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学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4次课授课时间:2022年3月4日教案完成时间:2022年2月10日课程名称针灸学年级2022 级专业、层次中西医结合本科6班任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教授授课方式讲授 学时 3学时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 月俞穴概述第一节月俞穴的分类与命名第二节腌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石学敏.针灸学.新世纪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8月2 .何树槐.针灸学,中国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3 .孙国杰,针灸学,第6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4 .刘冠军.针灸学,第6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5 .李鼎.经络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6月教学目的与要求
2、:掌握月俞穴的定义,发展概况及分类方法。掌握月俞穴的主治特点。熟悉腌穴的命名。了解腌穴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腌穴的发展:(10分钟);腌穴的分类:(50分钟);腌穴的命名:(40分钟);腌穴的主治特点:(20分钟)采用理论讲授、提问、讨论及自学交互的方式进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腌穴的基本概念;月俞穴的分类方法,包括经穴、奇穴、阿是穴。难点:掌握经穴、奇穴、阿是穴的特点。经穴:有名、有位、定经、定主治;奇穴: 有名、有位,但不定经,对某种病证疗效显著;阿是穴:“以痛为输”。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 分酉己第二章胸穴总述腌穴是指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
3、也是针灸治 疗疾病所施述的刺激部位。第一节月俞穴的发展、分类和命名一、脚穴的发展:腌穴随着人们的医疗实践,历史的发展是逐渐发展 的。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从腌穴的发展来看,是从最初的“以 痛为输”(无定名、无定位),发展到以后的“既有定名,又有定位”。 从散在的经验积累,到系统的理论概括,经历了漫长时期的医疗实践 不断充实和提高的结果。二、胸穴的分类:1 .十四经穴:指分布在十四经脉循行路线上的腌穴。简称“经穴”。2 .奇穴:是指具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固定位置,但尚未列入十 四经系统中的经验有效穴。3 .阿是穴:就“啊”字而言,“啊”有“痛”之意,“啊”是形象的 以病人呼出的痛声来命名
4、。因其按压病人的痛处,病人会“啊” 一声。三、胸穴的命名:1 .利用天体地貌命名:2 .参照动植物命名3 .借助建造物命名4 .根据所在部位命名5 .结合中医学理论命名6 .根据治疗作用命名第二节胸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一、胸穴的主治特点:(一)近治作用:是所有的腌穴所共有的主治作用的特点,而这些脸 穴都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组织器官的病证,人体所有的腌 穴均对该穴所在局部的病变有治疗作用。(二)远治作用:是指腌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 症的作用。(三)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胸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 异治疗作用。采用理论讲授、提问 及自学交互的方式 进行。10分钟50分
5、钟40分钟20分钟月俞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也是针灸治疗疾病所施述的刺激部位。脸穴不是弧立的体表点,而是与脏腑、经络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从脸 穴的发展来看,是从最初的“以痛为输”(无定名、无定位),发展到以后的“即 有定名,又有定位”。从散在的经验积累,到系统的理论概括,从内经提到小 结的160多穴到现在的361穴,这些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漫长历史过程。361穴是经穴,就月俞穴的分类来说,不仅有经穴,还有奇穴以及“以痛为输”的阿是穴。 就月俞穴的作用来看有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和特殊作用,其中特殊作用又包括了双 重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性。因此,在临床运用时,可以针对疾病的治疗
6、需要结合腌穴的作用而灵便选用。1 .简述月俞穴的概念及其分类。复习甲量题何k题、2.试述经穴、奇穴、阿是穴的特点。3 .试举例说明月俞穴的主治特点。实施情况及分析第5次课 授课时间:2005年3月9日教案完成时间:2005年2月13日课程名称针灸学年级2002 级专业、层次中西医结合本科6班任课教师邵素菊专业技术职务教授授课方式讲授 学时 3学时授课题目(章、节)第二节月俞穴的主治特点及规律笫三节特定穴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石学敏,针灸学.新世纪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8月2 .何树槐.针灸学.中国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3 .孙国杰.针灸学,第6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7、社,1998年4 .刘冠军.针灸学,第6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5 .李鼎.经络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6月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月俞穴主治规律的分经主治。掌握特定穴、五输穴、原络穴、俞募穴、郑穴的含义、分布、内容及临床应用。熟悉五输穴、原络穴、俞募穴、那穴的命名。了解腌穴主治规律中的分部主治五输穴、原穴、络穴、背俞穴、募穴、郑穴的文献 记载。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腌穴的主治规律:(20分钟);特定穴的概述:(10分钟);五输穴:(40分钟);原穴、络穴:(20分钟);背俞穴、募穴:(20分钟);都穴:(10分钟)。采用理论讲授、提问、讨论及自学交互的方式进行。教学重
8、点,难点:重点:月俞穴主治规律的分经主治。特定穴的内容、五输穴、原穴、络穴、背俞穴、 募穴郊穴的含义、分布、内容及临床应用。难点:五输与五行的配伍关系:主要是阴经与阳经与五行配伍的区别,阴井木, 阳井金的五行配伍关系。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采用理论讲 授、提问及自 学交互的方式 进行。20分钟基本 内 容第二节脚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二、胸穴的主治规律:(-)分经主治规律:是指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 其相应脏腑的病症。(二)分部主治规律:是指处于身体某一部位的腌穴均可治疗该部位及某 类病症,即腌穴的分部主治与腌穴的位置特点相关。第三节特定穴一、特定穴意义:十四经穴中有一部份腌穴除
