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服务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管理制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饭店服务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管理制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资料.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饭店服务公司 危险源辨识、评价管理制度 1 目的 对企业所有经营、服务、作业过程活动的人员、场所、设施以及 运行、作业设备产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风险的重要程度,确定、更新重要危险源,以及对其进行管理并为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 标、方案及运行控制提供依据,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级别和财产损失,为体系的持续改进产生更大绩效。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企业经营活动、服务全过程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 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3术语和定义 3.1 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疾病的根源、状态、行为或其组合。3.2 风险 危险事件发生或暴露其中可能性和由事件或曝露其中导致伤害 或疾病严重程度的组合。3.
2、3 风险评价 评估采取了任何适当的控制措施后,危害因素造成的风险是否可 以接受的过程。4.职责 4.1 总经理负责批准企业重要危险源和控制措施清单。4.2 安保部 负责组织各类人员对企业存在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负责组织企业重要危险源的收集整理和对风险控制的策划;负责确认与更新企业重要危险源和不可接受风险。4.3 各部门参与实施危险源辨识评价工作。5.管理内容与要求 5.1 危险源的辨识 5.1.1 危险源的辨识应考虑以下因素: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人员的行为、能力及其他人为因索;来自工作场所外部会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之下的人员造成 不利于
3、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来自工作场所周边、由组织控制下的与工作有关的活动产生的 危险源;工作场所中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不论由组织或其他部门 提供;组织、组织的活动或材料的变化或已纳入计划的变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临时的变化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方法的实施有关的适用的法定义 务;工作场所、过程、装置、机械、设备、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 设计,包括其与人的能力相适应。5.1.2 作业活动和场所的划分通常包括:公共场所:如会议室、大厅等;作业活动场所:如作业场所、运行场所、抢修现场、施工现场、仓库等;产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风险的重要程度确定更新重要危险
4、源以及对其进行管理并为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方案及运行控制提供依据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级别和财产损失为体系的持续改进产生更大绩效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害疾病的根源状态行为或其组合风险危险事件发生或暴露其中可能性和由事件或曝露其中导致伤害或疾病严重程度的组合风险评价评估取了任何适当的控制措施后危害因素造成的风险是否可以接受的过程职责总经理负责批准企业重的收集整理和对风险控制的策划负责确认与更新企业重要危险源和不可接受风险各部门参与实施危险源辨识评价工作管理内容与要求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的辨识应考虑以下因素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合同方各种设备设施:如运行设备、作业设备、特种设备、机
5、械设备 等;危险作业活动:如高处作业、动火作业等;特种作业活动:如特种设备操作、起重作业等。5.1.3 危险源的分类按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分类辨识:5.1.3.1 按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后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 害方式等,结合企业实际,将危险源分为十四大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 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 落;(10)坍塌;(11)化学性爆炸;(12)物理性爆炸;(13)中 毒和窒息;(14)其它伤害等。5.1.3.2 按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时,将危险源分为六大类: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和
6、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其它危险和有害因素。5.1.4 危险源辨识的信息收集:5.1.4.1 危险源的辨识应覆盖企业所有活动场所、活动过程、进 入活动场所的所有人员以及运行、作业活动的所有设备设施。5.1.4.2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充分考虑危险源的三种时态 产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风险的重要程度确定更新重要危险源以及对其进行管理并为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方案及运行控制提供依据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级别和财产损失为体系的持续改进产生更大绩效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害疾病的根源状态行为或其组合风险危险事件发生或暴露其中可能性和由事件或曝露其中导致伤害或疾病严重程度的
