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专科起点本科》生态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高考《专科起点本科》生态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科目题型及考情分析具体题型如下表:题型题数每题分值总分值选择题20小题2分40分填空题20小题2分40分判断题10小题2分20分简答题3小题10分30分论述题1小题20分20分总计54小题150分从表可知,生态学基础的考试题型较多。分5个题型,每个题型的分值都不低。正常我们进行学习的话可以拿到30-40分左右。一般我们报考农学类专业的学员对我们的生态学基础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普遍拿不到高分。其实生态学考的知识点比较集中,我们只要掌握以下考点,拿到高分还是比较简单。最少能拿60分以上。15一、生态学基础选择题考点分析选择题占了40分,一般我们正常的话可以拿到10分以上,掌握我们下
2、面的考点,我们最少可以拿到20分以上。考点一:绪论1、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生态学;(2)种群生态学;(3)群落生态学;(4)生态系统生态学(5)景观生态学;(6)全球生态学3、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4、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5、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6、生态学的发展简史(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4)现代生态学时期7、原地观测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研究;(2)实验室研究;(3)系统分析和模型1#考点二:生物
3、与环境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2、环境:生物赖以生存的外界条件的总和。它包括一定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3、生境:特定群落的生态因子的总和(无机环境)称为生境(Habitat)。生境是生物生活的具体场所,对生物具有更实际的意义。4、限制因子:在众多的生态因子中,那些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而限制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关键性因子,叫做限制因子。5、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指生物控制自身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恒定状态
4、。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6、内稳态:生物通过控制体内环境(体温、糖、氧浓度、体液等),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其作用是:扩大了生物的生态幅与适应范围,但并不能完全摆脱环境的限制。7、适应组合:生物对一组特定环境条件的适应表现出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这一整套协同的适应特性,就称为适应组合。8、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时的光照强度,称为该种植物的光饱和点。9、长日照植物:日照时间超过一定数值(因种而异)才能开花的植物。如冬小麦、油菜、萝卜。10、有效积温法则:植物和某些变温动物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总热量(有效积温)是一个常数。11、阿伦(Alle
5、n)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以减少散热量。12、贝格曼定律:恒温动物在寒冷地区个体有增大的趋势;13、生态因子作用特点(1)综合作用。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都是在其他因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发挥作用,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中,其中必有一个或两个是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也发生变化。(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因子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如地形因子;另外一些因子如光照
6、、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起直接的作用。(4)阶段性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造成的。(5)生态因子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各具有重要性,不可缺少;但是某一个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靠另外一个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6)生态因子限制性作用。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14、光周期对动物的影响光周期影响动物的行为方式和繁殖行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决定动物的迁徙、迁移或洄游的时间;(2)影响鸟兽换羽、毛(短光照、限食、限水);(
