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古文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古文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下)期末古文知识点梳理第六单元注释l 重点词:1.怒而飞: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旋风。4.子非鱼:你。5.子固非鱼:本来。6.固不知子矣:纵然。7.请循其本:追溯。8.弗食:不。9.不知其旨也:味美。10.不知其善也:好,好处。1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所以。12.然后能自强也:勉励。13.使老有所终:终老。14.男有分:职分,职守。15.女有归:女子出嫁。16.盗窃乱贼而不作:伤害。17.盗窃乱贼而不作:兴起。18.故外户而不闭:门。19.是谓大同:称作,叫做。20.人不学,不知道:道理。21.故虽有名马:即使。22.骈死于
2、槽枥之间: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23.不以千里称也:著称。24.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25. 更着风和雨:遭受。2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一样。27.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哪里。28. 正患己不能知:担忧。29.食之不能尽其材:才能、才干。30.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31.执策而临之:面对。32.暮投石壕村:投宿。33.老翁逾墙走:越过。34.老翁逾墙走:(逃)跑。35.吏呼一何怒:多么。36.犹得备晨炊:还。37.高者挂罥长林梢:挂结。38.俄顷风定云墨色:一会儿。39.长夜沾湿何由彻:到,这里指“彻晓”(到天亮)。40.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遮蔽。4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高耸的样子。42
3、.卖炭得钱何所营:谋求。43.手把文书口称敕:拿着。44.翩翩两骑来是谁:轻快的样子。45.宫使驱将惜不得:助词,用于动词之后。46.系向牛头充炭直:挂。47.万籁此都寂:指各种声音。48.有恨无人省:知晓。l 一词多义:1.志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处处志之:动词,做标记,2.之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的标志。策之不以其道:代词,代指千里马。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往送之门:去、到。3.其其正色邪:表选择。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其真无马邪:加强语气,词句加强诘问语气。其视下也:代词,代指大鹏。其人视端容寂:指示代词,这、那。4.于鹏之徙于南冥也:
4、介词,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介词,在。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介词,从。昔者吾舅死于虎:介词,被。苛政猛于虎也:介词,比。5.闭是故谋闭而不兴:闭塞。故外户而不闭:关闭。6.且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年且九十:将近。存者且偷生:姑且,暂且。7.以策之不以其道:按照。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黔敖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连词,表目的,用来。8.策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马鞭驱赶。执策而临之:马鞭。l 通假字&词类活用:1.故人不独亲其亲:动词,把当做父母。2.矜、寡、孤、独、废疾者:同“鳏”,老而无妻。3.选贤与能:同“举”,选拔。4.学学半:同“斆”,教导。5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同“衹(只)”,只,仅。6.食之不能尽其材:同“饲”,喂。7.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马鞭驱赶。8.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价钱。9.才美不外见:同“现”,表现。翻译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4.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
6、促进的。”5.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6.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办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8.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9.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10.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夜深了谈话声停止了,好像能听到断断续续低低哭泣的声音。11.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棉布被子用了很多年,像铁一样冷,小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学习重点l 二则:1. “鹏
7、”的形象: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2.惠子和庄子二人的论辩巧妙之处: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庄子返回辩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化解惠子的发难。l 二则:1.虽有嘉肴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与“学”互相促进,“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作者是这样进行论述的: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然后,再对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的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全文语言精练,逻辑严密。2.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包
