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_T 2149-2018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4_T 2149-2018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docx(7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65.020.01B04备案号:61546-2019DB44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21492018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onforestinventoryforplanninganddesign2019-07-24发布2019-08-01实施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44/T21492018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及定义.14调查范围与内容.15调查方法.26主要技术要求.37森林经营区划.208小班调查.209四旁树调查.2210总体蓄积量控制.2311专题调查.2412面积求算.2513森林资源统计.251
2、4制图.2515主要成果.27附录A(规范性附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统计表格式.29附录B(资料性附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其它表格式.49附录C(资料性附录)主要软阔叶树种与硬阔叶树种名录.63附录D(资料性附录)报告内容大纲.65IDB44/T2149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科技与交流合作处提出。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东省森林资源管理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凯昌、邓鉴锋、侯长谋、薛春泉、李伟、余松柏、魏安世、杨志刚、丁胜、陈鑫、张宏伟、苏晨辉、陈汉坤。IIDB44/T21492018
3、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调查范围与内容、调查方法、主要技术要求、森林经营区划、小班调查、四旁树调查、总体蓄积量控制、专项调查、面积求算、森林资源统计、制图和主要成果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森林资源的规划设计调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8337.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24255沙化土地监测技术规程GB/T26424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29391岩溶地区草地石漠化遥感监
4、测技术规程HJ/T33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Y/T081红树林生态监测技术规程LY/T1812林地分类LY/T2084国家级公益林区划技术规程DB44/T553森林资源管理术语3术语及定义GB/T26424和DB44/T553执行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竹度bamboosageclass毛竹1年换叶、孕笋,下一年发笋长竹,2年为一个周期。即春笋萌发成幼竹,枝叶展开后,到第二年开始换叶,以后每隔两年才换叶1次,每换叶1次称为1度。毛竹根据其年龄分为一度竹(1年生)、二度竹(2年3年生)、三度竹(4年5年生)、四度竹(6年7年生),以此类推。3.2森林自然度degre
5、eofplantcommunity某地段森林生长发育过程状态与森林稳定(顶极)状态的距离,具体含义包括总蓄积量、蓄积结构(径级分布、垂直分布)、树种组成等与森林顶极状态的近似程度。4调查范围与内容1DB44/T214920184.1范围森林经营单位所有和经营管理的土地;县级行政单位辖区内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4.2内容4.2.1基本调查内容包括:a)森林经营单位的区划界线,并在经营管理范围内进行或调整(复查)经营区划;b)各类林地(包括红树林)的面积和权属;c)各类森林、林木蓄积和权属;d)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e)森林分类经营(林种)状况、保护和利用措施;f)森林、林木
6、生长量;g)森林植物生物量;h)天然更新;i)生长类型;j)经营措施;k)四旁树株数、蓄积和面积。4.2.2专项调查内容下列调查内容以及调查的详细程度,依据森林资源特点、经营目标和调查目的,由调查会议具体确定:a)森林生态功能等级;b)森林自然度;c)森林健康度;d)林地土壤侵蚀类型和等级;e)森林景观等级;f)森林植物群落类型;g)沙化和石漠化状况;h)森林植物储碳量;i)湿地资源。5调查方法5.1小班空间信息调查采用遥感区划方法,在室内区划小班(包括片林、林带)界线。5.2小班属性信息调查采用实地调查方法。5.3四旁树调查采用典型抽样方法。2一级二级三级林地有林地乔木林地红树林地竹林地疏林
7、地灌木林地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其它灌木林地未成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未成林封育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其它无立木林地临时占用地震、塌方、泥石流宜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它宜林地红树林宜林滩涂地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非林地农地牧草地水利用地(湿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DB44/T214920186主要技术要求6.1地类划分6.1.1分类地类分为林地和非林地两大类,其中林地分为8个二级地类、19个三级地类。地类分类系统见表1。表1地类分类系统表附着有森林植被,郁闭度0.20,连续面积大于0.067hm的林地。包括:1)毛竹林:郁闭度0.20或成林毛竹密度450株/hm。6.1.2技术规定6.1.2.
