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1北京高一(下)期末语文汇编:古诗词阅读.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6243875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5.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21北京高一(下)期末语文汇编:古诗词阅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7-2021北京高一(下)期末语文汇编:古诗词阅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21北京高一(下)期末语文汇编:古诗词阅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21北京高一(下)期末语文汇编:古诗词阅读.pdf(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7-2021北京高一(下)期末语文汇编古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共 1小题)1.(2019北京中央民族大学附中高一期末)阅读古典戏曲名作 桃花扇中的一段唱词,回答各题。折桂令 清 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注】秦淮河流经南京城,明代时,秦淮两岸一度富贾云集,金粉楼台,画舫凌波,繁华一时。本曲是写剧中人物苏昆生在明朝灭亡后重访秦淮的所见所闻。(1)下面各项对唱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中用“旧”“破”“坏”来对景物进行修饰,既是景语,也是情语,其中已含着作

2、者的思绪。B.本曲中的“粉黛”与 长恨歌“宛转蛾眉马前死”句中的 蛾眉”运用了同样的修辞手法。C.“端阳”与“重九”都是中国传统节日,前者多有与舟船相关的习俗,后者多有与菊、酒相关的习俗。D.本曲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如今秋日秦淮的黯淡萧索之景,与曾经的繁华热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2)这段唱词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来表达情感,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A.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吴 融 华清宫二首其一)B.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 稹 离思五首其四)C.壮心君未减青春,多难我今先白发。(欧 阳 修 送姜秀才游苏州)D.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

3、旁。(石 柔 绝句)(3)曾有人认为,这段曲词“感慨寄于景,由此面翻见彼面 翻见”,就是由当下的“此 反向推想而见出过去的“彼:请结合本曲内容和主旨,谈谈你对此的理解。二.诗 歌 阅 读(共 9 小题)2.(2020北京北师大二附中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赴洛道中作(晋)陆机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注】陆机:西晋文学家。出身东吴名门,东吴灭亡后退居家乡,闭门勤学,后被迫离开家乡前往京城洛阳。陟:从低处走向高处。案辔:案,同“按 按 辔,手抚驭马的缰绳,任马慢步行

4、走。(1)下列有关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紧扣诗题,描述了自己在“远游”中的所见之景。B.“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写诗人行程的风尘仆仆,流露出经历了漫漫行程之后的释然和悠闲。C.“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句用“悲”来修饰风,突显诗人情感中的孤寂和落寞。D.全诗写赴洛途中所见,借景抒情,借悲风、清露、明月等来表达身在旅途的独特感受。(2)诗中“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描写了周围幽雅清丽之景,结尾却转而抒发“不能寐”“独长想”之情,如何理解这样写的效果?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认识。3.(2020北京北京四中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山中观残菊追怀眉山师伯浑陆

5、游空山菊花瘦如棘,倾倒满地枝三尺。阴风冷雨不相贷,烂草苍苔共狼藉。人虽委弃渠自香,诅必泛酒登华堂。君不见仁人志士穷死眉山阳,空使后世传文章!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有才华,遭人嫉妒而不得用,终身隐居于眉山。诅:岂、难道。泛酒登华堂:重阳节,菊花常被拿来泡酒,在华美的殿堂上被人享用。(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空山菊花瘦如棘:残菊枯瘦得如同荆棘,写出了残菊的凋敝之貌。B.“倾倒满地枝三尺”:三尺菊枝倒伏在地上,写出了残菊的颓败之貌。C.“阴风冷雨不相贷”:严酷的天气摧残着残菊,突出了残菊恶劣的生存环境。D.“烂草苍苔共狼藉”:残菊只能与腐烂的野草和杂乱的苍苔同流合污。(2)下列诗

6、句中的“菊花”意象蕴含的情感,与陆游这首诗最接近的一项是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陶渊明)B.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菊花黄巢)C.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残菊曹雪芹)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赠刘景文苏轼)(3)陆游借在山中看到的残菊追怀自己的好友师伯浑,请你谈谈诗歌后四句蕴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分条作答。4.(2020北京101中学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咏螃蟹呈浙西从事皮日休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螃蟹咏薛宝钗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

