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同步(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同步(Word版含解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一、单选题1.对16世纪以前的中医药学进行了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的是(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农政全书D.本草纲目2.在古代中国,疾疫往往被认为是鬼神的作为或阴阳失序(疫气说)所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人自办刊物中,微虫(细菌)致疫的解释日益增长,疫气说则呈递减趋势,鬼神致疫说则基本绝迹了。这些变化表明( )A国人普遍接受西方医学知识B鬼神致疫说已被医学界遗弃C西方文明不断冲击传统认知D晚清政府重视公共卫生教育3.1879年,美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圣约翰书院,1905年更名为圣约翰大学,后来其部分系科与教师被并入华东师范大学。1906年
2、,英、美两国的6个教会共同创办了北京协和医学堂,即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前身。据以上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有必要对传教士传教权的评价做根本性的调整B.外国传教士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C.美国教会在当时在华各国教会中影响力最大D.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在日益加深4.天花最早被欧亚大陆的居民所认知,并在那里成为地方病。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木乃伊面部就有天花瘢痕。古代印度的梵文典籍已提到天花和疗法。这表明( )A.天花只在农业社会传播B.天花首先在印度被彻底消灭C.人类与天花斗争的历史久远D.天花病毒成为世界性传染病5.晚清时期的点石斋画报图文并茂地反映了百年前中国的社会状况
3、。下面是其中一幅图画西医治病(画中字为:都中施医院之西医某君,初次莅华,未谙言语,而治病给药必须详询,方知病之原委。有西女某,教中人,亦好善为怀者,愿代某君喉舌之司故赴院病人日以百计)。这反映了( )A.中医中药渐趋衰弱B.西医西药广泛传播C.报刊商业功能增强D.西学东渐有所发展6.1102年,宋徽宗下诏在诸路建立“安济坊”,规定“以病人轻重而异室处之,以防渐染”,又建立独立的厨舍,“以为汤药饮食人宿舍,及病人分轻重异室”。这说明( )A.朝廷重视防疫方法的创新与应用B.民间医家是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C.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全面建立D.疫情蔓延和疾病传播得到有效遏制7.汉书记载.元始二年(公元
4、2年)四月,郡国发生大旱灾、蝗灾,瘟疫大流行。朝廷在长安城中建邸舍房屋200区,将灾民中的染病者安置在其中,进行隔离医治,以防止相互传染。由此可知( )A.汉代各种疫情灾害频发B.汉皇室对疫情不闻不问C.政府主导抗击瘟疫疫情D.汉朝开始中药治疗瘟疾8.清代医学家王清任(1768一1831年)曾亲至刑场,观察人体脏器,发现古书所绘与实际不符之处,绘成亲见改正脏腑图二十五种。他还在医学实践基础上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新说。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医学的经验性特征B.西学东渐影响医学发展C.中医医学的近代化趋向D.经世致用成为时代精神9.中国最早的神农本草经只记载药物365种,后来便“代有增附
5、”。汉末的名医别录、唐代的唐本草、北宋的开宝本草、元代的本草衍义补遗等,都次第有所增加。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录的药物达到1892种。这表明中医药学( )A.理论体系规范严谨B.研究方法科学先进C.传承发展前代药学D.独步世界医学之林10.中国古代疫灾分布的总体特征是城市重于乡村,都城重于一般城市,人口稠密地区重于人口稀少地区,自然疫源地区重于非疫源地地区,自然灾害多发地区重于自然灾害少发地区。形成中国疫灾分布的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A.医学理论研究的落后B.对疫病传播途径的认识不足C.疫病防治措施的落后D.城乡二元体制的弊端的影响11.1915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收购了“北京协和医学堂
6、”,并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当时,该学院全部采用英文教学,入学标准按照美国优秀医学院的标准,为教师提供世界水准的丰厚工资和福利保障。北京协和医学院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有利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B.改善了中国社会的医疗卫生状况C.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D.有助于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12.大国医是一部表现我国中医的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获得观众一致好评。在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中,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的是( )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神农本草经D.本草纲目13.古代监狱人员密集,环境恶劣,疫病频发。对此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宋真宗下令“除杀人者论如律”
