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种树郭橐驼传》-高二语文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教师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709122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课《种树郭橐驼传》-高二语文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11课《种树郭橐驼传》-高二语文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1课《种树郭橐驼传》-高二语文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种树郭橐驼传》-高二语文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教师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1课种树郭橐驼传目标导航学习目标重点难点L梳理文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用法的知识2 .梳理文章的文脉,感受融叙事说理的特点3 .理解借传记说理的方式,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把握其中承载的文化理念,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 解。4 .理解深刻的道理,赏鉴对举、类比的说理方式理解借传记说理的方式,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四女知识精讲【作者简介】深得骚学一一柳宗元生平: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 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 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

2、、孟浩然、韦应物并称 “王孟韦柳”。成就: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山水游记多有寄托,尤为有名。寓 言笔锋犀利,诗风清峭幽远。代表作品:溪居江雪渔翁河东先生集。【探寻背景】扰民伤民拂民意一一种树郭橐驼传这篇文章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 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此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 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 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民不聊生。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803)至二十一年

3、(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可以到D./【答案】A【解析】是名词用作动词,是名词用作状语,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4 .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A.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B.吾又何能为哉C.理,非吾业也D.苟有能反是者【答案】B【解析】B项与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项,省略句,“以(之)为;C项,判断句;D项,省略 句,“反(于)是”。5 .下列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 家、哲学家、思想家

4、,世称“柳河东” “柳屯田”,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B.柳宗元的留世诗文作品有600余篇。其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 物,多有所寄托;诗歌清峻恬淡,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等。C.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是“唐宋八大家”中仅有的两位唐朝作家。 他们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复兴儒学。D.柳宗元的文学性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如种树郭橐驼传写以种树为业的郭 橐驼的事迹,并通过谈论种树之理来进一步阐明治国之道。【答案】A【解析】“柳屯田”指的是宋代词人柳永。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6-10题。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

5、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日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 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有问之,对日:“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 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苛也若子,其置也若弃,10/23 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 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 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

6、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 日以离矣。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B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C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D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答案】A【解析】(略)7,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市虞乡镇)人,世称“柳河东”。又因官至柳州刺史, 也称“柳柳州”。B.柳宗元和韩愈共同倡

7、导了“古文运动”,在古文理论上有着相同的见解,但韩愈在排斥佛老、 复兴儒学、提倡师道方面贡献较大,而柳宗元则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如捕蛇者说。C.柳宗元的文学性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如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童区 寄传等,都写得精湛感人,表现了作者本人的正直品格,寄托了他的政治主张,反映了社会现 实,可以说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一个新发展。D.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治色彩的传记文。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 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 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对农民的残酷无情的剥削,婉约而多讽,体现出柳宗元注重反映社会 现

8、实问题的一贯风格。【答案】D【解析】“指摘中唐吏治对农民的残酷无情的剥削”有误,应是“指摘中唐吏治扰民伤民”。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郭橐驼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本名已无人知晓“他“病偻”而驼背,相貌不如常人, 却名闻乡里,以致有绰号流行。8 .乡人称他为“驼”,是指其病而为号,并不雅,但显得很亲切。最为难得的是,他竟放弃自己 原来的名字,也这样自称起来。C.第一段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无奈的性格,令人猜想在这无奈的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自 信,增强了阅读的兴趣。D.第二段,转入正题,道出郭橐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作者先说橐驼种树为他带来的“际遇”“争迎取养”

9、,再说他身手不凡。【答案】C【解析】“无奈”不准确,应为“豁达”。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2)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3)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答案】(1)能顺着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使它的习性能够充分发展罢了。(2)用指甲划破树皮来察看它是活着还是枯死了。(3)虽说是担心它,其实是仇视它,所以(他们)种树都不如我。10 .第二段写郭橐驼技艺高超,直接写了哪两个方面?答:【答案】一是他种的树不怕“移徙”,有“树挪活”的神奇;二是他种的树具有全优的品质, 枝繁叶茂,早熟多果。题组B能力提升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贬谪

