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湖南省宁乡县第一高三年级下册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6140085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5.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湖南省宁乡县第一高三年级下册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2届湖南省宁乡县第一高三年级下册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湖南省宁乡县第一高三年级下册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湖南省宁乡县第一高三年级下册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pdf(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藕 感 除 去 SO?中 的 HC1实验室制取氨气D.J-NaOH溶液 观 察 Fe(OH)2的生成,一植物油出一FcSO.溶 液2、有 关 Na2c

2、Ch和 NaHCCh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 Na2cCh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 原 Na2c0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B.等质量的NaHCOj和 Na2cCh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 成 的 体 积 相 同C.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Na2c03溶液的pH小于NaHCCh溶液D.向 Na2cCh饱和溶液中通入CCh有 NaHCCh结晶析出下列说法不氐醺的是A.装置中试剂可以是NaOH溶液B.装置的作用是干燥02C.收集氧气应选择装置aD.装置、之间应增加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4、水的电离常数如图两条曲线所示,曲线中的点都符合c(H+)x c(O H-)=常数,下

3、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温度工T?B.图中五点K、,.间的关系:B C A =D=EC.曲线a、b 均代表纯水的电离情况D.若处在B 点时,将 pH=2 的硫酸溶液与pH=12的 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5、某元素基态原子4s轨道上有1个电子,则该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不可能是()A.3P64sl B.4s1 C.3d54sl D.3d4sl6、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食品袋中放置的CaO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B.华为继麒麟980之后自主研发的7m芯片问世,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 Cd2 Hg2+等

4、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较强的物理吸附D.SO2具有漂白性可用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7、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和 W 为同主族元素,Z 的单质能溶于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由这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甲+乙一丙+W,其中甲是元素X 的氢化物,其稀溶液可用于伤口消毒,乙为一种二元化合物,常温下O.lmoHJ丙溶液的pH=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 和 Y、W 均至少能形成两种化合物B.乙和丙均为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C.四种元素简单离子半径中Z 的最小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5、:XW8、常温下,H2A和 H2NCH2cH2NH2溶液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6 随 pH的变化如图(I)、(II)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H2NCH2CH2NH2+H2O H3NCH2CH2NH2+O H-A.NaHA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 A j c(H+)c(A2j c(0 H jB.乙 二 胺(H2NCH2cH2NH2)的 Kb2=l()7 C.H3NCH2cH2NHJA 溶液显碱性c(H,N C H,C H,N H,).c(H,A)D.向 出NCH2cH2NH2HA溶液中通人H C L 丽西西而不西不变9、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了原子

6、学说 B.提出了元素周期律C.提出了分子学说 D.提出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10、常温下,若 HA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后pH=7,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反应后HA溶液可能有剩余B.生成物NaA的水溶液的pH可能小于7C.HA溶液和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不相等D.HA溶液的c(H+)和 NaOH溶液的c(OJT)可能不相等11、我国科学家研发一种低成本的铝硫二次电池,以铝箔和多孔碳包裹的S 为电极材料,离子液体为电解液。放电时,电池反应为2A1+3S=ALS3,电极表面发生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0-电解液离子交换膜A.充电时,多孔碳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B.充电时,阴极反应为8ALa7

7、+6e=2Al+14AlCHC.放电时,溶液中离子的总数不变D.放电时,正极增重0.5 4 g,电路中通过0.06mole-12、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乙醇、丙三醇都易溶于水可知所有的醇都易溶于水B.由甲烷、苯不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可知所有的烷烧和苯的同系物都不与高镒酸钾溶液反应C.由淀粉在人体内水解为葡萄糖,可知纤维素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也是葡萄糖D.由苯不与溟水反应而苯酚可与滨水反应可知羟基能使苯环上的氢活性增强13、将浓度均为0.5molL】氨水和KOH溶液分别滴入到体积均为20mL且浓度相同的AlCb溶液中,测得溶液的导电率与加入碱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8、是()A.A1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B.根据图象可以确定导电率与离子种类有关C.cd 段发生的反应是 A1(OH)3+OH-=A1O2-+2H2OD.e 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c(K+)=c(CF)+C(A1O2-)14、硫元素最常见和最稳定的一种同素异形体是黄色的正交a一型,1912年 E.Beckmann由硫在碘中的冰点降低法测得它含有S8分子。1891年,用浓盐酸和硫代硫酸盐的饱和溶液在0C 下作用首次制得了一种菱形的 一硫,后来证明含有S6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6和 S8分子都是由S 原子组成,所以它们是一种物质B.S6和 S8分子分别与铁粉反应,所得产物不同C.

