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陕西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陕西省榆林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赠李白杜甫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戏赠杜甫李白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注葛洪:东晋道士,自号抱朴子,入罗浮山炼丹。李白好神仙,曾自炼丹药,并在齐州从道士高如贵受“道篆”(一种入教仪式)。杜甫也渡黄河登王屋山访道士华盖君,因华盖君已死,惆怅而归。两人在学道方面都无所成就,所以说“愧葛洪”。日卓午:正午太阳当顶
2、。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诗以“飘蓬”设喻,交代了两人因仕途失意而漫游,无所归宿的状态。B. 杜诗三、四句是诗人的规劝之词,“为谁雄”写诗人劝告李白不要再雄心勃勃。C. 李诗三、四句以“瘦”起问,以“苦”作答,形式新颖别致,给人以亲切之感。D. 两首诗都是赠诗,杜诗沉郁顿挫,李诗幽默诙谐,但都饱含彼此关切之情。15. 在杜甫笔下,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李白笔下,杜甫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陕西省金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314 题。庭中有奇树古诗十
3、九首庭中有奇树,绿树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萦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同时,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独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B.三四句描写主人公看见树上那美丽的花,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于是扳着树枝折下一枝开得最美的花,准备送给自己日夜思念的亲人。C.五六句写主人公得到花后,感到花香充满了自己襟怀和衣袖,但遗憾的是,自己所思念的人离得太远,无法送到亲人手中。D.整首诗围绕着折花这一主题展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似乎毫不相干的奇树的花叶枝
4、条里,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14.我们高中课本上也有一首选自古诗十九首的诗,你能写出他的名字吗?试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6分)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注释:将:岂;纪:经营14. 对这首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有酒斟酌之”意思是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B. “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5、。C. “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D. 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15.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概括说明主要表现了哪些乐趣,并具体分析这些乐趣是怎样表现的?陕西省汉中市部分校(一中系列)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登总持阁岑参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注总持阁:在长安城永阳坊、和平坊西半部大总持寺。诸天:天空。万井:古代一里为一井,万井形容面积宽广。诗中用来形容树之多。渭川:渭水。金仙:用金色涂抹的佛
6、像。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描写总持阁的高峻,有一种雄伟的气势,令人印象深刻。B. 这首诗先写景色后抒情,景物描写浓墨重彩,感情抒发酣畅淋漓。C. 这首诗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先写远眺总持阁,后写登上总持阁远眺。D. 这首诗的尾联意为:早知佛教清净之理,希望经常侍奉佛像。15.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主要表现之一就是运用大胆的夸张,这首诗其实很有李白式的浪漫,请结合前三联分析这一特点。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农林科技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秋风辞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
7、,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注:刘彻即汉武帝,公元113年,汉武帝刘彻带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泛舟河上,赏景设宴,与群臣饮酒,即兴作秋风辞。14.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二句以秋日最具特色的四个意象点明了季节时令特点,色彩斑斓,动静结合,勾勒出了一个清旷幽远、萧瑟凄凉的意境,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B. 五、六、七句铺写诗人与群臣共同宴游的场景,“泛、济、横、扬、鸣、发”等动作一一排列开来,将泛舟宴饮的热烈场面描绘得声情并茂。C. 最后收笔两句情感陡转
8、,发出“变徵之音”,乐极生悲,曲折而又缠绵地抒发了一代帝王对生命易逝盛年难再的悲慨。D. 全诗因景而生情,以情来串景,语言清丽明快,构思巧妙严谨,情感丰富深沉。15. 清代诗人沈德潜读此诗时批“离骚遗响”,请结合此评价简要赏析“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两句。陕西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陕西省榆林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赠李白杜甫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戏赠杜甫李白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
9、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注葛洪:东晋道士,自号抱朴子,入罗浮山炼丹。李白好神仙,曾自炼丹药,并在齐州从道士高如贵受“道篆”(一种入教仪式)。杜甫也渡黄河登王屋山访道士华盖君,因华盖君已死,惆怅而归。两人在学道方面都无所成就,所以说“愧葛洪”。日卓午:正午太阳当顶。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诗以“飘蓬”设喻,交代了两人因仕途失意而漫游,无所归宿的状态。B. 杜诗三、四句是诗人的规劝之词,“为谁雄”写诗人劝告李白不要再雄心勃勃。C. 李诗三、四句以“瘦”起问,以“苦”作答,形式新颖别致,给人以亲切之感。D. 两首诗都是赠诗,杜诗沉郁顿挫,李诗幽默诙谐,但都
