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赏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赏析篇一:苏东坡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龙源期刊网 .cn 苏东坡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作者:陈安亮 来源:科教创新2022年第03期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不少宋词选本标注作于神宗熙宁8年(1075年)冬,应是可信的。东坡先生熙宁7年冬来任密州知州。当时密州“蝗旱相仍”,“盗贼渐炽”,“饥寒之民,所在皆是”,以至堂堂知州不得不采杞菊充饥,还时常与通判刘庭式环城拾取弃婴。面对如此现实,他一方面恳求朝廷宽减赋税,停止“
2、榷盐”,一方面率僚属抗旱、灭蝗,又大力整治社会秩序,惩办恶吏,同时几次祈雨常山(我们不能苛求他不迷信),或许天感其诚,这年春、夏都降过雨,灾情有所缓解,民困得以渐苏,社会秩序大体安定。作为一个爱民的知州,他才会有兴致去打猎,才会有词中所说民众倾城相随的情景。至于地点,有人说是常山,似不妥。因为常山虽算不上高峻,却也突兀而立,不是“平冈”,所以出猎地点应是城东、城南一带低矮的丘陵地段。 从内容上说,上片主要是叙事。作者通过凝练语言的描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场面开阔、气氛热情的出猎场面:官员几十,军士上一百零一,军旗猎猎,战马萧萧,苍鹰回旋,黄犬驰奔,弓响铮铮,箭飞飕飕。灌木、荒草中狐惊兔恐,狼奔豕突
3、。太守本人厕身官兵之中,一扫儒雅之气,俨然心雄万夫,张弓如满月,箭发似流星。围观的一百零一姓,群情激昂,欢声雷动 这片词,没有着意抒情,但豪情跃然纸上。先看首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写此词时东坡年甫40,却以老夫自称。当然,古人寿命短于当今,否则也不会有“人过七十三古来稀”之说了,但自称老夫并无颓唐心态。“聊发少年狂”,正蕴含了英姿飒爽、精神焕发,不亚于少年的豪情。结句用典,孙权传载:建安23年10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庱亭(在今江苏丹阳东)。此句本是叙写自己为答谢全城父老跟随自己出猎,所以亲自张弓射猎(密州当时未必有虎,虎泛指猎物而已)。但既以孙权(仲谋)自况,也就自然地流露出了慷慨豪情
4、。因为三国时虎踞江东的孙权,在历史上算得上一个值得称道的人物。后于东坡先生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就很推崇他,其词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词的下片抒情言志。首句“酒酣胸胆尚开张”,说自己乘着酒兴出猎,胆气雄壮,是满怀豪情的自然抒发。“鬓微霜,又何妨”,则表达了老当益壮、乐观豁达的心态。持节一句用典,史记冯唐列传记载:云中(今内蒙托克托东北)太守魏尚战胜入侵的匈奴骑兵,上报战绩时因所报斩敌首级数比实际状况多六个而获罪被削职。汉文帝身边一个年老的郎官冯唐向文帝进谏,说对魏尚处理过重。文帝派他持符节(古时帝王派出访者的凭据)赦免魏尚,让他复 篇二:江城子 密州
5、出猎 赏析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赏析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文学常识 作者苏轼(10371101),宋朝闻名文学家、书法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与其弟苏辙(10391112)和其父苏洵(10191066)合称为“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内容 1、释词 聊:姑且。黄,黄犬。擎,举,向上托住。苍,苍鹰 锦帽貂裘:头戴锦蒙帽。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千骑:古代一人一马
6、成一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卷平冈:从平坦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为报:为了报答。倾城:万人空巷,倾城而出。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尚,更。 会挽雕弓如满月:会,会当,将要。挽,拉。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满月,圆月。 2、译文 让年老的我姑且发一发少年的狂热,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戴上锦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和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从前的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我呢?我要紧握强弓,把对敌人的仇恨凝合在拉得圆
7、如满月的弓上,看准西北的敌人,狠狠地射去。 3、典故用意 1) 孙郎 - 希望自己像孙权一样年少有胆识 2) 冯唐 -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接受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 3) 天狼 -天狼星; 用天狼星比方敌人(即辽国与西夏),表达了作者爱国,想要为国杀敌,报答国家的胸怀。 4、名句赏析 词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两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作者以形象的描画,并借用典故表达自己渴望一展理想,杀敌报国,建功
8、立业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 三、情感 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 ,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剧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心情。 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豪兴勃发,气概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见,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四、写法 本词上片写景,描写了出猎的宏大壮丽的场面;下片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全词抒发了作者为国家杀敌、抗击侵略者的雄心壮志和爱国豪情。 作品以出猎起先,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表的结局收尾
9、;利用奇妙的艺术构思,将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忱和英雄气概,这就把一首生活随笔式的小词写成了充溢爱国激情的作品。读起来,韵调铿锵,气概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是一首表现了苏轼豪放风格的胜利之作。 篇三: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 城 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
10、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 看我亲自射杀猛虎如同从前的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 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总觉得用气概磅礴、格调雄浑、撼人心魄这些词来 形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好像还是不够表达出词中散发出的那种难以形容的气概,惟有用千古绝唱来给这首豪放词一个定位。 这首词通过冬猎盛况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关切国家的完 整统一、反对敌人入侵的剧烈愿望。上阕写出猎场面,极其 壮丽,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下阕向朝廷请战,杀敌卫国的 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老夫聊发少年狂,用一狂字覆盖全篇,
11、藉以抒写胸 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 应言老,却以老夫 自嘲,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 成剧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心情。刚刚 四十就自称“老夫”,明显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 的迟暮之感。但是“老夫”并不服老,“牵黄”、“擎苍” 勾画出一位赳赳武夫的形象。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 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 何等威猛。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 伍,千骑奔腾,腾空越野,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 的一百零一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 怎样一幅大张旗鼓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
12、 为了报答一百零一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 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何日遣冯唐持节云中” 的倒装。苏轼是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被贬的,所以他拿 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 到西北边防反抗外敌入侵。“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天狼当然是天狼 星,星象里是主侵略杀伐的。雕弓是弧矢星,就是猎户座中 间那三颗以及四周其他各星,组成弓箭的星象。中间那三颗星,就是箭矢,连成一线向西北延长就是天狼星。在星空中就是弯弓向西北射天狼的景象。 苏轼用的这个典故还不是最早的。屈原在东君里有“举长矢兮射天狼”,这里要射的是楚国西北方向的
13、秦国。 当年北宋统治者比较懦弱,常常受周边少数民族侵扰。西夏就是其中之一,它位于北宋西北,今甘肃宁夏一带,都城在银川。其中的“西北望,射天狼”就是影射宿敌西夏王国。作者在最终为自己勾画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不凡。 这首词由描写打猎场面引向抒发爱国豪情,把打猎习武与边疆平安、维护国家统一联系起来,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操。这一思想内容,在同时代的词作中是不多见的,因此,它无愧是苏轼词中的名篇,是其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