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02(新课标Ⅲ卷)-全解全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02(新课标Ⅲ卷)-全解全析.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 2【新课标【II卷】语 文全解全析12345710111214171819CBDDDBAACDBBC1.C【解析】A.“如果按照世界艺术史文人画的标准来说,是中国文人画的祖师”分析错误,根据原文第1段“中国的文人画,在世界艺术史上是一个独特的现象。关于它的起源,因标准不一,说法也就不同。如将之理解为文人作画,其起源就要早到东晋的顾恺之、唐代的王维等”可知文中说“如将之理解为文人作画,其起源就要早到东晋的顾恺之、唐代的王维等”,并没有“如果按照世界艺术史文人画的标准来说”的内容。B.“苏轼从历史的角度提出文人画的观念”分析错误,原文第2 段“从历史的角度看,苏东坡在绘
2、画史上的作用,不下于他在中国文学史、书法史方面的作用。因为他提出的土人画即文人画的观念,使中国绘画发展的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可知,原文并没有提到苏轼是从历史角度提出文人画的观念D.“都是模仿甚至抄袭他人的画作,且每创一稿就批量生产”分析错误,原文第4 段“图画见闻志记袁仁厚得前代画家画样而作画成名,当然属于模仿甚至抄袭。画继记刘宗道每创一稿,便画百本出售,自然也使千图一面,趋于雷同”分别说明袁仁厚的画作属于模仿甚至抄袭:刘宗道的画作趋于雷同。题目曲解文意。故选C。2.B【解析】“论证了苏轼的绘画成就超过了董其昌的绘画成就”分析错误,无中生有。原文第2 段“苏东坡一生志存高远,心系家国,而且
3、进退不改其志,荣辱不易初心。道德、文章、人格魅力冠绝古今”“董其昌仅以书画为人所知 在船山弟子章有汉 景传斋杂记中,记有董曾为魏忠贤书楹联、匾额,画画的事”可知原文比较的是两人的道德,并没有论证苏轼的绘画成就超过了董其昌的绘画成就。故选B。3.D【解析】“是因为其学识渊博,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分析错误,以偏概全。原文最后一段“苏东坡则不然,他学识渊博,文、诗、词、书法诸艺术门类都具有极高的造诣,而且苏东坡还将自己的诗文书法艺术思想,融会贯通到他的艺术创作理念中”,可知苏轼能成为创导文人画主张和理论的人物还有一个原因是他还将自己的诗文书法艺术思想,融会贯通到他的艺术创作理念中。故选D。4.D【解析
4、】“民俗”错,本题属偷换概念。原文说“民俗文化以主动的姿态感应生活、呼应时代”,“感应生活、呼应时代”的是民俗文化,而不是“民俗”。故选D。5.D【解析】“如果房云璞老人的技艺能在 寻找乡村手艺人活动中展示,乳山的草编业将得到传承”错。原文只说“寻找乡村手艺人 内容征集活动圆满收官。此次活动最终吸引了 6793名创作者参与,线上投稿量13729篇,总播放量达1.75亿”,选项说“乳山的草编业将得到传承”太绝对化。故选D。6.利用多种新媒介使乳山的民俗文化得到记录。如可以用声音、影像等方式记录古迹和技艺、仪式等。利用新媒介扩大宣传面,提升宣传效率,使更多的人了解乳山的民俗文化遗产,主动投入到抢救
5、濒危项目中。利用新媒介实现更广泛的交流与互动,使民俗文化以主动的姿态感应生活、呼应时代。(每点2 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原文说“民间话语表述及审美趣味唤醒了共同的文化记忆,通过声音、文字、影像、超文本链接、云技术,民俗文化以主动的姿态感应生活、呼应时代,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供了经验和情感的纽带”“作为精神的外化,民俗存于日常的器物、技艺、仪式制度中”,由此可知,利用多种新媒介使乳山的民俗文化得到记录。如可以用声音、影像等方式记录古迹和技艺、仪式等。原文说“为抢救文化遗产,市文化馆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先后举办过8 次大型社会宣传活动,组织人员在人口密集地段挂横幅、设
6、展牌,分发非遗宣传单”,由此可知,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介扩大宣传面,提升宣传效率,使更多的人了解乳山的民俗文化遗产,主动投入到抢救濒危项目中。原 文 说 今天,生生不息、鲜活灵动的民俗文化在新媒介助力下得以全面、有效地表达和传播”“民俗文化以主动的姿态感应生活、呼应时代”,由此可知,要利用新媒介实现更广泛的交流与互动,使民俗文化以主动的姿态感应生活、呼应时代。7.B【解析】“对比、反语手法在鲁迅的 拿来主义中有集中体现,本文也多处运用这两种手法”错误。文中没有运用“反语”。故选B。8.示例一:我认为尾段不赘余。主旨上,尾段卒章显志,直接揭示了主旨:人应该在团结友爱中用劳动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对抗疾