7、,“每岁暑热”则“杂犯死罪降流,流、徒递降杖、笞释之”并亲自监督官员对该项诏令的实施情况自此夏季释放犯人便成为定制。这表明( )A.北宋对杀人犯处罚严苛B.北宋重文轻武,刑罚宽松C.北宋政府重视疫病防控D.北宋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14.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这一思想( )A.不利于中医向现代化发展B.否定了人对自然的作用C.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D.是汉代儒学发展的产物15.中国最早的神农本草经只记载药物365种,后来便“代有增附”,南朝梁代的本草经集注、唐朝的唐本草、北宋的开宝本草、元朝的本草衍义补遗等,都次第有所增加,到李时珍的本草
8、纲目,记录的药物达1892种。这表明中医药( )A.理论体系规范严谨B.研究方法科学先进C.独步世界医学之林D.继承发展前代药学16.人类与瘟疫的抗争从未停止,一些世界名画记录了“战疫史”。意大利画家皮耶特布鲁格尔在1562年绘制的板面油画死亡的凯旋,记录了这场让人类历史陷入绝望的黑死病瘟疫。这场疫情对欧洲历史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许多人开始信奉科学胜过信奉上帝B.欧洲社会从中世纪走向了文艺复兴C.改变了欧洲乃至全世界文明的方向D.使人们更加信仰天主教的说教二、材料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周设巫祝,负责驱除疠疫;人们通过表演“傩”戏,取悦神祇。西汉元康二年宣帝诏:“其令郡
9、国被灾甚者,毋出今年租赋。”东晋葛洪著肘后备急方,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最早记载天花、恙虫病。唐律疏议载:“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明代隆庆年间,宁国府天花流行,当地医师用人痘接种法进行防疫。英人琴纳发明的牛痘接种法于嘉庆十年传入我国,并逐渐取代人痘接种法。摘编自梁峻中国古代防疫资鉴材料二 与中世纪相比,近代早期英国防疫对策呈现明显世俗性特征。在伊丽莎白女王(15581603年在位)前,英国深陷内乱,中央政府无力应对疾病,防疫措施很大部分来自欧洲大陆国家的经验。为应对1665年大瘟疫,尽管有信徒对防疫措施进行抵制,伦敦市政当局依然强制推行诸多措施来防控疫情
10、扩散。后来英国王室专门在牛津大学建立国家公共卫生指导中心,为国家防疫减灾提供医学咨询。摘编自陈凯鹏论近代早期英国防疫对策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疫情防控措施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影响近代英国防疫的因素。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伦敦于14991665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为防控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政府严禁疫区人员流动,以防止疫情扩散。政府积极加强公共卫生建
11、设,以消除疫病滋生条件。为确保法令有效实施,市政当局还专门命几个临时委员会具体负责。在这些法令基础上,英国政府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决定向全国征收“普通税”以建立济贫基金,来救助那些因为瘟疫、灾荒四处流浪的乞丐和流民。由于政府救济.许多家庭愿意接受隔离,这使得英国的防疫工作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据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材料二 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疫情出现后,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
12、,向灾民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有官员曾上书说:“今之皆知救荒,而不知救疫。”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认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现,这种观念使人丧失了与疫病积极斗争的意志,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责任也趁机推卸。瘟疫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崇祯十六(1643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7个月时间,就造成了20万人死亡,蔓延势烈,形势惨重。据程扬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府防疫措施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防疫观念产生的背景并简析其影响。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本题
13、考查本草纲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D项正确;西汉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东汉张仲景编写的伤寒杂病论和明代徐光启的农学著作农政全书,均没有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A、B、C三项错误。2.答案:C解析:3.答案:B解析:A项“根本性”说法错误,故排除;由材料可知,外国传教士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故B项正确;仅凭材料无法体现“美国教会在当时在华各国教会中影响力最大”,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外国传教士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并非强调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故D项错误。4.答案:C解析:材料提到天花在人类历史上形成于一万年前,这
14、说明人类遭受天花之灾历史久远,同时也在与此疫病做斗争,故选C项。天花在工业社会也有传播,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天花被消灭,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欧洲和美洲,排除D项。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西医对中国的影响。根据晚清时期点石斋画报刊登的西医治病中的场景和画中文字解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中国人对西医作用的认可,西学东渐有所发展,D项正确;“中医中药渐趋衰弱”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仅凭一个看病的画面无法证实西医西药广泛传播,且这幅画体现的不是报刊的商业功能,A、B、C三项排除。6.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皇帝下诏建立防治疾病的安济坊和救治病人的独立厨舍,并且积极救治,方法创新,A项符合题意。
