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15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15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含解析.pdf(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15化学实验基本方法2 0 2 1 年化学高考题一、多选题1.(2 0 2 1 山东高考真题)为完成下列各组实验,所选玻璃仪器和试剂均准确、完整的是(不考虑存放试剂的容器)实验目的玻璃仪器试剂A配 制 1 0 0 m L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 aCl 溶液1 0 0 m L 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量筒、玻璃棒蒸储水、N aCl 固体B制备Fe (0 H)3 胶体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蒸储水、饱和Fe Ck 溶液C测定N aO H 溶液浓度烧杯、锥形瓶、胶头滴管、酸式滴定管待测N aO H 溶液、已知浓度的盐酸、甲基橙试剂D制备乙酸乙酯试管、量筒、导管、酒精灯冰醋酸、无水乙醇、饱和N&C0
2、 3溶液A.A B.B C.C D.D【K S 5 U 答案】A BK S 5 U 解析】A.配 制 1 0 0 m L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 aCl 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1 0 0 m L 容量瓶、胶头滴管等,选项中所选玻璃仪器和试剂均准确,A符合题意;B.往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馆水并加热至沸腾,向沸水滴加儿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氢氧化铁胶体,所选玻璃仪器和试剂均准确,B符合题意;C,用标准稀盐酸溶液滴定待测氢氧化钠溶液可测定出氢氧化钠的浓度,取待测液时需选取碱式滴定管,酸式滴
3、定管则盛装标准盐酸溶液,所以所选仪器还应有碱式滴定管,C 不符合题意;1).制备乙酸乙酯时需要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所选试剂中缺少浓硫酸,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B。2.(2 0 2 1 湖南高考真题)1-丁醇、漠化钠和7 0%的硫酸共热反应,经过回流、蒸馈、萃取分液制得1-澳丁烷粗产品,装置如图所示:已知:CH3(CH2)3OH+NaBr+H2SO4 CH3(CH2)3Br+NaHSO4+H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 置 I 中回流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物质的挥发,提高产率B.装置H 中 a 为进水口,b 为出水口c.用装置ni萃取分液时,将分层的液体依次从下放出D.经装置m 得到的粗产品干燥
4、后,使用装置II再次蒸播,可得到更纯的产品【KS5U答案】A D【分析】根据题意1-丁醇、溪化钠和70%的硫酸在装置I 中共热发生CH3(CH2)3OH+NaBr+H2SO4-4-C H3(CH2)3Br+NaHSO4+H2O 得到含CH3(CH2)3OH.CH3(CH2)3Br,NaHSO”、NaBr、H2s0 的混合物,混合物在装置H中蒸储得到CHKCHzQH和C&C H JB r的混合物,在装置III中用合适的萃取剂萃取分液得CHsCHzbBr 粗产品。KS5U解析】A.浓硫酸和NaBr会产生HBr,1-丁醇以及浓硫酸和NaBr产生的HBr均易挥发,用装置I 回流可减少反应物的挥发,提高
5、产率,A正确;B.冷凝水应下进上出,装置I 中 b 为进水口,a 为出水口,B错误;C.用装置III萃取分液时,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错误;D.由题意可知经装置III得到粗产品,由于粗产品中各物质沸点不同,再次进行蒸锵可得到更纯的产品,D正确;选 A D。二、单选题3.(2 0 2 1 山东高考真题)工业上以S O?和纯碱为原料制备无水N a H S O3 的主要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湿料一 气流干燥一 N a H S 03纯碱、水A.吸收过程中有气体生成C.气流干燥湿料时温度不宜过高B.结晶后母液中含有N a H C OsD.中和后溶液中含N a 2 sO3 和 N
6、 a H C C h【K S 5 U 答案】B【分析】根据工艺流程逆向分析可知,以二氧化硫和纯碱为原料,得到结晶成分为N a H S O”则母液为饱和N a H S Os和过量的二氧化硫形成的亚硫酸,溶液呈酸性,所以加入纯碱进行中和,涉及的反应为:I l2S 0:(+2 N a2C 0;)=N a2S O3+2 N a H C 03,N a H S O:5+N a2C O3=N a2S 03+N a H C 03,所以调节 pH 为 8进行中和后得到N a 2 s。3 和 N a llC O,通入二氧化硫气体进行混合吸收,此时吸收过程中发生反应为:N a2S 03+S 02+H20=2 N a
7、 H S 031 ,S O2+N a H C 03=C 02+N a H S Os I ,此时会析出大量 N a H S C h 晶体,经过离心分离,将得到的湿料再进行气流干燥,最终得到N a H S Os产品,据此分析解答。【K S 5 U 解析】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吸收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A正确;B.结晶后母液中含饱和N a H S O:,和过量的二氧化硫形成的亚硫酸,没有N a H C O:”假设产物中存在 N a H C C h,则其会与生成的N a H S Os发生反应,且 N a H C O,溶解度较低,若其残留于母液中,会使晶体不纯,假设不成立,B错误;C.N a H S O