7、病,自省自觉才会真正进步。情节上,尾段人们自省自觉的情节,丰富了文章内容。人物形象塑造上,丰富了群体人物形象:由先前的懒惰功利、冷漠自私到后来自省自觉的转变。(每点2 分)示例二:我认为尾段赘余。情节上,文章到“他撇下人们不管了”已经交代了结局,情节已经完整。主旨上,到此己批判了人性懒惰功利、冷漠自私的弱点。艺术效果上,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引发读者思考。(每点2 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认为尾段不赘余。主旨上,尾段卒章显志。劳动不应该成为人生中的苦差事,也不应该认为是服苦役,而应该是使所有人联合起来的共同事业。他们开始懂得,死亡时刻
8、威胁着每个人,人类唯一合乎理性的事,就是在团结和友爱中度过有生之年的每一分钟。由此可知,结尾直接揭示了主旨:人应该在团结友爱中用劳动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对抗疾病,自省自觉才会真正进步。在情节上,由原文“过了许久,人们逐渐明白,他们是应该而且也是可以过得幸福的。只是到了近代,才有少数的人懂得”中 的“人们逐渐明白”和“才有少数的人懂得”可知,尾段人们自省自觉的情节,丰富了文章内容。他们也开始懂得,疾病不应该把人们分开,恰恰相反,它应该为人类相爱提供机会。由先前的懒惰功利、冷漠自私到后来自省自觉的转变。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丰富了群体人物形象。认为尾段赘余。情节上,文 章“上帝自言自语道:如果连这样都
9、不能使人们懂得他们的幸福所在,那就是咎由自取。于 是,他撇下人们不管了”中 的“他撇下人们不管了”已经交代了结局,情节已经完整。主旨上,“如果连这样都不能使人们懂得他们的幸福所在,那就是咎由自取”到此已批判了人性懒惰功利、冷漠自私的弱点。艺术效果上,言有尽而意无穷,上帝撇下人们不管了,读者就会想知道人们以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所以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引发读者思考。9.本文篇幅短小,语言精辟简练,层进性的结构却极富表现力。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借远喻近。故事情节的虚构性。情节单一,群体性人物形象单一,围绕构思的聚焦点,布局单纯。技术简单,小说大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同时注重铺垫、渲染等多种手
10、法的运用,本小说技巧相对简单,只充分运用一两种写人叙事的方式,依靠简洁的语言功力表现深刻的思想主题。(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文章由一开始的上帝最初造人时;不是非要他们劳动不可的;到帝做了重新安排:人们要活下去,就不能不劳动;再到上帝决定让人们都不知道自己的死期,人们随时都会死亡;然后上帝又把千奇百怪的病魔打发到人间;最后上帝撇下人们不管了。本文篇幅短小,语言精辟简练,层进性的结构却极富表现力。上帝做了一系列事情都不能使人们懂得他们的幸福所在,最后他撇下人们不管了。文章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借远喻近。上帝造人,安排人们都不知道自己的死期,又把千奇
11、百怪的病魔打发到人间,这些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整篇文章就围绕上帝和人们来展开叙述,情节单一,群体性人物形象单一;文章始终围绕上帝想让人们懂得他们的幸福所在来叙述,围绕构思的聚焦点,布局单纯。技术简单,本小说技巧相对简单,只充分运用一两种写入叙事的方式。在叙述人们有了得病危险以后的生活情形时,只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者和弱者的对比,依靠简洁的语言功力表现深刻的思想主题。10.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结 合“明堂、辟雍”,辟台、方堂应分别叙述,且结构对仗,排除BC两项;“稍以粗举”“并可彻减”“专事经综”“严勒工匠”“务令克成”都是四字短语,结构一致,各自断开,排除CD。故选A。11