7、3)影响动物的生殖时间。鸟类在长光照一个月后可繁殖;(4)影响动物的冬眠和滞育(常与温度有关)。15、海洋动物海洋是一种高渗环境,其水域盐度在32%38%,平均35%。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大致有三种渗透压调节类型。等渗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如海胆、贻贝。不存在渗透失水或得水,无须调节。高渗动物:海月水母、枪乌贼、龙虾等,在体液中保存尿素和氧化三甲胺而略呈高渗。这类动物增加渗透得水途径,常须调节以排除多余水。多余的水靠排泄器官排除。它肾脏较发达,经常排稀尿;鳃经常摄盐,以保证体内水和盐离子的平衡。低渗动物:海洋硬骨鱼,甲壳动物、软骨鱼类。这类动物增加了渗透失水途径,常要调节以使失水得到补充。水分补
8、充途径,主要靠饮大量海水,以排泄器官和腮排出溶质(尤其是钠),以保证体内水和盐离子的平衡。15、陆生动物节水特征陆生动物为维持水平衡,在形态、生理和行为上形成了许多节水适应:(1)减少呼吸失水:大多数陆生动物都能进行呼吸水分的回收。即呼吸道较长,且迂回曲折。鼻腔冷凝水,重吸收。(2)减少排泄失水:有些脊椎动物如鸟、兽的肾脏,重吸收能力强,可以产生比体液的渗透压高的浓缩尿。(3)排泄含氮废物上的保水性:水生动物:排氨(NH4+),氨有毒性,到累积到有害浓度之前须迅速排出,耗水量大。据研究,鱼的鳃排出1g氨需吐水300500ml。陆生动物:无法为排氮而承受如此大量的水分丧失。排尿素、尿酸。排泄尿素
9、的动物:少数无脊椎动物、两栖类、龟、哺乳类;排泄尿酸的动物:昆虫、爬行类、鸟类。(4)减少体表蒸发失水:陆生动物皮肤的含水量总是比其他组织少,同时皮肤中含有脂类,可以限制水分的移动。如蜥蜴和蛇。16、生物的内稳态机制。内稳态机制,即生物控制自身的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是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更进步的机制,它或多或少能够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具有内稳态机制的生物借助于内环境的稳定而相对独立于外界条件,大大提高了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除调节自身体温的机制以外,许多生物还可以借助于渗透压调节机制来调节体内的盐浓度,或调节体内的其他各种状态。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性是生物扩大环境耐受限度的
10、一种主要机制,并被各种生物广泛利用。但是,内稳态机制虽然能使生物扩大耐受范围,但不可能无限扩大。17、光质对植物的作用生理有效辐射中,红橙光属于长波光,蓝紫光属于短波光。红橙光是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部分,具有最大的光合活性,红光还能促进叶绿素的形成。蓝紫光也能被叶绿素所吸收。红光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形成。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蓝紫光和青光对植物伸长生长及幼芽形成有很大作用,能抑制植物的伸长而使其形成矮态,能促进花青素等植物色素的形成。红光影响植物开花、茎的伸长和种子萌发。红外线和红光是地表热量的基本来源,他们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间接地以热效应反映出来。18、光的生态作用。(1)光照强度对生物的生长
11、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影响。(2)不同光质对生物有不同作用。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只是可见光区,红外光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紫外光主要是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等。此外,可见光对动物生殖、体色变化、迁徙、毛羽更换、生长、发育等也有影响。(3)日照长度的变化使大多数生物的生命活动也表现出昼夜节律;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即光周期现象。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大多数动物尤其是鸟类的迁徙和生殖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19、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温度影
12、响着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发育,并决定着生物的地理分布。任何一种生物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一般说来,生物生长发育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变缓。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造成死亡。此外,地球表面的温度在时间上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和深刻的影响。温度对生物的生态意义还在于温度的变化能引起环境中其他生态因子的改变,如引起湿度、降水、风、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及食物和其他生物活动和行为的改变等,这是温度对生物的间接影响。20、水因子的生态作用。(1)水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
13、分;水是生物新陈代谢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水是生命现象的基础,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活动。此外,水有较大的比热,当环境中温度剧烈变动时,它可以发挥缓和、调节体温的作用。(2)水对生物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水量对植物的生长也有最高、最适和最低3个基点。低于最低点,植物萎蔫,生长停止;高于最高点,根系缺氧、窒息、烂根;只有处于最适范围内,才能维持植物的水分平衡,以保证植物有最优的生长条件。在水分不足时,可以引起动物的滞育或休眠。(3)水对生物的分布的影响。水分状况作为一种主要的环境因素通常是以降水、空气湿度和生物体内外水环境三种方式对生物施加影响,这三种方式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生物的生长