8、:;高温时易分解变质,所以气流干燥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C正确;D.结合上述分析可知,中和后溶液中含N a 2 sOs和 N a H C。”D正确;故选B o4.(2021 山东高考真题)关于下列仪器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可加热 B.、不可用作反应容器C.、可用于物质分离 D.、使用前需检漏【KS5U答案】A【分析】是锥形瓶,是酸式滴定管,是蒸储烧瓶,是容量瓶,是梨形分液漏斗KS5U解析】A.锥形瓶可以加热,但需要加石棉网,容量瓶不能加热,A项符合题意;B.酸式滴定管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都不能作反应容器,B项不符合题意;C.蒸储烧瓶用于蒸储操作,
9、分离相互溶解的液体,分液漏斗用于分液操作,分离相互不溶解的液体,两者均可用于物质分离,C项不符合题意;D.酸式滴定管带有旋塞、容量瓶带有瓶塞、分液漏斗带有瓶塞和旋塞,使用前均需检查是否漏水,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o5.(2021 浙江)下列图示表示灼烧操作的是A.【KS5U答案】BKS5L解析】灼烧过程中应使用培烟、酒精灯、铁架台等仪器,A装置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装置,C装置为蒸储装置,D装置为过滤装置,B装置满足灼烧操作,故答案选B。6.(2021-浙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压过滤适用于过滤胶状氢氧化物类沉淀B.实验室电器设备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制备硫酸亚铁镀晶体时,须
10、将含FeSC和(N H J 2 S O 4 的溶液浓缩至干D.将热的K N O、饱和溶液置于冰水中快速冷却即可制得颗粒较大的晶体【KS5 U答案】BKS5 U解析】A.因为胶状沉淀可能会透过滤纸或造成滤纸堵塞,则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故 A错误;B.实验室中仪器设备着火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故 B 正确;C.制备硫酸亚铁锈晶体时,将硫酸铁和硫酸亚铁溶液浓缩至干会使晶体失去结晶水,故 C 错误;D.冷却结晶时,自然冷却才能得到大颗粒晶体,快速冷却得到的是细小晶体,故 D 错误;故选B。7.(2021 全国高考真题)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的方法可行的是气体方法A 氨气加热氯化镀
11、固体B二氧化氮将铝片加到冷浓硝酸中C硫化氢向硫化钠固体滴加浓硫酸D氧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镒的混合物A.A B.B C.C D.D【KS5 U答案】DKS5 U解析】A.氯化镂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但两者遇冷又会化合生成氯化钱固体,所以不能用于制备氨气,A不可行;B.将铝片加到冷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现象,不能用于制备二氧化氮,B不可行;C.硫化氢为还原性气体,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浓硫酸与硫化钠固体反应制备该硫化氢气体,因为该气体会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不可行;D.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镭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镒作催化剂,可用此方法制备氧气,D可行;故选D o
12、8.(2021-广东高考真题)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操作或做法目的A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制备NOB将密闭烧瓶中的NO2降温探究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C将溟水滴入KI溶液中,加入乙醇并振荡萃取溶液中生成的碘D实验结束,将剩余Na。固体放回原试剂瓶节约试剂A.A B.B C.C D.D【KS5U答案】B(KS5U解析】A.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开始会产生二氧化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氮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平衡:2NO2 N2O4,正反应为放热反应,NO,为红棕色气体,将密闭烧瓶中N0?降温,会使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气体颜色变浅,因此可
13、达到实验目的,B符合题意;C.乙醇与水互溶,不能作碘单质的萃取剂,做法不正确,C不符合题意;D.一般情况下,剩余试剂需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以防污染原试剂,操作错误,D不符合题意;故选B。9.(2021 广东高考真题)测定浓硫酸试剂中H2 s 含量的主要操作包括:量取一定量的浓硫酸,稀释;转移定容得待测液;移取20.00 mL待测液,用0.1000 mol/L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A.【KS5U答案】BKS5U解析】实验过程中,量取一定量的浓硫酸并稀释所需仪器为:量筒、烧杯、玻璃棒;转移定容得待测液所需仪器为: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移取20.00m