1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由宦官出任”错。一般由土人担当,属于外官。故选A。1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史元愿达投降萧衍后率众数万前来侵犯”错。结合原 文“衍将夏侯夔率众数万来寇”,“率众数万前来侵犯”的不是元愿达而是夏侯夔。故选C。13.(1)源子恭率领部众渡过淮河,把南岸百姓迁徙到淮河之北,建立郡县,设置成所(城堡),然后回到朝廷。(2)源子恭亲自率领将土,径直袭击他们的山寨栅栏,几天之内,歼灭杀戮将尽。各地的蛮人降服,都来请求缴纳税粮。【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本题得分点有:(1)勒,率领;徙,迁徙;
13、置,设置。(2)躬,亲自;略尽,将尽;款服,投降,降服。【参考译文】源子恭,字灵顺,聪明慧颖喜欢学习。起初被征召为司空参军事。从萧衍那里逃亡而来的人许周自称曾任萧衍的给事黄门侍郎,朝廷官员都对他一致称颂、十分信任。源子恭上奏皇上说:“推究再三,真假难以辨别,请求下令徐扬二州秘密查访,一定要他们获取实证,不满几十天,玉石可辨。”于是皇帝诏令二州推究查访,许周果然是由于犯了罪而前来归附朝廷,假称其曾任官职,正如源子恭所怀疑的那样。河州羌人却铁忽反叛,杀害高级官员,皇帝令源子恭持符节为行台,率领诸将进行征讨。源子恭严令州郡和各路军队,不得侵占百姓的一草一木,不得轻率地同敌军作战,然后对却铁忽的部队昭
14、示朝廷声威和恩泽,二十天之间全部诚服归降。朝廷嘉奖源子恭的功绩。正光元年,源子恭任行台左丞,巡行北部边境。源子恭转任起部郎之职。当时明堂、辟雍都还没有建成,源子恭上书说:“臣听说在辟雍望气占卜、吉凶,规范事物的准则非常高超;在明堂之中宣明政治教化,规范人世的道理非常深远。如今各地大建寺庙,只粗略地举出一些役作,都可以撤除或减少,集中进行经营,严格勒令工匠,务必使早日完成。使得祖宗有配祭上天的日子,苍生能目睹礼教音乐的广博。”书表奏上朝廷,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秦、益二州的氐人反叛,皇帝令源子恭持节为都督,作为河间王元琛的军司率兵征讨氐人。事平之后,源子恭仍代管南秦州政事。及至六镇反叛,朝廷以源子
15、恭兼任给事黄门郎,持符节前往慰劳讨敌的将士。不久回到京城,被任命为河内太守,加授后将军,平定绛蜀的叛军。武泰初年,郢州刺史元愿达献出城池投降萧衍,皇帝征召都督尉庆宾回到京师,返回的部众隶属源子恭前往征讨。萧衍部将夏侯夔率众数万前来侵犯,远近之地不得安宁。夏侯夔乘势分兵,进逼新蔡,自己领兵攻打毛城。源子恭随机接应援助,两路敌军都溃败逃走。加受镇南将军,又兼任尚书行台。源子恭率领部众渡过淮河,把南岸百姓迁徙到淮河之北,建立郡县,设置戍所,然后回到朝廷。萧衍的直阁将军、军主胡智达等八员将领,与其监军阎次洪入侵,屯军于州城东北四十余里的地方。源子恭率军将其击败,斩了胡智达,生擒阎次洪。板桥的蛮人文石活
16、、石忌粗接受了萧衍的任命,煽动诱惑党徒,凭据险要之地前来侵犯劫掠。源子恭亲自率领将士,径直袭击他们的山寨栅栏,几天之内,歼灭杀戮殆尽。各地的蛮人归服,都来请求缴纳税粮。朝廷将源子恭召回京师授任为右光禄大夫、给事黄门侍郎,将军一职仍然保留。朝廷记载他前后征讨的功勋,封赐他为临颍县开国侯,食邑六百户,加授散骑常侍。不久迁任侍中。以参与拥立皇帝的功勋,封为临汝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元象元年去世。兴和二年,追赠为尚书左仆射、司空公、兖州刺史,定谥号为文献。14.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的鉴赏能力。“徒惹伤感”错。尾联是讲修养之法。韩琦不需要逃入酒乡以求忘忧,他酒醒之后,自
17、有清心澄虑之物,即“万柄莲香一枕山”。尾联意思是酒醉后有什么能醒我心魂?塘里万枝香莲,枕上几座青山。语言含蓄蕴藉,境界高远,有雍容闲适之致。此联衬托出他胸襟的清高脱欲。故选D 。15.“长自足 可推出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只空还”可推出清廉不染尘埃的高洁。将“万柄莲一枕山”融为一体,可显示其胸怀博大;“莲香”可表明清高脱俗。(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鉴赏能力。“长自足”、“只空还”抒发作者思想感情,这是虚写.但细细品味,知其不唯写景抒情,还是以象征手法阐发人生哲理,所写之景不必是眼前实景。本联 描 写“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意谓要象水鸟那样“知足保和”,象
18、岭云那样来去无心。亦即庄子所谓“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的“无为”思想。“长自足”可推出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只空还”可推出清廉不染尘埃的高洁。不去追求功名利禄,外在的事物都是有限的;追求内在的精神品格,才是他要表现的主要思想,也是他能旷然自得的要源所在。尾 联 写“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是讲修养之法。意思是酒醉后有什么能醒我心魂?塘里万枝香莲,枕上几座青山。作 者 将“万柄莲一枕山”融为一体,可显示其胸怀博大;“莲香”可表明清高脱俗。韩琦不需要逃入酒乡以求忘忧,他酒醒之后,自有清心澄虑之物。16.(1)斗 折 蛇 行 明 灭 可 见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3)小乔初