7、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注释:此诗作于唐末动乱时期,作者曾参加黄巢起义军,任黄巢政权的“翰林学士(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咏螃蟹呈浙西从事是首七言绝句,首句写诗人早知螃蟹之盛名,表达爱慕之情。B.螃蟹咏是七言律诗,首联写环境,人们坐在飘散着桂花香气的桐阴下喝酒吃蟹。C.薛宝钗认为纵使螃蟹再横行,最后还是要落入汤锅被蒸煮,因而对其充满怜悯与同情。D.两首诗均以物取喻,寓意深刻,前者语言直白浅近,后者语言典雅脱俗,各具特色。(2)这两首以“蟹”为写作对象的诗作,都使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下列诗句中没有体现这一手法的是A.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 世 南

8、 蝉)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 居 易 大林寺桃花)C.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王 安 石 北陂杏花)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 谦 石灰吟)(3)这两首诗分别塑造了怎样的螃蟹形象?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5.(2 0 2 0北京北理工附中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注】这是杜甫晚年北归无望,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江汉,指长江、汉水之间。永夜:长夜 老马:取“老马识途”典故之意,这里是诗人自比。(1)这 首 诗 的 体 裁 属 于 近 体 诗 中 的

9、。(2)诗中颔联描写了“片云”、“永夜”、“孤月”等自然景物,把诗人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体。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A.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杜 甫 漫成一首)B.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 华 春行即兴)C.春江渺渺抱墙流,烟草茸茸一片愁。(方 惟 深 谒荆公不遇)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 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3)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说明。6.(2 01 9北京1 01中学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行香子过七里漱口苏轼一叶舟轻,双桨鸿

10、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 鉴 口,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 老 严 陵 君 臣 一 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注释】:【1】宋神宗熙宁六年(1 0 7 3 年)春二月,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巡查富阳,由新城至桐庐,乘舟富春江,经过七里瀚时作此词。七里瀚:又名七里滩。【2】鉴:镜子。【3】严陵:东汉的严子陵,名光,少时曾与光武帝刘秀一同游学。刘秃即位后,征召到京,授谏议大夫,不受,隐居于富春江。(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前六句,用简练的笔墨,形象地描绘了七里源的美景:轻舟惊鸿,水清波平,鱼儿翻腾,白鹭点点。B.上片

11、“过”字点题,写出行程“急”“冷”“明”不仅状写出景物特点,同时写出作者不断变化的主观感受。C.“算当年”四句用典,吟咏汉刘秀称帝之后严子陵隐居一事,归结为“一梦”和“空名”,蕴含着人生感叹。D.下片由山起笔,中间插入议论感慨,顺势抒怀,最后以远山、云山、晓山三座山结尾落于景语,隽永含蓄。(2)“双桨鸿惊”句,有人认为是船桨划动如鸿雁惊飞,有人理解为船桨划动使鸿雁惊起。你认为哪一种理解更合理,请结合诗句说说理由。(3)这首词结尾“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与 定风波结尾“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作具体分析。7.(2 0 1 8 北京北师大附中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12、。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严羽日近鲍棱,秋渐满、蓬莱双阙。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把酒送君天上去,琼堀玉佩鸩鸿列。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注释】期棱,宫殿的屋角瓦脊。天上,指朝廷。鹑,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唾壶歌缺,世说新语中说,王敦酒后咏”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用如意击打唾壶,壶口尽缺。(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想象友人即将赴任的临安,宫殿在阳光照耀下高大壮丽,似蓬莱般令人神往。B.“正钱塘江上”两句,写江水气势磅礴,银白色的浪花奔涌

13、着向前,极具画面感。C.下阕开篇四个短句急促有力,“能”与“空”凸显了词人激切、无奈的矛盾心绪。D.“不洒”两句说的是,莫因离别流泪而难为情,应如世间孩童般真实地表达心意。(2)本词结尾“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通过想象离别后的情景来抒发情感。下列诗句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一项是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 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B.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柳 宗 元 别舍弟宗一)C.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郑 文 宝 柳枝词)D.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严 仁 鹏鹃天惜别)(3)本词与下面的诗歌都写送友人赴任,它们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内

14、容加以分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8.(2 0 1 7北京T 0 1中学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列各题。鹏鸽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辛弃疾春入平原一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缩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鹏鹃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释】辛词作于作者4 2岁时因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之时;苏词作于黄州。(1)下列对诗句的解说,