14、L待测液,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所需仪器为: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选项中A为容量瓶,B为分液漏斗,C为锥形瓶,D为碱式滴定管,上述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分液漏斗,综上所述,故答案为B。10.(2021 河北高考真题)下列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NaOH标准溶液酣酸(含酚fib%温度计J J环形玻两搅拌棒硬纸板碎纸条甲 乙A.图甲测定醋酸浓度B.图乙测定中和热C.图丙稀释浓硫酸D.图丁萃取分离碘水中的碘【KS5U答案】AKS5U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因此需装于碱式滴定管,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的醋酸钠溶液呈碱性,因此滴定过程中选择酚
15、醐作指示剂,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淡红色时,达到滴定终点,故 A选;B.测定中和热实验中温度计用于测定溶液温度,因此不能与烧杯内壁接触,并且大烧杯内空隙需用硬纸板填充,防止热量散失,故 B 不选;C.容量瓶为定容仪器,不能用于稀释操作,故 C 不选;D.分液过程中长颈漏斗下方放液端的长斜面需紧贴烧杯内壁,防止液体留下时飞溅,故 D不选;综上所述,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项,故答案为A。11.(2021 湖南高考真题)一种工业制备无水氯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物质X 碳、氯气海水.苦 卤 水 一 沉 镁 一般烧一氯 化 一 无 水Mg2II滤液 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X 常选用生石灰B.工业
16、上常用电解熔融M g C L 制备金属镁高温C.“氯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MgO+C+CUMgCU+COD.“煨烧”后的产物中加稀盐酸,将所得溶液加热蒸发也可得到无水Mg。?【K S5 U 答案】D【分析】海水经一系列处理得到苦卤水,苦卤水中含M g,苦卤水中加物质X 使 M g?转化为M g(0 I I)z,过滤除去滤液,煨烧M g(0 H)2 得 M gO,M gO 和 C、C L 经“氯化”得无水M gC L(K S5 U 解析】A.物质X 的作用是使M g?转化为M g(O H)z,工业上常采用C a O,发生C a 0+H a=C a(0 H)2,C a (O U)2+M g2 t=
17、M g(0 H)2+C a21,A 正确;B.M g是较活泼金属,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 gC l2 制备金属镁,B正确;C.由图可知“氯化”过程反应物为悔0、氯气、C,生成物之一为M gC k,C在高温下能将二高温氧化碳还原为C O,则“气体”为 C O,反应方程式为MgO+C+CUMgCb+CO,C正确;D.“煨烧”后得到M gO,M gO 和盐酸反应得到M gC lz溶液,由于M gC L 在溶液中水解为氢氧化镁和H C 1,将所得溶液加热蒸发H C 1 会逸出,M gC k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得到氢氧化镁,得不到无水M gC k,D 错误;选 D。1 2.(2 0 2 1 浙江高考真题)蒸
18、馈操作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B.C.D.:【K S5 U 答案】A【K S5 U 解析】蒸储过程中需要用到蒸储烧瓶、温度计、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等仪器,分液漏斗、蒸发皿、容量瓶不用于蒸储操作,故答案选A。1 3.(2 0 2 1 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不亚确的是A.用纸层析法分离F e 和 C u2 将滤纸上的试样点完全浸入展开剂可提高分离效果B.将 C o C b 6 为0晶体溶于95%乙醇,加水稀释,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转变为粉红色C.乙酰水杨酸粗产品中加入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可除去聚合物杂质D.某些强氧化剂(如:氯酸钾、高镒酸钾)及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则可能引起爆炸
19、【K S5 U答案】A K S5 U解析】A.用纸层析法分离F e:和 O?.时,滤纸上的试样点不能浸入展开剂中,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会溶解在展开剂中无法分离,A错误;B.C o C k 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 C o(C O)e (粉红色)+4 C 1 U lXoCW(蓝色)+6 上 0,95%乙醇中水很少,C o C b 6 H a 晶体溶于9 5%乙醇得到的溶液中主要含 C o C l J。溶液呈蓝色,加水稀释,平衡逆向移动,得到主要含 C o(H Q)6 r 的粉红色溶液,B正确;COOHC.用水杨酸与乙酸酊反应制备乙酰水杨酸(乙酰水杨酸的结构简式 为 人j.o c C出)、il 3o同时生成