19、嫁了 雄姿英发(每 空1分,句中有误则该空不得分)17.B【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第一空,毫不掩饰:完全不加以遮掩、矫饰。毫无保留:一点都没有剩余。指全盘托出。语境说的是自己对荷花的喜爱完全不遮掩,所以,从语意和搭配看,应 用“毫不掩饰”。第二空,独领风骚:形容超群出众,没有谁可与之相比。一枝独秀:形容在同类事物中最为突出,最为优秀。根据语境“在于成片的气势”可知,此处说的是荷花之美在于“成片”,而不在于“一枝”,应 选“一枝独秀”。第三空,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彻底。此处是说清华园里月色下的荷塘美景被展现得和彻底
20、,故应选用“淋漓尽致”的前种意思。第四空,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卓尔不群:超乎寻常,与众不同。语境除了有“与众不同”的意思,更强调其“超乎寻常”,故 选“卓尔不群”。故选B。18.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B项,“爱莲”中的书名号应为双引号,表示强调。故选B。19.C【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画横线的句子语病有二:一是成分残缺,“荷花”前缺少介 词“以 ;二是语序不当,“历代”应 放 在“国画”之前。A项,语序不当,“历代”应放在“国画”之前;并 把“在中国绘画史上”提到句首作状语。B项,语序不当,“历代”应 放 在“国画”之 前D项,成分残缺,“荷花”前缺少介词
21、“以”:并 把“在中国绘画史上”提到句首作状语。故选C。20.(1).还取决于两个气象指标(2).则没有申办权(3).更易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后面“一是2月份平均气温是否低于0;二是2月份降雪量是否大于30厘米”等信息,可知此处说的两点都与气象有关,故填的内容是“还取决于两个气象指标”。第二空,据前句说“如果申办城市两项气象指标中有一项可能性低于75%”,可知此处是说申办城市要具备这两项气象指标,如果有一项可能性低于75%”,就不能申办,所以要填的是“则没有申办权”。第三空,由前句“雪上项目在室外”,和 后 句“比
22、如大雾、大风等因素会影响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视线,雪量则决定赛事能否进行”,可知此处是说雪上项目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大,故推知第三空要填的内容是“更易受气象条件的影响”。21.京剧脸谱是京剧表演中以夸张变形等手法,用不同颜色、图案、纹样在男性角色脸上勾画的用来表明面容、性格等特征的特殊彩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中的下定义。下定义类型题是指用一种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做概括说明的方法。既是对相关内容的高度概括,又要符合格式上的要求。在内容上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式上要把被定义的概念放在一个大的概念中,再加上对其本特征进行描述的限制。第一步,根 据“定义”的特点,一 般 是“是”的结构方式,本
23、题应是“京剧脸谱是”的结构方式;浏览文段,依据“男性角色的脸部常有的一种特殊的彩色化妆”,可以明确定义的主干为“京剧脸谱是的特殊彩妆”。第二步,找到被下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本质特点就是题干提供的材料,注意语段中的“例如”部分是举例,不属于特点;京剧脸谱的特点是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在脸上勾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图案、不同纹样的脸谱,用来表明戏中人物的面容、性格等特征。第三步,把这些特点转化为定语,去修饰“特殊彩妆”,整理得出答案。22.【材料审读】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三则材料,都围绕“国潮”这一对象展开。第一则材料对“国潮”的具体要素进行了分析,突出其文化基因和时尚潮流的融合。第二则材料反映的是90、