8、1有林地2a)乔木林地:按LY/T1812执行。b)红树林地:按LY/T1812执行。c)竹林地:按LY/T1812执行。232)杂竹林(不包括胸径2.0cm小杂竹):郁闭度0.20或成林杂竹密度1500株/hm。DB44/T2149201823)竹木混交林:凡竹类株数(或乔木郁闭度)达到规定标准的就确定为竹林(或乔木林)地类;二者均达到标准的,按经营目的确定地类。6.1.2.2疏林地按LY/T1812执行。未成林地、幼龄林、竹林和优势树种为经济树种的林地不划分疏林地。6.1.2.3灌木林地按LY/T1812执行。6.1.2.4未成林地按LY/T1812执行。6.1.2.5苗圃地按GB/T26
9、424执行。6.1.2.6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其它无立木林地、临时占用和地震、塌方、泥石流损毁的林地。a)采伐迹地:按LY/T1812执行。b)火烧迹地:按LY/T1812执行。c)其它无立木林地: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林地:4)造林更新后,成林年限前达不到未成林造林地标准的林地;5)造林更新到成林年限后,未达到有林地、灌木林地或疏林地标准的林地;6)已经整地但还未造林的林地;7)红树林规划造林地;8)有林地权属证,改种其它作物的地;9)不符合上述林地区划条件,但有林地权属证明,因自然保护、科学研究等需要保留的土地。l)临时占用地:具有合法手续的建设项目临时占用的林地。m)地震、塌方
10、、泥石流:由于地震、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导致林业生产条件丧失的林地。6.1.2.7宜林地按LY/T1812执行。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用于发展林业的土地,目前呈荒芜状态。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红树林宜林滩涂地、其它宜林地四类。a)宜林荒山荒地:未达到上述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无立木林地标准,规划为林地的荒山、荒滩、荒沟、荒地等。b)宜林沙荒地:未达到上述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无立木林地标准,造林可以成活,规划为林地的固定或流动沙地(丘)、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等。c)红树林宜林滩涂地:适宜红树林生长的宜林滩涂地。d)其它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用于发
11、展林业的其它土地,如规划退耕还林地等。6.1.2.8林业辅助生产用地按LY/T1812执行。4保护等级范围一级流程100km以上的河流干流汇水区及一、二级支流两岸自然地形的第一层山脊以内的森林、林木和林地3大中型水库(2000万m以上)集水区范围内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红树林高速公路、省级以上公路、铁路干线两侧的自然地形第一重山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二级坡度较大(25度以上)、土壤瘠薄、岩石裸露、采伐后难以更新或生态环境难以恢复,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水土冲刷、崩岗、沟状流失地段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县级公路两侧的自然地形第一重山
12、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具有典型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的自然保护小区母树林、国防林、试验林等三级级、级以外的省级公益林DB44/T214920186.1.2.9非林地按LY/T1812执行。6.2森林(林地)类别6.2.1类别划分按其主导功能的不同将森林(林地)区划为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两个类别。6.2.2技术规定6.2.2.1公益林(地)包括重点公益林和一般公益林。按GB/T26424执行。6.2.2.2商品林(地)包括重点商品林和一般商品林。按GB/T26424执行。6.2.3公益林事权等级按事权等级划分为国家级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国家级公益林按LY/T2084执行