9、S6和 S8分子分别与过量的氧气反应可以得到SO3D.等质量的S6和 S8分子分别与足量的KOH反应,消耗KOH的物质的量相同1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通入氨气,可制得大量碳酸氢钠固体B.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烧杯、锥形瓶和容量瓶等仪器应洗涤干净,必须烘干后使用C.将含有少量乙烯的甲烷气体依次通过足量酸性高锦酸钾溶液、足量碱石灰,可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杂质D.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中液体流速宜先快后慢,滴定时眼睛注视着滴定管中液体刻度的变化16、常温下,用 O.lmoHjiNaOH溶液滴定4()mL0.1mol【TH2st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10、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 1 1心 第 反 应订 工 而 厂 终 点c(SOj)=c(HSO;)第:反应终点0 20 40 60 80 100K(NaOH*ME)/mLA.SO/水 解 常 数 K.的数量级为10*8B.若滴定到第一反应终点,可用酚配作指示剂C.图中 Z 点对应的溶液中:c(Na+)c(SO32-)c(HSO)c(OlT)D.图中 Y 点对应的溶液中:3c(SO32-)=c(Na+)+c(H+)-c(OH-)17、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NaCl(aa)8?上 NaHCQ(s)、Na2c6 (s)B.CuCl2 NaQ

11、HCaq)Cu(0H)2 葡:糖 ACuC.Al NnOHCag)-NaAlOjCaq)A NaAlMs)D.MgO(s)叫 Mg(N03)2(aq)Mg(s)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干储和石油的分储都是化学变化B.漂白粉、水玻璃和碱石灰都是混合物C.纯碱、明矶和干冰都是电解质D.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加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19、W、X、Y、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 与 Y 形成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且X、Y 同主族,两元素核电荷数之和与W、Z 原子序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是()A.Z 元素的含氧酸一定是强酸B.原子半径:XZ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

12、w xD.W、X 与 H 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碱性20、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C、lOlkPa时,22.4L乙烷中所含共价键数目为6NAB.3.2gO2和 O3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为0.2NAC.12g金刚石含有共价键数目为4NAD.ImolNaHSO 熔融时电离出的离子总数为3NA21、一定条件下,下列单质与水反应不产生氢气的是()A.Cl2 B.Fe C.Na D.C22、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为NAB.14 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的数目为NAC.28gCl6

13、O与 28gCHt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4NAD.标准状况下,1.4 L 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二、非选择题(共 84分)23、(14分)异丁烯 CH2=C(CH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OHOH已知:“/、OH-I IOH异丁烯和苯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对叔丁基酚(。),该反应属于_ _ _ _ _ _ _ _反应(填“反应类型”).C(CH;)S(2)对叔丁基酚和甲醛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生成油溶性聚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o(3)写 出 符 合 下 列 条 件 的 对 叔 丁 基 酚 的 所 有 同 分

14、 异 构 体 的 结 构 简 式.含相同官能团;不属于酚类;苯环上的一溟代物只有一种。(4)已知由异丁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A,经过一系列变化可合成物质,其合成路线如图:OA 条件 1TT B 学 CH3CH&OOH条件1为;写出结构简式:A;B 0异丁烯可二聚生成CH2=C(CH3)CH2c(CH3)3,写出该二聚物的名称 o 异丁烯二聚时,还会生成其他的二聚烯是类产物,写出其中一种链状烯煌的结构简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4、(12分)有机物F 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香料,可用泾A 与有机物

