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六年级上册备课.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5800995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6.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六年级上册备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美术六年级上册备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术六年级上册备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六年级上册备课.pdf(4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时教学设计本学期第1课时课题点的集合主备人王琳琳本单元第1课时课型造型表现 授课时间 9.4-9.8复备人王琳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美术中点的概念,了解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认识点与线、面的关系。学会用点构成精彩的画面。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创作、指导、评价,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表现点的集合作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欣赏奥运图片、大师作品、结合点的学习、体验创作的乐趣过程中迸发学习兴趣、爱国之心、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白点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类画种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学生创作时如何表现点的集合特殊画面效果。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

2、图)对*上 匕 引 导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两幅油画,修拉的 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和 米 勒 的 拾穗者,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幅油画有什么不同,他们分别给你怎样的感觉?(真实、模糊,明亮、色彩更丰富)板书。大家说的“明亮、色彩丰富”这 些 是 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给我们的感觉,我们称这种画法为“点彩”。点彩派是十九世纪末产生的新印象派。法国画家修拉是“点彩派”的代表。修拉在作画时往往将颜色挤到调色板上,不经调和,直接在画布上拍点作画,画面色彩丰富,给人朦胧的效果,与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实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点点的奥秘,出示课题一 一 点的集合。二、发

3、展阶段1.解读图形,讲述概念。师:点、线、面是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生 活 中“点”也是无处不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从中找出点的存在。师: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点很多,点的形状可以是各种样子的,只要在相对空间中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点。2.欣赏作品,感受魅力。出示多种不同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学会用多种绘画形式来创作丰富多彩的点的集合作品。师:不仅油画可以用点表现,其他艺术形式也可以用点表现,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师:这是什么绘画形式?你从找到了哪些点?(学生回答)中国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万变,还概括地表现了各种物象。课件出示画面效果完全不同的点彩派创始人修拉的作 品 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和米勒的 拾穗

4、者,请同学们分析不同作品中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预设学生回答:(游泳池中的人是点;花园里开放着的小花是点;树叶是点;金钱豹的身上有斑纹点;七星瓢虫身上的斑点、七星瓢虫本身都是点;热带鱼身上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都是点;)教学过程复 备马赛克壁画是用小块不同色彩马赛克镶嵌而成。电脑绘画,将点整齐排列,表现图案(红点集合表现物体,绿点集合表现背景)。民间工艺中利用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凡 高 的 星月夜用点进行方向组合,形成线化感觉,增加流动效果。米罗的 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则通过点的奇妙形状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师:点在不同艺术形式中呈现出了不同的效果。欣赏学生作品。师:看过大师们用点

5、创作的绘画作品之后,我们再来欣赏一些同学们的作品,感受一下同学们奇妙的想法。3.图乐共赏,学生创作。师:下面我们用点的集合创作一张作品。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创作。作业要求:(1)用点画方法进行创作或临摹。(2)注意整体效果的变化,把握色彩的关系。三、展示与评价阶段对于率先出色完成绘画创作的同学采用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的手段,再通过奖励机制请这位同学巡视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师生互评,最后同组学生互评。将优秀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四、拓展点的形式表现点集合效果的方法很多,可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去创造新的点画方法。作品展评标准:1 .能否理解点的概念。2 .能否掌握“点彩派”的绘画典型特

6、征及代表人物。3 .能否运用点的不同排列规律、疏密变化表现作品。4 .能否运用合理的色彩关系使画面丰富和谐。板书设计点的集合明亮 多彩教学反思:康定斯基说:“点是最简洁最坚强的主张,因此点是绘画最初的要素。”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导入课时,我出示了两幅效果完全不同的作品,一幅是点彩派创始人修拉的作品 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一幅是米勒的 拾穗者,请同学们分析两幅作品中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学生很容易地看出了 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这幅作品是用“点”表现的,紧接着我和学生深入的观察了修拉用“点”作画呈现出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快的了解了点彩派的绘画特点。导入新课时间短,但却很快

7、的使学生进入了学习状态。古希腊人喜欢用马赛克拼贴的方式装饰他们的建筑;点彩派画家能够用色点来表现耀眼的阳光;现代派画家用不同形状的点勾画诗一样的图画这些都充分显示了点的有序和无序排列的美感。如果单从知识方面入手,势必会造成枯燥乏味。我为学生搜集了大量的图片,在欣赏中学生了解了 “点”的魅力。其次学生的表现欲很强,在广泛的点的集合的作品中,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自己能够完成的绘画作品形式进行创作,从而体会点的无穷韵味。课时教学设计本学期第2课时课题基本形体切挖主备人王琳琳本单元第2课时课型设计应用 授课时间 9.11-9.15复备人王琳琳教学目标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2.培养学生