8、括以下方面: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内容有:选贤任能,诚信和睦,普遍仁爱;全体社会成员各有所养、各有所用、各尽其职,行为皆出于公心;杜绝奸诈之心、害人之事,人们道德水平普遍提高,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3.本课两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文章的气势。如:(1)虽有嘉肴一文中,共有三组对偶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以对偶句式进行类比论证,导出议题。“学然后知困,教然后知不足。”以对偶句式,构成对比,说明“学”与“教”的两种困境。“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以对偶句式,进一步论述“学”与“教”的情景。(2
9、)大道之行也一文中的对偶句有:“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对仗工整,平仄相对,简洁凝练。“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句式相同,表意相对,顺承自然。“男有分,女有归”,对举男女应该得到的待遇,简明有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虽然不是严格的对偶,但句子结构、表意风格仍具有对偶和铺排的特点。两则短文的这种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说理的效果。l 马说:1.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予了怎样的情感?观点: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并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亦即人才常有,而
10、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伯乐却不常有。情感:寄寓了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2.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直称。如“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正面提及,表述严正。暗称。如“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表述委婉,虽不直呼其名,而意在其中。代称。如“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这些句子中的“其”“是”“之”等代词,都是指千里马,表意简洁含蓄。l 唐诗三首:1.同样是表现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石壕吏的写法是“客观”的叙述,并无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
1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先描述个人遭际,结尾处借助议论和抒情升华。分析两种写法的表达效果。石壕吏:讲述的是底层劳动人民的故事,诗人只是一个近距离的“旁观者”。一方面,这个故事本身已经足以令人动容,任何直接的议论和抒情都显得多余;另一方面,诗人对这件事情的情感是复杂的、矛盾的,他高度赞扬人民的牺牲精神,而牺牲的具体方式(战争所迫,差役胁迫)又是他难以接受的,甚至是需要控诉的,这种复杂的感情难以直接表达,而蕴含在叙述之中则更能令人回味和深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的是诗人自己在一场暴风雨中的经历,但诗人并未停留在对自身境遇的描述上,而是能够推己及人,从个人际遇联想到要为天下寒士谋取温饱,从而体现出一种广
12、济苍生的博大胸怀,使得诗歌具有了非常深广的社会历史意义;同时,诗歌并非抽象的议论和抒情,而是借助“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样具体、鲜明的形象,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真挚而感人的呼告。有了结尾的议论和抒情,诗歌的思想得以升华,同时也体现了诗歌高度的艺术成就。2.石壕吏在构思上的巧妙之处是什么?明写老妇,暗写差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的矛盾思想。诗人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的这场平叛战争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安危,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做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参保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3.卖炭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诗
13、人怎样的情感态度?社会现实:揭露了当时宦官假借“宫市”之名强取豪夺民间财物,底层人民在这种抢夺之下生活困苦不堪又无力反抗的黑暗社会现实。情感态度:诗人对于卖炭翁是满怀同情的,而对宦官及其爪牙则充满了憎恶。作者的爱憎情感蕴含在诗歌的叙述和描写以及强烈的对比之中。一方面,极力写卖炭翁生活之困苦、心理之矛盾、烧炭运炭之艰辛;另一方面又将宦官及其爪牙的飞扬跋扈、颐指气使、蛮横无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在结尾处“一车炭,千余斤”之重和“半匹红纱一丈绫”之轻形成强烈对比。课内补充古诗文l 语文书第118页:李白上李邕上李邕(唐)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
14、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注解:(1)背景:这首诗是李白写给李邕的,李邕是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为北海太守。(2)诗意:大鹏有一天能够随着风一同飞起,借着旋风直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假如它在风停时歇下来,仍然能激起沧海之水。世上的人见我常常发出奇谈怪论,见我说大话就冷笑。孔子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年轻人啊。(3)情感:诗人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高远志向,以及不被世俗认同的伤感,并希望得到像李邕这样的名士的赏识和推荐。l 语文书第121页:格言警句1.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就学年龄过了才去学习,那么就劳苦而难有成就。(强调学习的时效性)2.独
15、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独自学习而没有学友(一起研讨),就会孤陋寡闻。(提倡共同探讨交流、相互启发、增广见闻的学习方法)3.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人在学习过程,有的错在探求太多(而难以消化),有的错在所学太少(而浅陋狭隘),有的错在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错在畏难而止步不前。(指出学习中容易出现的四种错误)4.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善于提问的人,如同砍伐坚硬的树,先砍伐纹理平顺的地方,最后砍伐(纹理不平顺)有疙瘩的地方。(提倡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l 语文书第121页:礼记檀弓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贡问之曰:“子之