15、不生酶的一项是A.苏词中“翻空”两句,描绘出白鸟翻飞,红荷临水的画面,意境凄清冷寂。B.辛词中“闲意态”三句,描绘出村民悠闲自在、生活有序、桑麻遍地的农村景象。C.“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勾画出词人幽居时杖藜徐行的形象。D.苏词中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而着一 又 字,则包含了词人无限感慨。(2)辛词和苏词的划线句各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3)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两首词在情感上的净回?9.(2 0 1 9北京北京四中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杂诗左思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明月出云崖,瞰瞰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高志局四海

16、,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注释:块然:孤独貌。壮齿:壮年。(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oA.“秋风”两句以写秋景起笔,写出了秋风寒冷、白露凝霜的景象。B.“柔条”两句写植物的枝条一日日苍劲,绿叶一天天地渐趋萎黄。C.“明月”两句写明月从云崖露出,“魄崎”突显出月光的明亮皎洁。D.“壮齿”两句写诗人壮年时期漂泊不定,人到暮年对此感慨不已。(2)从全诗看,“明月出云崖,嗷嗷流素光”两句中,“月”这一意象含有愁情,下列诗句中的“月”不含这种情感的一项是。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 维 山居秋暝)B.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 白 蜀道难)C.今夜邮州月,闺中只独

17、看。(杜 甫 月夜)D.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 商 隐 无题)(3)本诗中“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和 杜 甫 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中都有“空 字,请解释这两个“空”字的意思,并分析各自蕴含的情感。10.(2019北京北师大附中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摸鱼儿海棠刘克庄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霜点鬓。潘令老,年年不带看花分。才情减尽。怅玉局飞仙,石湖绝笔,孤负这风韵。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寂谁问。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君细认,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年光去迅。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18、注:刘克庄:南宋后期词人,为人耿介,不为当政者所容。本词作于词人罢职十年期间。潘令:指西晋文学家潘岳,曾任河阳令,其人以“叹老”著称,亦有“爱花”美誉。玉局:指北宋文学家苏轼。苏轼晚年曾挂名主管玉局观,有咏海棠诗作多篇。石湖:指南宋诗人范成大,石湖乃其自号,有咏海棠诗作传世。漫:莫,不要。(1)下列对词作的理解和分析,不无碰的一项是:A.词中“霜点鬓”与 苏 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鬓微霜啷写出了词人两鬓已白的老态。B.“怅玉局飞仙”三句,词人怅恨苏轼、范成大已逝,无人再有佳句歌咏海棠的神韵气质了。C.词中“无聊赖 与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 中的“无赖”一词语义相近。D.本词写海棠初开

19、、盛开、行将凋零的过程,想象花落叶茂之景,写尽了作者对海棠的深情。(2)红楼梦中大观园诗社也曾经吟咏过海棠,其中一位才女的海棠诗作被评为“含蓄浑厚”。“珍重芳姿昼掩门”可以看出她恪守封建妇德,对自己豪门千金的身份十分矜持的态度。“洗出胭脂影”“招来冰雪魂”,都与她的结局有关:前者通常是丈夫不归,妇女不再修饰容貌的话;后者则说冷落孤寂。这位才女是:A.史 湘 云 B.林 黛 玉 C.薛宝钗 D.贾探春(3)结合词作内容,说说词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参考答案一.文言文阅读(共1 小题)1.【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

20、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理解诗歌大意,抓住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进行赏析;(3)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理解诗歌大意,抓住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进行赏析;【解答】(1)D.“描绘了如今秋日秦淮的黯淡萧索之景,与曾经的繁华热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错误;这些景物并不黯淡萧索,相反色彩鲜艳,与热闹繁华形成对比的是“无个人瞧(2)B.本句采用的是暗喻,比喻自己与妻子的深情再无物能及。(3)眼前的

21、景色“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让唱者回乡到“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的情景,当年粉黛笙箫,显然不是眼前的“破纸”“坏槛”,而是鲜艳如新;如今的“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也让人联想当初端阳、重九秦淮河的热闹繁华,由眼前推想当初,确实是“翻见【答案】(1)D。(2)B(3)赞同。唱曲者旧地重游,将昔盛今衰的无限感慨寄托于眼前的衰败景象之中,由“破纸”“坏槛”推想出当年漂亮的新窗纸和色泽鲜亮的槛栏,由今日粉黛不见、笙箫不闻、灯船不闹、酒旗不挂,反推出当年秦淮的繁华,这种衰中见盛就是“由此面翻见彼面【点评】在诗词鉴赏里,表达技巧往往就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

