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pdf(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葡萄酿酒 B.金属导电 C.汽油挥发 D.空气液化2.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锌 B.氮气 C.石墨 D.氯化钾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水属于纯净物 B.长期饮用硬水有利人体健康C.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排放 D.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4.下列有关“铜绿”性质研究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5.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B.稀硫酸能与纯碱反应C.浓硫酸稀释后温度降低 D.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碘
2、酒溶液中,酒精为溶质 B.向水中加入蔗糖,导电性明显增强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积雪的路而撒食盐、可以促进积雪融化7.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确的是A.燃烧都有发光发热现象,则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置换反应都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8.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需用多种消毒剂。氯气用于生产含氯消毒剂,氯气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变化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7
3、1:1 8蓝9.高纯碳酸钙广泛应用于精密电子陶瓷、医药等生产。,物 0J 勿 孑 屈f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D.丙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下图为模拟制备高纯碳酸钙的主要流程,己知该大理石中杂质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由“酸溶”可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和稀盐酸B.“除杂”中,氨水只与溶液中的氯化铁反应C.“转化”发生的主要反应是(N H P 2cO+Ca CHCa CO?J+2 N H QD.操作a 为组合操作,包含过滤、洗涤、干燥二、选择题组江苏省第20 届运动会将于20 22年 8月 2 8 日在泰州盛大开幕。届时,泰州将以先进的体育场馆、优美的城市环境和
4、可口的特色美食迎接全省运动员和四方宾朋。1 0.体育公园建设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玻璃B.硬铝C.钢筋混凝土D.塑料管道1 1.下列泰州特产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靖江肉脯B.泰兴雪梨C.姜堰大米D.兴化菜籽油1 2.场馆的绿植养护需要多种化学肥料。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N H4)2S O4B.K2S O 4C.Ca(H2P o 4)2D.K N O31 3.体育馆屋面铺装了镒镁合金板,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1A.镁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C.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D.镁离子有12个电子三、多选题14.下列实验操
5、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羊毛线和棉线取样,灼烧,闻气味B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溶解,蒸发结晶C测定柠檬汁的pH取样,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对照D检验某化肥是否为镀态氮肥取样,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A.A B.B C.C D.D15.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探究不同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耗氧量情况。足量蜡烛和红磷分别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测定的氧气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过程中,a 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4%B.红磷燃烧过程中,b 点和c 点时容器内物质总质量相等C.燃烧后,两容器中氧气均未耗尽,红磷耗氧量较多D.若将足量蜡烛和红磷放在同一密闭容
6、器中燃烧,氧气的体积分数可降至3%四、填空题1 6.人类社会需要充足的能源、丰富的材料、良好的环境。口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见图)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人气中的一记化历、化石燃胃(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煤的燃烧过程中 能转化为热能。(2)人们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填序号)。a.氢能 b.木炭 c.太阳能 d.秸秆(3)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重要环节,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的化学式为.(4)泰州拥有我国最大的二氧化碳气田。请写出二氧化碳的一种用途:。口 .金属材料为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重要作
7、用。(5)吕氏春秋记载“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注:金指铜单质,锡指锡单质,刚指坚硬)。这句话说明铜锡合金相较于铜、锡 的 特 点 是。(6)分别向盛有硫酸锌溶液、硝酸银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加入铜片,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7)金属锈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损失。请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五、实验题1 7.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I.现提供下列实验装置:(2)实验室用高铳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发 生 装 置 选 用(填 序号,下同),收集装置选用C或 0(3)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其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若要暂停反应,操作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8、为。(4)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用大小不同的试管分别组装成F和G装置,通过缓慢向上移动上面一支试管收集氢气,设计较合理的装置是(填序号)。口.实验室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5)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go(6)实验步骤:计算,称取氯化钠,口,溶解,口转移,口贴标签备用。步骤中,玻 璃 棒 的 作 用 是。六、推断题18.A 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和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B可以产生温室效应,C为一种红棕色固体,C能与A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产B和金属单质D,E和F为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液体,G的稀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变红,且能和氯化钢溶液反应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G的稀溶
