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泊秦淮文I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注释泊秦淮文I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选自樊川诗集注。秦淮,即秦淮河,长江下游支流,相传是秦时为疏通淮水开凿。 秦淮河流经的南京夫子庙一带,在六朝时十分繁华。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商女歌女。后庭花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群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 为亡国之音。【译】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卖唱的歌女 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
2、却很值得玩味。这句诗内里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由 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然而,前四个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 具有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近 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和“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因此, 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这“近酒家”三个字,就像启动了闸门,那江河之水便汩汩 而出,滔滔不绝。这七个字承上启下,网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诗说“商女不知亡国 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一一封建贵族、官僚
3、、豪绅。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音, 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 音来寻欢作乐,这不禁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故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 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 准确积累。A项的解说错误,“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
4、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农家”不是 影响最深远的,故选A。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 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 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 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
5、将自 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解析: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 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 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的基础上, 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 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C项,“重新得到重用”原 文没有提及,只是“征见”,“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 不上贾谊”顺序不当,应该是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
6、贾谊”,然后才“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 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故选C。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 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 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还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 句式的翻译:(1)短,诋毁;擅权,揽权;纷乱,使变得混乱。“乃短贾生日是省 略句,承前省,主语应是“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2)数
7、,屡次;言,说,指出;或,有的;削,削弱。“非古之制”是省略句,省略的主语应是“这种状况”。答案:贾生的名叫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 时是河南郡郡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孝文 皇帝即位不久,了解到河南郡的吴郡守治理政事、安抚百姓在全国最有成绩,过去又因与李 斯是同乡而常向李斯学习,就把他征召到朝廷担任廷尉。吴廷尉便向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很 年轻,颇为通晓诸子百家的学说。于是,文帝便把贾谊召到朝廷任命为博士。当时贾谊才二十岁出头,在朝臣中是最年轻的。每当皇帝诏令臣下商议政事,各位老先 生往往无言答对,而贾谊却总是答得
8、很完满,人人都感到贾谊所讲的,正是自己所要说的。 于是,大家都认为自己的才能赶不上贾谊。文帝也很喜欢他,一年之内,就把他从博士破格 提拔为太中大夫。贾谊认为,从汉兴到文帝经过二十多年,天下已经安定,朝野和睦,应当更定历法,改 变所崇尚的颜色,订正法令制度,统一官名,大兴礼乐,便详细草拟了各项仪礼和办法,建 议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重新确定官名,全部变更秦朝的法度。文帝刚刚即位,谦恭谨 慎,一时还顾不上这些事。但一些律令的更定,以及在京城的诸侯回到封国,都是贾谊出的 主意。因此,皇帝和大臣商议,打算把贾谊提拨到公卿大臣的位置。绛侯周勃、颖阴侯灌婴、 东阳侯张相如、御史大夫冯敬等人都嫉妒贾谊,便
9、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 年轻没有经验,专想揽权,把许多事情都搞乱了。”因此,皇帝从此也疏远了贾谊,不再采 纳他的建议,并派他去作了长沙王吴差的太傅。贾谊已经辞别朝廷前往任所,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又 因为是被贬谪而去的,心情抑郁(不愉快)。在渡湘江的时候,作了一首赋,来凭吊屈原。又过了一年多,贾谊被征召到京城晋见皇帝。正赶上文帝坐在宣室接受神的赐福。文帝 有感于鬼神之事,便询问鬼神的本源。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一直谈到夜半, 文帝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向贾谊面前移动。谈完之后,文帝说:“我好久不见贾生了,自以 为超过了他,今天看来还是不如他。时间不
