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高二(上)期初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高二(上)期初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高二()期初生物试卷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 60.0分)1.白毛羊与白毛羊杂交,子代中出现了白毛羊和黑毛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羊的白毛与黑毛属于一对相对性状B.羊的白毛与黑毛是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C.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D.此现象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无关2 .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可以确定相对性状间显隐性关系的是()A.高茎x 矮茎一高茎、矮茎 B.矮茎x 矮茎一矮茎C.高茎X 高茎T高茎、矮茎 D.高茎X 高茎T高茎3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个体进行杂交,后代的表型有四种,比例为1:1:1:1,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2、为()A.A a B b x A a B B B.A a b b x a a B b C.A a B b x a a B b D.A a b b x a a b b4 .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A A b b C C 与 a a B B c c 的小麦进行杂交,若不成对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则 B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 2 的遗传因子组成种类数分别是()A.4 和 9 B.8 和 2 7 C.4 和 2 7 D.3 2 和 8 15 .人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比例分 别 是()A.2:2:1:1 和 2:4:2:1 B.1:2:1:1 和 2:4:2:1C.
3、2:1 :2:1 和 4:2:2:1 D,2:2:1 :1 和 4:2:2:17.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A.白眼雌果蝇x 白眼雄果蝇 B.杂合红眼雌果蝇x 白眼雄果蝇C.白眼雌果蝇x 红眼雄果蝇 D.杂合红眼雌果蝇x 红眼雄果蝇8.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现代解释的叙述,错误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9.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女性患者的儿
4、子必定患病 B.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患病C.男性患者的女儿必定患病 D.女性患者多于男性10.抗维生素D 佝偻病是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因对钙、磷的吸收能力减弱而患病,下列有关该病的推测,合理的是()A.抗维生素D 佝偻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B.女性患者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儿子均患病C.患病夫妇不可能生下正常子女D.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女儿均患病11.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烟草花叶病毒不同提取物感染烟叶的实验进一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赫尔希和蔡斯利用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别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RNA不是遗传物
5、质C.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使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格里菲思实验证明R 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 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DNA12.下列有关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A.所有的生物体内都含DNA分子 B.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RNA D.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可能是RNA13.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B.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C.碱基对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D.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14.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A 占3 0%,则双链中C+T占
6、()A.50%B.20%C.30%D.15%15.DNA复制不需要()A.解旋酶 B.D N A 聚合酶 C.ATP D.核糖核甘酸第2页,共25页1 6.用M N标记含有1 0 0个碱基对的D N A分 子(其中有腺口票吟6 0个),该D N A分子在含有M 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含 有1 5N的D N A分子有两个B.4次复制消耗胞啥咤脱氧核甘酸6 0 0个C.复制共产生1 6个D N A分子D.含 有1 4N的D N A分子占总数的:O1 7 .有关等位基因A与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和a基因的最主要区别是碱基的序列不同B.A和a存在于生物体的所有细
7、胞中C.A和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着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D.A和a可以位于细胞内同一个D N A分子上1 8.转录过程不需要下列哪种物质参与(A.核糖核甘酸 B.D N A聚合酶1 9 .翻译过程的原料和工具依次是()A.核糖核甘酸、m R N AC.m R N A、核糖体C.能量 D.R N A聚合前B.氨基酸、核糖体D.氨基酸、t R N A2 0 .一段m R N A通过翻译可以合成一条含有1 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 R N A分子含有的碱基个数、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t R N A个数及转录此m R N A的基因中碱基个数至少依次为()A.1 1 3 6 6 6 B.1 2 3 6 7 2
8、 C.3 6 1 2 7 2 D.3 3 1 1 6 62 1 .下列有关表观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 B.遗传信息的转录可能受阻C.可以遗传给子代 D.个体的表型未发生改变2 2 .基于对基因与生物体性状关系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基因、基因产物、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B.长翅果蝇的幼虫在3 5 下培养都是残翅,可能与温度影响酶活性有关C.基因与性状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D.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该基因决定的性状未必相同2 3.癌细胞不具备的特征是()A.无限增值 B.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C.细胞间黏着性升高 D.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等减少2 4 .下列有关
9、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可遗传变异的根本来源B.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改变,则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且一定能改变生物性状D.A基因可以突变成A i、A?、A r ,也可以突变成a i、a2,a3-2 5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工诱导多倍体唯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B.同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上一般不含等位基因C.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D.单倍体细胞中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2 6.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恶性病,患者骨髓内会出现大量恶性增殖的白细胞。该病是由于第