8、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形体切挖的方法。教学难点能创造出有特色的切挖造型。教学准备课件、制作材料,萝卜、花泥、小刀等工具。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1.导入阶段(1)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几何形体。师问: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2)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生 答。师问:把它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生答。师总结: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师总结: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

9、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或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3)欣赏课本范图以及草图,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形体切挖?形体切挖就是将基本形体的某一部分切除或挖空,切除的部分可以是规则形体,也可以是不规则形体,使这个基本形体成为一个新的造型。如凯旋门是在六面体上切除一个规则的拱形门,而矮凳是在圆柱体基础上切挖掉一个不规则形体。2.发展阶段(1)师:每个小组桌上都有一块六面体花泥,请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尝试制作 凯旋门,比比哪个小组最快。(生练习)师 总 结 制作方法:切,用 刀(强调握刀方式);挖,可用汤匙;还有很多东西也可利用,例 如:纸 卷 筒,可以 在 花 泥 上

10、镂 空等。分 析“凯旋门”与立方体的区别教学过程复备师:你们小组能不能说说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生介绍他们的制作方法。(2)欣赏以形体切挖方式制作的各种图片。(3)师示范怎样将六面体花泥加工成圆柱体,示范完整作品的切挖。完成后把作品进行写生。3.练习阶段根据构思对基础形体进行切挖练习,做完后根据作品画出结构图。学生制作,师巡视辅导。4.作品展示作品摆在展示台上,评选出最棒的作品,请作者说说自己的构思以及制作方法。5.拓展阶段欣赏以形体切挖方法及不同材料制造的建筑、日用品等图片,开拓学生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积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很直观的观察到了什么是切”,什 么 是“挖”。板

11、书设计基本形体切挖垂直教学反思:本 课 基本形体切挖教学中,先由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的基本形,然后复习基本形体,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观察物体与基本形体的关系,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分析“凯旋门”与立方体的区别前,我对于凯旋门做了详细的介绍,学生了解了凯旋门的有关资料。通过分析“凯旋门”与立方体的区别,学生能够回答出“凯旋门”是在立方体的基础上,切挖一个圆柱形体和一个长方体,从而引入详细的介绍“切”和“挖”的概念。我采用积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很直观的观察到了什么是“切”,什么是“挖”,帮助学生总结出了概念。在这个环节,学生通过观察,理解概念,认识了一个物体与基本形体必然的联系,一个物体的形体

12、是有基本的形体变化而来的,从这个联系上,学生能够体会到: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即艺术的演示,进而理解艺术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对圆凳的分析理解,我在课堂上演示了由一个圆柱体变化为一把圆凳的切挖草图的演示,让学生体会了草图切挖的艺术魅力。然后让学生思考除了这种方式可以体验切挖以外,体验切挖的方式还有哪些,学生能够通过很多种方式来体验切挖,比如在彩泥上,在萝卜上、在红薯上、在土豆上等等。在切挖体验的前期,我着重强调了关于安全用切挖工具的问题,交待学生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把左手放到切挖工具运动的方向,安全起刀。不要随意走动,以免推碰到别人,以免发生意外。在学生做切挖体验过程中,我在教室巡视学生情况,

13、指导学生,学生得到训练。在课堂的展示环节,我请学生向大家介绍:我用的是什么材料,我先把它做成什么形体,经过怎样(切挖的过程),看到现在的形体,使我联想到了什么。从某种程度上,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课时教学设计本学期第3 课时课题3.远去的路主备人王琳琳本单元第3 课时课型造型表现授课时间9.18-9.22复备人王琳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现象,并能运用所学透视现象绘画或拼贴一幅有路的风景画。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绘画作品和自然界的景物,发现近大远小,近高远低和近宽远窄的视觉现象,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站在不同位置观察

