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070135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3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附件5:东莞业及大,学院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二O一一年十月3校内、外实训基地规模和功能到2013年6月,校内、外实训基地总投资1500万元,建筑总 面积15OOM2,总工位数240个,形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对 外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增”的工 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校内、外实训基地。(1)新建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现代电子技术综合实训基地。(2)扩建单片机实训室、改建专业机房。(3)扩建、新建职业技能实训室:包括维修电工(高级)实训室电 子CAD (PROTEL高级)实训室、无线电调试工(高级)实训室、 无线电装接工(高级)实

2、训室。(4)建立8家企业组成的紧密合作的产学研联合体和15家顶岗实 习基地。(5)校企深度合作,与企业共建教学与生产合一的开放式实训基地, 合作开展兼职教师的选聘。4课程建设与教 学内容改革(1)基本建立各专业课程标准,将职业技能考核内容融合到课程中, 建设优质核心课程3门。(2)编写任务驱动型教材或指导书5本,企业、行业人员参编。(3)建设部分数字化教学资源,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5人才培养 质量评价构建专兼职教师按学习能力、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在人才培养 三阶段的不同要求确定评价项目、评价方式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并共同实施评价。将就业水平、用人单位满意度及学科技能竞赛作 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核

3、心评价标准,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系统。将 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 要指标,形成相互衔接的多元评价机制。6质量管理与 保障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及机制。如:关于校企共建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 队的实施办法,东职院兼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管理办法等。三、建设内容(-)“依托行业、对接产业、锁定职业、服务就业”的专业建设按照学院“依托行业、对接产业、锁定职业、服务就业”的专业建设思路和 “与产业对接、与职场一体”的校企共建模式,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采取依托 东莞市电子信息行业的优势,联合东莞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和东莞市电线电 缆行业协会等企业共同开展校企深度融合的专业建设

4、,使本专业成为电子行业培 养人才、为电子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社会提供技术和技能培训服务的重点专业。 依托电子行业,深化工学结合,实现学校与企业双方互动、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赢发展。针对普高和中职生源,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和电子信息类不同职业对 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特定要求,编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高职电子信息工 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教学基本规范,做好中等和高等职 业教育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设置的衔接。学校根据企业所承接的工程项目,与企业共同制定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使学生参与工程建设,并根据企业的反馈信息,不断修订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形成较强的产业服务能力,在企

5、业职工技能培训、职工继续教育与再就业培训等 方面发挥主力作用,同时在UPS不间断电源、光伏逆变器、线缆生产线改造等 关键电子信息领域形成较强的技术优势,成为区域性技术服务中心。具体的专业 建设模式如图1所示。校企互利、双羸图1专业建设模式(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增”及“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1 .实施“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增”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以项目任务和工作流程为引领 岗位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为依据,对接电子信息产业岗位群,采取图2所示的“校 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增”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真实产品或生 产任务为载体,融

6、入“任务驱动、项目导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全部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依托学校和企业两个平台,根据职业岗 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采取教师与师傅相结合、学生与员工相结合、 教室与车间相结合、作品与产品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与职 业素质的培养融入到基本型实训、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三个实训环节中去。通 过专业基本技能实训,掌握电子技术基本技能;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掌握专 业核心知识与技能;通过校外顶岗实习,完成从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工作人员的 角色转变,掌握岗位职业能力;达到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教学环 节的有机衔接,达到职业岗位能力逐渐递增的

7、目的,使学生具备电子元件检测、 仪器操作能力,具有电路识图、产品组装和调试能力,具有指导电子产品批量生 产及质量管理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电子产品改进与设计能力,培养出一批面向生 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电摩H音 感.在术人 才培 舞 目丰示|图2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增”的人才培养模式每学期均安排在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不同课程、内容的工学交替素质和技能训练。第一学期主要进行职业素质与职业意识培养、训练,入企培训;第二、三学期校内学习和校外实习相融合,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在 职业基本能力课程中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掌握电子专业基本技

