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模拟预测卷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6042775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模拟预测卷卷(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模拟预测卷卷(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模拟预测卷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模拟预测卷卷(含答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精编模拟预测卷02一、选择题1.(安徽省和县第二中学)宋真宗曾作 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表明宋代科举()A.推动了八股取士的形成 B.完善了中央集权体制C.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D,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2.(天津市南开中学)1540年 到1644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葡萄牙学者加良斯戈迪尼奥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A.白银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货币 B.新航路开辟促使

2、国际贸易大发展C.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D.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需求3.(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有学者对明代165位内阁大臣的任职年限做了统计,其中任职在1年以下的占18.中.12年的占22.98%.25年的占26.09%,15-20年的占6.83%,20年以上的仅占2.49%。这一现象折射出()A.内阁履行丞相职能 B.中央集权的加强C.阁臣地位日益显赫 D.君主专制的强化4.(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1867年,清政府派遣美国卸任驻华公使蒲安臣作为中国使节出访美欧,令西人对清朝的评价迅速改观。作为在华西人主要传播媒介的 北华捷报评价:“进步尽管很缓慢,但也是进步。”清政府的“进

3、步”反映出当时中国外交()A.符 合 近 代 化 潮 流B.具 有 半 殖 民 地 性 质C.与国际惯例接轨D.适合洋务运动需要5.(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英 国 泰晤士报曾报道:“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公使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她浑身颤抖,抽泣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这一报道出现于哪次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湖北省六校)亚里士多德说过:人,即使是奴隶,也不是活着的工具。这种理念被罗马人化为了行动和制度。罗马法假设“自然”规定了某些必须遵守的规范,法的成律是让人活着而有尊严,而不是损害他人。材 料

4、 表 明()A.亚里士多德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B.古罗马是依法治国的国家C.罗马法延续了古希腊的人文精神 D.罗马法维护所有人的利益7.(江西省上高二中)技术社会的作者雅克埃卢尔说:“近代历史表明,在每项技术的运用中,一开始就蕴藏着不可预料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带来了比没有这项技术的情况下更为严重的灾难。”他 意 在 表达()A.科技革命带来的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B.现代文明下科技发明存在悖论C.人类文明的进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D.西方工业文明存在困惑与迷茫8.(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1922年,苏联全国公私零售商业(不包括小商贩)已达47万多家。为进一步恢复发展经济,1923年苏联诞生了零售商业

5、信贷业务。但 从20年代末苏联减少了对消费品生产的投资,零售商业贷款开始萎缩,1935年终止。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 B.新经济政策的发展C.工业化迫切需求下的调整 D.战后经济体制改革9.(甘肃省兰州58中)1 8世纪的法国,各种图书机构和实践活动大量涌现,为公共阅读提供了方便。在 阅 览 室 和 开 办“文学陈列馆”的书店里,人们可以尽情阅读而无需购买。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咖啡馆也成为重要的信息沟通方式。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的法国()A.工业化的人才优势日益突出 B.政府的言论控制日益走向解体C.新思想有较通畅的传播渠道 D.理性主义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10.(河南省

6、信阳市)从1935年开始,罗斯福不顾垄断资本巨富的反对,陆续颁布了许多法令,如1935年 颁 发 银行法,1936年 颁 布 商船法令,1938年颁布 民用航空法等,深入到各个行业,以限制少数垄断集团为所欲为,危害国计民生。这 些 举 措()A.体现出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则 B.表明罗斯福在维护工人利益C.意在全面改革资本主义制度 D.说明垄断资本干涉国家政权11.(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分别经过了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 到“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自主创新”战略,中国科技发展在半个多世纪里完成了西方科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这说明中国科技()A.违背历史发展规

7、律 B.符合中国国情实际C.攻坚重点始终不变 D.苏联模式影响较大1 2.(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二战后,共同体一词的使用更为广泛。这些共同体理念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关注在具体问题领域内的联合,如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智慧共同体等;第二类则重视区域层面的联合,如欧洲共同体、东非共同体和加勒比共同体等。“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反映了()A.区域集团化放缓 B.多极化趋势加强C.两极格局的形成 D.全球化进程加快二、材料题1 3 .(福建省福州一中)材料一为规范汉宇标准字音,1 3 7 5年,明太祖命宋源等 人 编 成 洪 武 正 韵,成 为 明 代 官 方 韵 书,在 全 国 广 泛 传 播。表 洪