15、E 为原料,按照如下流程进行合成。已知A 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 g-L Jo回跪回回Sit”回制 剂、廿拳L _/CH,OOCCH,(GW)F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物F 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2)A生 成 B 的 反 应 类 型 为。(3)写出流程中B 生成C 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L,理由是。溶解度年/kcio,O温度/C(5)已知氯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反应结束后,从装置所得溶液中提取氯酸钾晶体的实验操作是(6)尾气处理时CL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7)选 择 微 型 实 验 装 置 的 优 点 有 (任答两点)。27、(12分)肉桂酸(11 是制

16、备感光树脂的重要原料,某肉桂酸粗产品中含有苯甲酸及聚苯乙烯,各物质性质如表:实验室提纯肉桂酸的步骤及装置如下(部分装置未画出),试回答相关问题:名称相对分子质量熔点(C)沸点(C)水中溶解度(25C)苯甲醛106-26179.62微溶聚苯乙烯104n83.1-105240.6难溶肉桂酸148135300微溶(热水中易溶)2g粗产品和30mL热水的混合物通入水,气蒸馅一 冷 却 后 加 期 位 过 滤_滤液蒸储装置 装 置 A 中 长 玻 璃 导 管 的 作 用 是,步骤使苯甲醛随水蒸汽离开母液,上述装置中两处需要加热的仪器是(用 字 母 A、B、C、D 回答)。(2)仪 器 X 的名称是,该装

17、置中冷水应从 口(填 a 或 b)通入。(3)步骤中,10%NaOH溶液的作用是,以便过滤除去聚苯乙烯杂质。(4)步骤中,证 明 洗 涤 干 净 的 最 佳 方 法 是,若产品中还混有少量NaC L进一步提纯获得肉桂酸晶体方法为若本实验肉桂酸粗产品中有各种杂质50%,加碱溶解时损失肉桂酸10%,结束时称重得到产品0.6 g,若不计操作损失,则 加 盐 酸 反 应 的 产 率 约 为%(结果精确至0.1%)。28、(14分)有 A、B、C、D 四种元素,其中A 元素和B 元素的原子都有1个未成对电子,A卡 比旷少一个电子层,B 原子得一个电子填入3P轨道后,3P轨道已充满;C 原子的p 轨道中有

18、3 个未成对电子,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D 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其最高价氧化物中含D 的质量分数 为 40%,且其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R 是 由 A、D 两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其 中 A+与 D2-离子数之比为2:1。回答下列问题:(DA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A2密堆积型式,则 其 晶 体 内 晶 胞 类 型 应 属 于(填 写“六方”、“面心立方”或“体心立方(2)IT的电子排布式为,在 CB3分子中C 元素原子的原子轨道发生的是 杂化。(3)C的氢化物的空间构型为,其氢化物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原因是(4)B元素的电负性_

19、 D 元素的电负性(填“”、V”或“=”);用 一 个 化 学 方 程 式 说 明。(5)如图所示是R 形成的晶体的晶胞,设晶胞的棱长为a cm。试计算R 晶 体 的 密 度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29、(10分)含氮化合物是化工、能源、环保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回答下列问题:(1)N2O在金粉表面发生热分解反应:2N2O(g)2N2(g)+O2(g)H己知:4NH3(g)+3O2(g)=2N2(g)+6H2O(l)XH2NH3(g)+3N2O(g)=4N2(g)+3H2O(l)H iH=(用含闭、的代数式表示)。(2)一氧化二氮可反生2N2O(g)=2N2(g)+O2(g)。不同温度(

20、T),4 0 分解半哀期随起始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则 Ti T2(填或当温度为、起始压强为P,”反应至timin时,体系压强P=(用Po表示)。P 起始H强/kPa(3)将 N%与 按 体 积 比 4:5 充入刚性容器中,起始体系总压强为PokPa,分别在催化剂M、N 作用下发生反应4NH3(g)+5O2(g)=4NO(g)+6H2O(g)%=-905.0kJ/mol,NH3的分压(P)与时间和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催化剂的催化效果:M-N(填“强于”或“弱于”)。T。时,012.5min 内 P(NH3)减小量(填或“刀,故A正确;B.