10、9号染色体和第2 2号染色体互换片段所致。这种变异属于()A.染色体变异的缺失C.染色体变异的倒位2 7.单基因遗传病是指该遗传病(A.由单个基因控制C.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染色体变异的重复D.染色体变异的易位B.由多对基因控制D.由一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2 8 .下列关于细菌抗药性产生原因的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A.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细菌定向产生了抗药性变异B.长期使用抗生素对细菌抗药性进行选择并逐代积累C.自然选择学说阐明了基因突变在细菌抗药性产生中的作用D.抗药性强的细菌产生的后代都具有更强的抗药性2 9 .某一瓢虫种群中有黑色和红色两种体色的个体,这一性状由一对等位
11、基因控制,黑色(B)对 红 色(b)为显性。如果基因型为B B的个体占1 8%,基因型为B b的个体占7 8%,基因型为b b的个体占4%。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为()A.1 8%、8 2%B.5 7%、4 3%C.36%、6 4%D.9 2%、8%30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一旦出现地理隔离就标志着生物新物种的出现C.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会导致物种多样性下降D.种群基因频率一旦发生改变就能产生生殖隔离二、探 究 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 0.0分)第4页,共25页3 1.孟德尔用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
12、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做亲本进行杂交,B 全为黄色圆粒。F i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孟德尔通过研究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1)孟德尔研究的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 性 性 状 分 别 为,隐性性状分别为#2 中圆粒:皱粒=,F2中表型不同于亲本的类型所占的比例为(2)F2中绿色圆粒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3 2.如图示意图分别表示某雌性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4 条)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1)图 1中 ac 表示染色体的是;由图2 可知,此动物是 倍体。
13、(2)图 1中的数量关系由I 变化为II的过程,细胞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与 图 1中 阶段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33.如图是人类某遗传病系谱图(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请据图回答:o正常男女 患 病男女Inm10(1)该 病 的 致 病 基 因 是 位 于(填常或性)染色体上的(填显或隐)性基因。(2)口9的基因型是,116的基因型是,117是杂合子的概率是(3)116与 口7再生一个孩子,患此病的概率是。3 4.如图是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用文字分别写出图中1、2、3 的名称:、o(2)该图中有脱氧核甘酸 种,数字 代表的是一个完整的脱氧
14、核昔酸。(3)DNA分子的 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的进行。(4)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在 的间期,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的。甲 乙3 5.如图是大白鼠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近年科学家还发现,一些RNA小片段能够使大白鼠细胞内特定的基因处于关闭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作RNA 干 扰(RNAInterference 简称 RN A i)。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属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 步骤,该过程的模板是,场所是,所用原料为。(2)1的功能是转运氨基酸;一种川可以转运 种氨基酸。根据图并参考表分析:1上携带的氨基酸是 o(3)RNAi过程中产生的RNA小
15、片段会与基因表达过程中产生的mRNA结合成双链 R N A,使基因无法表达,这是遗传信息传递中的 过程受阻。氨基酸丙氨酸苏氨酸精氨酸色氨酸密码子GCAACUCGUUGGGCGACCCGCGCCACACGAGCUACGCGG第6页,共25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由于白毛羊与白毛羊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黑毛羊,说明羊的白毛与黑毛属于相对性状,A正确;B、羊的白毛与黑毛属于相对性状,是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B正确;C、性状分离是指让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B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i自交,B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因此,白毛羊与白毛羊通过有性
16、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黑毛羊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C正确;D、在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后代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所以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此现象有关,D错误。故选:D。1、两个相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有另一个新的相对性状出现,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若是不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只出现一种性状,则此性状为显性性状。2、性状分离是指让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R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R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本题考查遗传的基本概念,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是对识记层次的考查,难度不大,学生只要能认真记忆就可正确解答。2.【答案】C【
17、解析】解:A、高茎x矮茎一高茎、矮茎,说明一个是杂合体,一个是隐性纯合体,但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A错误;B、矮茎x矮茎一矮茎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B错误;C、高茎x高茎T高茎、矮茎,说明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C正确;D、高茎x高茎一高茎,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D错误。故选:Co要区分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可以让生物杂交,有两种情况可以作出判断,若是两个相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有另一个新的相对性状出现,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若是不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只出现一种性状,则此性状为显性性状。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生物显隐性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
18、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答案】B【解析】解:A、A a B b x A a B B (3:1)x l=3:1,A错误;B A a b b x a a B b (1 :1)(1 :1)=1:1 :1:1 .B 正确;C、A a B b x a a B b (1:1)(3:1)=3:1:3:I,C错误;D、A a b b x a a b b (1:1)(1:0)=1:1,D 错误。故选:B o解答本题可采用后代分离比推断法:(1)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2)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亲本一定是测交类型,即
19、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熟练运用后代分离比推断法解题,尤其是注意“3:1”和“1:1”这两种分离比的应用。4.【答案】B【解析】解:这三对遗传因子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因子组成为A A b b C C与a a B B c c的小麦进行杂交,B的基因型为A a B b C c,该个体形成配子的种类数为2 (A、a)x 2 (B、b)x 2 (C、c)=8 (种)。自交后代(F 2)的遗传因子组成种类数为3X3X3=27(种)。故选:B o逐对分析法:
20、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第8页,共25页5 .【答案】A【解析】解:(1)若染色体数目以2 N 为例,则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2 N、2 N、N (后期除外)、N,比例为2:2:1:1;(2)若核DNA含量以2 n 为例,则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中 DNA含量依次为2 n、4 n、2 n、n,比例为2:4:2:1。故选:A o减数分裂过程中
21、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 n2 n2 nnnn2 nn染色单体4 n4 n4 n2 n2 n2 n00D NA数目4 n4 n4 n2 n2 n2 n2 nn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 NA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作出准确的判断.6 .【答案】B【解析】解:A、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属于精子形成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A正确;B、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属于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初级卵母细胞的变化,B错误;C、着丝点分裂,不含
22、同源染色体,细胞质均等分裂,可属于精子形成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的变化,C 正确;D、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可属于精子形成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的变化,D 正确。故选:B o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形成部位精巢卵巢过 程变形期无变形期性细胞数一个精母细胞形成四个精子一个卵母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细胞质的分配 均等分裂不均的分裂相同点 成熟期都经过减数分裂,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本题考查精子细胞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要求考生识记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掌握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异同,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7
23、.【答案】C【解析】解:A、白眼雌果蝇x白眼雄果蝇,即XXa(白雌)XX,Y(白雄)-x a x a (白雌)、X,(白雄),因此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A错误;B、杂合红眼雌果蝇X白眼雄果蝇,即XAXa(红雌)X X/(白雄)T1XAX,(红雌):ixaxa(白雌):1XAY(红雄):IXaY(白雄),后代雌雄中都有红眼和白眼,因此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B错误;C、白眼雌果蝇X红眼雄果蝇,即X,X,(白雌)XXAY(红雄)T1XAX,(红雌):IXaY(白雄),后代雌果蝇是红眼,雄果蝇是白眼,因此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c正确;D、杂合红眼雌果蝇X红眼雄果蝇,即XAX
24、a(红雌)xXAY(红雄)-1XAXA(红雌):1XAX;,(红雌):1XAY(红雄):IX,(白雄),后代红眼果蝇既有雌果蝇又有雄果蝇,因此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D错误。故选:Co分析题文: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为伴性遗传,用A、a这对等位基因表示,雌果蝇有:XAXA(红)、X A X(红)、XXa(白);雄果蝇有:XAY(红)、XaY(白)。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熟练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以及伴性遗传的遗传特点进行解题,难度适中。由于伴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要求雌雄果蝇的表第 10页,共 25页现型不同,则雌果蝇必须是纯合子,由此进行判断即可。8.【
25、答案】B【解析】解: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正确;B、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B错误;C、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是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C正确;D、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D正确。故选:Bo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
26、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适用范围及发生时期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9.【答案】A【解析】解:A、人类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之一是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A正确;B、患者的双亲中不一定有人患病,如男患者的双亲可能都正常,B错误;C、男性患者的女儿必定含有致病基因,但不一定患病,C错误;D、人类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之一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D错误。故选:Ao红绿色盲遗传的特
27、点(伴X隐性遗传):(1)交叉遗传(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2)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患.(3)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尤其是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0.【答案】D【解析】解:A、抗维生素D 佝偻病属于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点之一是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A 错误;B、女性患者若为杂合子,则其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儿子只有一半的概率会患病,B 错误;C、女性患者若为杂合子,则患病夫妇可能生下正常儿子,C 错误;D、抗维生素D 佝偻病属于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点之一是男患者的
28、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因此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女儿均患病,D 正确。故选:D。抗维生素D 佝偻病是由位于X 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其特点是:(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3)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女性正常个体的父亲和儿子都正常。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尤其是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1.【答案】C【解析】解:A、烟草花叶病毒不同提取物感染烟叶的实验证明了 RNA是遗传物质,A错误;B、赫尔希和蔡斯利用32p、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侵染细菌实验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没有证明RN
29、A不是遗传物质,B 错误;C、艾弗里将S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分别与活R菌混合培养,证明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C 正确;D、格里菲思实验证明在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可以使R 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并不清楚其化学本质,D 错误。故选:Co第12页,共25页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一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
