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铁金属材料》测试题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上传人:s****6 文档编号:96019392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2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铁金属材料》测试题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化学】《铁金属材料》测试题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铁金属材料》测试题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铁金属材料》测试题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章铁金属材料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2题)1将19.2g铜加入的浓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固体完全溶解,生成的标况下的混合气体和共4.48L。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溶液,此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加入溶液的体积为A125mLB150mLC175mLD200mL2以下物质之间的每步转化中,都能通过一步实现的是ABCD3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 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正确的是A原混合酸中物质的量为0.2 molBOA段产生的是氢气,AB段的反应为F

2、e+2Fe3+3Fe2+,CBC段产生NODH2SO4浓度为1.25 molL-1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氧化铝的熔点高,可用作耐火材料B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可用作所有气体的干燥剂C氯气有强氧化性,可用氯气漂白干燥有色布条D碳酸氢钠能与酸作用,可用其治疗胃溃疡5下列陈述、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陈述ASiO2有导电性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BFe3有氧化性FeCl3溶液可溶解废旧电路板中的铜CNH3有还原性NH3可用H2SO4吸收D浓HNO3有酸性浓HNO3不可用铁制容器盛放AABBCCDD6在实验室里用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备铜,有下列两种途径:(1)

3、FeH2Cu;(2)CuOCuSO4Cu。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的铜质量相等,则下列有关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消耗氧化铜的质量不同B消耗铁的质量相同C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D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不同7将8.34 g FeSO47H2O样品隔绝空气加热脱水,其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eSO47H2O晶体中有4种不同结合力的水分子B在100时,M的化学式为FeSO46H2OC在200时,N的化学式为FeSO43H2OD380的P加热至650时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Fe2O3+SO2+SO38实验室保存下列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B浓

4、硫酸保存在敞口试剂瓶中CFeSO4溶液保存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D硝酸装在棕色试剂瓶中密封避光保存9下列物质与其用途对应中错误的是A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稀盐酸:除铁锈D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10下列物质有关用途与性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物质用途性质ASi制太阳能电池能传导光信号BNH3做制冷剂NH3具有还原性CAl2O3耐高温材料Al2O3熔点高DNaHCO3焙制糕点能与碱反应AABBCCDD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a2+2ClO-+H2O+CO2=CaCO3+2HClOB数目相等的溴化亚铁跟氯气反应:2Fe

5、2+2Br-+2Cl2=2Fe3+Br2+4Cl-C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Ca2+2HCO+2OH-=CaCO3+CO+2H2OD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中性:Ba2+OH-+H+SO=BaSO4+H2O12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uO是碱性氧化物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推测Fe2O3也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BCu与Cl2能化合生成CuCl2,推测Fe与Cl2也能化合生成FeCl2C碳酸氢钠可以治疗胃酸过多,推测碳酸钠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DFe可以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铜,推测Na也可以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铜二、非选

6、择题(共10题)13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1)写出(可表示成形式)与盐酸反应: 。(2)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溶液呈中性: 。(3)氯化铁溶液中滴入硫氰化钾溶液后变为血红色: 。14由三种常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气体B、C、D均无色、无臭,B、D是纯净物;浓硫酸增重3.60g,碱石灰增重17.60g;溶液F焰色反应呈黄色。请回答:(1)组成A的非金属元素是 ,气体B的结构简式 。(2)固体A与足量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一定条件下,气体D可能和Fe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试写出一个可能的化学方程 。15钠、铝和铁是中学化学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中少量钠常常保

7、存在 (填“煤油”或“水”)中;(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铝粉,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3)铁可以形成多种氧化物,其中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的是 (填字母代号)。AFeOBFe2O3CFe3O416已知三氯化铁的熔点为,沸点为,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潮解。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氯气与铁的反应及产物做了如下探究实验:装碱石灰的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饱和食盐水的作用 。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反应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后将硬质玻璃管及收集器中的物质一并快速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少许植物油反应过程中不振荡,充分反应后,进行如下实验:固体混合物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淡黄色溶液中

