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二轮复习专题演练: 专题六 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应用——配平、计算及滴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 二轮复习专题演练: 专题六 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应用——配平、计算及滴定.pdf(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考点专练 6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应用配平、计算及滴定 两年高考真题演练 1.(2014上海化学,16)含有砒霜(As2O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的砷化氢(AsH3)在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若砷的质量为 1.50 mg,则()A被氧化的砒霜为 1.98 mg B分解产生的氢气为 0.672 mL C和砒霜反应的锌为 3.90 mg D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6105NA 2(1)2015安徽理综,27(2)请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BO2SiO2NaH2=NaBH4Na2SiO3(2)2015江苏化学,20(3)当用 CaSO3水悬浮液吸收经 O3预处理的烟气时,清液(pH
2、约为 8)中 SO23将 NO2转化为 NO 2,其离子方程式为_。3(2015课标全国,28)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可用 KClO3与 Na2SO3在 H2SO4存在下制得 ClO2,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2)实验室用 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以下过程制备 ClO2:2 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溶液 X 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_。除去 ClO2中的 NH3可选用的试剂是_(填标号)。a水 b碱石灰 c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 (3)用右图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 ClO2的含
3、量:.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 50 mL 水溶解后,再加入 3 mL 稀硫酸;.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用 0.100 0 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23=2IS4O26),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 20.00mL 硫代硫酸钠溶液。在此过程中:3 锥 形 瓶 内 ClO2与 碘 化 钾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_ _。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_。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_,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_。测得混合气中 ClO2的质量为_g。(4)用 ClO2处
4、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量的亚氯酸盐。若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下列物质最适宜的是_(填标号)。a明矾 b碘化钾 c盐酸 d硫酸亚铁 4(1)2014天津理综,7(6)KClO3可用于实验室制 O2,若不加催化剂,400 时分解只生成两种盐,其中一种是无氧酸盐,另一种盐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1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2)2014天津理综,10(1)天然气中的 H2S 杂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 NH4HS。一定条件下向 NH4HS 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单质硫并 使 吸 收 液 再 生,写 出 再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_4 _。(3)2014上海化学,28硫化氢具有还原性,
5、可以和许多氧化剂反应。在酸性条件下,H2S 和 KMnO4反应生成 S、MnSO4、K2SO4和 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2014课标全国,27(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5(2014江苏化学,21B)磷酸铁(FePO42H2O,难溶于水的米白色固体)可用于生产药物、食品添加剂和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实验制备磷酸铁。(1)称取一定量已除去油污的废铁屑,加入稍过量的稀硫酸,加热、搅 拌,反 应 一 段 时 间 后 过 滤。反 应 加 热 的 目 的 是_。(2)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 H2O2氧化 Fe2。为确定加入 H2O2