10、,是中国历代中央集权皇朝对获罪官员的一种最常见的惩罚方式。甲由于政治、 经济、文化都向中央高度集中,所以,除了官衔级别的责降外,还可以贬地的偏远程度来表 示惩罚的轻重,而且后一个方面似乎更能体现这种惩罚方式的特点。乙在许多场合,被贬 谪者必须带着官员的身份(无论其高低)远赴偏僻之地,而不能辞官回乡当一个平民。这不是 因为他们中的所有人都情愿付出一切代价以图留在官场,而是制度上规定其必须如此。土人 们梦寐以求的官员身份在此时具有奇异的囚禁作用,或许可以看作官僚政治的某种病变。 但事情还有另一方面,被贬谪者本身具有的才能和影响力,也被强制送到那样偏远的、 很少得到大人物光顾的地方,这对当地的开发起

11、到有益的作用。比如潮州、柳州、黄州,就 因为曾经是韩愈、柳宗元、苏轼的贬地,而在文化史上闪耀出一片异彩。很难断定贬谪这种 惩罚方式是否本来就带有一本万利的目的,但它确实为许多穷乡僻壤带去了机会。丙同时, 被贬谪者也经受了严重的身心考验,拥有了一段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这对其心理成长和事12/23 业发展必然影响甚巨。因此,现代的研究者提出贬谪文化的课题,来对此种现象做专门 的探讨。1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须B.梦寐以求C.闪耀D. 一本万利【答案】D【解析】A项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语境强调的是“被贬谪者带着官员 的身份”是制度上的需要,使用正确。B项

12、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 着。语境指“官员身份”是“土人们”所迫切期望的,使用正确。C项闪耀:光彩耀眼。语 境中修饰“异彩”,使用正确。D项一本万利:形容本钱很小,利润很大。语境中指的是“贬 谪这种惩罚方式”所带来的后果,应用“一举两得”。故选D。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 B.乙C.丙【答案】C【解析】“贬谪文化”不是典籍,不能用书名号,应改为引号。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看到流逝 的江水,;看到再生的小草,

13、会想到生命力的顽强;在寂静的山林里, ;面对暴风雨,会释放被压抑的情感。【答案】由于相互间有某种联系;会想到时光的一去不返;会平息烦躁的心情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前人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此语当然有理,不过,在过去的时代里, 不仅是国家不幸,,才能写出血泪交融、与苍生息息相通的诗文。 如果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李白沦为供奉之臣,杜甫也居画屋高楼之中,, 如同夜空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一样。柳宗元在政治上遭遇失败,生活上也坎坷困顿,但令 他的政敌所始料不及的是,生活底层的陷阱与荆棘造就的却是中唐第一流

14、的哲学家、思想家、 散文家和诗人。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但在文学领域,0 在中国的诗歌史与散文史上,他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答案】(示例)而且诗人自己也有不幸 那中国诗歌定将黯然失色 他却是可以高 视阔步的王者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种树郭橐驼传中,, , 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揭示了种树的要领。(2)种树郭橐驼传中,一些“他植者”违背树木的本性,种树时“,必然招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3)种树郭橐驼传中,,o, 是郭橐驼植树的管理经验。(4)种树郭橐驼传中,一般种树的人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 适得其反,; ,压抑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

15、。【答案】(1)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2)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 过焉则不及(3)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前也若子其置也若弃(4)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虽曰忧之其实仇之二阅读提升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燕,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暖 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 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 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16、阵厉风发, 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夕卜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5矣,而自肆于山 水间。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 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 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兔而归 者且千人。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

17、播州非人所14/23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元母子俱往理J请于朝,将拜疏, 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 义。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 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 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 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名

18、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B.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C.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D.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答案】C【解析】“一时”做后句的状语,其后不能断开,排除A、D项。“我门下”做“争欲令出”的状 语,不能断开。排除B项。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讳”是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作墓志铭一般当称死者的官衔,因韩愈和柳宗元 是笃交,故直接称柳宗元的字“子厚”。B. “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