16、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注解:(1)译文:孔子经过泰山,有一个妇人在坟前悲哀地哭泣。孔子扶轼细听,让子贡上前询问:“你哭成这样,看起来有很深重的忧愁。”妇人说:“是的。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咬死了。”孔子说:“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说:“这里没有严酷的治理啊。”孔子说:“年轻人记住了:严酷的治理比老虎还要凶猛!”(2)主旨:揭露了人民对苛政的厌恶。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j),贸贸
17、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注解:(1)译文:齐国闹饥荒,黔敖在路上摆上食物,用来等待给饥饿的人吃。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拖着无力的脚步,目光迷离地走来。黔敖左手拿着食物,右手拿着汤水,说:“喂!过来吃吧。”此人抬眼看向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吆喝着施舍的食物,才会到这个地步。”黔敖跟上去向他道歉。这个人最终没有吃食物而饿死了。(2)主旨:赞扬了饥饿者不吃嗟来之食的骨气。l 语文书第123页:资治通鉴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
18、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注解:(1)译文:皇上(唐太宗)让封德彝选拔贤能的人,很长时间都没有选拔出来。皇上责问封德彝,封德彝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只是当今没有奇才罢了!”皇上说:“大丈夫任用人才像使用器具一样,选取它们的长处。古代能治理好国家的人,难道是从其他朝代借来人才的吗?正应该担心自己不识得人才,怎么能诬蔑一个时代的人呢?”封德彝惭愧地退下了。(2)对人才问题的看法:统治者要勤于识别人才,不要轻易否定人才。任用人才,要各取所长,让各种人才都有用武之地。l 语文书第127页:新乐府序序曰:“凡九千二百五十二言,断为五十篇,篇无定句,句
19、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注解:(1)译文:序中写道:“(新乐府)一共有九千二百五十二个字,分成五十篇,诗篇在字句上没有固定的要求,字句的要求取决于诗歌内容的需要,而不受形式的束缚。用每首诗的首句做标题,在篇尾揭示主题,这是继承了诗三百的传统。新乐府的语言质朴浅显,想看的人很容易就能看明白。它的言论直白而切中要害,想听的人能被深刻警示。它所写的事可靠而真实,使得引用的人传播起来令人信
20、服。它的文体通顺流畅,能够通过音乐传播。总的来说,新乐府是为君主、为臣子、为人民、为事物、为事件而写的,不是为了写文章而写的。”(2)主旨:本文阐述了新乐府的创作主张针对现实,有感而发;思想内容为主,艺术形式为辅;增强感染力,注重教育功能。l 语文书第130页:论语集解义疏云“君子和而不同”者,和,谓心不争也;不同,谓立志各异也。君子之人千万,千万其心和如一,而所习立志之业不同也。云“小人同而不和”者,小人为恶如一,故云同也;好斗争,故云不和也。注解:(1)译文: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和”,说的是内心不去相比争斗;“不同”,说的是各人的志向有所不同。君子有很多,很多个君子和谐如一体,但是他们各自
21、的学业和志向是不同的。所谓小人同而不和,小人都是一样地做坏事,所以说他们是一致的;小人喜欢相互斗争,所以说他们是不和谐的。(2)理解:君子和而不同,是因为君子共事,意在表达自己的意见,以期把事情做好,所以会用自己正确的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能做到恰到好处;小人同而不和,小人共事,意在谋利,所以虽“志向”一致,但是会相互斗争。l 语文书第130页:四书章句集注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注解: (1)译文:能做到“和”的人,心境平和而不古怪;只是表面一致的人,则是怀有阿谀奉承之意。(2)理解:此句为朱熹对论语子路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句的注解。l 语文书第130页
22、:论语正义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义者,宜也,各适其宜,未有方体,故不同。然不同因乎义,而非执己之见,无伤于和。利者,人之所同欲也,民务于是,则有争心,故同而不和。此君子、小人之异也。注解:(1)译文:君子能达成“和”,是因为君子的出发点是道义,小人只有“同”,则是因为小人的出发点是利益。所谓道义,就是要合情合理,各有合情合理的地方,而没有确定下来,所以意见不同。虽然意见不同,但都是谋求道义,而不是固执己见,所以不会伤害和气。所谓谋利,是小人所共同的欲望,小人都为此而钻营,就有了争斗之心,所以虽然欲望相同却不能做到和气。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2)理解: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谋义与谋利。l 语文
23、书第131页:左传昭公二十年(齐景)公曰:“唯(梁丘)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注解:(1)译文:(齐景)公说:“只有梁丘据和我是相和的!”晏子回答说:“梁丘据也只是表面一致,哪里称得上是和谐?”齐景公说:“和谐和一致有区别吗?”晏子回答说:“有区别。君主认为行得通,则有行不通的地方,臣子献上行不通的意见,用来使君主的行得通可行。
24、君主认为行不通,则有行得通的地方,臣子献上行得通的意见,用来免除君主行不通的顾虑。因此能政治清平,百姓没有争斗。现在梁丘据就不是这样。君主认为行得通,梁丘据就说行得通;君主认为行不通,梁丘据就说行不通。如果把水和在水里(味道单一),这饭还能吃吗?如果乐器只弹奏一个音调,这音乐还能听吗?不能谋求同的原因就在这里了。(2)理解:晏子从治理国家的角度,向齐景公提出建议,认为君主应该容得下臣子的不同于自己的看法,这样才能使君主的主张得以完善,国家才能被治理好。不能只是亲近那些一味迎合附和自己的臣子。在晏子的理解中,“和”,是不同的事物调和在一起,达成一个合情合理的好结果;而“同”,则是因为事物的单一,
25、而不能有好的的结果。l 语文书第131页: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注解:(1)译文:能够发扬好的品德,使得家族和睦。家族和睦以后,就可以去协调百姓。百姓和睦以后,就可以协调各个诸侯国。(2)理解:此言类似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做大事者,宜先修身。l 语文书第131页: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注解:(1)译文:人们的喜怒哀乐之情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叫作“中”,表现出来而符合节度恰到好处,就叫作“和”。“中”是天下各种感情和道理的本源;“和”是天下一切事物通行的道理。努力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间一切事物就各正其位了,万物都能繁育生长了。(2)理解:所谓“中和”,并非要求人一味附和,而是要求人做事要有节度,不宜走极端。认为世间之事,只有调和到恰到好处的节度,才能向好的方面发展。1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