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支气管哮喘诊疗规范儿童过敏性紫癜儿童缺铁性贫血三甲资料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支气管哮喘诊疗规范儿童过敏性紫癜儿童缺铁性贫血三甲资料修订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工作制度职责诊疗规范三甲资料修订版目录:儿童支气管哮喘诊疗规范儿童过敏性紫癜诊疗规范儿童缺铁性贫血诊疗规范类别普通儿科诊疗规范编号PTER-3-01名称儿童支气管哮喘诊疗规范生效日期今年-12-31制定单位普通儿科修订日期今年-12-31版本第3版一、定义: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呼吸道症状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和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二、诊断:(一)、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呼吸道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证实存
2、在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并排除可引起相关症状的其他疾病。1.反复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运动以及过度通气(如大笑和哭闹)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 1 项: (1)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速效2 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压力定量气雾剂 200400 g)后 15 min 第一秒用力呼气
3、量(FEV1)增加 12%; 抗炎治疗后肺通气功能改善: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或)抗白三烯药物治疗 48 周,FEV1增加 12%; (2)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3) 最大呼气峰流量(PEF)日间变异率(连续监测 2 周) 13%。符合第 14 条或第 4、5 条者,可诊断为哮喘。喘息儿童如具有以下临床特点时高度提示哮喘的诊断: (1)多于每月 1 次的频繁发作性喘息;(2)活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3)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4)喘息症状持续至 3 岁以后;(5)抗哮喘治疗有效,但停药后又复发。(二)、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诊断CVA是儿童慢性咳嗽最常见原因之一,以咳嗽为唯一
4、或主要表现。诊断依据:1.咳嗽持续 4 周,常在运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重,以干咳为主,不伴有喘息;2.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3.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有效;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和(或)PEF日间变异率(连续监测 2 周) 13%;6.个人或一、二级亲属过敏性疾病史,或变应原检测阳性。以上第 14 项为诊断基本条件。三、哮喘诊断和病情监测评估的相关检查1、肺通气功能检测肺通气功能,潮气肺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 PEF 日间变异率检测是诊断哮喘的重要手段。2、过敏状态检测对于所有反复喘息怀疑哮喘的儿童,均推荐进行变应原
5、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变应原特异性 IgE 测定.3、气道炎症指标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无创检查方法进行连续检测、评估。4、胸部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平片或 CT 检查。5、支气管镜检查根据临床需要选择支气管镜检查。四、治疗(一)、治疗目标1 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 2 维持正常活动水平,包括运动能力; 3 维持肺功能水平尽量接近正常; 4 预防哮喘急性发作; 5 避免因哮喘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 6 预防哮喘导致的死亡。(二)、防治原则:哮喘控制治疗应尽早开始,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治疗包括:(1)急性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如平喘、抗炎治疗; (2)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
