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陕西省安康市五里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陕西省安康市五里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pdf(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陕西省安康市五里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 9.0分)1.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读高二的小明沉迷网络游戏,经常旷课,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耐心开导并不断求全责备,他终于戒掉了网瘾。乾隆皇帝自命风雅,经他看过的古代书画作品,无不被他在表面上题字铃印,真是焚琴煮鹤,令人痛惜!遇到扬尘天气时,在街道上洒水,这毕竟只是釜底抽薪之举,要下决心治理PM2.5超标的问题,就必须加大力度整治污染的源头。那一年,学校要出一本作文集,负责文学社的老师将撰写序言的任务交给了我,我感觉才疏学浅,恐怕承担不了这个重任,
2、只好敬谢不敏了。一年四季,无往不复,季节的轮回引起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也成就了中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文化。领导干部应始终本着学无常师的态度,多方请教,不断学习,做 到“专”与“博”结合,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高。A.B.C.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 句 是()A.大学教授在校园里公然殴打环卫工人的事件,不管事后怎么辩解,都暴露了人才培养过程中重才轻德。B.全国产化250W液氮温区制冷机通过专家验收,标志着我国低温制冷设备研发和制造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打破了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C.淘宝等电商平台的空前兴盛,一方面是时代和科技发展使然,另一方面与其减少了网商入行门槛不无
3、关系。D.为了避免环保问题不再反弹,各级政府在取暖期到来之前就精心布局,改煤为气,铺设天然气管道到各家各户,使农村也便捷地用上了天然气取暖。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 句 是()A.诗集出版后,我送给张老师一本,在扉页上端端正正地写上了“张老师雅正”.B.我 校“石花”艺术社成立时,我们请书法家李教授荣幸地参加了活动。C.你乔迁新居时,我一定会光临宝宅,当面向你祝贺。D.我们学校的足球队成立了,希望你的舍弟也能加入,来做个守门员。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 小题,共 9.0分)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一个国家、民族的服饰,是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符号。它是这个国家、民族人文精神的体现
4、,深沉地蕴涵着这个国家、民族的心理、气质、品格、神韵。它给人们以国家的认同感、民族的认同感、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宗教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是文化亲和力、国家凝聚力、民族生命力的源泉。中华民族服饰文化有无比悠久的历史、光彩夺目的创造、绚丽多姿的样式,在世界服饰文化中无与伦比,具有重要地位。中华民族的服饰可溯源到旧石器时代的用树叶、兽皮遮体,“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后世的人们用丝麻的织品来替代兽皮,将丝麻织品染成五色,制成服饰,这便是“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乾坤有文,故上表玄,下裳黄”。上衣下裳样式的确立,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思想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将宇宙天地、乾坤阴阳等形而
5、上的道理寓于形而下的服饰之中的“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精神。可见,中华民族的服饰从一开始,便被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民族精神的表征。殷周以后,服 饰“以五采章施于五色作服”,五色的不同颜色服饰表示不同等级,衣服上不同的纹饰亦体现不同等级,把服饰当作礼仪的内容之一。服饰作为社会政治典章制度、等级名分、贵贱之别的表征,具有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社会人际关系的功能,所以受到历代王朝的重视。汉以后,历代冕服制度都有所改革,到隋唐而历宋元明清,服饰文化丰富多彩,灿烂美观,既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又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在世界服饰文化中独占鳌头,凸显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无限的魅力,为人们所赞扬敬服。隋唐服饰沿袭汉魏,有所
