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洪涝水灾.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822230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讲洪涝水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七讲洪涝水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讲洪涝水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讲洪涝水灾.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七讲洪涝水灾福建省立医院 林世水洪水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通常所说的洪水 一般是指江河泛滥淹没田地和城乡所引起的灾难。涝灾则指因 连降大雨或暴雨产生的积水和径流,淹没低洼地带所造成的灾 难。但洪水和涝灾往往是同时发生的。一个地区在一段时间里 降水太多了,超过了当地的承受能力,就可能形成洪涝灾害; 相反,降水太少了,就可能出现旱灾。严格地说,水灾应包括 洪涝灾害和旱灾。而我们习惯上称的“水灾”,仅指洪涝水灾。就全球陆地而言,由暴雨引起的洪涝水灾在大部分地区均 可发生。其中,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太平洋沿岸 的中国、日本、菲律宾以及美国都是洪涝水灾较频繁的国家。 我国位于洪涝灾

2、害频发地带,洪涝水灾也是我国造成直接经济 损失最重的灾种之一。形成洪涝水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连降暴雨是其主要原因。 洪水灾害的形成受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水系特征和暴雨 洪水等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其中暴雨和洪水是形 成洪水灾害的直接因素,天气气候和水系特征是间接因素,而 自然地理环境和人为环境破坏则是背景因素。以容量复苏等。若在现场出现无法控制的致死性大出血,伤员 处于濒死状态,宜当机立断在现场临时搭建的急救小区或配备 有手术间的监护型救护车上紧急手术止血。(三)转运过程经现场急救后的伤病员,应尽快转送有条件的医院做进一 步处理,转送途中重点监护伤病员的生命指征。大批量伤员的 转送

3、经检伤分类后,先转危重(红卡)的伤员,后转其他伤病 员。转送前要与有能力接收该病人的医院联系妥当,并告知病 情及院前急救情况,以便接收医院做相应的安排。对严重多发 伤的伤病员,在现场进行正确及时的急救后应迅速在“黄金时 间”内将伤病员转送到医院做决定性治疗。1 .转送过程要注意观察伤病员的神志、呼吸、血压、脉搏 等情况。2 .溺水经过现场抢救苏醒后绝不能麻痹大意而延迟转送, 转送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呼吸等肺部情况。3 .对颅脑损伤的病人转送中应注意避免头高足低位、过度 搬动,以及救护车的平稳行驶,以免加重颅内出血甚至脑疝。 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的病人应防止因搬动和车辆行驶时抖动造 成气管导管脱落。4

4、 .转送途中若病情突然恶化,应立即停车做相应的抢救。5 .转送伤病员搬运动作要轻快,方法要正确,尽量不要加 重伤病员的痛苦,防止增加医源性等的二次损伤。(四)运抵医院后1 .医院急诊科预检处的二次分流伤病员送到接收医院急 诊抢救室,由急诊科预检处的护师进行二次预检并登记,根据 病情和严重程度做好分流工作。诊断较明确的由专科医师接收 该病人,若有多发伤危重病人,应送入抢救室,由于可能涉及 较多科室,所以多科协作,共同抢救,待病情稍稳后决定手术 治疗或进入重症监护病房。2 .与医院专科医师交接内容(1)对每一个送入医院的伤病员应告知院前病情、初步诊 断及急救情况。(2)危重病人应将目前的生命征、神

5、志情况、病人的出入 量、应用何种液体、外伤部位等与接收医师详细交接并在院前 记录单上签字。(3)特殊情况交接,如溺水病人气管插管时肺部情况及末 梢血氧饱和度,根据所见肺部情况建议使用的抗生素等;转送 过程中病人神志改变情况;机械通气病人的呼吸机参数;颅脑 外伤病人是否使用低温或镇静的治疗等。!1!(一)建立强有力的灾后防病组织机构救灾防病的显著特点是情况紧急、突发事件多、范围广, 所以必须有反应迅速、果断决策、统一指挥的救灾防病机构。 在洪涝灾害面前,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灾后防病工作,提高认识,树立防大疫的指导思想,搞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二)积极开展灾后多种形式的防病宣传教育重建群众性卫生防病