8、加入试剂X 生成淡红色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已知红色褪去的同时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该小组内的同学们对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了三种假设。假设I:还原,使其转变为;假设:分解生成,氧化试剂X;假设: 。如果表达中遇到试剂X,请写出其化学式。并对假设进行了以下实验研究:取褪色后溶液三份,第一份滴加溶液无明显变化;第二份滴加试剂X,溶液出现红色;第三份滴加稀盐酸和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另取同浓度的 溶液滴加2滴试剂X,溶液变红,再通入,无明显变化。实验说明假设 不正确;实验的目的是 ;由实验得出假设 是正确的。17小明很喜欢化学实验课,今天要学习“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1)实验前小明预

9、测Fe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你认为他预测的依据是 。(2)小明欲用实验证明他的预测。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试剂:3%的过氧化氢溶液、锌粒、铜片、0.1 molL1氯化亚铁溶液、硫氰化钾溶液、新制氯水。若小明计划在0.1 molL1氯化亚铁溶液滴入新制氯水,探究Fe2的还原性,你预计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浅绿色变为 色。实验中,小明发现现象不太明显,老师分析可能是产物的含量太低,建议可以通过检验Fe2被氧化的产物Fe3的存在以获取证据。你认为可选 滴入小明所得的混合液中,并通过溶液出现 色的现象,证明小明的观点和实验方案都是正确的。对于证明Fe2具有氧化性,小明认为

10、金属单质都具有还原性,并分别将铜片、锌粒投入氯化亚铁溶液中,结果铜片没变化,锌粒逐渐变小。由此说明三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填化学式)。实际上Fe2的还原性较强,实验室的氯化亚铁溶液常因氧化而变质,除去杂质的方法是 ,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18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250mL溴化钾溶液中,然后将所得的溶液蒸干,并将残渣灼烧,得到干燥的残渣40g,分析残渣,其中含25%的化合态的溴。(1)通入氯气(无剩余)的质量是 。(2)原溴化钾溶液含溴化钾的质量是 。19将MgCl2xH2O的晶体4.06g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此溶液50mL恰好与50mL0.4mol/L的AgNO3溶液完全作

11、用,由上述数据计算(1)4.06g的MgCl2xH2O物质的量是 (2)x的数值是 20在含有35.8g Na2CO3和NaHCO3混合物的溶液中加入200mL 某浓度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96L CO2(标准状况)。问:(1)原溶液中有 mol Na2CO3, mol NaHCO3。(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1A、B、C、D四种化合物,其中A、C、D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含钠元素),而B的焰色反应为紫色(含钾元素),A、C和盐酸反应均得到D,将固体C加热可得到A,若在A的溶液中通入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又可制得C,若B的溶液滴加到硫酸亚铁溶液会先后出现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E。试写

12、出各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22在下图各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中:甲、乙、丙为三种金属单质;A、C、D常温下为气体,其中C呈黄绿色;G为白色沉淀;H为红褐色沉淀;B溶液焰色反应显黄色。(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生成物未全部标出)填写下列空格:(1)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F的化学式 (3)写出B溶液与单质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C气体与F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写出实验室制备C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A将19.2g铜加入的浓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固体完全溶解,生成的标况下的混合气体和共4.48L。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溶液,此时金属离子恰好沉

13、淀完全,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有: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NaOH+HNO3=NaNO3+H2O、Cu(NO3)2+2NaOH=Cu(OH)2+2NaNO3,当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NO3,根据原子守恒可知,n(HNO3)=n(NaNO3)+n(NO)+n(NO2)= n(NaOH)+n(NO)+n(NO2),即0.1L12mol/L=8mol/LVL+,解V=0.125L=125mL,故答案为:A。2CFe与HCl反应产生FeCl2,FeCl2与NaOH反应产生Fe(OH