10、饱含彼此关切之情。15. 在杜甫笔下,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李白笔下,杜甫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答案】14. B 15. 在杜甫笔下,李白是一个四处漂泊、怀才不遇的人,又是一个傲骨嶙峋、狂放不羁的人。在李白笔下,杜甫是一个穷困潦倒、苦心作诗、才华横溢的人。【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诗人劝告李白不要再雄心勃勃”错,“为谁雄”意思是说又有谁来欣赏你的勃勃雄心。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痛饮狂歌空度日”意思是,每天痛快地饮酒狂歌,白白地消磨日子;“飞扬跋扈为谁雄”意思是,像您这样意气豪迈的
11、人,如此逞雄究竟是为了谁?一个“狂”字,一个“傲”字,可见,李白是一个四处漂泊、怀才不遇的人,又是一个傲骨嶙峋、狂放不羁的人。“顶戴笠子”头上戴着竹笠,从外貌上描写杜甫穷困的形象。“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请问老兄自从分别以后为何如此消瘦?恐怕都因为这一段岁月里作诗太费辛苦。“太瘦生”强化了杜甫穷困潦倒、形容消瘦的形象;“作诗苦”揭示了杜甫“瘦”的原因。全诗描绘出一幅李白在饭颗山上遇见头戴着竹笠的杜甫的重逢情景,生动诙谐地塑造了杜甫的形象,杜甫是一个穷困潦倒、苦心作诗、才华横溢的人。陕西省金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2、)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314 题。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树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萦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同时,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独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B.三四句描写主人公看见树上那美丽的花,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于是扳着树枝折下一枝开得最美的花,准备送给自己日夜思念的亲人。C.五六句写主人公得到花后,感到花香充满了自己襟怀和衣袖,但遗憾的是,自己所思念的人离得太远,无法送到亲人手中。D.整首诗围绕着折花
13、这一主题展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似乎毫不相干的奇树的花叶枝条里,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14.我们高中课本上也有一首选自古诗十九首的诗,你能写出他的名字吗?试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6分)答案:13(3分)D【解析】折花并非主题,只是主人公思念亲人的行为表现,主题应是“但感别经时”,即因为亲人离别的时间相当长了,因而有感而发。考查内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能力。命题来源:古诗十九首 课标要求:语言积累,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审美体验,鉴赏文学作品。14涉江采芙蓉(2分)内容上的相同之处:都是通过采花的方式,抒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都抒发
14、了因路远无法将鲜花送达的痛苦心情。(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其他答案如果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考查内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命题来源:古诗十九首 课标要求:语言积累,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审美体验,鉴赏文学作品。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注释:将:岂;纪:经营14. 对这首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15、 “有酒斟酌之”意思是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B. “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C. “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D. 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15.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概括说明主要表现了哪些乐趣,并具体分析这些乐趣是怎样表现的?【答案】14. B 15. 志趣相投的好友们相聚登高赋诗之乐趣:通过场面描写表现出来,乐景衬托乐情。邻里乡亲和谐相处的乐趣:通过“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相思则披衣”“言笑”等细节描写表现出来。躬耕田园的悠游自得之乐趣,直抒胸臆,“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通
16、过与官场琐事缠身公务繁忙的情形进行对比,直接抒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官场世俗生活的厌烦。【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B.“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错误。诗句的意思是“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闲时相思,才见其友情的深挚。披衣而起,可见即使已经睡下,也无碍于随时相招。选项曲解文意,“夜不能寐”“彷徨”无中生有。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1)诗歌的开头,作者就勾画出了登高赋诗,不虚佳日的场面:“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赋诗。写出了志趣相投的好友们相聚登高赋诗之乐趣。“
17、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朋友过门,互相招呼,相聚在起,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我们仿佛听到了那亲切的招呼声,仿佛看到了他们喝酒时那悠然自得的样子。这里,人与人之间率真融洽的关系表现出来了。这又是一个生活场面。他们“农务各自归”,但“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这里紧接上两句,写闲暇时的情景: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聚集在一起谈谈笑笑没有厌足的时候。表现邻里乡亲和谐相处的乐趣。“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意思是,此情此趣岂不美,切勿将它轻抛弃。衣食须得自料理,躬耕不会白费力。直接抒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官场世俗生活的厌烦。(2)这首诗