6、组织,充分运用广播、电视、黑板报 等形式,搞好灾后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和卫生防病知识的普及。 有关部门紧密配合,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医疗防疫人员及基层 卫生人员深入千家万户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健 康教育,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强化了以阻断传播途径为主 的综合防病措施,以实现大灾之后没有发生大疫的目标。(三)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灾区卫生防疫机构要与居委会或村委会密切配合,组成疫 情报告网,发动群众有病自报互报。加强对传染病源的管理, 各医疗站要开展巡回医疗,预防控制各类传染病。对传染病病 人,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及时掌握疫情变化,采 取有效预防措施,以防止传染病的蔓延和流行。(四)

7、及时做好饮水、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开辟新的安全水源,以煮沸为主,彻底消毒饮水、食物, 搞好饮食卫生,坂菜要烧熟煮透,做到现吃现做。严禁出售腐 败变质的食品和病死的禽畜肉。防止食物中毒和消化道传染病 的发生。(五)及时做好环境卫生、消毒、杀虫灭鼠工作做好粪便、垃圾卫生管理,妥善处理动物尸体,消除蚊蝇, 维护好临时居住简易棚周围的环境卫生,定期喷洒杀虫剂。发动群众建立灾区卫生公约,并教育群众自觉遵守,防止肠道或 虫媒性传染病的发生。(六)保护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老弱病幼),给予营养支持,对外来人员,进行必要的免疫接种或预防给药,预防传染病和血吸虫病的暴发 与流行。(七)加强灾区的后勤保障,确保抗洪战斗

8、力改善生活条件,妥善解决衣食住、御寒保暖等问题,提高 抗洪大军和灾民的体质与御病能力,确保抗洪战斗力,搞好救 灾防病工作。五、洪涝灾害的预防(一)增强水患意识,切实落实防灾工作我国政府非常注重洪涝水灾的防治工作,不断掀起治理大 江大河、兴修水利熟潮。但也必须看到,我国预防洪涝水灾的 能力仍较低。根据我国季风气候多暴雨的特点,随着经济的发 展和人口的增长,我们应该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洪涝水灾仍是 我国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亟待解决的心头之患,所以要把 抵御洪涝水灾提高到战略位置来看待。(二)充分发动群众,加强防洪设施建设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应根据财力情况,加强防洪基 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大江

9、、大河、水库的防洪抗洪能力。 同时对小流域也应加紧与大流域配套的防洪设施的建设;发动沿江河渠道的人民群众,搞好河道清淤、清障工作,防止盲目 的围湖造田。要增强城市、村镇、工矿及交通设施等的防洪抗 灾能力。因此,对这些情况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强法规宣传和教 育,加强管理,同时要进一步提高防洪标准,增建或补建防洪 设施。另外,根据季风气候旱涝突出的特点,组织好群众除旧兴利,旱涝兼治,统筹安排,全面治理,把防洪、抗旱与水土资 源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进行综合规划。国内外实际及科学实验表明,扩大森林植被,有利于涵养 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因此,要大力植树种草,增加地表植被 覆盖面积,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以逐步

10、形成良性循环。另一 方面,要开展大规模的治山治水改土工作,加快水沟、渠道和 塘坝建设,扩大耕地面积。(三)加强监测和预报暴雨洪涝水灾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过程,不但各 个地区之间,就是同一地区的不同地方之间也可以存在较大的 差异,其预报难度较大。因此及时准确预报和掌握天气形势, 对一般的暴雨和洪涝水灾的发生,可以做到早准备、早防御, 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四)加强洪涝水灾和自救互救知识的宣传教育必须在易受洪涝水灾地区的居民当中广泛进行洪涝水灾和 自救互救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一些简单的紧急救护措施,提高灾区居民现场自救互救的能力。附单项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洪涝水灾的特性是:A.不确

11、定性B.普遍性C.地域性D.损失一致性2 .下列不属于虫媒传染病是:A.疟疾B.流行性乙型脑炎C.甲型肝炎D.丝虫病3 .属于现场抢救救援原则的是:A.搜寻伤员、就地抢救B.检伤分类、急救处理C.严密组织、迅速后送D.以上都是4 .病人转运要求不正确的是:A.转送过程要注意观察伤病员的神志、呼吸、血压、脉搏等情 况。B.对颅脑损伤的病人转送中应注意避免头低足高位、过度搬动。C.转送途中若病情突然恶化,应立即停车做相应的抢救。D.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的病人应防止因搬动和车辆行驶时抖动 造成气管导管脱落。5 .洪水发生后减少灾害伤亡的首要条件是:A.搜寻伤员、就地抢救B.检伤分类、急救处理C.严密组