10、长,就任贾谊为梁怀王刘揖的太傅。梁怀王是文 帝喜爱的小儿子,好读书,所以文帝让贾谊做他的师傅。文帝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侯。贾谊谏阻,认为这样做祸患就会由此产生。贾谊 屡次上书,指出诸侯势力过大,有的封地连接数郡,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 的势力。文帝不听。几年以后,粱怀王骑马时,从马上跌下摔死了,没有后代。贾谊认为自己这个老师没有 当好,很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就死去了。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这组诗共有六 首,全是写春日山行情景。第一首状写峡谷险峻溪水深邃的奇景;第二首写溪水行迹和声响, 寄寓作者求静的感情;第三首表面是写溪水性情,实际是借
11、物抒情,表达作者对自由的追求; 第四首描述日出山谷中喧闹的景象;第五首抒写下山的深切感受;第六首通过联想抒写思归 的情思。这组诗中,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运用拟人修辞和动静结合的手法, 叙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营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简单而深刻的哲理,语言通俗易懂, 体现出诚斋体诗的特征。诗题意为,早晨经过松源,来到漆公店吃早餐。诗的首句就以否定的形式提出论题,指 出下山并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轻松容易,人们往往会“上当受骗”,空自欢喜。“赚”字幽默风趣,表明行人是被自己的主观想象骗了。为什么行人会受到欺骗呢?此句给后文留下悬 念。行走在万山深处,即使一座山“放过了你”,还有无数的山在
12、“拦”着你呢!后两句中, 诗人把山写作有生命有灵性的事物,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一座山放过行人,另 一座山拦住行人,让行人一会儿忧愁一会儿欣喜,不觉恍然大悟,真是错误估计了下山的重 重困难啊!全诗语言质朴平易,灵动活泼,意趣横生。诗中写的是下山路上的感受,其实生活的道 路何尝不是如此呢?后两句“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更是写出了诗人对人生 哲理的感悟。所以,面对生活,我们最好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 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问题与答案L “赚得行人错喜欢” 一句,有的版本作“赚得行人空喜欢”,“错”与“空”哪一个 字更恰切?请说明理由。答:“空”比“
13、错”恰切。“错”字只表明“喜欢”是一种错误;而“空”字不仅包含 了这一层意思,还突出地表现了 “行人”被“赚”后空落落一片惘然的失落神态,形象感更 强。2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简要说明。答:这首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全诗把“山”比作生活中的困难,用下岭比 喻人生之路。本以为下岭比上山容易、轻松,而当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又遇到一个山 头,发现自己正处在万山围绕的圈子里,才恍然大悟:下岭的过程中同样会有一系列的艰难 险阻。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求知的艰难,却忽略另一种艰难。第四句“放” “拦” 两字将山赋予了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人的行为,生动
14、形象地写出了山的动态感。全诗表达 了深刻的人生感悟: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满自得,而应不断进取。3 .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答: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有情趣。4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答:人生哲理一一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 永无止境。用“行山路”这个意象来隐喻“人生充满矛盾”的这一哲理。约客是南宋诗人赵师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 夏夜独自期客的情景。前二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处 处
15、蛙”,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 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 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诗歌采用写景寄情的 写法,表达了诗人内心含而不露的寂寞之情。情景交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问题与答案1.诗歌的前两句都运用了叠字,请从内容方面谈一谈叠字运用的作用。答:“家家”修饰雨,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征,营造了一种烟雨迷蒙悠闲清静的诗 境;“处处”修饰蛙声,写农村景象,生机盎然。隐约写出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 情。2、诗中开头两句运用了 对偶 修辞手法,描写的是
16、什么季节?烘托出什么样的氛 围?答: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 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 出它的“寂静”。3.用自己的话将第一、二句话所表现的场景描绘出来。答:池塘边的青草因为雨水而湿漉漉的,水面上漾起薄薄的水汽,远处的梅树静静地立 在夜中,蛙声清脆悠远,直入诗人心间。4、主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答: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到他约 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5、“闲敲棋子”虽是诗人一个小小的动
17、作,却将诗人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请结合 全诗作简要的赏析。答:末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下棋,可是时间已过夜半,客人还未 到来,诗人百无聊赖之际,有意无意地拿起棋子在棋盘上敲打,将灯花都震落了。这一细节 貌似闲暇,实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烦闷。6、请你自选角度,对“闲敲棋子落灯花” 一句进行赏析。答:示例一:一个“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 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敲”字,是细节描写,把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焦燥、失落、 无奈等)刻画得极为生动,使本句成为揭示内心世界的佳句。示例二: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他在百无聊赖之际,下
18、意识地 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 实反映出诗人对友人“有约不来”,只能自己独自打发时光时内心的落寞、失望、焦躁、怅 惘,可谓写一细节而尽传精神。示例三:闲即“闲适”,作者通过细节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诗人闲逸、散淡和 恬然自适的心境。7、“闲敲棋子落灯花”中“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答:不能。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 无聊和无奈的心情。“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 “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