6、的量,需先用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滤液中 的 Fe2,离子方程式如下:Cr2O276Fe214H=2Cr36Fe37H2O 在向滴定管注入 K2Cr2O7标准溶液前,滴定管需要检漏、_和_。5 若滴定 x mL 滤液中的 Fe2,消耗 a molL1 K2Cr2O7标准溶液 b mL,则滤液中 c(Fe2)_molL1。为使滤液中的 Fe2完全被 H2O2氧化,下列实验条件控制正确的是_(填序号)。A加入适当过量的 H2O2溶液 B缓慢滴加 H2O2溶液并搅拌 C加热,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D用氨水调节溶液 pH7 6 考点专练考点专练 6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应用配
7、平、计算及滴定配平、计算及滴定 一年模拟试题精练 1.(2015云南昆明期末,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正确的是()KClO36HCl(浓)=KCl3Cl23H2O;16 2Al2NaOH2H2O=2NaAlO23H2;31 SiO23C=SiC2CO;12 3NO2H2O=2HNO3NO;21 A B C D 2(2015广东深圳一次调研,3)已知氧化性:PbO2HMnO4,6种物质:H2O、PbO2、Pb(NO3)2、HMnO4、HNO3和 Mn(NO3)2可以组成一个化学方程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PbO2是反应的还原剂 B被还原的元素是 M
8、n(NO3)2中 Mn C反应中 1 mol 氧化剂参与反应得到 5 mol 电子 D反应方程式配平后,PbO2与 Mn(NO3)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2 3(2015河北衡水期末,6)NaN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能致癌。酸性 KMnO4溶液与 Na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MnO 4NO 2Mn2NO 3H2O(未配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 NO 2被还原 7 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 减小 C生成 1 mol NaNO3需消耗 0.4 mol KMnO4 D.中的粒子是 OH 4(2015陕西师大附中期中)对于反应 KMnO4HCl(浓)KClMnCl2Cl2H2O(未配平)
9、,若有 0.1 mol KMnO4参加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移 0.5 mol 电子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52 C参加反应的 HCl 为 0.8 mol D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18 5(2015山东潍坊期末,10)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氧化产物为 Cu2或 SO24,还原产物为 NO。消耗硝酸的量最多的是()ACu BCu2O CCuS DCu2S 6(2015安徽合肥调研,6)H3PO2是精细磷化工产品。工业制备原理如下:.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Ba(H2PO2)2H2SO4=BaSO42H3PO2
10、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H3PO2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可能被氧化成磷酸 C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 11 8 D反应中,在标准状况下生成 2.24 L PH3时,转移 0.3 mol 电子 7(2015宁夏银川期末,13)LiAlH4是金属储氢材料又是有机合成中的常用试剂,遇水能剧烈反应释放出氢气,LiAlH4在 125 时分解为 LiH、H2和 A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LiAlH4与乙醛作用生成乙醇,LiAlH4作还原剂 BLiAlH4与 D2O 反应,所得氢气的摩尔质量为 4 gmol1 C1 mol LiAlH4在 125 时完全
11、分解,转移 3 mol 电子 DLiAlH4与水反应生成三种物质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LiAlH44H2O=Al(OH)3LiOH4H2 8(2015陕西西安八校联考,11)羟胺(NH2OH)是一种还原剂,能将某些氧化剂还原,现有 25.00 mL 0.049 mol/L 羟胺的酸性溶液与足量的硫酸铁溶液在煮沸条件下反应,生成的 Fe2恰好与 24.65 mL 0.020 mol/L 酸性 KMnO4溶液完全反应,已知(未配平):FeSO4KMnO4H2SO4Fe2(SO4)3K2SO4MnSO4H2O,则在上述反应中羟胺的氧化产物是()AN2 BN2O CNO DNO2 9(2015河南八
12、市三次联考,8)含有 4.0 mol HNO3的稀硝酸分别与不同质量的铁粉反应,所得氧化产物 a、b 与铁粉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还原产物只有 NO)。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9 Aa 是 Fe(NO3)2 Bn10.80 Cp0.60 Dn31.20 10(2015晋商四校联考,16)FeS 与一定浓度的 HNO3反应,生成 Fe(NO3)3、Fe2(SO4)3、NO2、N2O4、NO 和 H2O,当 NO2、N2O4、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1 时,实际参加反应的 FeS 与 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6 B17 C211 D1625 11(2015湖北黄冈调研,13)已知 3Na