21、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离子积常数越大,同一曲线是相同温度,根据图知,温度高低顺序是B C A =D=E,所以离子积常数大小顺序是B C A =D=E,故B正确;C.纯水中c(O H)=c(H+),所以曲线a、b上只有A、B点才是纯水的电离,故C错误;D.B 点时,K“=lxl()T2,pH=2的硫酸中c(H+)=0.01mol/L,pH=12 的 KOH 溶液中 C(OFT)=Im ol/L,等体积混合时碱过量,溶液呈碱性,故 D 正确。故 选 C。5、A【解析】基态原子4s轨道上有1个电子,在 s 区域价电子排布式为4s)在 d 区域价电子排布式为3ds)在 ds区域价电子排

22、布式为3d4sl在 p 区域不存在4s轨道上有1个电子,故 A 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A。6、D【解析】A.CaO没有强还原性,故不能防止食品的氧化变质,只能起到防潮的作用,A 项错误;B.硅是半导体,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B 项错误;C.Fe具有还原性,能把Pb2+、Cu2 Cd2 Hg2+等重金属离子还原,所以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 Cu2 Cd2 Hg2+等重金属离子是利用Fe的还原性,与吸附性无关,C 项错误;D.SCh能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可用于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D 项正确;答案选D。7、B【解析】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

23、大,Z 的单质能溶于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中,不溶于其浓溶液中,说 明 Z 为 AI元素,W 为 S 元素,因为铝在常温下能溶于稀硫酸,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X 和 W 为同主族元素,则 X 为 O 元素;甲是元素X 的氢化物,其稀溶液可用于伤口消毒,则甲为H2O2;常温下O.lmolL 丙溶液的pH=13,则丙为强碱,说 明 X、Y、Z、W 四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氢氧化物为强碱,则 Y 为 Na元素,则丙为NaOH;由于这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存在甲+乙一丙+W 的转化关系,且乙为一种二元化合物,则乙为Na2SA.根据上述分析X、Y、W 分别为O、Na、S 元素。X

24、和 Y 能形成氧化钠、过氧化钠,X 和 W 能形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即 X 和 Y、W 均至少能形成两种化合物,故 A 正确;B.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乙为硫化钠,硫化钠是只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丙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故 B 错误;c.W 的离子核外电子层数最多,离子半径最大,X、Y、Z 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因为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Z 的核电荷数最大,离子半径最小,故 C 正确;D.X 和 W 为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X W,因为非金属性越强,气体氢化物越稳定,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 W,故 D 正确。答案选B。8、C【解析】A.由

25、图1可知,当 c(HAD=c(A2-)时,溶液显酸性,所以NaHA溶液显酸性,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A-)c(H+)c(A2-)c(O F T),故 A 正确;B.由图 2 可知,当 c(H3NCH2CH2NH2+)=CH3NCH2CH2NH32+)时,溶液的 pH=6.85,c(OH)=107,smobL_,则c(&NC,C”,N H 3r)c(0/T)Kb2=-一-:一Z:一-7-=c(OH-),Kb2=10 715,故 B 正确;C(H3N C H2C H2N H2)C.由图 2 可知,当 c(H3NCH2cH2NH3F+)=C(H3NCH2cH

26、2NH+)时,溶液的 pH=6.85,c(OH-)=10715mol L%则 Kb2=10J5,由图 1 可知,当 c(HA-)=c(A2-)时,pH=6.2,则 Ka2=10,H3NCH2CH2NH3产的水解程度大于A?-的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故 C 错误;C(H2N C H2C H2NH2)-C(H2A)C(H2N C H2C H2N H2)C(H2A)C(H3NCH2CH2NH2+)-c(HA+)=c(H.NCH2CH2NH2+HCxdOH-dH+)Kw=五,由于通入HCL Kw,Kbi、Kai都不变,所以Kax x Kb1C(H2N C H2C H2NH2)-C(H2A)4 口 z小

