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面归纳.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827709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面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面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面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面归纳.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学 校:班 级:姓名: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怜悯和关爱,说明白母爱的博大深厚、崇高无私,表达了人 世间的母子亲情,令人感动。文中两处提到“好好儿活”,第一处是母亲对残疾儿子英勇地 面对现实,坚韧地生存下去的期望,其次处是多年后儿子对母爱的理解,对生命本质的感悟。理清结构写作特色1 .抓平常小事,事事真情。作者借助于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抓住四件平常的小事,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情深。“我” 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母亲为了 “我”隐瞒病情;母亲央求“我”看花;母亲的临终嘱托。 “母爱”的内涵、“爱母”的思绪,在平常小事中显露出来。2 .简淡厚重、朴实丰美的

2、语言。如作者对母亲神态、动作的描写,“静静地躲出去”“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又静静地 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表现了母亲抚慰“我”的细致和爱护。再如“那天我又独自 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 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这里有两个词用得特殊好,但 它们又很简单被疏忽,一个是“挡。一个是“央求”。母亲为什么要“挡” ?就是因为看着 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怕儿子见落叶难受,所以挡在窗前,而有意说北海的菊 花开了,想让儿子见花开的颜色。“央求”一般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前辈,可这里却是 母亲对儿子,足见母亲对儿子的

3、恳切与耐性,慈爱与博大。把握重点1 .假如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不好。(1) “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2) “秋天”是“我”不幸遭受、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3) “秋天”也是“我”走出 低谷、乐观生活的人生象征。2 .结合文章中心,你是如何理解“好好儿活”的含义的?在这篇文章中,“好好儿活”出现了两次,集中体现的是要英勇面对生活的信念,也是 我们每个人应当拥有的人生看法,这也是文本的社会意义所在。第一处是妈妈说的“咱娘儿 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是“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的。“好好儿活”让人感受 到母亲的坚忍

4、和母爱的深厚无私,感受到生命的不屈力气。其次处出现在文章结尾,菊花在 秋风中开得烂漫,在萧瑟之中尽显热情和深厚,“我”明白了生命的真谛。这里的“好好儿 活”既是母亲临终前的无尽的嘱托,又是“我”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探寻与思索,即永不放弃, 坚韧执着地活出有意义的生命。结合作者的生命历程,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当史铁生用笔在那残疾的身体之外找到一 份延展的时候,他最终“好好儿活” 了一一用他的笔“好好儿活”,这是他对生命意义的探 寻,更是对“好好儿活”的诠释。拓展阅读一、史铁生经典语录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埋怨生活赐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埋怨生命中有太多的 曲折。大海假如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

5、雄浑;沙漠假如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 壮丽;人生假如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二、史铁生怀念母亲的有关文摘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训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 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显明深刻。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漫步的老人说:“没 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 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到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 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摘自史铁生我与地坛我有一个凄苦的梦在梦里,

6、我无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悲观,我理解 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惦念你吗?” 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这个梦一再走 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摘自史铁生有关庙的回忆我坐在小公园宁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 久。模模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睁开眼 睛,望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摘自史铁生合欢树三、举荐阅读史铁生相关作品L阅读我与地坛合欢树有关庙的回忆,进一步体会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3 .阅读病隙碎笔命若琴弦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7、进一步体会史铁生对人生的思 索。6 .漫步莫怀戚一、作者莫怀戚,1951年诞生,重庆人。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 员。代表作有漫步诗礼人家等。二、课文内容。作者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里漫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的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 互爱、和谐相处的身后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三、结构图解。思索: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时间时间、地点、人物、事务)A、漫步的人有:我母亲妻子儿子B、漫步的地点是:田野C、漫步的季节是:初春D、漫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思索:文中哪些地方写了景?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请用:“初春之景是漂亮的,美

8、在”句式品赏。概括课文中每个人物的特点。(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儿子)我:孝顺和善,关爱母亲我的母亲:慈祥亲切,善解人意,爱惜小辈我的妻子:温顺贤惠我的儿子:天真活泼,聪慧伶俐找出过渡段落,并概括。过渡:我们一家四口在这样漂亮的初春田野上漫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可是一个 小小的分歧却让我面对一个两难的选择。思索:在面对分歧时,我的确定是什么?为什么我会感到责任的重大?我确定走大路。人到中年的“我”是家庭的主干。母亲、妻子、儿子都听我的,我的确 定干脆影响家庭的和谐,于是我感到责任之重大。(这其中表达式我对母亲、妻子、儿子三 人浓浓的亲情。)怎样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渐渐地、稳稳地,走得

