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六国论》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六国论》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六国论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六国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语言建构与运用:2 .思维发展与提升:3 .审美鉴赏与创造:4 .文化传承与启示: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初期的合纵连横】梳理文言知识, 总结写作思路, 赏析重点段落, 理解借古讽今,熟悉文本内容。 体会严密逻辑。 理解对比手法。 体会史论情感。战国时期,齐赵燕、韩楚魏和秦七国并立。到战国中期,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东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以图击 败对方。其他五国也不甘示弱,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 于是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强国,阻止齐、秦
2、两国兼并弱国。连横则是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非己方阵营 的国家。所以,最初的合纵与连横变化无常。合纵既可以对齐,又可 以对秦;连横既可以联秦,也可以联楚,这就是所谓“朝秦暮楚二【后来的合纵连横】秦国不断强大,成为东方六国的共同威胁。 合纵变为六国合力抵抗强秦,连横表现为六国分别与秦国联盟,以求 苟安。秦国的连横旨在破坏六国的合纵,孤立各国,各个击破。把合纵 玩得溜的要苏秦,苏秦在公元前287年联合五国攻秦,使秦昭王被迫 废除帝号。而连横玩到极致的要数苏秦的师弟张仪,二人同时拜鬼谷为师。 张仪提出“连横”术,以破解苏秦的“合纵”术。按照韩非子的说法: “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
3、以攻众弱也。”张仪发现,六国虽合纵,但国力不同,利益不同,也不是铁板一 块。有外部压力就会团结,无外部压力就会相互攻伐。于是找到合纵最薄弱的一环魏国。秦国攻占了魏国的蒲阳之后,张仪说服秦惠文王把蒲阳归还给魏 国,让公子华到魏国做人质。并对魏王说:“秦王对魏国这么好,怎 么可以无礼呢? ”于是,魏国就把上郡送给了秦国。感觉就像我抢 了你一件东西,你拿另外一件东西来换,还要心怀感激。后来,张仪 辞去秦国相,到魏国做了国相。当然是做秦国间谍。张仪一边劝说魏 襄王尊奉秦国,一边暗中让秦国攻打魏国,魏国战败,于是背弃合纵 之约,投入秦国怀抱。事成后,张仪又回到秦国,继续担任国相。其实,秦国最担心的是齐国
4、和楚国的联合。于是张仪来到楚国, 跟楚怀王说:“大王如果能与齐国断绝关系,秦国愿意献上商於之地 六百里,秦王还把女儿嫁给大王,两国约为兄弟之国。”楚怀王一听, 好!楚国大臣陈斡反对,认为破坏了与齐国的联盟,但楚怀王贪婪, 在利益面前,与齐的盟约就是一张废纸。张仪回到秦国,假装摔下马车,三个月没有上朝。楚怀王糊涂地 认为,是张仪觉得楚国和齐国的绝交不够彻底。于是写了一封绝交信 给齐王,在信中骂齐王。齐王看了大怒,与楚国绝交,与秦国联合。于是齐国与秦国结盟,楚国使者来索要六百里地,张仪说,六百 里,哪里的事?只有六里。楚国被耍了。楚怀王暴怒,发兵攻打秦国。 秦齐联军击败楚军,斩首八万。楚怀王不服,
5、再次发兵,在蓝田被秦 军击败。楚国只好割地求和。可以看出,对付六国的合纵,秦国通过打压弱小的魏国,拆散强 大的齐、楚联盟,拉拢强大的齐国。随后,秦国联合魏国和齐国一起 攻打赵国,一步步联蚕食六国。了解完这段历史,对我们理解六国论有帮助,当然苏洵是站 在六国的角度,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但背景是一样的。(二)任务一:梳理文言知识,熟悉文本内容,总结写作思路。【提问】熟读课文,梳理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明确】1.一词多义:“兵”(兵器、军队、武力)“犹” (如同、还)“得”(获得、得当、能够)“与”(跟、亲附、和) “于”(和、引出对象、比)2 .词类活用:理固宜然(理:名词作状语,从道理上说)日削
6、 月割(日、月,名词作状语) 义不赂秦(义:名作动,坚持正义) 不能独完(完:形作动,保全)小则获邑(小:形作名,小的 方面)始速祸焉(速:形作动,招致)3 .重要实词与虚词:思厥先祖父(厥:代词,他们的)率 赂秦耶(率:全部,一概)洎牧以谗诛(洎:介词,等到,及) 诚不得已(诚:实在)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4 .文言句式: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判断句)赂 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赵 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苟以天下之大。(定语后置)洎牧以谗 诛。(被动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暴霜露。 (暴于霜露,省略句)。【提问】第一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