14、同一条路,发现会产生不同的视觉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感受风景画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习惯。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了解生活中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学会运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创作一幅有路的风景画。教学难点:通过观察道路的变化,由此及彼,能从不同的视角观察自然中其他物体的透视变化。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 备一、了解规律,欣赏名画展示一幅具有明显远近效果的马路照片。教师总结:近宽远窄,近高远低,总的来说就是近大远小。看画家如何画远近关系。欣赏法国画家西斯莱 塞夫勒道路霍 贝 玛 米德哈尼斯的林荫道结合名画欣赏,说说画家表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欣赏课本P7最

15、上方四幅马路效果图,看看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眼前的公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二、欣赏提升,讲述发展阶段1.透视的发展史课件欣赏乔托的作品 逃亡埃及,并出示古埃及的画面,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学习乔托在画面中通过明暗等绘画手段表现了人物及景物的透视感,是透视学的奠基人。欣赏达芬奇的名作 最后的晚餐,加深对作品中透视现象的认识。2.自然中的透视以一幅有明显透视效果的道路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画面中都有哪些透视现象,教师总结并板书:近宽远窄、近高远矮、近大远小结合课件讲解物体的透视感,并渗透视平线和视点的概念。对照图片,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往远处看,画面中的透视也有相应的变

16、化。引导:我们经常走在马路上,看到的情景是否和这张图片相同?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近处马路到了远处有没有变化?马路两旁的树木有没有变化?路上的行人远近有何变化?学生回答。一学生到屏幕前指出看到的现象。教学过程复 备3.欣赏作品中的透视欣 赏 呐喊等系列绘画作品中的透视,引导学生观察透视在画面中的作用,并同时引导学生欣赏画面的构思和表现,为学生的创作打下基础。三、探究形成、发现方法1.欣赏书本上的透视图片(1)小组讨论找出图片中的中心点、消失线和视平线(2)教师解释这些名词的定义:如:想象在大海上向远处看天和水之间产生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还比如: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上

17、的一点这点就是心点而这两条线就是消失线(3)学生练习一个透视图2.教师展示一幅剪贴的透视关系的风景画(1)学生小组讨论 这幅风景画是如何制作的?(2)教师小结:A.作视平线和消失线B.定山脚线和远山C.贴正 视 的 房 子D按照近大远小近宽远高近高远底的方法贴出树和栏杆。四、学生操作:作业内容:利用绘画或者拼贴的方法表现一幅有路的风景画。要求:在画面中要表现出道路的透视感。可以根据想象添加合适的环境。教师巡视指导.五、展示与评价阶段师生共同总结今天学到的透视现象,从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去探索,发现更有意思的问题和现象。引导学生围绕作品是否具有视觉现象的特点和画面内容是否丰富来评价。找出优点,指出不

18、足,指出改进办法。教师评价。六、课后拓展:学生视野,希望学生今后在作品中学会运用透视知识。在运用时关注:能否理解并运用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视觉现象,融入到绘画作品、摄影、拍摄等当中去。课件对比作品赏析,如果画面中没有透视会给人什么感觉?加深学生对透视的重要性的认识。颜色、大小、疏密等各种变化,认识到只要在相对空间中较小都可以看成点。板书设计3、远去的路中心点、消失线、视平线教学反思:透视现象从三年级就开始让学生渐进的理解,因为有了足够的认知经验,到六年级,学生已经非常轻松的能说出生活中的很多透视现象,但是要引导学生将透视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并能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构思,还需要教师多引

19、导。本次教学活动和生活息息相关,只有注意观察生活,才会理解近大远小的原理,上课之前我高估了学生的表现力,我认为六年级学生在画面表现上不成问题,所以只欣赏了课本中的图片。由于课堂准备不充分,我也没有为学生准备课本之外的图片进行欣赏,学生在创作时思维打不开,“路”只局限于“马路”,“路”两边的的景物只局限于“大树、路灯”,路上的景色更是单调,“车”不够生动,“人”没有变化,整幅作品没有创意,不够新颖,学生只求完成老师要求的作业,没能发自内心的去表现心中的风景,这一点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果有条件,本次教学活动可到室外,让学生观察、感受,通过写生的形式表现效果会好一些。课时教学设计本学期第4 课时课题4

20、.线与造型主备人王琳琳本单元第4课时课型造型表现 授课时间 9.25-9.29复备人王琳琳教学目标了解线是艺术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和线在美术造型表现中的运用与作用。运用直线、曲线、细线、粗线、长线、短线、实线、虚线、有规则的线和自由的线表现各种头发。通过欣赏、交流,学生充分认识和体验线的特性及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丰富视觉和审美经验,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和了解线在美术造型表现中的特性及所起的作用。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大胆地运用各种线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 备一、导入阶段1.播放课件 球的运动轨迹。思考:把球的运动轨迹连接,最终能形成什么?2.教师归纳小结