14、)2,Fe(OH)2与O2、H2O反应产生Fe(OH)3,物质之间的每步转化都能通过一步实现,符合题意;Na在室温下被空气氧化为Na2O,Na2O与CO2在加热时反应产生Na2CO3,Na2CO3与少量HCl反应产生NaHCO3,NaHCO3与Ca(OH)2反应产生NaOH,物质之间的每步转化都能通过一步实现,符合题意;Cl2与NaOH反应产生NaCl,NaCl溶液中通入NH3、CO2,可以反应产生NaHCO3,物质之间的每步转化都能通过一步实现,符合题意;Al与O2加热反应产生Al2O3,Al2O3不溶于水,不能直接反应产生Al(OH)3,因此不是每一步都能直接转化生成,不符合题意;Al与N

15、aOH溶液反应产生NaAlO2,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反应产生Na2CO3,能直接一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符合题意;可见符合要求的物质转化是,故合理选项是C。3A由图象可知,由于铁过量,OA段发生反应为:Fe+4H+=Fe3+NO+2H2O,AB段发生反应为:Fe+2Fe3+=3Fe2+,BC段发生反应为:Fe+2H+=Fe2+H2。A消耗9.6 g铜,即0.15 molCu,失去0.3 mol电子,因为还原产物是NO,所以被还原的硝酸就有0.1 mol,根据铁粉质量与气体变化图可知,硝酸根离子会全部反应转化为NO,反应最终得到的是硫酸铜和硫酸混合物,所以此份硝酸的物质的量

16、是0.1 mol,原混合酸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是0.2 mol,故A正确;B根据上述分析,铁先与硝酸反应,生成三价铁离子和一氧化氮,OA段产生的是氢气,之后铁与铁离子反应生产亚铁离子,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故B错误;C由于铁过量,BC段发生反应为:Fe+2H+=Fe2+H2,BC段产生H2,故C错误;硝酸全部被还原,没有显酸性的硝酸,因为溶液中有硫酸根,并且铁单质全部转化为亚铁离子,所以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故C正确;D反应消耗22.4 g铁,也就是0.4 mol,所有的铁都在硫酸亚铁中,所以每份含硫酸0.4 mol,浓度是4 mol/L,故D错误;故选A。4AA.因Al

17、2O3熔点很高,一般温度下不能液化,则可用作耐火材料,故A正确;B. 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故B错误;C. 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有漂白性的是次氯酸,故C错误;D. 苏打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患胃溃疡的病人,为防止胃壁穿孔,不能服用小苏打来治疗,因为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造成胃部气胀,易造成胃穿孔,故D错误;故选:A。5B试题分析:A、二氧化硅不能导电,A错误;B、Fe3有氧化性,能把铜氧化为铜离子,因此FeCl3溶液可溶解废旧电路板中的铜,B正确;C、氨气

18、是碱性气体,能被硫酸吸收,与还原性无关系,C错误;D、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使铁钝化,因此浓HNO3可用铁制容器盛放,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物质性质及用途的有关判断6D途径(1)中用H2还原CuO时,实验前需先通H2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实验结束时要继续通H2至试管冷却,故利用途径(1)制取1 mol Cu,消耗的H2大于 1 mol,即Fe和H2SO4的消耗量均为(1)(2),生成FeSO4的质量(1)(2),但两种途径中消耗CuO的质量相等。故D正确;故选:D。7D结晶水合物加热时一般首先失去结晶水,分析图中数据,n(FeSO47H2O)0.03 mol,第一阶段失重8.34 g6.

19、72 g1.62 g,应为0.09 mol H2O,第二阶段失重6.72 g5.10 g1.62 g,也应为0.09 mol H2O,第三阶段失重5.10 g4.56 g0.54 g,为0.03 mol H2O。由以上分析可知含有3种不同结合力的水分子,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分别失去3分子水,第三阶段失去1分子水,故A、B、C项均错误。分析第三阶段的失重数据可验证D项正确8BA金属钠易与氧气、水等反应,所以保存在煤油中隔绝空气,A正确;B浓硫酸有吸水性,不能保存在敞口试剂瓶中,B错误;CFeSO4容易被空气氧化,所以加入少量铁粉,防止被空气氧化,C正确;D硝酸见光易分解,装在棕色试剂瓶中密封避光保