13、ClO=2NaClNaClO3。在某温度下,向含 2 mol NaOH 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若产物中n(NaClO)n(NaCl)1,则在较低温度下反应,消耗 22.4 L氯气 B若产物中n(NaClO)n(NaClO3)1,则在较高温度下反应且生成 1.5 mol 氯化钠 C改变温度,理论上生成氯酸钠的物质的量最多为 0.5 mol D理论上,上述反应中转移电子最多为 1 mol 10 参考答案 考点专练 6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应用配平、计算及滴定【两年高考真题演练】1C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含有砒霜(As2O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的方程式为 As2
14、O36Zn12HCl=2AsH36ZnCl23H2O。根据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5,若砷的质量为 1.50 mg,物质的量为 0.02 mmol,被还原的砒霜为 0.02 mmol2198 gmol11.98 mg,和砒霜反应的锌为 3.90 mg。2AsH3 2As3H2分解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态下为 0.03 mmol22.4 Lmol10.672 mL;但题目中没有指明状态。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0.18103NA。2解析(1)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2)SO23将 NO2还原为 NO 2,本身被氧化为 SO24,溶液的 pH 约为 8,说明溶液呈弱碱性,由此可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
15、232NO22OH=SO242NO 2H2O。答案(1)124212(2)SO232NO22OH=SO242NO 2H2O 3解析(1)由 KClO3与 Na2SO3在 H2SO4存在下制取 ClO2的反应中,KCl5 O3Cl4 O2,则 KClO3作氧化剂;Na2S4 O3Na2S6 O4,则 Na2SO3作还原剂,根据电子守恒,n(KClO3)n(Na2SO3)21。(2)由制备 ClO2的流程图可知,电解 NH4Cl 溶液和盐酸的混合物得到 NCl3溶液和 H2,根据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11 方程式。由制备 ClO2的流程图可知,NaClO2和 NCl3两溶液反应生成
16、NH3,说明溶液呈碱性;Cl3 O 2Cl4 O2,N3 Cl1 3N3 H3Cl1,因此溶液 X 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 OH和 Cl。ClO2和 NH3均是易溶于水的气体,a 项错误,d 项错误;b 项,碱石灰与 NH3不反应,错误;c 项,浓硫酸易吸收 NH3,而与 ClO2不反应,正确。(3)ClO2与 KI 溶液反应时,Cl4 O2Cl1,2II2,反应环境为酸性,从而可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残余的 ClO2气体挥发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步骤 V 反应中,I22I,I2使淀粉溶液显蓝色,故可选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由反应 2ClO2
17、10I8H=2Cl5I24H2O、I22S2O23=2IS4O26可得关系式:2ClO25I210S2O23,n(S2O23)0.100 0 molL120.00 mL103 L/mL2103 mol,则 n(ClO2)2103 mol2/104104 mol,m(ClO2)4104 mol67.5 gmol10.027 00 g。(4)亚氯酸盐(ClO 2)具有氧化性,应选用还原剂将 ClO 2还原为 Cl。碘化钾、盐酸具有还原性,可分别被亚氯酸盐氧化为 I2、Cl2,二者均有毒,b 错误,c 错误;a项,明矾不具有还原性,错误;硫酸亚铁具有还原性,可被亚氯酸盐氧化为 Fe3,且 Fe3水解
18、生成的 Fe(OH)3胶体可净水,d 正确。答案(1)21(2)NH4Cl2HCl=电解 3H2NCl3Cl、OHc(3)2ClO210I8H=2Cl5I24H2O 12 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其他合理答案也可)淀粉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 30 s 内不恢复原色 0.027 00(4)d 4(1)4KClO3=400 KCl3KClO4(2)2NH4HSO2=一定条件 2NH3H2O2S(3)3H2SO45H2S2KMnO4=5S2MnSO4K2SO48H2O(4)PbO24HCl(浓)=PbCl2Cl22H2O 5解析(1)加热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2)滴定管检漏后,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
19、待装液润洗 23 次。6Fe2Cr2O27,n(Fe2)6n(Cr2O27),有 c(Fe2)x mL6a molL1b mL,得 c(Fe2)6abx molL1。C 项,温度过高,H2O2会分解,使 Fe2氧化不充分,错误;D 项,用氨水调节 pH7,Fe2、Fe3均生成沉淀,错误。答案(1)加快铁与稀硫酸反应速率(2)用蒸馏水洗净用 K2Cr2O7标准溶液润洗 23 次6abxAB【一年模拟试题精练】1B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总值相等可知,反应中比例为 15,反应中比例为 12。13 2 D 氧化性:PbO2HMnO4,说明该反应是 PbO2Mn(NO3)2 Pb(NO3)2 HM