8、 能;第四学期的校内学习主要依托校内实训基地,通过生产性项目实训实现生产 和学习的有机结合;第五、六学期继续依托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专业综合知识学习, 并安排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2 .推进“2+1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和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业转型升级,广 东省尤其是东莞的企业对生产第一线技术人员需求量逐年增长,特别适合开展 2+1的订单式人才培养。“2+1订单式”培养特点:企业提前到学院挑选人才,学生将成为企业的准 员工。学生入学第一、二年按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公共学习领域、实训基 地平台进行学习,实现专业学习目标,培养高等职业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制造 能力的专业

9、基础,并进行适度生产性实训,达到真实生产实践要求;第四学期末, 企业到学院通过笔试、面试、实践考核等方式进行订单选择;在第五学期结合订 单企业生产需要制定岗位计划,确定岗位关键能力,企业和专业教师共同组织实 施;第六学期安排学生在订单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执行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2+1订单式培养模式”如图3所示。第按照专业公共平台进行项目教学和生产性实训高等职业素养电子产品制造能力电子产品集成能力电子产品服务能力(参与人员:专业教师),2 + 1订单式培养)第五学期初 第四学期末到1、企业到学院:笔试/面试/实践考核2、学生到企业:参观/产品/环境/岗位/制度/发展前景3、签订协议:双向选择

10、,学生考核合格进入企业就业(参与人员:订单企业领导、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专业教师)第5学期制定岗位计划,企业和学院共同培养一订单企业参观订单企业电子产品技术订单企业岗位关键能力 (参与人员: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人员)第6学期在订单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订单企业顶岗实习(参与人员:辅导员、企业技术人员、专业教师)图3 “2+1订单式”培养模式框图(三)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制定中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延续和衔接的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职业目标定位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在广泛开展对东莞市大量大、中、小电子信息类 企业的调研

11、基础上,获取东莞市电子信息主要岗位信息,与企业专家、教学管理 专家一起,广泛分析相关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确定专业要培养的关键实践技能、 岗位素质,重构各学科体系,建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先后通过生产 线实地参观、一线员工座谈、人事主管座谈等方式进行大量调研,完成了行业、 企业统计信息,调研了 15家电子信息类相关企业,确定了具体的职业培养目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面向电子信息产业,将职业目标定位于产业链的各个 环节,包括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与服务等,每一环节均与相应的岗位群 对应,如图4所示。本专业的职业目标建设定位于电子信息产业岗位群的中低级 职位,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熟练的专业技

12、能及技术应用能力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产品设计中低级职位,包括功能电路设计、PCB设计、软件设计、样机 调试、小样试制等。生产管理中低级职位,包括工艺实施、生产线运行管理、质量控制、产品 检测、产品认证等。市场营销中低级职位,包括营销方案的实施、产品推广、业务接洽、产品 代理、产品销售等。技术支持中低级职位,包括系统维护、产品维修、方案解释等。图4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职业目标定位2 .职业能力目标(1)岗位描述通过走访行业协会、调查企业及召开专家研讨会,计划制定典型工作岗位及 相应的素质、能力要求,如表2所示。表2典型工作岗位及其素质、能力要求岗位名称岗位描述素质与能力要求电子产品设计独立承担或

13、作为团队成员承 担智能电子玩具、消费电子等 电子产品的开发任务,对产品 功能进行分析;根据指标要求 确定技术方案:完成器件选型 及电路原理图设计;根据布线 规则进行PCB图设计;产品样 品调试;整理产品资料。1 .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并具有基本工程计算能力;2 .熟练掌握各种电子仪器的使用;3 .具有工程图纸设计能力;4 .具有电子产品硬件设计与调试能力;5 .具有电子产品软件编程与调试能力:6 .具有PCB设计能力;7 .能够读懂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包括产品说明书、元器件 说明书等;8 .编制包含上述设计资料的文件;9 .具备团结协作、耐心细致的职业素质。质量管理负责产品的质量管理:包括生

14、产流程的管理、测试规范的制 定、测试结果的总结;寻求提 高质量的方法;定期对生产记 录进行统计分析,找出造成产 品不合格的因素,制定预防措 施,持续改进,提高生产的效 率和质量。1 .熟练识读电路图;2 .掌握SMT的基本理论;3 .掌握元器件的特性及使用;4 .能分析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品质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5 .掌握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6 .能编制规范的工艺文件。电子产 品测试独立进行模块测试计划的制 定、需求的整理、方案的设计 及执行;对电子产品进行系 统、全面的测试,并对软件问 题跟踪分析和报告,发现问题 并及时解决;对用户反映的产 品相关问题验证,并协助技术 工程师给予用户合理的