20、存,D正确;答案选B。9AA氢氧化钠的碱性过强,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A错误;B熟石灰能与酸性土壤中的氢离子反应,所以熟石灰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B正确;C稀盐酸能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所以稀盐酸能用于除铁锈,故C正确;DpH试纸是能用于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试纸,故D正确;故选A。10CA. 硅能作太阳能电池,是因为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A错误;B. 液氨作制冷剂是因为气化时吸收大量热量,B错误;C. 氧化铝熔点高,故可以作耐火材料,C正确;D. 碳酸氢钠可用于制作糕点,是因为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等,D错误;答案选C。11B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钙,离子

21、方程式为:,A错误;B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强于溴离子,亚铁离子反应完后溴离子再反应,2Fe2+Cl-=2Fe3+2Cl-,2Br-+Cl2=2Cl-+Br2,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l2=2Fe3+Br2+4Cl-,B正确;C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2+HCO+OH-=CaCO3 +H2O,C错误;D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中性,氢氧根完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BaSO4+2H2O,D错误;故选B。12AA. 碱性氧化物是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uO是碱性氧化物可以和酸反应生成

22、盐和水,Fe2O3也是碱性氧化物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A正确;B. 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故B错误;C.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HCl,治疗胃酸,就是用盐碱去中和胃中过多的酸,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可以和HCl反应,生成对人体无害的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但是,由于碳酸钠的碱性较强,与HCl反应剧烈,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多,容易造成内脏膨胀,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一般选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故C错误;D. 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钠先和水反应:2Na+2H2O=2NaOH+H2,然后NaOH和CuSO4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故不能生成单质铜,故D

23、错误;正确答案是A。【点睛】本题考查了知识迁移方法的利用,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再结合物质之间的反应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3(1)Fe3O48H=Fe22Fe34H2O(2)Ba22OH-2HSO=BaSO42H2O(3)Fe33SCN-=Fe(SCN)3(1)Fe3O4可表示成FeOFe2O3形式,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O4+8H+=Fe2+2Fe3+4H2O;(2)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溶液呈中性,、的物质的量比为2:1,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钠、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a2+2OH-+2H+=BaSO4+2H2O;(3)氯化铁溶液中滴入硫氰

24、化钾溶液后变为血红色,生成Fe(SCN)3和K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14 C、H CHCH NaCCH+H2O=CHCH+NaOH CO2+3FeOFe3O4+CO或CO2+2FeOFe2O3+CO气体B的标况下体积为4.48L,则其物质的量为=0.2mol,充分燃烧后的混合气体使浓硫酸增重3.60g,即生成n(H2O)=0.2mol,碱石灰增重17.60g,即生成n(CO2)=0.4mol,所以1molB含2molH原子和2molC原子,则B为CHCH,且经碱石灰吸收后无气体剩余,所以氧气完全反应;溶液F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A含有钠元素,生成E含有Na

25、OH,且n(NaOH)=0.2mol,A应为NaCCH,满足0.2mol48g/mol=9.60g。(1)由以上分析可知组成A的非金属元素是C、H,气体B的结构简式为CHCH;(2)A为NaCCH,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CHCH,化学方程式为NaCCH+H2O=CHCH+NaOH;(3)气体D为乙炔燃烧产物经浓硫酸干燥后的物质,应为CO2,可能和Fe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生成Fe3O4和CO,也可能生成Fe2O3,化学方程式为CO2+3FeOFe3O4+CO或CO2+2FeOFe2O3+CO。15 煤油 氢气(或H2) B(1)钠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钠不能保存在水中,钠的密度大

26、于煤油的密度,且钠和煤油不反应,所以把钠放置在煤油中而阻止了与氧气和水的反应;(2)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3)A氧化亚铁为黑色氧化物,不可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故A错误;B氧化铁俗称铁红,是一种红棕色的物质,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故B正确;C四氧化三铁为黑色氧化物,不可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故C错误;故答案为B。16 球形干燥管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FeCl3 3 氧化KSCN I 证明假设II不成立 III(1)根据装置图判断仪器名称;制取的氯气中混有HCl,需要用饱和食盐水除去;(2)排列顺序为气体的制