19、及第者之称,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 考中一、二、三甲录取的统称进士。C. “拜”是古人表示恭敬的礼节方式,也指授予官职、任命等。“大人”,指在高位者,如王公 贵族,也用于称呼父母长辈。D. “集贤殿正字”是官名,掌校勘书籍;司马是州刺史的佐官之一,唐中叶后一般用来安排贬斥 之官,这两个职位都有实权。【答案】D【解析】D项,“集贤殿正字”无实权。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宗元自幼聪慧超凡,通情达理。发表议论旁征博引,贯通古今,让世人折服;识见高远,令公 卿显要赞誉举荐。B.柳宗元治政有方,深受百姓信赖。为政柳州时,制定政令,想方设法让特

20、别穷困无力赎取的人 用工钱抵销债务,赢得了百姓的拥戴。C.柳宗元为人善良,气节高尚。当得知刘禹锡被派到不宜人居的播州任刺史时,亲自到朝廷请 求允许自己与禹锡互换,皇帝被他的行为感动。D.柳宗元宦海沉浮,怀才不遇,政治生涯令人叹息。但韩愈却认为,或许就是柳宗元长久被贬谪 的境遇,反而成就了他辉煌的文学事业。【答案】C【解析】“皇帝被感动”,原文未有此表述,无中生有。4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4分)译文:(2)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4分)译文:【答案】当地习惯用子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定如果不能按时赎回,

21、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 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勇于帮助别人,自己不看重和爱惜自己,认为功名事业可以一蹴而就。5 .作者为柳宗元写墓志铭,起笔却不厌其烦地写他的家庭和身世,其目的是什么?试结合文意, 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3分)答:【答案】强调先祖先父刚毅正直对柳宗元的影响;强调柳宗元出身名门世家,从小接受了 良好教育和熏陶。【参考译文】子厚名叫宗元。七世祖柳庆,做过北魏的侍中,被封为济阴公。高伯祖柳爽,做过唐朝的宰 相,同褚遂良、韩谖都因为得罪了武后,在高宗时被处死。父亲叫柳镇,因为侍奉母亲放弃了太 常博士的官位,请求到江南做县令。后来因为他不肯向权贵献媚,丢了御史的官职。直到那位 权贵死了

22、,才又被任命为侍御史。人们都说他刚毅正直,与他交往的,都是当时名人。子厚少年时就很精明聪敏,没有不明白通晓的事。当他父亲还在世时,他虽然很年轻,但已 经自立成才,能够考取进士,突出地显露出才华,大家都说柳家有能扬名显姓的后人了。后来又 通过博学宏词科的考试,被授为集贤殿正字,他才能出众,方正勇敢,发表议论时能引证古今事16/23例为依据,精通经史诸子典籍,见识高超敏锐而辩说气势纵横,常常使在座的人折服。因此名声 轰动,一时之间人们都敬慕而希望与他交往。那些公卿贵人争着想让他成为自己的门生,异口 同声的推荐赞誉他。贞元十九年,子厚由蓝田县尉调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又升为礼部员外郎。逢遇当权人 获

23、罪,他也被按惯例贬出京城当刺史。还未到任,又被依例贬为永州司马。身处清闲之地他更 加刻苦为学,努力地记诵和阅览,写作诗文,文笔汪洋恣肆,雄厚凝练,像无边的海水那样精深 博大。而他自己则纵情于山水之间。元和年间,他曾经按例被召回京师,又和其他人一起被遣出做刺史,子厚分在柳州。到任之 后,他慨叹道:“这里难道不值得做出政绩吗?”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为柳州制定了教谕和禁 令。当地习惯用子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定如果不能按时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 把人质没收做奴婢。子厚为此替借债人想方设法,都让他们把子女赎了回来。那些特别穷困没 有能力赎回的,就让债主记下子女当佣工的工钱,到应得的工钱足够抵