22、: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衬托、借代、对比。1、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2、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象征、联想、想象、白描、衬托、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诗歌阅读(共9小题)2.【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运用的表现手

23、法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着作者的写作背景,联系诗歌注释,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先指出手法,再分析手法和情感来作答。【解答】(1)B.“流露出漫漫行程之后的释然“错,无中生有,在风尘仆仆,高山莽原之中,并没有提到“释然”之情,只有孤独和忧愁。(2)题干提示了“优雅清丽之景”与“不能寐”“独长想”之情的关系,那只能是以乐景写哀情了。结合全文来看,“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广阔的山川,陡峭的山丘、岩石,开阔的平莽,清露,皎洁的月光,这些意象营造了清丽简远、幽雅净爽的意境,而山川、丘陵、平莽、悲风,也写出了诗人路途之艰难,“抚枕不能寐,振衣

24、独长想 是诗人对月抚枕,不能入睡,穿上衣服独自遐想,突出了远离家乡亲人、前途未卜的孤苦。以乐景衬哀情,使全诗漫长艰难、孤独寂寞的意境得以升华。【答案】(1)B(2)采用反衬,以乐景写哀情,使哀情更加突出。全诗通过山川、崇丘、平莽、嵩岩、悲风等一系列意象铺陈出旅途之艰,又以“抱影衔思 勾勒出抒情主人公孤独忧愁的形象,结尾的哀情,正是这一系列意象的升华。此时,月光明亮是扰人入眠的直接原因。“月 作为古诗中的常见意象,也更加突出了作者远离家乡、无心赏景、只剩愁思绵绵的孤苦心态。【白话译文】离家远游过山川,山山水水长又宽。挥鞭策马登峻岭,提缰徐行过平原。夜宿形影自相伴,晨起含悲又向前。收缰驻马悬崖下,

25、侧耳倾听悲风响。露珠坠下闪清辉,明月皎皎多晴朗。抚几久久不能寐,披衣独自心怅惘。【诗歌赏析】这首诗仍然是写陆机赴洛阳途中所见的景物和自己的心情。但是写法略有不同。全诗借景抒情,曲折委婉,语句精炼而流畅,格调清丽凄清,形象鲜明,意蕴深远,悲楚动人,富有韵味。“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首句仍然紧扣诗题来写的。陆机从家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赴洛阳,当然是“远游一路上越过万水千山,而山山水水是那样的修长和宽广。诗人有时挥鞭驱马登上高山,有时手握缰绳,在有草的平地上缓慢地向前走。从这一重重山,一条条水,忽而高山,忽而平地,可以想象到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因此,这里不只是描

26、写沿途的山水景色,也透露了诗人风尘仆仆的苦情。但是,这首诗中的写景与前首不同,前首“永叹”十句写沿途山水景色讲究辞藻,大肆铺陈;这首诗只是寥寥数句,轻轻带过。这种有详有略的写法,使人感到各有特点。“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晚上休息是孤零零地抱影而寐,早晨起来怀着悲伤又上路了。写出诗人的孤独、寂寞和忧伤。这些复杂感情的产生,固然是由诗人思念亲人,留恋故乡,大概也参杂了对前途的忧虑。前首诗说:“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呜咽辞亲,“世网”缠身,应该就是这种复杂感情的具体内容。清 代 刘 熙 载 艺概文概说:“六代之文丽才多而炼才少。有炼才焉,如陆士衡是也。”陆机文如此,其

27、诗亦复如此,“夕息”二句可见其语言提炼功夫。这两句诗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动词“抱”“衔”的使用皆备极精巧,是陆诗中的佳句。“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走了一段路程,停下马来,倚着高峻的山崖休息一会儿,侧耳倾听悲风的声响。这里,进一步写诗人旅途的孤独和艰辛。倚岩休息,竟无人与语,只能侧身倾听悲风,可见其孤独。称秋风为“悲风”,使秋风涂上诗人感情之色彩,又可见其心情之忧郁。诗人旅途生活中的这一细节,又使读者联想到前首诗所描写的沿途景色:“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山泽纷纤馀,林薄杳阡眠。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这里对途中空旷无人和恐怖气氛的描写,有助于读者了解诗人的孤独和艰辛