9、液能与C反应生成F和H。请回答以下问题。(1)B的 化 学 式 为,G溶液中的阳离子符号为 o(2)E在C的催化作用下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该 反 应 属 于(填 基 本 反 应 类型)。(3)向盛有足量G的稀溶液的烧杯中加入少量C,实验现象为 o(4)物质X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B和F,则物质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填元素符号)。经测定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 0,且每个分子中原子总数小于1 0,推测X的化学式可能有 o七、科学探究题19.某化学兴趣小组时学对家中“管道疏通剂”进行下列探究:品 名:带 通 疏 通 剂成 分:氢 乳 化 的 固 体 铝粉,常故钠注 意 事 项:使 用 时 爰 防 明
10、火保 存 方 法:定封适 用 范 围:毛 发、筏法等淤笠物_ _ _ _L.,_.“管道疏通剂“包装袋上相关信息如图。查阅资料:铝和氢氧化钠固体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加快氢氧化钠对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的气体能增加管道内的气压,利于疏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3H2 T o(注:NaAlCh名称为偏铝酸钠,溶液显碱性,)(1)该疏通剂与水反应产生的 在空气中遇到明火可能会引起爆炸。该疏通剂需密封保存的原因是成分中的(填化学式)会与空气中有关物质发生反应,其中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小华使用该疏通剂疏通某塑料软管时发现软管变形,原
11、 因 可 能 是(写出一个即可),活动二:探究成分作用(3)小夏取少量该疏通剂加入适量水,充分反应后,无固体残留,说明疏通剂中一定已完全反应。取少量反应后溶液,向其中滴入1滴酚St试液,可观察到溶液呈_ _ _ _ 色。(4)该疏通剂中含有硝酸钠,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硝酸钠与氢氧化钠和铝粉均不反应,同学们对于疏通剂中硝酸钠的作用感到好奇。通过科学方法检验、该疏通剂与水反应前后硝酸钠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改变。由此,小夏猜测:硝酸钠可能是铝粉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催化剂。为判断该猜测是否正确,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可选用的试剂有:铝粉、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钠粉
12、末)活动三:开展定量分析(5)小文设计了图1装置测定该疏通剂样品中铝粉的质量分数。将 300mg固体样品和足量水分别放在丫形管两侧,倾斜丫形管,将水倒入左侧: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利用量气管和水准管测定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为100mL。已知该条件下氢气密度为 0.09mg/mL。请计算样品中铝粉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nY1*气管木固体样品水图I(6)小明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装置如图2,精确称量了该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将其质量差作为生成氢气的质量,由此计算出样品中铝粉的质量分数。小明和小文测定过程均操作规范,小明测定的样品中铝粉的质量分数却比小文大,原因可能是画体样品木图2参考答案:
13、1.A【解析】【详解】A、葡萄酿酒是葡萄中的糖类物质生成了酒精,是化学变化。B、金属导电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C、汽油挥发,是液态变为气态,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D、空气液化,是气态变为液态,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综上所述:选择A。2.B【解析】【详解】A、锌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锌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C、石墨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氯化钾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o3.C【解析】【详解】A.长江水中含有水和多种可溶性、
14、不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此选项错误;B.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此选项错误;C.工业废水中含有一些有害物质,需处理达标后排放,此选项正确;D.过滤可以除去的是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此选项错误:故选C。4.A【解析】【详解】A、铜绿是粉末状物质,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答案第1 页,共 10页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纸槽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试管直立起来。A 正确。B、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失火。B 错。C、铜绿是粉末状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引起试管炸裂。C错,D、向试管中
15、加盐酸,首先细口瓶瓶塞倒放桌面,略斜持试管,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倒入。D 错。综上所述:选择A。5.C【解析】【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作干燥剂,故说法正确;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说法正确;C、浓硫酸稀释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故说法错误;D、金属表面的锈主要是金属氧化物,稀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故说法正确;故选C。6.D【解析】【详解】A、碘酒溶液中,酒精为溶剂,碘是溶质,故 A 错误;B、蔗糖不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于水中不会增加溶液的离子浓度,所以不会增强溶液的导电性,故 B 错误;
16、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 C 错误;D、固体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沸点比纯水高,凝固点比纯水低:在积雪上撒盐,盐溶于水时形成的盐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从而使冰雪在较低的温度下也能融化,故D 正确。故选D。7.D【解析】答案第2 页,共 10页【详解】A、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灯泡放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如C O +C。金C a +C O?;错误;C、中和反应是酸