21、:线是点的运行轨迹。与点和面相比较,线是最活跃、最富于变化最有个性的表现元素。3.出示中国画线描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图中主要是用什么来表现画面的?教师小结:看来线是表现造型的主要手段。这节课就和老师一起来研究一下“线与造型”。(教师出示课题一 一 线与造型)二、讲解演示阶段1.线和我们的生活也是分不开的。出示生活中跟线有关的图片。2.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其他和线有关的场景?3.课件出示艺术家作品观察后说说艺术家们是如何运用这些线的?教师小结:线的组合:水平垂直倾斜水平波浪垂直拆线自由组合有规则的排列:整齐、有秩序,富有节奏的美感。(出示图片)自由性的组合:自由、优美、富有创造性。在创作时,根据物

22、象的特性,启发引导学生可抽象地表现画面。(出示抽象作品图片)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生活中的线条,其实我们人的身体上也有线条,最明显的就要属头发啦。组内交流:通过刚才的欣赏和交流,你发现线有哪些特点呢?线的特点:直 线 曲 线 粗 线细线长 线 短 线 波 浪线折线教学过程复 备4.多媒体出示不同发型的图片,用头发作比喻,直发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髯发又有什么样的感觉?教师戴假发演示。5.教师找学生作模特,然后简单演示怎样画人物,如何用不同的线表现不同的发型,并板书绘画步骤。6.学生看教材第1 1 页“表现人物头发的学生作品”,拓展学生创作思维。三、发展阶段现在老师给大家当一回模特,请同学们给老师

23、设计一款发型,看谁是最优秀的设计师。(学生动手尝试用不同的线来表现人物头像,提出可以画自己的同学,画时重点表现人物的头发。)四、展示与评价展示优秀学生作品,让学生互相说说谁画得更好,头发画得怎么样,还应该怎么改进。评选出优秀设计师。五、课堂小结通过同学们的作品可以看出大家对线已经十分了解,并且能用线来表现头发的造型,我们可以把今天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以后的作品创作中,让我们的画面更加丰富。1.能否找出线的特性与组合规律。2.能否感受到线 与 造 型 是 分 不 开的,并用线的多种组合方式来表现人物的头发。3.能否大胆地创作出新颖的作品,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板书设计4、线与造型粗、细实线、虚

24、线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课后认真反思,感觉自己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感受大自然中的线条这一环节中,以小组为单位,让全班同学都动起来,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最后一名同学发一张纸,写上数字,以他为第一个,看第一张图片并画下来所看到的线条,把图片播放时间定为5秒钟,精选六张图片,由后到前传递到第一位同学,然后上交,用实物投影或黑板展示,然后再给同学们展示几幅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启发,再补充些线条,这样效果能更好些。2.在感受画家是如何运用线条这一环节,应精选两幅作品为好,可以为后边的练习留出更多的时间。3.在体会线条的表现力环节,我精心设计两个小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总比在欣赏中体会要深刻些

25、。如:给学生一段文字,让学生根据文字表现,然后在引导学生设想如果不用线条能不能表现出来,并引导学生总结线条的重要性和表现力会更好。4.在练习三进行之前,先放松一下,让学生们分析品评两幅学生作品,让他们当一回“老师”,在评价中让学生明白线条怎么应用是最好的,什么样的才是好作品。这样有利于在练习中有一个好的方向和引导。5.最后这个练习也是作业:学生设计发型有些难度,应该降低一些难度,将作业设计成“花瓶设计大赛”,引导学生利用剪纸技能剪出一到两个花瓶剪影,然后用水彩笔或铅笔给花瓶画上美丽的外衣,至少应用两种以上变化的线条,也可以结合上节点的集合所学,适当加上点的装饰,提高花瓶整体的装饰效果。这样学生

26、作业会更好。课时教学设计本学期第5课时课题风景写生主备人王琳琳本单元第5课时课型造型表现授 课 时 间 方10 9-10 复备人王琳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同学或老师的介绍了解家乡的一些旅游资源。通过速写练习,观察生活,使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培养学生灵敏的观察、感受能力和迅速捕捉物象形神的能力,能够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让学生体会家乡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速写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难点:如何启发学生的艺术感受,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表现方法、开发自身的语言模式,使自己的作品有自己的语言风格特点。教具多