30、一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证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2.【答案】B【解析】解:A、RNA病毒不含DNA分子,A错误;B、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正确;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D、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故选:B。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项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1、.3、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理解和掌握几句结论性语句,并能据此准确判断各种生物的遗传物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3.【答案】C【解析】解: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A正确;B、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B正确;C、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错误;D、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D正确。故选:C。DNA的双螺旋结构:DNA 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甘酸长链盘旋而成的.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
32、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本题考查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 4 .【答案】A【解析】解:由DNA 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双链DNA 分子中A+G=T+C=50%.故选:Ao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DNA 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 分子的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遵循A 与 T配对,G与 C配对的配对原则,配对的碱基相等。对于DNA 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并进行简单计算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 5.【答案】D【解析】解:A B C、DNA 分子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
33、聚合酶,也需要A T P 提供能量,与题意不符,A B C 错误;D、DNA 分子复制需要脱氧核糖核甘酸,不需要核糖核甘酸,与题意相符,D正确。故选:D。复制需要的基本条件:(1)模板:解旋后的两条DNA 单链;(2)原料:四种脱氧核甘酸;(3)能 量:AT P;(4)酶:解旋酶、DNA 聚合酶等。本题考查DNA 分子的复制,比较基础,只要考生识记DNA 分子复制的条件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 6 .【答案】D【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含 有 N的 DNA 分子有两个,A 正确;B、DNA 分子中含6 0 个 A,故 C=1 0 0-6 0=4 0 个,复制4次需胞嗑咤脱氧核
34、甘酸的数量=第 14页,共 25页(24-l)x40=600 个,B 正确;C、1个 D N A 经过4 次复制,共产生24=16个 D N A 分子,C 正确;D、由于D N A 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16个 D N A 分子都含MN,D 错误。故选:D。1个 D N A 经过4 次复制,共产生24=16个 D N A 分子;由于D N A 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故 16个 D N A 分子都含W N,比例为100%;含M N的 D N A 有 2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 D N A 分子中含60个 A,复制4 次需A 的数量=(221)x60=900个。本题考查D N A 分子结构
35、和半保留复制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及简单计算能力。17.【答案】A【解析】解:A、基因具有特异性,不同基因中核甘酸(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A 正确;B、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上,不可能在同一 D N A 分子上,B 错误;C、等位基因控制同种生物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即控制着生物的相对性状,C 错误;D、由于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因此,在次级精(卵)母细胞和精(卵)细胞中没有等位基因,D 错误。故选:Ao1、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而不是位于复制时产生的两条
36、姐妹染色单体上,姐妹染色单体所含基因相同。2、等位基因A 与 a的最本质的区别是两者的碱基对序列有差异。本题考查等位基因A 与a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18.【答案】B【解析】解:A、转录过程中,需要核糖核甘酸作原料,A 正确;BD、转录过程中,需要R N A 聚合酶,不需要D N A 聚合酶,B 正确,D 错误;C、转录过程需要消耗能量,C 正确。故选:B。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 N A 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而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的过程、产生
37、、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 9 .【答案】D【解析】解: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以转运RNA为运载工具。故选:D。翻译:(1)概念: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2)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上。(3)本质:把 DNA上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转化成为蛋白质分子上氨基酸的特定排列顺序。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 0 .【答案】C【解析】解:(1)氨基酸数目=肽键数目+肽链数目=1 1+1=1 2 个;(2)D N A (或基因)中碱基数
38、: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该肽链含有1 2 个氨基酸,则控制其合成的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为1 2 x 3=3 6 个;m R N A中相邻的3 个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因此该mRNA最多决定1 2 个氨基酸,每个氨基酸都需要一个t R N A 来运载,因此合成该多肽需要1 2 个 t R N A;转录此mRNA的基因中碱基数至少为1 2 x 6=7 2 个。故选:C o1、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竣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
39、较基;(3)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x 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X 1 8。2、D N A (或基因)中碱基数:m 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氨基第 16页,共 25页酸脱水缩合的具体过程,掌握其中的相关计算;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具体过程,能结合两者,并运用其中的延伸规律答题。2 1.【答案】D【解析】解:A、根据表观遗传的概念可知,表观遗传中遗传信息并没有发生改变即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A错误;B、DNA的甲基化会导致一些基因不能表达,其遗传信息的转录可能受阻,B正确;C、表观遗传可以遗传给子代,C正确;D
40、、DNA的甲基化会导致一些基因不能表达,个体的表型会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D。1、生物表观遗传是指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变化,但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基因的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的变化现象。2、表观遗传学的主要特点:(1)可遗传的,即这类改变通过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能在细胞或个体世代间遗传。(2)可逆性的基因表达调节,也有较少的学者描述为基因活性或功能调节。(3)没有DNA序列的改变或不能用DNA序列变化来解释。本题结合表观遗传的现象,考查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能够根据选项综合分析判断,难度不大。2 2.【答案】C【解析】解:A、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