27、 口/u z u 1+1+不变,故 D 正确。cI HJN C H9C H,N H2 I-cl HA I故 选 c。【点睛】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盐的水解平衡原理的应用,把握电离平衡原理和水解原理、电离常数和水解常数的计算、图象数据的分析应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应用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难 点 D,找出所给表达式与常数Kw、Kbi、Kai的关系。9、B【解析】A.提出原子学说的是卢瑟福,B.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主要是门捷列夫所做的工作,C.提出分子学说的是阿伏加谯罗,D.法国化学家勒沙特列提出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故选择B。10、B【解析】A、若 HA是弱酸,则二者反应生成NaA为碱性,所

28、 以 HA过量时,溶液才可能呈中性,正确;B、若二者等体积混合,溶液呈中性,则 HA一定是强酸,所以NaA的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7,至小等于7,错误;C、若 HA为弱酸,则 HA的体积大于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且二者的浓度的大小未知,所 以 HA溶液和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不相等,正确;D、HA溶液的c(H+)和 NaOH溶液的c(OH-)可能不相等,混合后只要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即可,正确。答案选B。11、A【解析】放电时,电池反应为2A1+3S=ALS3,铝失电子,硫得到电子,所以铝电极为负极,多孔碳电极为正极,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A1+14Alelc6e-=8ALC17、正极

29、的电极反应式为:3S+8Al2C17+6e=14AlC14+AI2S3,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放电时,多孔碳电极为正极,充电时,多孔碳电极连接电源的正极,故 A 错误;B.充电时,原电池负极变阴极,反应为8ALeb+6e=2Al+14AlCLr,故 B 正确;C.根据分析,放电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A1+14A1CU-6e=SA hC K,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S+8AI2CI7+6e=14A1C14+AI2S3,溶液中离子的总数基本不变,故 C 正确;D.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S+8AI2CI7+6e=14A1C14+A12S3,正极增重0.54g,即增重的质量为铝的质量,

30、0.54g铝为0.02moL铝单质由0 价转化为+3价,则电路中通过0.06m ole;故 D 正确;答案选A。12、D【解析】A.分子中碳原子为卜3 的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比如甲醇,乙醇,丙三醇,碳原子数为411的一元醇部分溶于水,碳原子更多的醇不溶于水,故 A 错误;B.苯的同系物如甲苯中由于侧链受苯环的影响,能被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氧化,故 B错误;C.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最终得到葡萄糖,但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在人体内不水解,故 C 错误;D.苯不与溟水反应而苯酚可与滨水反应说明羟基能使苯环上的氢活性增强,故 D 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掌握有机

31、反应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有机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理解物质的特殊性质。13、D【解析】根据图象得出I 为氨水滴加到氯化铝溶液中的图象,II为 KOH滴加到氯化铝溶液中的图象,c 点为恰好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的点。【详解】A 选项,根据分析得到c 点恰好反应完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是氯化铝物质的量的3 倍,因此AlCb0.024Lx0.5mol-L4溶 液 的 物 质 的 量 浓 度 为 020L _n 故 A 正确;3B 选项,根据图象可以确定导电率与离子种类、离子浓度有关,故 B 正确;C 选项,c 点是氢氧化铝沉淀,再加入K O H,则沉淀开始溶解,其

32、 cd段发生的反应是A1(OH)3+OH-=AIO2-+2H2。,故 C 正确;D 选项,e 点是 KOH、KAKh、K C1,溶液中的离子浓度:c(K+)+c(H+)=c(C)+c(O ir)+c(A lO 2-),故 D 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14、D【解析】A 选项,S6和 S8分子都是由S 原子组成,它们是不同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 A 错误;B 选项,S6和 S8是硫元素的不同单质,化学性质相似,因此它们分别与铁粉反应,所得产物相同,故 B 错误;C 选项,不管氧气过量还是少量,S6和 S8分子分别与氧气反应可以得到SO 2,故 C 错误;D 选项,等质量的S6和 S8分子,