27、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 备一、导入:出示一些立石玉龙湖及老街的摄影作品,并给以说明,让同学们觉得原来我们生活的地方这么美,激起学生对风景写生的兴趣。二、新授课:师:这些图片是不是很漂亮呢?师:看了这么多图片,体会到了什么?或者说为什么要把这些摄影作品展示给你们看,目的是什么?生:摄影和绘画是有联系的师:大家都说的很对,摄影和绘画是相通的,面对大自然,要进行选景和构图,主次关系等等。师:面对这么美丽的风景,无不让人心动,如果没有相机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很想把它成功地描绘下来呢?师:那我们该如何进行绘画?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风景写生。三、基础知识点:1.取景与构图确定所画对象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

28、感受,选择自己最想画的那部分景色。一定要克服不注意观察、缺乏感受、坐下就画、见什么画什么的盲目性,应该通过风景速写练习,达到既学习表现技法又提高审美能力两个目的。角度确定后,要确定视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视平线在画面的中间是平视构图,在画面的上方是俯视构图,在画面的下方是仰视构图。构图形象不同,画面的效果和气氛也不相同。安排视线的位置和主要形象的轮廓。为了集中反映主要形象,可以把某些次要形象省去不画,或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在画面上改变它们的位置,使构图更加理想,主要形象更加突出。取景分三层:远景、中景、近景。2.速写语言分类:风景速写按题材来分:自然风景速写、乡村速写、建筑速写、城市速写等。风景速写

29、按工具材料来分:有铅笔速写、钢笔速写、炭笔速写、毛笔速写等。风景速写按表现形式来分:有粗细线速写、带明暗调子速写、均匀线速写等。教学过程复 备速写是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是抒发感情的一种途径,是收集整理创作资料的一种手段,同时它也和素描一样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语言。学会利用速写语言绘画是风景写生中最为实质性的一个环节。手写是具体技法的表现,不同的技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效果。如同样是线,有的轻松、有的凝重、有的流畅、有的滞涩、有的纤细、有的厚实,有的柔、有的刚、有的缓、有的急等等。因此,不同的对象,应采取不同的技法去表现。(1)观察自然景观中相互对立的关系:形意、主次、虚实、动静、疏密、大小、长短、

30、轻重、曲直、前后、高低等。画风景速写,也就是要运用不同的技法将这些对立的关系统一起来。(2)空间的透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国画中的散点透视。形体的疏密虚实关系利用“点、线、面”的疏密排列,表现不同的风景。如同样是线,有的轻松、有的凝重、有的流畅、有的滞涩、有的纤细、有的厚实,有的柔、有的刚、有的缓、有的急等等。点:圆点、三角形的点、不规则的点等线:直线、折线、曲线、虚线等面:画面的留白等四、临摹练习选取一些风格不同速写作品,供学生临摹练习,在临摹中体会画家对于自然景观的感悟,学习其表现方式。五、课堂小结:好!今天我们学习了风景的速写,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把我们身边的美

31、好用手中的画笔把它描绘下来!感悟自然的美:风景速写并非摄影一般纯客观地描摹对象,学生在表现自然世界的同时必然要渗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在实际写生中对自然景物的概括与提炼,对素材的取舍与添加等就源于此。这种感受一半源于眼观,一半则得自心悟。风景速写虽是表现自然景观,但同样要强调表现意境及情趣。这就需要同学们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除了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外,还应具有深刻的领悟性,要善于理解和发现其有意趣的生活内容及自然景观中的意境与情趣。比如在一个乡间的小村中的建筑与城市中高楼大厦对比,同学们你该选取什么样的绘画语言去表现呢?你该选取什么样材质的绘画材料呢?而这些,有的需要同学用心去捕捉,有的则需要在表现中着

32、意铺设。一幅优美的风景速写画,所表现的应是情景交融的意象。板书设计5.风景写生取景构图细画教学反思:通过分析研究教材和学生认知规律,我确定这节课要突出两大目标:一是学生认识速写作品线条节奏感的变化规律,并会运用;二是学会观察分析建筑物比例,并能尝试完成一幅作品。紧紧围绕这两大目标,有的放矢,运筹课堂教学。还要把握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收获知识技能,感受价值情感。因此,本节课我用了四个课时完成了教学,两个课时学生临摹,学习感受线条节奏感的变化;三四课时户外写生,学习取景、分析建筑的结构、比例。根据本科领域特点,这节课着重围绕自主习得教学模式中的“自主分析”重点引

