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导学案设计小学教育小学考试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导学案设计小学教育小学考试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1 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导学案设计 课题 图形的运动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课件演示,直观形象地再现图形变换的过程。通过课件演示,学生对于图形的变换过程一目了然,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有条理地表述图形变换的过程,巩固平移和旋转的知识,突出教学重点。2.操作交流,体验图形变换的多种方法。在图形的变换中得到了同样的变换,但思考的角度不同,常常会引出不同的操作过程。因此,本设计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再组织大家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不同的具有个性的操作方法。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七巧板 方格纸 三角尺
2、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图形的运动(1)教学环节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2 页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6 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1)什么是平移和旋转?平移和旋转有什么特点?(2)用两个三角形设计一个图案,说一说你是怎样设计的。2.导入新课,交代新知。1.回答问题。(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围着一个点或轴转动的现象称为旋转。(2)设计与操作,同桌互相说出变换过程,并汇报。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将三角形绕点 A逆时针旋转 180。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8 分钟)1.
3、(课件出示教材 32 页上面和中间例题)探究将图和图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上的方法。(1)引导学生思考:怎样通过平移和旋转将图和图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上?(2)组织学生拿出方格纸、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动手移一移,转一转。课件演示直观形象地再现图形变换的过程通过课件演示学生对于图形的变换过程一目了然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有条理地表述图形变换的过程巩固平移和旋转的知识突出教学重点操作交流体验图形变换的多种方法在图形的变换中得到操作再组织大家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不同的具有个性的操作方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七巧板方格纸三角尺三角形平行边形教学过程第课时图形的运动教学环节第页学习必备欢迎下
4、载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说一说你是怎样设计的导入新课交代新知回答问题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围着一个点或轴转动的现象称为旋转设计与操作同桌互相说出变换过程并汇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3 页(3)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变换过程。(教师相机课件演示)2.(课件出示教材 32 页下面例题)组织学生按照下面的流程探究将三角形进行旋转、平移的方法。(1)想象变换后的图形所在的位置。(2)动手操作。(3)交流画法。(4)学生汇报,教师课件配合演示。1.(1)观察、思考、小组内交流。(2)操作并选代表汇报。(3)描述变换过程。图先向上平移
5、4 格,再向左平移 10 格。图先向左平移 9 格,再绕直角顶点逆时针旋转 90。或图先向左平移 10 格,再向上平移 4 格;图先绕直角顶点逆时针旋转 90,再向左平移 9 格。方法不唯一。2.想象、操作、交流、汇报。先找准旋转中心点 O,再把短的直角边绕点 O顺时针旋转90并画出相对应的线段,接着把长的直角边绕点 O顺时针旋转 90并画出相对应的线段,再连接,得到图形B。然后找到图形 B的顶点,画出每个顶点向右平移 5 格后的对应点,再连接,就得到图形 C。2.三角形 ABC经过怎样的变换才能得到三角形 ABC?3.画出下图先绕点 O逆时针旋转 90,再向下平移 3 格后的课件演示直观形象
6、地再现图形变换的过程通过课件演示学生对于图形的变换过程一目了然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有条理地表述图形变换的过程巩固平移和旋转的知识突出教学重点操作交流体验图形变换的多种方法在图形的变换中得到操作再组织大家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不同的具有个性的操作方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七巧板方格纸三角尺三角形平行边形教学过程第课时图形的运动教学环节第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说一说你是怎样设计的导入新课交代新知回答问题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围着一个点或轴转动的现象称为旋转设计与操作同桌互相说出变换过程并汇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学习必备
7、欢迎下载 第 4 页 图形。三、巩固新知。(10 分钟)1.完成教材 33 页“练一练”1 题。(通过思考、操作,使学生能清楚地描述图形的变换过程,巩固图形变换的方法)2.完成教材 33 页“练一练”2 题。(在具体的操作中培养学生操作与描述相结合的能力,使每一个操作的动作与规范的数学语言结合起来)3.鼓励学生用手中的七巧板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1.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说出变换的过程。2.动手操作,展示作品。3.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摆一摆,自己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并说出自己的设计过程。4.用平移或旋转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四、课堂总结。(6 分钟)
8、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批注 第 2 课时 图形的运动(2)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课件演示直观形象地再现图形变换的过程通过课件演示学生对于图形的变换过程一目了然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有条理地表述图形变换的过程巩固平移和旋转的知识突出教学重点操作交流体验图形变换的多种方法在图形的变换中得到操作再组织大家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不同的具有个性的操作方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七巧板方格纸三角尺三角形平行边形教学过程第课时图形的运动教学环节第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说一说你是怎样设计的导入新课交代新知回答问题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
9、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围着一个点或轴转动的现象称为旋转设计与操作同桌互相说出变换过程并汇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5 页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6 分钟)1.组织学生说一说三角形 ABC是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三角形ABC的。2.组织学生到台上演示。3.导入新课,交待新知。1.汇报变换方法。2.边演示边描述。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1)画出六边形先向下平移 3 格,再向右平移 2 格后的图形。(2)画出小旗绕点 O逆时针旋转 90后的图形。二、实践探究。(18 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 33 页“试一试”。2.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将图 2“还原”为图
10、 1?3.与同伴交流后记录还原的过程。4.鼓励学生利用学具,按照自己的思考过程动手操作,还原成原来的图形。5.组织学生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让学生体验方法的多样性)1.理解题意。2.独立思考问题。课件演示直观形象地再现图形变换的过程通过课件演示学生对于图形的变换过程一目了然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有条理地表述图形变换的过程巩固平移和旋转的知识突出教学重点操作交流体验图形变换的多种方法在图形的变换中得到操作再组织大家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不同的具有个性的操作方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七巧板方格纸三角尺三角形平行边形教学过程第课时图形的运动教学环节第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
11、说一说你是怎样设计的导入新课交代新知回答问题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围着一个点或轴转动的现象称为旋转设计与操作同桌互相说出变换过程并汇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6 页 3.同伴之间交流自己的还原方法,并记录还原的过程。4.动手操作,汇报。(将 A卡片向右移动 2 格;将 B卡片先向上移动 2 格,再向左移动 2 格,最后绕右下角的点逆时针旋转 90)5.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2.风车图形中的 4 个三角形是如何变成长方形的?三、拓展提高。(10 分钟)1.完成教材 34 页“练一练”3 题。(通过观察、思考、想象、记录,加深对的图
12、形的运动的认识)2.完成教材 34 页“练一练”4 题。1.先观察思考,然后记录还原的过程,并与同伴交流。2.想象四个图形的运动过程,独立记录,全班交流。3.左图通过怎样的变换得到右图?四、课堂总结。(6 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课件演示直观形象地再现图形变换的过程通过课件演示学生对于图形的变换过程一目了然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有条理地表述图形变换的过程巩固平移和旋转的知识突出教学重点操作交流体验图形变换的多种方法在图形的变换中得到操作再组织大家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不同的具有个性的操作方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七巧板方格纸三角尺三角形平行边形教学过程第课时图形的运动教学环节第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说一说你是怎样设计的导入新课交代新知回答问题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围着一个点或轴转动的现象称为旋转设计与操作同桌互相说出变换过程并汇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