14、发育和空间分布。降水是决定地球上水分状况的一种重要因素,因此,降水量的多少与温度状况成为生物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我国从东南至西北,可以分为3个等雨量区,因而植被类型也可分为3个区,即湿润森林区、半干旱草原区及干旱荒漠区。199考点三:种群生态1、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2、构件生物:受精卵首先发育成一结构单位或构件,在此基础上发育出更多的构件,其形成分支结构、形态和时间是不可预测的。3、最大出生率:指理想条件下(无生态因子起限制作用,生殖仅受生理限制)的出生率。4、年龄结构:指各个年龄级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或分布情况,也称年龄分布或年龄组成(agedistribut
15、ionorcomposition)。5、动态生命表:记录同一时间出生的种群存活(死亡)过程的生命表。个体经历了相同的环境条件。适于寿命较短的种群。又称同生群(cohort)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水平生命表。6、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某一种群进行年龄结构的调查资料所编制的生命表。各年龄的个体经历了不同的环境条件。适于稳定的种群和寿命较长的动物。特定时间生命表,垂直生命表。7、内禀增长率:指当环境在理想条件(无限制因子)下,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它充分表现了种群最大潜在生殖能力。又称生物潜能或生殖潜能。8、环境阻力:内禀增长率(rm)与实际增长率(r)之差被称为环境
16、阻力。9、净生殖力:指一个世代以后,每雌产雌数。也就是,每个世代的增殖率(因一个世代以后,原个体都已死亡)10、密度效应: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近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称为密度效应。11、生态对策:各种生物所特有的生活史(一生中生长和繁殖的模式),被视为生存对策。12、k-选择:密度制约性自然选择(density-dependentnaturalselection),种群稳定于K附近。13、r-对策:是生物对不稳定环境的进化适应,r-对策者向着小型化、发育快速、繁殖能量分配高、产生数量多的后代的方向发展,以量取胜。扩散能力极强,大多数先锋生物属于这类种群。1
17、4、倒数产量法则:植物单株平均重量(w)的倒数与密度(d)呈线性关系,即1/w=Ad+B。15、性别生态学:研究种群内部性别关系的类型、动态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科学。16、亲本投资:指有机体在生产子代以及抚育和管护时所消耗的能量、时间和资源量。如果把有限的总繁殖投资再作分配,可以出现多种多样的投资方式。17、种间竞争:具有相似生态要求的物种(两种或多种种群)为了争夺空间和资源,相互抑制,彼此给对方带来不利影响,被称为竞争。18、高斯假说:生态习性相近(食物、利用资源的方式等相同)的两个不同种群不能在同一地区长期共存。19、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包括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
18、它与食物和天敌的关系。20、他感作用:是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化学物质,对其它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现象,又称异种抑制作用或异株克生。21、协同进化:指一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军备竞赛”。22、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同适应。23、趋异适应: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不同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不同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异适应。24、-3/2自
19、疏法则:如果某种植物的播种密度超过一定值时,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而且影响植物的存活率,这一现象叫自疏现象。这种现象表示生物个体大小(干重)与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在双对数图上表现为典型的-3/2斜率,这种关系也叫-3/2自疏法则。25、领域:指由个体、家庭或其它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它成员侵入的空间。26、哈一温定律:在无限大的种群中,每一个体与种群内其他个体的交配机会均等,并且没有其它干扰因素(突变、漂移、自然选择等)各代的基因频率不变,无论其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如何,只经历一代,即达到遗传平衡。27、遗传漂变:一般发生在较小的种群中,因为在一个很大的种
20、群里,如果不发生突变,根据哈一温定律,不同的基因型频率将保持平衡状态,但在较小的种群中,既使无适应的变异发生,种群内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也就是由于隔离,不能充分的随机交配,种群内基因不能达到完全自由分离和组合时产生的误差所引起的,这样那些中性的或不利性状在种群中继续保存下来。28、自然种群具有哪些特征?答:是指特定空间内能自由交配、繁殖后代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自然种群具有下列特征:密度和大小;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性比,年龄结构;种群增长率(繁殖能力),种群分布型(空间位置);种群的数量变化、质量变化;种群对环境的适应(生态对策);社群关系;种间关系等。(1)空间特征:种群具有一