20、nO4,则 有 5PbO2 6HNO32Mn(NO3)2=5Pb(NO3)22HMnO42H2O,D 项正确;PbO2是氧化剂,A 项错误;Mn(NO3)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B 项错误;1 mol PbO2参与反应得到 2 mol e,C 项错误。3CMn 化合价:72,N 化合价:35,N 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在酸性条件下,消耗 H,pH 增大,A、B、D 三项均错误。4D配平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 2、16、2、2、5、8。从方程式知 2 mol KMnO4参加反应,消耗 HCl 16 mol,转移电子 10 mol,当有 0.1 mol KMnO4参加反应时,参加反应的
21、 HCl 为 0.8 mol,转移 0.5 mol 电子,A、C 正确;由反应知氧化产物为 Cl2,还原产物为 MnCl2,物质的量之比为 52,B 正确;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15,D 错误。5 D设固体的物质的量均为 1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硝酸铜的组成计算消耗 HNO3(包括表现氧化性和表现酸性的 HNO3)的量。A 项,n(HNO3)2 mol23 mol83 mol。B 项,n(HNO3)2 mol223 mol143 mol。C 项,1 mol CuS 转化为 CuSO4时,消耗 n(HNO3)83 mol。D 项,1 mol Cu2S 转化为 Cu(NO3)2和 C
22、uSO4,消耗 n(HNO3)2 mol103 mol163 mol。本题选 D。14 6C反应中,2 个 P4中 6 个 P 的化合价由 0 升至1 价,2个 P 的化合价由 0 降至3 价,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 13,反应是复分解反应,A 项正确、C 项错误;H3PO2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能升至3 价、5 价,在空气中可能被氧化成磷酸,B 项正确;反应中,每生成 2 mol PH3,转移 6 mol 电子,生成的 n(PH3)2.24 L22.4 Lmol10.1 mol 时,转移0.3 mol 电子,D 项正确。7 B由乙醛生成乙醇属于加氢还原过程,故
23、LiAlH4作还原剂,A 项 正 确;LiAlH4与 D2O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LiAlH44D2O=Al(OD)3LiOD4HD,故反应所得氢气的摩尔质量为 3 gmol1,B项 错 误;由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知 1 mol LiAlH4完全分解转移 3 mol 电子,C 项正确;D 项正确。8B根据得失电子守恒,NH2OH 失去的电子数等于高锰酸钾得到的电子数。羟胺中 N 元素的化合价为1,设羟胺的氧化产物中N 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 25.00103 L0.049 mol/Lx(1)24.65103 L0.020 mol/L(72),解得 x1,则羟胺的氧
24、化产物是 N2O,B 项正确。9C题图曲线相当于向含有 4.0 mol HNO3的稀硝酸中逐渐加入铁粉,依次发生反应Fe4HNO3(稀)=Fe(NO3)3NO2H2O、15 2Fe(NO3)3Fe=3Fe(NO3)2,故 a 是 Fe(NO3)3,b 是 Fe(NO3)2。当只发生反应时,4 mol HNO3完全反应生成 1 mol Fe(NO3)3,消耗 1 mol Fe,即 q1,n11。当反应后溶质恰好为 Fe(NO3)2时,共消耗1.5 mol Fe,Fe(NO3)2为 1.5 mol,即 r1.5,n31.5。当反应后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 Fe(NO3)3和 Fe(NO3)2时,反应消
25、耗 0.2 mol Fe,生成 0.6 mol Fe(NO3)2,剩余 0.6 mol Fe(NO3)3,故 p0.6,n21.2。本题选 C。10B设 NO2、N2O4、NO 的物质的量都是 1 mol,此时,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1 mol2 mol1 mol4 mol,硝酸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1 mol(54)1 mol2(54)1 mol(52)6 mol,根 据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中 得 失 电 子 守 恒,n(FeS)6 mol(32)6(2)23 mol,再根据 Fe2(SO4)3中硫酸根离子和铁离子的关系,生成硫酸铁需要的铁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3 mol3249 mol,则剩
26、余的29 mol 铁原子生成硝酸铁,根据氮原子守恒知,生成Fe(NO3)3所需硝酸的物质的量为29 mol323 mol,故实际参加反应的 FeS 与 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mol(23 mol4 mol)17。11B依题意,温度影响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产物。较低温度:.Cl22NaOH=NaClNaClOH2O;较高温度:16.3Cl26NaOH=5NaClNaClO33H2O。若产物中n(NaClO)n(NaCl)1,则只发生反应,消耗 1 mol 氯气,没有指明标准状况,不能用 22.4 Lmol1计算氯气的体积,A 项错误。若产物中n(NaClO)n(NaClO3)1,设其中 NaClO 的物质的量为 a,则有 n(NaClO3)a,n(NaCl)5aa6a,根据钠原子守恒知,n(NaCl)n(NaClO)n(NaClO3)n(NaOH),8a2 mol,得 a0.25 mol,故 n(NaCl)60.25 mol1.5 mol,B 项正确;若只发生反应,则生成氯酸钠的物质的量最多,为162 mol13 mol,C 项错误;若只发生反应,则转移 1 mol 电子,若只发生反应,则转移53 mol 电子,故理论上转移电子最多为53 mol,D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