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大单元任务型整体教学设计:四上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新课标大单元任务型整体教学设计:四上一单元.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文新课标大单元任务型整体教学设计:四上一单元一、要点解读本单元以“自然之美”为主题,用王维的诗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无中有”作单元导语,编排了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前两篇是精读课文,后两篇是略读课文。观潮是一篇记叙文,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和壮观;走月亮是一篇散文,写了“我”和阿妈在秋夜“走月亮”时的所见所想,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美好的乡村夜景图;现代诗二首是刘大白的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秋晚的江上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秋江夕照图,花牛歌刻画了草地上悠闲自得的花牛;繁星也是散文,描绘了作者眼中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满天繁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本单元的语文要
2、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聚焦的是“想象”这一语文能力。“想象”这一能力在1-6年级十二册教材中多次提及,体现出语文能力螺旋上升的过程。具体梳理如下:一二年级多在课后练习中提出相关要求,主要是借助插图帮助学生阅读课文;三年级开始,以单元语文要素的形式集中展开学习,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提出“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是对阅读想象能力的初步培养。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提出“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这一语文要素是在前面学习基础上的提升,要学生将文字转化为画面,进而感受事物之美:观潮是借助文字感受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的动态壮观画面;走月亮要调动多种感官,结合文字想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
3、到了什么,体会月光下的美景和与妈妈相依相伴的温馨甜蜜;略读课文现代诗二首中,秋晚的江上是想象秋晚鸟儿归巢的动态画面,花牛歌是想象一只花牛玩耍嬉戏时定格的画面(秋晚的江上是定格;花牛歌主要是动作与画面);繁星写了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到的繁星繁星漫天的画面,体悟不同的感受。本单元四篇选文,体裁不同。观潮是一篇记叙文,描写的是可见、可感,实实在在的钱塘江大潮,在落实“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语文要素时重在准确想象画面,需能将钱塘江大潮从来到退的过程完整复现,能将声和形准确再现;走月亮是一篇散文,文字构筑的画面是简单的,但需要丰富想象画面,体悟作者的情感;现在诗二首是诗歌,秋晚的江上重在定格成画,花牛歌
4、重在成画时观察的角度;繁星是一篇具有时代气息的散文,需补充背景资料,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向同学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怎样推荐才能让吸引大家?首先是介绍清楚,即有条理、有层次地将景物的特点、特征写清楚,让人知道这个地方是什么样的;再者是表现景物的奇特或优美,让人产生向往之情。如何写清楚,教材中提供了范例,即先罗列推荐理由,然后围绕理由写具体,这承接了三年级围绕中心写话的要求;如何写优美,这与本单元的阅读要素紧密相连,即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描绘出来,可以借鉴观潮,从声、形不同的方面去描写,也可以借鉴走月亮中复沓的言语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本单元还
5、安排了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要求围绕话题发表看法,围绕话题评价他人。交流环境问题时,要表述清楚现象和问题的关联,可以先说问题,再举例现象;也可以先说现象,再归纳问题。提出保护环境发的办法,要对应现象和方法,即什么现象,用什么方法解决。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归纳了如何展开想象的方法,词句段运用中读词语想象画面和有序描述事物建议在课文的教学中就渗透,不单独教。日积月累中需要积累的是王维鹿柴,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想象诗歌表现的画面,熟读成诵即可。二、教学建议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展开教学,可以运用如下策略:1. 多种策略,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即在理解抽象文字的基础上,提取、整
6、合文中的有效信息,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构筑形象的画面,实现文字与形象之间的转换,重在转换。具体可以有这些方法的介入:(1)图像法,即用相似的图片、影像,直接给学生想象的支架。本单元的文字勾勒了生活中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这些画卷有的是学生未曾见过的,有的是学生未曾像作者一样去观察过。图片、视频的介入,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也能填补学生的生活经验,例如:秋晚的江上理解“还驮着斜阳回去”一句,可以直接出示人们拍照时选取合适的角度,形成手捏着太阳的照片;观潮可以借助影像,帮助没有类似经验的学生建立钱塘江大潮的形象,阅读文字时,学生就能借此展开想象。(2)描述法,即用教师的语言,激活学生脑海中的表象,进
7、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比如本单元人文主题的导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学生无法想象,教学时教师可以对诗句的画面进行具体描述,“你见过长江吗?你见过大海吗?”“长江滚滚向东流”“流啊流,一直流到了天地交接的地方”“这时候,长江仿佛就流到天外去了”。(3)通感,即运用其它感觉器官触发学生展开想象,丰富画面。例如走月亮第六自然段,景中有形、有色、有声、有味,只有眼、耳、鼻共同参与,想象的画面才能丰富。2.朗读与对话,优化学生的言语积累。美的画面、丰富的情感都需要有准确的词、恰当的句式表现,学生心中有丰富的言语材料,才有生动、准确表达的可能。(1)细节印证,即通过追问细节,来衡量学生想象画面的品质。例
8、如观潮中“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一句,“逐渐拉长,变粗”可知是远观,“横贯江面”可知作者是侧看,而不是面对浪潮。追问两个问题,“作者与浪潮的距离”“作者所处的位置”便能知晓学生想象得是否准确。(2)情感朗读,不同的画面展现的意境是不一样的,有的壮阔,有的甜美,有的激昂,有的温馨,不同的意境有与之相对的语速、语气、语调,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情感,也能间接反映学生脑海中的画卷。3. 多维表达,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如何判断学生的想象是否丰富?需在读中穿插练,读练结合。观潮中“人声鼎沸”一词,先用查阅词典或近义词替换理解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你在哪些地方见过人声鼎沸的场景”,交流当时人潮的涌动,声音的喧腾,仿造课文用比喻写钱塘江大潮声音震撼的手法,将自己想到的画面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秋晚的江上中“驮着斜阳回去”一句话就是一幅绚丽迷人的秋夕晚照图,可以引导学生将想到的画面用丰富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和谐的意境画出来。繁星中作者三次看繁星,三次不一样的心境,朗读时情感表达也不一样。补充背景资料,想象当时的场景,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让朗读更符合当时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