12、织、迅速后送D.以上都是6 .现场医疗救援三线梯队的主要任务描述正确的是:A.第一线救护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寻找受困和受伤人员,对危重 伤员及时进行就地抢救并予以转运。B.第二线救护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对一线转来的危重伤员继续进 行抢救,完成一些必须的急救手术;对一线转来的重伤员进行 复查,做进一步处理后,并进行分类、后送,有的可以进行留 治。C.第三线救护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分工负责现场转送来的所有伤 员。D.以上都是7 .不属于洪水灾害的形成的自然因素是:A.人类活动B.自然地理环境C.气候条件D.水系特征8 .淹溺现场抢救措施说法错误的是:A.尽快将溺水者打捞到陆地上或船上,立刻清除口鼻淤泥、杂 草

13、及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8 .如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心肺复苏。C.昏迷者可掐人中、涌泉等穴1030秒钟。D.胸外心脏按压术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必须同时进行。9 .外伤患者的现场救治错误的是:A.窒息的应开放气道。B.若在现场出现无法控制的致死性大出血,伤员处于濒死状态, 应加快转运速度。C.呼吸、心跳骤停的应立即予以心肺复苏。D.发现休克的应马上予以容量复苏。10 .不属于现场重点抢救病人的是:A.淹溺致心搏呼吸骤停B.挤压伤致极度呼吸困难C.骨折并失血性休克D.死亡病人洪涝水灾的特性有:不确定性、普遍性、地域性及损失差异性。常见的洪涝水灾种类有暴雨洪水、风暴潮洪水、山洪, 此外还

14、有堤坝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等。二、洪涝水灾的危害洪涝水灾常伴生着两大灾害:原生灾害与次生灾害,即洪水暴发瞬间的原生灾害,以及水灾之后的由水灾引起的次生灾害。(一)洪涝水灾的原生灾害洪涝水灾对人体的直接伤害,主要是淹溺、浸泡、受寒、 断粮饥饿、建筑物倒塌砸伤、应激性心理-精神损伤等。1、受洪水淹溺,可能被泥沙活活掩埋,或呛入异物致人窒 息,吸入大量河水,导致肺水肿、血液稀释、电解质紊乱,甚 至可因心功能、肺功能、肾功能衰竭,缺氧、脑水肿等,导致 死亡。溺水者即使心肺复苏成功,也容易继发感染。2、成批的建筑物被冲毁,可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尤以颅 脑外伤、脊柱损伤、骨折、出血、挤压伤、休克等多见

15、。3、水漫溢、人畜粪便及腐败的尸体污染水源,不洁饮水和 变质(或受污染)食物均会引起腹泻等消化道疾病,甚至引起细 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病毒性肝炎如甲型肝炎等肠道传染 病的暴发流行。4、灾民长时间浸泡水中,除容易罹患浸渍性皮炎等皮肤病 外,水源性传染病(如钩端螺旋体病)、寄生虫病(如吸血虫病)的感染机会也会大大增加。5、毒虫和蛇等生物随洪水泛滥进入人居地区,可能发生毒 虫、蛇兽蛰咬事故等。6、洪水冲毁家园,缺衣少食,人居环境恶化,抗洪大军还 要经常浸泡在洪水中作业,机体抗病能力普遍下降(老弱病幼者 更加严重),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尤其是传染病。(二)次生灾害常见次生灾害有:火灾、电击伤、冻伤、

16、中毒、灾后瘟疫, 以及由于社会秩序混乱所致的伤害。1、洪水冲垮家园,灾民流离失所,聚居于简陋拥挤的帐篷, 因烤火取暖或炊事失慎,容易引发火灾,火烧联营造成人员伤 亡。2、灾民受风吹雨淋的寒气袭击,再加上缺衣少食,住于没 有取暖设备的帐篷,抵抗力下降,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 感冒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且极易流行。3、洪涝水灾后长期积水,使蚊虫大量孳生繁殖。灾民在野 外生活,易遭受蚊虫侵袭,导致虫媒传染病如疟疾、流行性乙 型脑炎、革登热、丝虫病等均可在灾后一个月内流行。4、在水中的带电电缆、倒坍电杆上的电线,会使人遭到电 击而受伤。5、被洪水浸泡而外溢、冲入水源或污染食物的农药、毒物 和放射性物质