24、00后对待国潮的态度,突出其文化自信这一点。第三则材料以当前市场上老字号崛起的现实,突出国货升级创新的方向。写作时,首先应理解材料内涵,提炼出共性认识,然后联系现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分析时,可以运用辩证统一的思维,对国潮的发展前景进行客观思考,表达具有时代感的认识。【立意】1.文化底蕴。国潮,承载着丰富的中国元素、中华文化、文化自信。国潮的兴起,是传统文化和基因焕发新面貌的标志,是民族品牌健康发展的见证。2.民族自信。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人对于中国文化与中国元素的民族文化自信也在不断攀升,尤其是90、00后,他们对民族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3.坚守初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
25、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大量国货在跨界融合中改变了原有模样,以全新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例文】:“国潮”何以成热潮泸州老窖香水、青岛啤酒外套、老干妈卫衣最近几年,一 波“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的国货新潮流,让人们记忆里那些朴实、低调的国货品牌通过联名、跨界等方式在现代潮流和传统文化的碰撞中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国潮热”兴起,折射出年轻人新的情感诉求、价值归属和社群认同。“当你买耐克鞋时,你可能并不仅仅是在挑一双穿着去逛街的鞋,还可能是在表明自己的生活方式,说明自己是什么人或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今天,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品质与个性。他们对于跨国品牌的态度也从曾经的盲目崇拜走向了现实理性
26、。“国潮热”的兴起,也是国货的崛起。自2018年李宁携鲜明的中国元素登上纽约时装周之后,一大批国潮品牌向阳而生。曾经,进口大牌是品质的象征,国货只是大牌的“平价替代”;如今,随着消费升级,“中国制造”正改变着传统的刻板印象,更时尚、更前沿的中国品牌重新焕发出光彩,逐渐成为年轻消费者的首选。诸多跨国品牌在中国市场遭遇的水土不服也从侧面印证了在今天的中国市场,要实现基业长青,离不开强大的本土思维。盘点这些年“国潮热”层出不穷的符号、形象、题材等,一个清晰可见的特征是传统文化和审美的复苏。诸如祥云、繁体字等文化元素已经突破了文化圈层,加入这场情怀与时尚跨界融合的商业实践中,重新定义了“潮”的概念,并
27、引发年轻人对“东方美学”的追捧。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潮热”既是一个经济现象,也是一个文化现象。如果说,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为国货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那么国货崛起也在重新塑造着消费者的文化追求,激发出内心的文化自信。阿里研究院发布的 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国消费者购物车里装的八成以上是国产品牌。正是有了这样一份文化自信,购买国货、使用国货、分享国货才能成为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方式。事实上,不仅国货,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国漫、国剧等也借助传统文化IP实现了新生,还有越来越多年轻人自信地穿着汉服走上街头。去年以来,李子柒在网上的走红更是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中,她通过镜头,让传统的笔墨纸砚、蜀绣、桂花酒有了新的生命,为西方世界打开了一个发现中国之美的窗口。不少国外网友纷纷感叹,“李子柒在重新向全世界介绍,那些被我们忘记的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让“国潮热”澎湃不息,就要呵护好这份文化自信。“国潮”二字所承载的意义,远不止跨界融合的商业创新。因此,对企业来说,切不可仅把“国潮”当噱头、借势营销。如果只是堆砌文化符号,不挖掘核心价值,失去了对文化的敬畏、对品质的坚守,既无法恰当传递出潮流理念,也 与“国潮”的文化内涵相去甚远。在国货品牌弯道超车的路上,需要多一点这样的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