24、销债务时,就让债主归 还被抵押的人质。观察使把这个办法推广到别的州县,到一年后,免除奴婢身份回家的将近一 千人。他被召回京师又再次被遣出做刺史时,中山人刘梦得禹锡也在被遣之列,应当去播州。子 厚流着泪说:“播州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况且梦得有老母在家,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 他没有办法把这事告诉他的老母,况且绝没有母子一同前往的道理。”向朝廷请求,并准备呈递 奏章,情愿拿柳州换播州,即使因此再度获罪,死也无憾。正遇上有人把梦得的情况告知了皇上, 梦得因此改任连州刺史。呜呼!士人到了穷境时,才看得出他的节操和义气。子厚从前年轻时,勇于帮助别人,自己不看重和爱惜自己,认为功名事业可以一蹴而就,

25、所 以受到牵连而被贬斥,所以最后死在荒僻的边远之地。才干不能为世间所用,抱负不能在当时 施展。如果子厚当时在御史台、尚书省做官时,能谨慎约束自己。贬官后,有人能够推举他, 将一定会再次被任用,不至穷困潦倒。然而若是子厚被贬斥的时间不久,穷困的处境未达到极 点,虽然能够在官场中出人头地,但他的文学辞章一定不能这样下功夫,以至于像今天这样一 定流传后世,这是毫无疑问的。即使让子厚实现他的愿望,一度官至将相,拿那个换这个,什么 算得,什么算失,一定有能辨别它的人。题组C培优拔尖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文本一: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

26、 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 植,督尔获,早堞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差 小人辍维鎏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 其亦有类乎? (节选自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文本二: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 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日:“方春, 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 还去。会昌五年,樵道出益昌,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状者。且曰:“天子

27、设上下考以勉吏,而易 于考止中上。何哉? ”樵曰:“易于督赋如何? ”曰:“上请贷期,不欲紧绳百姓,使贱出 粟帛。” “督役如何? ”曰:度支费不足,遂出俸钱,冀优贫民。” “馈给往来权势如何? ” 曰:“传符外一无所与。” “擒盗如何? ”曰:“无盗。”樵曰:“余居长安,岁闻给事中 校考,则曰某人为某县,得上下考,某人由上下考得某官。问其政,则曰某人能督赋,先期 而毕。某人能督役,省度支费。某人当道,能得往来达官为好言。某人能擒若干盗,反若干 盗。县令得上下考者如此。”邑民不对,笑去。(节选自孙樵书何易于)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

28、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 笏/引舟上下/B.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 笏引舟上下/C.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 笏引舟上下/D.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 笏/引舟上下/【答案】B【解析】“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都是“江南刺史崔朴”的行为,句子 较长时可以在主语后停顿,因此应在“江南刺史崔朴”后断开,排除C、D两项;另外,“宾 客歌酒”是“从”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也可排除

29、C项;“泛舟东下”是偏正结构,“泛 舟”和“东”都是“下”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故选B。18/23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堞,即缭丝,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嫖祖是养蚕缭丝的创始 人。B.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按品级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以防止遗 忘。项脊轩志中“持一象笏至”中的“笏”与此处相同。C.中上,唐代官吏考核等级。唐代官吏考核以“上、中、下”分三等九级,中等以下要降 级罚俸,甚至罢官受罚。D.度支,是古代官署名,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是唐代最高的会计主管部门。文中 指地方会计主管部门。【答案】

30、D【解析】“文中指地方会计主管部门”错。结合原文“度支费不足,遂出俸钱,冀优贫民” 可知,这里的“度支”为地方财赋的收支。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中官吏的语句节奏短促,连用七个动词,把俗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写得淋漓 尽致。B.柳宗元借“知种树而已”的郭橐驼之口形象地说明了无论种树还是治民都要顺应天性的 道理。C.何易于为了免除百姓劳役,亲自为刺史拉纤,使刺史惭愧而还。既赞扬了何易于的爱民 之心,又表现出他的机智勇敢。D.何易于施政宽民,效果显着,但是因缺乏确凿的“政绩”,在上下考中并不优秀。表达 了作者对何易于得不到朝廷重用的遗憾。【答案】C【解析】 “机

