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同步(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同步(Word版含解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一、单选题1.唐代已经出现专门从事古琴制作的家庭手工业作坊,以制作出售古琴为业,其中著名的有雷霄、郭亮、张钺、沈镣等家。北宋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唐雷氏琴,自开元以至开成间世有人,然其子孙渐志于利,追世好而失家法。”这反映了( )A.古琴制作水平日渐提高B.家庭手工业手艺传承的狭隘局限C.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D.重农抑商的政策传统2.下面是三幅出土于四川的汉代画像砖的图片,它们可以用来研究汉代( )A.集体协作劳动普遍化B.生产工具的多元化C.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3.据宋刑统:“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依据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宋代( )A.食材以肉类为主B.重视食品安全C.制裁强行买卖行为D.实践“以民为本”4.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的一件素纱禅衣,重仅49克,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这说明了当时我国的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其朝代是( )A.战国B.汉代C.唐代D.元代5.钱穆认为,古罗马奴隶多来源于战俘,汉代的奴隶是农民,他们主动离开土地,参加大规模的工商业生产,不是出卖自由,而是对国家法规的一种逃避。汉代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小农经济的形成B.庄园经济的盛行C.编户制度的消亡D.工商食官的出现6.两汉时期出现了许多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发明,其中与冶炼有关的发明是( )A.水排B.二牛抬杠C.耧车D.
3、提花机7.观察下列图片,从中获取的主要信息是( )A.中国传统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B.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C.中国传统农业政策是重农抑商D.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8.读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由此可以推知( )A.西南地区农业已实现精耕细作B.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C.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D.西南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9.“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朝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反映的是什么工具( )A.筒车B.翻车C.水排D.提花机10.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至隋唐时期农业科技成就(部分)表。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
4、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魏晋南北朝翻车齐民要术隋唐筒车、曲辕犁据此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是( )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一家一户D.精耕细作11.下表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朝的农业现实。据表中信息推断合理的是( )时期图像名称牛耕法耕犁初唐陕西三原李寿墓壁画牛耕图二牛抬杠直辕犁盛唐敦煌莫高窟第23窟牛耕图一牛牵引直辕犁敦煌莫高窟第445窟牛耕图二牛抬杠曲辕犁晚唐榆林窟第25窟牛耕图二牛抬杠直辕犁A.曲辕犁普及于盛唐B.西北农耕技术领先全国C.唐朝犁耕形式多样D.晚唐铁犁牛耕推广缓慢12.西汉赵过作耧,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5、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有一腿至七腿耧多种。观察下图,“耧” 的主要功能是( )A.耕地B.除草C.播种D.施肥13.匣钵将火焰与坯件隔离,易于避免粘釉、火刺、变形等情况出现。有陶瓷研究者指出:越窑因在制瓷时使用了匣钵,其青瓷制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更为晶莹光润,瓷器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成为全国瓷器之冠。这表明( )A.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B.唐代越窑制瓷水平为中国历代最高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D.中国古代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发展14.如图为两种不同的养马方式,图1是散养、图2是厩养。两相比较后者的优势主要在于( )A.保护生态环境B.确保牲畜安全C.降低养殖成本D.增大
6、综合效益15.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面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局部),推断图中处应填写的是( )A.井田制、男耕女织B.采集经济、封建农业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D.集体劳作、男耕女织16.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但当时的农业生产工具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青铜农具极少。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青铜器具太笨重,不适合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B.青铜铸造作坊集中在王都,产品供王室和贵族使用C.青铜器不如铁器锋利,不便于推广使用D.青铜铸造规模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求17.清人秦荣光在上海县竹枝词中写道:“廿三五月雨麻花,大旱农夫苦