20、副产物聚水杨酸,乙酰水杨酸的结构中含竣基和酯基,向其粗产品中加入足量Na H C。,溶液,乙酰水杨酸转化成可溶于水的乙酰水杨酸钠,聚水杨酸难溶于水,过滤后可除去聚合物杂质,向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盐酸可将乙酰水杨酸钠转化为乙酰水杨酸,C正确;D.K C I O3、K Mn O,等强氧化剂及其混合物研磨时会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引起爆炸,D正确;答案选A。2 0 2 1 年化学高考模拟题一、单选题1.(2 0 2 1 九龙坡区 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三三模)下列实验中,对应的仪器(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均可满足)、现象和相关说明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内容选用仪器实验说明A除去H C 1 中混有的C C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洗
21、气瓶利用物质溶解度差异洗气除杂B分离硝基苯和苯的混合物圆底烧瓶、直形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利用物质沸点差异进行分离操作C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 1 CSi盛有稀盐酸的分液漏斗、盛有N a z C O s 溶液的试管、盛有N a z Si O s溶液的试管、导管和橡皮塞应在盛装N a 0 3 溶液和N a z Si O s 溶液间增加一个盛有N a H C 03的洗气瓶才能达到实验目的D比较H 2 C 2 O 4和H2 c a 的酸性测定常温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N a H C C 溶液与N a H C O s 溶液的p H通过 p H (N a H C2O4)H2C O 3A.A B.B C
22、.C D.D【KS5U答案】D【KS5U解析】A.H C 1极易溶于水,氯气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了 H C 1,不符合除杂原则,故 A 错误;B.硝基苯和苯互溶,但沸点不同,可以通过蒸僧分离,蒸储需要的仪器除了圆底烧瓶、直形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还需要酒精灯、温度计等,仪器不全,不能完成实验,故 B 错误;C.盐酸易挥发,挥发出来的H C 1也能与N a i 0 3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因此需要在盛装N a2C 03溶液和N a z Si O:,溶液间增加一个盛有N a H C Xh 的洗气瓶,但 H C 1不是C 1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不能比较非金属性:C
23、l C S i,故 C错误;D.通过测定常温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 a H C z。,溶液与N a H C O:;溶液的p H,p H(N a H C2Ol)H2C 03,实验设计和结论均正确,故 D正确;故选D。2.(2 0 2 1 南岸区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三三模)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BCDA.A B.B C.C D.D【KS5 U答案】DKS5 U解析】A.碘易溶于乙醇,不能用萃取的方式分离,A错误;B.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不需要加石棉网,B 错误;C.检查气密性应选择分液漏斗,长颈漏斗与外界相通,不能检验是否漏气,C 错误;D.排水法测体积且量筒读数与体积数吻合,D 正确;答案
24、选D。3.(2021 河北高三三模)漠化不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工业原料,可由苯甲醇为原料合成,实验原理及装置如图所示。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可按下列步骤分离和纯化:静置一分液f水洗一纯碱洗一水洗f干燥f减压蒸储。CH20H浓硫酸+HBr-5558 CH2Br+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应该先从冷凝管接口 b处通水,后加热至反应温度B.该实验适宜用水浴加热C.浓硫酸作催化利和吸水剂D.在水洗操作中往往因为振摇而使得分液漏斗中出现大量气体,可以通过打开上口瓶塞的方式来放气【K S 5 U答案】D K S 5 U解析】A.实验时,应该先从冷凝管接口 b处(下口)通水,a处(上口)出水,后加热至
25、反应温度,A正确;B.该反应的温度为5 5 5 8,宜采用水浴加热,B 正确;C.该反应的产物有水,故浓硫酸既作催化剂,又作吸水剂,C 正确;D.在水洗的过程中,分液漏斗中产生的气体要放出,放气的操作为将分液漏斗倒置,用手顶紧上口活塞,将下口斜向上对准安全位置,不时慢慢旋开下口的活塞,放出易挥发物质的蒸气;这样反复操作几次,当产生的气体很少时,再剧烈振荡几次,把漏斗放在漏斗架上静置;D 错误;故选D。4.(2 0 2 1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高三二模)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A向 5 m L F e Ch 溶液中加入5 滴同浓度的K I 溶液,再加入几滴K S