33、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画作,这是临摹作品的第一步,也是将来独立写生创作的第一步,恰似盖房子打地基的第一步,因此,我浓墨重彩渲染这一环节。首先,大屏幕打出范图,教师引领一句话“这个建筑物从上到下,可以分成几部分各部分大概占整体的几分之几”“从左到右呢?”问题抛出去,学生思考、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形成一个大家基本认同的分解数据,这时,老师在黑板上,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同时定位,搭框架。这一环节意在引领学生学会概括,将复杂的表现块状化,这样学生不仅学会分解画面,把握比例,还能够带领学生逐渐摆脱构图过于拘谨的问题。开始画轮廓了,还是让学生来分析书上范图的线条分布特点。抛出问题“你观察一下,这幅黑白线描作品

34、线条排列是否均匀,有什么变化?”学生就会循着老师的问题观察分析这幅画的线条特点。总结的语言未必专业,但是通过观察,表述出了一丝,最后老师仅仅用一句“线条要,疏可跑马密不透风,富有节奏变化”来总结,学生顿觉清晰,接下来自己画时就会注意“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规律。课时教学设计本学期第6 课时课题6.让剪影动起来主备人王琳琳本单元第6 课时课型设 计 应 用 授 课 时 间 723To复备人王琳琳教学目标1.了解皮影的相关知识,体会皮影艺术的特点。2.学习怎样去制作剪影,最后怎样让剪影动起来,体验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3.通过对剪影知识的了解和制作剪影,增强学生对中国民间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35、。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剪影人物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了解皮影活动的原理,并能学习让剪影人物动起来。教具多媒体课件、剪刀、胶水、记号笔、针线、木条等教学过程复 备一、导入阶段1.同学们,你会剪纸吗?平时都剪些什么?(课件出示传统剪纸作品)2.老师也喜欢剪纸,看老师剪的是什么?(教师示范)观察一下,画面中的人物在做什么?3.对比老师的剪纸作品和同学们的有什么区别?(看不到人物的五官等细节,只能看到一个影子)教师小结:对,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影子,我们把这样的画称为剪影。剪影是一门艺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皮影戏就可以成为会动的剪影,今天我们也来研究一下如何让剪影动起来。(板书课题)二、发展阶段1.看皮影介

36、绍皮影戏知识。展示皮影图片。欣赏皮影戏表演视频。研究皮影人物的制作方法。出示真的皮影人物,分小组欣赏和研究皮影人物的质地,造型,再观察一下它们各关节的连接处是怎样连接的?同学们动动手让皮影人物动一动。2.做剪影教师讲授制作剪影的过程。在制作之前,以小组为单位构思表演故事,分工制作。课件出示课本中的“小知识”。皮影戏是是操纵以动物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表演,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教学过程复 备讲授制作剪影的过程和方法。学生制作画草图f将草图形象拓在黑色卡纸上一将人物形态的各部位按关节分开剪一连接f在相应的部

37、位装上木棍三、展示与评价阶段根据构思表演自己制作的剪影故事。以小组为单位将制作好的剪影轮流展示并表演。师生互动,说一说制作剪影和表演剪影的感受,交流一下。四、教师总结从传承民间艺术的角度教育学生热爱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面对正在迅速失传、断代的民间艺术,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恢复它繁荣时的原貌,而是要如何拯救、保护和传承。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演奏,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板书设计6.让剪影动起来画草图一将草图形象拓在黑色卡纸上一将人物形态的各部位按关节分开剪一连接一在相应的部位装上木棍教学反思:在 本 课 会动的剪影中我首先收集了大量的文字资料与图片及皮影戏的视频短片。在课堂教学中

38、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我想多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实践中搭起过渡的桥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唤起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最大限度地作用与人。这也无不是多媒体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全新感受。在学生制作剪影形象之前,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根据一个小故事或者一个动画片中的情节制作剪影形象,每人都必须制作一个剪影形象,大家编台词,设计动作,共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不少问题。例如剪影的设计不美观,操纵杆的位置固定的不对,学生表演时没有把屏幕让出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以改进。课时教学设计本学期第7