9、很细致,似乎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 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 养老人,又要抚养小孩,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持续, 这血脉相连的三代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老人、小孩组成当前典型的小家庭, 而整个世界正是一个个小家庭组成,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我们在田野上漫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在田野上漫步。有什么不同?有何作用?写作技巧一开宗明义,干脆叙事。写作技巧二抓住细微环节,刻画人物。写作技巧三结尾点题,升华主题。写作技巧四巧借景物,烘托主题

10、。写作技巧五奇妙穿插,交代内容。作用:让时空更集中对称美 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 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终归幼小,自然也 轻。课堂小结亲情有一种奇异无比的力气,亲情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蜜 醇香,亲情是一幅传世名画,精致隽永,亲情是一匹珍贵丝绸,细腻光滑,亲情是一首经典 老

11、歌,温顺温婉。愿我们每个家庭都从漫步这样的小事做起,建设美妙的生活,创建温馨的 家园。7 .散文诗两首七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L词语:匿名(ni ming)林阴(linyin) 敷衍(myan) 膝盖(xi gai) 并蒂(bingdi)浓阴(n6ngyin) 莲蓬(lidn peng)菌茗(hdn dan)被斜(qi xie)慈怜(ci lidn) 荫蔽(yin bi)荫庇(yin bi)覆盖(fi gai)祷告(ddogio)姊妹(zi mei) 木梗(mCi geng)沐浴(mCi yu)遮挡(zh。bi)徘徊(pdi huGi)嗅觉(xii jue) 揣摩(chudi mo)2 .多

12、音字 荷:荷叶(h6)负荷(优)闷:闷热(m6n闷闷不乐(m6n m6n bii Ie)郁闷(fGn m6n) 会:会计(kuGiji)会议(hui yi)卷:试卷(shijuGn)卷入(judnrCi)便:便宜(pidnyi)便利(fdngbihn)大腹便便(dd fu pidn pian)3、散文诗两首生字词匿笑、并蒂、桔(延)梗、摇摆、沐浴、祷告、阴影、姊妹、繁杂、郁闷、徘徊、遮挡、 覆盖、心绪、荫蔽、乘凉、莲蓬、嗅觉、花瓣、鼓斜、苗苗、慈怜4、散文诗两首词语说明祷告:向神祈求保佑。沐浴:洗澡。匿笑:偷偷地笑。花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或花带来的好兆头。慈怜:慈祥怜惜。菌茗:荷花的别称

13、,这里指含苞待放。鼓斜:倾斜、歪斜。5 .文学常识: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 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心情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 性细微环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 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6、作者简介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他的诗集有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 长篇小说有沉船戈拉。1913年他的散文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冰心,原名谢婉莹。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诗集繁星春水。她的创作以 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

14、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动身点。7、金色花描写了三次游戏:让母亲嗅到花香投影到母亲读的书页上跳到母亲面前变成孩子8、金色花中心思想金色花这首散文诗是以一个活泼、淘气、可爱的孩子的口吻写的。以“假如我 变成了一朵金色花”进行想象,描绘了儿童与母亲的三次游戏,表达了儿童对母亲的爱和依 恋,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妙与圣洁。9、荷叶 母亲中“我”的心情经验了怎样的变更?郁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10、当“我”留意到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时,为什么“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因为“我”看到荷叶护莲,就像坚毅的母亲对儿女深情的关爱和英勇无畏的守护一 样。11、文章第段的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12、母亲啊

15、!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 荫蔽?理解:本段是文章的主旨。把母亲比方成荷叶,把“我”比方成红莲,“心中的雨点” 象征着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抒发了对宏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托物言情的写法) 13、荷叶母亲中心思想这首散文诗借雨天里英勇慈怜的荷叶隐藏着红莲,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和关爱, 歌颂了宏大的母爱。8.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课文讲解一、文学常识: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二、内容及中心:咏雪叙述了谢太傅带子侄辈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道镉儿时过人的才华。陈太丘与友期叙述了陈元方幼时指责父亲