7、破灭的原因 作者是从哪两个 方面加以阐述的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是本文中心 论点。作者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是从“赂秦”的国家来说的,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是从不赂秦的国家来说的,“不赂 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二这是两个分论点。【提问】作者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有什么意义【明确】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提出中心论点。结构上具有提 起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第一个分论点承中心论点直接提出, 顺应自然。第二个分论点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提出,引人思考。两个分 论点从两个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从道理上给人以明晰、严密的 感觉,语气坚定,观点鲜明。【提问】
8、中心观点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的表达有什么特点?【明确】采用“先否定再肯定”式的判断句,这种语言形式既有 内容的丰富性,又体现了思考的深刻性,还有明确的否定和肯定的判 断,能引发读者对比性思考”为什么不是为什么是”很多名 言也采用这种语言形式: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世界并非事物的总和,而是事实的总和。(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贤哲所追求的不是享乐,而是源于痛苦的自由。(亚里士多德) 艺术并不是真理,艺术是谎言(画家毕加索)幸福来自于有目标的生活,而不是来自于他人或物质。(爱因 斯坦)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诗 人泰
9、戈尔)【提问】阿房宫赋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同样是劝谏统治 者不要重蹈历史覆辙,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方法?【明确】写作目的虽然相同,所选择的文体会影响具体写法。阿 房宫赋没有明确的论点句,这主要由赋这一文体决定的,赋讲究铺 陈描写,注重叙议结合。从阿房宫写到人,这是叙述,再进一步议论 分析,直到最后才亮出态度一一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 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六国论是“政论文”,与李斯的谏逐客书相同,旨在说 服对方信服自己的观点,一般的思路是直接亮出观点,或者直接指明 对要讨论问题的态度,然后通过举事例、讲道理的方法证明自己的观 点。语言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三)任务二:赏
10、析重点段落,理解对比手法,体会严密逻辑【提问】第二段论证的是哪一个分论点是如何进行论述的【明确】本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采用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具体如下:事实之一(土地得失数量的对比):秦以积威所得比以攻取所得 多倍,六国因赂秦所亡者比因战败而亡者也多百倍,论证“秦之所大 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事实之二(对土地态度对比):先人开辟土地的艰难与后人割让 土地的轻易,论证“得一夕安寝”是不可能的道理。讲道理(对比):“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掇”对比,结果 是“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论证“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和“至 于颠覆,理固宜然”的
11、道理。讲道理(引用):引用古人的话为证,进一步形象地讲道理,论 证赂秦的危害。【小结】赂秦f力于f破灭。【提问】第三段论证的又是哪一个分论点 是如何进行论证的【明确】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二采用就事论 事,逐个分析:(一)直接分析三个国家:齐国:亲附秦国(与秦结盟),不助五国一一虽然没有赂秦,但 五国灭后,它必然被灭。燕赵:义不赂秦一一(燕)因“以荆卿为计” 改变了抗秦政策,导致灭亡;(赵)因听信谗言,诛杀良将,内无实力, 外无增援,用武不终而亡国。【小结】齐国的亲附,间接促使其它诸侯不得不赂秦以自保;其 它诸侯的赂秦以自保,又间接促使燕赵“智力孤危”“用武不终”,所 以说,“不赂
12、者以赂者丧二(二)反面假设分析(强调作用),得出结论:六国还是存在可 以不通过赂秦而不亡国的可能,为后文替六国提出具体办法作铺垫。【小结】赂者丧一(不赂者)失强援一(不赂者)不能独完而丧。【提问】第四段论证的什么内容?起什么作用?【明确】第四段第一句紧承前一段的反面假设,提出具体的办法: 1.重用谋臣;2.礼贤奇才;3.合力西向。第二句总结前面的论述,得 出结论(也是经验教训):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第五段表 明写作意图作铺垫。【提问】第五段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明确】第一句承接前文总结全文:六国的势力虽然弱于秦国, 但仍有可以不赂秦而存的可能。为后一句张本。第二句提出告诫:当 年的六