13、;地方公益林划分为省级公益林、市级公益林、县级公益林,具体按LY/T2084执行。6.2.4公益林保护等级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3个等级,划分标准按LY/T2084执行。省级公益林保护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3个等级,划分标准详见表2。表2省级公益林保护等级划分注:市、县级公益林保护等级划分参照省级公益林分级标准。6.3林种6.3.1分类根据经营主导功能的不同,林业用地区划林种,按森林(林地)类别林种亚林种进行区划。林种分类系统详见表3。5森林类别林种亚林种公益林(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沿海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护岸林(湿地红树林)护路林其它防护林特种用途
14、林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自然保护小区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自然保护林(自然保护区林)商品林(地)用材林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速生丰产用材林一般用材林薪炭林薪炭林经济林果树林食用原料林林化工业原料林药用林其它经济林DB44/T21492018表3林种分类系统6.3.2技术规定6.3.2.1特种用途林(地)以保存物种资源、保护生态、国土保安、森林旅游、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包括7个亚林种类别,区划按GB/T26424执行。6.3.2.2防护林(地)以发挥生态防护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包括7类亚林种,按GB/T26424执行。6.3.2.3用材林
15、包括短周期工业原料用材林、速生丰产用材林、一般用材林,按GB/T26424执行。6.3.2.4薪炭林按GB/T26424执行。6.3.2.5经济林包括果品林、食用原料林、林化工业原料林、药用林、其它经济林,按GB/T26424执行。6.3.3林种优先级6树种龄组划分龄级期限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杉木15162526303140415马尾松202140415051707110国外松10111516202130315速生相思类67910121318193黎蒴45678912132DB44/T21492018按GB/T26424执行。6.4树种(组)乔木林按十分法确定树种组成。树种组成表示乔
16、木林中各树种所占的比重,一般按蓄积比重计算。但幼林一般以株数和郁闭度相结合来确定。广东省主要分10个树种(组),即:杉木、马尾松(含广东松)、湿地松(国外松)、速生桉、速生相思、黎蒴、木麻黄、软阔类、硬阔叶类、混交林;加上竹林和红树林共12个树种(组)。6.5优势树种(组)6.5.1分类森林资源可分为25个优势树种(组),即:杉木;马尾松(含广东松);国外松;速生桉;速生相思;木麻黄;黎蒴;其它软阔;其它硬阔;针叶混;针阔混;阔叶混;毛竹;杂竹;荔枝(龙眼);其它木本果树;油茶;茶叶;其它食用原料树种;橡胶;其它林产化工树种;肉桂;其它药用树种;其它经济树种;红树林。6.5.2技术规定优势树种
17、(组)根据林分蓄积和树种株数确定:a)有蓄积乔木林、疏林林地小班,其优势树种(组)按蓄积量组成比重确定。小(细)班内蓄积量占总蓄积量65%以上的树种(组)为优势树种(组),单一树种达不到优势树种(组)蓄积要求的小(细)班,则以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等类型判定。b)无蓄积乔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小班,则按各树种株数比例确定。c)红树林有林地及红树林未成林地,优势树种(组)一律明确为红树林,不细分到具体红树林树种。6.6龄级、龄组、竹度与生产期6.6.1龄级与龄组林分内树木年龄完全相同或相差不到一个龄级的为同龄林,林分中林木的年龄相差超过一个龄级的称为异龄林。乔木林的龄级与龄组根据主
18、林层优势树种(组)的平均年龄确定。乔木经济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标准,参照一般用材林中的软阔执行。表4公益林龄组划分标准单位:年7树种龄组划分龄级期限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杉木10111516202130315马尾松101120213031505110国外松561011151625265速生桉23456710112速生相思类346791015163黎蒴23456710112木麻黄561011151625265软阔10112021252635365硬阔202140415051707110混交林依优势树种确定龄组树种龄组划分龄级期限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杉木56101115162021