15、答复。1 .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2 .掌握电子测试仪器的使用;3 .具有电子线路图识读能力;4 .具有电子产品硬件调试能力和硬软件联调能力;5 .熟悉电子产品相关技术标准,具备整机测试能力;6 .能读懂各种英文文档,包括产品说明书、元器件说明书等;7 .编制产品测试文件;8 .具有团结协作、耐心细致的职业素质。智能 电子 工程 施工 管理按照工序要求组织智能电子 系统工程施工;协助市场部人 员勘杳施工现场,填写“施工 现场详细情况报告”、“施工计 划表”并报批;组织和安排施 工人员,对每项施工质量进行 监督,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 成;协助市场部人员及客户进 行工程验收,整理归档施工文 件和验收

16、报告;定期统计施工 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做出分析 报告并改进。1 .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2 .具有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3 .具有电子产品工程设计基本能力;4 .熟悉电子产品相关国家、行业技术标准;5 .熟悉电子产品系统工程施工、安装工序;6 .资料收集与整理的能力、文字处理能力;7 .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8 .具有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精神。PCB设计根据电子制造企业客户的需 求,绘制符合工程要求的电路 板PCB设计图;审查客户提 供的电路板PCB设计图,检 查是否符合工程要求。1 .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并具有电子技术应用能力;2 .具有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3 .具有电子线路板工程设计能力:

17、4 .掌握产品设计的工艺知识;5 .掌握电磁兼容知识;6 .具有资料收集与整理的能力、文字处理能力;7.具有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精神。技术支持对电子产品的售前、售中、售 后提供技术支持,包括进行方 案咨询及方案设计、编写投标 文件;现场解决电子产品调 试、使用中的问题;协助商务 部技术服务工作,对客户进行 培训,对客户使用进行跟踪反 馈和服务。1 .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具有电子、电路基本应用能力;2 .熟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产品质量标准;3 .具有计算机基本能力及网络知识;4 .熟练使用电子测试仪器;5 .具有电磁兼容的基础知识;6 .具有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知识;7 .具有资料收集与整理的能力

18、、文字处理能力;8 .具有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精神。产品销售市场考察,发掘及选择顾客, 演示产品,制订报价单,编写 技术方案及合同草案文本并 与客户方确认;管理客户信息 资料并负责对客户信用评定; 经销商及分销商管理。1 .具有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2 .具有职业英语能力;3 .具备商务谈判与沟通能力:4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快速应变能力;5 .具有资料收集与整理的能力、文字处理能力;6 .具有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精神。SMT 生产 设备 维护SMT生产线设备的日常维护 和简单故障的维修。1 .熟练识读设备电气电路图;2 .熟悉SMT生产设备的性能;3 .掌握SMT生产设备的

19、结构及工作流程;4 .掌握SMT生产设备的操作方法:5 .快速判断设备故障并及时有效解决。技术文员协助工程/技术/销售人员处理 日常事务;相关资料统计,整 理文件档案并管理:会议记 录;部门间的协调沟通。1 .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2 .具有良好的职业英语读写能力;3 .掌握工程图纸识读基本方法;4 .具有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5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快速应变能力;6 .资料收集与整理的能力、文字处理能力;7 .具有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精神。物料 采购选购研发及生产所需的物料、 辅料;制定供应商资料库,确 认供应商的信用等级;制定供 应商评价表及合格供应商列 表。1 .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20、2 .具有良好的职业英语读写能力;3 .具有工程图纸识读能力;4 .具有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5 .具备商务谈判知识;6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快速应变能力;7 .资料收集与整理的能力、文字处理能力;8 .具有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的精神。(2)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如表3所示。表3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序号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1电子产品设计接受部门工作任务,了解同类产品的功能及用户需求;功能设计; 硬件设计与评估:软件设计与总体调试:功能实验、性能实验、 安规与电磁兼容实验;改进与完善。2SMT生产工艺管理根据客户印制电路板的具体要求,核算加工时间和成本,确定元 器

