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同步精选试题 第11课 《种树郭橐驼传》 (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同步精选试题 第11课 《种树郭橐驼传》 (含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二语文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同步精选试题 第11课 种树郭橐驼传 (含解析)第三单元 11种树郭橐驼传 1(2022秋吉林四平高三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_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B因舍其名_ 因以为号焉 C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_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 D以子之道,移之官理_ 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第一个“然”,表转折,但是;句意: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做官的喜好多发政令。 第二个“然”,代词,这样;句意:这之后把天下作为
2、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 B.第一个“因”,连词,于是,就;句意:于是他索性放弃了原来的名字。 第二个“因”,连词,于是,就;句意:就把这个作为号了。 C.第一个“且”,表并列,并且;句意:橐驼不是能够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很快。 第二个“且”,表转折,尚且;句意: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 D.第一个“以”,介词,把;句意: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上。 第二个“以”,表目的的连词,来;句意:来使我们繁衍生息而安顿我们的身家性命。 故选B。 2(2022春福建宁德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病偻_ 偻:脊背
3、弯曲 B遂而鸡豚_ 遂:成、养好 C早实以蕃_ 实:果实 D勖尔植_ 勖:勉励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含义的能力。 C.句意:结果实早并且结得多。实,结果实。 故选C。 3(2022春北京西城高二北师大实验中学校考期中)下面各组句中加点字与所给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A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B驼业种树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D乳二世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例句句意:然而树木的本性就一天天的偏离了。“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A.句意:用指甲抓破树皮来检验它的生死。“爪”,名词作动词,用
4、手指抓(或掐)。 B.句意:郭橐驼以种树为业。“业”,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职业。 C.句意: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舟”,名词作状语,用船,坐船。 D.句意:喂养了两辈人。“乳”,名词作动词,喂养,哺育。 故选C。 4(2022春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橐驼非能使木寿(长久)且孳(繁殖)也 凡(大凡)植木之性(性质,方法),其本(根)欲舒 B其莳(栽种)也若子,其置(置换)也若弃 根拳而土易(更换),其培之也,若不过(经过)焉则不及 C甚者,爪其肤以验(检验)其生(活着)枯,摇其本(树干)以观其疏密 虽曰忧(担忧)之,其实仇(仇视)之 D见长(统治,治理)人
5、者好烦其令,若甚怜(怜爱)焉,而卒(终于)以祸 传(作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置”,放下,放在一边不管。“其置也若弃”句意:把它放在一边不管就像舍弃了一样。 “过”,过多。“若不过焉则不及”句意:如果不是过多就是不足。 故选B。 5(2022辽宁鞍山统考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的诗句“_,_”,与孔子“逝者如斯夫”的诗句,都以流水比喻时光,表达时不我待的感慨。 (2)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认为,想保全树木的天性,须做到“_,_”,其间闪耀着“呵护和放手都是爱”的思辨色彩。 (3)古代诗人常把
6、“鹿”写进诗中,比如欧阳修的“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借此或展示尚贤的姿态,或寄托隐逸的情怀,再如“_,_”。 【答案】 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其莳也若子 其置也若弃 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曹操短歌行)#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重点字有:汩,莳,呦,苹,崖,须,即。 (2022秋四川泸州高二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种树郭橐驼传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
7、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
8、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
9、复顾 B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C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D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7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培,即培土,也叫壅土。为保护植物在其根基部分垒土,有防止植物倒伏,促进植物根部发育等作用。 B缫,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缫丝是制丝的一个主要工序,传说黄帝之妻嫘祖是养蚕缫丝的创始人。 C鸣鼓