19、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商女不 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 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 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 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习题和中考真题1、主题:本诗抒发了作者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2、仔细品味“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说说两个“笼”字好在什么地 方。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融合在一起,突出了水边夜色迷蒙、冷寂的特点(描绘了 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奠定了全诗伤感、忧愤的
20、基调。3、“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夜泊秦淮近酒家”揭示了上句景物的时间、地点。照应了诗题。“近酒家”引 出下文。这句诗在全诗结构中起枢纽作用。(承上启下)4、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歌女不知道南朝亡国的怨恨,隔着河还在唱着玉树后庭花。诗人表面上是在 斥责歌女,真实的意图是讽刺座中那些点歌听歌的人,矛头指向那些只顾个人享乐而不顾国 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这两句形象而婉曲的议论,借用典故,针硬时弊,表达了诗人对世 道人心的忧患意识,因而被人们广为传诵。5、阅读下面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C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用“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
21、”放 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 己忧时伤世之感慨。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 优秀诗篇。6、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 梦死,荒淫误国的句子)试题精选(1)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两句描写了秦淮河畔烟、水、月、 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凄冷迷蒙的画面。杜牧在泊秦淮中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形象委婉地表达出对达 官贵人
22、沉溺于亡国之音而完全不顾衰微国运的强烈不满。赏析类试题1 .诗歌第一句连用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 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为下文抒情议论做铺垫。2 .请简要分析“夜泊秦淮近酒家” 一句在诗中有何作用?答:点题,交代叙事的时间和地点,为下文描写“商女”做铺垫。3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犹”字用得极妙,请结合诗句内容作赏析。答:“犹”字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同时含蓄地写出了统治者 沉迷于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荒淫享乐的生活中不能自拔,表达了诗人的忧愤之情。4 .诗人写“商女”“隔江犹唱后庭花”,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答:商女
23、依然在唱亡国之曲,表面是在批判商女,实际是在批判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 颓靡世风,讽刺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形象地表现了唐代统治者重蹈覆 辙,正沿着亡国的道路走下去的情形;通过辛辣地讽刺,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 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拓展能力类试题L有人评价杜诗“于寻常处见深刻”。你是如何理解?请简述理由。答:诗歌前两句写景叙事,后两句议论抒情。所写景物烟、水、月、沙均是常见之物, 笔墨淡雅,看似寻常,但其中蕴含的主题却值得玩味,表现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5 .“诗贵含蓄”,本诗在表达情感上体现了这一点,请简要分析其特色。答:诗歌即景感怀、抒情,含蓄委
24、婉。首句写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第 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抒怀:先由“近酒家”引出“商女”和“商女之歌”后 庭花,过渡自然;再由后庭花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间接抨击权贵豪绅沉溺 于声色,不问国事的腐朽生活,含蓄深沉。6 .主旨:通过写歌女不知亡国恨来写上层人物只顾自己享乐不顾国家艰难,表现出辛辣 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4,上诗的最后两句表面上写商女“不知亡国恨”,实际上另有弦外之音。那么,本诗的 言外之意是什么?请简析。答:讽刺哪些王公大臣、官僚贵族等封建统治者,因为当时的唐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他们不以国事为重,反而寻欢
25、作乐,毫无亡国之忧。7 .“烟笼寒水月笼沙”这一句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答:朦胧(迷茫),冷寂(悲凉)。8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简要分析它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情感。答:借用典故,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 忧虑。9 .请体会“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笼”和“寒”的妙处。两个“笼”字把烟、水、月、 沙四者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朦胧冷寂的极淡雅的水边夜色图。答: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10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后两句表面上
26、指责歌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一 一封建贵族、官僚、豪绅。这首诗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 现实的深切忧思。11 如何理解“隔江”二字?答:“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的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理解性默写12 .杜牧泊秦淮一诗中,最能体现秦淮河夜间景致的一句是“烟笼寒水月笼沙”。13 严羽沧浪诗话中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杜牧泊秦淮堪称范例,以“烟 笼寒水月笼沙”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朦胧幽静的淡雅意境),先声夺人。14 .互文指“参互成文,合而见义”,是古