33、其硫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因此它们分别与足量的KOH反应,消 耗 KOH的物质的量相同,故 D 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15、C【解析】A.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应该先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以利于吸收更多的CO2,产生更多的NaHCCh,故 A 错误;B.锥形瓶、容量瓶中有少量的蒸储水,不影响滴定结果或配制溶液的浓度,并且加热烘干时可能会影响刻度,造成误差,所以不需要烘干锥形瓶或容量瓶,故 B 错误;C.酸性高铳酸钾溶液可以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足量碱石灰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即可得纯净的甲烷,故 C正确;D.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中液体流速可以先快速滴加,接近终

34、点时再缓慢滴加,滴定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液体颜色的变化,不用注视着滴定管中液体刻度的变化,故 D 错误;答案选C。【点睛】酸性高铳酸钾溶液可以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随后加入足量碱石灰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可以达到除杂的目的,也是学生的易错点。16、D【解析】常温下,用 0.1moI-L NaOH溶液滴定40mL(MmoH/iH2sCh溶液,当 NaOH体积为40mL时,达到第一滴定终点,在 X 点,pH=4.25;继续滴加NaOH溶液,在 Y 点,pH=7.19,此时c(SO3)=c(HSO3-);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Z 点时,达到第二终点,此时pH=9.86。【详解】A.在 Y 点,SCV

35、-水 解 常 数&=叁 肆 丝 壮 =0 1 1-)=?育=10-6,此时数量级为IO,A 不正确;c(SO;-)10口9B.若滴定到第一反应终点,pH=4.25,应使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 不正确;C.图中Z 点为Na2sCh溶液,对应的溶液中:c(Na+)c(SO3”)c(OH-)c(HSO3)C不正确;D.图中Y 点对应的溶液中,依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H+)=2c(SO3”)+c(HSO3-)+c(OH),此 时,(SCVgcdlSO j),所以 3c(SO3*)=c(Na+)+c(H+)-c(OH-),D 正确;故选D。17、C【解析】A.NaCl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不能反应

36、生成碳酸氢钠,但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故不正确;B.CuCh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和葡萄糖反应生成氧化亚铜沉淀,不能得到铜,故错误;C.A1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偏铝酸钠溶液加热蒸干得到偏铝酸钠固体,故正确;D.MgO(s)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镁,硝酸镁溶液电解实际是电解水,不能到金属镁,故错误。故选C。18、B【解析】A、石油的分储是物理变化而煤的干储是化学变化,选项A 错误;A、漂白粉是由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构成的,是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是混合物;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选项B 正确;C、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类,是电解质;明矶是硫酸铝钾

37、属于盐,是电解质;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选 项 C 错误;D、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选 项 D 错误。答案选B。19、D【解析】W、X、Y、Z 均为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 与 Y 形成的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且X、Y 同主族,则 X 为 O 元素,Y 为 S 元素,O、S 元素核电荷数之和与W、Z 的原子序数之和相等,则 W、Z 的原子序数之和24,而且W 的原子序数小于O,Z 的原子序数大于S,则 Z 为 C1元素,所以W 的原子序数为24-17=7,即 W 为 N 元素;【详解】A、Z 为 C1元素,C1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

38、是最强酸,其它价态的含氧酸的酸性不一定强,如 HC1O是弱酸,故 A 错误;B、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所 以 O V C 1,即原子半径:X V Z,故 B 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 N,所以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W V X,故 C 错误;D、W、X 与 H 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是氨水,呈碱性,故 D 正确。答案选D。【点晴】本题以元素推断为载体,考查原子结构位置与性质关系、元素化合物知识,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120号元素的特殊的电子层结构可归纳为:(D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H、Li、Na、K;(2)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3)

39、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 倍的元素:C;(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 倍的元素:O;(5)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总数一半的元素:Li、P;(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 倍的元素:Ne;(7)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 倍的元素:Li、Si;(8)次外层电子数是其他各层电子总数2 倍的元素:Li、Mg;(9)次外层电子数与其他各层电子总数相等的元素Be、S;(10)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20、B【解析】A.25C、HHkPa时,22.4L乙烷的物质的量小于Im o l,且 1 mol乙烷中所含共价键数目为7NA,选项A 错误;3.2gB.3.2g(h