16、友人“无信”“无礼”的故事,表现了元 方的聪敏、懂礼。告知人们为人处事肯定要忠信、有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敬重。三、通假字:尊君在不? “不”通否放在句末表疑问,相当于“吗四、古今异乂:1、儿女:古,子侄辈;今,子女。2、 去:古,离开;今,到什么地方去。3、文义:古,诗文;今,文章意思。五、一词多义1、顾:元方入门不顾:相顾惊疑。将军宜枉驾顾之。2、信:则是无信。与挚友交而不信乎。必以信。顾:回头看。(如相顾一笑,瞻前顾后)顾:看。(如顾野有麦场)顾:探望。(如三顾茅庐)信:讲信用。信:真诚、诚恳。信:实情。六、敬辞与谦辞1、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2、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七、其它

17、关键词1、2、3、4、5、6、7、8、9、寒雪日内集。白雪纷纷何所似。俄而雪骤。陈太丘与友期行。未若柳絮因风起。相委而去(太丘舍去)。下车引之。乃至:(友人)才到。公欣然日。10、差可拟。八、句子翻译1、陈太丘与友期行,集:聚会似:像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速(暴风骤雨)。期:约定未若:比不上。因:趁着、随着。委:丢下。 舍:丢下、舍弃。去:离开。引:拉。乃:才。欣然:兴奋的样子。差:差不多。拟:相比。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挚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挚友来, 太丘丢下他先离开了。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译文:

18、您跟家父约好正午(一同动身),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 他的父亲,就是失礼。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译文: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 了自家的大门。4、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文:突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兴奋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5、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J译文: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6、未若柳絮因风起。译文:不如比作柳絮随风吹飘舞。九、理解问答: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答:(1)营造了一种暖和、和谐、开心的家庭气氛。(2)和谐、

19、同等、宽松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开发孩子智力。2、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方,作者更观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方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慧才智感到欣慰、欢乐。答:作者并没有干脆表态,却在最终补充交代了道福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示意,表 明他赞许道镉的才气。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你还能说出古诗中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方吗?答:“撒盐” 一喻好,很好地做到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 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需首先求得 形似而后达于神似,

20、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用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柳絮”一喻好,重在神似,有深刻的意蕴,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 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 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 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 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形容飞雪的比方句:(1)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 白北风行(2)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李商隐对雪二首(3)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4、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从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 么

21、启发?答:(1)陈元方是一个聪敏,懂礼的孩子。(2)没有失礼:客人失信、无礼在先,元方指责对方“无信”“无礼”,维护父亲尊严, 令人敬佩,对于年仅七岁的孩子我们不能求全责怪。失礼:客人已有悔意,应当给对方致歉的机会,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二若元方能 更大度些,则更令人敬佩。(4)启发:做人要诚恳、守信、敬重他人。咏雪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 宋彭城人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原八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 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 主要为有关人物

22、评论、清谈玄言和机灵应对的故事。本文与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世说 新语笺疏二、注音:讲论(lun)雪骤(zh6u)差(chd)可拟柳絮(xu)无奕(yi)谢道镒(yun)三、说明词语:(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 吴兴太守、侍中、史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2)内集:家庭聚会。(3)儿女:对子侄辈的统称。(4)讲论文义:讲解诗文。(讲:讲解)(论:探讨)(5)俄而:不久,一会儿(6)骤:急速(7)欣然:兴奋的样子(8)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9)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比不上)(因:凭借)

23、(10)无奕女:指谢道银(yun),东晋出名的才女,以聪慧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 字无奕。(11)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其次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 内史等。四、翻译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一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 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 一一不久,雪下得更紧了,太傅兴奋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一一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 以相比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一一他哥哥的女儿道镉说:“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 飘舞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

24、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一一太傅兴奋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 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1、2、3、4、5、五、理解性默写: 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的干脆缘由:俄儿雪骤。两个比方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镉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补充点明谢道镉身份的句子(示意谢太傅对谢道镉才气的赞许):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六、问题探究: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参考答案:和谐、融洽、欢快、轻松2、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方,作者更观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参考答

25、案:因为孩子们的比方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慧才智感到欣慰、欢乐。“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终补充交代了道镉的身份,这是一 个有力的示意,表明他赞许道福的才气。3、“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参考答案:柳絮团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像,给人以想象和美感,比方非常传神, 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4、有人认为“撒盐空中差可拟”描写雪景比“柳絮” 一句更贴切,请为他谈谈理由?参考答案:认为“撒盐”一喻好:因为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近;而柳絮呈灰白 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5、假设你也参加了谢太傅一家对雪的探讨,