26、CN 溶液,溶液显血红色F e Ck 与 K I 的反应是可逆反应B向 A 1 CL 溶液中逐渐加入N a O H 溶液至过量,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A 1(O H)3 具有两性C铜片加入稀硫酸中,加热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溶液变蓝硝酸钾作催化剂D向盛有2 m L 0.1 m o l/L Na C l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 滴同浓度A g NO s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振荡后再滴加4滴同浓度K I 溶液,沉淀转化为黄色Ksp(A g I)2、Fe z。?中加入H2O 2溶液、稀 叫 0“并加热得到MnS O,溶液和Fe(0H)3沉淀;步骤是向MnS O,溶液中加入C aC k,二者
27、反应生成MnC h 和微溶于水的C aS O.,再经过滤操作得到MnC k 溶液。【K S 5U 解析】A.步骤将黑铳粉分离为溶液和M n O?粗品,可知步骤为水洗、过滤分离出N H4cl 溶液、Z n C L 溶液和MnC)2固体,可知步骤分离出N H C 1、Z nC l?的试剂和操作为:水、过滤,故 A项正确;B.经步骤分离所得的Mi l。2粗品中含有M n O?、M n O(O H)、Fe 2()3及炭黑等,步骤是将 MnC 2粗品在空气中加热,可知M n O(O H)、炭黑(主要成分为C单质)被02氧化,其中C被氧化为C O”M n O(O H)被氧化为M n O2,则步骤中发生的反
28、应正确,故 B 项正确;C.中先加入双氧水,M n O z 会催化分解1凶2,使其利用率降低,故 C项错误;D.步骤是向MnS O,溶液中加入C aC L,二者反应生成MnC k 和微溶于水的C aS O”所以含有少量的C aS O a,故 D 项正确。故选C。17.(2021 北京高三其他模拟)用下列装置进行分离提纯,主要利用的性质与物质溶解性无关的是ABCD邕冷却rS 3从海水中获得蒸储水获取苯甲酸晶体去除粗盐中的泥沙用 CCL提取碘水中的12A.A B.B C.C D.D【KS5 U答案】AKS5 U解析】A.蒸储是应用了物质沸点不同的性质,与物质溶解性无关,A符合题意;B.苯甲酸溶液冷
29、却结晶可以析出苯甲酸固体,应用了物质溶解性,B 不符合题意;C.粗盐可溶于水,泥沙不可溶于水,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应用了物质溶解性,C 不符合题意;D.用四氯化碳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是因为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应用了物质溶解性,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o18.(2021 吉林长春市 东北师大附中高三其他模拟)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选项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或HC0;B将 NaClO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得pH=9.8NaClO溶液水解显碱性A.A B.B C.C D.D
30、C两支试管各盛0.1 m ol/L 4 m L 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分别加入0.1 m o l/L 2m L 草酸溶液和0.2 m o l/L 2 m L 草酸溶液加入0.2 m o l/L 草酸溶液试管中,高铳酸钾溶液褪色更快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D把 S 0 2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溶液变红S 0 2 的水溶液呈酸性【K S 5 U 答案】D【K S 5 U 解析】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二氧化硫,因此原溶液中还可能存在亚硫酸酸根或亚硫酸氢根离子,故 A错误;B.N aC l O 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使pH 试纸褪色,无法测出p H,应用pH 计,故 B
31、错误;C.高镒酸钾与草酸反应,方程式为2 K M n O 4+5 H 2 c2。+3 H 2 s o i=2 M n S 0”+K zS()4+1 0 C 0 2 t +8 H Q,两支试管各盛0.I m o l/L 4 m L 酸性高锌酸钾溶液,分别加入0.l m o l/L 2 m L 草酸溶液和0.2 m o l/L 2 m L 草酸溶液,高锯酸钾是过量的,颜色不会完全褪去,故 C错误;I).二氧化硫通入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亚硫酸,亚硫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且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溶液褪色,故 D正确;故 选:D o1 9.(2 0 2 1 陕西宝鸡市 高三其他模拟)某化学兴趣
32、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检验P b(N O 3)z受热分解的产物(图中夹持和加热设备略去)。在试管中放入研碎的P b(N O 3 晶体后,加热;实验结束后,试管中得到黄色粉末(P bO),U形管下部有少量液体X,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Y。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体X可能是液化的N O?或 N C,B.在装置中用锡纸将胶塞、胶管与产生的气体隔开,主要是为了防止其被生成的气体腐蚀。C.气体Y可能是。2,也可能是N O?与水反应后生成的N OD.停止反应,应注意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火焰【K S 5 U 答案】C【K S 5 U 解析】A.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P b(N 0 3)2 分解的方程式为