6、解期:防止症状加重和预防复发,如避免触发因素、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并做好自我管理。(三)、长期治疗方案:根据年龄分为 6 岁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和 6 岁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分别分为 5 级和 4 级,从第 2 级开始的治疗方案中都有不同的哮喘控制药物可供选择。在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中,除每日规则地使用控制治疗药物外,根据病情按需使用缓解药物。吸入型速效2 受体激动剂是目前最有效的缓解药物,是所有年龄儿童急性哮喘的首选治疗药物。在中重度哮喘,或吸入型速效2 受体激动剂单药治疗效果不佳时,亦可以选择联合吸入抗胆碱能药物作为缓解药物,以增强疗效。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包括
7、非药物干预和药物干预两部分,后者包括以2 受体激动剂为代表的缓解药物和以 ICS 及白三烯调节剂为代表的抗炎药物。缓解药物依据症状按需使用,抗炎药物作为控制治疗需持续使用,并适时调整剂量。ICS/LABA 联合治疗是该年龄儿童哮喘控制不佳时的优选升级方案。对于 6 岁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最有效的治疗药物是 ICS,对大多数患儿推荐使用低剂量 ICS(第 2 级)作为初始控制治疗。如果低剂量 ICS 不能控制症状,优选考虑增加 ICS 剂量(双倍低剂量 ICS)。无法应用或不愿使用 ICS,或伴变应性鼻炎的患儿可选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对于 6 岁儿童哮喘长期治疗,除了长期使用 ICS
8、 和(或)LTRA,结合依从性和安全性因素,部分间歇发作或轻度持续哮喘患儿可按需间歇使用高剂量 ICS/SABA。(四)、临床缓解期的治疗方案:为了巩固疗效,维持患儿病情长期稳定,提高其生命质量,应加强临床缓解期的处理。1.鼓励患儿坚持每日定时测量 PEF、监测病情变化、记录哮喘日记。2.注意有无哮喘发作先兆,如咳嗽、气促、胸闷等,一旦出现应及时使用应急药物以减轻哮喘发作症状。3.坚持规范治疗:病情缓解后应继续使用长期控制药物规范治疗,定期评估哮喘控制水平,适时调整治疗方案,直至停药观察。4.控制治疗的剂量调整和疗程:单用中高剂量 ICS 者,尝试在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 3 个月后剂量减少 25
9、%50%。单用低剂量 ICS 能达到控制时,可改用每日 1 次给药。联合使用 ICS 和 LABA 者,先减少 ICS 约 50%,直至达到低剂量 ICS 才考虑停用 LABA。如使用二级治疗方案患儿的哮喘能维持控制,并且 6 个月-1 年内无症状反复,可考虑停药。5.家庭管理: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包括了解诱因和以往发作规律,与患儿及家长共同研究,提出并采取一切必要的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触变应原、防止哮喘发作、保持病情长期控制和稳定。6.并存疾病治疗:半数以上哮喘儿童同时患有变应性鼻炎,有的患儿并存鼻窦炎、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胃食管反流和肥胖等因素。这些共存疾病和因素可影响哮喘的控制,
10、需同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对于肥胖的哮喘儿童,建议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减轻体重。(五)、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AIT 是通过逐渐增加剂量的变应原提取物对过敏患儿进行反复接触,提高患儿对此类变应原的耐受性,从而控制或减轻过敏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AIT 是目前可能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唯一治疗方法。应用 AIT 的前提是确定致敏变应原,必须使用与患儿临床症状有因果关联的变应原制剂,应通过皮肤试验、特异性 IgE 测定并结合临床病史来确定致敏变应原。目前我院儿童 AIT 所应用致敏变应原的类型主要为尘螨,治疗途径包括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AIT 治疗疗程 35 年,可改善哮喘症状、减少缓解药物应用
11、需求、降低 ICS 的每日需用剂量、减少急性哮喘发作。在疾病过程的早期开始治疗可能改变其长期病程,预防新增致敏变应原。(六)、急性发作期治疗方案 1. 氧疗:有低氧血症者,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 0.94。2. 吸入速效2 受体激动剂:是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一线药物。使用氧驱动(氧气流量 68 L/min)或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药物及剂量: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体重 20 kg,每次 2.5 mg;体重 20 kg,每次 5 mg;第 1 小时可每 20 分钟 1 次,以后根据治疗反应逐渐延长给药间隔,根据病情每 14 小时重复吸入治疗。如不具备雾化吸入条件时,可使用
12、压力型定量气雾剂(pMDI)经储雾罐吸药,每次单剂喷药,连用 410 喷(6岁3-6喷),用药间隔与雾化吸入方法相同,经吸入速效2 受体激动剂及其他治疗无效的哮喘重度发作患儿,可静脉应用2 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15ug/kg缓慢静脉注射,维持10min以上,病情严重需静脉维持时剂量为1-2ug/(kg.min)5ug/(kg.min)。3. 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哮喘重度发作的一线药物,首选择静脉途径给药。药物及剂量: 静脉:注射甲泼尼龙 l 一 2 mg/(kg次)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 510 mg/(kg次),根据病情可间隔 48 h 重复使用。若疗程不超过 10 d,可无
