天骄:指匈奴,这里指敌人。星芒:指旌头星的光芒。星芒尽:指战争结束。海雾:沙漠上的雾气,指战争的气氛。霍嫖姚:指霍去病,汉武帝时名
18、将,曾做过嫖姚校尉。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紧张的气氛。B.颔联从“弯弓”到“插羽”,瞬间完成了一个大转折,省掉了许多鏖战和厮杀的场面描写,足见布局简洁,笔法洗练。C.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D.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这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2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写奔驰的骏马、催马前进的鞭声,表现将士们斗志昂扬、杀敌心
19、切的形象特点,这是侧面衬托的手法。B.“出渭桥”和“辞汉月”,是指出军队的出发点和行军出边塞。“出渭桥”而“鸣鞭”,正所谓快马加鞭,渲染了军事任务的紧迫和唐军士气的旺盛。C.通过“鸣鞭”“弯弓”“插羽”等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表现将士们的斗志昂扬、神勇无比的英雄形象。D.在前六句中,前三句描绘出师时的雄壮,后三句写破敌时的艰难。全诗笔力雄健,结构新颖。19.C【详解】C“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错,“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描写“破天骄”后的战场景象。在正义之师面前,敌人不堪一击,土崩瓦解,望风而逃。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星芒已尽,就意味着战争结束。北方沙漠、草原,广阔无垠
20、,浩瀚如海,故名瀚海。“海雾消”,指漠北战争气氛已经消失。所以这两句描写的景象并没有“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侧面表现了将士们神勇无比,敌人不堪一击。20.D【详解】D“破敌艰难”在诗中没有表现。诗中恰恰相反,表现的是破敌之速也。 2023-2024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华侨中学高二(上)开学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筹笔驿李商隐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注】筹笔驿:因诸葛亮曾在此筹划伐魏之事,故名。诗人罢梓州幕还京,途经此地有感而作。降王:指刘禅。忝:谦词,表示辱没他人而惭愧
2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眼前之景,猿鸟敬畏当年的军令,风云守护曾经的篱栅,衬托诸葛军威。B颔联写历史之事,诸葛亮徒然挥笔运筹,而刘禅终乘驿车投降,实在令人扼腕。C尾联“恨有余”是诗眼,诗人进谒武侯祠,吟哦梁父吟,怨恨之情油然而生。D本诗咏怀古迹,写人烘云托月,写史虚实结合,议论抑扬交替,可谓别具一格。(2)清代王文濡评价本诗:“通用故事,操纵自如,而意亦曲折尽达。”请结合颈联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诗句的赏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诗句,
22、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解答】(1)C.“怨恨之情”错误,“恨”是遗憾之意,是遗憾之情。故选C。(2)“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意思是:孔明真不愧有管仲和乐毅的才干。关公张飞已死他又怎能力挽狂澜?借典抒情,表意曲折。出句称其才真无愧于管仲、乐毅,借用管仲、乐毅的典故,曲折表达了对诸葛亮才高功败的遗憾之情。借古喻今,抒情委婉。写诸葛亮才比管乐,以其才略,出师理应告捷;而关羽、张飞无命早亡,失却羽翼,大业未成,含蓄表达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悲。以虚衬实,情感含蓄。诗人所咏乃诸葛亮,则此联对句中的关羽、张飞为其同时人,是今;管仲是春秋时人,乐毅是战国时人,远在三国之前,是古。用事