17、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 Q+2 N a O,一N%C O 3 +H 2。;错误;D、由单质的定义可知,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故选D。8.C【解析】【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反应的方程式是:n p +Cl2=HCl+HClO a【详解】A、根据氯气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甲是单质氯气,反应后产生了氯化氢和H C 1 O,氯元素由游离态变成了化合态,则一定有化合价的改变;错误;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中只有水一种氧化物;错误;C、根据方程式,参加反
18、应的甲(氯气)、乙(水)质 量 比 为=(3 5.5 x 2):(1 x 2+1 6)=7 1:1 8,正确;D、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丙是盐酸,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错误;故选C o9.B【解析】【详解】A、稀盐酸中既有盐酸又有水,“酸溶”后过滤得到二氧化硅,所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和稀答案第3页,共1 0页盐酸。A正确。B、据图可知,“除杂”中,氨水既与溶液中的氯化铁反应,又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B错。C、据图可知,“转化”发生的主要反应是碳酸钱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铁,化学方程式(N H P 2 co3+C a C h=C a C O 3 J+2 N H4c 1。C 正确。D、操
19、作a 先过滤,再洗涤洗去碳酸钙表面的氯化镂,然后干燥,得到高纯碳酸钙。D正确。综上所述:选 择 B。1 0.D1 1.A1 2.D1 3.B【解析】1 0.A、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B、硬铝是铝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错误。C、钢筋混凝土是用钢筋和水泥、沙子等材料制成的,属于复合材料;错误。D、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正确。故选D。1 1.A、靖江肉脯富含蛋白质;正确。B、泰兴雪梨富含维生素;错误。C、姜堰大米富含糖类;错误。D、兴化菜籽油富含油脂;错误。故选A;1 2.A、(N H4)2 S O 4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B、K2 s 0 4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
20、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C、C a(H2 P o 5 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D、K N C h 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钾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答案第4 页,共 1 0 页故选D;1 3.A、镁带“车”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错误。B、根据镁元素信息图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 2,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 2;正确。C、根据镁元素信息图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 4.3 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错误。D、根据镁元素信息图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 2,表示原子序数为1 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镁原子核
21、外有1 2 个电子;镁离子是镁原子失去了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的,只 有 1 0 个电子;错误。故选B。1 4.A D【解析】【详解】A、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灼烧时,产生烧纸的气味,可以鉴别;正确;B、粗盐经过溶解、过滤、洗涤、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错误;C、用 p 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 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 H。不能用水湿润p H 试纸,会稀释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大;错误;D、镂态氮肥中的锈根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盐、水和氨气,氨气有刺
22、激性气味;正确。故选A D o1 5.B C【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蜡烛燃烧过程中,a 点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 6%,其他气体的体积分数为8 4%,包括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故 A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化,因为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所以红磷燃烧过程中,b 点和c 点时容器内物质总质量相等,故 B正确;C、由图可知,蜡烛燃烧后,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 4%,红磷燃烧后,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 0%,故 C 正确;答案第5页,共 1 0 页D、由图可知,氧气的体积分数为减少到1 4%时,蜡烛停止燃烧,氧气的体积分数为减少到 1 0%时,红磷燃烧停止,所以将足量蜡
23、烛和红磷放在同一密闭容器中燃烧,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1 0%,二者都停止燃烧,故 D 错误。故选B C。1 6.(1)天 然 气 化 学(2)a c C6 H l2。6(4)灭火(合理即可)(5)硬度大(6)Cu+2 A g N O a=Cu (N O j )2+2 A g(7)涂油(合理即可)【解析】(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煤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静等,而已经广泛利用
24、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故选a co(3)光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 co2+6 H,O=C6 HQO 6+6 C)2,故生成的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 6 H l 2。6;(4)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工业原料、干冰用作制冷剂等(5)这句话说明铜锡合金相较于铜、锡的特点是硬度大;(6)根据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可知,锌、铜、银的活动性:锌铜银,故铜与硝酸银反应答案第6页,共 1 0 页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Ch=Cu(NO3)2+2Ag;(7)铁生锈是因为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和水发生反应,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为涂油、刷漆、电镀等。17.(1)长颈漏斗(2)