7、组合风险评价评估取了任何适当的控制措施后危害因素造成的风险是否可以接受的过程职责总经理负责批准企业重的收集整理和对风险控制的策划负责确认与更新企业重要危险源和不可接受风险各部门参与实施危险源辨识评价工作管理内容与要求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的辨识应考虑以下因素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合同方过去: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过去遗留的危险源;现在: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在现有(或拟定)的控制措施下的 危险源;将来: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将来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源。5.1.4.3 考虑危险源的三种状态 正常(常规):在进行正常的作业活动时存在的危险源,如电 气设备、机械设备以及其它设备设施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或
8、人的不安全 行为等;异常(非常规):在作业活动中不能按正常的活动、经营、服 务流程进行可能发生的危险源,如电气、机械设施设备的试运转、维 修、停机及发生故障时的危险源、恶劣天气(风雾天、雨雪天、高温 寒冷天)作业时等危险源;紧急(事故):主要指在作业活动中不能预见因素可能发生重 大事故或灾害,如地震、发生火灾爆炸、交通事故、高处坠物等危险 源。5.1.5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询问和交流;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等;分析以往事件等。5.2危险源的风险评价 521危险源风险评价的步骤:确定各作业活动及场所的危险源;对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产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风险的重要程度确定更新重
9、要危险源以及对其进行管理并为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方案及运行控制提供依据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级别和财产损失为体系的持续改进产生更大绩效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害疾病的根源状态行为或其组合风险危险事件发生或暴露其中可能性和由事件或曝露其中导致伤害或疾病严重程度的组合风险评价评估取了任何适当的控制措施后危害因素造成的风险是否可以接受的过程职责总经理负责批准企业重的收集整理和对风险控制的策划负责确认与更新企业重要危险源和不可接受风险各部门参与实施危险源辨识评价工作管理内容与要求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的辨识应考虑以下因素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合同方确定风险的危险危害程度;最终确定企业的重要
10、危险源。522危险源采用作业条件危害性评价法(LEC法)对危险源进 行定量评价。计算公式:LX EX C 公 式中:D一一危险等级评价标准分值,取值见表四;L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取值见表一;E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取值见表二;C 一旦发生事故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取值见表 表一 发生事故可能性大小(L)分值数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产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风险的重要程度确定更新重要危险源以及对其进行管理并为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方案及运行控制提供依据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级别和财产损失为体系的持续改进产生更大绩效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害疾病的根源状态行为或其组合风险危
11、险事件发生或暴露其中可能性和由事件或曝露其中导致伤害或疾病严重程度的组合风险评价评估取了任何适当的控制措施后危害因素造成的风险是否可以接受的过程职责总经理负责批准企业重的收集整理和对风险控制的策划负责确认与更新企业重要危险源和不可接受风险各部门参与实施危险源辨识评价工作管理内容与要求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的辨识应考虑以下因素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合同方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是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表二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值数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
12、作时间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仅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的暴露 表三 发生事故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C)分数值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40 灾难,数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财产损失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 7 严重,重伤,或较小的财产 产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风险的重要程度确定更新重要危险源以及对其进行管理并为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方案及运行控制提供依据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级别和财产损失为体系的持续改进产生更大绩效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害疾病的根源状态行为或其组合风险危险事件发生或暴露其中可能性
13、和由事件或曝露其中导致伤害或疾病严重程度的组合风险评价评估取了任何适当的控制措施后危害因素造成的风险是否可以接受的过程职责总经理负责批准企业重的收集整理和对风险控制的策划负责确认与更新企业重要危险源和不可接受风险各部门参与实施危险源辨识评价工作管理内容与要求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的辨识应考虑以下因素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合同方3 重大,致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 1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 5.3重要危险源的确定 531 危险源风险等级的划分:按 D值的大小,分为五个等 级,见表四。表四 危险等级评价标准(D=LX CX E)D值 风险等级 危险危害程度 措施要求 32