21、定分布区域和分布形式。(2)数量特征:每单位面积(或空间)上的个体数量(即密度)将随时间而发生变动。(3)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即系一个基因库,以区别于其它物种,但基因组成同样是处于变动之中的。29、逻辑斯谛方程。现实中环境总是有限的。在一个资源有限的环境中生长的简单种群,在种群早期阶段,资源丰富,死亡率最小,个体达到其内禀增长率,种群表现为几何增长。但种群增长达到饱和值(环境容纳量)K时,种群增长率下降为零,种群大小就会稳定在K值附近。种群的增长表现为“S”型,称之为逻辑斯谛增长。因环境条件有限,密度制约的发生,导致r随密度增加而降低,这与r保持不变的非密度制约性的情况相反。S曲
22、线可以解释并描述为非密度制约增长方程乘上一个密度制约因子,就得到逻辑斯谛方程(logisticequation)。dN/dt=rN1-(N/K):(1)在种群增长早期阶段,种群大小N很小,N/K值也很小,因此接近于1,表示几乎全部K空间未被占用,种群增长实质上为rN,呈几何增长。(2)种群数量N趋于K,即1-N/K就接近于0,表示K空间几乎全部被占用。(3)种群数量由0逐渐增加到K值,1-N/K则由1下降为0,表示种群的剩余空间逐渐缩小。(4)当种群数量NK时,种群数量下降。S曲线有两个特点: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曲线上升是平滑的。30、种群的空间格局及分布类型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产空间
23、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空间格局或内分布型。有三类型:随机分布: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点上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它个体的分布。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才容易产生随机分布。如森林地被中的一些蜘蛛,面粉中的黄粉虫。均匀分布:个体之间保持相近的距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空间资源均匀,再加上种群内个体的竞争。如森林植物为竞争阳光和土壤养分。沙漠植物竞争水分。分泌有毒物质于土壤,以阻止同种植物籽苗的生长是另一原因。成群分布:也称成群分布。个体的分布呈密集的斑块。自然界中大多数种群呈此分布。形成原因有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富饶与贫乏相嵌;植物传播
24、种子方式使其以母株为中扩散中心;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成集分布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均匀群、随机群和成群群。31、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种群的增长: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中,J型和S型增长均可以见到,但曲线不像模型所预测的光滑、典型,常常还表现为两类增长型之间的过渡型。如果园中的蓟马。 、季节消长:对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首先要区别年内和年间变动。如棉花重要害虫棉盲蝽,温带湖泊的浮游植物(硅藻)。 、不规则波动:种群数量的年间变动,有的是不规则的,如东亚飞蝗。 、周期性波动:经典例子为旅鼠、北极狐34年周期和美洲兔、加拿大猞猁910年周期。 、种群的暴发:具不规则或周期性波动的生物都有可能出现种群的
25、暴发,常见于害虫和害鼠。 、种群平衡:种群能较长期地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如大型有蹄类、食肉类、蝙蝠类动物多数一年只产一仔,寿命长,种群数量一般是很稳定的。有些营社会性昆虫数量也较稳定。 、种群的衰落和灭亡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其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即种群衰落甚至灭亡。个体大、出生率低、生长慢、成熟晚的生物最易出现这种情况。如人为捕鲸。20132、“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及其原因。“最后产量恒值法则”是指植物个体密度超过一定数值之后,产量与密度就变成无关的,即产量不受密度影响。例如林分未充分郁闭以前,林分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当林分达到充分郁闭阶段时,林分的产量不因立木密度的增加而出现明显
26、的差异。其原因是,在高密度下,植株彼此之间对光、水、营养等的竞争激烈,虽然密度很大,但每株个体产量较小。地球表面任何一点在一年中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是恒定的,那么在上面生长的植物产量要受到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的制约。在该地片完全被植物覆盖的情况下,不管密度多大,接收的太阳能总量是不变的,从而导致植物总产量的恒定。33、K对策种和r对策种的特点。答:k对策种的特征是个体大,寿命长,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高的竞争能力,对每个后代的巨大投资;r对策种个体小,寿命短,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对后代不注意其质量,更多的是考虑其数量,适应性强,不易灭绝。34、生物种间的相互关系(1)竞争: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种,为了争
27、夺空间和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2)捕食: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3)寄生:指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寄主摄取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4)共生:两个物种生活在一起,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的种间关系称偏利共生;对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关系,称互利共生。(5)他感作用:指一种植物向体外分泌代谢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35、物种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方式。物种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1)地理隔离;(2)独立进化;(3)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物种形成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类:(1)异域性物种形成;(2)领域性物种形成;(3)同域性物种形成36、