6、改革,但无论男士都分礼服与便服两种。隋文帝扬坚制定 衣服令,规定皇帝服饰有衮冕、通天冠、白纱帽等,后又有所增加,皇太子、百官的服饰也各有规定。唐初高祖李渊制定 衣服令,对皇帝、皇太子、皇后、妃嫔等都做了规定;官员的常服服色基本按品级分为紫绯、绿、青等。宋代的服饰崇尚素雅,天子、后妃、诸臣、土庶之服都有一定之规。历代土大夫、思想家对服饰非常重视,他们或参与制定,或进行改革,作为其制礼工作的一部分。假如不按规定穿着,便被视为是逾僭和非礼的行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作为民族人文精神的体现,随中华民族的诞生而诞生、发展而第 2 页,共 21页发展,它经历了从简朴到复杂再到易简的过程,它广泛吸收了本土和外来
7、的各民族服饰的特点,在大化流行、融突互补中不断化生新的服饰,使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在世界服饰文化中呈现其绚丽多姿、光彩夺目的独特魅力,形成了唯变所适性、等级制度性、多样并蓄性、民族人文性等显著特点。尽管这些特点中,有的需要放弃,有的需要淡化,有的需要改革,有的需要继承,但都是创造新的服饰文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服饰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闪光的方面,在当下古今中西服饰文化的融突和取舍中可转生为既体现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又能体现现代中国人精神面貌和审美观念的新国服。(摘编自张立文 国服与民族人文精神)【注】文:色彩交错。章:花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服饰是一个国家、
8、民族的文化符号,蕴涵着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人文思想和精神气质。B.服饰是一种文化载体,它可以强化人们对国家、民族、文化以及宗教的认同感,同时服饰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原动力。C.上古时期,人们在野外的洞穴里居住,用树叶、兽皮等遮蔽身体、抵御寒气,这些树叶、兽皮就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衣着服饰。D.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产技艺的提升,人们逐渐用丝麻等织品取代一些天然物品,并将这些丝麻织品染色后缝制成衣服。(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当今的“衣服”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古人将上衣称为“衣”、下衣称为“裳”,还根据“天玄而地黄”的理念来确定上衣和下裳的颜
9、色。B.上衣下裳的服饰样式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精神,因此,这些传统服饰可以表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相关特征。C.殷周以后,传统服饰在体现实用价值的同时,还注重色彩的搭配,色彩绚丽、纹饰精美的衣服表明穿着者具有很高的身份地位。D.尽管中华服饰文化意蕴深厚,特点鲜明,受到世人的普遍赞誉,但我们也应该以理性的眼光,对民族服饰文化传统进行合理扬弃。(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隋唐以前,传统服饰没有礼服与便服的区分;隋唐时期,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对汉魏以来的服饰进行了改革,明确规定了礼服与便服的样式。B.中国古代的服饰大都具有礼仪的功能,体现出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这也是历代
10、统治者重视制定服饰典章制度和相关法令的主要原因。C.在珍视本民族服饰文化的同时,也要加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服饰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这样中华服饰文化才能进一步繁荣发展。D.服饰是国家形象和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因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可以结合现实的需要形成符合现代中国人审美观念的新国服。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 小题,共 33.0分)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1)-(3)题。影子刘建超老街有“三老”:老招牌,老古董,老学究。老街的门店多,许多都是老招牌。看着不起眼的小店,门口的招牌上却是乾隆康熙所赐,在老街度过岁月的李白、郑板桥之类的文匠骚客,他们题写的招牌楹联,不经意间就会出现在椅角音完的