41、的性状,生物的性状除了受基因控制外,还可能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基因、基因产物、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A正确;B、长翅果蝇的幼虫在3 5 0 c 下培养都是残翅,可能与温度影响酶活性有关,B正确;C、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C错误;D、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该基因决定的性状未必相同,因为性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D正确。故选:C o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2、表现型=基因型+外界环境。本题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要求考
42、生识记基因、性状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明确表现型=基因型+外界环境。2 3.【答案】C【解析】解:结合分析可知,癌细胞不具有的特征是细胞间黏着性升高。故选:C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分裂增殖:永生不死细胞。(2)形态结构变化:扁平变为球形。(3)细胞物质改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粘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癌细胞膜表面含肿瘤抗原,肝癌细胞含甲胎蛋白等。(4)正常功能丧失。(5)新陈代谢异常:如线粒体功能障碍,无氧供能。(6)引发免疫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7)可以种间移植。本题考查癌细胞的特征,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属于基础题。2 4.【答案】C【解析】解:A、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
43、、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是可遗传变异的根本来源,A正确:B、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B正确;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改变,则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但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则不一定能改变生物性状,C错误;D、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基因可以突变成A i、A 2、A 3,也可以突变成a i、a 2、a 3,D正确。故选:C。1、基因突变是指D N 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第18页,共25页因突变最易发生于D N A分子复制过程中,即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导致体细胞发生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导致生殖细胞发生突变)。2、基因突变的特征:(1)基因突变在自
44、然界是普遍存在的;(2)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4)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特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5.【答案】A【解析】解:A、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有用秋水仙素处理和低温处理,A错误;B、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而等位基因一般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同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上一般不含等位基因,B正确;C、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不管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均是单倍体,C正确;D、单
45、倍体的体细胞中可以含有一个或多个染色体组,此外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的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也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正确。故选:A。1、染色体组是细胞中含有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2、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若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则为二倍体,若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则为多倍体。3、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只含一个染色体组,而多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则可以含多个染色体组。本题考查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 6.【答案】D【解析】解:根
46、据题意分析可知: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是由于9号染色体和2 2 号染色体互换片段所致的,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说明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故选:D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1)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例如,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 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因为患病儿童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而得名。猫叫综合征患者的两眼距离较远,耳位低下,生长发育迟缓,而且存在严重的智力障碍;果蝇的缺刻翅的形成也是由于一段染色体缺失造成的。I1消 失(2)重复: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果蝇的棒眼现象就是X染色体上的部分重复引起的。-.XZZD X )t 复/(3)倒位: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 1
47、 8 0 度,造成染色体内的重新排列如女性习惯 性 流 产(第 9 号染色体长臂倒置)。(4)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区域如惯性粒白血病(第1 4号与第2 2 号染色体部分易位,夜来香也经常发生这样的变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和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基础题。2 7.【答案】C第20页,共25页【解析】解: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故选:C。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
48、血友病、色盲)、伴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 2 1 三体综合征)。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比较基础,只要考生识记单基因遗传病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 8 .【答案】B【解析】解:A、抗药性变异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先有变异后有选择,A错误;B、长期使用抗生素使细菌的抗药性成为有利变异并逐代积累,B正确;C、自然选择学说没有阐明了基因突变在细菌抗药性产生中的作用,C错误;D、
49、变异是不定向的,抗药性强的细菌产生的后代不一定都具有更强的抗药性,D错误。故选:B.,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本题考查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 9 .【答案】B【解析】解:该种群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 8%,B b 占78%,b b 个体占4%,则基因 B的频率=B B 的频率x B b 的频率=1 8%6x 78%=57%,基因b的频率=b b
50、 的频率g B b的频率=4%+3 78%=43%。故选:B o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杂合子的频率。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变化,要求考生识记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概念,掌握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相关计算,能应用其延伸规律准确答题。3 0 .【答案】C【解析】解: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错误;B、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地理隔离未必导致生殖隔离,B错误;C、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会导致物种数量的减少,其丰富度下降,故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