23、以古今成对,出句以古人比拟诸葛亮,对句实写诸葛亮同时人关、张,即以古对今,以虚对实,而且对得极为自然。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故以管仲、乐毅直指诸葛亮便是很自然的事了,所以所谓“管乐”可以说虽“古”犹“今”,虽“虚”犹“实”。诗人写管乐武侯、关张,以历史来衬现实,借用历史来写现实中诗人壮志难酬的遗憾。问而不答,蕴藉无穷。诗人设问“关张无命欲何如?”关羽、张飞殒命后诸葛亮的结局如何?下文“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馀”说,昔日经过锦里(成都城南)诸葛武侯庙时,吟哦诸葛亮的梁父吟,犹觉遗恨无穷。而所谓“恨”,既是写诸葛亮之“遗恨”,又是作者“隐然自喻”,遗憾之情蕴藉其中。
24、答案:(1)C(2)借典抒情,表意曲折。借用管仲、乐毅的典故,曲折表达了对诸葛亮才高功败的遗憾之情。借古喻今,抒情委婉。写诸葛亮才比管乐,而终因关张命丧而大业未成,含蓄表达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悲。以虚衬实,情感含蓄。虚写历史,实衬现实,借写管乐武侯、关张,含蓄表达现实中诗人壮志难酬的遗憾。问而不答,蕴藉无穷。关羽、张飞殒命后诸葛亮的结局如何?下句设问而不答,遗憾之情蕴藉其中。译文:猿鸟犹疑是惊畏丞相的严明军令,风云常常护着他军垒的藩篱栏栅。诸葛亮徒然在这里挥笔运筹划算,后主刘禅最终却乘坐邮车去投降。孔明真不愧有管仲和乐毅的才干。关公张飞已死他又怎能力挽狂澜?往年我经过锦城时进谒了武侯祠,曾经吟诵
25、了梁父吟为他深表遗憾!赏析:筹笔驿,古地名,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县北。相传三国时蜀汉诸葛亮出兵伐魏,曾驻此筹画军事。很多诗人留下了以筹笔驿为题材的怀念诸葛亮的作品。公元855年(大中九年)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此驿,写下这首咏怀古迹的诗篇。此诗同多数凭吊诸葛亮的作品一样,颂其威名,钦其才智;同时借以寄托遗恨,抒发感慨。不过此篇艺术手法上,议论以抑扬交替之法,衬托以宾主拱让之法,用事以虚实结合之法,别具一格。诗写诸葛亮之威、之智、之才、之功,不是一般的赞颂,而是集中写“恨”字。为突出“恨”字,作者用了抑扬交替的手法。首联说猿鸟畏其军令,风云护其藩篱,极写其威严,一扬;颔联却言其徒有神智
26、,终见刘禅投降,长途乘坐驿车,被送往洛阳,蜀汉归于败亡,一抑;颈联出句称其才真无愧于管仲、乐毅,又一扬;对句写关羽、张飞无命早亡,失却羽翼,又一抑。抑扬之间,似是“自相矛盾”,实则文意连属,一以贯之。以其威智,霸业理应可成,然而时无英主,结果社稷覆亡,一恨;以其才略,出师理应告捷,然而时无良将,结果未捷身死,又一恨。末联“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馀。”是说,昔日经过锦里(成都城南)诸葛武侯庙时,吟哦诸葛亮的梁父吟,犹觉遗恨无穷。而所谓“恨”,既是写诸葛亮之“遗恨”,又是作者“隐然自喻”。以一抑一扬的议论来表现“恨”的情怀,显得特别宛转有致。古典诗歌中,常有“众宾拱主”之法。李商隐这首诗的首
27、联,用的就是这种手法。出句“猿鸟犹疑畏简书”。是说,猿(一本作“鱼”)和鸟都畏惧诸葛亮的军令,说明军威尚存;对句“风云长为护储胥”是说,风云还在护卫诸葛亮的营垒,说明仍有神助。正如范仲温诗眼所说的:“惟义山鱼鸟云云,简书盖军中法令约束,言号令严明,虽千百年之后,鱼鸟犹畏之;储胥盖军中藩篱,言忠义贯于神明,风云犹为护其壁垒也。诵此两句,使人凛然复见孔明风烈。”这里没有直接刻画诸葛亮,只是通过猿(鱼)鸟风云的状态来突出诸葛亮的善于治军。猿鸟风云的状态在作者想象中,是由诸葛亮引起的反应,这些都作为“宾”,用以突出诸葛亮军威这个“主”。这些作为宾的自然景物。是拟人化,有某种特别的象征意义。猿鸟风云,作
28、为筹笔驿的实景,还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使人有肃穆之感;但是并不是单纯的气氛描写,而是化实为虚,实景虚用,以宾拱主,直接突出“孔明风烈”这一主体。李商隐好用典故。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云:“李商隐诗好积故实。”他爱把古人罗致笔下,自由驱使,不问时代先后,都可以在他的诗境中同时出现。“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此题所咏乃诸葛亮,则此联对句中的关羽、张飞为其同时人,是今;管仲是春秋时人,乐毅是战国时人,远在三国之前,是古。用事以古今成对,出句以古人比拟诸葛亮,对句实写诸葛亮同时人关、张,即以古对今,以虚对实,而且对得极为自然。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故以管仲、乐毅直指诸葛亮便是很自然的事了,所以所谓“管乐”可以说虽“古”犹“今”,虽“虚”犹“实”,与关、张对举,可称为“奇”,然而却又不足为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