13、需减量直接停药。 吸入:早期应用大剂量 ICS 可能有助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控制,可选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悬液 1 mg/次或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0.8mg/次,每 68 小时 1 次。但病情严重时不能以吸入治疗替代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免延误病情。4. 抗胆碱能药物:短效抗胆碱能药物(SAMA)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联合治疗的组成部分,可以增加支气管舒张效应, 尤其是对2 受体激动剂治疗反应不佳的中重度患儿应尽早联合使用。药物剂量:体重 20 kg,异丙托溴铵每次 250 g;体重 20 kg,异丙托溴铵每次 500 g,加入2 受体激动剂溶液作雾化吸入,间隔时间同吸入2 受体激动剂。如果无雾化条件,也
14、可给予 SAMA 气雾剂吸入治疗。5. 硫酸镁:有助于危重哮喘症状的缓解,安全性良好。药物及剂量:硫酸镁 2540 mg/(kgd)( 2 g/d),分 12 次,加入 10% 葡萄糖溶液 20 ml 缓慢静脉滴注(20 min 以上),酌情使用 l3 d。不良反应包括一过性面色潮红、恶心等,通常在药物输注时发生。如过量可静注 10% 葡萄糖酸钙拮抗。6. 茶碱:由于氨茶碱平喘效应弱于 SABA,而且治疗窗窄, 药物及剂量:氨茶碱负荷量 46 mg/kg( 250 mg),缓慢静脉滴注 2030 min,继之根据年龄持续滴注维持剂量 0.71 mg/(kgh),如已用口服氨茶碱者,可直接使用维
15、持剂量持续静脉滴注。亦可采用间歇给药方法,每 68 小时缓慢静脉滴注 46 mg/kg。7. 经合理联合治疗,但症状持续加重,出现呼吸衰竭征象时,应及时给予辅助机械通气治疗。在应用辅助机械通气治疗前禁用镇静剂,及时转PICU。五、哮喘管理与防治教育(一)、哮喘管理目标是有效控制哮喘症状,维持正常的活动能力;减少哮喘发作的风险,减少肺损伤及药物不良反应。1、建立医生与患儿及家属间的伙伴关系;2、确定并减少与危险因素接触;3、建立哮喘专科病历;4、评估、治疗和监测哮喘(二)、哮喘防治教育1、哮喘早期预防1).母亲怀孕及婴儿出生后避免接触香烟环境。2).提倡自然分娩。3).鼓励母乳喂养。4).出生1
16、 年内婴儿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2、教育内容1).哮喘的本质、发病机制。2).避免触发、诱发哮喘发作的各种因素的方法。3).哮喘加重的先兆、发作规律及相应家庭自我处理方法。4).自我监测,掌握 PEF 的测定方法,记哮喘日记。 家长使用TRACK问卷。5).了解各种长期控制及快速缓解药物的作用特点、药物吸入装置使用方法(特别是吸入技术)及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对策。6).哮喘发作的征象、应急措施和急诊指征。7).心理因素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三)、教育方式1. 门诊教育:是最重要的基础教育和启蒙教育。2. 集中教育:通过座谈、交流会、患教会教育。3. 媒体宣传:通过广播、电视、等推广哮喘知
17、识。4. 网络教育:可是建立建立微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5. 定点教育:与学校、社区卫生机构合作。6. 医生教育:注意对各级儿科医生的教育。普及普通儿科医生的哮喘知识,更新和提高专科医生的哮喘防治水平,定期举办哮喘学习培训班。本规范制定参考文献: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 中华儿科杂志,2016年3月第54卷第3期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儿科学教材第八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的专家建议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0 Vol.35(3)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市妇幼保健儿科 类别普通儿科诊疗规范编号PTER-3-02名称儿童过敏性紫癜诊疗规范生效日期今年-1
18、2-31制定单位普通儿科修订日期今年-12-31版本第3版概述: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又称亨-舒综合征,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于 2-8 岁的儿童, 男孩多于女孩;以春秋二季居多 。临床表现:多数患儿在发病前 13 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发病多急骤,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也可早期表现为不规则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头痛、腹痛及关节疼痛等非特异性表现。1.皮肤症状反复出现皮肤紫癜为本病特征。主要分布在负重部位,多见于下肢远端,踝关节周围密集;其次见于臀部;其他部位如上肢、面部也