40、 和 0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k:=0.2m ol,数目为0.2NA,选 项 B 正确;C.12g金刚石中含有Im olC,金刚石中,每 个 C 与其它4 个 C 形成了 4 个共价键,每个碳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数目为:g x 4=2,所 以 ImolC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为2m ol,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2NA,选 项 C 错误;D、熔融状态下,硫酸氢钠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ImoINaHSO 熔融时电离出的离子总数为2NA,选 项 D 错误。答案选B。21、A【解析】A.Ch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不产生氢气,故 A 正确;B.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故 B错误

41、;C.Na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故 C 错误;D.C 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故 D 错误;答案选A.【点睛】熟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还要注意氯气是常见的氧化剂,与水反应发生歧化反应,其余物质是还原剂,可将水中的氢元素还原为氢气。22、B【解析】A.Im ol过氧化钠(NazOz)中阴离子(O)所带的负电荷数应为2NA,A 不正确;14gB.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都是C H 2,故 14 g 中混合物所含的碳原子数为何方嬴J=lm o L 即碳原子数目为NA,B正确;28 g 14C.28gC16O 的物质的量为Im ol,含有的质子数为ImolX(6+8)XNA=14 N

42、A,28 g CI8O 的物质的量为 Q g /mol j=514m o l,即质子数为14xyyNA n(3)对叔丁基酚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符合:含相同官能团-O H;不属于酚类,-O H 与苯环不直接相连;苯环上的一演代物只有一种,苯环上只有一种H,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0CH;OHCH9H(4)由合成流程可知,最后生成-C O O H,贝!I-O H 在 短 C 原子上氧化生成-C O O H,所 以 A 为 CH3cH2cH=CH2,B为 CH3CH2CHOHCH2OH,由 AB 的转化可知,条 件 1为 KMnOVOH-;由上述分析可知,A 为 CH3cH2cH=CH2,B 为 CH3cH

43、2CHOHCH2OH;(5)CH2=C(CH3)CH2C(CH3)3,主链为含C=C的 5 个 C 的戊烯,2、4 号 C 上有3 个甲基,名称为2,4,4-三 甲 基-1-戊烯;异丁烯二聚时,生成含1个碳碳双键的有机物,则还可能生成CH2=C(CH3)CH2cH2cH(CH3)2或(CH3)2C=CHC(CH3)3 或(CH3)2C=CHCH2cH(CH3)2O24、酯基 加成反应 2cH3cH2OH+O2K2CH3CHO+2H2。AC【解析】由 A 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可以求出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4 L-mol xl.25 g-L=28 g-mol,A 为 CH2=CH2,和水加成生成

44、乙醇,B为 CH3cH2OH,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C 为 CH3CHO,乙醛再催化氧化为乙酸,D 为 CH3COOH。F为乙酸苯甲酯,由乙酸和E 生成,故 E 为苯甲醇。【详解】(1)F 是酯,含有的官能团为酯基;(2)乙烯生成乙醇是发生了乙烯和水的加成反应,故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3)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g2cH3CHO+2H20;(4)A.乙醇转化为乙醛的反应中,Cu是催化剂,Cu先和氧气生成CuO,CuO再和乙醇生成Cu和乙醛,所 以 Cu参与了化学反应,但反应前后的质量保持不变,故 A 正确;B.乙醛有还原性,可以被滨水中的澳氧化从而使滨水褪色

45、,故 B 错误;C.乙酸和苯甲醇生成乙酸苯甲酯的反应是酯化反应,本质上是取代反应,故 C 正确;D.合成过程中原子的理论利用率为100%的反应有2 个,分别是乙烯加成生成乙醇和乙醛催化氧化为乙酸。故 D 错误。故选ACo【点睛】在有机转化关系中,连续氧化通常是醇氧化成醛,醛进一步氧化成竣酸。25、直形冷凝管 2MnO/+16H*+10Cr=2Mn2+5Cl2T+8H2。BIHEFNACDJK 或 BIHEFNACDKJ 关闭滴液漏斗活塞,将装置最后端的导气管插入水中,微热烧瓶,在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冷却烧瓶,在导管内形成一段高于液面的水柱,一段时间不发生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先打开II中的活塞