21、件清单,安排生产线各个环节工作任务,确定EI1刷、贴片、回 流炉焊接等工位的技术参数和人员安排,根据成品检测环节反馈 的数据分析不良品原因,及时调整各工序参数。3质量管理接受部门工作任务,了解生产流程;制定质量规范、测试规范; 记录生产进程;对生产记录进行统计分析,找出造成不合格的因 素;制定预防措施,持续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抽取样品 进行质量检测;撰写质量检测报告。4电子产品测试接受部门工作任务,了解测试需求:制定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 例;对负责测试的产品进行系统、全面的测试;记录测试中出现 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撰写跟踪分析和报告,为产品是否可以发 布提供依据,推动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及时

22、合理解决:对用户反映 的产品相关问题进行验证,并协助技术支持工程师给予用户合理 的答复或解决方案。5智能电子工程 施工管理接受部门工作任务,勘查施工现场,填写“施工现场详细情况报 告”、“施工计划表”并报批:组织和安排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监 督施工质量,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协助市场部人员及客户进 行工程验收,施工文件归档、撰写验收报告。6PCB设计建立原理图器件库;原理图绘制;PCB封装制作;网络表生成;PCB参数设置;手动布局与自动布局;手动布线与自动布线;设计检查。(3)能力与素质总体建设目标对典型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出相关联的素质与能力集合:职业素质 具有尊重他人、礼貌待人、

23、遵守公德的习惯 具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具有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 具有承受挫折与面对挑战的素质基础能力 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规范地撰写基本的公文,能用专业术语编写 技术文件、整理及撰写测试记录 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能阅读用英文撰写的技术文档 具有金属加工与机械装配的基本技能,能阅读和绘制简单的工程图纸 具有组织、计戈h总结的能力电路分析与实践 掌握基本的电路与电工知识,学会使用基本的电工工具与仪表,能安装调 试照明电路和简单电气控制电路,具有安全意识,熟悉操作规程 了解各种电子元件性能与参数,掌握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相关知识,学 会使用基本电子仪器,了解焊接工艺,能安装、调试基本的电子

24、电路 会阅读电子产品的整机线路图,能根据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具有 解决问题的能力单片机应用 熟悉单片机的基本结构、有关概念及指令系统,具有独立完成单片机应用 项目开发的能力,能利用资料和有关资源快速熟悉其它种类单片机的应用,掌握 基于C语言的单片机开发技术 了解PC机与单片机通讯的有关协议,学会利用一种高级语言平台编写简 单的通讯程序电子线路板设计一、专业建设基础1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3(一)总目标3(-)具体目标4三、建设内容7(一)“依托行业、对接产业、锁定职业、服务就业”的专业建设7(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增”及“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9(三)以“职业岗位工作过

25、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11(四)突出职业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17(五)内涵突出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19(六)校企合作鲜明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21(七)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建设21四、改革举措24(一)强化责任管理,健全专业建设机制24(二)坚持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4(三)围绕职业活动,开发核心课程内容25(四)遵循专兼结合,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25(五)按照能力要求,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条件25五、保障措施26(一)制度保障措施26(二)组织保障26(三)建设进度保障措施26(四)人员保障和激励措施27(五)资金保障措施27六、预期绩效27专业建设效益27(二)实训基地建设效益28

26、(三)师资队伍建设效益28(四)课程建设效益28(五)社会服务效益29七、年度执行计划29(一)专业建设年度执行计划29 熟练使用电子线路板设计软件 具有电磁兼容的基本知识,能根据电路图规范地设计印刷线路板图专业能力 智能电子产品、电气控制系统的实践能力 表面贴装设备(SMT)的调试与维护能力 电力电子系统的实践能力将电路分析与实践、单片机应用、电子线路板设计归纳为基本专业能力,电该模型表明,绝大多数企业认定员工职业素质与基础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基 石,基本专业能力是核心,而专业能力是与岗位要求对接的,这是构建专业课程 体系的依据。对应专业能力所包含的三种不同特点的岗位能力,电子信息工程技 术专业

27、设置了智能电子、应用电子和电力电子三个专业方向。(四)突出职业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改造提 升传统教学,初步构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进行电子信 息工程技术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拓展学 生学习空间。围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接续的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明确中高职各 自的教学重点,制定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标准,调整高职电子 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推进电子信息 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的有机衔接。具体思路是:

28、以突出职业能力的模块化科目课程结构体系,将职业标准岗 位工作转化为科目课程、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和履行岗位职责及其所需要的知 识、能力和态度方面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建构教学内容单元,选择相应职业情 境,设计教学项目,进而形成由项目结构单元,由单元结构科目课程的专业课 程体系。1 .开发培养项目情境的模块课程内容以专业岗位群的职业技能要求为教学模块,以典型电子产品为教学项目,以 理论和实践一体化为教学手段,以“做、学、教”为教学方法,设计课程体系, 在教学单元基本内容的设计上将岗位群内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关键知识 和能力分解为项目教学单元,并按实际培养的需要划分成一组核心课程和实训 项目,形成岗位职

29、业资格课程和技能综合实训。2 .建立以就业导向和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以就业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为框架、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工作实践 为起点,把本专业所涉及到的职业活动分解成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形 成突出能力培养、与上岗对接的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全新的模式组 织教学。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均按图6所示的“三个模块六类课程若干个项目 单元”进行设计。三个模块为:基本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考核与课程融合教学 模块、职业定位顶岗实习模块;六类课程为:公共素质课程、专业(群)基本 素质课程、生产制作加工工学模块、单片机工程师工学模块、PCB工程师工学 模块、质检销售售后工学模块。3 .加

30、大专业核心课程相应教材开发力度在深入了解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状况和掌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打破专业限 制,对现有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按专业对接基本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过程及 其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确立专业核心课程。以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装接、 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电工电子技术等3门核心课程(群)建设为重 点。组建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团队,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任务,到2013年底 计划形成3门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力争全部公开出版,形成相应示范教案和 课件,以形成校企共建共享具有特色的课程教材资源。图6项目课程体系框图(五)内涵突出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强化行业指导作用,建设满足职业能力训练要求的

31、 校内、外实训基地。推动与企业共建教学与生产合一的开放式实训基地,合 作开展兼职教师选聘;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和产业为纽带,与行业和 企业紧密联系,优化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教学链、 产业链、利益链的融合;努力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建立校企合作双赢机制, 以合作办学促发展,以合作育人促就业,实现职业教育协调发展。1 .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两年的建设,在学院现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基地的基础 上,按照课程改革及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新建、改建和扩建,建成现 代电子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基地设培训部、开发部、生产部和技术服务部,分别 设有电子培训鉴定实训室、电工培训鉴定

32、实训室、电子产品研发实训室、PCB 制作实训室、自动THT (插件)组装实训室、表面组装SMT实训室、电子产品 制作实训室和电子产品检测实训室8个理实一体工作室,达到能满足500人同时 实训的规模,单一实习实训项目培训能够同时满足5()人以上培训要求,生产性 岗位实习实训场地工位100个以上。同时,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力争在该基地中引进一家电子产品 生产企业,使基地能具备实际电子产品的生产、组装能力,营造一个教学、岗 位实习一体化的环境。2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服务为出发点,积极为企业职工培训,承担企业技术研发服务等任务, 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身份互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

33、基地。保证 该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时间达到半年以上,增强企业的指导和管理力度。2012 年,建立6家紧密型的,在育人、教学、培训、就业多方位合作的合作企业, 2013年建立15家能实施顶岗实习或工学交替的企业。与此同时建立健全长效 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使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使校企合作、 工学交替具有持久性。3 .职业技能鉴定建立职业技能实训室:维修电工(高级)实训室,年培训人数400人次 以上;扩建电子CAD (PR0TEL高级)实训室,年培训、考核人员150人次; 新建无线电调试工(高级)实训室和无线电装接工(高级)实训室,年培训I、 考核人员200人次。4 .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34、(1)制定、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制定校内、外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制度,落实到各基地负责人,并签订项目 任务书。拟定实习基地师资聘用计划,并制定实习基地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创 建良好的生产实训与顶岗实习环境。为确保实践教学的高质量,建立实践教学 项目准备单制度。通过两年建设,完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修订有效的基地运 行及管理制度、专业教师、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学生 实训考核制度、管理人员奖惩制度等,与企业签订长期的校外实训基地协议, 满足主要技能训练和技术创新服务的要求。,保证生产性实训及顶岗实习效果。(2)建立长效机制本着共享共赢的原则与IT企业开展广泛的横向合作,建立产学合作运行