10、,指公开宣布罪状,加以声讨。例如屈原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就是此意。 D飧饔,晚餐和早餐。周朝时亦是招待宾客的两种礼宴,“飧,客始至之礼;饔,即将币之礼。”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介绍人物姓名、形貌、技能,看似漫不经意写起,如同闲笔,其实生动传神,郭橐驼身带残疾而拥有绝技,形貌虽丑而见识过人,在他身上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B本文通过对比手法写郭橐驼种树与他人种树的不同,主要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 C文章从“养树”谈到“养人”,借做官者“好烦其令”与不善种树者构成对比规讽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百姓休养
11、生息。 D本文属于人物传记,与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正史写法相同,都是借普通人物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事理加以托讽,全文重在议论说教。 9翻译下列句子。 (1)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2)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答案】6D 7C 8D 9(1)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种树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豪富人,都争着迎接和雇佣他。 (2)早些织你们的线,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种树时,树根拳曲着,又换了生土;给树培土的时候,不是过紧就是太松。如果有能够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就又太过于
12、吝惜它们了,担心它太过分了;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来望望。 “他植者”作主语,“不然”作“他植者”的谓语,所以应在“不然”后面断开,排除AC。 “也”为句中停顿的语气词,并且“若”和“苟”引领分句,是在说“其培之也”的两种情况,所以在“也”后面断开,“若”和“苟”前断开,排除B。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就是此意”错误。从句中来看,“援玉枹”是手持镶嵌着玉的鼓槌;而“击”是动词,此处的“鸣鼓”应为名词,是指“很响亮的鼓”。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D“与廉颇蔺相如列
13、传的正史写法相同,都是借普通人物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事理加以托讽,全文重在议论说教”错,本文与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正史写法不相同,本文是传记,兼具寓言性质,但并非议论说教,而重在托讽。廉颇和蔺相如也不是普通人物,廉颇蔺相如列传重在写人记事,并非重在议论说教。 故选D。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业”,意动用法,以为职业;“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定语后置句,“凡长安为观游及卖果者豪富人”;“迎”,迎接;“取养”,雇用。 (2)“而”,通“尔”,你们;“缕”,线;“字”,养育;“遂”,喂大。 参考译文: 郭橐驼,不知道他起初叫什么名字。他患了脊背
14、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橐驼”。橐驼听说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豪富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奉养。观察橐驼种的树,有的是移植来的,也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结果实早而且多。其他种树的人即使暗中观察、羡慕效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有人问他种树种得好的原因,他回答说:“我郭橐驼不是能够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很快,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实现其自身的习性罢了。但凡种树的方法,它的树根要舒展,
15、它的培土要平均,它根下的土要用原来培育树苗的土,它捣土要结实。已经这样做了,就不要再动,不要再忧虑它,离开它不再回顾。栽种时要像对待子女一样细心,栽好后要像丢弃它一样放在一边,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习性就得以实现。所以我只不过不妨碍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办法;只不过不抑制、减少它的结果罢了,也并不是有能使它果实结得早又多的办法。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树根拳曲又换了生土;他培土的时候,不是过多就是过少。如果有能够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就又太过于吝惜它们了,担心它太过分了,在早晨去看了,在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更严重的,甚至用指甲划破树皮来观察它是活着还
16、是枯死了,摇晃树根来看它是否栽结实了,这样树木的天性就一天天远去了。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了它,虽说是担心它,这实际上是仇视它。所以他们都不如我。我又能做什么呢?” 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但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在早上在晚上那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早些煮茧抽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