31、智勇敢”于文无据。原文何易于的话是“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从中可以看出他对百姓的爱护,体现不出“机智勇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小人辍飨饕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译文:(2)会昌五年,樵道出益昌,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状者。译文:【答案】(1)我们小民中断吃饭来慰劳官吏,尚且不得空闲,又怎么能使我们人口增多、生 活安定呢?(得分点:“飨”,晚饭;“餐”,早饭;“劳”,慰劳;“何以”,宾语前置句, 各地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 期间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

32、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参加“永 贞革新”的先声。【文体知识】传传,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 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 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 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 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 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美文阅读】治政之要在安民沈小平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治政之

33、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只有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记挂在心上、解决在手头,才能使党的宗旨落到实处,也才能得 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党执政才有坚实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把解决好人民群众切 身利益问题作为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的重要内容,既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 会建设的内在规律,更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民生,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命运休戚相关。古今中外,无数朝代更迭、 无数政党兴衰,都在反复证明一个道理:重视民生,则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无视民生,则 国覆民反、政息人亡。当前,就业、教育、医疗、食

34、品药品安全等民生方面还有不少风险隐 患,涉黑涉恶案件时有发生,社会治理存在粗放、低效等问题,如果处置不当、应对失策, 就有可能产生连锁反应,甚至酿成重大事件。这就要求我们紧紧围绕保民生这一关键,下大 气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效防 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民生是什么?是老百姓的日常生计与生活。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 “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只有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不断地改善民生,对民生方面的风险隐02/23以何;“蕃”,使繁盛)会昌五年,我路过益昌,

35、有一个详细告诉我何易于怎样治理政务的百姓。(得分点:“道出”, 路过;“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状者”,定语后置句,有能言何易于治状之民;“治状”,治理 的情况)5.请结合文本二概括何易于是如何治理政务的。答:【答案】 放宽百姓缴纳赋税的期限;减少百姓的劳役;不因往来官吏增加百姓负担。 【参考译文】文本二:何易于曾经做益昌县县令。益昌县离刺史的治所四十里,县城在嘉陵。有一次,江南刺 史崔朴乘着春光明媚,带了许多宾客,坐着大船,唱歌喝酒,从上游放舟东下,船一直到益 昌县附近。船到,就下令要民夫拉纤。何易于就把笏板插在腰带里,拉着纤跑上跑下。刺史 吃惊地问他为什么,何易于说:“现在正是春天,百姓不是忙于春

36、耕,就在侍弄春蚕,一点 点时间都不能损失。我是您主管下的县令,现在没啥事干,可以来承当这个差使。”刺史听 了,和几个宾客跳出船舱,一起骑马回去了。会昌五年,我路过益昌,有一个详细告诉我何易于怎样治理政务的百姓。并且说:“皇 上设立考绩制度来勉励官吏,可是何易于仅仅考到中上级。这是为什么呢? 我问:“何易 于催缴赋税做得怎样? ”回答说:“向上级申请宽放期限,不去严厉勒逼百姓,不让他们低 价卖出粮食、丝绸。”他催服劳役做得怎样? ”回答说:“县里开支费用不够,就把自己的 官俸拿出来贴补,放宽贫苦百姓的劳役。” “路过有权势的人物,他怎样招待? ”回答说: “除了给具证明,其他什么也没有。” “捕

37、捉盗贼怎样? ”回答说:“全县没有盗贼。”我 说:“我在京城里,每年听到给事中考杭州县官吏,说是某县县令某人,考绩得某级,可以 得到某官。问那些官员的政绩,就说某人催缴赋税有成绩,比限期提早完成;某人监督劳役 有功劳,能为官府节省开支费;某人所管县是交通要道,能够让往来路过的官员为他说好话; 某人一年能抓到许多盗贼,击退许多盗贼。县令得到上下等的考绩,就是这样的。”那百姓 没有回答,笑着走开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李皋,字子兰,曹王明玄孙。少补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十一载嗣封,授都水使者, 三迁至秘书少监,皆同正。多智数,善因事以自便。奉太妃郑氏以孝闻。上元初,京师旱,米斗直