26、请仿照文中句式再写出一两句。例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参考答案:梨花飘落差可拟。未若鹅毛风中舞。6、你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哪些咏雪佳句?请写出一两句来。忽如一夜春风来, 白雪却嫌春色晚, 燕山雪花大如席, 不知庭霞今朝落,千树万树梨花开。 故穿庭树作飞花。 片片吹落轩辕台。 疑是林花昨夜开。千里黄云白日嚏,北风吹雁雪纷纷。陈太丘与友期复习资料一、注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韩愈春雪李白北风行谢道蕴咏雪联句高适别董大尊君在不(fbu) 非人哉(zdi)二、说明词语:(1)陈太丘:即陈富(shi),字仲弓,东汉颖川(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2)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行,出行

27、。)(3)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4)至:到(5)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舍:丢下。去:离开)(6)乃至:(友人)才到。(乃:才。)(7)时年:这年(那时)。(8)戏:玩耍,游戏。(9)尊君在不他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假字,通 “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10)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11)君:古代尊称对方,可译为“您二(12)家君:家父,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13)信:诚信,讲信用。(14)礼:礼貌。(15)惭:感到惭愧。(16)弓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17)顾:回头看。三、翻译句子:陈太丘与友期行,

28、期日中,一一陈太丘和挚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一一过了中午挚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 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挚友才到。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一一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 一一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一一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 经离开了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J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和 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一一元方 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

29、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J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一一挚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 走进家门头也不回。第一单元学问点总结1 .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闻名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 发表长诗毁灭,振动诗坛。他的散文朴实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 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 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 淮河等。二、词语说明欣欣然:欢高兴喜的样

30、子朗润:明朗润泽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好听花枝招展:比方姿态美丽。招展,迎风摇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准备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起先,应当把全年要做 的事情及早支配好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 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 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美丽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朝气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 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气表达了 作者酷爱生活、主动进取、奋勉

31、向上的精神风貌。2 .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北京人,中国现代闻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 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 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 写照。二、词语说明响晴:(天空)晴朗无云温晴:暖和晴朗着落:可以依靠或希望的来源空灵:敏捷而不行捉摸秀气:清秀。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澄清:这里指水澄澈见底贮蓄:存放,贮存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

32、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 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酷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3 .雨的四季刘湛秋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合谐而又漂亮的旋律,只有细心倾听的人, 才了解它的深意。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春雨美丽,夏雨猛烈,秋雨凉爽,冬雨 冷静,各种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人的心灵。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王的当代诗人刘湛 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一、作者刘湛秋1935年10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著 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暖和的情思、生命的欢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二、思索:L文章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

33、叫“四季的雨”?(1)更有韵律美(2)文章写的不单是四季的雨,更是雨中的四季。“四季的雨”:单纯强调“雨”,显得呆板、生硬。“雨的四季”:充溢灵动,赐予了 “雨”肯定的人格化,充溢情趣和意境。2 ,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春雨:柔情而朝气夏雨:热情而粗犷秋雨:端庄而深思冬雨:自然而安静3,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淌,使灵魂得到净化。4 .四季的雨有什么特点,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什么变更?5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征树“睁开特殊光明的眼睛”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效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刚

34、刚从寒冬 中醒悟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的那种鲜活的朝气。6 .“春雨图”这段文字是如何写春雨的?是干脆描写还是间接描写?是间接描写。这段文字事实上写的是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更。准确的说,这应当是一幅 “春雨初霁”图,因为它呈现的是雨过天晴的春意盎然。作者的笔墨主要放在了春雨给世界 带来的变更上。7 .作者说:“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变更了姿容。”那么在春雨到 来之前“世界的姿容”是什么样的呢?植物是僵硬的,颜色是昏黄的,空气是干燥的,整个世界是宁静的,然而润物细无声的 春雨来了,一切都变了。8 .春雨图中作者都描绘了哪些详细的景物?树、水珠子、水雾、小草、空气等9,作为一

35、篇美丽的散文,本文在写景上有很多亮点,你认为春雨图中有哪些亮点? 树:“树睁开特殊光明的眼睛”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假如把“特殊光明的”去掉,是否影响表达效果?一一影响。“特殊光明的”生动形象地写出树木刚刚从寒冬中醒悟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 时的那种鲜活的朝气。花:把花苞滴下来的水珠子与少女的眼泪作比,说它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使原来平 淡无奇的自然现象拥有了人的神态和情感。一滴水珠尚且如此娇媚,那么那朵花呢?那个春 雨浸润下的春天呢?肯定是更加美艳动人吧!水雾:或浓或淡的水雾映射着雨后的阳光,更映射着雨后的漂亮世界。小草:谁听过春草复苏、萌发、成长的声音?作者听到了。这沙沙声是真正酷爱大自