17、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繁衍生息,使我们民心安定呢?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问的人说:“不也是很好吗!我问种树的方法,得到了治民的方法。”我为这件事作传把它作为官吏们的鉴戒。 (2022春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
18、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节选自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材料二: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
19、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节选自龚自
20、珍病梅馆记 10关于下列文言现象,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致其性焉尔”的“致”和“必复之全之”的“复”、“全”都是使动用法。 B“不抑耗其实而已”与六国论中“其实百倍”的“其实”都是古今异义。 C“故不我若也”和“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属于同一种句式类型。 D“以求重价”和“辟病梅之馆以贮之”两句中的“以”的用法是一样的。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B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C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21、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D子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号,多是他人所取,蕴含褒贬,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文中的“号”即是此用法。 B江宁,南京旧称,意为“江外无事,宁静于此”。南京的简称“宁”便是取自于此。 C诏,既可专指皇帝发布命令,也可指一般意义上的上告下。文中的“诏”属于后者。 D记,一种古代文体,可通过叙事、写景、状物来抒发情感、阐述观点,如石钟山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根拳而土易,
22、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2)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14种树郭橐驼传和病梅馆记中蕴含的道理对人才培养的启示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案】10C 11D 12A 13(1)树根拳曲,土又换成了新的,他们培土的时候,如果不是过多就是不够。 (2)梅的枝干的倾斜、枝叶的疏朗、枝干的弯曲,又不是那些无知的忙于赚钱的人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力量做得到的。 14尊重天性、敢于放手、正确引导。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致”,使动用法,使达到;/复,使动用法,使恢复;全,使动用法,使健全。三者都是使动用法。句意
23、:使它的本性得以发展罢了/一定使它们恢复和使它们完好。 B.它的果实/它实际上。二者都是古今异义。句意:不抑制、损耗它的果实(的成熟过程)/它实际上有一百倍。 C.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我”作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故不若我也”/定语后置句,“之”作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铿然有声石者”。二者句式不同。句意:所以他们都不如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 D.二者相同,都是目的连词,来。句意:来谋求大价钱/开设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梅,没有一盆完好的。我为它们流了好几天泪之后,于是发誓要治疗它们:我放开
24、它们,使它们顺其自然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棕绳的束缚。 “三日”是修饰“泣”的时间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 “疗之”作“誓”的宾语,是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纵之顺之”是“疗之”的具体做法,所以“疗之”与“纵之顺之”之间应断开,排除C。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和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错误,“号”可以自取,也可为他人所取,“五柳先生”是自号。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拳”,拳曲;“易”,更换,“培”,培土。 (2)“欹”“疏”“曲”,都是形容词作名词,倾斜的枝干、稀疏的枝叶、弯曲的枝
25、条;“智力”,智慧和力量;“为”,做。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根据“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吾又何能为哉!”可知,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实现其自身的习性罢了,栽种时要像对待子女一样细心,栽好后要像丢弃它一样放在一边,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习性就得以实现。由此可见,培养人才也如同种树,只有尊重天性、敢于放手、正确引导,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 根据“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可知,病梅馆记中,作者治疗病梅,就是放开它们,
26、使它们顺其自然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棕绳的束缚,就一定使它们恢复完好。由此可见,培养人才也如同疗梅,只有尊重天性、敢于放手、正确引导,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郭橐驼,不知道他起初叫什么名字。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橐驼”。橐驼听说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豪富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奉养。观察橐驼种的树,有的是移植来的,也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