17、,可致人中毒,甚至危及生命。6、灾后瘟疫,大灾之后有大疫是指以往历史上,暴发洪水之后,环境破坏尤为严重,常暴发瘟疫(流行传染病)。1998年 我国的特大洪灾时创造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奇迹,证明了洪涝 水灾之后的瘟疫、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是完全可以预防控制的, 人民是完全有能力将洪涝水灾带来的危害减少到最小。三、洪涝水灾的紧急医疗救援洪水漫溢来势凶猛,短时间内大片土地被淹,居民可能直 接受到了淹溺或被洪水卷走、部分居民也可能被围困在山岗上、 建筑物屋顶或大树上,尤其老人和儿童更容易受害。其次是各 类创伤,由于建筑物的倒塌,可产生大量的挤压伤伤员,且大 多伤情复杂,常常伴有复合性损伤。受伤的病情发展迅速

18、,因 此,现场救护必须迅速、果断、有效。(一)到达现场前1 .电话指导现场人员的自救互救(1)快速有序撤退洪灾发生时,要保持头脑清醒、镇静,不要慌乱,居民应 自发或根据当地政府的安排立即组织居民有序撤退,把居民尽 快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安全区。同时要及时搭救、抢捞落水灾民, 尽可能减少伤亡。(2)寻找救生物洪涝水灾发生时,撤离到高坡或山地上后,尽可能寻找可 用于救生的漂浮物,扎成应急救生筏,作为救生器材,到所滞 留的高处淹没时上筏逃生。(3)速离危险区落水人员应尽量避开主流和水面上的漂浮物,以免撞击。 其次是当水面上有柴油、汽油等油性物质时,应赶快离开,以 免吸入呼吸道和肺部。(4)尽力保存体能被

19、洪水围困或落水后,必须尽可能地保留身体的能量。水 中漂浮是专门用于水中求生的一种方法,漂浮时所有的动作必 须是自主性和松散性的,以尽量保留体力。(5)落水后要预防低体温人在水中所遇到的最大威胁之一是寒冷,若体温迅速下降, 会导致冻僵或冻死。在水中,穿衣物比不穿衣物体温下降慢得 多,静止比游泳时体温下降慢得多。在预防和防止低体温的过 程中,除了接近高处、船只、救生人员或其他可抓靠的物体外, 一般不要游泳。因此,在水中尽可能地减少活动对预防低体温 非常重要。(6)集中等待营救在等待救护时,应尽可能地靠拢在一起,一方面心理上可得 到一些安慰和鼓励,更重要的是可以进行互救,并且易于被发 现,从而得到及

20、时的救援。(7)掌握抢救溺水者的技巧在水中救护时要注意不要被溺水者紧抱缠身,以免累及自身。如被抱应放手自沉,使溺者离开再救。若被溺者紧抓不放,则 可将手滑脱,然后再救。2 . “120”指挥调度“120”急救调度员在接警并核实后,应立即启动洪涝水灾 紧急医学救援预案,一方面向上级卫生行政机关汇报,另一方 面即与联动系统包括公安、武警等部门进行横向联系。同时根 据所接受的洪涝水灾信息指挥并派出急救网络的第一线救护梯 队前往需救援的地点。随后根据现场情况调派出第二、第三救 护梯队增援现场救治。3 .赶赴现场前急救器械的准备救护车应有紧急医疗救援的常规装备,另加水用担架等。(二)到达现场后1 .现场

21、医疗救援的组织对洪涝水灾的救援,应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包括国家、地 区和地方的各级组织,结合地理、环境、气象、社会和经济等 方面的因素,进行灾情评估、营救,伤员的复苏、分类、早期 抢救和后送等。救护组织的建立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现 场救护可分为以下三线梯队。(1)第一线救护组织 主要依靠当地干部、广大群众和驻 军的自救互救,红十字卫生员和其他医务人员的现场抢救。主 要任务是寻找受困和受伤人员,由于他们熟悉现场的情况,能 迅速找到被困人员和伤员,对危重伤员及时进行就地抢救并予以转运。(2)第二线救护组织由灾区或灾区附近的卫生机构以及 各医疗机构派出的医疗小分队组成,对伤员作进一步救护,这 一线