27、取洗气干燥氯气和铁的反应尾气处理;(3)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变红,加入过量双氧水溶液颜色变深,说明铁离子浓度增大;根据Fe3+和KSCN反应生成络合物硫氰化铁而使溶液呈血红色;(4)假设:自身就是一种强氧化剂,可能会将硫氰化钾氧化;根据另取同浓度的 FeCl3溶液滴加2滴试剂X,溶液变红,再通入O2,无明显变化,说明O2不能氧化SCN-。(1)装碱石灰的仪器是球形干燥管;浓盐酸易挥发,制取的氯气中会混有HCl气体,需要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2)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作氯气干燥剂、碱石灰具有碱性而吸收氯气、饱和食盐水吸收氯化氢而抑制氯气溶解,装置排列顺序为气体的制取洗气干燥氯气和铁的

28、反应尾气处理,所以装置连接顺序为:aghdebcf;(3)固体混合物加入过量稀盐酸后得到淡黄色溶液,可知含,试剂X是KSCN溶液,淡红色溶液,加入后颜色加深,证明浓度增大,证明溶液中存在,由此可知,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Fe、 ;和KSCN反应生成络合物硫氰化铁而使溶液呈血红色,反应方程式为;(4)溶液中有和,还有,红色褪去,可能是X消耗了,也可能是消耗了,故假设为氧化KSCN;实验说明假设不正确,如果红色褪去是因为三价铁离子的原因,加入溶液应该红色复原,没有变化,证明不是的原因;实验的目的是证明假设不成立,如果通入氧气,红色复原,证明假设 成立,结果没有变化,则说明不成立;由实验得出假设是正确的

29、。17 因为Fe2中铁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 Cl22Fe2=2Cl2Fe3 黄 硫氰化钾溶液 红 ZnFeCu 加入适量铁粉 2Fe3Fe=3Fe2(1)元素化合价处于最高价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故依据为:因为亚铁离子中铁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正确答案:因为Fe2中铁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 (2)在0.1mol/L氯化亚铁溶液滴入新制氯水,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现象是溶液颜色从浅绿色变为黄色;正确答案:Cl22F

30、e2=2Cl2Fe3 ; 黄。通过检验亚铁离子被氧化的产物铁离子的存在以获取证据需要的试剂为硫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溶液变血红色;正确答案:硫氰化钾溶液 ;红。 金属单质都具有还原性,分别将铜片、锌粒投入氯化亚铁溶液中,结果铜片没变化,锌粒逐渐变小,发生反应Zn+Fe2+=Fe+Zn2+;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锌的还原性大于铁,铁大于铜,故它们还原性由强到弱为:ZnFeCu;正确答案:ZnFeCu 。 实验室的氯化亚铁溶液常因氧化而变质,为防止亚铁离子的氧化,需要加入还原铁粉,发生反应,避免亚铁离子的氧化;正确答案:加入适量铁粉;2Fe3Fe=3Fe2。【点睛】在含有Fe

31、3和Fe2的混合液中,要检验Fe2的存在,可以用铁氰化钾溶液,若出现蓝色沉淀,证明有Fe2;也可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证明含有Fe2。18 11.97g 55.01g溴化钾溶液中通入氯气,必然会产生氯化钾和溴,由已知25%的化合态的溴可设法求出溴化钾的质量,从而求出40 g残渣中氯化钾的质量,再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将氯化钾当成已知量以求算通入的氯气是多少克,并求原溶液中的溴化钾为多少克。搞清残渣成分和正确换算是关键。溴化钾溶液中通入氯气,必然会产生氯化钾和溴,由已知25%的化合态的溴可设法求出溴化钾的质量,从而求出40 g残渣中氯化钾的质量,再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将氯化钾当成已知量以求

32、算通入的氯气是多少克,并求原溶液中的溴化钾为多少克。搞清残渣成分和正确换算是关键。40 g残渣中所含Br- 的质量为:。求KBr的质量:由BrKBr的质量比:80119得KBr的质量。设xgCl2 与yg KBr反应生成了25.13gKCl,则 在250 mL溴化钾溶液中共含KBr的质量:。故答案为:11.97g;55.01g。【点睛】溴化钾溶液中通入氯气,必然会产生氯化钾和溴,由已知25%的化合态的溴可设法求出溴化钾的质量,从而求出40 g残渣中氯化钾的质量,再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将氯化钾当成已知量以求算通入的氯气是多少克,并求原溶液中的溴化钾为多少克。搞清残渣成分和正确换算是关键。19 0.