25、2A:MnO4=K2MnO4+MnO2+O2 TA D(3)CaCO3+2HCl=CaCl2+H2O+CO2 T关闭活塞 Ca(OH)2+CO,=CaCO3 J+H,O(4)F(5)7.5(6)量 取 水 搅 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解析】(1)仪器甲是长颈漏斗;(2)高镭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镭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 O4*K2MnO4+MnO2+O2 T.高镒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选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收集装置选C 或 D;(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常温反应制取,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
26、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O+CO2 T;B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特点:石灰石放在多孔隔板上,关闭活塞,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则若要暂停反应,可以关闭活塞:二氧化碳可以和石灰水(溶质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答案第7 页,共 10页水,所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方程式是:C a(O H)2+C O2=C a C O3 J+H3O ;(4)F装置更合理,上面的试管管径大,产生的氢气上升,将上面试管里的空气排出,能收集到氢气;G装置
27、中上面的试管管径小,里面的空气不能排出无法收集满氢气;(5)氯化钠的质量为:5 0 g x 1 5%=7.5 g;(6)配制5 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 5%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计算需要的溶质、溶剂的量,然后称量氯化钠的质量、量取水,将氯化钠和水混合溶解,然后转移到试剂瓶中,贴标签备用。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1 8.(1)C O2 H+2 H Q,=O,T+2 H,O分解反应(3)固体消失,溶液变黄(4)C、H C 2 H 6、C H2O【解析】【分析】B可以产生温室效应,则B是二氧化碳;A和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则A是C O;C为一种红棕色固体,C能与A (C O
28、)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产B (C O 2)和金属单质D,则C是氧化铁,D是铁;G的稀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变红,且能和氯化钢溶液反应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G是硫酸;G的稀溶液能与C反应生成F和H,E和F为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液体,则F是水,E是过氧化氢,H是硫酸铁;代入验证,推理正确。(1)根据分析,B是C O 2;G是稀硫酸,阳离子是;H+;(2)E是过氧化氢,在C氧化铁的催化作用下产生水和氧气,方程式是:答案第8页,共1 0页2 H q 2 丝2 0 4+2也0;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产生两种物质的分解反应;(3)G 是稀硫酸加入少量C 氧化铁,两者反应产生硫酸铁(溶液中是黄色的)和水,现象是
29、固体消失,溶液变成黄色;(4)B 是二氧化碳,F 是水,物质X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物质X 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C、H,可能有氧元素;当不含有0 时,设 X 的化学式是CaHb,则 12a+b=30,当。=1时,b=1 8,因为每个分子中原子总数小于1 0,不合理;当斫2 时,b=6,因为每个分子中原子总数小于1 0,则 X 的化学式是C2H6;当。=3 及以上时,相对分子质量超过30;不合理;当含有。时,设 X 的化学式是C aH Q c,则 12a+6+l6c=3 0,则只有a=c=l,6=2合理,即化学式是:CH2O19.氢气 NaOH、Al 4A1+3O
30、2=2A12O,铝和氢氧化钠固体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塑料软管变形 铝红+5 操作:取两支相同的试管甲和乙,分别装入等量的铝粉,乙试管还要加入适量硝酸钠粉末,然后,同时加入等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观察到乙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比甲试管快;结论:硝酸钠能加快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合理即可)设样品中铝粉的质量分数为Xo2A1+2NaOH+2H2O=2NaA 102+3H2 T54 6300mgx 100mLx0.09mg/mL54 _ 300mgx6 100mL x 0.09mg/mLx=27%答:样品中铝粉的质量分数是27%。铝和氢氧化钠固体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水分蒸发跑出装置,装置的质
31、量差除了氢气、还有水蒸气,所以结果偏大【解析】【详解】(1)根据题目信息,该疏通剂与水反应产生氢气,氢气可燃,氢气和空气混合遇到明火可答案第9 页,共 10页能爆炸;该疏通剂中含有铝、氢氧化钠,NaOH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水;A1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氧化铝,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产生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C)2=2Aiq3;所以要密封保存;(2)塑料软管变形,原因可能是铝和氢氧化钠固体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塑料管变形(合理即可);(3)疏通剂中硝酸钠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铝不溶于水;氢氧化钠和铝反应产生的偏铝酸钠也溶于水,充分反应后,无固体残留,说明
32、铝一定已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含有偏铝酸钠,其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使酚献试液变红;(4)硝酸钠中,钠是+1价,氧是-2价,设氮的化合价是x,贝U:(+1)+x+(-2)x 3=0,x=+5;通过科学方法检验、该疏通剂与水反应前后硝酸钠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改变;所以只要证明硝酸钠能改变铝粉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速率,即可证明硝酸钠可能是铝粉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催化剂,因为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改变;则设计实验:操作:取两支相同的试管甲和乙,分别装入等量的铝粉,乙试管还要加入适量硝酸钠粉末,然后,同时加入等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观察到乙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比甲试管快;结论:硝酸钠能加快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合理即可);(5)见答案。(6)小明的实验方案是利用差量法,测定氢气的质量;但是铝和氢氧化钠固体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此时水分蒸发跑出装置,则反应前后装置的质量差除了氢气、还有水蒸气,得出的氢气的质量偏大,所以结果偏大。答案第1 0页,共1 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