11、小店中。老街的古物多,古董遍地都是。老街家里打一口井,就能挖透几个朝代。老街流传个笑话:两个青年打架,一个用铁锹拍人,结果人没有拍到,却拍倒了一段土墙。这个小青年就被逮走了-被他拍倒的是隋朝古城墙,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老街以前的私塾多,教书先生多,有许多还给皇亲国戚做过先生。所以,老街有着尊师重教的传统。霍老、乔老、贾老都是老街文化的标志性人物。在老街,只要是有沾点文化色彩的事情,三位老者是必被邀请的。三位老者都是鹤发童颜,神采奕奕,往场合里一站,就觉得文风氤氯,儒气荡漾,场合就显得有了品位,提了档次。三位老者聚到一起,抱拳作揖,称兄道弟,一派祥和。其实,背地里谁也不服气谁。论年龄,三人同庚,
12、只出生月份不同;论资格,都是毕业于北京的名牌大学:论学识,也都出版过自己的文集著作。老街有场合时,请一位还行,如果是三位都到场,如何排座次就是个费死脑筋的问题了。常常因为对前后的次序不满意,有的老者就会拂袖而去,弄得主家尴尬不已。天下事没有难得住老街人的。有人就刨根问底儿,看看是谁最先发表过文章。三老提供的资料竟然是同一年。那就看看谁发表的报刊级别高,居然也都是当年的 人民日报。那就再看谁发表的文章字数多,三人都含糊着说记不清了,反正是版面挺大的。就有好事的人,去了京城的图书馆,查到了三老当年发表的文章,还复印回来了。结果是霍老的文章815字,乔老的文章770字,贾老的文章602字。霍、乔、贾
13、的排序就被默认了。霍老自然就是德高望重的领头羊了。老街的一些脸面事第4页,共21页务,霍老也就当仁不让地坐在主席台子的中间。面子上的事情解决了,心理感受还是不舒服的。在有的场合上,有意无意地就会涌出点暗波。霍老若是发了言,乔老随后就会提点不同看法,与 之“商榷”。乔老若是发言了,贾老也要从另一个角度看看问题,把乔老的意见给间接地损一番。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也就心照不宣,相安无事,得过且过。贾老心里最不安分。三个人当中,他年龄最大,比霍老早来到世上二十五天,比乔老早活了四十五天。贾老也比那两位早毕业一年,在学校也是一支笔杆子,若不是当年犯了点儿作风问题,早留在京城混出个模样了。在老街混到一把年纪
14、,还是个“小三”,这让贾老很是不爽.排在老三,实际上就是个搭头,有你没你都一样。老伴最能理解贾老的心境,安慰他说,现在要看谁能熬过谁。我看那老霍老乔都不如你结实,好好锻炼吧,机会都是留给活得最长的人。贾老心中豁然开朗,制定了一整套的健身养生计划,把自己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出席一些场合,他就特别注意观察老霍老乔的状态,闲聊听他俩念叨这个脂肪高那个血糖高的贾老就特别受鼓舞,自己啥都不高,就是心气高。事情总是在发生着变化,先是霍老中风住院去世,乔老接替了一大堆的名誉头衔。后是乔老心梗,撒手人寰,贾老继承了一大堆名誉头衔。以后,只要有车接,有饭局还有点儿小意思,贾老都会现身于各种场合。贾老
15、在场合上可以名正言顺地坐在正中间了。坐在中间的位置上,似乎只是坐着,因为场合上的发言不是长官就是老板经理董事长,轮到贾老该说话时,就到了饥肠辘辘的开宴时分,个个都心不在焉,交头接耳,贾老也就没有了讲话的兴致。有一次,贾老坐着场合的中间,百无聊赖,忽觉自己的灵魂离开了肉身,在场合上空游荡,看到自己的那副没有灵魂的空壳,就如同影子一样在耗费钟点。贾老恍然,其实在场合上,自己就是被用来做影子的。贾老觉得影子很好玩。(选 自 百花园,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老街人办事爱请三位老者,主要是因为他们是老街文化的标志性人物,有他们在场,场合就一下子显得有了品
16、位,提了档次,主家也就有了面子。B.相对于其他两位,年龄最长的贾老心里最不安分,他对自己是个“小三”耿耿于怀。他所制定的一整套健身养生计划,其实是在为日后的人生上位做准备。C.小说开头说老街有尊师重教的侍统,可是后来在场合上,轮到贾老说话时,大伙个个都心不在焉,交头接耳,这说明大家对贾老并不尊重,老街尊师重教是徒有虚名。D.小说人物个性鲜明,语言诙谐幽默,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结尾,既有历史的厚度,又融进和散透出浓烈的地方文化气息(2)小说第二段写老街三老之“老招牌”“老古董”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小 说 标 题“影子”有哪些含义?请结合文本予以探究。6.阅读下面的文
17、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陶弘景,宇通明,丹阳秣陵人也。初,弘景母郝氏梦两天人手执香炉来至其所,已而有娠。年四五岁恒以荻为笔画灰中学书至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未弱冠,齐高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朝仪故事,多所取焉。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诏许之,赐以束帛,眼所在月给伏苓五斤,白蜜二升,以供服饵。及发,公卿祺之征虏亭,供帐甚盛,车马填咽,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始从东阳孙游岳受符图经法,遍历名山,寻访仙药。身既轻捷,性爱山水,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沈约为东阳
18、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齐末为歌曰“水丑木”为“梁”字。及梁武兵至新林,遣弟子戴猛之假道奉表。及闻议禅代,弘景援引图卿 数 处 皆 成“梁”字,令弟子进之。武帝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弘景既得神符秘诀,以为神丹可成,而苦无药物。帝给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后合飞丹,色如霜雪,服之体轻。及帝服飞丹有验,益敬重之。帝手敕招之,锡以鹿皮中。后屡加礼聘,并不出,唯画作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着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武帝笑曰:“此人无所不作,欲校曳尾之龟,岂有可致之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无疾,自知应逝,逆