28、。“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意思是:夜露下滴,闪烁着洁白的光辉,啊,月光是多么的明朗!对月抚枕,不能入睡,穿上衣服独自遐想。这是写途中夜宿的情景。“清露”二句,写得幽雅净爽,清丽简远,受到前人的赞赏。结尾“抚枕”二句,表现诗人不平静的心情,饶有余味。陆机是吴国将相名门之后,素有雄心壮志。他 的 百年歌中说:“三十时,行成名立有令闻,力可扛鼎志干云。”晋书陆机传说他“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可是在他二十岁时,吴国灭亡。太 康 十 年(2 8 9年),他和弟弟陆云被迫入洛。其前途是吉是凶,难以逆料,所以他的内心忐忑不安,很不平静。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文赋)这是认为

29、诗歌具有注重抒情的性质和文词精妙的特点。这种诗缘情说和儒家的诗言志说不同,清代沈德潜认为“殊非诗人之旨”(古诗源卷七),其实这正是魏晋以来诗歌的新变化。作为“太康之英”(钟 噪 诗品序)的陆机,他的诗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如此诗中“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文词华美,对偶工稳,“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用词造句,刻练求工,都是例子。陆机诗精于语言的提炼,善于写景,即景抒情,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点评】诗歌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诗歌特色和手法的赏析,

30、分析诗歌意思要读懂文章,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诗歌表达技巧上,主要考核内容主旨表达、情感抒发、诗句作用等.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选择题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3.【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鉴赏诗句中的意象的情感内涵的能力。

31、这道题考的是赏析诗句中的“菊花”意象蕴含的情感。首先要正确理解本诗和所给的四句诗的“菊花”意象,然后结合全诗把握“菊花”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情感。(3)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读懂全诗,精读诗歌后四句,根据具体诗句分析作者的情感。【解答】(1)D.“残菊只能与腐烂的野草和杂乱的苍苔同流合污”错,“烂草苍苔共狼藉”:即使残菊只能与腐烂的野草和杂乱的苍苔倒伏在一起,同流合污不恰当,只是强调了菊的生存环境。(2)陆游这首诗中的“残菊”象征处境不好的贤德之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菊”比喻超脱尘世的隐士,这一意象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

32、的“黄金甲”指金黄色铠甲般的菊花,诗人赋予菊花以英雄风貌,菊花象征广大被压迫人民。“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出 自 残菊一诗,“残菊”即“残局”,暗寓大观园少女们的悲剧命运。“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中的“菊花”有一种傲霜斗寒的气概。(3)“人虽委弃渠自香”意为:即使朝廷抛弃了他,但是他依旧保持自己的芬芳,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有才华,却因遭人妒忌不被朝廷重用的惋惜、愤慨之情。“渠自香”写出了诗人的孤芳自赏的品性。“i 巨必泛酒登华堂”意为:难道菊花一定要在重阳节时在华美的殿堂上被人享用吗?也就是说,友人不会投身到朝堂谄媚当朝统治者,抒发了诗人对友人不追慕名利的赞赏之情。“君不见仁人

33、志士穷死眉山阳,空使后世传文章“意为:你不见那些仁人志士即使一生困厄在眉山,也要让自己的文章和声名传于后世,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终身隐居于眉山,立志以文传世,不改自己志向的高洁、坚贞晶行的赞美。【答案】(1)D(2)D(3)对友人有才华却因遭人嫉妒而不得用的惋惜和愤慨。对友人超然脱俗、不慕名利的高洁品德的敬仰。对友人立志以文传世,终身隐居于眉山的赞美之情。【点评】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健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

34、(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4.【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

35、意仔细辨析。(2)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3)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诗中形象(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本题要求分析塑造的形象特点。解答时首先理解全诗,然后找到描写人(物)的句子,从中概括形象特点。【解答】(1)C.“因而对其充满怜悯与同情”