27、诗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如杜牧泊秦 淮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主人下马客在船”。15 .泊秦淮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烟笼寒水月笼沙”描绘出一幅朦胧冷清的 水色夜景,渲染了凄冷的气氛。16 .杜牧的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 一句通过四个意象的引入,营造了一种轻 淡柔和之境;而“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句则以歌女的动作对当政之人予以警示。17 .在杜牧的泊秦淮一诗中,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以互文的形式渲染了夜泊秦 淮的自然环境;“商女不知亡国恨” 一句表面上批评的是“商女”,而意在警醒、斥责晚唐 的统治者。18 .杜牧在泊秦淮一诗中以“烟笼寒水月笼沙”描写出朦胧梦幻的夜色,又
28、以“商 女不知亡国恨”委婉点出了官僚贵族们腐朽空虚的灵魂19 .杜牧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两句,竭力渲染秦淮河边 夜色清淡素雅,并点明夜泊地点。20 .泊秦淮作者即景感怀,目睹唐朝国势日衰,无限感伤。借夜泊金陵写景入题二 句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21 .古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 浸月”,杜牧泊秦淮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n.杜牧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两句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 氛,引发思古之幽情。22 .杜牧在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诗句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 泊秦淮近
29、酒家。23 .杜牧泊秦淮一诗中,渲染了一幅迷茫、冷落的水上夜景图的句子是:“烟笼寒水 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24 .泊秦淮一诗中“夜泊秦淮近酒家” 一句承上启下,由写景转向抒情。25 .借古讽今是咏史诗的主题。在赤壁中,杜牧认为赤壁之战周瑜取胜是有天时地 利之便,否则可能是“东风不与周郎便”;而在泊秦淮中,他痛感今人不懂汲取前车之 鉴,“商女不知亡国恨”,依旧夜夜笙歌。26 .我们可以用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两句来表达了与 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相同的情感。27 .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化用杜牧泊秦 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
30、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来借古伤今。(王安石桂枝香金陵 怀古中“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与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 江犹唱后庭花”异曲同工。)28 .泊秦淮借音乐的典故讽刺晚唐统治者荒淫误国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29 .杜牧泊秦淮的诗句,写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警示世人再 不汲取历史教训,国家命运势必如六朝一样悲恨相续。30 .杜牧在泊秦淮中用南陈后主陈叔宝的典故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 的两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31 杜牧在泊秦淮中,借商女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的两句 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
31、犹唱后庭花。”32 .杜牧在泊秦淮中委婉地批评当朝统治者追求享乐、不思治国的两句是“商女不 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33 .杜牧在泊秦淮中,通过抨击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的生活,表达自己忧患意识的句 子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34 .泊秦淮是首即景感怀之作。“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看似在斥责 商女无知,实际上作者把批评的矛头指向了身负天下安危却沉溺于声色的豪绅权贵。35 .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两句化用典故,表达了 对国事衰微的担忧。36 .杜牧泊秦淮中抒发作者对统治者不以史为鉴的统治者的愤恨之的句子是:“商 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37
32、.杜牧泊秦淮中借用典故来表达内心充满国仇家恨的郁闷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 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38 .杜牧在泊秦淮中,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两句含蓄委婉地表 达了对现实的深思及深切的忧国情怀。39 .泊秦淮中,表现诗人担心国家安危,借古讽今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40 .“悲难”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文人情感。杜甫的登高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 年多病独登台”两句抒发久客他乡、孤苦多病的悲难;杜牧的泊秦淮以“商女不知亡国 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两句表达感叹兴亡、忧念现世的悲难。41 .古诗文中,用典是非常易见的写作手法。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
33、庭花”,写到了荒淫亡国的陈后主。42 .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达了作者对亡国者忘记了国 仇家恨的愤慨。43 .面对亡国的事实,李煜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叙述他的哀伤,“问君能有儿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便是极好的表述,在杜牧的泊秦淮中却有不同的叙述,这一句是“商 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44 .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两句巧用典故,透露出诗人 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忧虑。45 .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由歌女的歌声引发了 历史兴衰的感叹。36.关注现实,憧憬美好,是经典作品的永恒主题。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 恨