33、02mol 6(1)根据n=cV计算硝酸银的物质的量,根据MgCl2+2AgNO3=2AgCl+Mg(NO3)2计算50ml溶液中MgCl2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100mL溶液中MgCl2的物质的量,MgCl2的物质的量等于MgCl2xH2O的物质的量;(2)根据M=计算MgCl2xH2O的摩尔质量,结合相对分子质量计算x的值。(1)50mL 0.4molL-1的AgNO3溶液n(AgNO3)=cV=0.4molL-150mL=0.02mol,根据MgCl2+2AgNO3=2AgCl+Mg(NO3)2可知50ml溶液中MgCl2的物质的量为n(AgNO3)=0.01mol,故100mL溶液中Mg

34、Cl2的物质的量为0.01mol=0.02mol,MgCl2xH2O的物质的量是0.02mol,故答案为:0.02mol;(2)MgCl2xH2O的摩尔质量M=203 g/mol,MgCl2x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3,则203=18x+95,所以x=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明确发生的反应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是解答的关键。20 0.1 0.3 2.5 mol/L(1)8.96L CO2(标准状况)为0.4mol,根据碳守恒,Na2CO3和NaHCO3共0.4mol,设Na2CO3的物质的量为x,NaHCO3的物质的量为y

35、,则可列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到x=0.1mol,y=0.3mol。故答案为0.1,0.3;(2)根据Na2CO3和NaHCO3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和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可知Na2CO3和NaHCO3消耗的HCl共0.12+0.3=0.5mol,所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0.2L=2.5mol/L。21 Na2CO3 KOH NaHCO3 NaCl Fe(OH)3A、B、C、D四种化合物,其中A、C、D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含有钠元素。而B的焰色反应为紫色,含有钾元素

36、;A、C和盐酸反应均得到D,将固体C加热可得到A,若在A的溶液中通入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又可制得C,这说明C是碳酸氢钠,A是碳酸钠,D是氯化钠,通入的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B的溶液滴加到硫酸亚铁溶液先后出现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发生了反应:Fe2+Fe(OH)2(白色沉淀)Fe(OH)3(红褐色沉淀), E是氢氧化铁,由于B的溶液中阴离子只有一种,所以B是KOH。答案为:Na2CO3;KOH;NaHCO3;NaCl;Fe(OH)3【点睛】要熟悉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特别要熟悉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本题中,Na2CO3和NaHCO3之间可以相互转化:Na2CO3+CO2+H

37、2O=2NaHCO3,2NaHCO3 Na2CO3+CO2+H2O;Fe2+的转化: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22(1)2Na2H2O2NaOH+ H2(2)FeCl2(3)2Al+2NaOH+6H2O=2NaAl(OH)4+3H2(4)Cl2+2Fe2+=2Fe3+2Cl-(5)MnO2+4HClMnCl2+ Cl2+2H2O甲、乙、丙为三种金属单质,甲与水能反应生成A和B,则甲是金属钠,A、C、D常温下为气体,A是氢气,C呈黄绿色,C是氯气;D是氯化氢;H为红褐色沉淀,H是氢氧化铁;根据流程图G是氢氧化亚铁,F是氯化亚铁;丙是铁单

38、质,金属乙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乙是金属铝。(1)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Na2H2O2NaOH+ H2;(2)F是氯化亚铁,F的化学式FeCl2;(3)氢氧化钠与单质铝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与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6H2O=2NaAl(OH)4 +3H2;(4)氯气与Fe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铁,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 = 2 Fe3+2Cl-;(5)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MnCl2+ Cl2+2 H2O。【点睛】氢氧化亚铁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为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常见金属中,铝既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又能与强碱反应放出氢气。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