27、高大茂盛,结果实早而且多。其他种树的人即使暗中观察、羡慕效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有人问他种树种得好的原因,他回答说:“我郭橐驼不是能够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很快,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实现其自身的习性罢了。但凡种树的方法,它的树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均,它根下的土要用原来培育树苗的土,它捣土要结实。已经这样做了,就不要再动,不要再忧虑它,离开它不再回顾。栽种时要像对待子女一样细心,栽好后要像丢弃它一样放在一边,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习性就得以实现。所以我只不过不妨碍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办法;只不过不抑制、减少它的结果罢了,也并不是有能使它果实结得早又多的办
28、法。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树根拳曲又换了生土,他培土的时候,不是过紧就是太松。如果有能够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就又太过于吝惜它们了,担心它太过分了,在早晨去看了,在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更严重的,甚至掐破树皮来观察它是死是活着,摇晃树根来看它是否栽结实了,这样树木的天性就一天天远去了。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了它,虽说是担心它,这实际上是仇视它。所以他们都不如我。我又能做什么呢? 材料二: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梅凭着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凭着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凭着枝叶稀疏被认为是美丽的,茂
29、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就如此。(对于)这,文人画家在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疾呼,用(这种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能够来让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枝干、除去繁密的枝条、锄掉端正的枝条,把枝干摧折、使梅花呈病态作为职业来谋求钱财。梅的枝干的倾斜、枝叶的疏朗、枝干的弯曲,又不是那些无知的忙于赚钱的人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力量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隐藏在心中的特别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摧折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大价钱,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文人画家造成的祸害严重到这个地
30、步啊!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梅,没有一盆完好的。我为它们流了好几天泪之后,于是发誓要治疗它们:我放开它们,使它们顺其自然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棕绳的束缚;把五年作为期限,一定使它们恢复和使它们完好。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心甘情愿受到辱骂,开设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唉!怎么能让我有多一些空闲时间,又有多一些空闲的田地,来广泛贮存南京、杭州、苏州的病态的梅树,竭尽我毕生的时间来治疗病梅呢! (2022春高二课时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
31、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 ”
32、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元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
33、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B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C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D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讳”是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作
34、墓志铭一般当称死者的官衔,因韩愈和柳宗元是笃交,故直接称柳宗元的字“子厚”。 B“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考中一、二、三甲录取的统称进士。 C“拜”是古人表示恭敬的礼节方式,也指授予官职、任命等。“大人”,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贵族,也用于称呼父母长辈。 D“集贤殿正字”是官名,掌校勘书籍;司马是州刺史的佐官之一,唐中叶后一般用来安排贬斥之官,这两个职位都有实权。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自幼聪慧超凡,通情达理。发表议论旁征博引,贯通古今,让世人折服;识见高远,令公卿显要赞誉举荐。 B柳宗元治政有方,深
35、受百姓信赖。为政柳州时,制定政令,想方设法让特别穷困无力赎取的人用工钱抵销债务,赢得了百姓的拥戴。 C柳宗元为人善良,气节高尚。当得知刘禹锡被派到不宜人居的播州任刺史时,亲自到朝廷请求允许自己与禹锡互换,皇帝被他的行为感动。 D柳宗元宦海沉浮,怀才不遇,政治生涯令人叹息。但韩愈却认为,或许就是柳宗元长久被贬谪的境遇,反而成就了他辉煌的文学事业。 1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 (2)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 19作者为柳宗元写墓志铭,起笔却不厌其烦地写他的家庭和身世,其目的是什么?试结合文意,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 【