13、国只是一方的诸侯,如今的北宋据有一统天下的力量。如果凭 借着有这么强大的大宋,却降低身份,重蹈六国覆辙,那连六国都不 如。【行文思路】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围绕着中心论点,又提出两 个分论点。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两个分论点,第四段得出结论一一“为 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二最后一段是推论一一“苟以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叶圣陶说:“文章要有气,气就是条理。第二句和第一句 话接起来,一定有必然的道理。第二句是从第一句来的,第三句是从 第二句来的。这就叫思路。”本文在词语与词语、句与句、段与段之 间也体现出叶先生所言的“气二(四)任务三:知人论世,理解借古讽今,体会作者史论情
14、感【提问】苏洵为什么说如果凭借着有这么强大的大宋,却降低身 份,重蹈六国覆辙,那连六国都不如?当时的北宋发生什么呢?【明确】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当时,宋王朝虽然尚未 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 宁。1004年,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澧州打了 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宗却一味求和,订下亶渊之盟”, 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志气锐 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来辽又连连加码,宋均答应。1044年, 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 “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
15、敌。苏洵是睹之心 忧,忧而思救,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提问】实际上,六国被秦所灭,远不是一个割地贿赂秦国那么 简单的原因,而且六国也是不愿意割地的。其实六国灭亡还有各自深 层的原因。【补】燕:是西周的开国诸侯,有800年的历史,比周的历史还 要长久,灭亡的原因一一迂政。(燕国贵族的骄傲,死守祖训,不知 创新)楚:战国七雄当中最为畸形的国家,实行分治制度,导致国家大 权掌握在贵族手中。魏:春秋时期也是大国,但极度排斥人才,无论是客卿,还是本 国人才,导致这些人才大部分都去了秦国。如商鞅,尉缭,张仪,范 雎等。赵:民风彪悍,尚武的国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法之后,军事 实力迅速地崛起。对军事的看重,
16、导致政治经济一片混乱。韩:祸根在申不害变法,申不害表面上崇尚法治,却追求术治, 大臣和君主将精力放在权术阴谋上,内耗严重。齐:开始时,前途十分光明,因为不作为而灭亡,用孟子的话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总之,六国亡国各有不同,燕亡于墨守成规,楚亡于分治制度, 魏亡于人才流失,韩亡于申不害变法的权术,齐亡于安乐,赵亡于穷 兵默武。六国的灭亡实际上都是自己的过错,正如唐代杜牧在阿房 宫赋所说的,“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那么苏洵为什么就看到其它原因,而单单纠住一个割地不放呢? 或者说作者论六国时为何不作纯客观分析,而是对六国“责其不争, 哀其破亡”。在秦和六国之间,作者为何仇视
17、秦国而亲六国?【明确】因为如将战国形势转换为宋与契丹、西夏对峙的形势, 则六国相当于宋,秦国相当于契丹和西夏。写作此文,作者是借六国 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深层次是讽谏宋王朝 尽快改变妥协政策,只有斗敌灭敌才有生存之路。读六国论我们可以感受到苏洵的理想信念和时代使命感。苏 洵常自比贾谊,渴望自己能成为继孔子、孟子、荀子、扬雄、韩愈之 后的圣人,勉励当政者合时而为。他常常上书言事。当苏洵发出“无 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时代呼声时,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行吟泽畔, 说“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也会想到过着颠沛流离生活,却说出“安 得广厦千万间”的杜甫;还能想到自身被贬,却说“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如何才能不被积威所劫呢?苏洵说要封谋臣,礼贤才,并力西向 等,其实就是今天我们讲的发展自己,壮大自己,面对挑衅不妥协, 不屈从。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五)教学总结阿房宫赋六国论两篇文章都是通过写古代历史,讽谏当 朝统治者,因时代不同,文体不同,文风的差异,也造就了两篇文章 风格的差别。阿房宫赋是一篇文赋,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兼有诗歌的韵 味、散文的情趣。全文词采瑰丽,结尾一语破的,笔意明快。六国论是一篇政论文,以议论为主,叙述描写为辅,议论充 分严密,重在说理。文笔纵横态肆,语言简约,富有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