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7篇.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5856743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7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7篇智取生辰纲教案 篇一 学习目的: 1、欣赏人物形象,智取生辰纲教案。 2、把握矛盾冲突。 学习重点:欣赏本文在矛盾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设想: 1、制作PPT课件 2、抓住题目智取生辰纲中的智字,由此做深入挖掘。取者无疑用了智,而失陷生辰纲者就愚钝到极点了吗?引导学生从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或矛盾的双方)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指导学生自读研究。 上课时间:第周星期 具体步骤: 一、导语设计:我们周围许多同党都比较喜欢收集印有水浒中梁山一百单八好汉图像的精美画片,收集较全者往往引以为豪。我想,大家欣赏的不仅是画片,更主要的是佩服这

2、些好汉的英雄豪气。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各自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他们当中不乏武艺高强、具有一定教养的军官,青面兽杨志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学习杨志命运转折的关键一节。 一、有关资料: 1、水浒传作为在话本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小说,尤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在刻画人物时细致入微的笔法,矛盾冲突也成为人物展现个性特征的重要环节。智取生辰纲中既有个体形象,又有英雄群像,仔细咀嚼,这些人物便如浮雕般凸现于纸上,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从文题或有关情节寻找突破口,深入体味人物的特征和命运,从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2、水浒传是我国最优秀的英雄传奇小说。英雄

3、传奇与历史演义都属于历史题材的小说,只是历史演义以描写历史事件的演变为主,重在叙事,以事件为中心,因事以写人;而英雄传奇则是以描写历史人物为重点,以人物为中心,因人而运事,它比历史演义小说有更多虚构,富有传奇色彩,可以写某一历史时期的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或一群人。由于水浒传的卓越成就,文人竞相学习、仿效,形成了明中叶以后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繁荣,出现了说唐系统、杨家将系统、说岳系统等不同系列的作品;除此之外,对其他题材的白话小说如金瓶梅,也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同三国演义一样,水浒传也是群众创作与作家创作相结合的产物。 (摘自水浒传前言) 三、介绍与(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及与杨志故事相关的十二

4、、十三回故事梗概,为学生将课文(第十六回)的内容与前面的故事内容很快衔接扫清障碍,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智取生辰纲教案。 四、解释课文中较生僻词语的意义(解释略)。纲、权且、趱行、端的、舒头探脑、尴尬、去处、兀自、口浅、却才、计较 五、在学生通读全文、细读全文之后,设计三个关键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展开讨论。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3、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以上三题实际上涉及了主要矛盾的双方(晁盖等人与杨志),次要矛盾的双方(杨志与军健、老都管、虞侯),故事的主要情节

5、,环境描写的作用等诸多方面。学生如能做出较为贴切的回答,将会有助于对小说内涵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讨论 上课时间:第周星期 具体步骤: 一、讨论后逐一明确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们使用的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而晁盖

6、、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二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小说中只见松林里影着一个人一句中的影着足以说明问题。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晁盖、吴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将急于进人松林避暑歇息。晁盖、臭用等人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将进入的伏击圈。 三智用矛盾。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

7、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唯恐在休息时会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虞侯、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达激化。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能说明晁盖等入运用一二两智的高明、得当,此智亦与前两智密切相关。 四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得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杨志等人在倒也声

8、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2、杨志并非无智。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杨志是个十分精细、警觉且有智谋的押解官。 (1)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由原来的五更起身日中歇息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他宁可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晨光或暮色中偷袭。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动。 (2)即使在光天化日下,杨志也尽量减少中途休息,唯恐军汉们心生懒怠,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 智取生辰纲教案 篇二 【学习目标】 1、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 2、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3、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学习重点】 学

9、习本文精巧的构思。 【合作探究】 (浏览课文,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继续进行问题探究。) 1、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2、从“智变行辰、智藏行踪、智选路径、智察枣客”,可以看出杨志的用心良苦,为了保证生辰纲安全,煞费苦心。请同学们再在课文中找找,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还有哪些举措? 3、为什么一个如此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押送生辰纲仍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呢?杨志到现在仍然想不明白,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速读课文,画出小说中能够表现杨志思想性格的语句。归纳其性格特点。 【拓展延伸】 1、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水浒的故事情节,或者自

10、己对水浒的感想等等。 2、同学们,杨志和吴用的斗智让我想起了三十六计秘本兵法。兵法云:“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变理,机在其中。”三十六计有: (1)胜战计: 瞒天过海 围魏救赵 借刀杀人 以逸待劳 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2)敌战计: 无中生有 暗度陈仓 隔岸观火 笑里藏刀 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3)攻战计: 打草惊蛇 借尸还魂 调虎离山 欲擒故纵 抛砖引玉擒贼擒王 (4)混战计: 釜底抽薪 浑水摸鱼 金蝉脱壳 关门捉贼 远交近攻假道伐虢 (5)并战计: 偷梁换柱 指桑骂槐 假痴不癫 上屋抽梯 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6)败战计: 美人计 空城计 反间计 苦肉计 连