39、 课时课题7.漂浮的画主备人王琳琳本单元第7课时课型设计应用授课时间 3 0-1 1,6复备人王琳琳教学目标了解流色转印的常月的画面。通过自学教材及老!K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仓制作过程中发扬团经1方法,学习利用水与油不相溶的特性,转印出不同肌理效果口 的演示讲解,掌握流色转印的方法并展开联想再创作,提高J造表现力。与 友爱的精神,培养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利用水与油不相溶的性质,做水面上的油漆吸附练习。教学难点:根据制作过程中油水变化的节奏及画面所形成的肌理效果,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教具多媒体课件、装有清水的敞口容器、油漆、汽油、水粉颜色、水彩纸等。教学过程复 备一、

40、导入阶段出示3 幅自然风景图片,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神奇魅力。欣赏作品:说一说,你们感觉欣赏的作品像什么?给你什么感受?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么画出来的?导入并板书课题:漂浮的画。二、发展阶段1.自学教材,尝试探究。对照课本中的技法点击学习流色转印的方法。讲解制作要点:将汽油滴入油漆中几滴,轻轻搅拌。搅拌好后,滴入几滴油漆在水盆里,用小棍轻拌。把铅画纸覆盖在水面上,轻轻掀起,图案就吸附在纸上。晾干后压平,也可以用来剪图形。2.尝试制作:在敞口容器里盛一定量的清水,随后滴入几滴油漆,让学生观察油漆和水之间的变化。小结:滴入清水中的油漆有的浮在水面上,有的一下子沉入水底,还有的在水中漂浮。总结制作过程

41、中的成功与不足。3.作品展示,汇报交流。学生提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师生讨论解决。4.深入探究,讲解演示。根据学生的制作,教师示范流色转印的技法:在清水中放入油漆(水面要浅)-快速搅拌-把纸平放在水面进行吸附印制。介绍肌理:广 义 的 意 义:“肌理”是 某 种 物 体 上 的 纹理、质 感,如树皮的纹 理、质感,大理石的纹理、质感等等。狭义的意义:它是绘画、雕塑等艺术创造所 特 有 的 形 象 化 语言,如各种笔触、斧凿的痕迹、画面上的纹理等等。注 意:平时我们画画都是在纸上完成的,上了颜色万一画错了也很难修改了,今天我们要在水里画画,好处是哪里画错了,哪里不好看我们都可以修 改,最后用纸把水

42、面上的“画”吸附下来。教学反思:教学过程复 备三、创作阶段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选用任意颜色搭配并用吸附法完成肌理作品。四、评价阶段1.分析并展示作品,采用自评或互评的方式进行交流评价活动。2.学生针对自己喜爱的作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五、课后拓展干透后,压平。根据肌理图案运用刮线或剪图形等方法,创作一幅有主题意义的作品。板书设计7.漂浮的画六年级的学生对“漂浮的画”的制作充满了好奇心和表现欲,他们已基本掌握了色彩的基础知识和常用的调色配色方法,他们已不满足于仅仅拿笔调和颜色来作画,他们渴望用更新颖的方法更自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朝气和活力。其实学生在我一布置带材料后就很兴奋。周六、周天在家

43、自己对照课本做了一张漂浮的画,对于学生这种满满的热情我很感动,从学生的作品中也能看出其实学生很有能力,只要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美术课很容易上好。课堂上先出示3幅自然风景图片,感受大自然带的神奇魅力。提问:“图片美在哪里?有哪些景物的存在而让你感到美丽。”总结:每幅图片都由不同的点,线,面所组成,再加以漂亮的颜色搭配,而正是这种和谐的美丽让人身心愉悦。之后思考,“我们是不是可以模仿,制造出这种效果呢?”然后做演示:在玻璃试瓶里盛一定量的清水,随后滴入几滴油漆,让学生观察油漆和水之间的变化。这一步骤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形成的美。学生全神贯注的神情让我意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时教学设计本学期第8

44、课时课题8 山山水水主备人王琳琳本 单 元 第 8 课时课型造 型 表 现 授 课 时 间 11.13复备人王琳琳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步了解学习山水画的艺术特点。2.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画出一幅表现近景、中景、远景的中国山水画。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笔墨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山水画的近景、中景、远景表现方法。教学难点:墨色的浓淡、虚实变化,笔墨水分的控制,空间的表现。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复习导入课件播放国画山水作品,古 筝 曲 平湖秋月伴奏,激发学生对中国