36、答案】15C 16D 17C 18(1)当地习惯用子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定如果不能按时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 (2)勇于帮助别人,自己不看重和爱惜自己,认为功名事业可以一蹴而就。 19强调先祖、先父刚毅正直对柳宗元的影响;强调柳宗元出身名门世家,从小接受了良好教育和熏陶。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译:因此名声轰动,一时之间人们都敬慕而希望与他交往。那些公卿贵人争着想让他成为自己的门生,异口同声的推荐赞誉他。 “一时”做后句的状语,其后不能断开,排除AB; “诸公要人”是并列关系的短语,作后句的主语,不作前句的宾语,之间不能断开,排除D; “我
37、门下”做“争欲令出”的状语,不能断开。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这两个职位都有实权”错误,“集贤殿正字”无实权。 故选D。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皇帝被他的行为感动”错误,原文只是说“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并没有说皇帝被他的行为感动。 故选C。 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男女”,子女;“质钱”,抵押向人借钱;“时”,按时间;“子”,利息;“侔”,等同;“则没为奴婢”,是“则(子女)没为奴婢”的省略句;“没”,没收。 (2)“为人”,帮助别人;“自贵
38、重顾藉”,宾语前置,“贵重顾藉自”;“贵重”,形容词动用,看重;“顾藉”,爱惜,顾念;“谓”,认为;“立”,立即,马上;“就”,成就。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可知,强调先祖、先父刚毅正直对柳宗元的影响; 从“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可知,强调柳宗元出身名门世家,从小接受了良好教育和熏陶。 参考译文: 子厚,名叫宗元。七世祖柳庆,做过北魏的侍中,被封为济阴公。高
39、伯祖柳奭,做过唐朝的宰相,同褚遂良、韩瑗都得罪了武后,在高宗时被处死。父亲叫柳镇,为了侍奉母亲,放弃了太常博士的官位,请求到江南做县令。后来因为他不肯向权贵献媚,丢了御史的官职。直到那位权贵死了,才又被任命为侍御史。人们都说他刚毅正直,与他交往的都是当时名人。 子厚少年时就很精明聪敏,没有不明白通晓的事。赶上他父亲在世时,他虽然很年轻,但已经成才,能够考取为进士,突出地显露出才华,大家都说柳家有能扬名显姓的后人了。后来又通过博学宏词科的考试,被授为集贤殿的官职。他才能出众,方正勇敢,发表议论时能引证今古事例为依据,精通经史诸子典籍,议论时才华横溢,滔滔不绝,常常使在座的人折服。因此名声轰动,一
40、时之间人们都敬慕而希望与他交往。那些公卿贵人争着想让他成为自己的门生,异口同声的推荐赞誉他。 贞元十九年,子厚由蓝田县尉调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升为礼部员外郎。逢遇当权人获罪,他也被按例贬出京城当刺史,还未到任,又被依例贬为永州司马。身处清闲之地,自己更加刻苦为学,专心诵读,写作诗文,文笔汪洋恣肆,雄厚凝练,像无边的海水那样精深博大。而他自己则纵情于山水之间。 元和年间,他曾经与同案人一起奉召回到京师,又一起被遣出做刺史,子厚分在柳州。到任之后,他慨叹道:“这里难道不值得做出政绩吗?”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为柳州制订了教谕和禁令,全州百姓都顺从并信赖他。当地习惯于用儿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定如果不
41、能按时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子厚为此替借债人想方设法,都让他们把子女赎了回来;那些特别穷困没有能力赎回的,就让债主记下子女当佣工的工钱,到应得的工钱足够抵消债务时,就让债主归还被抵押的人质。观察使把这个办法推广到别的州县,一年后,免除奴婢身份回家的将近一千人。 他被召回京师又再次被遣出做刺史时,中山人刘梦得禹锡也在被遣之列,应当去播州。子厚流着泪说:“播州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况且梦得有老母在堂,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他没有办法把这事告诉他的老母,况且绝没有母子一同前往的道理。”向朝廷请求,并准备呈递奏章,情愿拿柳州换播州,表示即使因此再度获罪,死也无憾。正遇
42、上有人把梦得的情况告知了皇上,梦得因此改任连州刺史。呜呼!士人到了穷境时,才看得出他的节操和义气! 子厚从前年轻时,勇于帮助别人,自己不看重和爱惜自己,认为功名事业可以一蹴而就,所以受到牵连而被贬斥。贬谪后,又没有熟识而有力量有地位的人推荐与引进,所以最后死在荒僻的边远之地,才干不能为世间所用,抱负不能在当时施展。如果子厚当时在御史台、尚书省做官时,能谨慎约束自己;贬官后,如果有人能够推举他,将一定会再次被任用,不至穷困潦倒。然而若是子厚被贬斥的时间不久,穷困的处境未达到极点,虽然能够在官场中出人头地,但他的文学辞章一定不能这样地下功夫,以致于象今天这样一定流传后世,这是毫无疑问的。即使让子厚
43、实现他的愿望,一度官至将相,拿那个换这个,何者为得,何者为失?一定有能辨别它的人。第三单元 11种树郭橐驼传 1(2022秋吉林四平高三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_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B因舍其名_ 因以为号焉 C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_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 D以子之道,移之官理_ 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2(2022春福建宁德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病偻_ 偻:脊背弯曲 B遂而鸡豚_ 遂:成、养好 C早实以蕃_ 实:果实 D勖尔植_ 勖:勉励 3(2022春北京西城高二北师大实验中学校考期中)下面各组句中加点字与所给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A爪其肤以验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