19、克亡日,仍为告逝诗。大同二年卒,时年八十一.颜色不变,屈申如常,香气累日,氛氤满山。造令:“既没不须沐浴,不须施床,止两重席于地,通以大袈裟覆衾蒙首足。百日内夜常然灯,旦常香火。”弟子遵而行之。诏赠太中大夫,谥日贞白先生。(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年四五岁恒/以荻为笔/画灰中学书/至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B.年四五岁/恒以荻为笔/面灰中学书/至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第6页,共21页士心、C.年四五岁/恒以荻为笔画/灰中学书至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D.年四五岁恒以荻/为笔画灰/中学书至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
20、寻/便有养生之志(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要举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身体还未发育强壮,所以称弱,弱是年少之意。B.祖,古代的饯行一种隆重仪式,在路上先祭祀祖先,然后再设宴为人送行。C.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凶吉的隐语,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D.敕,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有告诚的意思,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诚臣僚。(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弘景深得朝廷和公卿大臣们的敬重。他读书过万卷,朝廷礼仪以及涉及前朝的旧事,多听取他的意见:他辞官回家时,朝廷的赏赐不少,公卿大臣们送行的场面也很大。B.陶弘景
21、颇爱养生之术。他隐居句曲山,跟东阳孙游岳学习符图经法,遍游名山,寻找仙药;他喜欢山水,每次经过溪润山谷,必定在那里坐卧,吟咏停留,不愿离去。C.陶弘景能预知未来。他的出生本就有着神奇的色彩,他能援引图谶预知梁武帝萧衍即帝位,又能得到神符秘诀,炼成仙丹;没生病时就能预算出自己的死期。D.陶弘景善做幕后策划。齐高帝时,他虽在官场却不善于与外人交往,一心只批阅诸王文章;隐居后,他多次为梁武帝出谋划策,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山中宰相”。(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武帝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
22、11.0分)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春望寄王涔阳刘长卿清明别后雨晴时,极浦空颦一望眉。湖畔春山烟点点,云中远树墨离离。依微水成闻铳鼓,掩映沙村见酒旗。风暧草长愁自醉,行吟无处寄相思。(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即点题中“春望”,交代了时间和天气,而“别后”二字暗扣题中“寄”字。B.诗人隐约听闻铳鼓之声,看到沙村里酒旗时隐时现,颈联视听结合,以动衬静。C.尾联诗人直抒胸臆,以“愁”字点明情感,以“无处寄相思”表达对友人的思念。D.整首诗融情入景,卒章显志,通过描写春天野外凄凉的景色,衬托诗人的孤寂之情。(2)本诗第二句“极浦空颦一望眉”极为精妙,请赏析其独到之处。五、
23、默写(本大题共1 小题,共 6.0分)8.(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2),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3),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六、作文(本大题共1 小题,共 60.0分)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或许我们会永远平凡,平凡也有宁静的风度。-汪国真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一个平凡的人,也可以过得不平凡。-路遥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周国平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联系生活,请你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七、其他(本大题共2 小题,共 9.0分)10.下面文