38、数千,死者甚多。皋度俸不足养亟请外官不允乃故抵微法贬温 20/23州长史。无几,摄行州事。岁俭,州有官粟数十万斛,皋欲行赈救,掾吏叩头乞候上旨,皋 曰:“夫人日不再食,当死,安暇禀命!若杀我一身,活数千人命,利莫大焉。”于是开仓 尽散之,以擅贷之罪,飞章自劾。天子闻而嘉之,答以优诏,就加少府监。皋行县,见一媪垂白而泣,哀而问之,对曰:“李氏之妇,有二子:钧、铐,宦游二十 年不归,贫无以自给。”时钧为殿中侍御史,铐为京兆府法曹,俱以文艺登科,名重于时。 皋曰:入则孝,出则悌,行有余力,然后可以学文。若二子者,岂可备于列位!”由 是举奏,并除名勿齿。改处州别驾,行州事,以良政闻。征至京,未召见,因

39、上书言理道, 拜衡州刺史。坐小法,贬潮州刺史。时杨炎谪官道州,知皋事直,及为相,复拜衡州。初,皋为御史覆讯用,惧贻太妃忧,竟出则素服,入则公服,言貌如平常,太妃竟不知。及为潮州,诡词谓迁,至是复位,方泣以白,且言:“非疾不敢有闻。”(节选自旧唐书李皋传,有删改) r注1覆讯:审查。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皋度俸不足/养亟请外/官不允乃故/抵微法/贬温州长史B.皋度俸不足养/亟请外官/不允/乃故抵微法/贬温州长史C.皋度俸不足养/亟请外/官不允/乃故抵微法/贬温州长史D.皋度俸不足/养亟请外官/不允乃故/抵微法/贬温州长史答案B解析“皋度俸不足养”,“俸不足养”是

40、“度”的宾语,其后要断开;“亟请外官”,另 起一事,主语是“李皋”,其前应断开,排除A、D两项;“亟请外官”,“外官”与“京 官”相对,指地方官员,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B。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元,唐高宗李治的年号。自汉武帝始,帝王常用年号纪年。8 .斛,旧量器名,方形,口小,底大;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C.夫人日不再食的“再”指两次,与送东阳马生序中“主人日再食”的“再”相同。D.登科,唐代考中进士,经吏部复试取中后授予官职,称登科。后代凡应试得中统称登科。 答案A解析 “上元,唐高宗李治的年号”错,文中“上元”应为唐肃

41、宗的年号。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皋是曹王李明的玄孙,少年时补官担任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后升迁官至秘书少监。8 .李皋代理衡州知州时一,用官粮救济灾民,皇帝非但没有怪罪,反而加封他。C.李皋关心民生疾苦,到属县巡视时,温言询问安抚一位在路旁哭泣的老妇。D.李皋在做处州别驾时,政绩斐然而闻名四方,不久就被征召到京城。答案B解析 “李皋代理衡州知州时”错,“衡州”应为“温州”。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于是开仓尽散之,以擅贷之罪,飞章自劾。译文:(2)征至京,未召见,因上书言理道,拜衡州刺史。译文:答案(1)于是打开粮仓全部发放(粮食),并以擅自放粮的罪

42、责,(派人)飞马上奏弹劾自己。(得 分点:“擅贷”,擅自放粮;“飞章”,迅急上奏章;“自劾”,即“劾自”,宾语前置, 弹劾自己)(2)(李皋)被征召到京城,还没有被(皇上)召见,(李皋)便上书论述为政之道,结果被外放为衡 州刺史。得分点:“征至京”,被动句,(李皋)被征召到京城;“未召见”,被动句,没有 被(皇上)召见;“理道”,为政之道10 .李皋坚守孝道,文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概括。答案(1)侍奉太妃郑氏恭敬体贴,凭着孝顺而闻名。(2)上奏弹劾不孝子李钧、李铐,永不录 用。(3)被御史审查时,为了不让母亲担忧,言貌如平常。(4)被贬潮州,谎称升迁,官复原位 才告诉母亲实情。r参考译文、李皋