46、,待 I 中烧瓶充满黄绿色气体后,点 燃 I中的酒精灯 SnC14+2H2O=SnO2+4HCl 855/m 2Sn2+O2+4H+=2Sn4+2H2O【解析】装置n 为制备氯气的装置,产生的氯气中会混有HCI和水蒸气等杂质气体,将气体通过v 装置,v 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可除去H C L 再将气体通过IV装置,IV装置中的浓硫酸可除去水蒸气,可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将氯气通入I 装置,氯气与Sn反应可制得SnCL蒸气,将 SnCL蒸气经装置III冷却,可得到SnCL液体。由于SnCL易水解,为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ID以及吸收多余的Cl2,可在装置m 后连接W装置。(1)根据仪器特点解答仪

47、器名称,装 置 H 中 KMnO,与 HC1反应制Cl2!(2)依据上述分析进行仪器连接;需注意制备的氯气应先除杂后干燥,干燥、纯净的氯气再和Sn反应,因为SnCL易水解,应在收集SnCL的装置后边连接干燥装置,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同时要吸收尾气CL;(3)气密性的检验可采用加热法,升高发生装置体系内气体的温度,可以增大压强,使体系内空气外逸,当温度恢复初始温度时,体系内压强减小,导致浸没在水中的导气管内倒吸一段水柱;防止Sn与 Ch反应以及防止生成的SnCL水解,实验开始应先通CL排尽装置中空气;(4)根据信息书写方程式;(5)用重倍酸钾滴定法测定SnCL时,发生的反应为2Fe3+Sn2

48、+=2Fe2+Sn4+、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可得关系式SSF-CrzCh,由消耗的KzCoCh计 算 SnCL,进一步计算SnCL的含量;Sn2+具有强还原性,易被02氧化。【详解】(D “冷凝管”的名称是直形冷凝管;装置H中是KMnCh和 HC1制备氯气的反应,高镒酸钾中的铳元素由+7价降低到+2价生成Mn2+,HC1中的氯元素由-1价升高到0 价生成氯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MnO/+16H+10Cr=2Mn2+5CLT+8H2。本小题答案为:直形冷凝管;2MnO/+16H+10Cr=2Mn2+5C12T+8H2。(2)装置II为制备氯气的装置,产

49、生的氯气中会混有HC1和水蒸气等杂质气体,将气体通过V 装置,V 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可除去H C L 再将气体通过IV装置,IV装置中的浓硫酸可除去水蒸气,可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将氯气通入 I 装置,氯气与Sn反应可制得SnCL蒸气,将 SnCL(蒸气经装置III冷却,可得到SnCL液体。由于SnCL易水解,为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m 以及吸收多余ci?防污染大气,可在装置m 后连接w 装置。根据上述分析该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BIHEFNACDJK 或 BIHEFNACDKJ。本小题答案为:BIHEFNACDJK 或 BIHEFNACDKJ(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加热法,操作为:关闭滴

50、液漏斗活塞,将装置最后端的导气管插入水中,微热烧瓶,在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冷却烧瓶,在导管内形成一段高于液面的水柱,一段时间不发生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防止Sn与 O2反应以及防止生成的SnCL水解,实验开始应先通CL排尽装置中空气,故实验开始时的操作为:先打开II中的活塞,待 I 中烧瓶充满黄绿色气体后,点 燃 I 中的酒精灯。本小题答案为:关闭滴液漏斗活塞,将装置最后端的导气管插入水中,微热烧瓶,在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冷却烧瓶,在导管内形成一段高于液面的水柱,一段时间不发生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先打开D 中的活塞,待 I 中烧瓶充满黄绿色气体后,点 燃 I 中的酒精灯。(4)根据表格所给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