14、0 V级 极其危害,不能继续作业 停止作业整改 160320 W级 高度危害,需立即整改 立即整改 70 160 皿级 显著危害,重要控制 重要加强控制 20 70 H级 般危害,需要控制 保持控制措施 V 20 I级 稍有危害,需要注意 加以关注 5.3.2重要危险源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a)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b)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没有采取有效整改措施的;c)直接观察可能导致事故,但无适当控制措施的;d)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e)D 值70 的。5.3.3 D值在160分以上的为不可接受风险,应立即组织整改,采取了适当措施后重新评价,直至达到可接受程度。产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
15、价风险的重要程度确定更新重要危险源以及对其进行管理并为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方案及运行控制提供依据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级别和财产损失为体系的持续改进产生更大绩效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害疾病的根源状态行为或其组合风险危险事件发生或暴露其中可能性和由事件或曝露其中导致伤害或疾病严重程度的组合风险评价评估取了任何适当的控制措施后危害因素造成的风险是否可以接受的过程职责总经理负责批准企业重的收集整理和对风险控制的策划负责确认与更新企业重要危险源和不可接受风险各部门参与实施危险源辨识评价工作管理内容与要求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的辨识应考虑以下因素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合同方5.4危险源的控
16、制措施策划 5.4.1 针对不同的危害等级的控制措施要求,基于以下顺序对降 低风险予以考虑,确定危险源控制措施:a)消除;b)取代;c)工 程控制;d)标识,警告和(或)管理控制;e)个体防护用品。5.4.2 对于重要危险源,必须规定控制措施,通常有以下几种:制订并执行管理制度、重要部位检查制度、安全警示标志设立 要求、操作规程等文件;对人员进行培训和上岗控制,如通过安全及技能培训、安全知 识宣传、安全演练,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等;现场控制措施,如监护、隔离、通风、警示标识等;监视和测量措施,如定期检测、现场数据监控等;个体防护,包括配备相应的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的购置、发放、使用等
17、;编制应急预案、消防器材和应急设施的配备等。5.5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策划的管理流程 5.5.1 安全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和评价,认真填写危 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5.5.2 安全生产委员会对提报的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表 进行审核,发现较多问题,将相关人员进行修改,直至形成可供风险 评价的文本。5.5.3 安全生产委员会根据危险源辨识和初步风险评价的结果,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参加的风险评价,分别确定企业控制的重要危险 源;形成企业的重要危险源和控制措施清单,报总经理批准。5.6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更新 产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风险的重要程度确定更新重要危险源以及对其进行管
18、理并为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方案及运行控制提供依据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级别和财产损失为体系的持续改进产生更大绩效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害疾病的根源状态行为或其组合风险危险事件发生或暴露其中可能性和由事件或曝露其中导致伤害或疾病严重程度的组合风险评价评估取了任何适当的控制措施后危害因素造成的风险是否可以接受的过程职责总经理负责批准企业重的收集整理和对风险控制的策划负责确认与更新企业重要危险源和不可接受风险各部门参与实施危险源辨识评价工作管理内容与要求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的辨识应考虑以下因素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合同方5.6.1 每年年初由公司安保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危险源辨 识
19、与风险评价的更新工作,如无大幅度更新,流程可适当简化,具体 由主管副总经理确定。5.6.2 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识别更新和评价危险源:发生重大事故,需进行原因分析或借鉴教训时;计划使用新的机械设备或材料、采用新技术措施等;法律、法规的更新或变化;计划有相关方到现场实施新的作业活动时;经营活动、服务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时;公司安保部组织相关人员对企业经营活动及服务活动过程中 可能出现的新的危险源进行评价,对发现的新的危险源,应提出相应 的控制措施;当相关方在企业活动中产生新的危险源时,应进行危险源辩识 和风险评价,形成临时的或阶段性的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控制措 施,具体按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的有
20、关要求执行。5.7 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结果的运用 5.7.1 当危险源发生变化或更新时,安全员负责及时将新的辨识 和评价的结果通知各类人员,并组织学习。5.7.2 在制定培训需求计划时,应考虑危险源评价结果。6.附件 6.1 危险源辨识评价记录 6.2 重要危险源控制措施清单 产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风险的重要程度确定更新重要危险源以及对其进行管理并为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方案及运行控制提供依据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级别和财产损失为体系的持续改进产生更大绩效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害疾病的根源状态行为或其组合风险危险事件发生或暴露其中可能性和由事件或曝露其中导致伤害或疾病严重程度的组合风险评价评估取了任何适当的控制措施后危害因素造成的风险是否可以接受的过程职责总经理负责批准企业重的收集整理和对风险控制的策划负责确认与更新企业重要危险源和不可接受风险各部门参与实施危险源辨识评价工作管理内容与要求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的辨识应考虑以下因素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合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