11、环计 走为上计 3、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本文运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几计? 智取生辰纲教案 篇三 学习目标: 1、继续学习控制视线等阅读方法,运用直读法、跳读法、捕捉“路标”等方法,快速阅读全文,把握主要内容。 2、反复阅读课文,理清文中的明暗两条线索,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3、了解水浒传中人民与统治阶级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体会梁山英雄的智慧和勇敢。 重点难点: 1、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精读课文,区别古今词义,理清线索,分析人物。 3、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水浒传介绍: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结合民间戏

12、曲、话本中的故事,经过选材、加工和再创作而成。 2、介绍智取生辰纲的故事。 3、浅谈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速读课文: 思考: 1、题目上的“取”字,可改用“抢”“夺”吗?为什么? “取”突出智慧,轻松取走生辰纲。 2、吴用等人的“智”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用原话回答) 第12节。 3、文中有几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杨志押送生辰纲;暗线是吴用等人智取) 4、杨志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难道是因为他很笨吗? 他的聪明、谨慎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较吴用略逊一筹。 三、分段: 第一段(14):杨志在押送生辰纲过程中与同伙间的矛盾。 第二段(512):杨志与吴用等人的矛盾。(主体) 四、

13、分析: 1、杨志与同伙之间矛盾演化的过程。 A、矛盾的由来。(第1节) B、矛盾的扩大与发展。(第2节) C、矛盾的深化。(第3节) D、矛盾的全面激化。(第4节) 2、分析杨志中计的过程。 A、杨志与好汉第一次的照面。(第56节) B、酒诱白胜与杨志斗智。(第78节) C、暗中配合继续酒诱。(第9节) D、杨志中计。(第1011节) E、补叙原委,点明“智取”。(第12节) 3、课文为什么反复描写天气的炎热? 为矛盾冲突的展开做铺垫。 五、完成“训练题” 六、课外阅读水浒传 七、水浒传讲故事比赛。 智取生辰纲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

14、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介绍水浒理清情节结构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我们初步品味了“四大名著”的魅力,但是“四大名著”实际上各有其独特之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仔细品尝水浒的滋味。 二、介绍作者作品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 三、口述故事经过。 四、分析故事情节 五、从情节来看,小说构思有何巧妙之处? 1善用伏笔: 杨志误失生辰纲实际在前文有多处暗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伏笔。

15、(略) 2善用景物描写: 善于运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本文的又一艺术特色。它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 3巧用双线索: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处处小心都管掣肘押送失败 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预设机关团结合作智取成功 六、布置作业:名师伴你行 第二课时分析人物性格 一、处理作业: 二、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讨论如下问题) 1杨志何以那么重视生辰纲的安全,这表现了他思想上的什么特点? 2杨志为什么对军健那么凶?这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3杨志和虞侯、都管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几方面?你对这些矛盾是怎样理解的? 4由以上几个问题可以看出作者塑造杨志这个人物形象都用了哪些方法? 间

16、接描写:反面衬托、侧面衬托 直接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 三、综述本文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的艺术特色。(学生试述,教师总结) 小说有两种矛盾:一种是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亦即奴才与奴才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在整个故事中,这是次要矛盾。另一种矛盾是杨志押送与晁盖等好汉智取的矛盾,即压迫与反压迫的矛盾。这是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要矛盾,表现为在对生辰纲的态度上,杨志一方是明防,而晁盖一方要暗夺。结果由于明防的一方内部不和,给暗夺的一方以可乘之机,终致失败。作品先写次要矛盾,再由次要矛盾引出主

17、要矛盾;次要矛盾因主要矛盾而发生、发展,以至激化,而主要矛盾又因次要矛盾的发生、发展、激化,提供了解决的条件。因此,前一部分之所以着重写次要矛盾,完全是为写后一部分的主要矛盾服务的。这些不同的矛盾也是互相勾联,互相影响,不断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 从全文来看小说无论对杨志的谨慎、精明、横蛮的个人性格的刻画,还是对八条好汉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战斗的群体的描写,都是把他们放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通过人物本身的语言行动来进行的,作者绝不下一按语,而这些人物的形象却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这是本文表现方法上成功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水浒传“杨志卖刀”一节,就杨志的遭遇选一个角度,写一篇短

18、评。 2完成名师伴你行课后记:品味四大名著,积累生活、文学底蕴。 智取生辰纲教案 篇五 学习目标 1、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 2、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3、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 合作探究 1、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2、从“智变行辰、智藏行踪、智选路径、智察枣客”,可以看出杨志的用心良苦,为了保证生辰纲安全,煞费苦心。请同学们再在课文中找找,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还有哪些举措? 3、为什么一个如此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押送生辰纲仍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呢?杨志到现在仍然想不明白,请同学