43、,字子兰,是曹王李明的玄孙。少年时补官担任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十一年 嗣承王位,授职都水使者,三次升迁官至秘书少监,都与正职俸禄相同。他多智谋,善于利 用事机使得办事方便。侍奉太妃郑氏恭敬体贴,凭着孝顺而闻名。上元初年,京城干旱,一斗米价值数千钱,百姓死亡很多。李皋估计俸禄不足以养活全 家,屡次申请调任外官,朝廷不答应,李皋就故意触犯一点小罪,贬职为温州长史。不久就 代理温州知州。当年农业歉收,温州官仓存有官米几十万斛,李皋准备用来救济灾民,官府 属员不敢奉行,叩头请求李皋等候皇上的旨意,李皋说道:“一个人一天不吃两顿就会死的, 哪里有时间上报!如果牺牲我一人,能救活数千人的性命,那就太好

44、了! ”于是打开粮仓全 部发放(粮食),并以擅自放粮的罪责,(派人)飞马上奏弹劾自己。皇上知道以后不但不怪罪, 反而优诏嘉许他这样做,并加少府监职衔。22/23李皋到属县巡视时,看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在路旁哭泣,李皋十分同情地温言询问, 老妇哭诉道:“本人是李氏妇人,有两个儿子,一名叫李钧,一名叫李铐。在外做官二十年 不曾回家一次,老妇穷得活不下去了! “当时李钧任职殿中侍御史,李铐任职京兆府法曹, 都是以文章考取登科,很有名望。李皋慨叹道:“入则孝,出则悌,行有余力,然后可以 学文。像他们两个这样为人,岂能置身于列卿之间? ”因此上奏章弹劾,两人一并被除名 永不录用。李皋改调处州别驾,代理知

45、州,在任上政绩斐然而闻名四方。(李皋)被征召到京 城,还没有被(皇上)召见,(李皋)便上书论述为政之道,结果被外放为衡州刺史。又因小事违 犯了法度,降调潮州刺史。当时杨炎正好被贬谪到道州,他清楚地知道李皋的情况,等到杨 炎当了宰相,就重新任命李皋为衡州刺史。起初,李皋的案件被御史审查时,李皋唯恐太妃担忧,从府中出来时穿平民服饰,回府 以后仍穿官服,言谈笑貌一如平日,太妃竟一无所知。降调潮州则谎称升迁,到这时官复原 职了,才哭泣着告诉太妃以往的经过,并且说道:“不是很重大的事,孩儿不敢禀告,恐母 亲挂念不安。”患进行摸排并及时化解,全面做好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 社

46、会治安、住房市场调控等各方面工作,把群众的一桩桩“小事”作为“大事”来抓,让群 众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 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唯有如此,社会和谐稳定才能得到保证。安民才能安心。经济社会转型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简单的事处理不当会变成复杂的事, 小矛盾长期积累就会引发大灾难。领导干部不保民安,老百姓也不会让你心安。为此,要把 保民安作为保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处理矛盾问题时要把问题考虑得细致些,把工作做得 扎实些,把措施定得周全些,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安定祥和的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幸 福生活。民生工作只有融入深厚的感情、坚

47、持扎实的作风,才能做到家、办到位。人民群众最反 感那些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那些不着边际的“花拳绣腿”,对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更是深恶痛绝。只有真正把老百姓的“难事”当作党委、政府的“要事”,把老百姓的“关 注点”当作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党员干部真正扑下身子,从一点一滴、一件 一件的实事好事办起,着力解决一些突出问题,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群干群之间的鱼水深情才能得到进一步巩固。酒香不怕巷子深古人云“酒香不怕巷子深”,是说哪怕在没有名气的深巷之中,真正的好酒也不必担心 卖不出去。这句简短的话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阐述了名与实的辩证关系。今天我们就 来探讨一下“名与实”的关系。名指名称、形式,实指内容。河东先生的种树郭橐驼传大家都学过,其中一句使我 印象十分深刻。“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这句话很平凡,但勾 勒出了橐驼重实轻名的人物形象,是柳河东为橐驼立传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篇文章中他植者、长人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