19、可出现;躯干部罕见。特征性皮疹为高出皮肤,初为小型荨麻疹或粉红色斑丘疹,压之不退色,即为紫癜。皮损部位还可形成出血性水疱,甚至坏死,出现溃疡。紫癜可融合成片,最后变为棕色。一般 12 周内消退,不留痕迹;也可迁延数周或数月。有时发病早期可出现手臂、足背、眼周、前额、头皮及会阴部血管神经性水肿,肿胀处可有压痛。2 .消化系统症状较为常见,约 2/3 患儿出现消化道症状。一般出现在皮疹发生 1 周。最常见症状为腹痛,多表现为阵发性脐周绞痛,也可波及腹部任何部位。可有压痛,但很少有反跳痛。同时伴有呕吐。约半数患儿大便潜血阳性,部分患儿出现血便,甚至呕血。如果腹痛在皮肤症状之前出现,易误诊为外科急腹症
20、,甚至误行手术治疗。少数患儿可并发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及出血性小肠炎,需外科手术治疗。3. 肾脏表现国内报道约30%-50%患儿出现肾脏损害。可为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及蛋白尿,或管型尿。上述症状可发生于过敏性紫癜病程的任何时期,但多数于紫癜后 24 周出现,也可出现于皮疹消退后或疾病静止期。病情轻重不等,重症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和高血压。虽然半数以上患儿的肾脏损害可以临床自行痊愈,但少数患儿的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压可持续很久。4.关节症状大多数患儿仅有少数关节疼痛或关节炎。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为最常受累部位。其他关节如腕关节、肘关节及手指也可受累。表现为关节及关节周围肿胀、疼痛及触痛,可同时伴
21、有活动受限。关节病变常为一过性,多在数日内消失而不留关节畸形。5. 其他症状一些少见的症状如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昏迷、蛛网膜下腔出血、视神经炎及吉兰-巴雷综合征。此外,还可出现肌肉内、结膜下及肺出血、反复鼻出血、腮腺炎、心肌炎及睾丸炎。辅助检查:尚无特异性诊断试验,以下试验有助于了解病程和并发症。 1周围血象 白细胞正常或增加,中性和嗜酸粒细胞可增高;除非严重出血,一般无贫血。血小板计数正常甚至升高,出血和凝血时间正常,血块退缩试验正常,部分患儿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2尿常规 可有红细胞、蛋白、管型,重症有肉眼血尿。查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尿微量白蛋白监测肾脏功能。 3有消化道症状,部分
22、大便隐血试验可阳性。 4血沉轻度增快,部分患儿咽培养可见溶血性链球菌。抗核抗体及类风湿因子常阴性;血清IgA升高,IgG、IgM正常或轻度升高;C3、C4正常或升高;抗核抗体及RF阴性;重症血浆粘度增高。 5 腹部超声波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肠套叠,头颅MRI对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儿可予确诊,肾脏症状较重和迁延者可行肾穿刺以了解病情给予相应治疗。诊断与治疗1 .诊断对症状典型者不难作出诊断。非典型病例,如在紫癜出现前出现其他系统症状的,诊断较为困难。HSP 的诊断标准(EULARPReS 统一标准):可触性(必要条件)皮疹伴如下任何一条:弥漫性腹痛;任何部位活检示 IgA 沉积;关节炎关节痛;肾脏
23、受损表现血尿和(或)蛋白尿。部分患儿仅表现为单纯皮疹而无其他症状,对于典型皮疹急性发作的患儿排除相关疾病可以临床诊断,对于皮疹不典型或未见急性期发作性皮疹者,仍需严格按标准诊断.2.治疗: HSP 具有自限性,单纯皮疹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干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可给予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治疗包括控制患儿急性症状和影响预后的因素,如急性关节痛、腹痛及肾损害。1) 一般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要注意出入液量、营养及保持电解质平衡。有消化道出血者,如腹痛不重,仅大便潜血阳性者,可用流食。如有明显感染,应给予有效抗生素。注意寻找和避免接触过敏原。2) 对症治疗有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源性水肿时,应用抗组织胺药物和
24、钙剂;近年来又提出用 H2受体阻滞剂西米替丁 20-40 mg/(kgd),分两次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2 周后改为口服,15-20 mg/(kgd),分 3 次服用,继续应用 1-2 周。有腹痛时应用解痉挛药物,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3 )抗血小板凝集药物阿司匹林 3-5 mg/(kgd)或 25-50 mg/d,1 次/d 口服;潘生丁 3-5 mg/(kgd),分次服用。1) 抗凝治疗本病可有纤微蛋白原沉积、血小板沉积及血管内凝血的表现,使用剂量为肝素钠 120-150 U/kg 加入 10% 葡萄糖溶液 100 mL 中静脉滴注,1 次/d,连续 5 d,或肝素钙 10 U/(kg