28、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逻辑斯谛增长是具密度效应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比无密度效应的模型增加了两点假设:(1)有一个环境容纳量;(2)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按此两点假设,种群增长将不再是“J”字型,而是“S”型。1)“S”型曲线有两个特点: 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曲线上升是平滑的。2)逻辑斯谛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 开始期,也可称潜伏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 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5)饱和期,种群个
29、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考点四:群落生态学1、生物群落: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2、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dominantspecies),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较强的物种。3、建群种:群落中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constructivespecies)。4、相对密度:样地内某一物种的个体数占全部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5、盖度:是指植物的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即投影盖度。6
30、、相对盖度:群落中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7、频度:即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频度=某物种出现的样方数/样方总数X100%8、优势度:用以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作用,但其具体定义和计算指标因群落不同而不同,多度、盖度、体积、重量等或他们的组合均可作为优势度的指标。9、重要值:也是用来表示某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因它简单、明确,所以在近些年来得到普遍采用。计算的公式如下:重要值(I.V.)=相对密度十相对频度十相对优势度10、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具有下面二种涵义:(1) 种的数目或丰富度(speciesrichness);(2) 种的均匀度(sp
31、eciesevennessorequitability)。11、生活型: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形态、生理、发育以及适应方式和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的现象。12、地面芽植物:又称浅地下芽植物或半隐芽植物,更新芽位子近地面土层内,冬季地上部分全部枯死,即为多年生草本植物。13、层片:同一生活型的不同植物的组合。14、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交叉地带)。15、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edgeeffect)。16、演替:就是指某一地段
32、上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它是群落动态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17、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每个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组成的,种类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 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群落中的物种是在有序状态下生存。一个群落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 形成群落环境生物群落对其居住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特有的群落环境。如森林环境,其光照、温度、湿度与土壤等,都与周围裸地就有很大的不同。 具有一定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生态结构(生态类型)与营养结构。如生活型组成,种的分布格局,成层性,季相,捕食者和被食者的关系等。
33、但其结构常常是松散的,不像一个有机体结构那样清晰,有人称之为松散结构。 一定的动态特征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生命的特征是不停地运动,群落也是如此。任何一个群落都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其运动形式包括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一定的分布范围任一群落都分布在特定地段或特定生境上,不同群落的生境和分布范围不同。无论从全球范围看还是从区域角度讲,生物群落都呈现一定的分布规律。 群落的边界特征在自然条件下,有些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可以清楚地加以区分;有的则不具有明显边界,而处于连续变化中。因环境梯度的变化是连续而缓慢的,故在多数情况下,不同群落之间都存在过渡