15、皇帝和朝廷代表的是官方,B项“民间医家”错误;C项“全面建立”表述错误;材料仅说明了朝廷的措施,无法得出结果,D项结论无法得出,排除。7.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朝廷的作为可以得出,汉代政府主导抗击瘟疫疫情,故C正确。材料中只提到“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疫情灾害,不能体现“各种疫情灾害频发”,故排除A。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错在“开始”,均排除。故选:C。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医学的近代化。医学近代化,不仅指医学发现和医学成果,更是指医学研究方法。近代科学是实验医学、理论医学,王清任的医学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特点,C项正确;材料强调实验和观察,A项排除;材料未能体现中医受到西方影
16、响,B项排除;经世致用是为学求务实、以济世安民为己任,D项排除。9.答案:C解析:本题结合时空观念考查中医药学的发展。材料“代有增附”“都次第有所增加”说明中医药学对于前代药学的继承和发展,C项正确;理论体系规范严谨不是材料主旨,A项错误;古代药学研究大多是经验总结,方法并不一定科学,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和世界医学比较的信息,D项错误。10.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都城人口密集,城市人口的密度高于乡村,由于中国古代对疫病缺乏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人口越密集的地方,疫病扩散越快,C项正确。医学理论的落后是相对的,不能成为城市疫情重于乡村等的原因,排除A项;B项包含在C项中;城乡二元体制是新中国成
17、立初期建立的,排除D项。1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该学院全部采用英文教学,入学标准按照美国优秀医学院的标准”可知,该学院的运行几乎全部仿照西方标准,这有利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故A项正确;仅靠一所医学院做不到“改善了中国社会的医疗卫生状况”“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故B、C两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变迁,排除D项。12.答案:A解析:13.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由于古代监狱人员密集,环境恶劣,疾病频发,因此宋真宗下令,每到夏季便进行“虑囚”来降低监狱人员的密度,以避免牢狱疫病流行,故C项正确。材料只表明“杀人者论如律”,其不在“虑囚”的范围之内,这并不能说明北宋对杀人犯
18、处罚严苛,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北宋夏季“虑囚”的原因是监狱环境恶劣,疫病频发,这并不能说明刑罚宽松,故排除B项。由材料可知,政府是出于防疫的目的而释放囚犯,并不能说明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故D项错误。14.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可以看出黄帝内经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契合,即顺应自然才能强身健体,因此C项正确。这一思想并没有错误,是符合现代医学观点的,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自然对人的重要意义,B项错误;黄帝内经主要受到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D项错误。15.答案:D解析:材料中“代有增附”“都次第有所增加”说明古代中医药对前代药学的继承和发展,故D项正确。理论
19、体系规范严谨不是材料主旨,A项错误;古代药学研究大多是经验总结,其方法并不科学,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和世界医学对比的信息,C项错误。16.答案:D解析:17.答案:(1)变化:由通过迷信治疫到医学防疫;由祈祷神灵到关注民生,减轻百姓负担;由控疫到防疫;由经验总结转为医学成果;防疫法制化;由国内防疫到吸收国外经验。(2)因素:文艺复兴推动英国防疫的世俗化;16世纪英国政局动荡,影响中央政府防疫,经验主要来自欧洲大陆;宗教改革运动打击教会权威,加强世俗政府权力;近代科技发展为英国防疫减灾提供保障。解析:本题考查中英疫病及其防治措施。(1)据材料一“西周设巫祝,负责驱除疠疫”“明代隆庆年间,宁国府天
20、花流行,当地医师用人痘接种法进行防疫”可知由通过迷信治疫到医学防疫;据材料一“人们通过表演傩戏,取悦神祇”可知由祈祷神灵到关注民生;据材料一“英人琴纳发明的牛痘接种法于嘉庆十年传入我国,并逐渐取代人痘接种法”可知由国内防疫到吸收国外经验。(2)据材料二“与中世纪相比,近代早期英国防疫对策呈现明显世俗性特征”可知文艺复兴推动英国防疫的世俗化;据材料二“英国深陷内乱,中央政府无力应对疾病,防疫措施很大部分来自欧洲大陆国家的经验”可知16世纪英国故局动荡,影响中央政府防疫,经验主要来自欧洲大陆。“尽管有信徒对防疫强制推行诸多措施”可知宗教改革打击了教会权威,加强了世俗政府权力;据“建立国家公共卫生指导中心,为国家防疫减灾提供医学咨询”可知近代科技发展为英国防疫减灾提供保障。18.答案:(1)特点:英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周密部署,构建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防疫工作制度化;防疫措施科学、进步。(2)背景:明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政府腐败社会动荡;小农经济占主导;思想观念落后、愚昧。影响:导致疫病蔓延,人口大量死亡,社会动荡,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