9、具有经穴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特殊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并且具有特殊称号的一类腌穴,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10分钟 和治疗作用,将特定穴分为“五输穴”、“原穴”、“络穴”、“邦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二、特定穴的分类和特点:(一)五输穴:是指位于十二经脉(手足三阴三阳经)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月俞穴,分别称井、荥、输、经、合,称为五输穴。“井、荥、 40分钟 输、经、合”是古人把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情况,用自然界水流现象作比喻,对经气流行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过程,赋予形象的命名。五输穴配属 五行,:阴经的五输穴,井穴都是从木开始
10、的,即井木、荥火、输土、经金、 合水;而阳经的五输穴,井穴是从金开始的,即井金、荥水、输木、经火、 合土。(二)原穴、络穴:1 .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脸穴,又是人体原20分钟 气作用汇聚的部位,因脏腑病变往往反应于十二原,故称为原穴。2 .络穴:络脉由经脉分出的部位各有一个月俞穴,这个月俞穴称为络穴。(三)背俞穴、募穴:1 .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腌穴称为背俞穴。20分钟2 .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腌穴称为募穴。背俞穴、募穴各12个,临床常配合应用。(四)都穴:是指各经经脉之气,在四肢经气深聚之处的腌穴,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邦穴,阴阳跷、阴阳维各有一个邦穴,共计
11、十六个,合称为十六邦。10分钟月俞穴(主要指十四经穴)的主治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主要有分经 主治和分部主治两大规律。大体上,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 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复习思量题、作业题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腌穴,称为特 定穴。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将特定穴分为“五输 穴、“原穴”、“络穴”、“郊穴”、“下合穴”、“背俞穴”、“募 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各类特定穴都非常 重要,均为临床常用要穴。1 .简述月俞穴的主治规律。2 .特定穴包括哪些内容?3,何谓五输穴?五输穴与五行的配属关系怎样?4 .试述原穴、络穴、那穴、背
12、俞穴、募穴分布规律和特点。实施情况及分析第6次课 授课时间:2005年3月11日教案完成时间:2005年2月18日课程名称针灸学年级2002 级专业、层次中西医结合本科6班任课教师邵素菊专业技术职务教授授课方式讲授 学时 3学时授课题目(章、节)第三节特定穴第四节 腌穴的定位方法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石学敏.针灸学.新世纪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8月2 .何树槐.针灸学.中国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3 .孙国杰.针灸学,第6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4 .刘冠军,针灸学,第6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5 .李鼎.经络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6
13、月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特定穴的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交会穴的含义、名称及临床应用。掌握腌穴的定位方法。骨度分寸法;体表解剖标志法;手指同身寸法;简便取穴 法。熟悉定位方法在临床中的意义。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下合穴、交会穴:(20分钟)八会穴:(10分钟)八脉交会穴:(20分钟);脸穴的定位方法:(70分钟)。采用理论讲授、提问、讨论及自学交互的方式进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交会穴的含义、内容及临床应用。定位方法 的内容:骨度骨度分寸法;体表解剖标志法;手指同身寸法;简便取穴法。难点:八脉交会穴的分组分部临床应用。它们分成四对,即内关与公孙、外关与足
14、 临泣、后溪与申脉、列缺与照海。骨度分寸法中,每一个部位的骨性标志。基本 内 容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第三节特定穴(五)下合穴、交会穴:1 .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月俞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 合穴”。采用理论讲 授、提问及自 学交互的方式 进行。20分钟2 .交会穴:交会穴是指两经或者两经以上的经脉交叉、会合部位的月俞穴。(六)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经气聚会的八个腌穴,分 布在躯干和四肢部。(七)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同的八个脸穴,又称“交经八穴”, 均位于腕踝部上下。第四节月俞穴的定位方法一、骨度分寸定位法:10分钟骨度分寸法定位是指以体表骨节为
15、主要标志,设定尺寸,用以确定胸穴位置的方法。古称“骨度法”。该法适应于四肢腕踝关节以上、头面、躯干距体 表标志较远的腌穴定位,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折算长度必须以患者本身的尺寸为依据,每一个人骨度分寸的具体长度应随人体的长短肥瘦而按比例来伸维O40分钟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该法是以体表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肺穴位置的方法,也 是指利用人体体表的各种自然标志来定取腌穴的。该法分为固定的标志和活动 的标志两种。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该法是指以患者本人的手指为标准度量取穴,也是指患者本人手指的某些 部位折作一定分寸,用以比量腌穴位置的方法,这种方法称“同身寸法”。1 .中指同身寸:以患者
16、中指中节棱侧两端纹头(拇、中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20分钟 离为1寸。2 .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3 .横指同身寸: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以中指节横纹为标 准,其四指的宽度为3寸。又名“一夫法”。20分钟四、简便定位法:该法是人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步总结出来的临床常用的一种简单易行的取穴方法。实际上也是“手指比量法”和“活动标志”范围的扩展,它箍便易行,容易掌握,准确性高,而且有利于记忆。10分钟人体上的腌穴不少,每一个腌穴都有其不同的位置,而这些腌穴的不同的位置也相应的有不同的取法。针灸治疗疾病,必须选取月俞穴,而取穴是否准确,则是治疗疾病的关健所在,可以说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复习思量题、作业题腌穴定位法包括有:体表标志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手指同 身寸定位法和简便取穴法四种。临床上可根据腌穴所在部位,灵便地运 用各种取穴法。但应当注意各种定位法的应用,必须是在骨度分寸定位 法的基础上灵便应用。1 .简述下合穴、交会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的含义。2 .月俞穴的定位方法有哪几种?3 .试述骨度分寸定位法各部的分寸情况。实施情况 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