24、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90后关注养生”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说到底是一种价值理性的回归。在过去,一 些“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的年轻人,他们随意的生活方式,必然会带来身体健康方面的危机。养生从年轻做起,不仅能够让“90后”更加健康长寿,也能掀起全民养生热潮,从而提高中国人的身体素质。第8页,共21页随意的生活方式不一定会带来身体健康方面的危机。1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分别刻画了林冲和杜十娘两个人物形象。请仿照句子(1)用一个单句对林冲这一形象作简要概括。要求对形象的理解正确,表达简明通顺,不超过2 5 字。(1)杜十娘是一位沦落风尘,但向往美好
25、爱情、善良而刚烈的妇女形象。(2)林冲是一位 形象。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求全责备: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句中应用“开导”之类的中性词及褒义词,使用不当。焚琴煮鹤:意思是焚烧琴去煮白鹤。比喻随意糟蹋美好的事物。使用正确。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据语境“这毕竟只是”,这里应是治标不治本的意思,不合语境。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是表示推辞的客气话。使用正确。无往不复:指事物的运动是循环反复的。这里指四季,不合语境。学无常师: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凡有点学问、长处的人都是老师。使用正确。故 选:Ao此题考查了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对成语的考查,主要是要求我
26、们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判断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要辨析感情,明确词语的感情色彩,是褒义,还是贬义。第三、要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2.【答案】B【解析】A.成分残缺。缺少宾语的中心词,可 在“重才轻德 后加 的问题”。B.正确。C.搭配不当。“减少了门槛”搭配不当,应 改 为“降低了门槛”。D.否定不当。“避免”“不再”否定重复,可去掉“不再反弹”中 的“不再”。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语病的辨析。高考考纲明确要求掌握病句类型有以下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27、、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2.动宾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要在意思上和语法上搭配,常见错误是:当动词带两个以第10页,共21页上宾语时,后面的宾语与动词不搭配。3.主宾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这种病例通常发生在主语“是”宾语的句子中。4.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都有固定搭配,不能取代。3.【答案】A【解析】A.得体。B.“荣幸”荣耀而幸运,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的意思。句中用于别人,不得体。C.“光临”是敬辞,称宾客来到。此处用于自己,不得体。D.“舍弟”是谦辞,称自己的弟弟。句中
28、说别人的弟弟,不得体。故选:A o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就是根据环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使语言同语境协调一致。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包括不同文体的语言要求和文章中语言风格的一致性;外部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情景条件,包括场合、对象、目的等。语言表达应注意:文明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景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有内容。要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语言,力求清楚、明白。说话有合理的顺序。要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语言简明。要满足试题的要求,简明作答,字数适中,标点恰当。4.【答案】B;C;A【解析】(1)B “服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原动力”张冠李戴,
29、应 该 是“认同感”,原文第一段为“它是这个国家、民族人文精神的体现,深沉地蕴涵着这个国家、民族的心理、气质、品格、神韵。它给人们以国家的认同感、民族的认同感、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宗教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是文化亲和力、国家凝聚力、民族生命力的源泉。”(2)C “色彩绚丽、纹饰精美的衣服表明穿着者具有很高的身份地位”错,原文第三段为“五色的不同颜色服饰表示不同等级,衣服上不同的纹饰亦体现不同等级,把服饰当作礼仪的内容之一。”(3)A “在隋唐以前,传统服饰没有礼服与便服的区分”无中生有,缺乏依据,“明确规定了礼服与便服的样式”错,原文第三段为“隋唐服饰沿袭汉魏,有所改革,但无论男士都分礼服与便服两