19、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速读课文,画出小说中能够表现杨志思想性格的语句。归纳其性格特点。 拓展延伸 1、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水浒的故事情节,或者自己对水浒的感想等等。 2、同学们,杨志和吴用的斗智让我想起了三十六计秘本兵法。兵法云:“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变理,机在其中。”三十六计有: (1)胜战计: 瞒天过海 围魏救赵 借刀杀人 以逸待劳 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2)敌战计: 无中生有 暗度陈仓 隔岸观火 笑里藏刀 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3)攻战计: 打草惊蛇 借尸还魂 调虎离山 欲擒故纵 抛砖引玉擒贼擒王 (4)混战计: 釜底抽薪 浑水摸鱼 金

20、蝉脱壳 关门捉贼 远交近攻假道伐虢 (5)并战计: 偷梁换柱 指桑骂槐 假痴不癫 上屋抽梯 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6)败战计: 美人计 空城计 反间计 苦肉计 连环计 走为上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精品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 体会叙事、写景中抒发的感情。 2、了解诗句含义,领悟诗词的意境。 3. 熟读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忠而获罪的愤慨。 2. 叙事、写景、抒情的融合。 教学设想: 1. 以朗读、吟诵来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感情。 2.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注音并简介作者 1. 给下列加点词注音)(。 朝奏( ) 九重天( ) 瘴江( ) 2、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21、本诗作者是唐代人韩愈(768-824),字退之,他倡导古文运动,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改变了当时的文风,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写出诗歌中描写冬景的句子(雪拥蓝关马不前);为国家赤胆衷心袒露一片豪情的句子(肯将衰朽惜残年)。 3、背景: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上书谏迎佛骨,触怒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左迁,犹言下迁,古代贵右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当韩愈到达蓝田关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于是写了这首诗送给韩湘,抒写忠而获罪的愤慨、为国除弊的决心和眷恋朝廷的心情。 二。 译释诗句,了解大意。 1、释词: 奏:向君主进言

22、或上书,这里是献上、呈上的意思。 贬:降职。 圣明:指天子。 惜残年:爱惜残年的生命。 蓝关:即蓝田关。 2、结构: 诗的前四句皆叙“左迁”,后四句转写“至蓝关示侄孙湘”。 诗的开端直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第三四句申诉自己非罪远谪的愤慨,第 五六句写征途中回望远瞻,流露出隐隐的悲哀,结句更加沉痛地表达了将会客死他乡的忧怨。 3、译诗: 早晨向朝廷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贬往八千里外的潮阳。 一心想替皇上消除国事中的弊政,哪里肯因为老病而顾惜残年余命。 阴云遮蔽秦岭,不见家乡何处;大雪阻塞蓝关,征马不愿前行。 我知你远道而来的心意,好为我收尸于瘴气弥漫的岭南水滨。 三。 讨论指导。 1、诗中直接抒情

23、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2、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诗。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中的感受的? 分析: 1、肯将衰朽惜残年。表明自己凛然无悔、刚直不阿的品格。 2、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地表达这种情感。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上一句是回顾,诗人不独系念家人,亦伤怀国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因而徘徊不前。“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四。 总结归纳。 1、这首诗叙事高度概括,写景境界开阔,抒情真挚

24、动人,三者融合一体,形成了悲怆壮美的艺术效果,读来令人感慨不已。 2、学生谈如何面对。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精品教案 篇七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赏析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及试题分类汇编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杂文参考 作品赏析 手机版 长沙过贾谊宅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 【体裁】:七言律诗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编辑本段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

25、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编辑本段解释 1. 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2. 谪宦:贬官。 3. 栖迟:淹留。 4. 楚客:指贾谊。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 5. 汉文:指汉文帝。 编辑本段背景 这是一篇堪称唐诗精品的七律。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第一次迁谪在唐肃宗至德三年(758)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编辑本段赏析 “

26、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栖迟”,象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子,标举贾谊的身份。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

27、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出句要注意一个“有道”,一个“犹”字。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 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手法是相当高妙的。接着,笔锋一转,写出了这一联的对句“湘水无情吊岂知”。这也是颇得含蓄之妙的。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国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自己;西汉

28、的贾谊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遗址。后来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来倾听,当世更有谁能理解呢!诗人由衷地在寻求知音,那种抑郁无诉、徒呼负负的心境,刻画得如此动情,如此真切。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读此尾联的出句,好像刘长卿就站在我们面前。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一阵秋风掠过,黄叶纷纷飘落,在枯草上乱舞。这幅荒村日暮图,不正是刘长卿活动的典型环境?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

29、该放逐到天涯。 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读着这故为设问的结尾,仿佛看到了诗人抑制不住的泪水,听到了诗人一声声伤心哀惋的叹喟。 编辑本段简评 诗人联系与贾谊遭贬的共同的遭遇,心理上更使眼中的景色充满凄凉寥落之情。满腹牢骚,对历来有才人多遭不幸感慨系之,更是将自己和贾谊融为一体。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讲究含蓄蕴藉的,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