36、 然、珍视生命、细心于生活的人专心灵听到的,这漂亮的文字是作者用细腻的心写出来的。空气:空气本是无色无味的,平常到甚至让人忽视。可是在作者笔下空气却在春雨过 后透出果子一样的芳甜,这正好可以和我们学过的一个句子相互诠释“清爽的空气使我觉得 呼吸的是香”。三、小结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他的文字自然、亲切、美丽,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 一声,他都能轻松道来,吸引着你跟着他的行文一走究竟。摘录的句子是:或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厌烦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常 常变成漂亮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表达作用是:写出了春雨的漂亮与妩媚“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春雨驾临 的动态 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

37、宠爱之情。4 .古代诗歌四首诗歌的分类,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古体诗(唐以前的诗歌)包括四古、五古、七古、楚辞、乐府诗等; 近体诗(唐 以后的诗歌)包括律诗(五言伸诗、七言律诗)和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其中,律 诗从上往下又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2、诗歌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3、诗歌按内容分(题材):叙事诗、写景诗、友情送别诗、爱国怀乡诗、咏物诗、 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一、观沧海1、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其诗以慷慨悲壮、 宏伟壮丽

38、著称。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2、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绽开,写登山所见。“水何澹 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实写,描写了海水和山岛 的景象,由远及近。“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绚丽,若出其里”属于想象的虚写,表现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3、中心思想:这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呈现了开阔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大理想。必需驾驭的内容: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极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概。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 轮廓。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表

39、现草木蒸蒸而上,朝气无限。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秋风萧瑟,波浪滔天的宏伟壮丽的情景。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四句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 宽阔壮丽,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杨,志 在千里”的“烈士”胸襟。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绚丽,若出其里J四句是互文见义,作者以奇妙而丰 富的想象创建了一种宏大的意境,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概,来表现诗 人自己的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这为千古名句。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0、1、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选自李太白全集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2、背景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作者闻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表示慰问。3、词义:左迁:降职。杨花:柳絮。子规:杜鹃鸟。五溪:五条溪水名。4、译文暮春季节,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 五条溪水;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始终走到那夜郎以西5、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怜悯和关切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遭受的感伤心情。6、赏析要点: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诗中写“杨花”“子

41、规”的作用是什么?(李白的这首七言绝句在前两句的写景中有什么特色?)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 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舞流落 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哀痛凄惨地啼叫着。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怅气氛,表达了作者悲苦、 哀怨的心情。7、艺术手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挚友的真实关怀,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凭借想象让自己的心独立于身体之外,或随狂风,或随明月,飞 向远方,于浪漫的想象中表达了悠远深邃的感情。三、次北

42、固山下1、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人。2、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客路”点明自己是客游在外,规定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己乘坐的 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水上涨,江面忽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 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 现了出来。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月残,连夜行 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 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

43、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 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现的 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准确,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 哲理,给人以乐观、主动、向上的艺术鼓舞力气。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由其中。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 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 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覆盖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3、中心思想: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壮丽画面,

44、写出了诗人客游 他乡的羁旅漂泊之情,并流露出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怀。必需驾驭的内容: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J是在描绘长江景色。2、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新事物孕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表达作 者乐观向上,主动进取的精神。(名句一一诗苑奇葩,明丽千秋。)3、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见雁思亲,表现了淡淡的思乡愁绪。4、这首诗的首联、颔联、颈联都是对偶句。5、你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一一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J6、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闲地漂浮在江面上,恰似王 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潮平两岸阔,风正

45、一帆悬”的美景。四、天净沙秋思1、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 状元”之称。后人把他和关汉卿、白朴、王实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他几乎一生都过着 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窘况潦倒一生。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 净沙秋思一一被称为“秋思之祖:2、题目解说:“天净沙”,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意为秋天里的思念。题眼是“思。 “秋”是特定季节,“秋思”二字概括了全曲内容。3、前两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际”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 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家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 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立刻会各 有各的色调,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际”二字的指出,与夕阳协作,正应了 “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调,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沉重的脚步与无限的愁闷。4、此曲描绘了秋天黄昏的景色,烘托了浪迹天际的游子思念家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 楚之情。1、主旨句是:必需驾驭的内容:3句:用九个景物构成一幅水墨画,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 的惆怅之情。45句:用了夸张。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思乡的悲情,点明白文章的主旨。七年级上册 其次单元学问点总结5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一、文常秋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