34、,隔江犹唱后庭花”是对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统治者的辛辣讽刺。问题探究01.第一句中写了哪些景物?你觉得这两句中哪个词用得好?说说你的看法。答:第一句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烟、水、月、沙。这两句中“笼”字用得好。“笼”是“笼罩”的意思,运用互文,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联系在一起, 描绘出秦淮河岸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了一种凄清的气氛。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02.第二句写了 “近酒家”之后看到的景象吗?这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答:没有。这里只点明了看到了 “酒家”,至于酒家是灯红酒绿,还是顾客癫狂暴饮, 这些都留给读者去联想,去补充。作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
35、上,一是点题,二是交代了时间、地 点、人物,三是由景及情,为下文抒情做铺垫。03.“犹唱”是什么意思?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答:“犹唱”:还在唱。从字面上看是批评歌女,实际上是批评座中点歌的统治阶层。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应该是那些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的达官贵人。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 才不遇的感慨。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 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诗中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 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则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
36、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 此诗寓慨于讽,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 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创作背景关于此诗的写作年代,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所言,“此盖 至昭州修祀事,故以借慨”,意谓此诗为李商隐在大中二年(848年)正月受桂州刺史郑亚 之命,赴昭州任郡守时所作。因李商隐时为一郡之长,故须主奉祭祀大事,于是借题发挥, 创作了本诗。另一说为杨柳提出,认为此诗当于大中二年三、四月间李商隐离开桂林北上后 滞留荆巴时期所作。见李商隐评传这首诗的作者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的晚唐时期,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与藩 镇跋扈深为不满。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
37、李党争,屡受排挤,怀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贾谊来 抒发自己的感慨,通过讽刺汉文帝虽能求贤却又不知贤的行为,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一一 即晚唐帝王也像文帝一般,表似开明,实则昏巨贵无能。问题与解析1 .“可怜” 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可怜”是可惜的意思,是全诗的关键,诗人通过该词嘲讽了封建统治者求贤的虚伪, 也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2 .这首诗在行文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请做简要赏析。在结构上,本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一一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三、 四句一转,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之情便显得特别明显。贾生名谊,洛阳人也(-)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38、下面小题。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 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 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 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 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 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 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
39、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 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 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 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 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 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
40、,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 亦死。(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 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 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7召 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 置门下/甚幸爱/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
41、把握的基 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 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 是:贾生的名叫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 时是河南郡郡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句中,“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这是介词短语后置句,“于郡中”是“闻”的状语。中间不能断 开。排除D项。“吴廷尉”“吴廷尉”是专有名词(“廷尉”官职名,“吴廷尉”意思为“姓吴的廷尉”),作“为河南守”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召置门下”是 一个事件,应与后面断开。排除B项。分析可知,C项断句正确。故选C。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B.诏令作为古代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