7、踏车。直唤娇娘帮出力,汗淫粉颊赛红霞。”这里的“踏车”( )A.推动了交通工具的近代化B.利用水力提高了农田抗旱能力C.使农业摆脱了自然的束缚D.表明灌溉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18.研究者发现,汉朝耦犁中的铁犁铧由生铁铸造,比较笨重,需用两头牛才能拉得动。随着钢刃熟铁犁铧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逐渐取代了二牛抬杠。这表明( )A.土地私有促进生产力发展B.技术进步推动耕作方式革新C.人民群众推动了历史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有助于农业发展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唐雷氏琴,自开元以至开成间世有人,然其子孙渐志于利,追世好而失家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雷氏古琴制造技艺由于“其子孙渐志于利”而
8、失传,这反映了家庭手工业手艺传承的狭隘局限,B项正确;“古琴制作水平日渐提高”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重农抑商的政策传统”和材料现象并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2.答案:B解析: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汉代的3个劳动和生活场景,可以看出生产工具多元,B项正确;A项中“普遍化”不能得出,且古代中国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的家庭式劳作是主要模式;材料中农业和手工业是分别呈现的,并未体现结合,C项排除;“提高”是一个相对的说法,材料中没有提供参照物,故不能得出D项。3.答案:B解析:4.答案:B解析:5.答案:B解析:汉代统治者强化对百姓的搜刮,经常有百姓被收为“官奴”,
9、为政府服苦役,所以,百姓宁愿自己投身私人家而为私奴。私人家即当时的士大夫庄园,故选B项。A项所述内容出现在战国时期,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D项所述内容出现在西周时期,排除。6.答案:A解析: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根据材料中农具从骨器到石器再到铁器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体现了中国传统农业发展中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历程,B项正确。中国传统农具以铁器为主,A项错误。材料中农具的进步无法说明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C项错误。铁器的广泛使用,体现的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非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D项错误。8.答案:C解析:仅仅铁器的广泛分布并
10、不意味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实现,故A项错误;材料表格所展示的只是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而非比例表,所以仅仅依据该表格难以推断铁器是否成为西南地区主要的生产工具,故B项错误;通过材料图表不难看出,铁器于东汉末年在西南地区的分布已经比较广泛,故C项正确;西南地区铁器的广泛分布并不意味着该地区的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二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故D项错误。9.答案:A解析:10.答案:D解析:本题结合时空观念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精耕细作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表格内容体现了从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我国古代农业
11、生产工具不断改进,水利灌溉的发展,生产耕作活动、生产经验和技术等, 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D项;表格信息没有涉及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一家一户的信息,排除A、B、C三项。11.答案:C解析: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在唐朝仍然以直辕犁为主,故A项表述错误;通过材料无法得出西北农耕技术领先全国,排除B项;通过材料可知,唐朝有一牛牵引,有二牛抬杠,有曲辕犁,有直辕犁,说明唐朝犁耕形式多样,故C项正确;由材料无法得出唐朝犁耕的推广情况,排除D项。12.答案:C解析:13.答案:D解析:材料中越窑使用匣钵提高瓷器质量属于技术创新推动生产发展的典型,故选D项;材料内容只涉及制瓷领域,不能得出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广
12、泛,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故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14.答案:D解析:15.答案:D解析: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人们采取集体耕作的模式,故处应填集体劳作;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出现了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主要生产模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故处应填男耕女织。故答案为D项。1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青铜器铸造。商周时期青铜器受礼制的严格规定,它是身份、权力的象征,因此青铜铸造作坊集中在王都, 产品供王室和贵族使用,因此青铜农具极少,故选B项;青铜器具更锋利、耐用,一定程度上适合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排除A项; 同为金属器具,锋利程度并非青铜器和铁器推广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排除C项;商周时期是青铜器铸造的繁荣时期,D项不是当时“青铜农具极少的主要原因,排除。17.答案:D解析:据材料“清人”“大旱农夫苦踏车”并结合所学可知,这里的“踏车”是利用人力的灌溉工具翻车,这说明东汉时期就已出现的灌溉工具,清代仍然在使用,D项正确。18.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钢刃熟铁犁铧的使用使耕作更为省力,由此得出技术进步推动了耕作方式的革新,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土地私有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未涉及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及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发展的益处,A、C、D项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