25、次),皮下注射,2 次/d,连续 7 d。或低分子肝素钠30-50u/kg/次,一日2次,连用7天。5)肾上腺皮质激素单独皮肤或关节病变时,无须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下几种情况是用激素的指征:有严重消化道病变,如消化道出血时,可服泼尼松 1-2 mg/(kgd),分次口服,或用地塞米松、甲基泼尼松龙静脉滴注,症状缓解后即可停用;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可用泼尼松 1-2 mg/(kgd), 8 周;急进性肾炎可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剂量同狼疮性肾炎。激素治疗无效者,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6 )其他有肾功能衰竭时,转PICU可采用血浆置换及透析治疗。对严重病例可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
26、剂量为 400 mg/(kgd),静脉滴注,连用 2-3 d。对急进性肾炎可进行血浆置换疗法。预后本病预后一般良好,除少数重症患儿可死于肠出血、肠套叠、肠坏死或神经系统损害,多数病例可完全恢复。病程一般约1-3月,少数可长达数月或1年以上,因此建议患儿长期规律门诊随访。本病的远期预后取决于肾脏是否受累及程度。肾脏病变常迁延,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少数病例病情反复顽固,可发展为慢性肾脏病甚至慢性肾功能不全。本规范制定依据:儿童过敏性紫癜循证诊治建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儿科杂志,2013年7月第51卷第7期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儿科学教材第九版;儿科学教材第九
27、版;修订时间:今年-09-1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医院 类别普通儿科诊疗规范编号PTER-3-03名称儿童缺铁性贫血诊疗规范生效日期今年-12-31制定单位普通儿科修订日期今年-12-31版本第3版概述:缺铁性贫血(IDA):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诊断要点1、临床特点:1)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具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血清铁和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铁剂治疗效果良好等特点。2) 小儿贫血标准:新生儿145g/L; 1-4月90g/L ;4-6月100g/L ;6月-6岁110g/L;6岁-14岁120g/L小儿
28、贫血分度轻度:血红蛋白正常下线90g/L;中度:60g/L90g/L;重度:30g/L60g/L;极重度:30g/L新生儿:轻度:144g/L120g/L;中度:120g/L90g/L;重度:90g/L60g/L极重度:60g/L。3)一般表现: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皮肤黏膜变得苍白,肝、脾和淋巴结轻度肿大,容易发生感染,血红蛋白低至70g/L一下时,可出现心脏扩大和杂音。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细胞、血红蛋白均降低,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小于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低于26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低于0.30、生化:血清铁蛋白10ngL;(4)血
29、清铁350 ugdl;(5)运铁蛋白饱和度低于15%;骨髓象:骨髓呈增生现象;骨髓细胞计数稍增,巨核细胞数正常。有核红细胞增高。诊断标准:1血红蛋白降低符合儿童贫血诊断标准2. 外周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3.具有明确的缺铁原因4.铁剂治疗有效,铁剂治疗4周后血红蛋白应上升20g/L以上5. 铁代谢检查指标符合IDA诊断标准6. 骨髓穿刺涂片和铁染色院 骨髓可染色铁显著减少甚至消失尧 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少、铁粒幼细胞比例小于15%被认为是诊断 IDA金标准。7.排除其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治疗要点】1、去除病因、补充铁剂。1.一般治疗:加强护理,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感染、重度贫血注意保护心功
30、能。2.去除病因:合理饮食,纠正偏食;纠正慢性失血:钩虫病、肠道畸形等3.铁剂治疗: (1)口服铁剂:常见铁剂硫酸亚铁(20%)、富马酸亚铁(33%)、葡萄糖酸亚铁(12%)、琥珀酸亚铁(35%)等,口服铁剂的剂量为铁元素每日4-6mg/kg,分三次口服,2餐之间口服为宜。为减少胃肠道反应,一般从少量开始,如无反应1-2天内加至足量。可同时服用Vc。(2)注射铁剂:容易发生严重的过敏甚至致死,所以慎用。 适应症:诊断明确,铁剂治疗无反应;口服胃肠反应重,虽改变种类、剂型及给药时间仍无改善;由于胃肠道疾病手术术后不能口服铁剂或铁剂吸收不良。本规范制定的参考文献:1、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2010 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学会血液学组制定 2、褚福堂实用儿科学第8版 3、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治疗和预防多学科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华医学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