19、5马尾松10111516202125265国外松561011151620215桉类234567892速生相思类346791012133黎蒴234567892软阔10111516202125265混交林依优势树种确定龄组树种龄组划分龄级期限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木麻黄10111516202130315速生桉外的其它桉类67910121318193软阔15162526353645465硬阔303150517071909110混交林依优势树种确定龄组DB44/T21492018表4公益林龄组划分标准(续)单位:年表5一般用材林龄组划分标准单位:年表6短轮伐期用材林、速生丰产用材林龄组划分标准
20、单位:年6.6.2竹度竹度划分见表7。毛竹年龄可通过观察竹节识别:a)一度竹节下的鞘环有毛,鞘环下有一层蜡质白粉;8树种名称产前期初产期盛产期衰产期树种名称产前期初产期盛产期衰产期1、果树类:油橄榄56101199100板栗4510116061余甘子34562021核桃6710117071八角5610113031梨56893031茉莉花1231011柑桔458920213、林化原料类桃45671516橡胶7812132526李(杏)45671516油桐3410112526梅子45892021乌桕5610112526柿子5610114041香桂5678100芒果56893031樟树5678100
21、荔枝568930314、药用林龙眼56893031杜仲5610112021樱桃5610113031山楂4510115050柚子56893031肉桂45671011杨梅345630-31红豆杉101120211001012、食用原料类银杏10112021100101油茶56894041茶叶34562021树种龄组划分龄级幼龄竹壮龄竹中龄竹老龄竹毛竹一度二度三度四度五度六度以上2年DB44/T21492018b)二度竹鞘环的毛脱落,蜡质粉色变浅;c)三度竹鞘环上的蜡质粉变为灰白色;d)四度竹鞘环上的黑斑点加深,有的附着地衣或苔藓;e)五度及六度以上竹:类似四度以上竹。表7毛竹林竹度划分标准单位:年
22、6.6.3生产期按GB/T26424执行。广东省主要经济树种生产期划分详见下表:表8广东省主要经济树种生产期划分标准单位:年6.7立地因子6.7.1地貌按GB/T26424执行。6.7.2坡度按GB/T26424执行。9DB44/T214920186.7.3坡向按GB/T26424执行。6.7.4坡位按GB/T26424执行。6.8权属6.8.1分类林地所有权分为国有和集体两种,林木所有权分为国有、集体、个人、民营、外资和其它六种。林地和林木使用权分为国有、集体、个人、民营、外资和其它六种。权属分类按GB/T26424执行。6.8.2技术规定6.8.2.1林地所有权按GB/T26424执行。6
23、.8.2.2林木所有权按GB/T26424执行。6.8.2.3林地使用权分为国有、集体、个人、民营、外资和其它六种。6.8.2.4林木使用权分为国有、集体、个人、民营、外资和其它六种。6.9起源6.9.1分类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两种。6.9.2技术规定6.9.2.1天然林按GB/T26424执行。6.9.2.2人工林人工植苗、直播(条播或穴播)、分殖、扦插造林,或由人工林萌生并且经人工控萌(杉木、桉类、黎蒴等)形成的森林、林木、灌木林。6.10可及度按GB/T26424执行。6.11天然更新等级10DB44/T214920186.11.1分类按GB/T26424执行。6.11.2技术规定按GB/
24、T26424执行。6.12工程类别6.12.1分类分为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珠江防护林建设工程和其它等五个类别。6.12.2技术规定6.12.2.1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由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工程。6.12.2.2退耕还林工程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规划退耕还林的工程。6.12.2.3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按速生丰产林的标准建设管理的工程。6.12.2.4珠江防护林建设工程珠江流域范围内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6.12.2.5其它工程除上述工程以外的其它建设工程。6.13群落结构6.13.1分类划分乔木林的群落结构划分完整结构、较完整结构和简单