30、种。”答案:(1)B(2)C(3)A(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3)本题考查推断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从高考来看,实用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1 .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2.偶 然、必然有意混淆;3 .已然、未然有意混淆;4 .以偏概全;5 .张冠李戴;6 .因果颠倒;7 .误划类别;8 .无中生有;9.偷换概念。因此解答时考生要把选项归位,通过与原文对比,找到答案。5.【答案】【小 题1】C【小题2】【小题3】
31、【解析】(DC.“老街尊师重教是徒有虚名”错误,选项分析不符文意,有以偏概全之嫌。文中倒数第二段说“轮到贾老该说话时,就到了饥肠辘辘的开宴时分,个个都心不在焉,交头接耳,贾老也就没有了讲话的兴致”,贾老讲话的时候“就到了饥肠辘辘的开宴时分”,人们的反应并不能说明老街尊师重教是徒有虚名。(2)第二段写老街三老中的“老招牌”“老古董”,在内容上表现出老街的传奇色彩,第 12页,共 21页这样的“老街”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和背景;从结构的角度来看,小说的第一段写的是“老 街 有 三老:老招牌,老古董,老学究”,第二段的“老招牌”“老古董”与第一段照应;第二段的结尾说“老街以前的私塾多,教书先生多,有许多
32、还给皇亲国戚做过先生。所以,老街有着尊师重教的传统”,第三段的开头说“霍老、乔老、贾老都是老街文化的标志性人物”,可见第二段写“老招牌”“老古董”为这三个人物的出场做了铺垫。考生围绕这些内容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即可。(3)“影子”,字典意有三,一是物体挡住光线后,映在地面或其他物体上的形象,二是镜中、水面等反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三是指模糊的形象,小说最后一段说“忽觉自己的灵魂离开了肉身,在场合上空游荡,看到自己的那副没有灵魂的空壳,就如同影子一样在耗费钟点”,此处的“影子”是指贾老灵魂出壳后的肉体;从小说的内容来看,小说中主要写三个老学究在老街的受欢迎程度,“三位老者都是鹤发童颜,神采奕奕
33、,往场合里一站,就觉得文风氤氯,儒气荡漾,场合就显得有了品位,提了档次”,小说最 后“贾老恍然,其实在场合上,自己就是被用来做影子的”,由这些内容可知,这三个老者是一些人用来装点场面、沽名钓誉的工具;小说中三位老者总是因为位置而发生能酷,最后两位老者去世,贾 老“在场合上可以名正言顺地坐在正中间了”,但也仅仅“坐在中间的位置上,似乎只是坐着,这说明一个人过分在乎名利,就会丧失灵魂,成为受人摆布和利用的傀儡。考生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影子”的内涵即可。答案:(1)C(2)照应文章首句,突出老街历史悠久的特点;点明人物活动的场所和背景,增加老街的传奇色彩;为三个老学究的出场作铺垫(导引主要人物出场)。
34、(3)浅层含义:“影子”代指虚假的东西,文中指贾老灵魂出壳后的肉体。中层含义:“影子”是指被官员或富商用以装点场面、沽名钓利的工具。深层含义:一个人在乎名利,就会丧失灵魂,成为受人摆布和利用的傀儡。(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到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并概括,再分析这一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3)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此类
35、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先理解其表层义,再结合文本理解其深层意思。解答标题作用类题目,一般从如下角度思考。首先是标题本身,点明写作对象,分析标题本身的语言特点,多体现为使用某种修辞手法的标题;分析标题本身的意境特点。然后分析情节结构方面,统领全篇,概括主要故事情节,是文章的线索,或串起文章的哪些情节,或见证记录了什么事件的发展变化,或写了什么与这个物象有关的经历。接着是内容主旨方面,作者借标题表达某种态度,标题是文中主人公某种精神品质的载体,标题比喻或象征某种形象,标题揭示了某种精神或哲理,突出了某种主旨,升华了主题。人物塑造方面,突出人物的形象或性格。最后是表达效果方面,设置悬念,激发阅
36、读兴趣,渲染营造了某种氛围,标题与文中某个内容相呼应,或与文中什么内容形成对比。6.【答案】【小 题 1】B【小题2】B【小题3】D【小题4】【解析】(1)B.以为”,用作,中间不断开,排除D;“十岁”表示年纪,不断开,排除C;“研寻”,是一个词,研读探讨,不能断开,排除A.译文:四五岁时,就经常用荻干作笔,在灰上划着学写字。到十岁时,得到一本葛洪的 神仙传,昼夜研读探讨,便产生了养生出世的念头。(2)B.“祖”是古代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出行时祭祀路神。(3)D.“不善于与外人交往”错,陶弘景爱养生之术,不愿意在官场,多次拒绝为宫的邀请,与人交往不是“不善于”,而 是“不愿意”。原 文“虽在朱