8、武正韵 刊刻情况一览表(节选)-据 张 志 云 洪武正韵)在明代的传播及其效用整理材料二 凡官员有莅民之责,其语言必使人人共晓,然后可以通达民情,熟悉地方事宜,而办理无误。官民上下语言不通,必致吏胥从中代为传述,于是添饰假借,百弊丛生,而事理之贻误者多矣。应令福建、广东两省督抚转饬所属各府、州、县有司及教官,遍为传示,多方教导,务期语言明白,使人通晓,不得仍前习为乡音。则伊等将来引见殿陛,奏对可得详明,而出仕他方,民情亦易通达矣。特谕。-摘 自 大清世宗宪皇帝(雍正)实录卷之七十二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太祖规范字音的目的,并 分 析 洪武正韵的传播有何特点。(1 4分)(2)根据

9、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政府规范字音、语言的历史意义。(6分)1 4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1 2分)材料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商品、服务、资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更具有整体性的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然 而1 9 9 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当日,墨西哥就爆发了历时十多年的底层抗争运动,”打响了反全球化运动的第一枪”。随即2 0 0 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2 0 1 9年美国边境修墙、控制移民,2 0 2 0年英国成功脱欧,

10、反全球化运动愈演愈烈,“全球化进入了倒车模式”。但也要清楚知道,反全球化并非全球化的对立面,而是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大 多 数“反全球化”势力并非反对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对其中不合理、不公正的部分。正如学者庞中英所言,“反全球化是让全球化的脚步走向更加公平、公正、自由的方向。”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自行拟定具体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言之成理。)1 5.(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近代以来,国人经历了由传统家国观念到近代国家观念的艰难转变。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国家始终是以变体的家长制形态出现的,也就是 家天下”的变体。当

11、时由于小农经济无法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国家的权力机构往往并不深入到乡村社会,而是止于县政;在乡村社会通过“家国同构”的社会组织,利用乡村自治组织力量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 民 对“家”的认同自然而然地延伸为对“国家”的认同。因此,治国和治家的规则是通用的,“三纲五常”既界定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又规范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而专制皇权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因而往往借助乡村社会内生的伦理教化来实现在乡村的统治,而不仅仅是借助“横暴的权力”。一摘编自任剑萍 对中国古代“家国同构”之探析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介绍外国历史地理著作的问世,打开了国人瞭望世界的窗口,初步产生了真实而朦胧的世界观念,同时摒弃了“天朝大国

12、”的守旧意识。从1 9世纪7 0年代起,尤其甲午战后,西方近代国家观念多渠道传播输导到中国,都是以西方近代国家理念为坐标,宣扬了西方近代国家的议会制度、三权分立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无形中构成对君权至上的天朝意识的挑战。在维新人士中,严复比较系统地把西方近代政治学说译介给国人,用进化观念观察社会和国家问题。梁启超热情传播卢梭的天赋人权论、孟德斯坞的三权分立说等理论。孙中山也主张,革命成功后建立的民国,“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一一摘编自李华兴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思考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政治统治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2)

1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近代中国国家观形成的历史因素。(3)综合上述材料,从社会转型的视角指出近代中国家国观念演变发展趋势。答案选择题:1 5:D C D B D 6 1 2:C B C C A B D1 3 .(1)目的:维护王朝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确立文化正统地位等。(6分)特点:传播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中央、地方、宗藩大力推动;出现商品市场化传播等;士大夫的推动。(8分)(2)意义:有助于维护明清王朝的治理和统治;推进了全国各地间政治经济文化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发展;为后世的语言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6分)1 4.观 点1: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

14、机遇与进步,也造成挑战与矛盾。(2分)阐述:反全球化现象起因于全球化进程中不合理、不公正的部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方面,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经济危机的传染性、破坏性也在加强。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这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同时,全球化也包括文化和文明的全球化发展,加强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加剧了文明与价值观的冲突,成为恐怖袭击与极端组织盛行的原因之一。目前的全球化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基础上,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不完整的全球化。(8分)结论:全球化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国际秩序基础上,才能发挥扬长避短,保持长久生命力。(

15、2分)观 点2:反全球化有利于全球化健康发展。观 点3: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观 点4:经济全球化增加了经济失控的风险。1 5 .(1)特点:家国同构;乡村自治;强化父权,皇权专制;重视伦理教化;(3分任意三点)原因:小农经济;宗法制度及观念的影响;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强化;儒家思想影 响(4分)(2)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深化;西方近代国家观念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的冲击;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清政府统治腐朽,面临内忧外患局面;先进知识分子寻求治国方案的努力。(4分任意四点)(3)从家国一体到近代国家观念(主权国家);从专制国家观念向民主国家观念的转变。(2 分,任意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