25、结构。6.13.2技术规定按GB/T26424执行。6.14林层结构6.14.1分类划分分单层和复层两类,按GB/T26424执行。6.14.2技术规定按GB/T26424执行。11树种结构类型划分标准针叶纯林(单个针叶树种蓄积90%)阔叶纯林(单个阔叶树种蓄积90%)针叶相对纯林(单个针叶树种蓄积占65%90%)阔叶相对纯林(单个阔叶树种蓄积占65%90%)针叶混交林(针叶树种总蓄积65%)针阔混交林(针叶树种或阔叶树种总蓄积占35%65%)阔叶混交林(阔叶树种总蓄积65%)DB44/T214920186.15树种结构6.15.1分类分为针叶纯林、阔叶纯林、针叶混交林、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
26、五种类型。6.15.2技术规定根据乔木林分的针阔叶树种组成,共分为7个类型,见表9。表9树种结构划分标准6.16郁闭度和盖度测定6.16.1测定方法6.16.1.1郁闭度按LY/T2084执行,以十分法表示。采用树冠投影点观测。复层林应分层测定郁闭度,并应测定林分总郁闭度。林分总郁闭度不大于1.0。6.16.1.2盖度按LY/T2084执行,用百分比来表示。6.16.2技术规定按GB/T26424执行。6.17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6.17.1森林覆盖率按GB/T26424执行。6.17.2林木绿化率按GB/T26424执行。6.17.3四旁树占地面积按GB/T26424测算。6.18生态功能
27、等级通过森林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结构等有关因子,按权重综合评定森林生态功能等级。12评价因子类型划分标准森林蓄积量32150mhm323250mhm149mhm3250mhm森林自然度1,23,45森林群落结构123林分树种结构5,6,73,41,2林分平均高度15.0m5.0m14.9m5.0m林分郁闭度0.700.400.690.200.39植被总盖度70%50%69%50.0%枯枝落叶层厚度5cm2cm4.9cm2cm功能等级综合得分值好1.5中1.52.4差2.5DB44/T214920186.18.1评价因子森林生态功能评价因子及类型划分标准详见表10。表10森林生态功能评价因子
28、及类型划分标准Y=WiXi.(1)注:竹林的蓄积量统一按类型确定。6.18.2评分计算按下式计算综合得分:8i=1式中:Xi为第I项评价因子的类型得分值(类型、分别取1、2、3);Wi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分别取0.2,0.15,0.15,0.15,0.1,0.1,0.1,0.05)。6.18.3等级分类根据综合得分值评定生态功能等级,详见表11。表11森林生态功能等级评定标准6.19森林自然度划分为、和5个等级,各等级划分要求见表12。13等级划分依据原始林,森林群落树种组成复杂,多层结构,异龄林,包括原生广东松林、长苞铁杉林、典型常绿阔叶混交林、天然灌木林、天然红树林等。曾经有人为干扰,处于
29、演替后期的次生群落,森林群落树种组成复杂,复层结构,异龄林,包括天然次生阔叶林、天然次生针阔混交林、人为干扰较少的灌木林、天然次生红树林。人为干扰较大的次生群落,处于次生演替中期阶段,森林群落树种组成较复杂,单层或复层结构,同龄林或异龄林,包括人工阔叶混交林、针叶混交林或主林层为针叶树种,次林层大量阔叶树种的针阔混交林、人工红树林。人为干扰极大,处于次生演替初期阶段,森林群落树种组成简单,单层结构,同龄林或异龄林,包括人工阔叶纯林、针叶混交林、针叶纯林、天然更新马尾松林、其它灌木林等。人为干扰强度极大而持续,处于次生演替前期阶段。植被以草、灌草及乔木生长线以下的灌木为主。包括生长着大量草及藤本
30、植物的无林地(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地和林种为经济林的林地等。等级评定标准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气候灾害和其它无灾害林木株数10%以下未成灾未成灾轻灾害林木株数10%29%灾害林木株数20%以下,仍能恢复生长灾害林木株数20%以下中灾害林木株数30%59%灾害林木株数20%49%,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灾害林木株数20%59%重灾害林木株数60%以上灾害林木株数50%以上,以濒死亡和死亡木为主灾害林木株数60%以上DB44/T21492018表12森林自然度划分标准6.20森林健康等级6.20.1评价因子6.20.1.1森林灾害等级划分及评定标准见表13。表13森林灾害等级评定标准6.20.1.2树冠脱叶以标准健康状况时的树冠叶片充实度为100%为参照标准,评价树冠的脱叶状况为4个等级,见表14。14等级褪色率(%)无10轻1029中3059重60等级脱叶率(%)无10轻1029中3059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