37、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朝仪故事,多所取焉”。(4)高,钦佩;志节,志向节操;累,屡次;书,写信;要,邀请。译文:沈约做东阳郡守,钦佩他的志向情操,屡次写信邀请他,他都不去。游,交往;及,等到;书问,书信问候;冠盖相望,达官显贵络绎不绝。译文:武帝本来早就和他有交往,等到即帝位后,对他更是恩遇,不断地书信问候,去探望他的达官显贵络绎不绝。答案:(1)B第 14页,共 21页(2)B(3)D(4)沈约做东阳郡守,钦佩他的志向情操,屡次写信邀请他,他都不去。武帝本来早就和他有交往,等到即帝位后,对他更是恩遇,不断地书信问候,去探望他的达官显贵络绎不绝。参考译文: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当
38、初,弘景母亲郝氏梦见两个天神手拿香炉来到她的住处,过后便有了身孕。四五岁时,就经常用荻干作笔,在灰上划着学写字。到十岁时,得到一本葛洪的 神仙传,昼夜研读探讨,便产生了养生出世的念头。他读书万余卷,只要有一点弄不懂,就深以为耻。不到二十岁时,齐高帝为相,招引他去作诸王侍读。任他为奉朝请。他虽身在官府,却闭门不与外人交往,一心只披阅诸王文章。朝廷礼仪以及涉及前朝的旧事,多要来听取他的意见。齐永明十年(4 9 2),脱下朝服挂在神武门上,上表辞职。朝廷下诏批准,赐予束帛,下令让他所在处官府每月供给他五斤伏苓,二升白蜜,以供他做饼子吃。临行时,公卿们在征虏亭为他饯行,搭设了许多帐篷,车马堵塞道路,大
39、家都说自宋、齐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事。于是弘景到了句容的句容山住下。起初他跟随东阳孙游岳学习符图经法,遍游名山,寻找仙药。身体轻便灵活,喜欢山水,每次经过溪涧山谷,必定在那里坐卧,吟咏停留,不愿离去。沈约作东阳郡守,钦佩他的志向情操,屡次写信邀请他,他都不去。齐末有歌谣说“水丑木”,应 一 个“梁”字。等梁武帝兵到新林,弘景派弟子戴猛之抄近道上表以示敬意。他听说朝内议论萧衍代齐的消息后,就引据图谶来推演,结果处处都出现“梁”字,他命弟子把此结果去进献给萧衍。武帝本来早就和他有交往,等即帝位后,对他更是恩遇,不断地书信问候,去探望他的达官显贵络绎不绝。弘景得了神符秘诀,以为可以炼成神丹,却苦于没有
40、药物。武帝便供给他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后来他配炼出来飞丹,色如霜雪,吃了以后身体轻捷。等武帝吃了飞丹产生效用后,就更加敬重他。武帝亲笔下诏叫他入朝,赏赐给鹿皮头巾。后来屡次以礼聘请,他都不肯出山,只是画了两头牛,一条牛在水草间悠然自在,一条牛带着金笼头,被一个人牵着缰绳,用棍子驱赶。武帝见画笑道:“这个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想学在泥中拖着尾巴自由自由在的乌龟,怎么能办得到 国家每有吉凶征伐一类大事,无不派人前去他那里咨询。一月当中常有几次书信来往,当时的人们都称他为山中宰相。弘景还没患病,就知道自己要死了,便预先算出死期,写 下 告逝诗。大同二年(5 3 6)去世,终年八十一岁。死后脸色不
41、变,关节伸屈如常,香气数日不散,遍山弥漫。遗嘱说:“死后不需沐浴,不需放在床上,只用两层席子铺在地上,用大袈裟盖着被子从头裹到脚。百日之内夜里点长明灯,白天香火不断。”弟子遵照他的遗嘱执行。皇帝下诏赠他为太中大夫,谥 为“贞白先生”。(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一般考核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3)本题
42、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要对文言文的大意有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4)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册 再 采 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文言文正确的阅读方法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初读全文,把握大意。这一步指的是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内容,能读懂六七成即可。第二步细看题目,研读字词。在这一步骤中,需逐一落实试题涉及的词、句在材
43、料中的对应位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从更高层次上认知全文,既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这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7【答案】【小 题1】D【小题2】【解析】(1)D.”通过描写春天野外凄凉的景色,衬托诗人的孤寂之情”错误,并不凄凉,而是清幽静谧、充满生机。诗人的情主要是思友之情,以及不能与友人共赏美好春景的惆怅之情。(2)“极浦空颦一望眉”用比喻,将水中波纹比喻皱起的眉头,也描写出诗人皱眉远眺的细节。空:指徒然,白白地,远望却不得见,只是徒劳,含有失落之意,表达出一第 16页,共 21页种内心的失望与惆怅。答案:(1)D(2)这一句既引出下文的春望之景,又表达了
44、诗人因思念友人而产生失意惆怅之情。(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诗歌炼句的基本能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解答诗歌炼字题的方法:第一步,指出该字,或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简要分析。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点出该字烘托了怎