34、带,被称为群落交错区(ecotone),并导致明显的边缘效应。18、群落种类组成及其性质: 优势种和建群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dominantspecies)。群落的不同层次可以有各自的优势种,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constructivespecies)。 亚优势种(subdominant)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在复层群落中,它通常居于下层,如大针茅草原中的小半灌木冷蒿就是亚优势种。 伴生种(companionspecies)伴生种为群落的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
35、作用。 偶见种或罕见种(rarespecies)偶见种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多半是由于种群本身数量稀少的缘故。偶见种可能偶然地由人们带入或随着某种条件的改变而侵入群落中,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种。19、植物群落垂直分层:植物群落的成层性包括地上成层与地下成层。成层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具有深刻生态学意义: 它显著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地上分层可以充分利用阳光和空间;地下分层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和水分。 成层结构减缓了生物之间对资源的竞争。阳光、空间、水分和矿物质营养等; 植物群落的成层结构为动物提供了多样的栖息环境,增加了物种多样性。20、群落形成的过程 先锋群落阶段:
36、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一些生态幅度较大的物种侵入定居并获得成功。 郁闭未稳定的阶段:随着群落的发展,种群数量的增加,当有一定数量的物种后,生活小区逐渐得到改善。 郁闭稳定的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入协调进化,使资源的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也较为复杂。21、机体论学派与个体论学派:机体论学派。认为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生物系统。其理论依据是:任何一个植物群落都要经历一个从先锋阶段到相对稳定的顶极阶段的演替过程,这个演替过程类似于一个有机体的生活史。个体论学派。认为群落的存在依赖于特定的生境与物种的选择性,但环境条件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群落之间不具有明显的边界,而且在自
37、然界没有任何两个群落是相同或相互密切关联的。由于环境变化而引起的群落的差异性是连续的。22、群落波动:群落的波动是指在不同年度之间,生物群落存在的变动。这种波动限于群落内部的变化,不产生群落的更替现象。群落的波动多数是由群落所在地区气候条件的不规则变动引起的,其特点是群落区系成分的相对稳定性,群落数量特征变化的不定性以及变化的可逆性。23、顶极群落的特征: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比较,顶极生物群落具有一下特征:(1) 生物量最高;(2) 总生产量/群落呼吸小,约为1;(3) 总生产量/生物量小;(4) 群落净生产量低;(5) 食物链(网)复杂多样;(6) 群落结构复杂;(7) 物种多样性最高;(8)
38、 生化多样性最高;(9) 生物与环境物质交换速度慢;(10) 矿质养分循环封闭;(11) 生物的生活周期长而复杂,生物体积大;(12) 群落稳定性高、熵低、信息多。24、陆地生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规律陆地生物群落地带性分布规律有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又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1) 纬度地带性是由于热量带沿纬度变化而变化,导致群落类型也随纬度变化依次更替,如亚洲大陆东岸从赤道向北极依次是热带雨林一常绿阔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北方针叶林一苔原。(2) 经度地带性是由于降水自沿海向内陆依次减少导致群落类型沿经度方向依次更替,如亚洲温带大陆东岸,由沿海向内陆依次是森林一草原一荒漠。(3)
39、垂直地带性是由于山地随海拔升高,温度和降水依次变化从而导致群落类型自下而上依次更替,如马来西亚的基那巴卢山,从下向上依次是山地雨林一山地常绿阔叶林一山地落叶阔叶林一山地针叶林一高山灌丛。25、山地的垂直地带性。(1) 山地随海拔高度升高,群落类型依次更替。(2) 山地带谱的基带就是当地的水平地带性群落。205(3) 湿润地区山地带谱类似于当地向高纬的纬度地带性群落系列,如(略)。(4) 干旱地区山地带谱由基带干旱类型向上逐渐过渡为湿润类型,但超过一定高度后,又向寒冷类型变化,如(略)。26、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1) 水平结构:水平结构是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主要表现在镶嵌性、复合体和群落
40、交错区。 镶嵌性是指群落内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配置现象。 复合体是指不同群落的小地段相互间隔的现象。 群落交错区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群落的过渡地带,其生境复杂多样,物种多样性高,某些种群密度大。(2) 垂直结构: 分层现象:A.地上成层现象;B.地下成层现象;C.动物种群的分层现象;D.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 层片,也是群落的结构部分,它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具有一定的环境。(3) 年龄结构。27、生物群落的外貌。生物群落的外貌特征包括生活型,叶性质和季相三项内容:(1) 生活型:植物的生活型是指植物长期受一定环境综合影响所表现的适应特征。(2) 叶性质:包括叶级,叶质,叶型