36、说法错误。螃蟹咏当中,首联写人们坐在飘散着桂花香气的桐阴之下喝酒吃蟹,颔联是说螃蟹不管眼前的道路,只是一味横行;摆上桌来,样子好看肚子里却只有黑色的膏膜和黄黄的蟹黄而已。尾联“于今落签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是说螃蟹横行得不到任何好处,最后还是要落入釜中被人吃掉,没有好的下场,月夜水边就只剩下了禾黍香。这首诗通过贬蟹以“讽刺世人”,所以诗中显露的是对螃蟹的极端厌恶的感情,并没有对其“充满怜悯与同情(2)A.“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指的是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里使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

37、藉,自能声名远播,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刚刚开放的桃花。没有使用借物喻人的手法。C.“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描绘出风吹杏树,落英缤纷,似漫天飞雪,而随波逐流的凄美景象。北陂杏花即使零落了,尚可在一泓清波中保持素洁;而南陌的杏花要么历尽亵玩、任人攀折;要么凋零路面、任人践踏,碾成尘土,满身污秽。这里使用了借物喻人,南陌杏花是邀功请赏、党同伐异的得势权臣的影射,则北陂杏花是诗人刚强耿介、孤芳自赏的自我人格的象征。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使用借物喻人

38、的手法,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也全然不怕牺牲,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诗人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故选Bo(3)在皮诗中,诗人热情地赞扬了螃蟹的铮铮之骨、无畏之心和不惧强权、敢于“犯上”的壮举,寄托了他对无私无畏、敢于“横行”、冲撞人间“龙庭”的反抗精神的热烈赞美和大声呼唤。薛诗中描写螃蟹的句子有: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于今落釜成何益。结合注释“心机诡深”“花样再多也徒劳”可以得出形象特点。【答案】(1)C(2)B(3)皮诗中的螃蟹是个有着铮铮铁骨、不惧强权的叛逆者形象。他 身有傲骨,不怕

39、天帝雷电,不惧龙王的强权,敢于在龙王的龙庭中“横行”。薛诗中的螃蟹是个不辨是非曲直、横行霸道的反面形象。“他”居心叵测,机关算尽却徒劳无益,最终也难以逃脱被人食用的灭亡命运。【白话译文】咏螃蟹呈浙西从事:还没有游历沧海就知道蟹的名声,它的肉上长着骨头,长相奇特无比。不要说它没有心肠,它哪里怕什么雷电,大海龙王那里也是横行无忌。螃蟹咏:桂花香中梧桐阴里大家饮酒飞觞,那些嗜酒的人垂盼着佳节重阳。你横行霸道眼前没有东西南北,你表面不知可否实际上也没有心肠。酒洗不去腥味还得用菊花茶漱口,为防止蟹冷伤人一定加上点生姜。如今落入汤锅被蒸煮还有什么好?月夜水边只有那禾黍在飘着清香。【诗歌赏析】咏螃蟹呈浙西从

40、事: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技巧上很有值得称道之处。首先,是多侧面的形象描写。首句“未游沧海早知名”,是通过诗人久闻螃蟹大名,从远处来极写蟹在诗人心中的崇高地位。一个“早”字,既显示了螃蟹所负盛名时间之久,又表现了诗人对螃蟹品格爱慕之日深。次句“有骨还从肉上生”,重在描写螃蟹的外形。“有骨”,有甲壳,是螃蟹与无骨软体动物的重要区别,也是它赖以生存的手段。“有骨”二字暗寓了诗人对螃蟹身有傲骨的赞美之情。三、四两句“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是从心灵世界的角度为螃蟹敷彩。传说天帝是宇宙的最高统治者,海龙王是水族的主宰,雷电是天帝怒气的产物。螃蟹不仅不怕天帝雷电,而且更不惧龙王的强权,即使在龙王的龙

41、庭中,它也敢于“横 行 正 是 由 于 这 多 方 面 的 镂 刻,从而使螃蟹不畏强权的叛逆性格具有了立体感。其次,把深厚的思想感情含蓄地寄寓在妙趣横生的形象中,也是此诗的显著艺术特色。封建秩序不容许叛逆思想的公开表达,诗歌的艺术规律也要求作者的思想倾向要尽力融入艺术形象中,这些都是诗人以“横行”之蟹的形象寄寓反抗意识的原因。诗中,诗人颂扬螃蟹的叛逆性格,并未流于直露,而是从“名”“骨”“心”“横行”等侧面逐层对蟹的形象赋之于人的品格、加以刻画、让读者从蟹那具有立体感的形象中自行品味蕴含其中的主旨思想。此诗语言形象、幽默、传神,把螃蟹的形象和神态写得活灵活现,全诗不著一个 蟹 字,对蟹的写照可