33、2 P b(N 0 3)2=2 P bO+4 N O z+O 2 液体X可能是液化的N O?或岫。”故 A正确;B.N 0,气体会损坏橡胶,在装置中用锡纸将胶塞、胶管与产生的气体隔开,主要是为了防止其被生成的气体腐蚀,故 B正确:C.P b (N O:,)2 分解放出氧气,气体Y可能是a,不可能是N O 2 与水反应后生成的N O,故 C错误;I).为防止倒吸,停止反应,应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火焰,故 D正确;选 C。2 0.(2 0 2 1 四川树德中学高三其他模拟)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解释或结论都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A工业上用S iO z 与焦炭在
34、高温条件制备粗硅生成可燃性气体,得到黑色固体粗硅非金属性:O S iB常温下,用 p H 计分别测定等体积1m o l 厂 屈 吸 阳 溶 液 和 0.1 m o l L-1(%(:0 0 阳 溶 液 的 p H测得p H 都等于7同温下,不同浓度的C H 3 C O O N H 4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 m L 0.0 1 m o l L-1K M n(h 溶液和 4 m L 0.1 m o l l/K H n O,溶液,再分别通入足量S 02 1分别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0.1 m o l L_ 1K M n 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更短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
35、反应速率增大D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 I 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入几滴K S C N 溶液溶液颜色变红K I 与 F e C L 的反应为可逆反应A.AB.BC.CD.D【K S 5 U 答案】D K S 5 U 解析】A.S iO z 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生成S i和 C O,为非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比较C、S i的非金属性,故 A错误;B.C M C O O N H,溶液中醋酸根离子与钱根离子的水解程度相同,则溶液为中性,但浓度不同时对水的促进作用不同,则水的电离程度不同,故 B错误;C.K M n O i溶液的浓度不同,颜色不同,不能探究浓度对速率的影响,故 C错误;D.加入过
36、量的K I 溶液,由操作和现象可知反应后含铁离子,则 K I 与 F e C h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故 D正确;故选:D o2 1.(2 0 2 1 广西南宁市 南宁三中高三三模)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A N O(N 02)H20 无水 C a C l2B C l2(H C 1)H 2 O、浓 H 2 S O 4C N a C l 溶液(M g C b)N a O H 溶液、稀 H C LD F e C k 溶液(Fe C h)Fe 粉A.A B.B C.C D.D【KS 5 U 答案】C KS 5 U 解析】A.N0,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
37、N 0,反应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B.部分氯气与H Q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反应过程中氯元素化合价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原反应,故 B不符;C.Mg C L与 Na 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Mg C l z+2 Na OH=Mg(OH)2 J+2 Na C l,过量的Na OH溶液可用HC 1 除去HC l+Na OI【=Na C l+HQ,此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c 符合;D.Fe C k 与 Fe 反应生成Fe C k,2 Fe C k+Fe=2 FcC L,此过程中Fe 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原反应,故 D不
38、符;故选C o22.(2021 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其他模拟)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方案实验目的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验证一氯甲烷具有酸性B将纯净的S Oz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颜色变化验证S 0 2 的漂白性C向硫酸酸化的H Q溶液中滴入Fe(N0 3)2 溶液,溶液变黄验证氧化性:H202 Fe3 tD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稀Na OH溶液,再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产生了银镜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A.A B.B C.C D.D【KS5U答案】D KS 5 U 解析】A.甲烷与氯