41、等,群落不同,叶性质不一样。(3) 季相:是外貌的动态变化随季节更替而变,季节越明显地区,群落季相救明显。28、生物群落的发育过程。(1) 发育初期特点:建群种明显;种类组成不稳定;每个物种个体数量不稳定; 群落结构尚未定型,层次不明显;群落内部特有小环境正在形成中。(2) 发育盛期特点: 种类组成稳定; 群落结构已定型,层次分化良好; 群落内特有小环境有较典型的特点; 通常建群种生长和更新正常。(3) 发育末期特点: 群落不断改造,群落内小环境导致原物种生存不利,尤其建群种生长渐弱,更新能力下降; 新物种不断迁入、定居并与原来生物竞争并处于竞争优势; 种类组成开始混杂; 原来的群落结构和内部
42、环境特点逐渐发生变化。29、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系列。(1) 裸岩:生境恶劣,无水无土壤,光照强烈,温差大。(2) 地衣群落阶段:地衣可忍耐裸岩生境,并以代谢酸和腐殖酸及有机质加速岩石风化为土壤。(3) 苔藓群落阶段:地衣所创造的生境迎来了苔藓植物,同时苔藓通过竞争又排挤了地衣,苔藓进一步风化岩石,并产生有机质,使土壤更加深厚,肥沃。2207(4)草本群落阶段:由于苔藓对环境的进一步改造作用,使得草本植物开始进入,并逐渐占据优势,草本植物对土壤及其他环境因子仍进行着改造作用。(5)灌木群落阶段:当草本群落把环境改造的更好时,需要更优越生境的灌木进入,与草本竞争并逐渐占据优势。(6)森林群落阶段:
43、灌木群落继续改造环境,使土壤更加深厚,群落内湿度、温度、光照,变得越来越有利于乔木生长,导致森林群落出现,由于森林群落于当地大气候最为适应、协调,所以演替停止。以上每个阶段都有相关的动物参与群落形成,美国群落在为下一群落创造适宜环境的同时,越为不利本身的生存和发展。30、水生演替系列。(1)浮游生物群落阶段:由于湖水较深,湖底光照弱,故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主。浮游生物不断死亡形成有机物沉底,流水携带泥沙沉积,使湖底上升,为下一群落创造条件。(2)沉水群落阶段:沉水群落的生物死亡形成有机物沉入水底,水中泥沙不断沉积使湖底继续上升,湖水变浅,为浅水环境的生物创造了条件。(3)浮叶根生群落阶段:湖
44、水浅时,浮叶根生植物竞争处于优势并排挤了沉水植物,随着浮叶根生植物不断死亡形成的有机物和泥沙的沉积,湖水进一步变浅,导致浮叶根生植物生长越来越不利。(4)挺水植物群落阶段:挺水植物适应更浅的水环境,它们不断死亡,不断形成有机质,逐渐使湖底露出水面。(5)湿生草本群落阶段:此阶段由于土壤蒸发和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土壤向中生环境转化,并伴随着中生草本的不断进入。(6)森林群落阶段:由于地下水位较深及土壤趋向于中生,木本植物不断进入,开始灌木为主,以后以乔木代替灌木,最终形成森林。以上每个阶段都伴随相关的动物与植物共同形成群落。每个阶段的生物群落为下一群落创造了适宜环境的同时,却越来越不利本身的生存和
45、发展。31、次生演替系列。(1)采伐基地阶段(草本群落阶段):乔木层消失,形成强光环境,阴生植物消失,阳生草本植物为主。(2)先锋树种阶段(阔叶树种阶段):云杉幼苗怕强光、霜冻,故喜光阔叶树首先进入草本群落,并很快成林。阔叶林的密闭造成林下弱光环境,不利本身幼苗生长,却为云杉幼苗生长创造了条件。(3)阴性树种定居阶段(云杉定居阶段,或针阔叶混交林阶段):云杉幼苗在阔叶林的荫蔽下逐渐长大于原阔叶树种形成混交状态。(4)阴性树种恢复阶段(云杉恢复阶段):当云杉高度超过阔叶树种后,由于阔叶树种不适应弱光环境,便逐渐退出,最终云杉林恢复。20考点五:生态系统生态学1、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的成
46、分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2、分解者:分解者也是异养生物。分解者把动植物残体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利用的简单化合物,并释放能量,作用与生产者相反。分解者有细菌、真菌、蚯蚓、螨等无脊椎动物。3、食物链: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我们把生物之间存在的这种传递关系称为食物链(foodchains)。4、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这就是食物网(foodweb)。5、负反馈:在生态系统中,当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会引起其它成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又反过来抑制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这种反馈作用就是负反馈。6、初级生产力: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是生态系统中的第一次能量固定,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或制造的有机物质就称为初级生产量或第一性产量。初级生产力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有机物质的生产量。即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的生产量。7、净初级生产量:在初级生产量(植物固定的太阳能)中,有一部分是被植物自己的呼吸(R)消耗掉了,剩下的部分才以有机物质的形式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殖,所以我们把这部分生产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netprimaryproduction,NP)8、总初级生产量:把包括植物呼吸消耗在内的全部生产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grossprimaryproduct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