45、山水画的自豪之情和学习热情。任何一幅作品的成功都是有基本技法积累的,复习上学期我们学过的 学画山水画里面的画山石、树木、水纹等的技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板书:披麻皴、斧劈皴。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山水画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二、新授阶段1.出示山水画作品,从画面构图来引领学生由近及远感受画中美景。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景物的层次是借助哪些手段和技巧区分出来的?2.课件出示中国山水画名作:黄 公 望 富春山居图、董 源 夏景山口待渡图、唐 寅 落霞孤鹫图、王 希 孟 千里江山图等作品。小组研究讨论:这些山水画中画家是如何表现近景和远景的?小结:近景画得具体、远景简略:近景墨色浓、远景墨色淡。

46、讨论:如何表现画中的浓、淡、干、湿?3.教师示范教师讲解示范一幅山水画的全过程。先用中锋勾、皴的方法画近处的景色,再用侧锋、淡墨画出远景。4.学生尝试用浓、淡、干、湿画近、中、远的山。5.展示并赏析学生作品播 放 微 视 频:石头的画法教学反思:教学过程复备三、学生创作尝试用中国画技法画出美丽的山水画,充分表现出远近关系。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针对学生创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辅导,及时表扬绘画技法好的作品,以互相学习、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五、作品展评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作品中的优缺点,寻找不足及改进方法。板书设计山山水水画家亨利曾说,绘画就是拉根线条去散步。这句话形象地描述

47、了绘画和玩的关系。教 学 山山水水时,我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水墨之间尽情玩耍,感受水墨线条的浓淡干湿和曲直粗细的变化,感受水墨线条的丰富性和动态美。本课主要教学用水墨表现石头,无论学生画的是什么样的效果,他们都觉得自己是非常优秀的,体验是成功的,在玩中找到了墨趣,玩出了水墨涂抹的喜悦,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上课时一,也可以制作古诗词与画相结合的课件,供学生学习欣赏,同时也可以带领他们欣赏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观。在许多自然风光中,留下了历代诗人名人的词句,为这些自然景色增添了不少的人文色彩。在向学生介绍这些自然风光的同时,给他们介绍历代学者文人写下的诗篇,使学生从景色中领略文学描写之美,并为

48、我们祖国有秀美的自然景色而感到自豪。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作品的画意又理解了诗词的含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课时教学设计本学期第9 课时课题9.彩墨家园主备人王琳琳本单元第9课时课型造型表现授课时间11.17-11.20复备人王琳琳教学目标学习中国画树和叶的画法、点景的画法;通之解中国画树和点景的表现方法,以及用笔的疏密为通过讲解、演示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中国诅践练习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中国山水画的表现3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体会中国山水III绘画的喜爱之情。t对中国画名家作品的赏析,感受并了Z墨的浓淡来表现景物的远近。j 树和叶的画法、点景的画法;通过

49、实j 法,体验国画乐趣。J与自然的练习,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画树和叶的画法,点景的画法。教学难点:用墨彩结合的方法,表现家乡的美景。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 备一、装饰教室,创设情境创设有国画氛围的教室环境,利用设备循环播放中国山水画名家作品,并配以中国古典乐曲。二、图片导入,激发兴趣欣赏优美的家园照片或视频。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祖国地大物博,风光无限,今天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到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家园去旅行一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景色有什么特点。出示课题:彩墨家园。三、名作欣赏,分析作品中国山水画名家作品欣赏。思考:画家是如何表现树和点景的,是如何表现景物远近的?1.齐白石的

50、 农耕图中景物远近的表现方法;2.石涛的 村舍中树和点景、景物远近的表现方法。四、现场演示,讲解重点学生初步体验用笔用墨方法,教师点拨并演示。树的画法:鹿角法画树,其树枝是向上出枝的,形状像鹿角,所以称为鹿角法。蟹爪法画树,其树枝是向下出枝的,形状像螃蟹的爪子向地下抓去,所以称为蟹爪法。叶的画法:树的画法:采用微课程展示。教学反思:教学过程复 备点叶法是用粗细和干湿浓淡的笔画而成。有介字点、个字点、垂叶点等。点景的画法:点景应注意位置、大小、臧露等关系的变化,用笔要简练、果断,有韵味。寥寥数笔传神为妙。五、展开想象,大胆创作结合自己家乡的特点,用墨彩结合的方法,表现家乡的美景。六、课堂小结,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