45、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炼 字(用词巧妙),风格特色,意境。“炼字”多炼动词和形容词,可以炼数词,也可以炼副词,还可以活用词语。8.【答案】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落霞与孤鹫齐飞,响穷彭蠡之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解析】故答案为:(1)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重点字:谏)(2)落霞与孤鹫齐飞 响穷彭蠡之滨(重点字:藕)(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重点字:僮)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 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
46、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陈情表名句积累:1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2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3.诏书切峻,责臣逋慢。4.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6.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9.【答案】平凡造就伟大 世间有两种人,一种是平凡的人,一种是伟大的人,很多人认为只有伟大的人才能做伟大的事,可我并不认为,平凡的人也能造就伟大,并付出以行。这世界平凡之人许多,但不甘于平凡的人也很多,他们辛勤劳作,无怨无悔,放出自己的光芒,照亮他人,用有限的生命实现无限的价值,你敢
47、说他平凡!有许多事我们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适应,并把他做的更好。有些事物看似平凡,但经有缘人手中,便也可散发光彩,成为旷世奇作,正如当年的大卫像,一块普通的石头,经众多雕刻家之手,被批评的一无是处,但是米开朗基罗却让平凡的它显得光彩四射。刘邦一介草民,与项羽争夺天下,并赢得了江山,你能说他平凡吗?落日的余晖洒向大地,风柔和的像羽毛,没有半点平日里的肃杀和冷,街上的彩灯将我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我独自一人在古道边散步,忽然看见前方围着许多人,走近一看,原来是有人在募捐,看样子是一位四十岁的女人,经了解,他的儿子得了白血病,做手术需要大量的钱,而她并没有那么多,通过医院帮助,便来了此地,这围着的人,
48、多半是在看热闹,怀着观望的态度,我也不例外,上去捐钱的人少之又少,我也呆呆的望着。突然,从人群中走出来一个衣裳破旧,头发凌乱,背着蛇皮麻袋的人,显然这是一个乞讨者,只见天一步一步向前走去,拿出甚上所有的钱,庄严的放了进去,然后快步离开,我顿时惊讶了,正如泰戈尔所说:“生活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这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因此,平凡也能造就伟大。天下伟大的人有几人,流芳千古的有几人,被人常挂于口的又有几人,这几人那一个不是平凡的人。范仲淹,出生于寒苦家庭,时常不能温饱,幼年比他人寒苦,可他喜欢读书,并以此我乐趣,常常去百里外的地方求学,不管春夏秋冬,一如既往,有苦自己受,有泪自己流,与邻居家借书,
49、都准时归还,另外以为别人抄书来维持生计,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造就了一位伟人,才有后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佳句,正因他的平凡,才有了这般成绩。诚然,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大多寄于平凡的躯体,于我而言,平凡造就伟大。【解析】本题的材料由三句话组成,每一句话即为一则材料,所以本题属于多则材料作文。第一句话是的汪国真诗中的一句:“或许我们会永远平凡,平凡也有宁静的风度”,第 18页,共 21页这句话告诉我们,即便是卑微、渺小的生命也应活出自己的风采,绽放生命的光华。第二句话是路遥的名言,这句话告诉我们即便是平凡的人可以过得不平凡,普通人有成为伟人的可能性。蕴含了伟大往往孕育于平凡
50、之中的道理,也可得出美源于质朴的道理。第三句话是周国平的名言,概括了“人生的三重境界”。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所谓的平凡也指普通、平淡。可以从人生来就是平凡,每个人都是一颗普通的恒星。芸芸众生,我们何其渺小;浩瀚天地,我们何其脆弱等角度来分析;人生的又一境界是超凡脱俗,所谓的超凡脱俗是指超越平凡,而变成伟大的人。渺小的我们,脆弱的我们,依旧可以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成就伟大,成为一颗璀璨夺目、独一无二,闪烁着伟大的光芒恒星。人生的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所谓的返璞归真的平凡是指人脱下伪装,荡涤心灵,回归真我。在悠闲与静谧中慢慢沉淀自己的心灵,找到真正的自我。远离桎梏与枷锁,让自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