35、 机制。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2个。与企业签订长期协议,保证实训基地的 运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和运行,将项目转化为成果,使该基地具有生产能 力,实现良性循环。(六)校企合作鲜明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注重教师培养培训,按照专兼结合,打造一流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为 教师发展提供空间,形成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在企业建立一批专业教师实 践基地,通过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与执教水平。与中等职业学校 教师联合开展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等服务活动。1 .引进和培养专业带头人通过引进、聘请和培养的方式,建立一支在区域内知名的专业带头人队伍: 聘请把握电子信息技术方向、取得较大科研成果的高职称

36、行业专家1名;同时通 过出国进修等方式培养带头人1名,使他们站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发展前沿、在 教学、科研领域具有较强能力,并在区域内产生有较大影响力。2 .培养骨干教师通过下企业或到国内对口的先进院校进修,打造一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教 学水平高的骨干力量,计划培养专业骨干教师4-6名。同时通过下企业实践、学 历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学历水平,提高双师比例。3 .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聘请20名以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师、技术业务骨干和能工巧匠。 根据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需要,主要聘请从事波峰焊的生产工艺师、生产管理技 术骨干;从事SMT生产的工艺师、检测师;技术研发师。4 .职业教育教

37、学能力培训测评通过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改变职业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并 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实施教学,提高教学效果。2012年,90%的教师通过学校内 部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测评,2013年95%的教师通过教育教学能力的测评。(七)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改革评价模式。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探索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推行“双证书”制度,积极组织和参与技能竞赛 活动,探索中职与高职学生技能水平评价的互通互认;吸收行业、企业、 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将毕业生就业率、 就业质量、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形成相互衔接 的多元评价机

38、制。借鉴企业人才评价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能客观反 映人才培养质量和素质的科学评价体系。既注重终结性评价更注重过程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能水平,建立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1.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保障制度建设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工学交替、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等 实践性教学比重大幅增加,实践教学呈现多地点、多时段、多样化特点。为实现 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迫切需要制订相应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保证实践教 学质量。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创新以下机制制度:(1)创建校企双方共管机制,成立由学校有关部门和企业相关部门领导组成 的“校企合作”机构,负责学生各项实习

39、的全面管理,共同制定实习计划,落实 实习任务、实习指导教师,做好安全管理等工作。(2)完善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职责,提 高校内实训基地使用效率。(3)完善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完善顶岗实习的组 织管理、运行管理、考核鉴定管理等;明确校企共管的责任、义务。(4)完善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建立2040名兼职教师 资源库,保持20名左右的兼职教师队伍,明确兼职教师工作职责,规范兼职教 师各项活动,做好兼职教师的教学业务培训,提高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充分发挥 兼职教师企业工作经验和优势,真正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5)完善东莞职业技术学

40、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将企业与社会评价 纳入评价体系,使教学质量评价更全面,更客观,更有现实意义。(6)在总结学分制教学管理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弹 性学制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完善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2 .完善教学质量管理机构,强化队伍建设学院同企业联合组建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构,成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委 员会;组建有企业专家、管理干部、行业协会人员、学校教学管理人员以及骨干 教师参加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加强管理队伍成员质量管理能力的培训和提高, 明确工作职责,对教育教学全过程实行网络化管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人 才培养质量。3 .教学质量管理综合信息反馈系

41、统建设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手段,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成立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建立 教学质量信息库,综合汇总反馈信息,为学院教学改革与建设提供依据,建成以 学院为中心的集社会关心教育人士、企业专家和兼职教师、全院教职员工、广大 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反馈系统,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平台 建设,实施网上随机在线反馈、定期网上调查、现场听课检查,实现教学管理的 信息化、网络化、全员化、开放性和时效性;建立评教数据库和教师教学业绩数 据库,设专人管理,对教师教学业绩实行动态考核、数据化管理,不断提升管理 质量和服务水平。4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建设按照学院的工学过程监控与评价体系,学生在企业参与项目