39、气光照条件下生成含有一氯甲烷和HC 1 等的混合物,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不是一氯甲烷,是 HC 1,A 错误;B.S O?的漂白性应用品红溶液验证,使酸性高钛酸钾褪色是它的还原性,B错误;C.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对实验有干扰,无法判断H2 O2、Fe”的氧化性强弱,C错误;D.题给实验操作可以产生银镜,利用银镜反应可以检验蔗糖水解产物的还原性,D正确;故选瓦23.(2021 天津高三三模)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图1图2图3图4A.图 1:进行氢氧化铁胶体的电泳实验,通电后,阴极附近颜色逐渐加深B.图 2:烧瓶中溶液为蒸偏水,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中铁粉变为红棕色C
40、.图 3:分离乙醛和苯D.图 4:接近滴定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不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K S 5 U 答案】A【K S 5 U 解析】A.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带正电荷,进行氢氧化铁胶体的电泳实验,通电后,阴极附近颜色逐渐加深,A正确;B.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得不到红棕色的氧化铁,B错误;C.通过蒸储分离乙醛和苯时,应该用直形冷凝管,C错误;D.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接触锥形瓶内壁,从而控制加入半滴溶液,D 错误;答案选A。2 4.(2 0 2 1 天津高三三模)用如图装置探究S G 和 F e(N 0 3)3 溶液的反应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B中若产生白色沉淀,不能
41、说明F e 能将S O?氧化成S O:B.实验室中配制7 0%的硫酸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C.向三颈烧瓶中通N?的操作应在滴加浓硫酸之前,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D.装置C可能发生倒吸,同时还不能完全吸收反应产生的尾气【K S 5 U 答案】B K S 5 U 解析】A.装置B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为B a S O“,可能是F e 将 S O,氧化成S O:,也可能是NO;将 S O,氧化成S O:,A正确;B.实验室中配制7 0%的硫酸,是将9 8%的硫酸与水按1:1 体积比在烧杯内混合而成,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不需要使用容量瓶,B错误;C.由于装置内的
42、空气会干扰S 0?和 F e(N 0 3)3 溶液的反应,所以在滴加浓硫酸之前,应先通入N2,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c正确;I).装置C中导管插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但 N 0 与 N a O H 不能发生反应,所以不能完全吸收反应产生的尾气,D正确;故选B o2 5.(2 0 2 1 天津高三三模)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及所得到的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铁和过量浓硫酸加热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K S C N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F e B用玻璃棒蘸取浓度约为3 0%的过氧化氢溶液滴到p H试纸上,p H 试纸变为红色3 0%的过氧化氢溶液呈酸性C将适量苯加入滨
43、水中,充分振荡后,水层变为无色苯能与澳发生加成反应D向 N a2S 溶液中通入足量C 02,然后再将产生的气体导入C u S O,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抬出。3)&(睦)A.A B.B C.C D.D【K S 5 U 答案】D K S 5 U 解析】A.浓硫酸过量,反应后浓硫酸有剩余,不能向浓硫酸中加K S CN 溶液,否则酸液容易溅出伤人,A不正确;B.3 0%的过氧化氢溶液具有漂臼性,不能用pH 试纸测定其pH,B不正确;C.适量苯加入滨水中,发生萃取作用,大部分漠进入苯层,从而使水层变为无色,C 不正确;I).产生黑色沉淀,表明N a 2 s 溶液与CO,反应生成H z S 气体,依据强酸
44、制弱酸的原理,碳酸的酸性比氢硫酸强,所以自(H 0 3)分(S),D 正确;故选Do2 6.(2 0 2 1 天津高三三模)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丙饱和食盐水TA.用甲装置接收石油分情实验中所得的馆分B.用乙装置测量为。2 的分解速率C.用丙装置制取并观察F e(O H)z 沉淀D.用丁装置测量用M nO z 和浓盐酸共热制得C h 的体积【K S 5 U 答案】D K S 5 U 解析】A.甲装置为密闭装置,蒸锵时气体压强增大,可能引起爆炸等事故,故 A错误;B.用乙装置进行实验时,反应产生的氧气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故 B 错误;C.丙装置无法使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与氢