22、的主要任务是:对一线转来的危重伤员继续进行抢救,完 成一些必须的急救手术;对一线转来的重伤员进行复查,做进 一步处理后,并进行分类、后送,有的可以进行留治。(3)第三线救护组织 由区、县医院,医学院校、各部门、 各企业的医院,省、市医院和专科医院以及部队医院等组成。 这一线的主要任务是,分工负责现场转送来的所有伤员。另外 对由于短时间内发生的大批伤员,在现场经过初救、检伤分类 后,因受当地医疗力量、条件的限制,有部分伤员必须组织力 量继续后送。2 .现场医疗救援的检伤分类对受伤人员要及时进行检伤分类,根据伤情的轻、中、重、 死亡分别佩戴伤情卡(蓝、黄、红、黑)。由于伤类伤情复杂, 救援和救治工

23、作难度大,对救援的技术和组织工作要求就更高。 因此平时除了要熟悉救援预案,掌握救援技术外,在组织、技 术、装备等方面要做好充分准备并根据灾区现场的医疗力量, 伤病员数量、伤病种类、伤情轻重缓急,做好分类救治。重点 在于抢救对淹溺致心搏呼吸骤停、挤压伤致极度呼吸困难、骨 折并失血性休克的佩带红色伤情卡的重度损伤的病人。首批到达的医疗救援人员,迅速投入施救。洪涝水灾主要 的伤害造成大批建筑物倒塌,特别是民房倒塌,在短时间内发 生大批的骨折创伤、挤压伤、淹溺、窒息和复合伤的伤员。抢 救时遵循“搜寻伤员、就地抢救;检伤分类、急救处理;严密 组织、迅速后送”的救援原则。洪水发生后搜寻伤员和组织就地抢救是

24、减少灾害伤亡的首 要条件。现场搜救人员应根据呼救、群众反映和对灾情的评估, 迅速组织人力、物力,积极组织搜寻受困人员和伤员,争取尽 快使伤员脱险。特别注意在水中、倒塌建筑、生产设施内(下) 寻找伤员。发现伤员后,应尽快帮其脱离危险环境,迅速准确 判断伤情的轻重,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对被掩埋的伤员要与 抢险救灾的工程、消防等系统救援人员协同抢救。在寻找伤员 中各级救援组织应加强联系,特别在结合部要互相衔接,避免 遗留伤员。在受灾地点、急救队、医院之间应保持通信联系,对伤病 员急救处理后妥善解决后送或转院工作。灾区救援工作非常复杂,必须严密组织,搞好协同。应急 救援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参加者除卫生

25、人员外,还有大量的 抢险救灾其他系统的人员,这就需要在统一指挥下搞好协同。 根据分工的任务,各尽其职、各负其责、相互支援、相互协同。3 .淹溺的急救措施特大洪涝灾害来势凶猛,来不及逃避落水而被淹溺。溺水 是洪涝水灾直接威胁人民生命的最严重的灾害,一旦发生须立即进行抢救,切勿只顾运送而丧失宝贵的抢救时机。淹溺现场抢救措施:(1)尽快将溺水者打捞到陆地上或船上,立刻清除口鼻淤 泥、杂草及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解开衣扣、裤带, 检查呼吸、心跳情况。(2)救起的溺水者若尚有呼吸心跳,但有明显呼吸道阻塞, 可进行倒水,但倒水动作要敏捷,尽量缩短倒水时间,切勿延 误其他抢救措施。方法:将溺水者的腹

26、部置于救护者屈膝的大 腿上,使溺水者头部下垂,然后用手按压背部,使呼吸道及消 化道内的水倒出。(3)如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心肺复苏。胸 外心脏按压术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必须同时进行,两者都是溺 水抢救工作最重要的措施,要坚持较长的时间。若有必要可作 气管内插管,吸出水分并作正压人工呼吸。(4)昏迷者可掐人中、涌泉等穴510秒钟,不宜太久而 误过了抢救时机。(5)呼吸、心跳恢复后,人工呼吸节律可与病人呼吸一致, 给予辅助呼吸,待自动呼吸完全恢复后可停止人工呼吸。4 .外伤的现场急救对外伤的病人时应对症处理,如通气、包扎、止血、固定 等措施。对有生命危险的伤病员,如窒息的应开放气道,如呼 吸、心跳骤停的应立即予以心肺复苏,如发现休克的应马上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