18、写法上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诗人注意选取农村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场面进行描写,比如:登高赋诗、斟酒品尝、躬耕农田、披衣相访。既写了室内生活,也写了室外的生活;既写了躬耕的辛劳,又写了赋诗言笑的畅快。这些不同地点的生活场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充分地表现了农村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气氛。另外,典型细节恰到好处的运用,也是这首诗的一个明显的特点。“过门更相呼”,活脱脱地写出了朋友之间兴趣盎然、无拘无束的生活情景;“相思则披衣”,写出了邻里之间相思的迫切情状。还有,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直接抒发躬耕田园的乐趣,如“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直接抒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官场世俗生活的厌
19、烦。陕西省汉中市部分校(一中系列)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登总持阁岑参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注总持阁:在长安城永阳坊、和平坊西半部大总持寺。诸天:天空。万井:古代一里为一井,万井形容面积宽广。诗中用来形容树之多。渭川:渭水。金仙:用金色涂抹的佛像。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描写总持阁的高峻,有一种雄伟的气势,令人印象深刻。B. 这首诗先写景色后抒情,景物描写浓墨重彩,感情抒发酣畅淋漓。C. 这首诗采用了移步换
20、景的写法,先写远眺总持阁,后写登上总持阁远眺。D. 这首诗的尾联意为:早知佛教清净之理,希望经常侍奉佛像。15.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主要表现之一就是运用大胆的夸张,这首诗其实很有李白式的浪漫,请结合前三联分析这一特点。【答案】14. B 15. 首联“逼诸天”“近日边”运用夸张手法来表现总持寺阁高耸入云的势态。颔联写登临总持阁后极目所见,天晴时大片树林尽收眼底,烟霭笼罩时五陵也可历历在目,运用了夸张手法。颈联写凭靠栏杄,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也运用了夸张手法。(意思答对即可)【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感情抒发酣畅淋漓”错,这首诗的逻辑依然
21、是先写景色然后在结尾处加上个人感喟,谈不上“感情抒发酣畅淋漓”;另外“浓墨重彩”也不够准确。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根据题干“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主要表现之一就是运用大胆的夸张,这首诗其实很有李白式的浪漫,请结合前三联分析这一特点”,可知“这一特点”就是指夸张的手法,所以重点分析前三联中夸张手法的运用即可。“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总持阁高峻直逼云天,登上楼阁好像靠近日边。这句总写总持阁的高峻,诗人用了眺望的视角来写,“逼诸天”、“近日边”,这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既是写所见,又是写感觉。“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晴天俯视,万井之树尽收眼底,五陵烟雾迷茫动人愁思
22、。颔联描写了登临总持阁后俯视的所见:村落历历在目,郊外烟霞弥漫,笼罩着五陵,“开万井树”“看五陵烟”也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使高阁的形象更具体。“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颈联“低秦岭”“小渭川”的表达效果与杜甫的“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的手法,拿这样的秦岭渭河来突出总持阁之高。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农林科技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秋风辞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23、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注:刘彻即汉武帝,公元113年,汉武帝刘彻带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泛舟河上,赏景设宴,与群臣饮酒,即兴作秋风辞。14.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二句以秋日最具特色的四个意象点明了季节时令特点,色彩斑斓,动静结合,勾勒出了一个清旷幽远、萧瑟凄凉的意境,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B. 五、六、七句铺写诗人与群臣共同宴游的场景,“泛、济、横、扬、鸣、发”等动作一一排列开来,将泛舟宴饮的热烈场面描绘得声情并茂。C. 最后收笔两句情感陡转,发出“变徵之音”,乐极生悲,曲折而又缠绵地抒发了一代帝王对生命易逝盛年难再的悲慨。
24、D. 全诗因景而生情,以情来串景,语言清丽明快,构思巧妙严谨,情感丰富深沉。15. 清代诗人沈德潜读此诗时批“离骚遗响”,请结合此评价简要赏析“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两句。【答案】14. A 15. 在手法上:沿袭了离骚常用的比兴手法,由兰之秀及菊之香起兴,并以兰菊喻佳人,由物及人,引发出对“佳人”的无尽思念。在内容上:正如屈原以美人比喻自身理想美政一样,一代帝王汉武帝在此处可以理解为不仅表达对佳人的怀念,也表达自己对宏伟大业的追求,抑或还有对贤才英士的渴望与思慕。在形式上:诗人还沿用了楚辞体的常有调式,如同离骚一样,以“兮”为间顿,节奏感强。【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理
25、解和鉴赏能力。A项,“动静结合”理解错误,“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皆为动景;“萧瑟凄凉的意境”中“凄凉”一词,氛围用词稍重。故选A。【1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鉴赏能力。本题要求从“离骚遗响”的角度简要赏析“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两句。学生只要从手法、内容、形式三个角度分析,意思正确即可。首先,沿袭了离骚的比兴手法,用香草(兰菊)喻佳人,用兰、菊起兴;其次,汉武帝对佳人的怀念亦是对美政的渴求与人才的期盼;最后,以“兮”为间顿,形式上与离骚如出一辙。【点睛】诗歌鉴赏的客观选择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