45、氧化钠溶液混合,不能制取氢氧化亚铁,故 C 错误;I).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小,丁装置可以根据排出水的量测量生成氯气的体积,故 D正确;故 选:D2 7.(2 0 2 1 广东佛山市石门中学高三其他模拟)下列叙述I 和 I I 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叙 述 I叙 述 I IAN H 3 能使酚酸溶液变红限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B1-己醇的沸点比己烷的沸点高1-己醇和己烷可通过蒸储初步分离CK N 0 3 的溶解度大用重结晶法除去K N 0 3 中混有的N a C lDN a 在 C L 中燃烧的生成物含离子键N a C l 固体可导电A.A B.B C.C D.D【K S 5 U 答案】B
46、K S 5 U 解析】A.N H:,用于设计喷泉实验,是利用了 N H:;极易溶于水的性质,A 项错误;B.1-己醇的沸点高于己烷,可通过蒸储初步分离,符合蒸储分离的原理,B 项正确;C.重结晶法除去K N 0 3 中混有的N a C l 是利用K N Q,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C项错误;D.N a C l 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但固体离子化合物不易导电,须在溶于水或融融状态下才导电,D项错误;答案选B。2 8.(2 0 2 1 广东佛山市 石门中学高三其他模拟)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结论A向N a B 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C C L,振荡、静置,溶液下层呈橙红色C
47、L 氧化性强于B nB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 a C L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含S O:C向N a 2 s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臭鸡蛋气味的气体,C 1 的非金属性比S强D常温下,测得M g (O H)z 饱和溶液pH 大于A l(0 H)3 饱和溶液pH碱性:M g(0 H)2 A l (0 H)3,金属性:M g A lA.AB.BC.CD.D【KS5U答案】AKS5U解析】A.发生的反应为2BE+C12=2C1+Bm,可推出CL氧化性强于B n,故A正确;B.加入硝酸酸化的BaCk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也可能含有S O j,故B错误;C.反应生成硫化氢,且酸为无氧酸,不能比较非金属性
48、,故C错误;D.溶解度不同,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同,不能测定饱和溶液的pH比价碱性及金属性,故D错误;答案选A。29.(2021 广东佛山市石门中学高三其他模拟)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运用化学知识对下列事例进行分析,不合理的是A.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B.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描写“碘的升华”C.北宋沈括 梦溪笔谈中记载“熬胆矶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D.屠呦呦用乙醛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KS5U答案】B【KS5U解析】A.陶制品是由黏土为原料,高温烧结而成,选项A正确;B.香炉中燃烧的香中不
49、含碘单质,故不存在碘的升华,选项B错误;C.反应是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单质铜,发生了置换反应,选项C正确;D.用乙醛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就是乙醛作萃取剂的萃取过程,选项D正确;答案选B。30.(2021 天津高三三模)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检验火柴头中氯元素的存在将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只需加AgN03溶液、稀硝酸B.制备无水A1CL蒸发A1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C.重结晶提纯苯甲酸将粗品水溶、过滤、蒸发、结晶D.鉴别N a B r和 K I 溶液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 C C L 萃取A.A B.B C.C D.D【K S 5 U 答案】D
50、 K S 5 U 解析】A.火柴头中含有氯酸钾,无法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检验氯酸根离子,故 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直接蒸发A 1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A 1 C L 溶液,铝离子发生水解,最终得到的是A 1(O H)3,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的方法是:将粗品水溶,趁热过滤,滤液冷却结晶即可;故 C无法达到实验目;D.N a B r和 N a i 都能与氯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单质,再用四氯化碳萃取,颜色层不同,N a B r的为橙红色,K I 的为紫红色,故 D能达到实验目。故选D。3 1.(2 0 2 1 天津和平区耀华中学高三二模)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杂质),所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