42、谓极致。螃蟹咏出自清代曹雪芹所著 红楼梦中,是小说人物薛宝钗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首联,点明了食蟹的季节和环境;颔联为诗中的警句;颈联写了对付螃蟹之法;尾联写螃蟹的下场。薛宝钗借咏颂螃蟹,以斥责不守礼法、背弃仕途的叛逆行为。全诗以蟹取喻,用笔老辣,极尽讽刺。【点评】如何鉴赏诗歌:(-)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读诗讲究 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

43、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三)关注注释隐含意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四)关注意象寄托意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5.【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审题,通过本题的题干可知

44、,本题考查的是有关近体诗的有关知识,然后掌握近体诗的有关知识,最后根据诗歌做整体的判断。(2)本题考查学生对艺术手法的把握能力,采用客观题选择题的形式,立足颔联内容的分析。思考运用了那些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3)本题考查探究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关注诗歌中的“情语”,这些关键词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二要关注诗歌中的“景语”,景物的特征和意境特点与情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三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解答】(1)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本诗四联八句,为律诗。(2)诗人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

45、、月共远共孤一样。这样就把自己的情感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体。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D.揭示了哲理,强调理论必须要结合实践。并没有景物描写,所以没有运用交融这一手法。故 选D。(3)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如认同“自强不息”要联系“落日心犹壮”进行回答,分析蕴含在萧瑟秋景中的悲壮的情感以及用典的意图,突出不怕病,不服老的人生情怀。如认同“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进行回答,分析诗人逆境之中的辛酸和无奈。【答 案】(1)律诗(2)D(3)观点一: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颔联表面上写片云孤月,实则写诗人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像孤月一样的皎洁。颔联

46、中“落日”比喻 暮年”,秋风”是写实,年老的诗人漂流江汉,面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快要好了,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拳拳之心已表露无疑。尾联诗人以“老马”自比,写自己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病 欲 苏,像老马一样,还是有用的。观点二: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首联表现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表达了作者的辛酸。颔联写到远在天边的云、孤 月,也表达了作者的漂泊他乡的孤独之情。尾联以“老马”自比,表达怨愤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白话译文】我漂泊在江汉一带,思念故土却不能归,在茫茫天地之间,我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看着远浮

47、天边的片云和孤悬暗夜的明月,我仿佛与云共远、与月同孤。我虽已年老体衰,时日无多,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我觉得病情渐有好转。自古以来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是为了取其体力,因此,我虽年老多病,但还是能有所作为的。【诗歌赏 析】“江汉”句,表现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客 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乾坤”代指天地。“乾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负”这样两层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身在草野,心忧社稷,乾坤之内,此腐儒能有几人?(杜诗说)黄生对这句诗的理解,是深得诗人用心的。“片云”二句紧扣首句,对仗十分工整。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

48、写,诗人把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深沉。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像孤月一样的皎洁。昔人认为这两句“情景相融,不能区别”,是很能说明它的特点的。“落日”二句直承次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周易云:“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恰好说明:次句的腐儒,并非纯是诗人对自己的鄙薄。上联明明写了永夜、孤月,本联的落日,就决不是写实景,而是用作比喻。黄生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齿”,是咏怀而非写景。否则一首律诗中,既见孤月,又见落日,

49、是自相矛盾的。他的话很有道理。落日相当于“日薄西山 的意思。“落日”句的本意,就是“暮 年 心 犹 壮 它 和 曹 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的诗意,是一致的。就律诗格式说,此联用的是借对法。落日 与“秋风”相对,但“落日”实际上是比喻“暮年”。“秋风”句是写实。“苏”有康复意。诗人飘流江汉,而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 欲 苏 这 与 李 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颇为相似,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胡 应 麟 诗薮内篇卷四赞扬此诗的二、三联“含阔大于沉深“,是十分精当的。“古来”二句,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老马”用

50、了 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他接受管仲“老马之智可用 的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指出,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我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病欲苏,同老马一样,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诗人在这里显然含有怨愤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这是诗人言外之意,是从诗句中自然流露出来的。【点评】如何鉴赏诗歌:(-)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