42、实施,以企业监 控、评价为主;在校期间,由学院教学行政部门、教学系部、院系两级督导组织, 对工学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监控。紧紧围绕形成单元专项能力,对模块选 择、模块化任务确立、工学结合实施计划、专项能力的形成(考核方式)、工学 结合成果等实施全程质量监控。通过校企合作实施小组和班级信息员小组,院系 两级督导组、院系两级教学管理部门,社会及用人单位等,广泛参与工学结合质 量监控与评价,构建工学结合实习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保障体系。5 .教学质量监督运行机制建设为了有条不紊地进行人才培养质量管理,防止随意性和减少失误,必须根据 不同的环节和内容,确定科学的方法,建立事前预防、过程控制、事后总结提

43、高 的全过程监控机制,并对全过程实行动态的管理方法,使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都 在受控的状态下进行。围绕人才培养质量,根据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和学院的自 身实际,建立院系学生三层次的教学质量监督运行机制。(1)院级层面的监控与评价监控方式。主要采取听课、座谈、收集意见等方式。其中,听课由学院督 导组集中听课,分为定期或不定期两种。两人一组,如:第五周星期三、第2节, 第3节分头听课,第4节根据需要,集中讨论。听课后,听课专家即时或在一 周内与被听课教师进行面对面地交流意见和进行探讨,被听课教师在反馈意见表 上签名确认。院督导科综合汇总讨论情况。其特点是覆盖面广,效率高,便于及 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

44、此外,通过系(部)学生平时的反馈意见、期中座谈会 收集的意见和建议,由院督导组提出指导性意见。评价方式。组织院教学督导组专家集中听课,课后根据需要,集体讨论, 专家根据听课情况分别填写学院教学质量专家评价打分表和院督导组评课反馈意见表等方式进行。管理方式。由秘书组从专家库抽取院级督导专家随机、不定期的听课。(2)系部层面的监控与评价监控方式。重点由各系(部、中心)自行组织听课和收集质量反馈意见。 按照教学管理规范,对本系(部、中心)各专业的教学情况进行具体的、全面的 指导。包括对教学大纲的制定与修改、授课计划的撰写、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的 安排、实验(实训)的指导书、实验(实训)的内容及安排、教

45、师教案的检查、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情况等进行督导和检查。评价方式。主要由系部督导组组织听课,采取同行评价打分的方式进行, 分别填写教学质量同行评价打分表和系部督导组评课反馈意见表。管理方式。系级督导管理是常规的、具体的、动态的督导工作,由系(部、 中心)督导组负责管理。听课大都是按照听课计划进行,采取定期的方式。(3)学生层面的监控与评价监控方式。实行学生信息员制度,每班级的学生信息员对本班四周一次进 行教学质量的信息采集和反馈,填写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学生信息反馈 表。评价方式。通过期中教学质量座谈会、期末各班级的学生填写教师教学 质量学生评价打分表来进行数据的收集,统计。管理方式。

46、由学生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执行委员会组织各系信息员协助系 督导组工作。四、改革举措(一)强化责任管理.,健全专业建设机制建立专业建设日常工作小组,系主任任组长,专业负责人任副组长,4-6名 专业骨干教师为组员(其中兼职骨干教师2名)。完善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 式要求的专业建设与管理体制,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实施运行与管理机制。(二)坚持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实现教、学、做合一;依托校内生产性教学工厂,实现 生产与学习合一;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实现顶岗与就业合一。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产品导向”、“顶岗实习” 等教学模式,逐步完善“校企合作、工学交

47、替、能力递增”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三)围绕职业活动,开发核心课程内容聘请行业企业有影响力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参与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建 立校企共同参与的课程评价制度和优质教材奖励制度。围绕就业岗位(群),通过“五化”课程改革(标准化一一参照职业标准建 设课程标准;一体化一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学中练,练中学;全程化一一 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贯穿课程教学始终;多元化一一实施学校、行业和 企业结合的课程开发办法;网络化一一搭建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平台)。(四)遵行专兼结合,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名师”工程,培养或引进2名专业带头人;通过“教坛园丁”工 程,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培养46名专业骨干教师;通过“双师”工程,使专 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化,同时大力聘请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建成拥有20名兼 职教师的师资库;通过“师德”工程,树立教书育人标兵,形成敬业爱岗的优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